'鄉土桐城 | 兒時的鄉村夏夜'

"


"


鄉土桐城 | 兒時的鄉村夏夜


夏夜

文|李月芳

夏天,烈日炎炎,驕陽似火,上晒下薰,那是讓人揮汗如雨的季節。

夏夜少了陽光的暴晒,倒也比白天稍涼一些。但仍然還是炎熱的。

如今科技發達,即便是炎熱的夏天,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關起門來,開著空調,也能輕鬆地度過炎炎夏日。

呆在舒適的環境裡,常常會想起兒時的夏天,尤其是夏夜,雖然炎熱,但很多人聚在一起乘涼,聊天,那種熱鬧祥和的氣氛。回想起來,卻也別有一番感觸。


"


鄉土桐城 | 兒時的鄉村夏夜


夏夜

文|李月芳

夏天,烈日炎炎,驕陽似火,上晒下薰,那是讓人揮汗如雨的季節。

夏夜少了陽光的暴晒,倒也比白天稍涼一些。但仍然還是炎熱的。

如今科技發達,即便是炎熱的夏天,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關起門來,開著空調,也能輕鬆地度過炎炎夏日。

呆在舒適的環境裡,常常會想起兒時的夏天,尤其是夏夜,雖然炎熱,但很多人聚在一起乘涼,聊天,那種熱鬧祥和的氣氛。回想起來,卻也別有一番感觸。


鄉土桐城 | 兒時的鄉村夏夜


兒時的夏夜,傍晚時分,天還沒有大黑,蚊子便成群結隊的嗡嗡的唱起了大戲。它們圍著人身邊飛舞,時不時的還要偷吸一口人的血液,來補充自己的營養,在人還沒有感覺到疼痛,只是覺得有點奇怪的癢癢的時候,快速的用手一拍,即可拍死一隻喝飽了血的蚊子。有時一手拍死兩隻也不覺得奇怪。物質匱乏的年代,蚊子也格外的厲害,它可能也是飢餓之極,才那樣肆無忌憚的偷吸人的血液。有時候貪婪至極的蚊子,吸飽了還不走,免不了也會招來殺身之禍。

那時的夏夜,蒲扇是每個人手中必不可少的逐熱工具,它的作用一是用來扇風,一是用來打蚊子。夏夜還有一件重要的東西就是睡櫈。它是供勞作的人們午間休息和晚上乘涼用的。蒲扇和睡櫈可是夏夜裡的重要角色。

每到傍晚,各家各戶的老人或孩子,便將睡櫈抬到大稻床上,有的吃完飯去乘涼,有的乾脆將飯鍋也端到稻床上,然後邊乘涼邊吃飯。雖然有蚊子侵擾,但戶外清新的空氣,又有老天爺饋贈的自然清風,一個村莊的人都集中在稻床上乘涼,個個手搖蒲扇,東家長西家短的嘮著嗑兒。夏夜倒也是炎熱中帶著幾分歡快。


"


鄉土桐城 | 兒時的鄉村夏夜


夏夜

文|李月芳

夏天,烈日炎炎,驕陽似火,上晒下薰,那是讓人揮汗如雨的季節。

夏夜少了陽光的暴晒,倒也比白天稍涼一些。但仍然還是炎熱的。

如今科技發達,即便是炎熱的夏天,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關起門來,開著空調,也能輕鬆地度過炎炎夏日。

呆在舒適的環境裡,常常會想起兒時的夏天,尤其是夏夜,雖然炎熱,但很多人聚在一起乘涼,聊天,那種熱鬧祥和的氣氛。回想起來,卻也別有一番感觸。


鄉土桐城 | 兒時的鄉村夏夜


兒時的夏夜,傍晚時分,天還沒有大黑,蚊子便成群結隊的嗡嗡的唱起了大戲。它們圍著人身邊飛舞,時不時的還要偷吸一口人的血液,來補充自己的營養,在人還沒有感覺到疼痛,只是覺得有點奇怪的癢癢的時候,快速的用手一拍,即可拍死一隻喝飽了血的蚊子。有時一手拍死兩隻也不覺得奇怪。物質匱乏的年代,蚊子也格外的厲害,它可能也是飢餓之極,才那樣肆無忌憚的偷吸人的血液。有時候貪婪至極的蚊子,吸飽了還不走,免不了也會招來殺身之禍。

那時的夏夜,蒲扇是每個人手中必不可少的逐熱工具,它的作用一是用來扇風,一是用來打蚊子。夏夜還有一件重要的東西就是睡櫈。它是供勞作的人們午間休息和晚上乘涼用的。蒲扇和睡櫈可是夏夜裡的重要角色。

每到傍晚,各家各戶的老人或孩子,便將睡櫈抬到大稻床上,有的吃完飯去乘涼,有的乾脆將飯鍋也端到稻床上,然後邊乘涼邊吃飯。雖然有蚊子侵擾,但戶外清新的空氣,又有老天爺饋贈的自然清風,一個村莊的人都集中在稻床上乘涼,個個手搖蒲扇,東家長西家短的嘮著嗑兒。夏夜倒也是炎熱中帶著幾分歡快。


鄉土桐城 | 兒時的鄉村夏夜


在夏夜乘涼的大人們,不管男女會唱歌的,有時也會不拘一格的高歌一曲。黃梅戲和山歌是人們最喜歡唱的。還有那個年代的歌曲,著調的不著調的,一人來個一段,唱得個個神采飛揚,笑聲不斷。儘管人們白天在忙著搶收搶種的雙搶,但晚上說唱仍然是個個神氣十足,精神倍增。

更有高人經常講些稀奇古怪的故事,有時候也會講些神鬼方面的,聽得人渾身發怵,都不敢一個人走路,那些故事,至今隱隱約約的還記得一點,但印象已不太全面了。

大人們在聊他們有趣的事情。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玩法,孩子們有時候玩藏貓貓,有時候玩丟手帕,有時候玩搶羊子……

夏夜裡的孩子們就像是瘋茄子,怎麼開心就怎麼玩。大多都是玩到大人叫喚著回家……

母親和嬸嬸是最怕熱的,通常都是別人家都回去了,我們兩家還在乘涼,下半夜我都是睡在母親旁邊,盡情享受母親手執蒲扇搖來搖去,送給我的清涼。然後安然入睡,直至要回家了,母親才將我叫醒。有時候天實在太熱了,我們也會在稻床上乘涼到天亮。

父親白天干農活太勞累了,他一般都是不乘涼的,吃完了飯,在門口稍坐一會兒,就回家睡覺,哪怕再熱,他都會睡得很香,這也許是白天辛苦之極所致。

螢火蟲是夏夜裡一道奇特的風景。它們忽閃忽閃的在夜空中飛來飛去,彷彿就是為了點綴夏天的夜空而生的,這小東西就像打著燈籠在夜光中尋找著什麼的精靈,在夜空中忽隱忽現,一眨一眨的,也不知道它們究竟在幹什麼?有了它們燥熱的夏夜顯得活潑了許多。小孩子們經常追在螢火蟲後面,想捉螢火蟲,可大人們總是說螢火蟲不能捉,它的身上有毒,於是小孩子都不敢再碰螢火蟲。到如今也不知道螢火蟲的身上到底是有毒還是沒有毒。

還有很多的不知道名字的昆蟲,它們躲在草叢裡,不定時的亮開悅耳的歌喉,縱情的歌唱,各種不同的蟲鳴聲交織在一起,就像是一曲美妙的夏夜交響曲。夏天的夜晚有了這些可愛的小昆蟲的伴奏,炎熱中也帶著一些情趣。

自從有了電風扇和電視,夏夜已經很少有人在外面乘涼了,睡櫈和蒲扇也從夏日主角退變為配角。人們習慣於在家中,吹著風扇,看著電視,悠閒的享受夏夜人造的清涼時光。

隨著空調進入千家萬戶,連蚊子也乖乖的退到野外去了,它在人身邊膽大妄為的肆意侵擾的時光已成為過去。人們不再因為拿小小的蚊子沒辦法而煩惱了。

如今的夏夜螢火蟲也不知躲到哪裡去了,已很少再看到它的身影,莫非它們也是因為沒有人乘涼,害怕孤獨而消聲匿跡了?還是因為別的原因它們已無法生存了呢?那些不知疲倦的昆蟲仍然還在用它們甜美的聲音夜夜歌唱著。誰也不知道它們是在訴說著夏夜的孤寂,還是在高聲的吶喊夏夜的炎熱……

現在的夏夜,不再受燥熱和蚊子的困擾,炎熱的夏夜也可以舒服愜意的度過。閒暇無事之時,打開記憶的空間,細細的回味,兒時的夏夜,母親輕搖的蒲扇,寬寬的睡櫈,點亮夜空的螢火蟲,喜歡唱歌的昆蟲,還有大稻床上說唱逗樂的眾人,一切的一切恍若昨日,還是那麼的耐人尋味。


"


鄉土桐城 | 兒時的鄉村夏夜


夏夜

文|李月芳

夏天,烈日炎炎,驕陽似火,上晒下薰,那是讓人揮汗如雨的季節。

夏夜少了陽光的暴晒,倒也比白天稍涼一些。但仍然還是炎熱的。

如今科技發達,即便是炎熱的夏天,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關起門來,開著空調,也能輕鬆地度過炎炎夏日。

呆在舒適的環境裡,常常會想起兒時的夏天,尤其是夏夜,雖然炎熱,但很多人聚在一起乘涼,聊天,那種熱鬧祥和的氣氛。回想起來,卻也別有一番感觸。


鄉土桐城 | 兒時的鄉村夏夜


兒時的夏夜,傍晚時分,天還沒有大黑,蚊子便成群結隊的嗡嗡的唱起了大戲。它們圍著人身邊飛舞,時不時的還要偷吸一口人的血液,來補充自己的營養,在人還沒有感覺到疼痛,只是覺得有點奇怪的癢癢的時候,快速的用手一拍,即可拍死一隻喝飽了血的蚊子。有時一手拍死兩隻也不覺得奇怪。物質匱乏的年代,蚊子也格外的厲害,它可能也是飢餓之極,才那樣肆無忌憚的偷吸人的血液。有時候貪婪至極的蚊子,吸飽了還不走,免不了也會招來殺身之禍。

那時的夏夜,蒲扇是每個人手中必不可少的逐熱工具,它的作用一是用來扇風,一是用來打蚊子。夏夜還有一件重要的東西就是睡櫈。它是供勞作的人們午間休息和晚上乘涼用的。蒲扇和睡櫈可是夏夜裡的重要角色。

每到傍晚,各家各戶的老人或孩子,便將睡櫈抬到大稻床上,有的吃完飯去乘涼,有的乾脆將飯鍋也端到稻床上,然後邊乘涼邊吃飯。雖然有蚊子侵擾,但戶外清新的空氣,又有老天爺饋贈的自然清風,一個村莊的人都集中在稻床上乘涼,個個手搖蒲扇,東家長西家短的嘮著嗑兒。夏夜倒也是炎熱中帶著幾分歡快。


鄉土桐城 | 兒時的鄉村夏夜


在夏夜乘涼的大人們,不管男女會唱歌的,有時也會不拘一格的高歌一曲。黃梅戲和山歌是人們最喜歡唱的。還有那個年代的歌曲,著調的不著調的,一人來個一段,唱得個個神采飛揚,笑聲不斷。儘管人們白天在忙著搶收搶種的雙搶,但晚上說唱仍然是個個神氣十足,精神倍增。

更有高人經常講些稀奇古怪的故事,有時候也會講些神鬼方面的,聽得人渾身發怵,都不敢一個人走路,那些故事,至今隱隱約約的還記得一點,但印象已不太全面了。

大人們在聊他們有趣的事情。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玩法,孩子們有時候玩藏貓貓,有時候玩丟手帕,有時候玩搶羊子……

夏夜裡的孩子們就像是瘋茄子,怎麼開心就怎麼玩。大多都是玩到大人叫喚著回家……

母親和嬸嬸是最怕熱的,通常都是別人家都回去了,我們兩家還在乘涼,下半夜我都是睡在母親旁邊,盡情享受母親手執蒲扇搖來搖去,送給我的清涼。然後安然入睡,直至要回家了,母親才將我叫醒。有時候天實在太熱了,我們也會在稻床上乘涼到天亮。

父親白天干農活太勞累了,他一般都是不乘涼的,吃完了飯,在門口稍坐一會兒,就回家睡覺,哪怕再熱,他都會睡得很香,這也許是白天辛苦之極所致。

螢火蟲是夏夜裡一道奇特的風景。它們忽閃忽閃的在夜空中飛來飛去,彷彿就是為了點綴夏天的夜空而生的,這小東西就像打著燈籠在夜光中尋找著什麼的精靈,在夜空中忽隱忽現,一眨一眨的,也不知道它們究竟在幹什麼?有了它們燥熱的夏夜顯得活潑了許多。小孩子們經常追在螢火蟲後面,想捉螢火蟲,可大人們總是說螢火蟲不能捉,它的身上有毒,於是小孩子都不敢再碰螢火蟲。到如今也不知道螢火蟲的身上到底是有毒還是沒有毒。

還有很多的不知道名字的昆蟲,它們躲在草叢裡,不定時的亮開悅耳的歌喉,縱情的歌唱,各種不同的蟲鳴聲交織在一起,就像是一曲美妙的夏夜交響曲。夏天的夜晚有了這些可愛的小昆蟲的伴奏,炎熱中也帶著一些情趣。

自從有了電風扇和電視,夏夜已經很少有人在外面乘涼了,睡櫈和蒲扇也從夏日主角退變為配角。人們習慣於在家中,吹著風扇,看著電視,悠閒的享受夏夜人造的清涼時光。

隨著空調進入千家萬戶,連蚊子也乖乖的退到野外去了,它在人身邊膽大妄為的肆意侵擾的時光已成為過去。人們不再因為拿小小的蚊子沒辦法而煩惱了。

如今的夏夜螢火蟲也不知躲到哪裡去了,已很少再看到它的身影,莫非它們也是因為沒有人乘涼,害怕孤獨而消聲匿跡了?還是因為別的原因它們已無法生存了呢?那些不知疲倦的昆蟲仍然還在用它們甜美的聲音夜夜歌唱著。誰也不知道它們是在訴說著夏夜的孤寂,還是在高聲的吶喊夏夜的炎熱……

現在的夏夜,不再受燥熱和蚊子的困擾,炎熱的夏夜也可以舒服愜意的度過。閒暇無事之時,打開記憶的空間,細細的回味,兒時的夏夜,母親輕搖的蒲扇,寬寬的睡櫈,點亮夜空的螢火蟲,喜歡唱歌的昆蟲,還有大稻床上說唱逗樂的眾人,一切的一切恍若昨日,還是那麼的耐人尋味。


鄉土桐城 | 兒時的鄉村夏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