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
"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週末和娃做了巧虎手工包裡的一個小實驗:是在小船的末尾塗上肥皂或牙膏,然後隨著肥皂和牙膏融化,小船就會被推動前進。

"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週末和娃做了巧虎手工包裡的一個小實驗:是在小船的末尾塗上肥皂或牙膏,然後隨著肥皂和牙膏融化,小船就會被推動前進。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我和娃都覺得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後來我度娘了原理才知道這原來是利用肥皂融在水中後溶液的張力比水的張力小形成的推動力。

受“肥皂驅動小船”啟發,《三體》裡就提出過利用“空間曲率驅動”製造光速飛船的設想——假設我們可以改變局部空間的曲率,使得飛船的前面和後面的空間張力不一樣,例如用某種方式把它後面的一部分空間熨平,減小其曲率,那麼飛船就會被前方曲率更大的空間拉過去,我們就能一直獲得一個加速度,使速度越來越大,直至接近光速。

"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週末和娃做了巧虎手工包裡的一個小實驗:是在小船的末尾塗上肥皂或牙膏,然後隨著肥皂和牙膏融化,小船就會被推動前進。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我和娃都覺得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後來我度娘了原理才知道這原來是利用肥皂融在水中後溶液的張力比水的張力小形成的推動力。

受“肥皂驅動小船”啟發,《三體》裡就提出過利用“空間曲率驅動”製造光速飛船的設想——假設我們可以改變局部空間的曲率,使得飛船的前面和後面的空間張力不一樣,例如用某種方式把它後面的一部分空間熨平,減小其曲率,那麼飛船就會被前方曲率更大的空間拉過去,我們就能一直獲得一個加速度,使速度越來越大,直至接近光速。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雖然《三體》有點複雜,娃還不能懂其中的原理,但是巧虎這個“肥皂驅動小船”也算是開開啟我家娃對於科學的興趣。

我家娃一直都是巧虎的狂熱愛好者,在她1歲的時候,我就開始給她訂巧虎的教材了。

"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週末和娃做了巧虎手工包裡的一個小實驗:是在小船的末尾塗上肥皂或牙膏,然後隨著肥皂和牙膏融化,小船就會被推動前進。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我和娃都覺得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後來我度娘了原理才知道這原來是利用肥皂融在水中後溶液的張力比水的張力小形成的推動力。

受“肥皂驅動小船”啟發,《三體》裡就提出過利用“空間曲率驅動”製造光速飛船的設想——假設我們可以改變局部空間的曲率,使得飛船的前面和後面的空間張力不一樣,例如用某種方式把它後面的一部分空間熨平,減小其曲率,那麼飛船就會被前方曲率更大的空間拉過去,我們就能一直獲得一個加速度,使速度越來越大,直至接近光速。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雖然《三體》有點複雜,娃還不能懂其中的原理,但是巧虎這個“肥皂驅動小船”也算是開開啟我家娃對於科學的興趣。

我家娃一直都是巧虎的狂熱愛好者,在她1歲的時候,我就開始給她訂巧虎的教材了。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有些家長一聽到我給孩子的早教啟蒙教材是巧虎,都勸我趕緊換一個,不要再用這種“國產”教材,一天到晚只會教會孩子堅強和勇敢。

我每次都是尷尬地笑笑。

其實巧虎真不是國產教材,它是日本最大的教育集團倍樂生株式會社和中國福利會(臺灣)一起出版的針對學前兒童的家庭學習商品。

而且,巧虎不是隻有動畫片,除了我上文說的手工包之外,它的教材還有書籍、讀本、父母用書、玩具以及一些DVD影像教材。

"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週末和娃做了巧虎手工包裡的一個小實驗:是在小船的末尾塗上肥皂或牙膏,然後隨著肥皂和牙膏融化,小船就會被推動前進。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我和娃都覺得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後來我度娘了原理才知道這原來是利用肥皂融在水中後溶液的張力比水的張力小形成的推動力。

受“肥皂驅動小船”啟發,《三體》裡就提出過利用“空間曲率驅動”製造光速飛船的設想——假設我們可以改變局部空間的曲率,使得飛船的前面和後面的空間張力不一樣,例如用某種方式把它後面的一部分空間熨平,減小其曲率,那麼飛船就會被前方曲率更大的空間拉過去,我們就能一直獲得一個加速度,使速度越來越大,直至接近光速。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雖然《三體》有點複雜,娃還不能懂其中的原理,但是巧虎這個“肥皂驅動小船”也算是開開啟我家娃對於科學的興趣。

我家娃一直都是巧虎的狂熱愛好者,在她1歲的時候,我就開始給她訂巧虎的教材了。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有些家長一聽到我給孩子的早教啟蒙教材是巧虎,都勸我趕緊換一個,不要再用這種“國產”教材,一天到晚只會教會孩子堅強和勇敢。

我每次都是尷尬地笑笑。

其實巧虎真不是國產教材,它是日本最大的教育集團倍樂生株式會社和中國福利會(臺灣)一起出版的針對學前兒童的家庭學習商品。

而且,巧虎不是隻有動畫片,除了我上文說的手工包之外,它的教材還有書籍、讀本、父母用書、玩具以及一些DVD影像教材。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每一套都是根據孩子的不同月齡來編寫教材,然後寄送,所以,建議收到教材的爸爸媽媽們最好不要偷懶,在當月就督促自己和孩子一起使用教材,開頭可能會有點難,但是後面養成規律後,孩子就會自然而然接受巧虎這玩伴。

現在我家孩子每月最興奮地就是拆開巧虎的快遞,好奇這個月她的巧虎哥哥會給她帶來什麼新的驚喜。

"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週末和娃做了巧虎手工包裡的一個小實驗:是在小船的末尾塗上肥皂或牙膏,然後隨著肥皂和牙膏融化,小船就會被推動前進。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我和娃都覺得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後來我度娘了原理才知道這原來是利用肥皂融在水中後溶液的張力比水的張力小形成的推動力。

受“肥皂驅動小船”啟發,《三體》裡就提出過利用“空間曲率驅動”製造光速飛船的設想——假設我們可以改變局部空間的曲率,使得飛船的前面和後面的空間張力不一樣,例如用某種方式把它後面的一部分空間熨平,減小其曲率,那麼飛船就會被前方曲率更大的空間拉過去,我們就能一直獲得一個加速度,使速度越來越大,直至接近光速。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雖然《三體》有點複雜,娃還不能懂其中的原理,但是巧虎這個“肥皂驅動小船”也算是開開啟我家娃對於科學的興趣。

我家娃一直都是巧虎的狂熱愛好者,在她1歲的時候,我就開始給她訂巧虎的教材了。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有些家長一聽到我給孩子的早教啟蒙教材是巧虎,都勸我趕緊換一個,不要再用這種“國產”教材,一天到晚只會教會孩子堅強和勇敢。

我每次都是尷尬地笑笑。

其實巧虎真不是國產教材,它是日本最大的教育集團倍樂生株式會社和中國福利會(臺灣)一起出版的針對學前兒童的家庭學習商品。

而且,巧虎不是隻有動畫片,除了我上文說的手工包之外,它的教材還有書籍、讀本、父母用書、玩具以及一些DVD影像教材。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每一套都是根據孩子的不同月齡來編寫教材,然後寄送,所以,建議收到教材的爸爸媽媽們最好不要偷懶,在當月就督促自己和孩子一起使用教材,開頭可能會有點難,但是後面養成規律後,孩子就會自然而然接受巧虎這玩伴。

現在我家孩子每月最興奮地就是拆開巧虎的快遞,好奇這個月她的巧虎哥哥會給她帶來什麼新的驚喜。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回到巧虎裡面的教孩子堅強和勇敢,其實我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對,當我們的孩子不小心摔倒或者受傷的時候,老一輩的教導方式是教孩子“打跑”壞蛋,打害孩子跌倒的桌子,踢害你跌倒的石頭……這種處理方式其實很容易誤導孩子,孩子並沒有錯讓你難受的都是壞蛋,大了之後就容易養成推諉責任的性子,不知不覺養成有錯就怪罪別人的心理;

也有些家長會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有些嚴厲的家長就會吼孩子,男子漢大丈夫,哭哭啼啼不像樣,男子漢就必須要堅強勇敢,不讓孩子哭泣,而這種教育方式容易養成沒有安全感,愛無感的性格,長期感受不到愛,長大後可能會變成一個冷漠絕情的人。

"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週末和娃做了巧虎手工包裡的一個小實驗:是在小船的末尾塗上肥皂或牙膏,然後隨著肥皂和牙膏融化,小船就會被推動前進。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我和娃都覺得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後來我度娘了原理才知道這原來是利用肥皂融在水中後溶液的張力比水的張力小形成的推動力。

受“肥皂驅動小船”啟發,《三體》裡就提出過利用“空間曲率驅動”製造光速飛船的設想——假設我們可以改變局部空間的曲率,使得飛船的前面和後面的空間張力不一樣,例如用某種方式把它後面的一部分空間熨平,減小其曲率,那麼飛船就會被前方曲率更大的空間拉過去,我們就能一直獲得一個加速度,使速度越來越大,直至接近光速。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雖然《三體》有點複雜,娃還不能懂其中的原理,但是巧虎這個“肥皂驅動小船”也算是開開啟我家娃對於科學的興趣。

我家娃一直都是巧虎的狂熱愛好者,在她1歲的時候,我就開始給她訂巧虎的教材了。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有些家長一聽到我給孩子的早教啟蒙教材是巧虎,都勸我趕緊換一個,不要再用這種“國產”教材,一天到晚只會教會孩子堅強和勇敢。

我每次都是尷尬地笑笑。

其實巧虎真不是國產教材,它是日本最大的教育集團倍樂生株式會社和中國福利會(臺灣)一起出版的針對學前兒童的家庭學習商品。

而且,巧虎不是隻有動畫片,除了我上文說的手工包之外,它的教材還有書籍、讀本、父母用書、玩具以及一些DVD影像教材。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每一套都是根據孩子的不同月齡來編寫教材,然後寄送,所以,建議收到教材的爸爸媽媽們最好不要偷懶,在當月就督促自己和孩子一起使用教材,開頭可能會有點難,但是後面養成規律後,孩子就會自然而然接受巧虎這玩伴。

現在我家孩子每月最興奮地就是拆開巧虎的快遞,好奇這個月她的巧虎哥哥會給她帶來什麼新的驚喜。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回到巧虎裡面的教孩子堅強和勇敢,其實我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對,當我們的孩子不小心摔倒或者受傷的時候,老一輩的教導方式是教孩子“打跑”壞蛋,打害孩子跌倒的桌子,踢害你跌倒的石頭……這種處理方式其實很容易誤導孩子,孩子並沒有錯讓你難受的都是壞蛋,大了之後就容易養成推諉責任的性子,不知不覺養成有錯就怪罪別人的心理;

也有些家長會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有些嚴厲的家長就會吼孩子,男子漢大丈夫,哭哭啼啼不像樣,男子漢就必須要堅強勇敢,不讓孩子哭泣,而這種教育方式容易養成沒有安全感,愛無感的性格,長期感受不到愛,長大後可能會變成一個冷漠絕情的人。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那麼關於疼痛的正確處理方法是什麼呢?我和娃曾經看過巧虎有一期相關的主題《痛痛飛走了》,在這個故事裡,巧虎不小心摔倒了,巧虎媽媽的做法是溫柔地對著他傷口吹了一下,然後溫聲說“痛痛吹走了。”

這實際上是一種巧妙的處理方式,既承認了還孩子的情緒,又用神奇的故事吸引和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面對情緒,這些難道不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科學的情商教育嗎?

其實在接觸巧虎之前,我也是抱著和其他媽媽相似的態度,認為這是一個弱智的教材,可是後面後面帶著孩子去鄰居家做客的時候,恰好電視在放巧虎,孩子也看得津津有味。

既然孩子喜歡這個教材,那麼這個教材一定有優秀的原因,我不能因為對它的偏見而讓孩子錯過,於是我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給她訂了巧虎教材,後來瞭解之後,我和孩子都愛上了這套教材。

"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週末和娃做了巧虎手工包裡的一個小實驗:是在小船的末尾塗上肥皂或牙膏,然後隨著肥皂和牙膏融化,小船就會被推動前進。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我和娃都覺得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後來我度娘了原理才知道這原來是利用肥皂融在水中後溶液的張力比水的張力小形成的推動力。

受“肥皂驅動小船”啟發,《三體》裡就提出過利用“空間曲率驅動”製造光速飛船的設想——假設我們可以改變局部空間的曲率,使得飛船的前面和後面的空間張力不一樣,例如用某種方式把它後面的一部分空間熨平,減小其曲率,那麼飛船就會被前方曲率更大的空間拉過去,我們就能一直獲得一個加速度,使速度越來越大,直至接近光速。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雖然《三體》有點複雜,娃還不能懂其中的原理,但是巧虎這個“肥皂驅動小船”也算是開開啟我家娃對於科學的興趣。

我家娃一直都是巧虎的狂熱愛好者,在她1歲的時候,我就開始給她訂巧虎的教材了。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有些家長一聽到我給孩子的早教啟蒙教材是巧虎,都勸我趕緊換一個,不要再用這種“國產”教材,一天到晚只會教會孩子堅強和勇敢。

我每次都是尷尬地笑笑。

其實巧虎真不是國產教材,它是日本最大的教育集團倍樂生株式會社和中國福利會(臺灣)一起出版的針對學前兒童的家庭學習商品。

而且,巧虎不是隻有動畫片,除了我上文說的手工包之外,它的教材還有書籍、讀本、父母用書、玩具以及一些DVD影像教材。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每一套都是根據孩子的不同月齡來編寫教材,然後寄送,所以,建議收到教材的爸爸媽媽們最好不要偷懶,在當月就督促自己和孩子一起使用教材,開頭可能會有點難,但是後面養成規律後,孩子就會自然而然接受巧虎這玩伴。

現在我家孩子每月最興奮地就是拆開巧虎的快遞,好奇這個月她的巧虎哥哥會給她帶來什麼新的驚喜。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回到巧虎裡面的教孩子堅強和勇敢,其實我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對,當我們的孩子不小心摔倒或者受傷的時候,老一輩的教導方式是教孩子“打跑”壞蛋,打害孩子跌倒的桌子,踢害你跌倒的石頭……這種處理方式其實很容易誤導孩子,孩子並沒有錯讓你難受的都是壞蛋,大了之後就容易養成推諉責任的性子,不知不覺養成有錯就怪罪別人的心理;

也有些家長會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有些嚴厲的家長就會吼孩子,男子漢大丈夫,哭哭啼啼不像樣,男子漢就必須要堅強勇敢,不讓孩子哭泣,而這種教育方式容易養成沒有安全感,愛無感的性格,長期感受不到愛,長大後可能會變成一個冷漠絕情的人。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那麼關於疼痛的正確處理方法是什麼呢?我和娃曾經看過巧虎有一期相關的主題《痛痛飛走了》,在這個故事裡,巧虎不小心摔倒了,巧虎媽媽的做法是溫柔地對著他傷口吹了一下,然後溫聲說“痛痛吹走了。”

這實際上是一種巧妙的處理方式,既承認了還孩子的情緒,又用神奇的故事吸引和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面對情緒,這些難道不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科學的情商教育嗎?

其實在接觸巧虎之前,我也是抱著和其他媽媽相似的態度,認為這是一個弱智的教材,可是後面後面帶著孩子去鄰居家做客的時候,恰好電視在放巧虎,孩子也看得津津有味。

既然孩子喜歡這個教材,那麼這個教材一定有優秀的原因,我不能因為對它的偏見而讓孩子錯過,於是我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給她訂了巧虎教材,後來瞭解之後,我和孩子都愛上了這套教材。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下我喜歡的原因。

前面我有提到過,巧虎的教材是按月齡推薦,每月寄送了,這真的是太符合我這個“懶媽媽”了,不知道給孩子選什麼,那就給他選經過專家研究出來適合她這個年齡的教材,每個月等著收貨和孩子閱讀就行了。

教材的材質和設計非常貼心,針對每一個故事的情節巧妙設計與情節對比的立體、拉頁和摺頁還有貼紙設計,比如第一頁巧虎因為大聲說話吵醒了睡覺的妹妹,而打開摺頁的內容就是巧虎就意識到錯誤輕輕地說話,妹妹立馬甜甜得睡著了。

"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週末和娃做了巧虎手工包裡的一個小實驗:是在小船的末尾塗上肥皂或牙膏,然後隨著肥皂和牙膏融化,小船就會被推動前進。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我和娃都覺得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後來我度娘了原理才知道這原來是利用肥皂融在水中後溶液的張力比水的張力小形成的推動力。

受“肥皂驅動小船”啟發,《三體》裡就提出過利用“空間曲率驅動”製造光速飛船的設想——假設我們可以改變局部空間的曲率,使得飛船的前面和後面的空間張力不一樣,例如用某種方式把它後面的一部分空間熨平,減小其曲率,那麼飛船就會被前方曲率更大的空間拉過去,我們就能一直獲得一個加速度,使速度越來越大,直至接近光速。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雖然《三體》有點複雜,娃還不能懂其中的原理,但是巧虎這個“肥皂驅動小船”也算是開開啟我家娃對於科學的興趣。

我家娃一直都是巧虎的狂熱愛好者,在她1歲的時候,我就開始給她訂巧虎的教材了。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有些家長一聽到我給孩子的早教啟蒙教材是巧虎,都勸我趕緊換一個,不要再用這種“國產”教材,一天到晚只會教會孩子堅強和勇敢。

我每次都是尷尬地笑笑。

其實巧虎真不是國產教材,它是日本最大的教育集團倍樂生株式會社和中國福利會(臺灣)一起出版的針對學前兒童的家庭學習商品。

而且,巧虎不是隻有動畫片,除了我上文說的手工包之外,它的教材還有書籍、讀本、父母用書、玩具以及一些DVD影像教材。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每一套都是根據孩子的不同月齡來編寫教材,然後寄送,所以,建議收到教材的爸爸媽媽們最好不要偷懶,在當月就督促自己和孩子一起使用教材,開頭可能會有點難,但是後面養成規律後,孩子就會自然而然接受巧虎這玩伴。

現在我家孩子每月最興奮地就是拆開巧虎的快遞,好奇這個月她的巧虎哥哥會給她帶來什麼新的驚喜。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回到巧虎裡面的教孩子堅強和勇敢,其實我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對,當我們的孩子不小心摔倒或者受傷的時候,老一輩的教導方式是教孩子“打跑”壞蛋,打害孩子跌倒的桌子,踢害你跌倒的石頭……這種處理方式其實很容易誤導孩子,孩子並沒有錯讓你難受的都是壞蛋,大了之後就容易養成推諉責任的性子,不知不覺養成有錯就怪罪別人的心理;

也有些家長會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有些嚴厲的家長就會吼孩子,男子漢大丈夫,哭哭啼啼不像樣,男子漢就必須要堅強勇敢,不讓孩子哭泣,而這種教育方式容易養成沒有安全感,愛無感的性格,長期感受不到愛,長大後可能會變成一個冷漠絕情的人。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那麼關於疼痛的正確處理方法是什麼呢?我和娃曾經看過巧虎有一期相關的主題《痛痛飛走了》,在這個故事裡,巧虎不小心摔倒了,巧虎媽媽的做法是溫柔地對著他傷口吹了一下,然後溫聲說“痛痛吹走了。”

這實際上是一種巧妙的處理方式,既承認了還孩子的情緒,又用神奇的故事吸引和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面對情緒,這些難道不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科學的情商教育嗎?

其實在接觸巧虎之前,我也是抱著和其他媽媽相似的態度,認為這是一個弱智的教材,可是後面後面帶著孩子去鄰居家做客的時候,恰好電視在放巧虎,孩子也看得津津有味。

既然孩子喜歡這個教材,那麼這個教材一定有優秀的原因,我不能因為對它的偏見而讓孩子錯過,於是我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給她訂了巧虎教材,後來瞭解之後,我和孩子都愛上了這套教材。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下我喜歡的原因。

前面我有提到過,巧虎的教材是按月齡推薦,每月寄送了,這真的是太符合我這個“懶媽媽”了,不知道給孩子選什麼,那就給他選經過專家研究出來適合她這個年齡的教材,每個月等著收貨和孩子閱讀就行了。

教材的材質和設計非常貼心,針對每一個故事的情節巧妙設計與情節對比的立體、拉頁和摺頁還有貼紙設計,比如第一頁巧虎因為大聲說話吵醒了睡覺的妹妹,而打開摺頁的內容就是巧虎就意識到錯誤輕輕地說話,妹妹立馬甜甜得睡著了。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每次和娃讀這種繪本的時候,娃總會幫忙去翻頁,貼紙,增加了孩子的參與感還能加深孩子對這個故事的印象。

巧虎還有一些角色扮演的道具也是我很喜歡的,和娃玩角色扮演的時候,既是我們溫馨快樂的親子時光,也是娃的學習時間,娃總能從其中學到一些知識。

比如有一套是“小小售貨員”,有一個小小的收銀臺,還裝有紅外線掃描,把東西往上一放就會滴一聲,按下收銀按鈕,抽屜就會立馬彈開,於是我就和娃分別扮演客人與收銀員,兩人玩得不亦樂乎。

自從娃多了巧虎這個玩伴,對付娃又多了一招,平時拿娃沒辦法的時候,我就會拿出她的巧虎哥哥來說事,你看你的巧虎哥哥也是真麼做的……娃立馬老實,乖乖聽話,榜樣的力量果然是強大的。

"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週末和娃做了巧虎手工包裡的一個小實驗:是在小船的末尾塗上肥皂或牙膏,然後隨著肥皂和牙膏融化,小船就會被推動前進。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我和娃都覺得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後來我度娘了原理才知道這原來是利用肥皂融在水中後溶液的張力比水的張力小形成的推動力。

受“肥皂驅動小船”啟發,《三體》裡就提出過利用“空間曲率驅動”製造光速飛船的設想——假設我們可以改變局部空間的曲率,使得飛船的前面和後面的空間張力不一樣,例如用某種方式把它後面的一部分空間熨平,減小其曲率,那麼飛船就會被前方曲率更大的空間拉過去,我們就能一直獲得一個加速度,使速度越來越大,直至接近光速。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雖然《三體》有點複雜,娃還不能懂其中的原理,但是巧虎這個“肥皂驅動小船”也算是開開啟我家娃對於科學的興趣。

我家娃一直都是巧虎的狂熱愛好者,在她1歲的時候,我就開始給她訂巧虎的教材了。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有些家長一聽到我給孩子的早教啟蒙教材是巧虎,都勸我趕緊換一個,不要再用這種“國產”教材,一天到晚只會教會孩子堅強和勇敢。

我每次都是尷尬地笑笑。

其實巧虎真不是國產教材,它是日本最大的教育集團倍樂生株式會社和中國福利會(臺灣)一起出版的針對學前兒童的家庭學習商品。

而且,巧虎不是隻有動畫片,除了我上文說的手工包之外,它的教材還有書籍、讀本、父母用書、玩具以及一些DVD影像教材。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每一套都是根據孩子的不同月齡來編寫教材,然後寄送,所以,建議收到教材的爸爸媽媽們最好不要偷懶,在當月就督促自己和孩子一起使用教材,開頭可能會有點難,但是後面養成規律後,孩子就會自然而然接受巧虎這玩伴。

現在我家孩子每月最興奮地就是拆開巧虎的快遞,好奇這個月她的巧虎哥哥會給她帶來什麼新的驚喜。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回到巧虎裡面的教孩子堅強和勇敢,其實我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對,當我們的孩子不小心摔倒或者受傷的時候,老一輩的教導方式是教孩子“打跑”壞蛋,打害孩子跌倒的桌子,踢害你跌倒的石頭……這種處理方式其實很容易誤導孩子,孩子並沒有錯讓你難受的都是壞蛋,大了之後就容易養成推諉責任的性子,不知不覺養成有錯就怪罪別人的心理;

也有些家長會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有些嚴厲的家長就會吼孩子,男子漢大丈夫,哭哭啼啼不像樣,男子漢就必須要堅強勇敢,不讓孩子哭泣,而這種教育方式容易養成沒有安全感,愛無感的性格,長期感受不到愛,長大後可能會變成一個冷漠絕情的人。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那麼關於疼痛的正確處理方法是什麼呢?我和娃曾經看過巧虎有一期相關的主題《痛痛飛走了》,在這個故事裡,巧虎不小心摔倒了,巧虎媽媽的做法是溫柔地對著他傷口吹了一下,然後溫聲說“痛痛吹走了。”

這實際上是一種巧妙的處理方式,既承認了還孩子的情緒,又用神奇的故事吸引和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面對情緒,這些難道不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科學的情商教育嗎?

其實在接觸巧虎之前,我也是抱著和其他媽媽相似的態度,認為這是一個弱智的教材,可是後面後面帶著孩子去鄰居家做客的時候,恰好電視在放巧虎,孩子也看得津津有味。

既然孩子喜歡這個教材,那麼這個教材一定有優秀的原因,我不能因為對它的偏見而讓孩子錯過,於是我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給她訂了巧虎教材,後來瞭解之後,我和孩子都愛上了這套教材。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下我喜歡的原因。

前面我有提到過,巧虎的教材是按月齡推薦,每月寄送了,這真的是太符合我這個“懶媽媽”了,不知道給孩子選什麼,那就給他選經過專家研究出來適合她這個年齡的教材,每個月等著收貨和孩子閱讀就行了。

教材的材質和設計非常貼心,針對每一個故事的情節巧妙設計與情節對比的立體、拉頁和摺頁還有貼紙設計,比如第一頁巧虎因為大聲說話吵醒了睡覺的妹妹,而打開摺頁的內容就是巧虎就意識到錯誤輕輕地說話,妹妹立馬甜甜得睡著了。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每次和娃讀這種繪本的時候,娃總會幫忙去翻頁,貼紙,增加了孩子的參與感還能加深孩子對這個故事的印象。

巧虎還有一些角色扮演的道具也是我很喜歡的,和娃玩角色扮演的時候,既是我們溫馨快樂的親子時光,也是娃的學習時間,娃總能從其中學到一些知識。

比如有一套是“小小售貨員”,有一個小小的收銀臺,還裝有紅外線掃描,把東西往上一放就會滴一聲,按下收銀按鈕,抽屜就會立馬彈開,於是我就和娃分別扮演客人與收銀員,兩人玩得不亦樂乎。

自從娃多了巧虎這個玩伴,對付娃又多了一招,平時拿娃沒辦法的時候,我就會拿出她的巧虎哥哥來說事,你看你的巧虎哥哥也是真麼做的……娃立馬老實,乖乖聽話,榜樣的力量果然是強大的。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巧虎還有一個讓我很喜歡的原因是,裡面的說話技巧,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情商,比如看到別人的玩具,自己又想玩,孩子就會學巧虎說“我們可以交換玩具嗎?”“我們可以一起玩嗎”……

雖然也總有人說巧虎就是個網絡版的別人家孩子,總是乖巧聽話,有禮貌很勇敢,孩子哪能變成這樣?

我承認,孩子都有叛逆不聽話,讓父母跳腳的時候,但是就算是大人,也不能保證自己時刻完美,不對孩子發火吼叫,但是榜樣的存在就是為了讓我們學習,成為我們的指路明燈,給我們樹立前進和學習的方向,認識自己的不足,培養規則意識,養成良好習慣。

如果孩子的發展不符合預期,家長也不用焦慮,對孩子保持理解,只要堅持用溫和正面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孩子勢必會成長為他們最好的樣子。

教材始終只是我們養育孩子的其中一個輔助工具,父母本人才是孩子人生路上最好的引路人,就讓我們一起陪伴孩子健康成長吧。

"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週末和娃做了巧虎手工包裡的一個小實驗:是在小船的末尾塗上肥皂或牙膏,然後隨著肥皂和牙膏融化,小船就會被推動前進。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我和娃都覺得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後來我度娘了原理才知道這原來是利用肥皂融在水中後溶液的張力比水的張力小形成的推動力。

受“肥皂驅動小船”啟發,《三體》裡就提出過利用“空間曲率驅動”製造光速飛船的設想——假設我們可以改變局部空間的曲率,使得飛船的前面和後面的空間張力不一樣,例如用某種方式把它後面的一部分空間熨平,減小其曲率,那麼飛船就會被前方曲率更大的空間拉過去,我們就能一直獲得一個加速度,使速度越來越大,直至接近光速。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雖然《三體》有點複雜,娃還不能懂其中的原理,但是巧虎這個“肥皂驅動小船”也算是開開啟我家娃對於科學的興趣。

我家娃一直都是巧虎的狂熱愛好者,在她1歲的時候,我就開始給她訂巧虎的教材了。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有些家長一聽到我給孩子的早教啟蒙教材是巧虎,都勸我趕緊換一個,不要再用這種“國產”教材,一天到晚只會教會孩子堅強和勇敢。

我每次都是尷尬地笑笑。

其實巧虎真不是國產教材,它是日本最大的教育集團倍樂生株式會社和中國福利會(臺灣)一起出版的針對學前兒童的家庭學習商品。

而且,巧虎不是隻有動畫片,除了我上文說的手工包之外,它的教材還有書籍、讀本、父母用書、玩具以及一些DVD影像教材。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每一套都是根據孩子的不同月齡來編寫教材,然後寄送,所以,建議收到教材的爸爸媽媽們最好不要偷懶,在當月就督促自己和孩子一起使用教材,開頭可能會有點難,但是後面養成規律後,孩子就會自然而然接受巧虎這玩伴。

現在我家孩子每月最興奮地就是拆開巧虎的快遞,好奇這個月她的巧虎哥哥會給她帶來什麼新的驚喜。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回到巧虎裡面的教孩子堅強和勇敢,其實我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對,當我們的孩子不小心摔倒或者受傷的時候,老一輩的教導方式是教孩子“打跑”壞蛋,打害孩子跌倒的桌子,踢害你跌倒的石頭……這種處理方式其實很容易誤導孩子,孩子並沒有錯讓你難受的都是壞蛋,大了之後就容易養成推諉責任的性子,不知不覺養成有錯就怪罪別人的心理;

也有些家長會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有些嚴厲的家長就會吼孩子,男子漢大丈夫,哭哭啼啼不像樣,男子漢就必須要堅強勇敢,不讓孩子哭泣,而這種教育方式容易養成沒有安全感,愛無感的性格,長期感受不到愛,長大後可能會變成一個冷漠絕情的人。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那麼關於疼痛的正確處理方法是什麼呢?我和娃曾經看過巧虎有一期相關的主題《痛痛飛走了》,在這個故事裡,巧虎不小心摔倒了,巧虎媽媽的做法是溫柔地對著他傷口吹了一下,然後溫聲說“痛痛吹走了。”

這實際上是一種巧妙的處理方式,既承認了還孩子的情緒,又用神奇的故事吸引和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面對情緒,這些難道不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科學的情商教育嗎?

其實在接觸巧虎之前,我也是抱著和其他媽媽相似的態度,認為這是一個弱智的教材,可是後面後面帶著孩子去鄰居家做客的時候,恰好電視在放巧虎,孩子也看得津津有味。

既然孩子喜歡這個教材,那麼這個教材一定有優秀的原因,我不能因為對它的偏見而讓孩子錯過,於是我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給她訂了巧虎教材,後來瞭解之後,我和孩子都愛上了這套教材。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下我喜歡的原因。

前面我有提到過,巧虎的教材是按月齡推薦,每月寄送了,這真的是太符合我這個“懶媽媽”了,不知道給孩子選什麼,那就給他選經過專家研究出來適合她這個年齡的教材,每個月等著收貨和孩子閱讀就行了。

教材的材質和設計非常貼心,針對每一個故事的情節巧妙設計與情節對比的立體、拉頁和摺頁還有貼紙設計,比如第一頁巧虎因為大聲說話吵醒了睡覺的妹妹,而打開摺頁的內容就是巧虎就意識到錯誤輕輕地說話,妹妹立馬甜甜得睡著了。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每次和娃讀這種繪本的時候,娃總會幫忙去翻頁,貼紙,增加了孩子的參與感還能加深孩子對這個故事的印象。

巧虎還有一些角色扮演的道具也是我很喜歡的,和娃玩角色扮演的時候,既是我們溫馨快樂的親子時光,也是娃的學習時間,娃總能從其中學到一些知識。

比如有一套是“小小售貨員”,有一個小小的收銀臺,還裝有紅外線掃描,把東西往上一放就會滴一聲,按下收銀按鈕,抽屜就會立馬彈開,於是我就和娃分別扮演客人與收銀員,兩人玩得不亦樂乎。

自從娃多了巧虎這個玩伴,對付娃又多了一招,平時拿娃沒辦法的時候,我就會拿出她的巧虎哥哥來說事,你看你的巧虎哥哥也是真麼做的……娃立馬老實,乖乖聽話,榜樣的力量果然是強大的。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巧虎還有一個讓我很喜歡的原因是,裡面的說話技巧,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情商,比如看到別人的玩具,自己又想玩,孩子就會學巧虎說“我們可以交換玩具嗎?”“我們可以一起玩嗎”……

雖然也總有人說巧虎就是個網絡版的別人家孩子,總是乖巧聽話,有禮貌很勇敢,孩子哪能變成這樣?

我承認,孩子都有叛逆不聽話,讓父母跳腳的時候,但是就算是大人,也不能保證自己時刻完美,不對孩子發火吼叫,但是榜樣的存在就是為了讓我們學習,成為我們的指路明燈,給我們樹立前進和學習的方向,認識自己的不足,培養規則意識,養成良好習慣。

如果孩子的發展不符合預期,家長也不用焦慮,對孩子保持理解,只要堅持用溫和正面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孩子勢必會成長為他們最好的樣子。

教材始終只是我們養育孩子的其中一個輔助工具,父母本人才是孩子人生路上最好的引路人,就讓我們一起陪伴孩子健康成長吧。

讓我家娃痴迷的早教教材,究竟有什麼魔力?

歡迎來到辣媽菲也,讓我和你一起嘮嗑嬰兒屎尿屁和婚姻百味

辣媽菲也(spicymom2014),從神經大條、沒心沒肺的文藝青年,變身三頭六臂、金光閃閃的媽媽;從通信業世界500強海外骨幹,變身回國女性創業者;從科學育兒、正面管教到麻辣毒舌的管窺婚姻、女性覺醒;願我像一個人格鮮明的閨蜜,一路陪伴你左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