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不動就“炸毛”的T2娃,原來大腦真的跟我們不一樣!

不完美媽媽 幼兒園 玩具 萌芽研究所BUD 2019-04-15

春暖花開,又到孩子們入園、入托時。

最近和好友聊起孩子們上幼兒園的情況,她一臉無奈地說,兒子在幼兒園玩得挺開心,就是常常管不住自己的手,幾乎所有孩子都被他打過。

幼兒園老師也都表示很棘手,孩子常常會在和小夥伴玩得很和諧的時候,突然翻臉,給小夥伴一個突然襲擊,老師也很難阻止。

好友甚至覺得,兒子是不是得了傳說中的“狂躁症”,為什麼進入2歲以後,常常會情緒失控,變得很有攻擊性?

動不動就“炸毛”的T2娃,原來大腦真的跟我們不一樣!

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

2-3歲孩子的情緒,就像最大號的炸藥包,小小的一個引子,瞬間火光沖天。陪在身邊的父母常常一臉蒙圈兒,孩子前一秒在身邊親暱撒嬌,後一秒就突然狂躁暴怒起來。喝再多“要耐心陪伴溫柔相待”的雞湯,也很難平和麵對。

恰好我在Parent Daily的Facebook主頁上看到一個育兒視頻,香港兒童行為情緒治療師葉偉麟告訴我們:

這一切戲劇化的情緒轉變,都是因為孩子有一顆容易衝動的大腦。

好友看過視頻後表示很有幫助,我也把視頻內容和相關資料梳理成文字,分享給和T2孩子鬥智鬥勇的父母們。


01

衝動大腦是什麼?

每個人的大腦裡,都有兩顆“杏仁核”。它們個頭很小,卻掌管著恐懼和焦慮的感受,就像警鈴一樣,促使人們對外界威脅作出反應。這就是衝動的來源。

動不動就“炸毛”的T2娃,原來大腦真的跟我們不一樣!

圖中紅色部分就是杏仁核

  • 杏仁核可以第一時間產生反應

當我們感受到外界刺激時,大腦其他部分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梳理信息。可是大腦還沒有反應過來時,杏仁核卻會第一時間行動,產生強烈的恐懼情緒,讓我們迅速對外界刺激採取措施,要麼是起身應戰,要麼是拔腿就跑。

圖中紅色部分就是杏仁核

  • 杏仁核可以第一時間產生反應

當我們感受到外界刺激時,大腦其他部分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梳理信息。可是大腦還沒有反應過來時,杏仁核卻會第一時間行動,產生強烈的恐懼情緒,讓我們迅速對外界刺激採取措施,要麼是起身應戰,要麼是拔腿就跑。

動不動就“炸毛”的T2娃,原來大腦真的跟我們不一樣!

杏仁核對危險情境第一時間反應

杏仁核從孩子一出生就足夠成熟,生龍活虎地支配著孩子對外界產生情緒反應。

當孩子和小夥伴同時看上一個玩具,他的大腦接受到的信息是:有人要搶我的玩具!

杏仁核第一時間產生恐懼的情緒,告訴孩子:有危險!有危險!

腦中警鈴大作的孩子立刻做出判斷:

1. 我要把玩具搶回來!於是,便會推開小夥伴,甚至大打出手。

2. 對方好可怕,趕緊跑!於是,便會立刻鬆手,把玩具讓出去,甚至趕緊跑開。

雖然這兩種應對方式截然不同,但都是孩子在杏仁核的支配下做出的本能反應,大腦都還沒有來得及進行任何理性的思考。

杏仁核是必要的,它能幫助孩子對外界刺激產生反應;但同時,它反應太快,也不受理性控制,會讓孩子的行為看起來不可理喻。

  • 杏仁核可以儲存情緒記憶

孩子一出生,杏仁核已經足夠成熟,這是自然界生物演化的結果。

但杏仁核也會逐漸儲存情緒記憶。當它受到強烈的外界刺激,對某個事件產生了很強的恐懼感,便會留下恐懼的記憶。

這樣的記憶有時是模糊的,並不能清晰地記住具體的前因後果,但不會消失,在日後的生活中遇到類似的情況,再次喚起恐懼感。

恐懼記憶能夠幫助孩子學習辨別危險。比如,孩子喜歡和小動物玩,但不太會意識到其中的危險。如果某一次被一隻小狗咬了,當時所受到的驚嚇儲存到杏仁核,今後再遇到小狗便會激發起杏仁核裡儲存的恐懼記憶,引起對小狗的警覺,孩子會選擇走開或者和小狗保持距離。

動不動就“炸毛”的T2娃,原來大腦真的跟我們不一樣!

可是杏仁核儲存的情緒記憶常常是模糊的,日後很難區分出具體的事件,很容易讓當時產生的恐懼感擴大。

有媽媽分享過,她的孩子突然從某天開始拒絕洗澡,無論怎樣換著花樣勸說,孩子一談到洗澡就會嚎啕大哭。後來花了很多功夫引導孩子,才發現,是因為某次洗澡的時候,孩子注意到水從下水口嘩啦啦地流下去,這讓她感到非常恐懼,覺得自己洗澡的時候,也可能隨時從下水口消失不見。

我們常說孩子3歲以後才有記憶,是指大腦中的海馬體成熟後產生的“事件記憶”。但是在海馬體成熟之前,孩子的杏仁核從一出生就在不斷累積“情緒記憶”,在日後的生活中影響孩子的行為。

總之,活躍杏仁核讓孩子的大腦格外衝動,當他們覺得產生恐懼、焦慮時,便會迅速做出反應。

這些反應有時在我們看來是情緒失控,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是,孩子完全被情緒控制了。

02

衝動大腦也有理智的春天

不要慌,孩子長大後,被杏仁核完全控制的情況會慢慢改善!因為,孩子大腦中另外一個重要部分會逐漸成熟——前額葉。

前額葉位於額頭的位置,它掌管著分析、思考、判斷的工作,如果說杏仁核是“情緒中樞”,前額葉就是大腦裡的“理智中樞”。

當前額葉開始運行的時候,大腦會運用已經儲存的記憶、知識,來進行判斷和分析,從而做出理智決定,這才是我們成年人常說的“用腦子”。

動不動就“炸毛”的T2娃,原來大腦真的跟我們不一樣!

在前額葉的參與下,孩子學會用理性控制情緒

和杏仁核一出生就活躍的“早熟”不同,前額葉相當晚熟:

它從孩子2-3歲才正式開始發育,6歲時到達頂峰,之後也並不會停止,直到21-22歲才完全發育完善。

孩子在2-3歲的時候,前額葉還處於很稚嫩的階段,根本無法勸服衝動的杏仁核。孩子的大腦運行方式是非常簡單的迴路:

動不動就“炸毛”的T2娃,原來大腦真的跟我們不一樣!

隨著孩子大腦前額葉的發育,運行方式變得更加複雜:

動不動就“炸毛”的T2娃,原來大腦真的跟我們不一樣!

這時,有了前額葉的參與,孩子才慢慢學會用理性去控制情緒,行為變得更加可控。

前面說到的那個死活不肯洗澡的孩子,媽媽帶她摸了摸下水口,告訴她這個地方只有水能流下去,她的小手小腳都是衝不下去的。雖然她腦中的杏仁核還是讓她對下水口產生恐懼感,但同時大腦前額葉提醒她:“上次媽媽帶我摸過下水口,我不會被衝下去的。”她最終做出判斷:洗澡不可怕。於是她又開始愉快地享受洗澡的時光。

03

從衝動到理智,我們能做什麼?

我們能做的是:幫助孩子說出情緒。

孩子在被杏仁核支配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時間思考,完全是情緒帶來的本能反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常用的兩種處理方式都是無效的:

1. 用理智戰勝情緒,跟孩子講道理。這個時候孩子的前額葉根本就不工作,杏仁核在大腦裡一通狂響,我們講再多道理也進不到他們腦子裡。

2. 用情緒戰勝情緒,對孩子發脾氣。這個時候孩子的杏仁核已經處於緊張狀態,如果我們也表現出焦慮、憤怒、恐懼的情緒,肯定是爆竹碰爆竹,場面更加火爆。

真正有效的方式是共情,幫助孩子說出他們的感受。

這不僅僅是情感上表達理解,更重要的是,在家長的幫助下,孩子在描述自己感受的過程中,大腦裡就不光是杏仁核在工作,同時需要調動前額葉的功能,運用語言和邏輯。前額葉一旦工作起來,孩子就有可能用理性的力量去平衡杏仁核帶來的衝動。

動不動就“炸毛”的T2娃,原來大腦真的跟我們不一樣!

面對比天氣還難預測的T2孩子,我們都喝了很多養育雞湯,希望今天這碗科普雞肉能幫助大家更瞭解孩子,更有底氣地靜待花開。

【END】

作者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注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