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散文|俺爹俺娘(六):吃飯是大事,工分是命根兒

不完美媽媽 散文 果果老師文化故事會 2019-07-12
紀實散文|俺爹俺娘(六):吃飯是大事,工分是命根兒

網絡配圖

六十年代,還沒實行計劃生育,哪家孩子都多。買布需要布票,定量購買,每人一年一身冬衣,一身夏衣。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往下傳;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單衣穿破了,剪剪鉸鉸,做成夾衣;夾衣破了,接接拼拼,改成棉衣裡子,補丁摞補丁。

孩子多,穿的破點舊點不要緊,問題是都長著個嘴,都要吃,都要喝。

那時候,鎮叫人民公社,村叫大隊,組叫生產隊。村民有個共同的稱呼,叫社員。社員都參加集體勞動,上工叫出工,收工叫住工。

每個生產隊裡都有一口鐵鐘,掛在一棵大樹的樹杈上。社員早晨出工都要敲鐘。生產隊裡的鐘聲各有特點,鐘聲四起,一聽就知道是哪個隊裡的鐘聲。隊長拉動鐵鐘下面的一根長繩,隨著繩子的擺動,鍾內拴著的鐵錘就敲響了上工的鐘聲:“當——,噹噹!”“當——,噹噹!”敲完鍾,隊長開始沿街喊:“都下地幹活去啦!”社員們陸續從家裡出來,集中在某個地方,人到的差不多了,隊長就開始講講幹活的有關事項,隨後,耪地的去耪地,澆地的去澆地,出土的去出土,抬糞的去抬糞,刨地頭的去刨地頭,撒糞的去撒糞,薅草的去薅草……

紀實散文|俺爹俺娘(六):吃飯是大事,工分是命根兒

社員出工 網絡配圖

紀實散文|俺爹俺娘(六):吃飯是大事,工分是命根兒

社員出工 網絡配圖

社員集體出工計工分,一天算10分,早上3分,中午4分,下午3分,叫天工。也有包工,某樣農活,讓一個人或幾個人去幹,根據活的量大量小,給算工分。

每隔三兩天,隊裡集中記一次工。晚飯時間,各生產隊裡的鐘聲先後敲響:

“噹噹噹——,噹噹噹!……”

敲完鍾,隊長沿街吆喝:“喝完湯都到隊裡記工去了!”

喝完湯,就是吃完晚飯。那個年代各家都窮,一般人家一天只吃早上和中午兩頓飯,晚飯一般都不吃。吃晚飯,也大都是燒一鍋糊餖,沒有乾糧,一家人圍著鍋臺,兩手捧著個大粗瓷碗吸溜吸溜地喝,所以晚飯就叫喝湯。

聽見記工的鐘聲,喝完湯的沒喝完湯的,撂下碗,就拿著記工本到生產隊辦公室裡去記工。記工本,各家都有,每個勞動力都有,封皮上都寫著個人(自己)的名字。哪一天,幹了什麼活,會計在記工本上填寫清楚,後面寫上工分數,然後簽上字。年終的時候,各家各戶將自家的記工本交到隊裡,由隊長、會計和保管員一起一一彙總,作為明年分菜分糧的依據。記完了工,隊長趁大夥都在,說說近幾天的出工情況,說說誰幹活肯出力不挑肥揀瘦,誰幹活偷懶磨滑,以示表揚或鞭策,然後再說說第二天哪個地方有什麼活,需要派哪些人去幹,完了大家各自散去。

七十年代初,六七歲上,我還沒上學,但也能記些事了。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生產隊裡的工分榜。

每年年終,生產隊裡將各家各戶的工分算出來,用毛筆按各家工分多少從高到低一一謄寫在大紅紙上,張貼在大街上某戶人家屋後的白石灰牆上,老遠都能看見。

工分榜貼出來,人們都紛紛聚集過來看,誰家這一年掙了多少工分,誰家是餘糧戶,誰家是缺糧戶,白牆紅紙黑字,清清楚楚。我最初的認字,就是從看工分榜開始的,從認工分榜上俺爹的名字開始的,從認俺家的工分開始的。

紀實散文|俺爹俺娘(六):吃飯是大事,工分是命根兒

記工本 網絡配圖


一個家庭一年的工分大都在12000分左右,勞力多的,掙得多些,有的能掙一萬五六,再多的,能掙一萬七八。10分摺合人民幣2毛錢,算下來,一個普通農戶,一年收入200元左右,好的還能多一點。一個家庭1萬分能吃到平均糧(就是每年隊里根據工分折算能分到糧食的平均數),不夠平均糧的叫缺糧戶,多的叫餘糧戶。我們隊裡四、五十戶人家,餘糧戶少,缺糧戶多。大凡缺糧戶,都是缺勞力的戶,是那些上有老人下有孩子而且孩子多的家庭。孩子都小,有的在上學,不是勞動力,成年人,男的算壯勞力,也叫整勞力,女的不算壯勞力,也不算整勞力,只算半個勞力。壯勞力幹一天活給10分,婦女一天給8分。

從我記事起,我們家的工分達到一萬五六的時候極少。所以看工分榜的時候,開頭的幾個人名根本不用看,直接跳過一大截,十有八九,我一下子就能找到俺爹的名字,找到俺爹名字後面的數字。

圍觀工分榜的人群裡,有識字的,也有不識字的,識字的一邊念,一邊指指畫畫,看完自己家的,還要幫別人看。

那年我去看工分榜,遇到識字的老庚叔,聽他嘴裡小聲念著俺爹的名字,接著念出一個數:9860,接著又聽他評論道:“他家今年又是缺糧戶……”

老庚叔說的“他家”就是俺家。

我沒吱聲,歪頭看了一眼老庚叔,悄悄地離開了。在我幼小的心靈裡,“缺糧戶”三個字很刺眼,很刺耳,讓我感覺很丟人。

張貼工分榜,是一種很公開、很透明的方式。誰家一年多少分,分東西該多該少,一目瞭然。我記得那時候隊裡有杆大秤,秤桿很粗,兩米多長,秤砣很大,好幾斤重。分糧的時候,隊長扶秤,會計打算盤、記賬、寫紙條。過完秤,糧食倒在地上,保管員過去壓紙條,紙條上寫著戶主姓名,下面寫著糧食斤數。一個個糧堆,小土包似的。好多次分糧,我都見俺家的堆小,人家的堆大。人家糧堆頂上的紙條被風吹得嘩啦啦飄,俺家糧堆上的紙條飄都飄不起來,被一塊石頭或坷垃死死地壓著。

看過兩次工分榜後,隊裡再貼工分榜,當天我都沒再去看過,都是過了好幾天,沒大有人看了,我再去看。紅紙被風吹掉了色,邊角張乎起來,被風扯成了條條塊塊,風一吹就嘩啦啦地響。抽個沒人的時候,我走到跟前去看。頭幾個人名和數字還是不用看,跳過一大截,直奔俺爹的名字。這一回,我看到一個驚人的數字:12162分!一萬兩千多分!這回我突然有了種自豪的感覺,總算看到俺家一次“高分”。

工分就是糧食,就是碗裡的飯。能有這個工分數,名義上就不再是缺糧戶,但實際上也並不意味著真就不缺糧,並不意味著真能吃飽飯。

地裡產的少,個人分的自然也少。我家吃上了“平均糧”,還是不能解決一大家子的吃飯問題。

[原創作品連載 下節: 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