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的心酸淚,“喪偶式”育兒影響孩子一生

全職媽媽的心酸淚,“喪偶式”育兒影響孩子一生

當今社會很多家庭中都是老公在外賺錢養家,老婆在家家裡家務,帶孩子,教育孩子也似乎完全成了媽媽們的事,一個人又當爹又當媽,這就是喪偶式育兒的說法,讓很多媽媽心累不已。

一個人帶孩子已經很累了,爸爸們經常加班很晚回家,回家就是打遊戲,葛優躺。開始的時候,他天天怪你一天到晚在家抱怨,無理取鬧,天天爭吵,後來漸漸的連吵架都懶得吵了。

詐屍式育兒的出現,更是讓寶媽們甚是無奈。爸不僅不管,還會時不時地指指點點,他理所當然的認為帶孩子是你的事情,帶不好是你的錯誤。寶媽真正成了冤大頭,不僅身體累心靈也累。時間久了,兩個人所扮演的角色不再像是夫妻,一個像保姆,一個更像甩手掌櫃。

這種家庭生活的孩子,也肯定是不幸福的,媽媽每天承受各種壓迫,心煩氣躁,肯定會控制不住發脾氣,有情緒,夫妻之間關係就會不和,如果這時候孩子不聽話,也會控制不住訓斥孩子,這時候不吼不叫的教育方式也就拋之腦後了。

全職媽媽的心酸淚,“喪偶式”育兒影響孩子一生

“詐屍式”育兒就是突然萌生的父愛,平時從不管孩子的吃喝拉撒,一聲不吭當甩手掌櫃,突然會想到原來自己還是一位父親,於是,開始履行父親的種種“權利”,插手媽媽的育兒工作:你對孩子吼什麼吼,好好講道理不行嗎?青菜我都不想吃,不要強迫這麼小的孩子了!亦或是強行刷一波存在感,捏一捏小臉,親一親小手,逗一逗小人兒,再上演一出三分鐘的父子情深……然後就投身於電腦、手機、遊戲中去了,留媽媽一個人獨自凌亂。

全職媽媽的心酸淚,“喪偶式”育兒影響孩子一生

喪偶式和詐屍式的家庭教育危害對孩子的成長極其不利,漸漸的孩子的性格會比較內向,不願意和別人交流,同時也會變得不自信自卑。

孩子在童年的時候缺乏父愛,長大後會變得比較軟弱,懦弱,在和別人的交往中就會缺乏勇氣,遇到事情容易慌亂。男孩缺乏父愛就會感受不到來自男性的力量,也傳承不了父親身上的男性特質,在將來的社會交往,甚至戀愛交往中,男性往往會形成比較怯懦自卑的人格。女孩在與母親的相處中學會了柔和,但是父愛的缺失讓孩子在性格中卻缺乏了能夠中和柔美的堅強力量。

父親的角色是男孩一生中出現的第一個同性榜樣。在和父親的相處中,男孩感受到了男性所特有的剛毅、果斷、寬大的性格品質。但現今社會中出現的許多男孩女性化的現象,跟父親的缺失有很大關係。

喪偶式教育的孩子,在學習上呈現出來的是煩躁感,無力感,缺乏心理能量,他在學習上就缺乏動力,這樣的家庭可以說是一個殘缺式的家庭

全職媽媽的心酸淚,“喪偶式”育兒影響孩子一生

教育是無形的,不是說你在他跟前叫做教育,你不在跟前的時候就不叫教育,並不是說你太忙,就沒有時間交流,有時候一個電話,一個眼神,拍拍肩膀,擁抱一下,拉拉手,一起說幾句話一起吃飯,都可以補上這個空缺,關鍵是家長有沒有這個心,孩子出現這樣的成長問題,最重要的是缺失父愛或母愛。第一點,缺位的家長要回歸家庭,要關注孩子,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關注孩子愛的需要,關注孩子陪伴的需要,關注孩子力量的源泉,要擔負起做父母親的責任來,比如說你可以在外面吃飯,吃飯前給孩子打個電話,說幾句溫暖的話,比如你工作很忙的時候,會在工作的間隙想到孩子,給孩子打個電話,聊聊天,問寒問暖,這樣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要注意靈活、多樣性的陪伴,愛是無形無相的,它不受空間的制約,所以說你即使在外地,孩子也能感受到你的愛。

媽媽在家帶孩子,不要過度的強調父親的缺失,當在孩子面前不斷抱怨孩子的爸爸時,孩子就會左右為難,所以對於家長來講,要逐漸的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逐漸的的放手,不要把孩子抓在自己手裡,要孩子自己做事情,培養出他的獨立意識來,爸爸在不在你身邊都會做好,家長要做孩子的心靈導師,要引領他的人生,而不是包辦他的生活,代替他成長,另外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氣質類型,比如媽媽在帶男孩子時,要告訴孩子媽媽是女的,力量不如男的大, 你作為男子漢要學會照顧媽媽,幫媽媽做事情,要照顧媽媽的生活,在這樣的教育過程中,可以提升孩子的男子漢的氣概和能量。

全職媽媽的心酸淚,“喪偶式”育兒影響孩子一生

對孩子而言,父母和母親一樣重要,缺失了任何一方,孩子的成長教育都會受到影響。希望各位爸爸們都能夠反思一下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確,媽媽們也要反思一下是什麼原因造就了今天的局面,別讓所謂的“屍”教育和“喪偶”教育毀掉了孩子和家庭。說多了都是淚,只希望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父母們都能好好的參與進來。吐槽一下你的家庭教育中是“喪偶式”還是“詐屍式”呢?

—— E N 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