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智商相差近四十,都是這個習慣造成的

作為一個成年人你有多少次感嘆自己書讀的太少?作為一個家長,有沒有經常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讀書好好學習,告訴他應該有個愛看書的好習慣。如果經常的去圖書館就會發現,即使走進圖書館的人更多是做作業的學生其次就是想要找個安靜環境玩手機的人。真正在看書的是圖書館裡的稀缺物種。

習慣的培養絕不是僅僅說教就可以做到的事情,調查表明我國未成人的閱讀量每年都有較大的提高,而成年人紙質圖書閱讀量卻在逐年減少。我不知道這數據其中的真實性,那些學校強推的閱讀任務有沒有包含在內。但是既然知道閱讀是一個好習慣,為什麼家長不能陪著孩子一起來養成這樣的好習慣?

兩種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智商相差近四十,都是這個習慣造成的

1、 孩子本就是愛讀書的

想想有哪個孩子會拒絕睡前故事呢?只有家長拒絕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孩子們天然的都喜歡讀書,只是在大人的觀念裡因為經歷讀書成了一個痛苦的過程。即便是還不能認識文字的幼童,只能通過大人的講解了解書裡面的內容,他們記住的東西都可以讓他們興奮。

孩子總是抱著一個好奇的態度把一切都看的那麼的有趣,他們渴望瞭解這些未知。之所以成年人認為讀書痛苦,也不過是因為成長造成的麻木。美國的一項調查就表明,堅持閱讀的家庭裡和沒有閱讀習慣的家庭裡,孩子成長到三歲時平均智商相差將近四十。

而在有閱讀習慣的家庭裡,父母在陪孩子讀書的同時也是和孩子高效互動的時間。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種疑惑,如果不知道答案就陪著孩子一起去尋找答案。大量的閱讀也會讓孩子掌握的詞彙非常豐富,理解這些詞彙就能夠激發孩子的大腦,同時大量的詞彙積累可以讓孩子更好的完成和別人的交流。

兩種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智商相差近四十,都是這個習慣造成的

2、 強制會磨滅孩子對書籍的興趣

先來講一件和讀書無關的事情,樂樂有一次接觸到了圍棋這樣的遊戲,因為覺得有趣於是就纏著媽媽報了興趣班。幾個孩子中樂樂也是進步最快的一個,但是為了孩子能夠學的更好即便樂樂不願意媽媽也堅持每天和樂樂下一盤棋,看著樂樂完成習題。即便孩子堅決的去拒絕的媽媽也不會有任何的用處。終究有那麼一天,樂樂對媽媽說,"媽媽,我已經不喜歡圍棋了。"。

讀書也是這樣,我們想要孩子養成好的閱讀習慣就該順應孩子的興趣。孩子想要閱讀什麼書籍就給他們看什麼樣的書籍,如果孩子不想閱讀也不要去強迫孩子。孩子能夠接觸到的書籍已經是經過了家長篩選的了,既然是得到了家長肯定的書籍,為什麼不能讓孩子自主選擇閱讀時間呢?強制只會磨滅了孩子閱讀的興趣。

兩種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智商相差近四十,都是這個習慣造成的

3、 孩子愛閱讀來自家長的態度

告訴孩子閱讀的重要以及好處單單帶他去圖書館沒用,即使帶著孩子去圖書館,讓孩子去看書家長卻在玩遊戲只會給孩子一種"讀書是個苦差事"的暗示。我們不妨把我們的家變成一個"圖書館",不要讓手機、電視或者其它的屏幕去佔領我們大量的時間,我們可以帶著孩子安安靜靜的讀書。考慮到經濟問題,我們也可以免費從圖書館借來我們喜歡的書籍。我們的社會已經逐漸的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並且鼓勵大家讀書,借書已經是一件非常方便的事情了。

我本人之前在圖書館發現了一款APP,上面真的能夠免費的閱讀圖書館的館藏書籍。儘管手機閱讀比起紙質書籍終究是缺少了不少趣味,但是也避免了想要讀書卻手邊無書的問題。只要願意去閱讀我們已經可以從各種渠道獲得優秀的書籍,它們都比手機裡快餐式的內容更加有趣。所以不妨為了孩子改變自己的習慣,用行動告訴孩子讀書其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好的讀書環境並不是說讓孩子不玩不鬧眼睛盯著書,家裡人也嚴陣以待不敢打擾。真正的安靜應該是心能靜下來,讀進去並且有自己的思考。閱讀不是為了考試成績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讀書更能帶來自身修養的提高,從書中萃取前人的智慧。

兩種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智商相差近四十,都是這個習慣造成的

在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裡孩子才能夠真正的養成愛讀書的習慣,讓我們的家庭充滿書籍,時刻能夠暗示著孩子去閱讀。

四、給孩子看什麼書?

每個家庭都會給幼兒買很多的繪本故事,不管是上面的語言還是圖畫對於孩子都更加的有感染力更能打動他們。這樣瞭解孩子特點的書籍更能引起孩子閱讀的興趣。

嬰兒時期的孩子智力以及視力發展都沒有達到可以理解的水平,簡單的圖片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通過圖片可以教會孩子很多的常識。

兩歲的寶寶更多的要向他們講述什麼是愛,那些內容溫暖的書籍會十分的適合孩子。好習慣養成系列書籍不僅孩子喜歡家長們也非常喜愛,無數次的說教都不能糾正的壞習慣只要給他講一個故事,他就可以意思到自己該怎麼做。不是每位家長都是教育專家,以成年人的語言告訴孩子的事情,孩子未必可以接受,但是繪本上的語言就是孩子可以接受的說話方式。

四五歲的孩子已經可以接受更加有趣的內容,他們的思考能力已經與大人無異,精彩的童話可以豐富他們的想象力,科普類的書籍可以拓寬孩子的知識面。其實不止是書籍,即便是電視選擇適合的內容給孩子看也能夠極大的幫助孩子。我經常會告訴大家《螺絲釘》是個很好的動畫片,裡面可以教給孩子們的知識和常識很多都是家長未必會想的到的。最近正在和孩子一起讀《哈哈!科學很簡單》,這樣的書籍非常的多,只要想要找到就去圖書館或者書店尋找吧。

兩種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智商相差近四十,都是這個習慣造成的

五、為什麼家長要一起讀書?

回到最初的問題,我們從小就會被告誡讀書是一個非常有用的習慣,可是不愛讀書的父母並沒有因為不愛讀書對於生活產生不利的影響,於是就會覺得讀書是孩子的個人愛好不需要過多的去進行干涉。

即便平時的工作不需要再去讀書也能夠應對,讀書也可以讓心靈得到啟迪和淨化。要想要孩子有個好的讀書習慣首先得家長自己去體會這其中的樂趣,並能夠和孩子進行交流和互動。即便是手機看到的新聞內容也會有想要和別人分享的時候,如果孩子自己一個人去閱讀遇到想要分享的時候,得到的反饋確實家長的一臉茫然,這會大大打擊孩子對於閱讀的積極性。或者孩子會逐漸的不願意去和家長進行交流。

兩種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智商相差近四十,都是這個習慣造成的

讀書是為了更好的傳承我們的文化,它不應該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不應該被家長強制的命令。想要孩子能夠一直的熱愛閱讀孩子家長自己先要讀書,然後陪著孩子一起做喜歡的事情,讓讀書也成為家庭裡最經常出現的時光。

從嬰兒期甚至是胎教的時候就和孩子一起讀書,不管是大腦的興奮程度還是接觸到更多的內容瞭解更多的知識都會有利孩子智力發展。但是教會孩子讀書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更加的聰敏,讀書的習慣還可以為孩子的一生帶來眾多的好處。養成讀書的習慣孩子一生中大量的閱讀,自我得到提升,他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