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週末空暇去商場逛街,無意看見這樣一件事,有個兩歲半的孩子一直在那裡哭,要求旁邊的媽媽買下玩具熊。

但是媽媽跟他說昨天才買了一款新的芭比娃娃,而孩子就一直哭鬧要讓媽媽買,那位媽媽哄著:“乖,不要哭了,待會媽媽給你買冰淇淋。”

但是那孩子依然無動於衷,甚至痛哭流涕,在一邊的奶奶終於忍不住了,見到孩子哭鬧不忍心,主動出錢給孩子買了那個玩具熊,孩子通過哭鬧這個祕密武器,不得不投降。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的一舉一動牽動著父母的心。對於年紀還小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由於缺乏語言表達能力,只能通過表情與動作來表達。

對於一到三歲的孩子而言,使用的最多的就是哭鬧了,很多父母讀不懂孩子哭鬧的原因,也困惑,那麼父母應該怎麼應對孩子的哭鬧呢?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週末空暇去商場逛街,無意看見這樣一件事,有個兩歲半的孩子一直在那裡哭,要求旁邊的媽媽買下玩具熊。

但是媽媽跟他說昨天才買了一款新的芭比娃娃,而孩子就一直哭鬧要讓媽媽買,那位媽媽哄著:“乖,不要哭了,待會媽媽給你買冰淇淋。”

但是那孩子依然無動於衷,甚至痛哭流涕,在一邊的奶奶終於忍不住了,見到孩子哭鬧不忍心,主動出錢給孩子買了那個玩具熊,孩子通過哭鬧這個祕密武器,不得不投降。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的一舉一動牽動著父母的心。對於年紀還小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由於缺乏語言表達能力,只能通過表情與動作來表達。

對於一到三歲的孩子而言,使用的最多的就是哭鬧了,很多父母讀不懂孩子哭鬧的原因,也困惑,那麼父母應該怎麼應對孩子的哭鬧呢?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孩子為什麼愛哭?

一.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就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對於成年人而言,也會經常發洩情緒,只是方式不同,其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為了能夠使生活迴歸正常。

孩子哭鬧也是為了發洩,由於他們還不會使用語言,只能通過哭鬧來發洩。讓孩子們不舒服的事情可能是餓了,身體不舒服等等,哭鬧是正常現象。

二.間接原因

間接原因就是為了控制自己的父母。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的苦惱是很反感,很焦慮,很無奈的。為了解決自己感到的負面情緒,父母會主動去與孩子溝通。

當孩子不哭鬧的時候,父母一般不會太注意孩子。

因此孩子在哭鬧的時候就是對父母的控制,控制父母重視自己的孩子,保護孩子。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週末空暇去商場逛街,無意看見這樣一件事,有個兩歲半的孩子一直在那裡哭,要求旁邊的媽媽買下玩具熊。

但是媽媽跟他說昨天才買了一款新的芭比娃娃,而孩子就一直哭鬧要讓媽媽買,那位媽媽哄著:“乖,不要哭了,待會媽媽給你買冰淇淋。”

但是那孩子依然無動於衷,甚至痛哭流涕,在一邊的奶奶終於忍不住了,見到孩子哭鬧不忍心,主動出錢給孩子買了那個玩具熊,孩子通過哭鬧這個祕密武器,不得不投降。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的一舉一動牽動著父母的心。對於年紀還小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由於缺乏語言表達能力,只能通過表情與動作來表達。

對於一到三歲的孩子而言,使用的最多的就是哭鬧了,很多父母讀不懂孩子哭鬧的原因,也困惑,那麼父母應該怎麼應對孩子的哭鬧呢?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孩子為什麼愛哭?

一.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就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對於成年人而言,也會經常發洩情緒,只是方式不同,其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為了能夠使生活迴歸正常。

孩子哭鬧也是為了發洩,由於他們還不會使用語言,只能通過哭鬧來發洩。讓孩子們不舒服的事情可能是餓了,身體不舒服等等,哭鬧是正常現象。

二.間接原因

間接原因就是為了控制自己的父母。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的苦惱是很反感,很焦慮,很無奈的。為了解決自己感到的負面情緒,父母會主動去與孩子溝通。

當孩子不哭鬧的時候,父母一般不會太注意孩子。

因此孩子在哭鬧的時候就是對父母的控制,控制父母重視自己的孩子,保護孩子。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三.生物學角度

從生理學的角度而言,孩子哭是由於大腦還在發育階段。

剛出生的孩子的大腦還是處於最原始的大腦,和動物一樣,有著生物最原始的衝動,就是想要自己想要的東西,得不到就會哭鬧。理性思考很少,多的是感性的思維。

孩子的年紀月小,哭得越厲害,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大腦逐漸發育完全,就不會再沒有緣由的哭鬧了。

在上個世紀,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做了一個棉花糖實驗。他們找來一些小朋友,每人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告訴桌前的孩子,自己有事情要出去一下,如果孩子能堅持等到自己回來再吃棉花糖,自己會多獎勵他們一顆。實驗開始後,有的孩子看著實驗者離開了,便馬上吃了那個棉花糖,而另一些孩子則通過環顧房間四周、玩手指等方式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不去吃那顆棉花糖。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週末空暇去商場逛街,無意看見這樣一件事,有個兩歲半的孩子一直在那裡哭,要求旁邊的媽媽買下玩具熊。

但是媽媽跟他說昨天才買了一款新的芭比娃娃,而孩子就一直哭鬧要讓媽媽買,那位媽媽哄著:“乖,不要哭了,待會媽媽給你買冰淇淋。”

但是那孩子依然無動於衷,甚至痛哭流涕,在一邊的奶奶終於忍不住了,見到孩子哭鬧不忍心,主動出錢給孩子買了那個玩具熊,孩子通過哭鬧這個祕密武器,不得不投降。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的一舉一動牽動著父母的心。對於年紀還小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由於缺乏語言表達能力,只能通過表情與動作來表達。

對於一到三歲的孩子而言,使用的最多的就是哭鬧了,很多父母讀不懂孩子哭鬧的原因,也困惑,那麼父母應該怎麼應對孩子的哭鬧呢?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孩子為什麼愛哭?

一.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就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對於成年人而言,也會經常發洩情緒,只是方式不同,其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為了能夠使生活迴歸正常。

孩子哭鬧也是為了發洩,由於他們還不會使用語言,只能通過哭鬧來發洩。讓孩子們不舒服的事情可能是餓了,身體不舒服等等,哭鬧是正常現象。

二.間接原因

間接原因就是為了控制自己的父母。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的苦惱是很反感,很焦慮,很無奈的。為了解決自己感到的負面情緒,父母會主動去與孩子溝通。

當孩子不哭鬧的時候,父母一般不會太注意孩子。

因此孩子在哭鬧的時候就是對父母的控制,控制父母重視自己的孩子,保護孩子。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三.生物學角度

從生理學的角度而言,孩子哭是由於大腦還在發育階段。

剛出生的孩子的大腦還是處於最原始的大腦,和動物一樣,有著生物最原始的衝動,就是想要自己想要的東西,得不到就會哭鬧。理性思考很少,多的是感性的思維。

孩子的年紀月小,哭得越厲害,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大腦逐漸發育完全,就不會再沒有緣由的哭鬧了。

在上個世紀,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做了一個棉花糖實驗。他們找來一些小朋友,每人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告訴桌前的孩子,自己有事情要出去一下,如果孩子能堅持等到自己回來再吃棉花糖,自己會多獎勵他們一顆。實驗開始後,有的孩子看著實驗者離開了,便馬上吃了那個棉花糖,而另一些孩子則通過環顧房間四周、玩手指等方式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不去吃那顆棉花糖。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嬰兒和母親之間有天生的“依戀”關係

什麼是依戀行為?

最早提出依戀理論的人叫John Bowlby,他是一個英國的心理學工作者,當時的依戀理論是用來理解孩子和父母的關係。

從進化論的角度,在原始時期,為了種族的延續,嬰兒和母親就會有一種情感的連接,加上剛生來的孩子很弱小,就不得不依賴這種“依戀”關係,確保自己能夠生存下來。

比如,嬰兒會用微笑、哭鬧、擁抱、注視等行為,母親就不得不對嬰兒關懷備至,有求必應。這是一種天生的情感關係,稱之為“依戀”。

心理學家在他提出的理論上進行總結歸納,設計出一個用於測量依戀行為的實驗。開始,讓母親與孩子進入一個陌生的房間,然後,讓孩子在房間中玩耍,母親坐在一旁。之後,讓一個陌生的成年人進入到這個房間之中,先於母親聊天,再與孩子聊天。過一段時間,母親離開,陌生人獨自與孩子在一起。不久後,母親回來與孩子見面,陌生人離開。再過一陣子,母親離開,陌生人進來。最後母親回來。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週末空暇去商場逛街,無意看見這樣一件事,有個兩歲半的孩子一直在那裡哭,要求旁邊的媽媽買下玩具熊。

但是媽媽跟他說昨天才買了一款新的芭比娃娃,而孩子就一直哭鬧要讓媽媽買,那位媽媽哄著:“乖,不要哭了,待會媽媽給你買冰淇淋。”

但是那孩子依然無動於衷,甚至痛哭流涕,在一邊的奶奶終於忍不住了,見到孩子哭鬧不忍心,主動出錢給孩子買了那個玩具熊,孩子通過哭鬧這個祕密武器,不得不投降。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的一舉一動牽動著父母的心。對於年紀還小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由於缺乏語言表達能力,只能通過表情與動作來表達。

對於一到三歲的孩子而言,使用的最多的就是哭鬧了,很多父母讀不懂孩子哭鬧的原因,也困惑,那麼父母應該怎麼應對孩子的哭鬧呢?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孩子為什麼愛哭?

一.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就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對於成年人而言,也會經常發洩情緒,只是方式不同,其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為了能夠使生活迴歸正常。

孩子哭鬧也是為了發洩,由於他們還不會使用語言,只能通過哭鬧來發洩。讓孩子們不舒服的事情可能是餓了,身體不舒服等等,哭鬧是正常現象。

二.間接原因

間接原因就是為了控制自己的父母。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的苦惱是很反感,很焦慮,很無奈的。為了解決自己感到的負面情緒,父母會主動去與孩子溝通。

當孩子不哭鬧的時候,父母一般不會太注意孩子。

因此孩子在哭鬧的時候就是對父母的控制,控制父母重視自己的孩子,保護孩子。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三.生物學角度

從生理學的角度而言,孩子哭是由於大腦還在發育階段。

剛出生的孩子的大腦還是處於最原始的大腦,和動物一樣,有著生物最原始的衝動,就是想要自己想要的東西,得不到就會哭鬧。理性思考很少,多的是感性的思維。

孩子的年紀月小,哭得越厲害,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大腦逐漸發育完全,就不會再沒有緣由的哭鬧了。

在上個世紀,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做了一個棉花糖實驗。他們找來一些小朋友,每人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告訴桌前的孩子,自己有事情要出去一下,如果孩子能堅持等到自己回來再吃棉花糖,自己會多獎勵他們一顆。實驗開始後,有的孩子看著實驗者離開了,便馬上吃了那個棉花糖,而另一些孩子則通過環顧房間四周、玩手指等方式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不去吃那顆棉花糖。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嬰兒和母親之間有天生的“依戀”關係

什麼是依戀行為?

最早提出依戀理論的人叫John Bowlby,他是一個英國的心理學工作者,當時的依戀理論是用來理解孩子和父母的關係。

從進化論的角度,在原始時期,為了種族的延續,嬰兒和母親就會有一種情感的連接,加上剛生來的孩子很弱小,就不得不依賴這種“依戀”關係,確保自己能夠生存下來。

比如,嬰兒會用微笑、哭鬧、擁抱、注視等行為,母親就不得不對嬰兒關懷備至,有求必應。這是一種天生的情感關係,稱之為“依戀”。

心理學家在他提出的理論上進行總結歸納,設計出一個用於測量依戀行為的實驗。開始,讓母親與孩子進入一個陌生的房間,然後,讓孩子在房間中玩耍,母親坐在一旁。之後,讓一個陌生的成年人進入到這個房間之中,先於母親聊天,再與孩子聊天。過一段時間,母親離開,陌生人獨自與孩子在一起。不久後,母親回來與孩子見面,陌生人離開。再過一陣子,母親離開,陌生人進來。最後母親回來。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在這個實驗中,孩子的表現大致分為四類,分別是安全型,迴避型,對抗型和混亂型

一.安全型

在人群中佔六成以上,表現為能夠獨立自由的探索,對於陌生人與陌生環境適應力比較強,在探索的過程中是保持積極的態度。

這說明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與孩子的情感交流比較多,能夠及時照顧到孩子的情緒與感受。

二.迴避型

在人群中佔有五分之一,表現為孩子對於母親的存在於離開反應比較淡薄,甚至是無所謂的態度。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這些孩子都不會積極探索。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態度比較消極,不重視孩子,或者說經常無視孩子的需求。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週末空暇去商場逛街,無意看見這樣一件事,有個兩歲半的孩子一直在那裡哭,要求旁邊的媽媽買下玩具熊。

但是媽媽跟他說昨天才買了一款新的芭比娃娃,而孩子就一直哭鬧要讓媽媽買,那位媽媽哄著:“乖,不要哭了,待會媽媽給你買冰淇淋。”

但是那孩子依然無動於衷,甚至痛哭流涕,在一邊的奶奶終於忍不住了,見到孩子哭鬧不忍心,主動出錢給孩子買了那個玩具熊,孩子通過哭鬧這個祕密武器,不得不投降。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的一舉一動牽動著父母的心。對於年紀還小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由於缺乏語言表達能力,只能通過表情與動作來表達。

對於一到三歲的孩子而言,使用的最多的就是哭鬧了,很多父母讀不懂孩子哭鬧的原因,也困惑,那麼父母應該怎麼應對孩子的哭鬧呢?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孩子為什麼愛哭?

一.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就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對於成年人而言,也會經常發洩情緒,只是方式不同,其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為了能夠使生活迴歸正常。

孩子哭鬧也是為了發洩,由於他們還不會使用語言,只能通過哭鬧來發洩。讓孩子們不舒服的事情可能是餓了,身體不舒服等等,哭鬧是正常現象。

二.間接原因

間接原因就是為了控制自己的父母。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的苦惱是很反感,很焦慮,很無奈的。為了解決自己感到的負面情緒,父母會主動去與孩子溝通。

當孩子不哭鬧的時候,父母一般不會太注意孩子。

因此孩子在哭鬧的時候就是對父母的控制,控制父母重視自己的孩子,保護孩子。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三.生物學角度

從生理學的角度而言,孩子哭是由於大腦還在發育階段。

剛出生的孩子的大腦還是處於最原始的大腦,和動物一樣,有著生物最原始的衝動,就是想要自己想要的東西,得不到就會哭鬧。理性思考很少,多的是感性的思維。

孩子的年紀月小,哭得越厲害,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大腦逐漸發育完全,就不會再沒有緣由的哭鬧了。

在上個世紀,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做了一個棉花糖實驗。他們找來一些小朋友,每人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告訴桌前的孩子,自己有事情要出去一下,如果孩子能堅持等到自己回來再吃棉花糖,自己會多獎勵他們一顆。實驗開始後,有的孩子看著實驗者離開了,便馬上吃了那個棉花糖,而另一些孩子則通過環顧房間四周、玩手指等方式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不去吃那顆棉花糖。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嬰兒和母親之間有天生的“依戀”關係

什麼是依戀行為?

最早提出依戀理論的人叫John Bowlby,他是一個英國的心理學工作者,當時的依戀理論是用來理解孩子和父母的關係。

從進化論的角度,在原始時期,為了種族的延續,嬰兒和母親就會有一種情感的連接,加上剛生來的孩子很弱小,就不得不依賴這種“依戀”關係,確保自己能夠生存下來。

比如,嬰兒會用微笑、哭鬧、擁抱、注視等行為,母親就不得不對嬰兒關懷備至,有求必應。這是一種天生的情感關係,稱之為“依戀”。

心理學家在他提出的理論上進行總結歸納,設計出一個用於測量依戀行為的實驗。開始,讓母親與孩子進入一個陌生的房間,然後,讓孩子在房間中玩耍,母親坐在一旁。之後,讓一個陌生的成年人進入到這個房間之中,先於母親聊天,再與孩子聊天。過一段時間,母親離開,陌生人獨自與孩子在一起。不久後,母親回來與孩子見面,陌生人離開。再過一陣子,母親離開,陌生人進來。最後母親回來。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在這個實驗中,孩子的表現大致分為四類,分別是安全型,迴避型,對抗型和混亂型

一.安全型

在人群中佔六成以上,表現為能夠獨立自由的探索,對於陌生人與陌生環境適應力比較強,在探索的過程中是保持積極的態度。

這說明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與孩子的情感交流比較多,能夠及時照顧到孩子的情緒與感受。

二.迴避型

在人群中佔有五分之一,表現為孩子對於母親的存在於離開反應比較淡薄,甚至是無所謂的態度。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這些孩子都不會積極探索。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態度比較消極,不重視孩子,或者說經常無視孩子的需求。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三.矛盾型

在人群中佔十分之一,表現為,母親在場時,孩子探索是會感到焦慮,在只有陌生人的情況下,孩子會表現的和痛苦,反抗心理比較嚴重,依戀熟人。

但即使母親會到身邊,還是不想親近。這說明在日常中孩子接受的教育比較混亂,可能是父母教育方式上有衝突。

或者對於孩子的態度多變,使得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而做出很多奇怪的事情,也會滋生孩子負面,消極的情緒。

四.混亂型

在人群中佔的比重很小,約百分之五。孩子表現為沒有固定的行為模式,對於母親在身邊的時候是比較茫然的,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在生活中,父母經常性忽視孩子,或者給孩子很大的精神打擊。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週末空暇去商場逛街,無意看見這樣一件事,有個兩歲半的孩子一直在那裡哭,要求旁邊的媽媽買下玩具熊。

但是媽媽跟他說昨天才買了一款新的芭比娃娃,而孩子就一直哭鬧要讓媽媽買,那位媽媽哄著:“乖,不要哭了,待會媽媽給你買冰淇淋。”

但是那孩子依然無動於衷,甚至痛哭流涕,在一邊的奶奶終於忍不住了,見到孩子哭鬧不忍心,主動出錢給孩子買了那個玩具熊,孩子通過哭鬧這個祕密武器,不得不投降。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的一舉一動牽動著父母的心。對於年紀還小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由於缺乏語言表達能力,只能通過表情與動作來表達。

對於一到三歲的孩子而言,使用的最多的就是哭鬧了,很多父母讀不懂孩子哭鬧的原因,也困惑,那麼父母應該怎麼應對孩子的哭鬧呢?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孩子為什麼愛哭?

一.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就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對於成年人而言,也會經常發洩情緒,只是方式不同,其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為了能夠使生活迴歸正常。

孩子哭鬧也是為了發洩,由於他們還不會使用語言,只能通過哭鬧來發洩。讓孩子們不舒服的事情可能是餓了,身體不舒服等等,哭鬧是正常現象。

二.間接原因

間接原因就是為了控制自己的父母。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的苦惱是很反感,很焦慮,很無奈的。為了解決自己感到的負面情緒,父母會主動去與孩子溝通。

當孩子不哭鬧的時候,父母一般不會太注意孩子。

因此孩子在哭鬧的時候就是對父母的控制,控制父母重視自己的孩子,保護孩子。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三.生物學角度

從生理學的角度而言,孩子哭是由於大腦還在發育階段。

剛出生的孩子的大腦還是處於最原始的大腦,和動物一樣,有著生物最原始的衝動,就是想要自己想要的東西,得不到就會哭鬧。理性思考很少,多的是感性的思維。

孩子的年紀月小,哭得越厲害,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大腦逐漸發育完全,就不會再沒有緣由的哭鬧了。

在上個世紀,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做了一個棉花糖實驗。他們找來一些小朋友,每人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告訴桌前的孩子,自己有事情要出去一下,如果孩子能堅持等到自己回來再吃棉花糖,自己會多獎勵他們一顆。實驗開始後,有的孩子看著實驗者離開了,便馬上吃了那個棉花糖,而另一些孩子則通過環顧房間四周、玩手指等方式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不去吃那顆棉花糖。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嬰兒和母親之間有天生的“依戀”關係

什麼是依戀行為?

最早提出依戀理論的人叫John Bowlby,他是一個英國的心理學工作者,當時的依戀理論是用來理解孩子和父母的關係。

從進化論的角度,在原始時期,為了種族的延續,嬰兒和母親就會有一種情感的連接,加上剛生來的孩子很弱小,就不得不依賴這種“依戀”關係,確保自己能夠生存下來。

比如,嬰兒會用微笑、哭鬧、擁抱、注視等行為,母親就不得不對嬰兒關懷備至,有求必應。這是一種天生的情感關係,稱之為“依戀”。

心理學家在他提出的理論上進行總結歸納,設計出一個用於測量依戀行為的實驗。開始,讓母親與孩子進入一個陌生的房間,然後,讓孩子在房間中玩耍,母親坐在一旁。之後,讓一個陌生的成年人進入到這個房間之中,先於母親聊天,再與孩子聊天。過一段時間,母親離開,陌生人獨自與孩子在一起。不久後,母親回來與孩子見面,陌生人離開。再過一陣子,母親離開,陌生人進來。最後母親回來。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在這個實驗中,孩子的表現大致分為四類,分別是安全型,迴避型,對抗型和混亂型

一.安全型

在人群中佔六成以上,表現為能夠獨立自由的探索,對於陌生人與陌生環境適應力比較強,在探索的過程中是保持積極的態度。

這說明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與孩子的情感交流比較多,能夠及時照顧到孩子的情緒與感受。

二.迴避型

在人群中佔有五分之一,表現為孩子對於母親的存在於離開反應比較淡薄,甚至是無所謂的態度。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這些孩子都不會積極探索。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態度比較消極,不重視孩子,或者說經常無視孩子的需求。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三.矛盾型

在人群中佔十分之一,表現為,母親在場時,孩子探索是會感到焦慮,在只有陌生人的情況下,孩子會表現的和痛苦,反抗心理比較嚴重,依戀熟人。

但即使母親會到身邊,還是不想親近。這說明在日常中孩子接受的教育比較混亂,可能是父母教育方式上有衝突。

或者對於孩子的態度多變,使得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而做出很多奇怪的事情,也會滋生孩子負面,消極的情緒。

四.混亂型

在人群中佔的比重很小,約百分之五。孩子表現為沒有固定的行為模式,對於母親在身邊的時候是比較茫然的,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在生活中,父母經常性忽視孩子,或者給孩子很大的精神打擊。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約翰·鮑爾比在《依戀》裡說過:心理健康最基礎的要素是嬰兒體驗到與母親之間擁有溫暖、親密和可持續的關係,在這一關係中雙方都感到滿意和享受。

所以孩子哭鬧,其實是一種依戀,孩子哭鬧是正常的,父母更多的是要理解並運用依戀關係,如果孩子和母親沒有建立“依戀”關係反而會有很嚴重的後果

心理學家鮑爾比進行了3項研究:

1.針對二戰時期失去母親孩子的研究,鮑爾發現沒有母愛的孩子,會在生活中出現一系列的智力、社交、情緒等問題。

2.針對年齡小於四歲並在結核病療養院的孩子的研究發現,當孩子長到7到13歲,他們會顯得更暴躁、更衝動、更被動。

3.針對一批少年盜竊犯的研究發現,這批人大部分都是在五歲前,並和母親分離達到6個月,甚至其中的一部分孩子,還出現了人際交往問題,也無法體會內疚感和懊悔感。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週末空暇去商場逛街,無意看見這樣一件事,有個兩歲半的孩子一直在那裡哭,要求旁邊的媽媽買下玩具熊。

但是媽媽跟他說昨天才買了一款新的芭比娃娃,而孩子就一直哭鬧要讓媽媽買,那位媽媽哄著:“乖,不要哭了,待會媽媽給你買冰淇淋。”

但是那孩子依然無動於衷,甚至痛哭流涕,在一邊的奶奶終於忍不住了,見到孩子哭鬧不忍心,主動出錢給孩子買了那個玩具熊,孩子通過哭鬧這個祕密武器,不得不投降。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的一舉一動牽動著父母的心。對於年紀還小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由於缺乏語言表達能力,只能通過表情與動作來表達。

對於一到三歲的孩子而言,使用的最多的就是哭鬧了,很多父母讀不懂孩子哭鬧的原因,也困惑,那麼父母應該怎麼應對孩子的哭鬧呢?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孩子為什麼愛哭?

一.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就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對於成年人而言,也會經常發洩情緒,只是方式不同,其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為了能夠使生活迴歸正常。

孩子哭鬧也是為了發洩,由於他們還不會使用語言,只能通過哭鬧來發洩。讓孩子們不舒服的事情可能是餓了,身體不舒服等等,哭鬧是正常現象。

二.間接原因

間接原因就是為了控制自己的父母。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的苦惱是很反感,很焦慮,很無奈的。為了解決自己感到的負面情緒,父母會主動去與孩子溝通。

當孩子不哭鬧的時候,父母一般不會太注意孩子。

因此孩子在哭鬧的時候就是對父母的控制,控制父母重視自己的孩子,保護孩子。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三.生物學角度

從生理學的角度而言,孩子哭是由於大腦還在發育階段。

剛出生的孩子的大腦還是處於最原始的大腦,和動物一樣,有著生物最原始的衝動,就是想要自己想要的東西,得不到就會哭鬧。理性思考很少,多的是感性的思維。

孩子的年紀月小,哭得越厲害,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大腦逐漸發育完全,就不會再沒有緣由的哭鬧了。

在上個世紀,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做了一個棉花糖實驗。他們找來一些小朋友,每人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告訴桌前的孩子,自己有事情要出去一下,如果孩子能堅持等到自己回來再吃棉花糖,自己會多獎勵他們一顆。實驗開始後,有的孩子看著實驗者離開了,便馬上吃了那個棉花糖,而另一些孩子則通過環顧房間四周、玩手指等方式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不去吃那顆棉花糖。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嬰兒和母親之間有天生的“依戀”關係

什麼是依戀行為?

最早提出依戀理論的人叫John Bowlby,他是一個英國的心理學工作者,當時的依戀理論是用來理解孩子和父母的關係。

從進化論的角度,在原始時期,為了種族的延續,嬰兒和母親就會有一種情感的連接,加上剛生來的孩子很弱小,就不得不依賴這種“依戀”關係,確保自己能夠生存下來。

比如,嬰兒會用微笑、哭鬧、擁抱、注視等行為,母親就不得不對嬰兒關懷備至,有求必應。這是一種天生的情感關係,稱之為“依戀”。

心理學家在他提出的理論上進行總結歸納,設計出一個用於測量依戀行為的實驗。開始,讓母親與孩子進入一個陌生的房間,然後,讓孩子在房間中玩耍,母親坐在一旁。之後,讓一個陌生的成年人進入到這個房間之中,先於母親聊天,再與孩子聊天。過一段時間,母親離開,陌生人獨自與孩子在一起。不久後,母親回來與孩子見面,陌生人離開。再過一陣子,母親離開,陌生人進來。最後母親回來。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在這個實驗中,孩子的表現大致分為四類,分別是安全型,迴避型,對抗型和混亂型

一.安全型

在人群中佔六成以上,表現為能夠獨立自由的探索,對於陌生人與陌生環境適應力比較強,在探索的過程中是保持積極的態度。

這說明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與孩子的情感交流比較多,能夠及時照顧到孩子的情緒與感受。

二.迴避型

在人群中佔有五分之一,表現為孩子對於母親的存在於離開反應比較淡薄,甚至是無所謂的態度。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這些孩子都不會積極探索。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態度比較消極,不重視孩子,或者說經常無視孩子的需求。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三.矛盾型

在人群中佔十分之一,表現為,母親在場時,孩子探索是會感到焦慮,在只有陌生人的情況下,孩子會表現的和痛苦,反抗心理比較嚴重,依戀熟人。

但即使母親會到身邊,還是不想親近。這說明在日常中孩子接受的教育比較混亂,可能是父母教育方式上有衝突。

或者對於孩子的態度多變,使得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而做出很多奇怪的事情,也會滋生孩子負面,消極的情緒。

四.混亂型

在人群中佔的比重很小,約百分之五。孩子表現為沒有固定的行為模式,對於母親在身邊的時候是比較茫然的,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在生活中,父母經常性忽視孩子,或者給孩子很大的精神打擊。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約翰·鮑爾比在《依戀》裡說過:心理健康最基礎的要素是嬰兒體驗到與母親之間擁有溫暖、親密和可持續的關係,在這一關係中雙方都感到滿意和享受。

所以孩子哭鬧,其實是一種依戀,孩子哭鬧是正常的,父母更多的是要理解並運用依戀關係,如果孩子和母親沒有建立“依戀”關係反而會有很嚴重的後果

心理學家鮑爾比進行了3項研究:

1.針對二戰時期失去母親孩子的研究,鮑爾發現沒有母愛的孩子,會在生活中出現一系列的智力、社交、情緒等問題。

2.針對年齡小於四歲並在結核病療養院的孩子的研究發現,當孩子長到7到13歲,他們會顯得更暴躁、更衝動、更被動。

3.針對一批少年盜竊犯的研究發現,這批人大部分都是在五歲前,並和母親分離達到6個月,甚至其中的一部分孩子,還出現了人際交往問題,也無法體會內疚感和懊悔感。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通過這些研究發現,會得出兩點結論:

1.在嬰兒時期沒有建立起“依戀”關係,沒有得到充足的愛,會嚴重影響人際交往的建立,甚至會產生不安全感,自卑的心理。

2.0~2歲是“依戀”關係建立的關鍵期,這個世界錯過了就很難形成和建立,因此這個時候最好是有求必應,給孩子充足的愛。

因此,依戀關係是親子雙方共同建成的,嬰兒自身的特點也決定了這種關係的程度。

孩子在養育的過程中是否得到關愛,是否被精心呵護,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依戀安全。而如果是充滿愛的家庭,孩子的依戀就會增強。

既然孩子哭鬧是“依戀”關係的表現,那麼孩子哭鬧是不是就不管不顧了呢?那肯定是不行的。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週末空暇去商場逛街,無意看見這樣一件事,有個兩歲半的孩子一直在那裡哭,要求旁邊的媽媽買下玩具熊。

但是媽媽跟他說昨天才買了一款新的芭比娃娃,而孩子就一直哭鬧要讓媽媽買,那位媽媽哄著:“乖,不要哭了,待會媽媽給你買冰淇淋。”

但是那孩子依然無動於衷,甚至痛哭流涕,在一邊的奶奶終於忍不住了,見到孩子哭鬧不忍心,主動出錢給孩子買了那個玩具熊,孩子通過哭鬧這個祕密武器,不得不投降。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的一舉一動牽動著父母的心。對於年紀還小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由於缺乏語言表達能力,只能通過表情與動作來表達。

對於一到三歲的孩子而言,使用的最多的就是哭鬧了,很多父母讀不懂孩子哭鬧的原因,也困惑,那麼父母應該怎麼應對孩子的哭鬧呢?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孩子為什麼愛哭?

一.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就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對於成年人而言,也會經常發洩情緒,只是方式不同,其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為了能夠使生活迴歸正常。

孩子哭鬧也是為了發洩,由於他們還不會使用語言,只能通過哭鬧來發洩。讓孩子們不舒服的事情可能是餓了,身體不舒服等等,哭鬧是正常現象。

二.間接原因

間接原因就是為了控制自己的父母。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的苦惱是很反感,很焦慮,很無奈的。為了解決自己感到的負面情緒,父母會主動去與孩子溝通。

當孩子不哭鬧的時候,父母一般不會太注意孩子。

因此孩子在哭鬧的時候就是對父母的控制,控制父母重視自己的孩子,保護孩子。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三.生物學角度

從生理學的角度而言,孩子哭是由於大腦還在發育階段。

剛出生的孩子的大腦還是處於最原始的大腦,和動物一樣,有著生物最原始的衝動,就是想要自己想要的東西,得不到就會哭鬧。理性思考很少,多的是感性的思維。

孩子的年紀月小,哭得越厲害,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大腦逐漸發育完全,就不會再沒有緣由的哭鬧了。

在上個世紀,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做了一個棉花糖實驗。他們找來一些小朋友,每人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告訴桌前的孩子,自己有事情要出去一下,如果孩子能堅持等到自己回來再吃棉花糖,自己會多獎勵他們一顆。實驗開始後,有的孩子看著實驗者離開了,便馬上吃了那個棉花糖,而另一些孩子則通過環顧房間四周、玩手指等方式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不去吃那顆棉花糖。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嬰兒和母親之間有天生的“依戀”關係

什麼是依戀行為?

最早提出依戀理論的人叫John Bowlby,他是一個英國的心理學工作者,當時的依戀理論是用來理解孩子和父母的關係。

從進化論的角度,在原始時期,為了種族的延續,嬰兒和母親就會有一種情感的連接,加上剛生來的孩子很弱小,就不得不依賴這種“依戀”關係,確保自己能夠生存下來。

比如,嬰兒會用微笑、哭鬧、擁抱、注視等行為,母親就不得不對嬰兒關懷備至,有求必應。這是一種天生的情感關係,稱之為“依戀”。

心理學家在他提出的理論上進行總結歸納,設計出一個用於測量依戀行為的實驗。開始,讓母親與孩子進入一個陌生的房間,然後,讓孩子在房間中玩耍,母親坐在一旁。之後,讓一個陌生的成年人進入到這個房間之中,先於母親聊天,再與孩子聊天。過一段時間,母親離開,陌生人獨自與孩子在一起。不久後,母親回來與孩子見面,陌生人離開。再過一陣子,母親離開,陌生人進來。最後母親回來。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在這個實驗中,孩子的表現大致分為四類,分別是安全型,迴避型,對抗型和混亂型

一.安全型

在人群中佔六成以上,表現為能夠獨立自由的探索,對於陌生人與陌生環境適應力比較強,在探索的過程中是保持積極的態度。

這說明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與孩子的情感交流比較多,能夠及時照顧到孩子的情緒與感受。

二.迴避型

在人群中佔有五分之一,表現為孩子對於母親的存在於離開反應比較淡薄,甚至是無所謂的態度。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這些孩子都不會積極探索。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態度比較消極,不重視孩子,或者說經常無視孩子的需求。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三.矛盾型

在人群中佔十分之一,表現為,母親在場時,孩子探索是會感到焦慮,在只有陌生人的情況下,孩子會表現的和痛苦,反抗心理比較嚴重,依戀熟人。

但即使母親會到身邊,還是不想親近。這說明在日常中孩子接受的教育比較混亂,可能是父母教育方式上有衝突。

或者對於孩子的態度多變,使得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而做出很多奇怪的事情,也會滋生孩子負面,消極的情緒。

四.混亂型

在人群中佔的比重很小,約百分之五。孩子表現為沒有固定的行為模式,對於母親在身邊的時候是比較茫然的,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在生活中,父母經常性忽視孩子,或者給孩子很大的精神打擊。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約翰·鮑爾比在《依戀》裡說過:心理健康最基礎的要素是嬰兒體驗到與母親之間擁有溫暖、親密和可持續的關係,在這一關係中雙方都感到滿意和享受。

所以孩子哭鬧,其實是一種依戀,孩子哭鬧是正常的,父母更多的是要理解並運用依戀關係,如果孩子和母親沒有建立“依戀”關係反而會有很嚴重的後果

心理學家鮑爾比進行了3項研究:

1.針對二戰時期失去母親孩子的研究,鮑爾發現沒有母愛的孩子,會在生活中出現一系列的智力、社交、情緒等問題。

2.針對年齡小於四歲並在結核病療養院的孩子的研究發現,當孩子長到7到13歲,他們會顯得更暴躁、更衝動、更被動。

3.針對一批少年盜竊犯的研究發現,這批人大部分都是在五歲前,並和母親分離達到6個月,甚至其中的一部分孩子,還出現了人際交往問題,也無法體會內疚感和懊悔感。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通過這些研究發現,會得出兩點結論:

1.在嬰兒時期沒有建立起“依戀”關係,沒有得到充足的愛,會嚴重影響人際交往的建立,甚至會產生不安全感,自卑的心理。

2.0~2歲是“依戀”關係建立的關鍵期,這個世界錯過了就很難形成和建立,因此這個時候最好是有求必應,給孩子充足的愛。

因此,依戀關係是親子雙方共同建成的,嬰兒自身的特點也決定了這種關係的程度。

孩子在養育的過程中是否得到關愛,是否被精心呵護,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依戀安全。而如果是充滿愛的家庭,孩子的依戀就會增強。

既然孩子哭鬧是“依戀”關係的表現,那麼孩子哭鬧是不是就不管不顧了呢?那肯定是不行的。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面對孩子哭時該怎麼辦?

1. 父母在照顧孩子的時候要保持情緒穩定

在一個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師,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不斷向父母學習。如果父母在生活中喜歡發洩自己的情緒的話,孩子也會這樣發洩自己的情緒。

在家庭中,孩子是最弱小的,往往也會成為父母發洩的對象,這些父母在對待孩子哭鬧的時候一般都是採取嚴厲的方式。

這隻能在短時間有效,長期這樣的話,對孩子的成長有不利的影響。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

2. 要經常陪伴自己的孩子

這裡的陪伴是真正用心的陪伴。現在很多父母在休息時陪伴孩子就是在孩子身邊玩手機,對於孩子的溝通不放心上。

高質量的陪伴就是不厭其煩的與孩子溝通,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作出合理的解釋,及時迴應孩子的想法,不敷衍孩子。

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書籍,對於孩子不理解的做出令孩子聽得懂的解釋等等。

3. 要幫助孩子發洩情緒。

孩子在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時發洩自己的情緒是很正常的事情,作為父母要讓引導孩子發洩,而不是為了自己的清淨而恐嚇。

指責孩子,這會使得孩子違背自己的生理規律從而變得自閉

孩子發洩情緒的時候,父母要端正心態,傾聽孩子的發洩,給孩子找到合適的處理方式。

"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週末空暇去商場逛街,無意看見這樣一件事,有個兩歲半的孩子一直在那裡哭,要求旁邊的媽媽買下玩具熊。

但是媽媽跟他說昨天才買了一款新的芭比娃娃,而孩子就一直哭鬧要讓媽媽買,那位媽媽哄著:“乖,不要哭了,待會媽媽給你買冰淇淋。”

但是那孩子依然無動於衷,甚至痛哭流涕,在一邊的奶奶終於忍不住了,見到孩子哭鬧不忍心,主動出錢給孩子買了那個玩具熊,孩子通過哭鬧這個祕密武器,不得不投降。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的一舉一動牽動著父母的心。對於年紀還小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由於缺乏語言表達能力,只能通過表情與動作來表達。

對於一到三歲的孩子而言,使用的最多的就是哭鬧了,很多父母讀不懂孩子哭鬧的原因,也困惑,那麼父母應該怎麼應對孩子的哭鬧呢?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孩子為什麼愛哭?

一.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就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對於成年人而言,也會經常發洩情緒,只是方式不同,其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為了能夠使生活迴歸正常。

孩子哭鬧也是為了發洩,由於他們還不會使用語言,只能通過哭鬧來發洩。讓孩子們不舒服的事情可能是餓了,身體不舒服等等,哭鬧是正常現象。

二.間接原因

間接原因就是為了控制自己的父母。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的苦惱是很反感,很焦慮,很無奈的。為了解決自己感到的負面情緒,父母會主動去與孩子溝通。

當孩子不哭鬧的時候,父母一般不會太注意孩子。

因此孩子在哭鬧的時候就是對父母的控制,控制父母重視自己的孩子,保護孩子。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三.生物學角度

從生理學的角度而言,孩子哭是由於大腦還在發育階段。

剛出生的孩子的大腦還是處於最原始的大腦,和動物一樣,有著生物最原始的衝動,就是想要自己想要的東西,得不到就會哭鬧。理性思考很少,多的是感性的思維。

孩子的年紀月小,哭得越厲害,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大腦逐漸發育完全,就不會再沒有緣由的哭鬧了。

在上個世紀,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做了一個棉花糖實驗。他們找來一些小朋友,每人面前放一塊棉花糖,並告訴桌前的孩子,自己有事情要出去一下,如果孩子能堅持等到自己回來再吃棉花糖,自己會多獎勵他們一顆。實驗開始後,有的孩子看著實驗者離開了,便馬上吃了那個棉花糖,而另一些孩子則通過環顧房間四周、玩手指等方式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不去吃那顆棉花糖。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嬰兒和母親之間有天生的“依戀”關係

什麼是依戀行為?

最早提出依戀理論的人叫John Bowlby,他是一個英國的心理學工作者,當時的依戀理論是用來理解孩子和父母的關係。

從進化論的角度,在原始時期,為了種族的延續,嬰兒和母親就會有一種情感的連接,加上剛生來的孩子很弱小,就不得不依賴這種“依戀”關係,確保自己能夠生存下來。

比如,嬰兒會用微笑、哭鬧、擁抱、注視等行為,母親就不得不對嬰兒關懷備至,有求必應。這是一種天生的情感關係,稱之為“依戀”。

心理學家在他提出的理論上進行總結歸納,設計出一個用於測量依戀行為的實驗。開始,讓母親與孩子進入一個陌生的房間,然後,讓孩子在房間中玩耍,母親坐在一旁。之後,讓一個陌生的成年人進入到這個房間之中,先於母親聊天,再與孩子聊天。過一段時間,母親離開,陌生人獨自與孩子在一起。不久後,母親回來與孩子見面,陌生人離開。再過一陣子,母親離開,陌生人進來。最後母親回來。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在這個實驗中,孩子的表現大致分為四類,分別是安全型,迴避型,對抗型和混亂型

一.安全型

在人群中佔六成以上,表現為能夠獨立自由的探索,對於陌生人與陌生環境適應力比較強,在探索的過程中是保持積極的態度。

這說明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與孩子的情感交流比較多,能夠及時照顧到孩子的情緒與感受。

二.迴避型

在人群中佔有五分之一,表現為孩子對於母親的存在於離開反應比較淡薄,甚至是無所謂的態度。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這些孩子都不會積極探索。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態度比較消極,不重視孩子,或者說經常無視孩子的需求。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三.矛盾型

在人群中佔十分之一,表現為,母親在場時,孩子探索是會感到焦慮,在只有陌生人的情況下,孩子會表現的和痛苦,反抗心理比較嚴重,依戀熟人。

但即使母親會到身邊,還是不想親近。這說明在日常中孩子接受的教育比較混亂,可能是父母教育方式上有衝突。

或者對於孩子的態度多變,使得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而做出很多奇怪的事情,也會滋生孩子負面,消極的情緒。

四.混亂型

在人群中佔的比重很小,約百分之五。孩子表現為沒有固定的行為模式,對於母親在身邊的時候是比較茫然的,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在生活中,父母經常性忽視孩子,或者給孩子很大的精神打擊。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約翰·鮑爾比在《依戀》裡說過:心理健康最基礎的要素是嬰兒體驗到與母親之間擁有溫暖、親密和可持續的關係,在這一關係中雙方都感到滿意和享受。

所以孩子哭鬧,其實是一種依戀,孩子哭鬧是正常的,父母更多的是要理解並運用依戀關係,如果孩子和母親沒有建立“依戀”關係反而會有很嚴重的後果

心理學家鮑爾比進行了3項研究:

1.針對二戰時期失去母親孩子的研究,鮑爾發現沒有母愛的孩子,會在生活中出現一系列的智力、社交、情緒等問題。

2.針對年齡小於四歲並在結核病療養院的孩子的研究發現,當孩子長到7到13歲,他們會顯得更暴躁、更衝動、更被動。

3.針對一批少年盜竊犯的研究發現,這批人大部分都是在五歲前,並和母親分離達到6個月,甚至其中的一部分孩子,還出現了人際交往問題,也無法體會內疚感和懊悔感。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通過這些研究發現,會得出兩點結論:

1.在嬰兒時期沒有建立起“依戀”關係,沒有得到充足的愛,會嚴重影響人際交往的建立,甚至會產生不安全感,自卑的心理。

2.0~2歲是“依戀”關係建立的關鍵期,這個世界錯過了就很難形成和建立,因此這個時候最好是有求必應,給孩子充足的愛。

因此,依戀關係是親子雙方共同建成的,嬰兒自身的特點也決定了這種關係的程度。

孩子在養育的過程中是否得到關愛,是否被精心呵護,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依戀安全。而如果是充滿愛的家庭,孩子的依戀就會增強。

既然孩子哭鬧是“依戀”關係的表現,那麼孩子哭鬧是不是就不管不顧了呢?那肯定是不行的。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面對孩子哭時該怎麼辦?

1. 父母在照顧孩子的時候要保持情緒穩定

在一個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師,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不斷向父母學習。如果父母在生活中喜歡發洩自己的情緒的話,孩子也會這樣發洩自己的情緒。

在家庭中,孩子是最弱小的,往往也會成為父母發洩的對象,這些父母在對待孩子哭鬧的時候一般都是採取嚴厲的方式。

這隻能在短時間有效,長期這樣的話,對孩子的成長有不利的影響。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

2. 要經常陪伴自己的孩子

這裡的陪伴是真正用心的陪伴。現在很多父母在休息時陪伴孩子就是在孩子身邊玩手機,對於孩子的溝通不放心上。

高質量的陪伴就是不厭其煩的與孩子溝通,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作出合理的解釋,及時迴應孩子的想法,不敷衍孩子。

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書籍,對於孩子不理解的做出令孩子聽得懂的解釋等等。

3. 要幫助孩子發洩情緒。

孩子在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時發洩自己的情緒是很正常的事情,作為父母要讓引導孩子發洩,而不是為了自己的清淨而恐嚇。

指責孩子,這會使得孩子違背自己的生理規律從而變得自閉

孩子發洩情緒的時候,父母要端正心態,傾聽孩子的發洩,給孩子找到合適的處理方式。

依戀行為:如何應付1~3歲孩子的哭鬧,心理學專家給出這幾點建議

簡單地說,孩子哭其實很正常,也是一種原始本能,要允許孩子哭,當孩子哭的時候,我們儘量不要去制止,給孩子哭的權利,再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用孩子的視角去和孩子溝對話,這樣才能和孩子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培養孩子積極向上的情感能力。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