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前,請務必給孩子立下這4條規矩

不完美媽媽 心理學 文明III 第一心理 2019-06-22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心理學上,將孩子在3-6歲這個階段稱之為“潮溼的水泥”期,即可塑性極強的時期,研究表明,孩子一生的90%左右的行為習慣、生活方式,以及性格特徵都是在3-6歲這個階段形成的,而一旦過了這個階段,孩子的性格、行為習慣將很難改變。

因此,作為父母,在孩子6歲之前,一定要進行正確的引導,心理專家建議,務必給孩子立下這4條規矩。

6歲前,請務必給孩子立下這4條規矩

一、懂禮貌

這一階段,父母要學會引導孩子,在需要別人幫助時,說出“請,麻煩”,在得到幫助時,說出“謝謝”,在冒犯別人時,說出“對不起”,在別人道謝時,說出“不客氣”。

而懂禮貌的孩子不僅表現在言語上,更表現在行為上。表現為不隨意打斷別人說話,有序排隊,在別人家做客時不亂翻別人的東西,公共場所不大聲喧譁吵鬧,別人休息的時候保持安靜等等。

對於禮貌方面,更多的是細節問題,父母需要做的是從小耐心的教導,以身作則,慢慢培養。

6歲前,請務必給孩子立下這4條規矩

二、講文明

生活中,我們通常對那些愛講髒話,行為上放蕩不羈的孩子沒有好感。他們會對不喜歡的小朋友甚至大人,進行言語攻擊、辱罵。在行為上,他們隨心所欲,甚至不惜對別人採用過激的行為,只為自己好玩,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熊孩子。

而在孩子文明習慣的培養過程中,父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為孩子的學習力和模仿力是非常強大的。父母說髒話,孩子也會跟著說髒話;父母隨手亂扔垃圾,孩子絕不會將垃圾扔進垃圾桶裡;父母對別人經常性的產生不禮貌行為,孩子也會看樣學樣。所以,要想培養出一個講文明的好孩子,父母必須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榜樣。

6歲前,請務必給孩子立下這4條規矩

三、不亂髮脾氣

在大街上和一些商場裡,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孩子向父母索要某件東西,而父母不支持購買,有的孩子會撒潑打滾,又哭又鬧,甚至對父母拳腳相加。

這種現象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過,原因僅僅是因為孩子認為撒潑打滾,胡攪蠻纏就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在心理學中,被稱為“慣性思維”。

6歲前,請務必給孩子立下這4條規矩

父母心疼孩子,每當孩子慾求不滿,就會通過哭鬧來向父母索取更多,而有的父母就會心軟,只要孩子一哭鬧就滿足他的所有願望。久而久之,在孩子的潛意識裡認為,哭鬧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作為父母,應該讓孩子從小就明白,哭鬧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教會孩子用適當的方式,索取所需。

6歲前,請務必給孩子立下這4條規矩

四、學會獨立

現在的孩子在家裡個個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他們被父母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再加上隔輩親的觀念,爺爺奶奶更是竭盡所能的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不讓孩子插手任何的家庭勞動。

導致一部分孩子在上了幼兒園之後,還不會自己吃飯,自己上衛生間,更有甚者,部分孩子到了五六歲還需要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基本生活所需,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連基本的自理都做不到。

6歲前,請務必給孩子立下這4條規矩

作為父母,需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教他們學會自己吃飯,穿衣,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長大以後會具有非常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庭責任感。

孩子的培養教育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家長自身的行動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當一切好習慣成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教育培養也就達到了目的,孩子也將受益終生。

你認為哪一條規矩最重要呢? (單選)
0
0%
一、懂禮貌
0
0%
二、講文明
0
0%
三、不亂髮脾氣
0
0%
四、學會獨立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神奇小小

參考資料:

《育兒心理學》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