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育兒|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很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當孩子處在這樣一個學習分辨是非的階段,孩子所感受到的東西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尤為重要。

《戰國策》有言:“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身為父母,沒有不為自己孩子的將來打算。雖不能將自己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但卻可以為孩子的理想或未來添磚加瓦。換句話說,父母的遠見裡,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爸爸去哪兒5》中,嗯哼因為超高的社交能力成為節目中的小暖男。

比如跟jasper一見面就比高比大,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讓jasper一開始就好喜歡他。


談育兒|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很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除了跟自己年紀差不多的jasper很快地打成一片,跟人人都怕,還自帶山雞哥出場BGM的陳小春也稱兄道弟。

早上起床的時候,像遛彎的大爺一樣晃盪到陳小春面前說:“春哥,昨晚睡得好嗎?”


談育兒|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很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問候完陳小春,又去吳尊家問候MAX的身體。難怪在單人採訪環節,jasper和MAX都非常自然地把嗯哼歸入“他是我好朋友”的陣營。


談育兒|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很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每個人的人生中,人際關係必不可少,它讓人得到心理和社會需求的滿足。

而人際關係對孩子的影響更明顯。研究表明,和同學相處得好的孩子,會更喜歡學校和老師、不容易逃課、在學業成績上表現更好。


談育兒|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很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有遠見的父母,都很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安妮特·拉魯在其著作《不平等的童年》中以不同階層的美國家庭作為研究對象,發現工人階級家庭崇尚自然成長,他們的孩子將自行發展與人交往的模式。

而中產階級白人家庭的父母則犧牲很多時間,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引導他加入其它孩子的玩耍圈子,在孩子大的時候,報名參加各種俱樂部活動,讓他們在團隊中得到充分的鍛鍊。

結果是中產家庭的孩子,因為得到了家長的早期引導,在他們進入社會後,表現出了更強的適應性和如魚得水的優越感。


談育兒|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很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相比之下,從未得到引導、粗放式發展的孩子在與人互動時則表現出了很強的侷促感。


談育兒|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很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卡耐基認為:一個人的成功30%靠才能,70%靠人際關係。社會交往是人生存的一項基本需求,更是人獲得成功的重要條件。


談育兒|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很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而幼兒期則是一個人社交能力發展的關鍵期。讓幼兒在積極健康的人際關係中獲得安全感和信任感,發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會環境及文化的薰陶中學會遵守規則,形成基本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對於幼兒一生的發展都至關重要。


談育兒|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很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然而現在的 “高樓綜合症”,獨生子女現象,幼兒社會保護機制不完善等等,都影響了幼兒社交能力的發展。

社交能力培養的目標

早在2012年年末,教育部就正式頒佈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用於指導幼兒園和家庭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其中就用了大量篇幅來闡述關於幼兒社交性的培養,明確了關於幼兒社交能力培養的目標。


談育兒|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很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目標1 願意與人交往

3-4歲

1、願意和小朋友一起遊戲。

2、願意與熟悉的長輩一起活動。

4-5歲

1、喜歡和小朋友一起遊戲,有經常一起玩的小夥伴。

2、喜歡和長輩交談,有事願意告訴長輩。


談育兒|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很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5-6歲

1、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歡結交新朋友。

2、有問題願意向別人請教。

3、有高興或有趣的事,願意與人分享。


談育兒|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很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目標2 能與同伴友好相處

3-4歲

1、想加入同伴的遊戲時,能友好地提出要求。

2、在成人的指導下,不爭搶,不獨霸玩具。

3、與同伴發生衝突時,能聽從成人的勸解。


談育兒|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很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4-5歲

1、會運用介紹自己、交換玩具等簡單技巧加入同伴遊戲。

2、大家都喜歡的東西能輪流分享。

3、與同伴發生衝突時能在別人的幫助下和解。

4、活動時願意接受同伴的意見和建議。

5、不欺負弱小。

5-6歲

1、能想辦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遊戲。

2、活動時能與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難能一起克服。

3、與同伴發生衝突時能自己協商解決。

4、知道別人的想法有時和自己不一樣,能傾聽和接受別人的意見,不能接受時會說明理由。

5、不欺負別人,也不許別人欺負自己。


談育兒|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很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目標3 關心尊重他人

3-4歲

1、長輩講話時能認真聽,並能聽從長輩的要求。

2、身邊的人生病或不開心時表示同情。

3、在提醒下能做到不打擾別人。

4-5歲

1、會用禮貌的方式向長輩表達自己的要求和想法。

2、能注意到別人的情緒,並有關心、體貼的表現。

3、知道父母的職業,能體會到父母為養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勞。


談育兒|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很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5-6歲

1、能有禮貌地與人交往。

2、能關注別人的情緒和需要,並能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3、尊重為大家提供服務的人,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4、接納、尊重與自己的生活方式或習慣不同的人。


談育兒|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很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的社交能力,需要正確引導和有意識的培養。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性

作為情商能力中一個特別重要的能力,社交能力的培養不容小覷。在孩子幼兒階段,我們應該怎樣培養寶貝的社交能力呢?

1、幫孩子建立“個人空間”的概念

社交技巧的基礎之一涉及個人空間,幼兒可能無法理解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受到尊重的個人空間,這個空間是隱私的。

2、合理的處理與引導負面社交情緒

當孩子發生了社交問題,表露出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

語言上,說話要“慢”,孩子情緒發生時,先停頓個幾秒,給他一個自我緩和的過程,然後再問他發生了什麼。

不要對孩子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教育,連一個訴苦和解釋的機會都不給。

我們一定要有來有往的與孩子進行對話,等他答覆完再提問,耐心的說話。


談育兒|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很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3、用遊戲讓孩子懂得交流規則

角色扮演

孩子們小時候都會玩的一個遊戲,就是“過家家”。小一點的孩子會直接拿一個布娃娃來充當自己的“孩子”,大一點的孩子會和幾個小朋友一起分工扮演角色。

他們在玩的過程中都會產生對話,在扮演的過程中,孩子們會學習如何展開對話,保持對話,最後結束對話。

親子游戲

在交流中,一個很重要的規則就是不打斷別人的發言。

在做遊戲時,我們可以選擇開展拋球、下棋等親子游戲,多人蔘與,讓孩子明白“輪流”的概念。

講看故事

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常與培養他們的同理心掛鉤,而教他們學會換位思考的最好辦法就是讀相關繪本,或看相關的電影和動畫。

當孩子從第三人稱的視角去看待一個問題的時候,他能更理性的思考,學來的經驗能更好的消化和內化。

4、支持孩子的社交生活

鼓勵參加課外、團隊活動、重要的社交技能,如領導能力和同理心,可以通過團隊運動來學習,加入一些體育活動小隊是很好的選擇。

注意一定要迎合孩子們的真正興趣,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歡運動,請不要強迫他們。

Tips:良好的社交能力是一種基本素養,練就這種能力需要每個父母像上面談到的一樣,不斷與孩子配合和聯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