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開始“唱反調”?是到了“幼兒叛逆期”,根源主要在父母'

不完美媽媽 文章 玩具 鯨魚奶媽 2019-08-24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有網友私信問我,自己三歲的孩子總跟自己唱反調,不肯按時吃飯,容易鬧情緒,希望可以得到一些建議。

看完這位母親的私信,我感觸良多,如今孩子跟父母唱反調的現象越發普遍。根據研究發現,2~3歲的孩子正處於"幼兒叛逆期",因此才會出現跟父母唱反調的現象。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清楚,"幼兒叛逆期"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階段?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有網友私信問我,自己三歲的孩子總跟自己唱反調,不肯按時吃飯,容易鬧情緒,希望可以得到一些建議。

看完這位母親的私信,我感觸良多,如今孩子跟父母唱反調的現象越發普遍。根據研究發現,2~3歲的孩子正處於"幼兒叛逆期",因此才會出現跟父母唱反調的現象。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清楚,"幼兒叛逆期"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階段?

孩子開始“唱反調”?是到了“幼兒叛逆期”,根源主要在父母

到底什麼是“幼兒叛逆期"?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人的叛逆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2~3歲時段的"幼兒叛逆期"、7~9歲的"兒童叛逆期"以及12歲到成年之前的"青春叛逆期"。相信很多人對於叛逆的瞭解,大多來自於青春叛逆期。

與青春叛逆期不同,幼兒叛逆期的孩子並沒有太多思考能力,處於這一階段的孩子反而更加令父母無從下手,這主要是與此階段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唱反調"行為有關。那麼,這一時期的孩子到底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有網友私信問我,自己三歲的孩子總跟自己唱反調,不肯按時吃飯,容易鬧情緒,希望可以得到一些建議。

看完這位母親的私信,我感觸良多,如今孩子跟父母唱反調的現象越發普遍。根據研究發現,2~3歲的孩子正處於"幼兒叛逆期",因此才會出現跟父母唱反調的現象。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清楚,"幼兒叛逆期"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階段?

孩子開始“唱反調”?是到了“幼兒叛逆期”,根源主要在父母

到底什麼是“幼兒叛逆期"?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人的叛逆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2~3歲時段的"幼兒叛逆期"、7~9歲的"兒童叛逆期"以及12歲到成年之前的"青春叛逆期"。相信很多人對於叛逆的瞭解,大多來自於青春叛逆期。

與青春叛逆期不同,幼兒叛逆期的孩子並沒有太多思考能力,處於這一階段的孩子反而更加令父母無從下手,這主要是與此階段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唱反調"行為有關。那麼,這一時期的孩子到底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孩子開始“唱反調”?是到了“幼兒叛逆期”,根源主要在父母

“幼兒叛逆期"的主要表徵

首先,處於這一時期的孩子大都以自我為中心,前文也提及,此時的孩子並沒有過高的思考能力,他們的行為舉止完全是依照自身的喜好來進行的,因此幾乎不會去考慮事情的後果。

他們會通過一些大幅度、出乎常理的舉止來吸引他人的眼球,以此來尋求焦點。在他們看來,進行一些對抗性的行為,是可以引起父母的注意的,因此他們常常有意而為並以此為樂。

其次,孩子會給予自己充分的自我暗示,在他們的眼中,自己已經通過"長時間"的觀察,瞭解了大人們的日常行為,並且認為自己也是一名"小大人"了,"人小鬼大"是他們最好的代言詞。於是乎這一階段的孩子都有強烈的自主意識,他們不喜歡父母為他們安排好的一切,相反的,他們更希望凡事都可以自己親自去做。因此,一些父母可能會遇到,類似於孩子將父母拼裝好贈與他的玩具推倒、拆卸的情況。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有網友私信問我,自己三歲的孩子總跟自己唱反調,不肯按時吃飯,容易鬧情緒,希望可以得到一些建議。

看完這位母親的私信,我感觸良多,如今孩子跟父母唱反調的現象越發普遍。根據研究發現,2~3歲的孩子正處於"幼兒叛逆期",因此才會出現跟父母唱反調的現象。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清楚,"幼兒叛逆期"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階段?

孩子開始“唱反調”?是到了“幼兒叛逆期”,根源主要在父母

到底什麼是“幼兒叛逆期"?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人的叛逆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2~3歲時段的"幼兒叛逆期"、7~9歲的"兒童叛逆期"以及12歲到成年之前的"青春叛逆期"。相信很多人對於叛逆的瞭解,大多來自於青春叛逆期。

與青春叛逆期不同,幼兒叛逆期的孩子並沒有太多思考能力,處於這一階段的孩子反而更加令父母無從下手,這主要是與此階段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唱反調"行為有關。那麼,這一時期的孩子到底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孩子開始“唱反調”?是到了“幼兒叛逆期”,根源主要在父母

“幼兒叛逆期"的主要表徵

首先,處於這一時期的孩子大都以自我為中心,前文也提及,此時的孩子並沒有過高的思考能力,他們的行為舉止完全是依照自身的喜好來進行的,因此幾乎不會去考慮事情的後果。

他們會通過一些大幅度、出乎常理的舉止來吸引他人的眼球,以此來尋求焦點。在他們看來,進行一些對抗性的行為,是可以引起父母的注意的,因此他們常常有意而為並以此為樂。

其次,孩子會給予自己充分的自我暗示,在他們的眼中,自己已經通過"長時間"的觀察,瞭解了大人們的日常行為,並且認為自己也是一名"小大人"了,"人小鬼大"是他們最好的代言詞。於是乎這一階段的孩子都有強烈的自主意識,他們不喜歡父母為他們安排好的一切,相反的,他們更希望凡事都可以自己親自去做。因此,一些父母可能會遇到,類似於孩子將父母拼裝好贈與他的玩具推倒、拆卸的情況。

孩子開始“唱反調”?是到了“幼兒叛逆期”,根源主要在父母

再者,處於"幼兒叛逆期"的孩子具有強烈的自尊心,這是出乎許多父母意料的,畢竟這麼小的孩子竟然就已經開始在乎自己的自尊心,甚至一度非常強烈。

其實這一階段的孩子十分渴望被尊重,他們把自己視作"小大人",自然是希望能與自己的父母平起平坐而不是被傳喚的,因此,很多父母在這一階段很難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學習新事物。類似於命令之類的話,孩子是不肯聽取的,你希望他朝前看他偏偏埋著頭,讓他關燈睡覺他偏偏視若無睹,這也就成了令父母傷透腦筋的"唱反調"。

最後,"幼兒叛逆期"的孩子是十分黏人的,對於自己的親人,雖然喜歡跟他們"對著幹",但是還是經常希望他們能陪在自己的身邊。這一點更讓父母對於孩子的搗蛋顯得無可奈何。

這一時期的孩子其心智正在飛速完善,因此他們的情感會稍顯混亂,也就是有些喜怒無常,因為他們時常會因為一個選擇而搖擺不定,對於新鮮事物既有求知慾,又有些抗拒。

那麼,在瞭解了孩子"幼兒叛逆期"之後,父母又該如何去應對這一時期孩子的種種叛逆行為呢?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有網友私信問我,自己三歲的孩子總跟自己唱反調,不肯按時吃飯,容易鬧情緒,希望可以得到一些建議。

看完這位母親的私信,我感觸良多,如今孩子跟父母唱反調的現象越發普遍。根據研究發現,2~3歲的孩子正處於"幼兒叛逆期",因此才會出現跟父母唱反調的現象。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清楚,"幼兒叛逆期"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階段?

孩子開始“唱反調”?是到了“幼兒叛逆期”,根源主要在父母

到底什麼是“幼兒叛逆期"?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人的叛逆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2~3歲時段的"幼兒叛逆期"、7~9歲的"兒童叛逆期"以及12歲到成年之前的"青春叛逆期"。相信很多人對於叛逆的瞭解,大多來自於青春叛逆期。

與青春叛逆期不同,幼兒叛逆期的孩子並沒有太多思考能力,處於這一階段的孩子反而更加令父母無從下手,這主要是與此階段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唱反調"行為有關。那麼,這一時期的孩子到底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孩子開始“唱反調”?是到了“幼兒叛逆期”,根源主要在父母

“幼兒叛逆期"的主要表徵

首先,處於這一時期的孩子大都以自我為中心,前文也提及,此時的孩子並沒有過高的思考能力,他們的行為舉止完全是依照自身的喜好來進行的,因此幾乎不會去考慮事情的後果。

他們會通過一些大幅度、出乎常理的舉止來吸引他人的眼球,以此來尋求焦點。在他們看來,進行一些對抗性的行為,是可以引起父母的注意的,因此他們常常有意而為並以此為樂。

其次,孩子會給予自己充分的自我暗示,在他們的眼中,自己已經通過"長時間"的觀察,瞭解了大人們的日常行為,並且認為自己也是一名"小大人"了,"人小鬼大"是他們最好的代言詞。於是乎這一階段的孩子都有強烈的自主意識,他們不喜歡父母為他們安排好的一切,相反的,他們更希望凡事都可以自己親自去做。因此,一些父母可能會遇到,類似於孩子將父母拼裝好贈與他的玩具推倒、拆卸的情況。

孩子開始“唱反調”?是到了“幼兒叛逆期”,根源主要在父母

再者,處於"幼兒叛逆期"的孩子具有強烈的自尊心,這是出乎許多父母意料的,畢竟這麼小的孩子竟然就已經開始在乎自己的自尊心,甚至一度非常強烈。

其實這一階段的孩子十分渴望被尊重,他們把自己視作"小大人",自然是希望能與自己的父母平起平坐而不是被傳喚的,因此,很多父母在這一階段很難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學習新事物。類似於命令之類的話,孩子是不肯聽取的,你希望他朝前看他偏偏埋著頭,讓他關燈睡覺他偏偏視若無睹,這也就成了令父母傷透腦筋的"唱反調"。

最後,"幼兒叛逆期"的孩子是十分黏人的,對於自己的親人,雖然喜歡跟他們"對著幹",但是還是經常希望他們能陪在自己的身邊。這一點更讓父母對於孩子的搗蛋顯得無可奈何。

這一時期的孩子其心智正在飛速完善,因此他們的情感會稍顯混亂,也就是有些喜怒無常,因為他們時常會因為一個選擇而搖擺不定,對於新鮮事物既有求知慾,又有些抗拒。

那麼,在瞭解了孩子"幼兒叛逆期"之後,父母又該如何去應對這一時期孩子的種種叛逆行為呢?

孩子開始“唱反調”?是到了“幼兒叛逆期”,根源主要在父母

如何應對孩子“唱反調"?

  • 對孩子的無理取鬧視而不見

很多父母對於孩子鍾愛有加,很多時候只要孩子一鬧便會去安慰孩子,以滿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為條件,換取孩子的好心情,這並非明智之舉,這樣的行徑只會讓孩子更加"變本加厲",因為在他們的感知中,如果要求被回絕,那麼,無理取鬧將是擺平父母最好的辦法。

因此,對於孩子的無理取鬧,父母大可裝作看不見,任由孩子哭鬧。等到孩子心情有所轉變,父母再心平氣和的與孩子進行交流,這樣的教育效果比他們哭鬧時要好得多。

至於以打罵的方式進行應對,我並不是特別贊成,因為打罵對孩子而言,不僅僅是一時的皮肉之苦,更多的,它會給孩子的童年留下陰影。應對孩子長時間的無理取鬧,適度的打罵可以作為一種手段,但絕不是首選,如果迫不得已,也應該把握好力度。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有網友私信問我,自己三歲的孩子總跟自己唱反調,不肯按時吃飯,容易鬧情緒,希望可以得到一些建議。

看完這位母親的私信,我感觸良多,如今孩子跟父母唱反調的現象越發普遍。根據研究發現,2~3歲的孩子正處於"幼兒叛逆期",因此才會出現跟父母唱反調的現象。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清楚,"幼兒叛逆期"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階段?

孩子開始“唱反調”?是到了“幼兒叛逆期”,根源主要在父母

到底什麼是“幼兒叛逆期"?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人的叛逆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2~3歲時段的"幼兒叛逆期"、7~9歲的"兒童叛逆期"以及12歲到成年之前的"青春叛逆期"。相信很多人對於叛逆的瞭解,大多來自於青春叛逆期。

與青春叛逆期不同,幼兒叛逆期的孩子並沒有太多思考能力,處於這一階段的孩子反而更加令父母無從下手,這主要是與此階段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唱反調"行為有關。那麼,這一時期的孩子到底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孩子開始“唱反調”?是到了“幼兒叛逆期”,根源主要在父母

“幼兒叛逆期"的主要表徵

首先,處於這一時期的孩子大都以自我為中心,前文也提及,此時的孩子並沒有過高的思考能力,他們的行為舉止完全是依照自身的喜好來進行的,因此幾乎不會去考慮事情的後果。

他們會通過一些大幅度、出乎常理的舉止來吸引他人的眼球,以此來尋求焦點。在他們看來,進行一些對抗性的行為,是可以引起父母的注意的,因此他們常常有意而為並以此為樂。

其次,孩子會給予自己充分的自我暗示,在他們的眼中,自己已經通過"長時間"的觀察,瞭解了大人們的日常行為,並且認為自己也是一名"小大人"了,"人小鬼大"是他們最好的代言詞。於是乎這一階段的孩子都有強烈的自主意識,他們不喜歡父母為他們安排好的一切,相反的,他們更希望凡事都可以自己親自去做。因此,一些父母可能會遇到,類似於孩子將父母拼裝好贈與他的玩具推倒、拆卸的情況。

孩子開始“唱反調”?是到了“幼兒叛逆期”,根源主要在父母

再者,處於"幼兒叛逆期"的孩子具有強烈的自尊心,這是出乎許多父母意料的,畢竟這麼小的孩子竟然就已經開始在乎自己的自尊心,甚至一度非常強烈。

其實這一階段的孩子十分渴望被尊重,他們把自己視作"小大人",自然是希望能與自己的父母平起平坐而不是被傳喚的,因此,很多父母在這一階段很難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學習新事物。類似於命令之類的話,孩子是不肯聽取的,你希望他朝前看他偏偏埋著頭,讓他關燈睡覺他偏偏視若無睹,這也就成了令父母傷透腦筋的"唱反調"。

最後,"幼兒叛逆期"的孩子是十分黏人的,對於自己的親人,雖然喜歡跟他們"對著幹",但是還是經常希望他們能陪在自己的身邊。這一點更讓父母對於孩子的搗蛋顯得無可奈何。

這一時期的孩子其心智正在飛速完善,因此他們的情感會稍顯混亂,也就是有些喜怒無常,因為他們時常會因為一個選擇而搖擺不定,對於新鮮事物既有求知慾,又有些抗拒。

那麼,在瞭解了孩子"幼兒叛逆期"之後,父母又該如何去應對這一時期孩子的種種叛逆行為呢?

孩子開始“唱反調”?是到了“幼兒叛逆期”,根源主要在父母

如何應對孩子“唱反調"?

  • 對孩子的無理取鬧視而不見

很多父母對於孩子鍾愛有加,很多時候只要孩子一鬧便會去安慰孩子,以滿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為條件,換取孩子的好心情,這並非明智之舉,這樣的行徑只會讓孩子更加"變本加厲",因為在他們的感知中,如果要求被回絕,那麼,無理取鬧將是擺平父母最好的辦法。

因此,對於孩子的無理取鬧,父母大可裝作看不見,任由孩子哭鬧。等到孩子心情有所轉變,父母再心平氣和的與孩子進行交流,這樣的教育效果比他們哭鬧時要好得多。

至於以打罵的方式進行應對,我並不是特別贊成,因為打罵對孩子而言,不僅僅是一時的皮肉之苦,更多的,它會給孩子的童年留下陰影。應對孩子長時間的無理取鬧,適度的打罵可以作為一種手段,但絕不是首選,如果迫不得已,也應該把握好力度。

孩子開始“唱反調”?是到了“幼兒叛逆期”,根源主要在父母

  • 揣測孩子行為的動機

除開無理取鬧,有時候,孩子的一些行為是值得父母再三推敲的,我們不能將一些有目的性的行為與無理取鬧一概而論,這會讓孩子一些正常的心理訴求得不到滿足,以後孩子對於一些合理的要求,也沒有勇氣向自己的父母提出來,這對他們的人生是有一定影響的。

因此,父母應該多留心自己孩子的行為,嘗試分析行為背後的原因,這樣,父母才能更好的知道自己孩子希望得到的是什麼,合理性的要求,父母理當儘量滿足。

舉個簡單的例子,孩子見到桌上的舊報紙,感到十分新奇,但是以他們的認知,並不能明白這些紙張可以用來做什麼,因此更多時候,他們會把紙張撕毀得到處都是,這是他們博取父母關注的"絕活"。

這種時候,如果父母對孩子大加批評,極力阻止他碰那些舊報紙,那麼,強烈的抗拒心理會讓他們更想去做父母不讓做的事情,如此一來,一場打罵也就在所難免。但是如果你將舊報紙折成紙鶴、製成剪紙,如此一來,強烈的求知慾會驅使孩子向你學習製作方法,他們不僅不會胡亂的撕毀報紙,還能在學與做的過程中開發智力,一舉兩得。

當然,對於孩子的要求,父母也不能因為它並非無理取鬧就有求必應,適當的為孩子增設"關卡",讓孩子明白一些事物的獲取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並不是你想要,便可以得到。這對孩子而言,也是一種成長。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有網友私信問我,自己三歲的孩子總跟自己唱反調,不肯按時吃飯,容易鬧情緒,希望可以得到一些建議。

看完這位母親的私信,我感觸良多,如今孩子跟父母唱反調的現象越發普遍。根據研究發現,2~3歲的孩子正處於"幼兒叛逆期",因此才會出現跟父母唱反調的現象。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清楚,"幼兒叛逆期"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階段?

孩子開始“唱反調”?是到了“幼兒叛逆期”,根源主要在父母

到底什麼是“幼兒叛逆期"?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人的叛逆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2~3歲時段的"幼兒叛逆期"、7~9歲的"兒童叛逆期"以及12歲到成年之前的"青春叛逆期"。相信很多人對於叛逆的瞭解,大多來自於青春叛逆期。

與青春叛逆期不同,幼兒叛逆期的孩子並沒有太多思考能力,處於這一階段的孩子反而更加令父母無從下手,這主要是與此階段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唱反調"行為有關。那麼,這一時期的孩子到底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孩子開始“唱反調”?是到了“幼兒叛逆期”,根源主要在父母

“幼兒叛逆期"的主要表徵

首先,處於這一時期的孩子大都以自我為中心,前文也提及,此時的孩子並沒有過高的思考能力,他們的行為舉止完全是依照自身的喜好來進行的,因此幾乎不會去考慮事情的後果。

他們會通過一些大幅度、出乎常理的舉止來吸引他人的眼球,以此來尋求焦點。在他們看來,進行一些對抗性的行為,是可以引起父母的注意的,因此他們常常有意而為並以此為樂。

其次,孩子會給予自己充分的自我暗示,在他們的眼中,自己已經通過"長時間"的觀察,瞭解了大人們的日常行為,並且認為自己也是一名"小大人"了,"人小鬼大"是他們最好的代言詞。於是乎這一階段的孩子都有強烈的自主意識,他們不喜歡父母為他們安排好的一切,相反的,他們更希望凡事都可以自己親自去做。因此,一些父母可能會遇到,類似於孩子將父母拼裝好贈與他的玩具推倒、拆卸的情況。

孩子開始“唱反調”?是到了“幼兒叛逆期”,根源主要在父母

再者,處於"幼兒叛逆期"的孩子具有強烈的自尊心,這是出乎許多父母意料的,畢竟這麼小的孩子竟然就已經開始在乎自己的自尊心,甚至一度非常強烈。

其實這一階段的孩子十分渴望被尊重,他們把自己視作"小大人",自然是希望能與自己的父母平起平坐而不是被傳喚的,因此,很多父母在這一階段很難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學習新事物。類似於命令之類的話,孩子是不肯聽取的,你希望他朝前看他偏偏埋著頭,讓他關燈睡覺他偏偏視若無睹,這也就成了令父母傷透腦筋的"唱反調"。

最後,"幼兒叛逆期"的孩子是十分黏人的,對於自己的親人,雖然喜歡跟他們"對著幹",但是還是經常希望他們能陪在自己的身邊。這一點更讓父母對於孩子的搗蛋顯得無可奈何。

這一時期的孩子其心智正在飛速完善,因此他們的情感會稍顯混亂,也就是有些喜怒無常,因為他們時常會因為一個選擇而搖擺不定,對於新鮮事物既有求知慾,又有些抗拒。

那麼,在瞭解了孩子"幼兒叛逆期"之後,父母又該如何去應對這一時期孩子的種種叛逆行為呢?

孩子開始“唱反調”?是到了“幼兒叛逆期”,根源主要在父母

如何應對孩子“唱反調"?

  • 對孩子的無理取鬧視而不見

很多父母對於孩子鍾愛有加,很多時候只要孩子一鬧便會去安慰孩子,以滿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為條件,換取孩子的好心情,這並非明智之舉,這樣的行徑只會讓孩子更加"變本加厲",因為在他們的感知中,如果要求被回絕,那麼,無理取鬧將是擺平父母最好的辦法。

因此,對於孩子的無理取鬧,父母大可裝作看不見,任由孩子哭鬧。等到孩子心情有所轉變,父母再心平氣和的與孩子進行交流,這樣的教育效果比他們哭鬧時要好得多。

至於以打罵的方式進行應對,我並不是特別贊成,因為打罵對孩子而言,不僅僅是一時的皮肉之苦,更多的,它會給孩子的童年留下陰影。應對孩子長時間的無理取鬧,適度的打罵可以作為一種手段,但絕不是首選,如果迫不得已,也應該把握好力度。

孩子開始“唱反調”?是到了“幼兒叛逆期”,根源主要在父母

  • 揣測孩子行為的動機

除開無理取鬧,有時候,孩子的一些行為是值得父母再三推敲的,我們不能將一些有目的性的行為與無理取鬧一概而論,這會讓孩子一些正常的心理訴求得不到滿足,以後孩子對於一些合理的要求,也沒有勇氣向自己的父母提出來,這對他們的人生是有一定影響的。

因此,父母應該多留心自己孩子的行為,嘗試分析行為背後的原因,這樣,父母才能更好的知道自己孩子希望得到的是什麼,合理性的要求,父母理當儘量滿足。

舉個簡單的例子,孩子見到桌上的舊報紙,感到十分新奇,但是以他們的認知,並不能明白這些紙張可以用來做什麼,因此更多時候,他們會把紙張撕毀得到處都是,這是他們博取父母關注的"絕活"。

這種時候,如果父母對孩子大加批評,極力阻止他碰那些舊報紙,那麼,強烈的抗拒心理會讓他們更想去做父母不讓做的事情,如此一來,一場打罵也就在所難免。但是如果你將舊報紙折成紙鶴、製成剪紙,如此一來,強烈的求知慾會驅使孩子向你學習製作方法,他們不僅不會胡亂的撕毀報紙,還能在學與做的過程中開發智力,一舉兩得。

當然,對於孩子的要求,父母也不能因為它並非無理取鬧就有求必應,適當的為孩子增設"關卡",讓孩子明白一些事物的獲取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並不是你想要,便可以得到。這對孩子而言,也是一種成長。

孩子開始“唱反調”?是到了“幼兒叛逆期”,根源主要在父母

  • 培養孩子的愛心

這是從源頭上減弱甚至切斷孩子叛逆行為的方法。我們都知道,處於"幼兒叛逆期"的孩子,他們絕大多數的行為,無論是毀壞物品或是出口傷人,都是具有攻擊性和傷害性的,他們不計後果,更加準確的說,他們或許並不知道後果是什麼。所以,對於孩子愛心的培養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作家雨果曾經說過:"人世間沒有愛,太陽也會死。"作為未來社會的接班人,孩子有責任也有義務培養起愛心。平時生活中,父母可以通過提醒孩子愛護花草樹木、珍惜蟲魚鳥獸、尊重父母長輩等,在潛移默化之中培養起孩子的愛心。在同情心、愛心的作用下,孩子就不會再做事不計後果、不顧傷害,"幼兒叛逆期"的逆反行為也就會隨之減少許多。

我是鯨魚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