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認錯,家長要知道認錯會“傳染”,父母低頭孩子也會被感化'

"

文|南夕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個月,被一個事件震驚到了,相信大家也在新聞裡看到過。

2019年4月17日21時58分,上海盧浦大橋,一男子突然跑下車後迅速跳橋,緊跟著的女子因沒能抓住他而坐地痛苦。經過了解,男孩今年17歲,是職校二年級學生,緊跟著男孩的女子是他的母親。因為男孩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矛盾遭其批評後,趁其駕車途經盧浦大橋引橋出,靠邊停車時跳下。經120到場確認已死亡。

震驚之餘,我們也不禁反思:

  • 是什麼樣的原因讓這個孩子寧肯不要這條性命也要和父母對抗到底,不願低頭認錯?
  • 在孩子不願意繼續溝通,而且情緒已經處於崩潰邊緣的時候,父母又為何不肯退卻一步,冷靜想想到底孰是孰非?
  • 相信這樣的親子關係在我們身邊也屢見不鮮,前幾天還爆出一則“歐美留學生髮誓和家裡斷絕關係,12年裡未曾看望父母”的新聞,我們怎麼和孩子相處才能避免同樣的悲劇呢?
"

文|南夕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個月,被一個事件震驚到了,相信大家也在新聞裡看到過。

2019年4月17日21時58分,上海盧浦大橋,一男子突然跑下車後迅速跳橋,緊跟著的女子因沒能抓住他而坐地痛苦。經過了解,男孩今年17歲,是職校二年級學生,緊跟著男孩的女子是他的母親。因為男孩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矛盾遭其批評後,趁其駕車途經盧浦大橋引橋出,靠邊停車時跳下。經120到場確認已死亡。

震驚之餘,我們也不禁反思:

  • 是什麼樣的原因讓這個孩子寧肯不要這條性命也要和父母對抗到底,不願低頭認錯?
  • 在孩子不願意繼續溝通,而且情緒已經處於崩潰邊緣的時候,父母又為何不肯退卻一步,冷靜想想到底孰是孰非?
  • 相信這樣的親子關係在我們身邊也屢見不鮮,前幾天還爆出一則“歐美留學生髮誓和家裡斷絕關係,12年裡未曾看望父母”的新聞,我們怎麼和孩子相處才能避免同樣的悲劇呢?
孩子不認錯,家長要知道認錯會“傳染”,父母低頭孩子也會被感化

孩子死不認錯,多是因為沒見過父母認錯

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如果是父母亂放杯子,導致杯子被孩子碰到地上摔壞了,捱罵的肯定是孩子,但是如果反過來呢?孩子亂放杯子,導致父母把杯子摔壞了,在中國當代的大多數家庭裡面,捱罵的肯定還是孩子。

不少父母面對弱小的孩子,幾乎不會自覺的檢討自身的問題,他們習慣把小孩當作自己的從屬物,可以隨便指使和發洩情緒,自然沒有認錯一說。

而且,就算他們認識到了自己有錯,但中國人受幾千年來“父尊子卑”的長遠思想影響,認為給孩子道歉有損自己的權威,他們總是希望維持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全知全能的形象,向孩子認錯太丟自己的面子。

但這樣做的後果,不僅會影響親子關係,更嚴重的是父母無形之中給孩子做了一個負面示範,原來在爸爸媽媽心裡,對錯不重要,面子才重要。從此以後,孩子成長過程中多半會因為面子問題死不認賬,在人生路上也會因為無關緊要的面子而讓自己磕磕絆絆。

"

文|南夕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個月,被一個事件震驚到了,相信大家也在新聞裡看到過。

2019年4月17日21時58分,上海盧浦大橋,一男子突然跑下車後迅速跳橋,緊跟著的女子因沒能抓住他而坐地痛苦。經過了解,男孩今年17歲,是職校二年級學生,緊跟著男孩的女子是他的母親。因為男孩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矛盾遭其批評後,趁其駕車途經盧浦大橋引橋出,靠邊停車時跳下。經120到場確認已死亡。

震驚之餘,我們也不禁反思:

  • 是什麼樣的原因讓這個孩子寧肯不要這條性命也要和父母對抗到底,不願低頭認錯?
  • 在孩子不願意繼續溝通,而且情緒已經處於崩潰邊緣的時候,父母又為何不肯退卻一步,冷靜想想到底孰是孰非?
  • 相信這樣的親子關係在我們身邊也屢見不鮮,前幾天還爆出一則“歐美留學生髮誓和家裡斷絕關係,12年裡未曾看望父母”的新聞,我們怎麼和孩子相處才能避免同樣的悲劇呢?
孩子不認錯,家長要知道認錯會“傳染”,父母低頭孩子也會被感化

孩子死不認錯,多是因為沒見過父母認錯

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如果是父母亂放杯子,導致杯子被孩子碰到地上摔壞了,捱罵的肯定是孩子,但是如果反過來呢?孩子亂放杯子,導致父母把杯子摔壞了,在中國當代的大多數家庭裡面,捱罵的肯定還是孩子。

不少父母面對弱小的孩子,幾乎不會自覺的檢討自身的問題,他們習慣把小孩當作自己的從屬物,可以隨便指使和發洩情緒,自然沒有認錯一說。

而且,就算他們認識到了自己有錯,但中國人受幾千年來“父尊子卑”的長遠思想影響,認為給孩子道歉有損自己的權威,他們總是希望維持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全知全能的形象,向孩子認錯太丟自己的面子。

但這樣做的後果,不僅會影響親子關係,更嚴重的是父母無形之中給孩子做了一個負面示範,原來在爸爸媽媽心裡,對錯不重要,面子才重要。從此以後,孩子成長過程中多半會因為面子問題死不認賬,在人生路上也會因為無關緊要的面子而讓自己磕磕絆絆。

孩子不認錯,家長要知道認錯會“傳染”,父母低頭孩子也會被感化

父母的面子重要,還是孩子的“認錯”重要

父母向孩子道歉,真的會丟面子嗎?未必。

愛國詩人聞一多由於平時大部分時間工作繁忙,對自己的五個孩子多采用打,罵等簡單粗暴的管教方式進行。
他的二兒子聞立雕幼年十分貪玩,在校不喜學習,回來也不用心做功課,三天兩頭被他拿著鞋底子抽。有一次,聞一多要起草一個聲明,幾個孩子在周圍嬉戲打鬧,他根本沒辦法靜下心來。聞一多情急之下,打了小女兒兩下。二兒子路見不平,衝進父親的書房吼道:“爸,你是講民主的,怎麼在家不講民主呢?你怎麼動手打人呢?”
聞一多一愣,沉思良久以後,對兒子說:“是我錯了,不該打小妹。我小時候父母就是這樣管教我的,所以我也用這樣的辦法來對待你們。希望你們記住,將來不要用這樣的方法對待你們自己的孩子。”
從此以後聞一多再也沒打過孩子,幾個孩子瞭解了父親的苦衷,也更理解了父親的理想和追求。
聞立雕後來回憶自己的父親,寫到:“他服從真理,追求真理,在真理面前敢於承認錯誤,甚至於獻出自己的生命。”

孩子不會覺得父母認錯了就會矮人一等,相反,這樣的父母才更能敞開心胸,與孩子進行對話,讓孩子瞭解自己,讓孩子發自內心真誠地尊重。而這是的父母教導,才能更讓孩子信服。

"

文|南夕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個月,被一個事件震驚到了,相信大家也在新聞裡看到過。

2019年4月17日21時58分,上海盧浦大橋,一男子突然跑下車後迅速跳橋,緊跟著的女子因沒能抓住他而坐地痛苦。經過了解,男孩今年17歲,是職校二年級學生,緊跟著男孩的女子是他的母親。因為男孩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矛盾遭其批評後,趁其駕車途經盧浦大橋引橋出,靠邊停車時跳下。經120到場確認已死亡。

震驚之餘,我們也不禁反思:

  • 是什麼樣的原因讓這個孩子寧肯不要這條性命也要和父母對抗到底,不願低頭認錯?
  • 在孩子不願意繼續溝通,而且情緒已經處於崩潰邊緣的時候,父母又為何不肯退卻一步,冷靜想想到底孰是孰非?
  • 相信這樣的親子關係在我們身邊也屢見不鮮,前幾天還爆出一則“歐美留學生髮誓和家裡斷絕關係,12年裡未曾看望父母”的新聞,我們怎麼和孩子相處才能避免同樣的悲劇呢?
孩子不認錯,家長要知道認錯會“傳染”,父母低頭孩子也會被感化

孩子死不認錯,多是因為沒見過父母認錯

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如果是父母亂放杯子,導致杯子被孩子碰到地上摔壞了,捱罵的肯定是孩子,但是如果反過來呢?孩子亂放杯子,導致父母把杯子摔壞了,在中國當代的大多數家庭裡面,捱罵的肯定還是孩子。

不少父母面對弱小的孩子,幾乎不會自覺的檢討自身的問題,他們習慣把小孩當作自己的從屬物,可以隨便指使和發洩情緒,自然沒有認錯一說。

而且,就算他們認識到了自己有錯,但中國人受幾千年來“父尊子卑”的長遠思想影響,認為給孩子道歉有損自己的權威,他們總是希望維持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全知全能的形象,向孩子認錯太丟自己的面子。

但這樣做的後果,不僅會影響親子關係,更嚴重的是父母無形之中給孩子做了一個負面示範,原來在爸爸媽媽心裡,對錯不重要,面子才重要。從此以後,孩子成長過程中多半會因為面子問題死不認賬,在人生路上也會因為無關緊要的面子而讓自己磕磕絆絆。

孩子不認錯,家長要知道認錯會“傳染”,父母低頭孩子也會被感化

父母的面子重要,還是孩子的“認錯”重要

父母向孩子道歉,真的會丟面子嗎?未必。

愛國詩人聞一多由於平時大部分時間工作繁忙,對自己的五個孩子多采用打,罵等簡單粗暴的管教方式進行。
他的二兒子聞立雕幼年十分貪玩,在校不喜學習,回來也不用心做功課,三天兩頭被他拿著鞋底子抽。有一次,聞一多要起草一個聲明,幾個孩子在周圍嬉戲打鬧,他根本沒辦法靜下心來。聞一多情急之下,打了小女兒兩下。二兒子路見不平,衝進父親的書房吼道:“爸,你是講民主的,怎麼在家不講民主呢?你怎麼動手打人呢?”
聞一多一愣,沉思良久以後,對兒子說:“是我錯了,不該打小妹。我小時候父母就是這樣管教我的,所以我也用這樣的辦法來對待你們。希望你們記住,將來不要用這樣的方法對待你們自己的孩子。”
從此以後聞一多再也沒打過孩子,幾個孩子瞭解了父親的苦衷,也更理解了父親的理想和追求。
聞立雕後來回憶自己的父親,寫到:“他服從真理,追求真理,在真理面前敢於承認錯誤,甚至於獻出自己的生命。”

孩子不會覺得父母認錯了就會矮人一等,相反,這樣的父母才更能敞開心胸,與孩子進行對話,讓孩子瞭解自己,讓孩子發自內心真誠地尊重。而這是的父母教導,才能更讓孩子信服。

孩子不認錯,家長要知道認錯會“傳染”,父母低頭孩子也會被感化

孩子樂於“認錯”,家長可以這樣“傳染”
  • 給孩子足夠的尊重,避免過度指責

如果想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就一定要注意場合和方式。

首先,當著外人的面,儘量不要給孩子難堪,拆穿孩子的小心思,孩子在公共場合下不願意承認錯誤,那麼就不要在人前逼迫孩子,給孩子一個臺階下。可以先替孩子向別人承認錯誤並且道歉。將孩子帶離這個環境以後,再教導孩子承認錯誤。

其次,誰都不是天生完美的,孩子犯錯誤,是很平常的事,如果家長一味施壓,用非常嚴厲的手段懲罰孩子,會讓孩子只知道逃避錯誤,從而錯過反思自己,總結經驗教訓的過程。

面對還不完全懂事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耐心教導,要給孩子多一點兒的寬容和耐心,少一點兒嚴厲和打罵。這樣,孩子從內心覺得父母尊重自己,這時父母的教導,才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此外,也要記得,無論再怎麼生氣,都不能對孩子的品質,能力,人格或者外表進行評價和侮辱。比如:

  1. “你怎麼這麼笨啊!”
  2. “你就是個白眼兒狼!”
  3. “你怎麼不去死!”等等

我們太多的父母把這些話當作懲罰孩子的口頭禪,哪隻這些話非但不能讓孩子反省自己“重新做人“,反而會給孩子的心靈蒙上一層陰影,埋下自卑的種子。

  • 以身作則,學會坦誠的向小孩認錯
欣欣是今年上小學四年級,她很乖,學習很積極。
一天,欣欣回家做功課時碰到了難題,於是她就向爸爸請教。爸爸馬上拿出稿紙開始講解,他一邊列公式邊為自己的寶刀未老暗暗得意。正講到來勁的時候,欣欣突然打斷他:“爸爸,你這個等式列錯了。”爸爸只覺得被人潑了一盆涼水,有點不高興:“我給你講了半天你到底有沒有專心聽啊?不是你請教我的嗎?怎麼還給我挑刺兒來了?”
欣欣也不高興了:“明明是你做錯了,還不承認。”
結果爸爸爆發了:“你總是揪著我的錯誤有什麼用?有這點閒工夫仔細聽聽你不會的地方!看看你總愛盯著別人的這些小細節,上課能聽懂才怪!繼續聽講!”
結果欣欣再也不聽了,甩開頭氣沖沖的就要回房間。
媽媽這時從外面買菜回來,發現門沒關,心想一定是女兒回來忘了關,問了句:“欣欣,你剛回來是不是沒關門?”欣欣雖然真的沒有關門,但氣到頭上,隨口就說:“我為什麼要承認,爸爸做錯事都不承認,憑什麼要我承認?”
"

文|南夕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個月,被一個事件震驚到了,相信大家也在新聞裡看到過。

2019年4月17日21時58分,上海盧浦大橋,一男子突然跑下車後迅速跳橋,緊跟著的女子因沒能抓住他而坐地痛苦。經過了解,男孩今年17歲,是職校二年級學生,緊跟著男孩的女子是他的母親。因為男孩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矛盾遭其批評後,趁其駕車途經盧浦大橋引橋出,靠邊停車時跳下。經120到場確認已死亡。

震驚之餘,我們也不禁反思:

  • 是什麼樣的原因讓這個孩子寧肯不要這條性命也要和父母對抗到底,不願低頭認錯?
  • 在孩子不願意繼續溝通,而且情緒已經處於崩潰邊緣的時候,父母又為何不肯退卻一步,冷靜想想到底孰是孰非?
  • 相信這樣的親子關係在我們身邊也屢見不鮮,前幾天還爆出一則“歐美留學生髮誓和家裡斷絕關係,12年裡未曾看望父母”的新聞,我們怎麼和孩子相處才能避免同樣的悲劇呢?
孩子不認錯,家長要知道認錯會“傳染”,父母低頭孩子也會被感化

孩子死不認錯,多是因為沒見過父母認錯

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如果是父母亂放杯子,導致杯子被孩子碰到地上摔壞了,捱罵的肯定是孩子,但是如果反過來呢?孩子亂放杯子,導致父母把杯子摔壞了,在中國當代的大多數家庭裡面,捱罵的肯定還是孩子。

不少父母面對弱小的孩子,幾乎不會自覺的檢討自身的問題,他們習慣把小孩當作自己的從屬物,可以隨便指使和發洩情緒,自然沒有認錯一說。

而且,就算他們認識到了自己有錯,但中國人受幾千年來“父尊子卑”的長遠思想影響,認為給孩子道歉有損自己的權威,他們總是希望維持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全知全能的形象,向孩子認錯太丟自己的面子。

但這樣做的後果,不僅會影響親子關係,更嚴重的是父母無形之中給孩子做了一個負面示範,原來在爸爸媽媽心裡,對錯不重要,面子才重要。從此以後,孩子成長過程中多半會因為面子問題死不認賬,在人生路上也會因為無關緊要的面子而讓自己磕磕絆絆。

孩子不認錯,家長要知道認錯會“傳染”,父母低頭孩子也會被感化

父母的面子重要,還是孩子的“認錯”重要

父母向孩子道歉,真的會丟面子嗎?未必。

愛國詩人聞一多由於平時大部分時間工作繁忙,對自己的五個孩子多采用打,罵等簡單粗暴的管教方式進行。
他的二兒子聞立雕幼年十分貪玩,在校不喜學習,回來也不用心做功課,三天兩頭被他拿著鞋底子抽。有一次,聞一多要起草一個聲明,幾個孩子在周圍嬉戲打鬧,他根本沒辦法靜下心來。聞一多情急之下,打了小女兒兩下。二兒子路見不平,衝進父親的書房吼道:“爸,你是講民主的,怎麼在家不講民主呢?你怎麼動手打人呢?”
聞一多一愣,沉思良久以後,對兒子說:“是我錯了,不該打小妹。我小時候父母就是這樣管教我的,所以我也用這樣的辦法來對待你們。希望你們記住,將來不要用這樣的方法對待你們自己的孩子。”
從此以後聞一多再也沒打過孩子,幾個孩子瞭解了父親的苦衷,也更理解了父親的理想和追求。
聞立雕後來回憶自己的父親,寫到:“他服從真理,追求真理,在真理面前敢於承認錯誤,甚至於獻出自己的生命。”

孩子不會覺得父母認錯了就會矮人一等,相反,這樣的父母才更能敞開心胸,與孩子進行對話,讓孩子瞭解自己,讓孩子發自內心真誠地尊重。而這是的父母教導,才能更讓孩子信服。

孩子不認錯,家長要知道認錯會“傳染”,父母低頭孩子也會被感化

孩子樂於“認錯”,家長可以這樣“傳染”
  • 給孩子足夠的尊重,避免過度指責

如果想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就一定要注意場合和方式。

首先,當著外人的面,儘量不要給孩子難堪,拆穿孩子的小心思,孩子在公共場合下不願意承認錯誤,那麼就不要在人前逼迫孩子,給孩子一個臺階下。可以先替孩子向別人承認錯誤並且道歉。將孩子帶離這個環境以後,再教導孩子承認錯誤。

其次,誰都不是天生完美的,孩子犯錯誤,是很平常的事,如果家長一味施壓,用非常嚴厲的手段懲罰孩子,會讓孩子只知道逃避錯誤,從而錯過反思自己,總結經驗教訓的過程。

面對還不完全懂事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耐心教導,要給孩子多一點兒的寬容和耐心,少一點兒嚴厲和打罵。這樣,孩子從內心覺得父母尊重自己,這時父母的教導,才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此外,也要記得,無論再怎麼生氣,都不能對孩子的品質,能力,人格或者外表進行評價和侮辱。比如:

  1. “你怎麼這麼笨啊!”
  2. “你就是個白眼兒狼!”
  3. “你怎麼不去死!”等等

我們太多的父母把這些話當作懲罰孩子的口頭禪,哪隻這些話非但不能讓孩子反省自己“重新做人“,反而會給孩子的心靈蒙上一層陰影,埋下自卑的種子。

  • 以身作則,學會坦誠的向小孩認錯
欣欣是今年上小學四年級,她很乖,學習很積極。
一天,欣欣回家做功課時碰到了難題,於是她就向爸爸請教。爸爸馬上拿出稿紙開始講解,他一邊列公式邊為自己的寶刀未老暗暗得意。正講到來勁的時候,欣欣突然打斷他:“爸爸,你這個等式列錯了。”爸爸只覺得被人潑了一盆涼水,有點不高興:“我給你講了半天你到底有沒有專心聽啊?不是你請教我的嗎?怎麼還給我挑刺兒來了?”
欣欣也不高興了:“明明是你做錯了,還不承認。”
結果爸爸爆發了:“你總是揪著我的錯誤有什麼用?有這點閒工夫仔細聽聽你不會的地方!看看你總愛盯著別人的這些小細節,上課能聽懂才怪!繼續聽講!”
結果欣欣再也不聽了,甩開頭氣沖沖的就要回房間。
媽媽這時從外面買菜回來,發現門沒關,心想一定是女兒回來忘了關,問了句:“欣欣,你剛回來是不是沒關門?”欣欣雖然真的沒有關門,但氣到頭上,隨口就說:“我為什麼要承認,爸爸做錯事都不承認,憑什麼要我承認?”
孩子不認錯,家長要知道認錯會“傳染”,父母低頭孩子也會被感化

​可見,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現成的模板,父母逃避責任孩子也學不會勇於承擔的品質。所以,家長做錯事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真誠的和孩子道歉,不要為了維護面子而轉移話題。如果情緒誤傷到孩子,可以告訴他自己當時不瞭解情況,或者工作上出了錯心裡難過,讓孩子知道你不是針對他,故意跟他發脾氣。如果你的態度足夠真誠,孩子有可能反過來安慰你呢!

父母做錯,向孩子道歉,這不僅不是在戕害父母的威嚴,相反,因為敢於在錯誤面前低頭、尊重他人的品質,反而讓父母的形象顯得高大,同時,由於自己的父母就是良好的楷模,孩子也會成長為明辨是非,有擔當,有勇氣的人。

互動小窗口:家長們會在孩子面前主動認錯嗎?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

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了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解答。希望我的這些建議對你的煩惱和困擾有所幫助。

我是南夕媽媽,有一雙可愛的兒女,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育兒經驗;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