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在家庭生活上,十分謙遜低調,從沒有公開過自己兒女的照片。外界只能偶爾從微博和一些楊瀾的社交活動中獲得一些楊瀾家庭的信息。

在家庭生活上低調的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曾在一次“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人格培養、身心發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在家庭生活上,十分謙遜低調,從沒有公開過自己兒女的照片。外界只能偶爾從微博和一些楊瀾的社交活動中獲得一些楊瀾家庭的信息。

在家庭生活上低調的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曾在一次“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人格培養、身心發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智慧媽媽”的育兒觀↓↓↓

1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大兒子;2000年,楊瀾又在上海喜得小女兒,圓了她“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夢。

由於工作原因,楊瀾無法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陪伴在了他們身邊。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在家庭生活上,十分謙遜低調,從沒有公開過自己兒女的照片。外界只能偶爾從微博和一些楊瀾的社交活動中獲得一些楊瀾家庭的信息。

在家庭生活上低調的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曾在一次“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人格培養、身心發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智慧媽媽”的育兒觀↓↓↓

1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大兒子;2000年,楊瀾又在上海喜得小女兒,圓了她“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夢。

由於工作原因,楊瀾無法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陪伴在了他們身邊。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心理諮詢師馬夏霞曾表示:“家長工作再忙,還是要保證基本陪伴時間。”

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楊瀾都堅持母乳餵養;從孩子出生到步入童年,楊瀾也一直是自己帶孩子,雖然有點辛苦,可她覺得很值。

因為,她深知,缺少母愛的陪伴,孩子會變得委屈而脆弱。

楊瀾至今仍然記得一個場景↓↓↓

那是兒子1歲多時,楊瀾第一次長時間出差,要離開五天。出差回到家,楊瀾發現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過去,憋了半天之後,委屈得哭出了聲。

兒子委屈的表情,讓楊瀾十分心疼。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

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後會很難彌補。

於是,她扔掉了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一整年的“全職媽媽”。

對於這個決定,楊瀾至今感到欣慰,那一年太值了!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在家庭生活上,十分謙遜低調,從沒有公開過自己兒女的照片。外界只能偶爾從微博和一些楊瀾的社交活動中獲得一些楊瀾家庭的信息。

在家庭生活上低調的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曾在一次“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人格培養、身心發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智慧媽媽”的育兒觀↓↓↓

1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大兒子;2000年,楊瀾又在上海喜得小女兒,圓了她“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夢。

由於工作原因,楊瀾無法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陪伴在了他們身邊。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心理諮詢師馬夏霞曾表示:“家長工作再忙,還是要保證基本陪伴時間。”

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楊瀾都堅持母乳餵養;從孩子出生到步入童年,楊瀾也一直是自己帶孩子,雖然有點辛苦,可她覺得很值。

因為,她深知,缺少母愛的陪伴,孩子會變得委屈而脆弱。

楊瀾至今仍然記得一個場景↓↓↓

那是兒子1歲多時,楊瀾第一次長時間出差,要離開五天。出差回到家,楊瀾發現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過去,憋了半天之後,委屈得哭出了聲。

兒子委屈的表情,讓楊瀾十分心疼。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

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後會很難彌補。

於是,她扔掉了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一整年的“全職媽媽”。

對於這個決定,楊瀾至今感到欣慰,那一年太值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可是,矛盾不是每一次都能調和的。

2001年,女兒三個月,還在哺乳期,剛好遇上北京申奧,楊瀾必須得在北京上海之間來回跑。

怎麼辦?沒辦法,只得給女兒斷奶。

說起這件事,楊瀾一臉無奈。不過女兒卻很體諒她,還開玩笑說:“我也為申奧做過貢獻哦!”

楊瀾深知,媽媽不是萬能的,所以她給自己定了一條規矩——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並提醒自己保證做到!

在出差前,她會詳細地告訴兩個娃:去多久,什麼時間回來,上午還是下午,吃過晚飯還是深夜…

楊瀾很忙,世界各地來回穿梭,可即使這樣,她仍然成為了孩子鋼琴學校裡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

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他遊歷十五個國家。

為了和孩子們多待一會,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

回到家中,即使再累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專心致志和他們說話,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世界。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楊瀾會與他們玩拼圖、講故事,會和他們打鬧,也會和他們一起看電影。

這樣的陪伴,給了孩子非常多的快樂。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在家庭生活上,十分謙遜低調,從沒有公開過自己兒女的照片。外界只能偶爾從微博和一些楊瀾的社交活動中獲得一些楊瀾家庭的信息。

在家庭生活上低調的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曾在一次“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人格培養、身心發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智慧媽媽”的育兒觀↓↓↓

1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大兒子;2000年,楊瀾又在上海喜得小女兒,圓了她“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夢。

由於工作原因,楊瀾無法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陪伴在了他們身邊。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心理諮詢師馬夏霞曾表示:“家長工作再忙,還是要保證基本陪伴時間。”

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楊瀾都堅持母乳餵養;從孩子出生到步入童年,楊瀾也一直是自己帶孩子,雖然有點辛苦,可她覺得很值。

因為,她深知,缺少母愛的陪伴,孩子會變得委屈而脆弱。

楊瀾至今仍然記得一個場景↓↓↓

那是兒子1歲多時,楊瀾第一次長時間出差,要離開五天。出差回到家,楊瀾發現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過去,憋了半天之後,委屈得哭出了聲。

兒子委屈的表情,讓楊瀾十分心疼。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

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後會很難彌補。

於是,她扔掉了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一整年的“全職媽媽”。

對於這個決定,楊瀾至今感到欣慰,那一年太值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可是,矛盾不是每一次都能調和的。

2001年,女兒三個月,還在哺乳期,剛好遇上北京申奧,楊瀾必須得在北京上海之間來回跑。

怎麼辦?沒辦法,只得給女兒斷奶。

說起這件事,楊瀾一臉無奈。不過女兒卻很體諒她,還開玩笑說:“我也為申奧做過貢獻哦!”

楊瀾深知,媽媽不是萬能的,所以她給自己定了一條規矩——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並提醒自己保證做到!

在出差前,她會詳細地告訴兩個娃:去多久,什麼時間回來,上午還是下午,吃過晚飯還是深夜…

楊瀾很忙,世界各地來回穿梭,可即使這樣,她仍然成為了孩子鋼琴學校裡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

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他遊歷十五個國家。

為了和孩子們多待一會,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

回到家中,即使再累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專心致志和他們說話,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世界。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楊瀾會與他們玩拼圖、講故事,會和他們打鬧,也會和他們一起看電影。

這樣的陪伴,給了孩子非常多的快樂。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因此,為人父母,應該多抽空陪陪孩子,和家人度過閒暇時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同時,還應杜絕形式上的“陪伴”。有些家長以為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了,但其實,如果你不和孩子親密互動,那只是“陪著”。

所以,父母還應該在生活中和孩子打成一片,真正的陪伴孩子,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在家庭生活上,十分謙遜低調,從沒有公開過自己兒女的照片。外界只能偶爾從微博和一些楊瀾的社交活動中獲得一些楊瀾家庭的信息。

在家庭生活上低調的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曾在一次“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人格培養、身心發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智慧媽媽”的育兒觀↓↓↓

1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大兒子;2000年,楊瀾又在上海喜得小女兒,圓了她“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夢。

由於工作原因,楊瀾無法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陪伴在了他們身邊。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心理諮詢師馬夏霞曾表示:“家長工作再忙,還是要保證基本陪伴時間。”

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楊瀾都堅持母乳餵養;從孩子出生到步入童年,楊瀾也一直是自己帶孩子,雖然有點辛苦,可她覺得很值。

因為,她深知,缺少母愛的陪伴,孩子會變得委屈而脆弱。

楊瀾至今仍然記得一個場景↓↓↓

那是兒子1歲多時,楊瀾第一次長時間出差,要離開五天。出差回到家,楊瀾發現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過去,憋了半天之後,委屈得哭出了聲。

兒子委屈的表情,讓楊瀾十分心疼。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

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後會很難彌補。

於是,她扔掉了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一整年的“全職媽媽”。

對於這個決定,楊瀾至今感到欣慰,那一年太值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可是,矛盾不是每一次都能調和的。

2001年,女兒三個月,還在哺乳期,剛好遇上北京申奧,楊瀾必須得在北京上海之間來回跑。

怎麼辦?沒辦法,只得給女兒斷奶。

說起這件事,楊瀾一臉無奈。不過女兒卻很體諒她,還開玩笑說:“我也為申奧做過貢獻哦!”

楊瀾深知,媽媽不是萬能的,所以她給自己定了一條規矩——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並提醒自己保證做到!

在出差前,她會詳細地告訴兩個娃:去多久,什麼時間回來,上午還是下午,吃過晚飯還是深夜…

楊瀾很忙,世界各地來回穿梭,可即使這樣,她仍然成為了孩子鋼琴學校裡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

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他遊歷十五個國家。

為了和孩子們多待一會,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

回到家中,即使再累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專心致志和他們說話,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世界。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楊瀾會與他們玩拼圖、講故事,會和他們打鬧,也會和他們一起看電影。

這樣的陪伴,給了孩子非常多的快樂。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因此,為人父母,應該多抽空陪陪孩子,和家人度過閒暇時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同時,還應杜絕形式上的“陪伴”。有些家長以為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了,但其實,如果你不和孩子親密互動,那只是“陪著”。

所以,父母還應該在生活中和孩子打成一片,真正的陪伴孩子,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

不緊張,不苛求,尊重孩子的天性

一位心理專家說過:“無論你多麼小心,你的孩子都會留下一些心靈創傷。”

楊瀾一直告訴自己,做媽媽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對孩子有太多苛求,很多情況下,父母和孩子是一種最自然的關係,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好。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在家庭生活上,十分謙遜低調,從沒有公開過自己兒女的照片。外界只能偶爾從微博和一些楊瀾的社交活動中獲得一些楊瀾家庭的信息。

在家庭生活上低調的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曾在一次“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人格培養、身心發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智慧媽媽”的育兒觀↓↓↓

1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大兒子;2000年,楊瀾又在上海喜得小女兒,圓了她“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夢。

由於工作原因,楊瀾無法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陪伴在了他們身邊。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心理諮詢師馬夏霞曾表示:“家長工作再忙,還是要保證基本陪伴時間。”

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楊瀾都堅持母乳餵養;從孩子出生到步入童年,楊瀾也一直是自己帶孩子,雖然有點辛苦,可她覺得很值。

因為,她深知,缺少母愛的陪伴,孩子會變得委屈而脆弱。

楊瀾至今仍然記得一個場景↓↓↓

那是兒子1歲多時,楊瀾第一次長時間出差,要離開五天。出差回到家,楊瀾發現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過去,憋了半天之後,委屈得哭出了聲。

兒子委屈的表情,讓楊瀾十分心疼。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

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後會很難彌補。

於是,她扔掉了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一整年的“全職媽媽”。

對於這個決定,楊瀾至今感到欣慰,那一年太值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可是,矛盾不是每一次都能調和的。

2001年,女兒三個月,還在哺乳期,剛好遇上北京申奧,楊瀾必須得在北京上海之間來回跑。

怎麼辦?沒辦法,只得給女兒斷奶。

說起這件事,楊瀾一臉無奈。不過女兒卻很體諒她,還開玩笑說:“我也為申奧做過貢獻哦!”

楊瀾深知,媽媽不是萬能的,所以她給自己定了一條規矩——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並提醒自己保證做到!

在出差前,她會詳細地告訴兩個娃:去多久,什麼時間回來,上午還是下午,吃過晚飯還是深夜…

楊瀾很忙,世界各地來回穿梭,可即使這樣,她仍然成為了孩子鋼琴學校裡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

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他遊歷十五個國家。

為了和孩子們多待一會,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

回到家中,即使再累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專心致志和他們說話,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世界。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楊瀾會與他們玩拼圖、講故事,會和他們打鬧,也會和他們一起看電影。

這樣的陪伴,給了孩子非常多的快樂。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因此,為人父母,應該多抽空陪陪孩子,和家人度過閒暇時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同時,還應杜絕形式上的“陪伴”。有些家長以為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了,但其實,如果你不和孩子親密互動,那只是“陪著”。

所以,父母還應該在生活中和孩子打成一片,真正的陪伴孩子,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

不緊張,不苛求,尊重孩子的天性

一位心理專家說過:“無論你多麼小心,你的孩子都會留下一些心靈創傷。”

楊瀾一直告訴自己,做媽媽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對孩子有太多苛求,很多情況下,父母和孩子是一種最自然的關係,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好。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孩子長大了,該上學了,那上什麼樣的學校好呢?

在這些事情上,楊瀾和很多父母不一樣。

按楊瀾的條件,她本可以讓孩子上貴族學校,但是,不管到哪裡,她都堅持讓孩子上普通的公立學校。

楊瀾覺得,上公立學校可以讓孩子接觸到最真實的生活,這樣對孩子才是真實可靠和有益的。

讓她欣慰的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兒子的學習成績還不錯,能在班上保持前三名。

這讓楊瀾對兒子十分的讚賞。

當初給兒子起名字時,楊瀾夫婦曾開玩笑地說,就叫“吳(無)所謂”好了,不知是否有這個玩笑的緣故,兒子對自己的成績排名、個人的利害得失,真的有些“無所謂”。

當然,並不是真的無所謂。有時,楊瀾會鼓勵兒子競選班長,用壓歲錢為患白血病的同學捐款,積極為同學服務,這都是楊瀾十分看重的事情。

楊瀾認為,兒子要做一個好班長、好乾部,他得努力讓自己各方面都優秀,自然也包括學習成績…

有一次,兒子在學校和班裡一個不守規則的同學發生了爭執,導致了兩人打架。

兒子悄悄地把那位同學拉進廁所“私了”:兩人先是打了一架,打累了,兒子道歉說自己當初勸告方式不對,但本意是為維護班級的榮譽,因此請同學諒解,最後兩人握手言和…

楊瀾得知後,對兒子大加讚賞了一番,表揚兒子能夠獨立處理矛盾而不是向老師告狀。

楊瀾說:和孩子討論他們關心的事情,其實是媽媽最應該集中精神認真對待的,因為這往往是教給孩子做人道理的最佳時機。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在家庭生活上,十分謙遜低調,從沒有公開過自己兒女的照片。外界只能偶爾從微博和一些楊瀾的社交活動中獲得一些楊瀾家庭的信息。

在家庭生活上低調的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曾在一次“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人格培養、身心發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智慧媽媽”的育兒觀↓↓↓

1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大兒子;2000年,楊瀾又在上海喜得小女兒,圓了她“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夢。

由於工作原因,楊瀾無法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陪伴在了他們身邊。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心理諮詢師馬夏霞曾表示:“家長工作再忙,還是要保證基本陪伴時間。”

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楊瀾都堅持母乳餵養;從孩子出生到步入童年,楊瀾也一直是自己帶孩子,雖然有點辛苦,可她覺得很值。

因為,她深知,缺少母愛的陪伴,孩子會變得委屈而脆弱。

楊瀾至今仍然記得一個場景↓↓↓

那是兒子1歲多時,楊瀾第一次長時間出差,要離開五天。出差回到家,楊瀾發現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過去,憋了半天之後,委屈得哭出了聲。

兒子委屈的表情,讓楊瀾十分心疼。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

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後會很難彌補。

於是,她扔掉了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一整年的“全職媽媽”。

對於這個決定,楊瀾至今感到欣慰,那一年太值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可是,矛盾不是每一次都能調和的。

2001年,女兒三個月,還在哺乳期,剛好遇上北京申奧,楊瀾必須得在北京上海之間來回跑。

怎麼辦?沒辦法,只得給女兒斷奶。

說起這件事,楊瀾一臉無奈。不過女兒卻很體諒她,還開玩笑說:“我也為申奧做過貢獻哦!”

楊瀾深知,媽媽不是萬能的,所以她給自己定了一條規矩——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並提醒自己保證做到!

在出差前,她會詳細地告訴兩個娃:去多久,什麼時間回來,上午還是下午,吃過晚飯還是深夜…

楊瀾很忙,世界各地來回穿梭,可即使這樣,她仍然成為了孩子鋼琴學校裡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

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他遊歷十五個國家。

為了和孩子們多待一會,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

回到家中,即使再累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專心致志和他們說話,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世界。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楊瀾會與他們玩拼圖、講故事,會和他們打鬧,也會和他們一起看電影。

這樣的陪伴,給了孩子非常多的快樂。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因此,為人父母,應該多抽空陪陪孩子,和家人度過閒暇時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同時,還應杜絕形式上的“陪伴”。有些家長以為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了,但其實,如果你不和孩子親密互動,那只是“陪著”。

所以,父母還應該在生活中和孩子打成一片,真正的陪伴孩子,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

不緊張,不苛求,尊重孩子的天性

一位心理專家說過:“無論你多麼小心,你的孩子都會留下一些心靈創傷。”

楊瀾一直告訴自己,做媽媽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對孩子有太多苛求,很多情況下,父母和孩子是一種最自然的關係,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好。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孩子長大了,該上學了,那上什麼樣的學校好呢?

在這些事情上,楊瀾和很多父母不一樣。

按楊瀾的條件,她本可以讓孩子上貴族學校,但是,不管到哪裡,她都堅持讓孩子上普通的公立學校。

楊瀾覺得,上公立學校可以讓孩子接觸到最真實的生活,這樣對孩子才是真實可靠和有益的。

讓她欣慰的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兒子的學習成績還不錯,能在班上保持前三名。

這讓楊瀾對兒子十分的讚賞。

當初給兒子起名字時,楊瀾夫婦曾開玩笑地說,就叫“吳(無)所謂”好了,不知是否有這個玩笑的緣故,兒子對自己的成績排名、個人的利害得失,真的有些“無所謂”。

當然,並不是真的無所謂。有時,楊瀾會鼓勵兒子競選班長,用壓歲錢為患白血病的同學捐款,積極為同學服務,這都是楊瀾十分看重的事情。

楊瀾認為,兒子要做一個好班長、好乾部,他得努力讓自己各方面都優秀,自然也包括學習成績…

有一次,兒子在學校和班裡一個不守規則的同學發生了爭執,導致了兩人打架。

兒子悄悄地把那位同學拉進廁所“私了”:兩人先是打了一架,打累了,兒子道歉說自己當初勸告方式不對,但本意是為維護班級的榮譽,因此請同學諒解,最後兩人握手言和…

楊瀾得知後,對兒子大加讚賞了一番,表揚兒子能夠獨立處理矛盾而不是向老師告狀。

楊瀾說:和孩子討論他們關心的事情,其實是媽媽最應該集中精神認真對待的,因為這往往是教給孩子做人道理的最佳時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曾說:“我從不要求孩子有突出成就”。相反,她希望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也能給別人帶去快樂。

對此,她從不苛求孩子孩子一定要去學奧數,反而讓孩子重點學習中文。

按照她的說法,無論孩子們今後去哪兒,做什麼,都要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血液裡。

楊瀾也非常懂得尊重孩子的興趣,敬畏孩子的天性↓↓↓

楊瀾希望孩子能多一點藝術薰陶,於是,從小就安排他們學習鋼琴。

不過,令她沒想到的是,同在一個家裡,兒子和女兒的情況卻大相徑庭:兒子學了不到一年就開始不耐煩,打了退堂鼓;儘管有哥哥的“壞榜樣”,可女兒打一開始就迷上了鋼琴,天天都會要求多彈多練,完全不用別人監督…

楊瀾意識到,哪怕是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家庭,每個孩子也不盡相同,孩子的天性真的有神祕之處,必須要對此敬畏。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在家庭生活上,十分謙遜低調,從沒有公開過自己兒女的照片。外界只能偶爾從微博和一些楊瀾的社交活動中獲得一些楊瀾家庭的信息。

在家庭生活上低調的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曾在一次“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人格培養、身心發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智慧媽媽”的育兒觀↓↓↓

1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大兒子;2000年,楊瀾又在上海喜得小女兒,圓了她“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夢。

由於工作原因,楊瀾無法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陪伴在了他們身邊。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心理諮詢師馬夏霞曾表示:“家長工作再忙,還是要保證基本陪伴時間。”

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楊瀾都堅持母乳餵養;從孩子出生到步入童年,楊瀾也一直是自己帶孩子,雖然有點辛苦,可她覺得很值。

因為,她深知,缺少母愛的陪伴,孩子會變得委屈而脆弱。

楊瀾至今仍然記得一個場景↓↓↓

那是兒子1歲多時,楊瀾第一次長時間出差,要離開五天。出差回到家,楊瀾發現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過去,憋了半天之後,委屈得哭出了聲。

兒子委屈的表情,讓楊瀾十分心疼。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

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後會很難彌補。

於是,她扔掉了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一整年的“全職媽媽”。

對於這個決定,楊瀾至今感到欣慰,那一年太值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可是,矛盾不是每一次都能調和的。

2001年,女兒三個月,還在哺乳期,剛好遇上北京申奧,楊瀾必須得在北京上海之間來回跑。

怎麼辦?沒辦法,只得給女兒斷奶。

說起這件事,楊瀾一臉無奈。不過女兒卻很體諒她,還開玩笑說:“我也為申奧做過貢獻哦!”

楊瀾深知,媽媽不是萬能的,所以她給自己定了一條規矩——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並提醒自己保證做到!

在出差前,她會詳細地告訴兩個娃:去多久,什麼時間回來,上午還是下午,吃過晚飯還是深夜…

楊瀾很忙,世界各地來回穿梭,可即使這樣,她仍然成為了孩子鋼琴學校裡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

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他遊歷十五個國家。

為了和孩子們多待一會,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

回到家中,即使再累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專心致志和他們說話,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世界。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楊瀾會與他們玩拼圖、講故事,會和他們打鬧,也會和他們一起看電影。

這樣的陪伴,給了孩子非常多的快樂。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因此,為人父母,應該多抽空陪陪孩子,和家人度過閒暇時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同時,還應杜絕形式上的“陪伴”。有些家長以為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了,但其實,如果你不和孩子親密互動,那只是“陪著”。

所以,父母還應該在生活中和孩子打成一片,真正的陪伴孩子,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

不緊張,不苛求,尊重孩子的天性

一位心理專家說過:“無論你多麼小心,你的孩子都會留下一些心靈創傷。”

楊瀾一直告訴自己,做媽媽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對孩子有太多苛求,很多情況下,父母和孩子是一種最自然的關係,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好。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孩子長大了,該上學了,那上什麼樣的學校好呢?

在這些事情上,楊瀾和很多父母不一樣。

按楊瀾的條件,她本可以讓孩子上貴族學校,但是,不管到哪裡,她都堅持讓孩子上普通的公立學校。

楊瀾覺得,上公立學校可以讓孩子接觸到最真實的生活,這樣對孩子才是真實可靠和有益的。

讓她欣慰的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兒子的學習成績還不錯,能在班上保持前三名。

這讓楊瀾對兒子十分的讚賞。

當初給兒子起名字時,楊瀾夫婦曾開玩笑地說,就叫“吳(無)所謂”好了,不知是否有這個玩笑的緣故,兒子對自己的成績排名、個人的利害得失,真的有些“無所謂”。

當然,並不是真的無所謂。有時,楊瀾會鼓勵兒子競選班長,用壓歲錢為患白血病的同學捐款,積極為同學服務,這都是楊瀾十分看重的事情。

楊瀾認為,兒子要做一個好班長、好乾部,他得努力讓自己各方面都優秀,自然也包括學習成績…

有一次,兒子在學校和班裡一個不守規則的同學發生了爭執,導致了兩人打架。

兒子悄悄地把那位同學拉進廁所“私了”:兩人先是打了一架,打累了,兒子道歉說自己當初勸告方式不對,但本意是為維護班級的榮譽,因此請同學諒解,最後兩人握手言和…

楊瀾得知後,對兒子大加讚賞了一番,表揚兒子能夠獨立處理矛盾而不是向老師告狀。

楊瀾說:和孩子討論他們關心的事情,其實是媽媽最應該集中精神認真對待的,因為這往往是教給孩子做人道理的最佳時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曾說:“我從不要求孩子有突出成就”。相反,她希望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也能給別人帶去快樂。

對此,她從不苛求孩子孩子一定要去學奧數,反而讓孩子重點學習中文。

按照她的說法,無論孩子們今後去哪兒,做什麼,都要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血液裡。

楊瀾也非常懂得尊重孩子的興趣,敬畏孩子的天性↓↓↓

楊瀾希望孩子能多一點藝術薰陶,於是,從小就安排他們學習鋼琴。

不過,令她沒想到的是,同在一個家裡,兒子和女兒的情況卻大相徑庭:兒子學了不到一年就開始不耐煩,打了退堂鼓;儘管有哥哥的“壞榜樣”,可女兒打一開始就迷上了鋼琴,天天都會要求多彈多練,完全不用別人監督…

楊瀾意識到,哪怕是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家庭,每個孩子也不盡相同,孩子的天性真的有神祕之處,必須要對此敬畏。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後來,楊瀾發現兒子喜歡畫畫、卡通漫畫,課間的時候,小朋友們會排著隊請他畫畫。楊瀾跟兒子說:“能不能送媽媽幾張?”受到鼓勵的兒子更加用心地畫畫了。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在家庭生活上,十分謙遜低調,從沒有公開過自己兒女的照片。外界只能偶爾從微博和一些楊瀾的社交活動中獲得一些楊瀾家庭的信息。

在家庭生活上低調的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曾在一次“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人格培養、身心發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智慧媽媽”的育兒觀↓↓↓

1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大兒子;2000年,楊瀾又在上海喜得小女兒,圓了她“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夢。

由於工作原因,楊瀾無法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陪伴在了他們身邊。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心理諮詢師馬夏霞曾表示:“家長工作再忙,還是要保證基本陪伴時間。”

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楊瀾都堅持母乳餵養;從孩子出生到步入童年,楊瀾也一直是自己帶孩子,雖然有點辛苦,可她覺得很值。

因為,她深知,缺少母愛的陪伴,孩子會變得委屈而脆弱。

楊瀾至今仍然記得一個場景↓↓↓

那是兒子1歲多時,楊瀾第一次長時間出差,要離開五天。出差回到家,楊瀾發現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過去,憋了半天之後,委屈得哭出了聲。

兒子委屈的表情,讓楊瀾十分心疼。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

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後會很難彌補。

於是,她扔掉了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一整年的“全職媽媽”。

對於這個決定,楊瀾至今感到欣慰,那一年太值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可是,矛盾不是每一次都能調和的。

2001年,女兒三個月,還在哺乳期,剛好遇上北京申奧,楊瀾必須得在北京上海之間來回跑。

怎麼辦?沒辦法,只得給女兒斷奶。

說起這件事,楊瀾一臉無奈。不過女兒卻很體諒她,還開玩笑說:“我也為申奧做過貢獻哦!”

楊瀾深知,媽媽不是萬能的,所以她給自己定了一條規矩——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並提醒自己保證做到!

在出差前,她會詳細地告訴兩個娃:去多久,什麼時間回來,上午還是下午,吃過晚飯還是深夜…

楊瀾很忙,世界各地來回穿梭,可即使這樣,她仍然成為了孩子鋼琴學校裡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

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他遊歷十五個國家。

為了和孩子們多待一會,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

回到家中,即使再累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專心致志和他們說話,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世界。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楊瀾會與他們玩拼圖、講故事,會和他們打鬧,也會和他們一起看電影。

這樣的陪伴,給了孩子非常多的快樂。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因此,為人父母,應該多抽空陪陪孩子,和家人度過閒暇時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同時,還應杜絕形式上的“陪伴”。有些家長以為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了,但其實,如果你不和孩子親密互動,那只是“陪著”。

所以,父母還應該在生活中和孩子打成一片,真正的陪伴孩子,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

不緊張,不苛求,尊重孩子的天性

一位心理專家說過:“無論你多麼小心,你的孩子都會留下一些心靈創傷。”

楊瀾一直告訴自己,做媽媽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對孩子有太多苛求,很多情況下,父母和孩子是一種最自然的關係,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好。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孩子長大了,該上學了,那上什麼樣的學校好呢?

在這些事情上,楊瀾和很多父母不一樣。

按楊瀾的條件,她本可以讓孩子上貴族學校,但是,不管到哪裡,她都堅持讓孩子上普通的公立學校。

楊瀾覺得,上公立學校可以讓孩子接觸到最真實的生活,這樣對孩子才是真實可靠和有益的。

讓她欣慰的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兒子的學習成績還不錯,能在班上保持前三名。

這讓楊瀾對兒子十分的讚賞。

當初給兒子起名字時,楊瀾夫婦曾開玩笑地說,就叫“吳(無)所謂”好了,不知是否有這個玩笑的緣故,兒子對自己的成績排名、個人的利害得失,真的有些“無所謂”。

當然,並不是真的無所謂。有時,楊瀾會鼓勵兒子競選班長,用壓歲錢為患白血病的同學捐款,積極為同學服務,這都是楊瀾十分看重的事情。

楊瀾認為,兒子要做一個好班長、好乾部,他得努力讓自己各方面都優秀,自然也包括學習成績…

有一次,兒子在學校和班裡一個不守規則的同學發生了爭執,導致了兩人打架。

兒子悄悄地把那位同學拉進廁所“私了”:兩人先是打了一架,打累了,兒子道歉說自己當初勸告方式不對,但本意是為維護班級的榮譽,因此請同學諒解,最後兩人握手言和…

楊瀾得知後,對兒子大加讚賞了一番,表揚兒子能夠獨立處理矛盾而不是向老師告狀。

楊瀾說:和孩子討論他們關心的事情,其實是媽媽最應該集中精神認真對待的,因為這往往是教給孩子做人道理的最佳時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曾說:“我從不要求孩子有突出成就”。相反,她希望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也能給別人帶去快樂。

對此,她從不苛求孩子孩子一定要去學奧數,反而讓孩子重點學習中文。

按照她的說法,無論孩子們今後去哪兒,做什麼,都要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血液裡。

楊瀾也非常懂得尊重孩子的興趣,敬畏孩子的天性↓↓↓

楊瀾希望孩子能多一點藝術薰陶,於是,從小就安排他們學習鋼琴。

不過,令她沒想到的是,同在一個家裡,兒子和女兒的情況卻大相徑庭:兒子學了不到一年就開始不耐煩,打了退堂鼓;儘管有哥哥的“壞榜樣”,可女兒打一開始就迷上了鋼琴,天天都會要求多彈多練,完全不用別人監督…

楊瀾意識到,哪怕是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家庭,每個孩子也不盡相同,孩子的天性真的有神祕之處,必須要對此敬畏。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後來,楊瀾發現兒子喜歡畫畫、卡通漫畫,課間的時候,小朋友們會排著隊請他畫畫。楊瀾跟兒子說:“能不能送媽媽幾張?”受到鼓勵的兒子更加用心地畫畫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尊重孩子的興趣與天性,既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更是對孩子創造性思維的鼓勵。

所以,我們不該將成年人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許多時候,不要去在意孩子的選擇是否和自己一致,太刻意的父母可能會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適得其反。

3

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和很多父母一樣,楊瀾也非常注重自身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她曾說:“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作為一名職業女性,楊瀾曾困惑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曾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每次我收拾行李準備出差時,就覺得做了一件特別對不起孩子的事。”楊瀾說。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在家庭生活上,十分謙遜低調,從沒有公開過自己兒女的照片。外界只能偶爾從微博和一些楊瀾的社交活動中獲得一些楊瀾家庭的信息。

在家庭生活上低調的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曾在一次“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人格培養、身心發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智慧媽媽”的育兒觀↓↓↓

1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大兒子;2000年,楊瀾又在上海喜得小女兒,圓了她“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夢。

由於工作原因,楊瀾無法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陪伴在了他們身邊。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心理諮詢師馬夏霞曾表示:“家長工作再忙,還是要保證基本陪伴時間。”

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楊瀾都堅持母乳餵養;從孩子出生到步入童年,楊瀾也一直是自己帶孩子,雖然有點辛苦,可她覺得很值。

因為,她深知,缺少母愛的陪伴,孩子會變得委屈而脆弱。

楊瀾至今仍然記得一個場景↓↓↓

那是兒子1歲多時,楊瀾第一次長時間出差,要離開五天。出差回到家,楊瀾發現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過去,憋了半天之後,委屈得哭出了聲。

兒子委屈的表情,讓楊瀾十分心疼。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

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後會很難彌補。

於是,她扔掉了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一整年的“全職媽媽”。

對於這個決定,楊瀾至今感到欣慰,那一年太值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可是,矛盾不是每一次都能調和的。

2001年,女兒三個月,還在哺乳期,剛好遇上北京申奧,楊瀾必須得在北京上海之間來回跑。

怎麼辦?沒辦法,只得給女兒斷奶。

說起這件事,楊瀾一臉無奈。不過女兒卻很體諒她,還開玩笑說:“我也為申奧做過貢獻哦!”

楊瀾深知,媽媽不是萬能的,所以她給自己定了一條規矩——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並提醒自己保證做到!

在出差前,她會詳細地告訴兩個娃:去多久,什麼時間回來,上午還是下午,吃過晚飯還是深夜…

楊瀾很忙,世界各地來回穿梭,可即使這樣,她仍然成為了孩子鋼琴學校裡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

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他遊歷十五個國家。

為了和孩子們多待一會,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

回到家中,即使再累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專心致志和他們說話,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世界。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楊瀾會與他們玩拼圖、講故事,會和他們打鬧,也會和他們一起看電影。

這樣的陪伴,給了孩子非常多的快樂。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因此,為人父母,應該多抽空陪陪孩子,和家人度過閒暇時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同時,還應杜絕形式上的“陪伴”。有些家長以為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了,但其實,如果你不和孩子親密互動,那只是“陪著”。

所以,父母還應該在生活中和孩子打成一片,真正的陪伴孩子,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

不緊張,不苛求,尊重孩子的天性

一位心理專家說過:“無論你多麼小心,你的孩子都會留下一些心靈創傷。”

楊瀾一直告訴自己,做媽媽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對孩子有太多苛求,很多情況下,父母和孩子是一種最自然的關係,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好。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孩子長大了,該上學了,那上什麼樣的學校好呢?

在這些事情上,楊瀾和很多父母不一樣。

按楊瀾的條件,她本可以讓孩子上貴族學校,但是,不管到哪裡,她都堅持讓孩子上普通的公立學校。

楊瀾覺得,上公立學校可以讓孩子接觸到最真實的生活,這樣對孩子才是真實可靠和有益的。

讓她欣慰的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兒子的學習成績還不錯,能在班上保持前三名。

這讓楊瀾對兒子十分的讚賞。

當初給兒子起名字時,楊瀾夫婦曾開玩笑地說,就叫“吳(無)所謂”好了,不知是否有這個玩笑的緣故,兒子對自己的成績排名、個人的利害得失,真的有些“無所謂”。

當然,並不是真的無所謂。有時,楊瀾會鼓勵兒子競選班長,用壓歲錢為患白血病的同學捐款,積極為同學服務,這都是楊瀾十分看重的事情。

楊瀾認為,兒子要做一個好班長、好乾部,他得努力讓自己各方面都優秀,自然也包括學習成績…

有一次,兒子在學校和班裡一個不守規則的同學發生了爭執,導致了兩人打架。

兒子悄悄地把那位同學拉進廁所“私了”:兩人先是打了一架,打累了,兒子道歉說自己當初勸告方式不對,但本意是為維護班級的榮譽,因此請同學諒解,最後兩人握手言和…

楊瀾得知後,對兒子大加讚賞了一番,表揚兒子能夠獨立處理矛盾而不是向老師告狀。

楊瀾說:和孩子討論他們關心的事情,其實是媽媽最應該集中精神認真對待的,因為這往往是教給孩子做人道理的最佳時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曾說:“我從不要求孩子有突出成就”。相反,她希望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也能給別人帶去快樂。

對此,她從不苛求孩子孩子一定要去學奧數,反而讓孩子重點學習中文。

按照她的說法,無論孩子們今後去哪兒,做什麼,都要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血液裡。

楊瀾也非常懂得尊重孩子的興趣,敬畏孩子的天性↓↓↓

楊瀾希望孩子能多一點藝術薰陶,於是,從小就安排他們學習鋼琴。

不過,令她沒想到的是,同在一個家裡,兒子和女兒的情況卻大相徑庭:兒子學了不到一年就開始不耐煩,打了退堂鼓;儘管有哥哥的“壞榜樣”,可女兒打一開始就迷上了鋼琴,天天都會要求多彈多練,完全不用別人監督…

楊瀾意識到,哪怕是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家庭,每個孩子也不盡相同,孩子的天性真的有神祕之處,必須要對此敬畏。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後來,楊瀾發現兒子喜歡畫畫、卡通漫畫,課間的時候,小朋友們會排著隊請他畫畫。楊瀾跟兒子說:“能不能送媽媽幾張?”受到鼓勵的兒子更加用心地畫畫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尊重孩子的興趣與天性,既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更是對孩子創造性思維的鼓勵。

所以,我們不該將成年人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許多時候,不要去在意孩子的選擇是否和自己一致,太刻意的父母可能會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適得其反。

3

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和很多父母一樣,楊瀾也非常注重自身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她曾說:“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作為一名職業女性,楊瀾曾困惑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曾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每次我收拾行李準備出差時,就覺得做了一件特別對不起孩子的事。”楊瀾說。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她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

她覺得:“對一個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母親和父親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他們如此地充實,見到這麼大的世界,帶回來這麼有趣的故事,而且他們能夠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一些指導。”

在楊瀾的育兒經中,這也成了最重要的一點: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做人的,不僅僅是道德層面,也包括父母怎樣度過他們的人生。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在家庭生活上,十分謙遜低調,從沒有公開過自己兒女的照片。外界只能偶爾從微博和一些楊瀾的社交活動中獲得一些楊瀾家庭的信息。

在家庭生活上低調的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曾在一次“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人格培養、身心發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智慧媽媽”的育兒觀↓↓↓

1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大兒子;2000年,楊瀾又在上海喜得小女兒,圓了她“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夢。

由於工作原因,楊瀾無法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陪伴在了他們身邊。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心理諮詢師馬夏霞曾表示:“家長工作再忙,還是要保證基本陪伴時間。”

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楊瀾都堅持母乳餵養;從孩子出生到步入童年,楊瀾也一直是自己帶孩子,雖然有點辛苦,可她覺得很值。

因為,她深知,缺少母愛的陪伴,孩子會變得委屈而脆弱。

楊瀾至今仍然記得一個場景↓↓↓

那是兒子1歲多時,楊瀾第一次長時間出差,要離開五天。出差回到家,楊瀾發現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過去,憋了半天之後,委屈得哭出了聲。

兒子委屈的表情,讓楊瀾十分心疼。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

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後會很難彌補。

於是,她扔掉了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一整年的“全職媽媽”。

對於這個決定,楊瀾至今感到欣慰,那一年太值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可是,矛盾不是每一次都能調和的。

2001年,女兒三個月,還在哺乳期,剛好遇上北京申奧,楊瀾必須得在北京上海之間來回跑。

怎麼辦?沒辦法,只得給女兒斷奶。

說起這件事,楊瀾一臉無奈。不過女兒卻很體諒她,還開玩笑說:“我也為申奧做過貢獻哦!”

楊瀾深知,媽媽不是萬能的,所以她給自己定了一條規矩——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並提醒自己保證做到!

在出差前,她會詳細地告訴兩個娃:去多久,什麼時間回來,上午還是下午,吃過晚飯還是深夜…

楊瀾很忙,世界各地來回穿梭,可即使這樣,她仍然成為了孩子鋼琴學校裡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

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他遊歷十五個國家。

為了和孩子們多待一會,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

回到家中,即使再累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專心致志和他們說話,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世界。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楊瀾會與他們玩拼圖、講故事,會和他們打鬧,也會和他們一起看電影。

這樣的陪伴,給了孩子非常多的快樂。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因此,為人父母,應該多抽空陪陪孩子,和家人度過閒暇時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同時,還應杜絕形式上的“陪伴”。有些家長以為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了,但其實,如果你不和孩子親密互動,那只是“陪著”。

所以,父母還應該在生活中和孩子打成一片,真正的陪伴孩子,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

不緊張,不苛求,尊重孩子的天性

一位心理專家說過:“無論你多麼小心,你的孩子都會留下一些心靈創傷。”

楊瀾一直告訴自己,做媽媽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對孩子有太多苛求,很多情況下,父母和孩子是一種最自然的關係,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好。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孩子長大了,該上學了,那上什麼樣的學校好呢?

在這些事情上,楊瀾和很多父母不一樣。

按楊瀾的條件,她本可以讓孩子上貴族學校,但是,不管到哪裡,她都堅持讓孩子上普通的公立學校。

楊瀾覺得,上公立學校可以讓孩子接觸到最真實的生活,這樣對孩子才是真實可靠和有益的。

讓她欣慰的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兒子的學習成績還不錯,能在班上保持前三名。

這讓楊瀾對兒子十分的讚賞。

當初給兒子起名字時,楊瀾夫婦曾開玩笑地說,就叫“吳(無)所謂”好了,不知是否有這個玩笑的緣故,兒子對自己的成績排名、個人的利害得失,真的有些“無所謂”。

當然,並不是真的無所謂。有時,楊瀾會鼓勵兒子競選班長,用壓歲錢為患白血病的同學捐款,積極為同學服務,這都是楊瀾十分看重的事情。

楊瀾認為,兒子要做一個好班長、好乾部,他得努力讓自己各方面都優秀,自然也包括學習成績…

有一次,兒子在學校和班裡一個不守規則的同學發生了爭執,導致了兩人打架。

兒子悄悄地把那位同學拉進廁所“私了”:兩人先是打了一架,打累了,兒子道歉說自己當初勸告方式不對,但本意是為維護班級的榮譽,因此請同學諒解,最後兩人握手言和…

楊瀾得知後,對兒子大加讚賞了一番,表揚兒子能夠獨立處理矛盾而不是向老師告狀。

楊瀾說:和孩子討論他們關心的事情,其實是媽媽最應該集中精神認真對待的,因為這往往是教給孩子做人道理的最佳時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曾說:“我從不要求孩子有突出成就”。相反,她希望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也能給別人帶去快樂。

對此,她從不苛求孩子孩子一定要去學奧數,反而讓孩子重點學習中文。

按照她的說法,無論孩子們今後去哪兒,做什麼,都要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血液裡。

楊瀾也非常懂得尊重孩子的興趣,敬畏孩子的天性↓↓↓

楊瀾希望孩子能多一點藝術薰陶,於是,從小就安排他們學習鋼琴。

不過,令她沒想到的是,同在一個家裡,兒子和女兒的情況卻大相徑庭:兒子學了不到一年就開始不耐煩,打了退堂鼓;儘管有哥哥的“壞榜樣”,可女兒打一開始就迷上了鋼琴,天天都會要求多彈多練,完全不用別人監督…

楊瀾意識到,哪怕是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家庭,每個孩子也不盡相同,孩子的天性真的有神祕之處,必須要對此敬畏。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後來,楊瀾發現兒子喜歡畫畫、卡通漫畫,課間的時候,小朋友們會排著隊請他畫畫。楊瀾跟兒子說:“能不能送媽媽幾張?”受到鼓勵的兒子更加用心地畫畫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尊重孩子的興趣與天性,既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更是對孩子創造性思維的鼓勵。

所以,我們不該將成年人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許多時候,不要去在意孩子的選擇是否和自己一致,太刻意的父母可能會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適得其反。

3

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和很多父母一樣,楊瀾也非常注重自身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她曾說:“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作為一名職業女性,楊瀾曾困惑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曾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每次我收拾行李準備出差時,就覺得做了一件特別對不起孩子的事。”楊瀾說。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她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

她覺得:“對一個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母親和父親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他們如此地充實,見到這麼大的世界,帶回來這麼有趣的故事,而且他們能夠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一些指導。”

在楊瀾的育兒經中,這也成了最重要的一點: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做人的,不僅僅是道德層面,也包括父母怎樣度過他們的人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有一次,兒子學校開聯歡會,老師事先和楊瀾溝通,請她在會上做一個主題演講。

見慣了大場面的她,沒想到居然會為這三分鐘演講而無比緊張。

她生怕無法讓老師滿意,又怕家長們覺得自己矯情,更害怕給兒子丟臉。

兒子看出了媽媽的擔心,也看到了媽媽的認真,在她最終講完下來後,兒子給予了高度的讚揚。楊瀾由此得出結論:“其實孩子也會非常在乎父母做事的態度。”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在家庭生活上,十分謙遜低調,從沒有公開過自己兒女的照片。外界只能偶爾從微博和一些楊瀾的社交活動中獲得一些楊瀾家庭的信息。

在家庭生活上低調的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曾在一次“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人格培養、身心發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智慧媽媽”的育兒觀↓↓↓

1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大兒子;2000年,楊瀾又在上海喜得小女兒,圓了她“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夢。

由於工作原因,楊瀾無法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陪伴在了他們身邊。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心理諮詢師馬夏霞曾表示:“家長工作再忙,還是要保證基本陪伴時間。”

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楊瀾都堅持母乳餵養;從孩子出生到步入童年,楊瀾也一直是自己帶孩子,雖然有點辛苦,可她覺得很值。

因為,她深知,缺少母愛的陪伴,孩子會變得委屈而脆弱。

楊瀾至今仍然記得一個場景↓↓↓

那是兒子1歲多時,楊瀾第一次長時間出差,要離開五天。出差回到家,楊瀾發現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過去,憋了半天之後,委屈得哭出了聲。

兒子委屈的表情,讓楊瀾十分心疼。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

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後會很難彌補。

於是,她扔掉了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一整年的“全職媽媽”。

對於這個決定,楊瀾至今感到欣慰,那一年太值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可是,矛盾不是每一次都能調和的。

2001年,女兒三個月,還在哺乳期,剛好遇上北京申奧,楊瀾必須得在北京上海之間來回跑。

怎麼辦?沒辦法,只得給女兒斷奶。

說起這件事,楊瀾一臉無奈。不過女兒卻很體諒她,還開玩笑說:“我也為申奧做過貢獻哦!”

楊瀾深知,媽媽不是萬能的,所以她給自己定了一條規矩——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並提醒自己保證做到!

在出差前,她會詳細地告訴兩個娃:去多久,什麼時間回來,上午還是下午,吃過晚飯還是深夜…

楊瀾很忙,世界各地來回穿梭,可即使這樣,她仍然成為了孩子鋼琴學校裡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

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他遊歷十五個國家。

為了和孩子們多待一會,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

回到家中,即使再累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專心致志和他們說話,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世界。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楊瀾會與他們玩拼圖、講故事,會和他們打鬧,也會和他們一起看電影。

這樣的陪伴,給了孩子非常多的快樂。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因此,為人父母,應該多抽空陪陪孩子,和家人度過閒暇時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同時,還應杜絕形式上的“陪伴”。有些家長以為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了,但其實,如果你不和孩子親密互動,那只是“陪著”。

所以,父母還應該在生活中和孩子打成一片,真正的陪伴孩子,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

不緊張,不苛求,尊重孩子的天性

一位心理專家說過:“無論你多麼小心,你的孩子都會留下一些心靈創傷。”

楊瀾一直告訴自己,做媽媽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對孩子有太多苛求,很多情況下,父母和孩子是一種最自然的關係,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好。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孩子長大了,該上學了,那上什麼樣的學校好呢?

在這些事情上,楊瀾和很多父母不一樣。

按楊瀾的條件,她本可以讓孩子上貴族學校,但是,不管到哪裡,她都堅持讓孩子上普通的公立學校。

楊瀾覺得,上公立學校可以讓孩子接觸到最真實的生活,這樣對孩子才是真實可靠和有益的。

讓她欣慰的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兒子的學習成績還不錯,能在班上保持前三名。

這讓楊瀾對兒子十分的讚賞。

當初給兒子起名字時,楊瀾夫婦曾開玩笑地說,就叫“吳(無)所謂”好了,不知是否有這個玩笑的緣故,兒子對自己的成績排名、個人的利害得失,真的有些“無所謂”。

當然,並不是真的無所謂。有時,楊瀾會鼓勵兒子競選班長,用壓歲錢為患白血病的同學捐款,積極為同學服務,這都是楊瀾十分看重的事情。

楊瀾認為,兒子要做一個好班長、好乾部,他得努力讓自己各方面都優秀,自然也包括學習成績…

有一次,兒子在學校和班裡一個不守規則的同學發生了爭執,導致了兩人打架。

兒子悄悄地把那位同學拉進廁所“私了”:兩人先是打了一架,打累了,兒子道歉說自己當初勸告方式不對,但本意是為維護班級的榮譽,因此請同學諒解,最後兩人握手言和…

楊瀾得知後,對兒子大加讚賞了一番,表揚兒子能夠獨立處理矛盾而不是向老師告狀。

楊瀾說:和孩子討論他們關心的事情,其實是媽媽最應該集中精神認真對待的,因為這往往是教給孩子做人道理的最佳時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曾說:“我從不要求孩子有突出成就”。相反,她希望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也能給別人帶去快樂。

對此,她從不苛求孩子孩子一定要去學奧數,反而讓孩子重點學習中文。

按照她的說法,無論孩子們今後去哪兒,做什麼,都要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血液裡。

楊瀾也非常懂得尊重孩子的興趣,敬畏孩子的天性↓↓↓

楊瀾希望孩子能多一點藝術薰陶,於是,從小就安排他們學習鋼琴。

不過,令她沒想到的是,同在一個家裡,兒子和女兒的情況卻大相徑庭:兒子學了不到一年就開始不耐煩,打了退堂鼓;儘管有哥哥的“壞榜樣”,可女兒打一開始就迷上了鋼琴,天天都會要求多彈多練,完全不用別人監督…

楊瀾意識到,哪怕是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家庭,每個孩子也不盡相同,孩子的天性真的有神祕之處,必須要對此敬畏。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後來,楊瀾發現兒子喜歡畫畫、卡通漫畫,課間的時候,小朋友們會排著隊請他畫畫。楊瀾跟兒子說:“能不能送媽媽幾張?”受到鼓勵的兒子更加用心地畫畫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尊重孩子的興趣與天性,既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更是對孩子創造性思維的鼓勵。

所以,我們不該將成年人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許多時候,不要去在意孩子的選擇是否和自己一致,太刻意的父母可能會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適得其反。

3

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和很多父母一樣,楊瀾也非常注重自身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她曾說:“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作為一名職業女性,楊瀾曾困惑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曾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每次我收拾行李準備出差時,就覺得做了一件特別對不起孩子的事。”楊瀾說。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她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

她覺得:“對一個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母親和父親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他們如此地充實,見到這麼大的世界,帶回來這麼有趣的故事,而且他們能夠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一些指導。”

在楊瀾的育兒經中,這也成了最重要的一點: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做人的,不僅僅是道德層面,也包括父母怎樣度過他們的人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有一次,兒子學校開聯歡會,老師事先和楊瀾溝通,請她在會上做一個主題演講。

見慣了大場面的她,沒想到居然會為這三分鐘演講而無比緊張。

她生怕無法讓老師滿意,又怕家長們覺得自己矯情,更害怕給兒子丟臉。

兒子看出了媽媽的擔心,也看到了媽媽的認真,在她最終講完下來後,兒子給予了高度的讚揚。楊瀾由此得出結論:“其實孩子也會非常在乎父母做事的態度。”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楊瀾如是說。

古語說:“身行一例 勝似千言”。

以身作則,以身表率,好過千言萬語的耳提面命,孩子也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更容易接受。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在家庭生活上,十分謙遜低調,從沒有公開過自己兒女的照片。外界只能偶爾從微博和一些楊瀾的社交活動中獲得一些楊瀾家庭的信息。

在家庭生活上低調的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曾在一次“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人格培養、身心發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智慧媽媽”的育兒觀↓↓↓

1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大兒子;2000年,楊瀾又在上海喜得小女兒,圓了她“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夢。

由於工作原因,楊瀾無法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陪伴在了他們身邊。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心理諮詢師馬夏霞曾表示:“家長工作再忙,還是要保證基本陪伴時間。”

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楊瀾都堅持母乳餵養;從孩子出生到步入童年,楊瀾也一直是自己帶孩子,雖然有點辛苦,可她覺得很值。

因為,她深知,缺少母愛的陪伴,孩子會變得委屈而脆弱。

楊瀾至今仍然記得一個場景↓↓↓

那是兒子1歲多時,楊瀾第一次長時間出差,要離開五天。出差回到家,楊瀾發現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過去,憋了半天之後,委屈得哭出了聲。

兒子委屈的表情,讓楊瀾十分心疼。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

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後會很難彌補。

於是,她扔掉了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一整年的“全職媽媽”。

對於這個決定,楊瀾至今感到欣慰,那一年太值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可是,矛盾不是每一次都能調和的。

2001年,女兒三個月,還在哺乳期,剛好遇上北京申奧,楊瀾必須得在北京上海之間來回跑。

怎麼辦?沒辦法,只得給女兒斷奶。

說起這件事,楊瀾一臉無奈。不過女兒卻很體諒她,還開玩笑說:“我也為申奧做過貢獻哦!”

楊瀾深知,媽媽不是萬能的,所以她給自己定了一條規矩——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並提醒自己保證做到!

在出差前,她會詳細地告訴兩個娃:去多久,什麼時間回來,上午還是下午,吃過晚飯還是深夜…

楊瀾很忙,世界各地來回穿梭,可即使這樣,她仍然成為了孩子鋼琴學校裡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

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他遊歷十五個國家。

為了和孩子們多待一會,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

回到家中,即使再累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專心致志和他們說話,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世界。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楊瀾會與他們玩拼圖、講故事,會和他們打鬧,也會和他們一起看電影。

這樣的陪伴,給了孩子非常多的快樂。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因此,為人父母,應該多抽空陪陪孩子,和家人度過閒暇時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同時,還應杜絕形式上的“陪伴”。有些家長以為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了,但其實,如果你不和孩子親密互動,那只是“陪著”。

所以,父母還應該在生活中和孩子打成一片,真正的陪伴孩子,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

不緊張,不苛求,尊重孩子的天性

一位心理專家說過:“無論你多麼小心,你的孩子都會留下一些心靈創傷。”

楊瀾一直告訴自己,做媽媽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對孩子有太多苛求,很多情況下,父母和孩子是一種最自然的關係,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好。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孩子長大了,該上學了,那上什麼樣的學校好呢?

在這些事情上,楊瀾和很多父母不一樣。

按楊瀾的條件,她本可以讓孩子上貴族學校,但是,不管到哪裡,她都堅持讓孩子上普通的公立學校。

楊瀾覺得,上公立學校可以讓孩子接觸到最真實的生活,這樣對孩子才是真實可靠和有益的。

讓她欣慰的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兒子的學習成績還不錯,能在班上保持前三名。

這讓楊瀾對兒子十分的讚賞。

當初給兒子起名字時,楊瀾夫婦曾開玩笑地說,就叫“吳(無)所謂”好了,不知是否有這個玩笑的緣故,兒子對自己的成績排名、個人的利害得失,真的有些“無所謂”。

當然,並不是真的無所謂。有時,楊瀾會鼓勵兒子競選班長,用壓歲錢為患白血病的同學捐款,積極為同學服務,這都是楊瀾十分看重的事情。

楊瀾認為,兒子要做一個好班長、好乾部,他得努力讓自己各方面都優秀,自然也包括學習成績…

有一次,兒子在學校和班裡一個不守規則的同學發生了爭執,導致了兩人打架。

兒子悄悄地把那位同學拉進廁所“私了”:兩人先是打了一架,打累了,兒子道歉說自己當初勸告方式不對,但本意是為維護班級的榮譽,因此請同學諒解,最後兩人握手言和…

楊瀾得知後,對兒子大加讚賞了一番,表揚兒子能夠獨立處理矛盾而不是向老師告狀。

楊瀾說:和孩子討論他們關心的事情,其實是媽媽最應該集中精神認真對待的,因為這往往是教給孩子做人道理的最佳時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曾說:“我從不要求孩子有突出成就”。相反,她希望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也能給別人帶去快樂。

對此,她從不苛求孩子孩子一定要去學奧數,反而讓孩子重點學習中文。

按照她的說法,無論孩子們今後去哪兒,做什麼,都要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血液裡。

楊瀾也非常懂得尊重孩子的興趣,敬畏孩子的天性↓↓↓

楊瀾希望孩子能多一點藝術薰陶,於是,從小就安排他們學習鋼琴。

不過,令她沒想到的是,同在一個家裡,兒子和女兒的情況卻大相徑庭:兒子學了不到一年就開始不耐煩,打了退堂鼓;儘管有哥哥的“壞榜樣”,可女兒打一開始就迷上了鋼琴,天天都會要求多彈多練,完全不用別人監督…

楊瀾意識到,哪怕是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家庭,每個孩子也不盡相同,孩子的天性真的有神祕之處,必須要對此敬畏。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後來,楊瀾發現兒子喜歡畫畫、卡通漫畫,課間的時候,小朋友們會排著隊請他畫畫。楊瀾跟兒子說:“能不能送媽媽幾張?”受到鼓勵的兒子更加用心地畫畫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尊重孩子的興趣與天性,既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更是對孩子創造性思維的鼓勵。

所以,我們不該將成年人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許多時候,不要去在意孩子的選擇是否和自己一致,太刻意的父母可能會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適得其反。

3

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和很多父母一樣,楊瀾也非常注重自身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她曾說:“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作為一名職業女性,楊瀾曾困惑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曾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每次我收拾行李準備出差時,就覺得做了一件特別對不起孩子的事。”楊瀾說。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她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

她覺得:“對一個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母親和父親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他們如此地充實,見到這麼大的世界,帶回來這麼有趣的故事,而且他們能夠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一些指導。”

在楊瀾的育兒經中,這也成了最重要的一點: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做人的,不僅僅是道德層面,也包括父母怎樣度過他們的人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有一次,兒子學校開聯歡會,老師事先和楊瀾溝通,請她在會上做一個主題演講。

見慣了大場面的她,沒想到居然會為這三分鐘演講而無比緊張。

她生怕無法讓老師滿意,又怕家長們覺得自己矯情,更害怕給兒子丟臉。

兒子看出了媽媽的擔心,也看到了媽媽的認真,在她最終講完下來後,兒子給予了高度的讚揚。楊瀾由此得出結論:“其實孩子也會非常在乎父母做事的態度。”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楊瀾如是說。

古語說:“身行一例 勝似千言”。

以身作則,以身表率,好過千言萬語的耳提面命,孩子也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更容易接受。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4

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

楊瀾曾說:“可以不成功,不能不成長。”

對此,她解釋道:“你一定要有成長的意願。成長和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不同:你創造它,你活出它。”

所以,楊瀾從不要求孩子要成為學霸、神童,相反,她認為孩子在學會做人上更重要。

為此,楊瀾身體力行,努力培養孩子四方面的素養和品性:愛好運動、慈悲為懷、善於表達和富有幽默感。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在家庭生活上,十分謙遜低調,從沒有公開過自己兒女的照片。外界只能偶爾從微博和一些楊瀾的社交活動中獲得一些楊瀾家庭的信息。

在家庭生活上低調的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曾在一次“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人格培養、身心發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智慧媽媽”的育兒觀↓↓↓

1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大兒子;2000年,楊瀾又在上海喜得小女兒,圓了她“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夢。

由於工作原因,楊瀾無法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陪伴在了他們身邊。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心理諮詢師馬夏霞曾表示:“家長工作再忙,還是要保證基本陪伴時間。”

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楊瀾都堅持母乳餵養;從孩子出生到步入童年,楊瀾也一直是自己帶孩子,雖然有點辛苦,可她覺得很值。

因為,她深知,缺少母愛的陪伴,孩子會變得委屈而脆弱。

楊瀾至今仍然記得一個場景↓↓↓

那是兒子1歲多時,楊瀾第一次長時間出差,要離開五天。出差回到家,楊瀾發現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過去,憋了半天之後,委屈得哭出了聲。

兒子委屈的表情,讓楊瀾十分心疼。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

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後會很難彌補。

於是,她扔掉了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一整年的“全職媽媽”。

對於這個決定,楊瀾至今感到欣慰,那一年太值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可是,矛盾不是每一次都能調和的。

2001年,女兒三個月,還在哺乳期,剛好遇上北京申奧,楊瀾必須得在北京上海之間來回跑。

怎麼辦?沒辦法,只得給女兒斷奶。

說起這件事,楊瀾一臉無奈。不過女兒卻很體諒她,還開玩笑說:“我也為申奧做過貢獻哦!”

楊瀾深知,媽媽不是萬能的,所以她給自己定了一條規矩——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並提醒自己保證做到!

在出差前,她會詳細地告訴兩個娃:去多久,什麼時間回來,上午還是下午,吃過晚飯還是深夜…

楊瀾很忙,世界各地來回穿梭,可即使這樣,她仍然成為了孩子鋼琴學校裡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

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他遊歷十五個國家。

為了和孩子們多待一會,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

回到家中,即使再累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專心致志和他們說話,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世界。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楊瀾會與他們玩拼圖、講故事,會和他們打鬧,也會和他們一起看電影。

這樣的陪伴,給了孩子非常多的快樂。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因此,為人父母,應該多抽空陪陪孩子,和家人度過閒暇時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同時,還應杜絕形式上的“陪伴”。有些家長以為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了,但其實,如果你不和孩子親密互動,那只是“陪著”。

所以,父母還應該在生活中和孩子打成一片,真正的陪伴孩子,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

不緊張,不苛求,尊重孩子的天性

一位心理專家說過:“無論你多麼小心,你的孩子都會留下一些心靈創傷。”

楊瀾一直告訴自己,做媽媽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對孩子有太多苛求,很多情況下,父母和孩子是一種最自然的關係,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好。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孩子長大了,該上學了,那上什麼樣的學校好呢?

在這些事情上,楊瀾和很多父母不一樣。

按楊瀾的條件,她本可以讓孩子上貴族學校,但是,不管到哪裡,她都堅持讓孩子上普通的公立學校。

楊瀾覺得,上公立學校可以讓孩子接觸到最真實的生活,這樣對孩子才是真實可靠和有益的。

讓她欣慰的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兒子的學習成績還不錯,能在班上保持前三名。

這讓楊瀾對兒子十分的讚賞。

當初給兒子起名字時,楊瀾夫婦曾開玩笑地說,就叫“吳(無)所謂”好了,不知是否有這個玩笑的緣故,兒子對自己的成績排名、個人的利害得失,真的有些“無所謂”。

當然,並不是真的無所謂。有時,楊瀾會鼓勵兒子競選班長,用壓歲錢為患白血病的同學捐款,積極為同學服務,這都是楊瀾十分看重的事情。

楊瀾認為,兒子要做一個好班長、好乾部,他得努力讓自己各方面都優秀,自然也包括學習成績…

有一次,兒子在學校和班裡一個不守規則的同學發生了爭執,導致了兩人打架。

兒子悄悄地把那位同學拉進廁所“私了”:兩人先是打了一架,打累了,兒子道歉說自己當初勸告方式不對,但本意是為維護班級的榮譽,因此請同學諒解,最後兩人握手言和…

楊瀾得知後,對兒子大加讚賞了一番,表揚兒子能夠獨立處理矛盾而不是向老師告狀。

楊瀾說:和孩子討論他們關心的事情,其實是媽媽最應該集中精神認真對待的,因為這往往是教給孩子做人道理的最佳時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曾說:“我從不要求孩子有突出成就”。相反,她希望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也能給別人帶去快樂。

對此,她從不苛求孩子孩子一定要去學奧數,反而讓孩子重點學習中文。

按照她的說法,無論孩子們今後去哪兒,做什麼,都要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血液裡。

楊瀾也非常懂得尊重孩子的興趣,敬畏孩子的天性↓↓↓

楊瀾希望孩子能多一點藝術薰陶,於是,從小就安排他們學習鋼琴。

不過,令她沒想到的是,同在一個家裡,兒子和女兒的情況卻大相徑庭:兒子學了不到一年就開始不耐煩,打了退堂鼓;儘管有哥哥的“壞榜樣”,可女兒打一開始就迷上了鋼琴,天天都會要求多彈多練,完全不用別人監督…

楊瀾意識到,哪怕是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家庭,每個孩子也不盡相同,孩子的天性真的有神祕之處,必須要對此敬畏。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後來,楊瀾發現兒子喜歡畫畫、卡通漫畫,課間的時候,小朋友們會排著隊請他畫畫。楊瀾跟兒子說:“能不能送媽媽幾張?”受到鼓勵的兒子更加用心地畫畫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尊重孩子的興趣與天性,既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更是對孩子創造性思維的鼓勵。

所以,我們不該將成年人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許多時候,不要去在意孩子的選擇是否和自己一致,太刻意的父母可能會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適得其反。

3

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和很多父母一樣,楊瀾也非常注重自身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她曾說:“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作為一名職業女性,楊瀾曾困惑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曾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每次我收拾行李準備出差時,就覺得做了一件特別對不起孩子的事。”楊瀾說。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她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

她覺得:“對一個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母親和父親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他們如此地充實,見到這麼大的世界,帶回來這麼有趣的故事,而且他們能夠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一些指導。”

在楊瀾的育兒經中,這也成了最重要的一點: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做人的,不僅僅是道德層面,也包括父母怎樣度過他們的人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有一次,兒子學校開聯歡會,老師事先和楊瀾溝通,請她在會上做一個主題演講。

見慣了大場面的她,沒想到居然會為這三分鐘演講而無比緊張。

她生怕無法讓老師滿意,又怕家長們覺得自己矯情,更害怕給兒子丟臉。

兒子看出了媽媽的擔心,也看到了媽媽的認真,在她最終講完下來後,兒子給予了高度的讚揚。楊瀾由此得出結論:“其實孩子也會非常在乎父母做事的態度。”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楊瀾如是說。

古語說:“身行一例 勝似千言”。

以身作則,以身表率,好過千言萬語的耳提面命,孩子也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更容易接受。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4

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

楊瀾曾說:“可以不成功,不能不成長。”

對此,她解釋道:“你一定要有成長的意願。成長和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不同:你創造它,你活出它。”

所以,楊瀾從不要求孩子要成為學霸、神童,相反,她認為孩子在學會做人上更重要。

為此,楊瀾身體力行,努力培養孩子四方面的素養和品性:愛好運動、慈悲為懷、善於表達和富有幽默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1.愛好運動

英語專業出身的楊瀾,並不注重對孩子的英語輔導,反而鼓勵孩子多進行體育鍛煉,並經常參與其中。

她和孩子一起去體育場,一起滑冰。

有一次和女兒滑冰時,楊瀾不小心摔壞了尾椎骨,養好了傷還是繼續奔向運動場。

楊瀾發現,孩子更喜歡和他們一起運動的媽媽。為此,楊瀾和孩子們約定,一星期至少出兩次大汗。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在家庭生活上,十分謙遜低調,從沒有公開過自己兒女的照片。外界只能偶爾從微博和一些楊瀾的社交活動中獲得一些楊瀾家庭的信息。

在家庭生活上低調的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曾在一次“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人格培養、身心發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智慧媽媽”的育兒觀↓↓↓

1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大兒子;2000年,楊瀾又在上海喜得小女兒,圓了她“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夢。

由於工作原因,楊瀾無法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陪伴在了他們身邊。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心理諮詢師馬夏霞曾表示:“家長工作再忙,還是要保證基本陪伴時間。”

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楊瀾都堅持母乳餵養;從孩子出生到步入童年,楊瀾也一直是自己帶孩子,雖然有點辛苦,可她覺得很值。

因為,她深知,缺少母愛的陪伴,孩子會變得委屈而脆弱。

楊瀾至今仍然記得一個場景↓↓↓

那是兒子1歲多時,楊瀾第一次長時間出差,要離開五天。出差回到家,楊瀾發現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過去,憋了半天之後,委屈得哭出了聲。

兒子委屈的表情,讓楊瀾十分心疼。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

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後會很難彌補。

於是,她扔掉了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一整年的“全職媽媽”。

對於這個決定,楊瀾至今感到欣慰,那一年太值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可是,矛盾不是每一次都能調和的。

2001年,女兒三個月,還在哺乳期,剛好遇上北京申奧,楊瀾必須得在北京上海之間來回跑。

怎麼辦?沒辦法,只得給女兒斷奶。

說起這件事,楊瀾一臉無奈。不過女兒卻很體諒她,還開玩笑說:“我也為申奧做過貢獻哦!”

楊瀾深知,媽媽不是萬能的,所以她給自己定了一條規矩——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並提醒自己保證做到!

在出差前,她會詳細地告訴兩個娃:去多久,什麼時間回來,上午還是下午,吃過晚飯還是深夜…

楊瀾很忙,世界各地來回穿梭,可即使這樣,她仍然成為了孩子鋼琴學校裡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

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他遊歷十五個國家。

為了和孩子們多待一會,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

回到家中,即使再累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專心致志和他們說話,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世界。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楊瀾會與他們玩拼圖、講故事,會和他們打鬧,也會和他們一起看電影。

這樣的陪伴,給了孩子非常多的快樂。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因此,為人父母,應該多抽空陪陪孩子,和家人度過閒暇時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同時,還應杜絕形式上的“陪伴”。有些家長以為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了,但其實,如果你不和孩子親密互動,那只是“陪著”。

所以,父母還應該在生活中和孩子打成一片,真正的陪伴孩子,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

不緊張,不苛求,尊重孩子的天性

一位心理專家說過:“無論你多麼小心,你的孩子都會留下一些心靈創傷。”

楊瀾一直告訴自己,做媽媽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對孩子有太多苛求,很多情況下,父母和孩子是一種最自然的關係,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好。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孩子長大了,該上學了,那上什麼樣的學校好呢?

在這些事情上,楊瀾和很多父母不一樣。

按楊瀾的條件,她本可以讓孩子上貴族學校,但是,不管到哪裡,她都堅持讓孩子上普通的公立學校。

楊瀾覺得,上公立學校可以讓孩子接觸到最真實的生活,這樣對孩子才是真實可靠和有益的。

讓她欣慰的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兒子的學習成績還不錯,能在班上保持前三名。

這讓楊瀾對兒子十分的讚賞。

當初給兒子起名字時,楊瀾夫婦曾開玩笑地說,就叫“吳(無)所謂”好了,不知是否有這個玩笑的緣故,兒子對自己的成績排名、個人的利害得失,真的有些“無所謂”。

當然,並不是真的無所謂。有時,楊瀾會鼓勵兒子競選班長,用壓歲錢為患白血病的同學捐款,積極為同學服務,這都是楊瀾十分看重的事情。

楊瀾認為,兒子要做一個好班長、好乾部,他得努力讓自己各方面都優秀,自然也包括學習成績…

有一次,兒子在學校和班裡一個不守規則的同學發生了爭執,導致了兩人打架。

兒子悄悄地把那位同學拉進廁所“私了”:兩人先是打了一架,打累了,兒子道歉說自己當初勸告方式不對,但本意是為維護班級的榮譽,因此請同學諒解,最後兩人握手言和…

楊瀾得知後,對兒子大加讚賞了一番,表揚兒子能夠獨立處理矛盾而不是向老師告狀。

楊瀾說:和孩子討論他們關心的事情,其實是媽媽最應該集中精神認真對待的,因為這往往是教給孩子做人道理的最佳時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曾說:“我從不要求孩子有突出成就”。相反,她希望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也能給別人帶去快樂。

對此,她從不苛求孩子孩子一定要去學奧數,反而讓孩子重點學習中文。

按照她的說法,無論孩子們今後去哪兒,做什麼,都要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血液裡。

楊瀾也非常懂得尊重孩子的興趣,敬畏孩子的天性↓↓↓

楊瀾希望孩子能多一點藝術薰陶,於是,從小就安排他們學習鋼琴。

不過,令她沒想到的是,同在一個家裡,兒子和女兒的情況卻大相徑庭:兒子學了不到一年就開始不耐煩,打了退堂鼓;儘管有哥哥的“壞榜樣”,可女兒打一開始就迷上了鋼琴,天天都會要求多彈多練,完全不用別人監督…

楊瀾意識到,哪怕是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家庭,每個孩子也不盡相同,孩子的天性真的有神祕之處,必須要對此敬畏。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後來,楊瀾發現兒子喜歡畫畫、卡通漫畫,課間的時候,小朋友們會排著隊請他畫畫。楊瀾跟兒子說:“能不能送媽媽幾張?”受到鼓勵的兒子更加用心地畫畫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尊重孩子的興趣與天性,既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更是對孩子創造性思維的鼓勵。

所以,我們不該將成年人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許多時候,不要去在意孩子的選擇是否和自己一致,太刻意的父母可能會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適得其反。

3

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和很多父母一樣,楊瀾也非常注重自身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她曾說:“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作為一名職業女性,楊瀾曾困惑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曾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每次我收拾行李準備出差時,就覺得做了一件特別對不起孩子的事。”楊瀾說。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她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

她覺得:“對一個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母親和父親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他們如此地充實,見到這麼大的世界,帶回來這麼有趣的故事,而且他們能夠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一些指導。”

在楊瀾的育兒經中,這也成了最重要的一點: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做人的,不僅僅是道德層面,也包括父母怎樣度過他們的人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有一次,兒子學校開聯歡會,老師事先和楊瀾溝通,請她在會上做一個主題演講。

見慣了大場面的她,沒想到居然會為這三分鐘演講而無比緊張。

她生怕無法讓老師滿意,又怕家長們覺得自己矯情,更害怕給兒子丟臉。

兒子看出了媽媽的擔心,也看到了媽媽的認真,在她最終講完下來後,兒子給予了高度的讚揚。楊瀾由此得出結論:“其實孩子也會非常在乎父母做事的態度。”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楊瀾如是說。

古語說:“身行一例 勝似千言”。

以身作則,以身表率,好過千言萬語的耳提面命,孩子也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更容易接受。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4

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

楊瀾曾說:“可以不成功,不能不成長。”

對此,她解釋道:“你一定要有成長的意願。成長和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不同:你創造它,你活出它。”

所以,楊瀾從不要求孩子要成為學霸、神童,相反,她認為孩子在學會做人上更重要。

為此,楊瀾身體力行,努力培養孩子四方面的素養和品性:愛好運動、慈悲為懷、善於表達和富有幽默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1.愛好運動

英語專業出身的楊瀾,並不注重對孩子的英語輔導,反而鼓勵孩子多進行體育鍛煉,並經常參與其中。

她和孩子一起去體育場,一起滑冰。

有一次和女兒滑冰時,楊瀾不小心摔壞了尾椎骨,養好了傷還是繼續奔向運動場。

楊瀾發現,孩子更喜歡和他們一起運動的媽媽。為此,楊瀾和孩子們約定,一星期至少出兩次大汗。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慈悲為懷

兒子小時候,楊瀾在給他講完上帝和所羅門的故事後問:“如果上帝只能給你一件禮物,你要什麼?”

故事中的所羅門要的是智慧,可兒子回答說,他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小朋友都健康…楊瀾萬分驚喜地誇兒子:“你比所羅門還厲害!”

楊瀾的工作多元,其中一個就是慈善事業。

每次出去工作,只要是和慈善事業有關,楊瀾回家都會和孩子們分享,告訴他們慈善的意義。

後來,兒子在學校當了班長,楊瀾和他達成了共識:做班長就是要犧牲自己為大家服務。

這讓兒子學會了懂得關心他人,奉獻自己的良好品質。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在家庭生活上,十分謙遜低調,從沒有公開過自己兒女的照片。外界只能偶爾從微博和一些楊瀾的社交活動中獲得一些楊瀾家庭的信息。

在家庭生活上低調的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曾在一次“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人格培養、身心發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智慧媽媽”的育兒觀↓↓↓

1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大兒子;2000年,楊瀾又在上海喜得小女兒,圓了她“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夢。

由於工作原因,楊瀾無法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陪伴在了他們身邊。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心理諮詢師馬夏霞曾表示:“家長工作再忙,還是要保證基本陪伴時間。”

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楊瀾都堅持母乳餵養;從孩子出生到步入童年,楊瀾也一直是自己帶孩子,雖然有點辛苦,可她覺得很值。

因為,她深知,缺少母愛的陪伴,孩子會變得委屈而脆弱。

楊瀾至今仍然記得一個場景↓↓↓

那是兒子1歲多時,楊瀾第一次長時間出差,要離開五天。出差回到家,楊瀾發現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過去,憋了半天之後,委屈得哭出了聲。

兒子委屈的表情,讓楊瀾十分心疼。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

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後會很難彌補。

於是,她扔掉了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一整年的“全職媽媽”。

對於這個決定,楊瀾至今感到欣慰,那一年太值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可是,矛盾不是每一次都能調和的。

2001年,女兒三個月,還在哺乳期,剛好遇上北京申奧,楊瀾必須得在北京上海之間來回跑。

怎麼辦?沒辦法,只得給女兒斷奶。

說起這件事,楊瀾一臉無奈。不過女兒卻很體諒她,還開玩笑說:“我也為申奧做過貢獻哦!”

楊瀾深知,媽媽不是萬能的,所以她給自己定了一條規矩——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並提醒自己保證做到!

在出差前,她會詳細地告訴兩個娃:去多久,什麼時間回來,上午還是下午,吃過晚飯還是深夜…

楊瀾很忙,世界各地來回穿梭,可即使這樣,她仍然成為了孩子鋼琴學校裡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

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他遊歷十五個國家。

為了和孩子們多待一會,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

回到家中,即使再累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專心致志和他們說話,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世界。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楊瀾會與他們玩拼圖、講故事,會和他們打鬧,也會和他們一起看電影。

這樣的陪伴,給了孩子非常多的快樂。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因此,為人父母,應該多抽空陪陪孩子,和家人度過閒暇時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同時,還應杜絕形式上的“陪伴”。有些家長以為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了,但其實,如果你不和孩子親密互動,那只是“陪著”。

所以,父母還應該在生活中和孩子打成一片,真正的陪伴孩子,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

不緊張,不苛求,尊重孩子的天性

一位心理專家說過:“無論你多麼小心,你的孩子都會留下一些心靈創傷。”

楊瀾一直告訴自己,做媽媽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對孩子有太多苛求,很多情況下,父母和孩子是一種最自然的關係,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好。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孩子長大了,該上學了,那上什麼樣的學校好呢?

在這些事情上,楊瀾和很多父母不一樣。

按楊瀾的條件,她本可以讓孩子上貴族學校,但是,不管到哪裡,她都堅持讓孩子上普通的公立學校。

楊瀾覺得,上公立學校可以讓孩子接觸到最真實的生活,這樣對孩子才是真實可靠和有益的。

讓她欣慰的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兒子的學習成績還不錯,能在班上保持前三名。

這讓楊瀾對兒子十分的讚賞。

當初給兒子起名字時,楊瀾夫婦曾開玩笑地說,就叫“吳(無)所謂”好了,不知是否有這個玩笑的緣故,兒子對自己的成績排名、個人的利害得失,真的有些“無所謂”。

當然,並不是真的無所謂。有時,楊瀾會鼓勵兒子競選班長,用壓歲錢為患白血病的同學捐款,積極為同學服務,這都是楊瀾十分看重的事情。

楊瀾認為,兒子要做一個好班長、好乾部,他得努力讓自己各方面都優秀,自然也包括學習成績…

有一次,兒子在學校和班裡一個不守規則的同學發生了爭執,導致了兩人打架。

兒子悄悄地把那位同學拉進廁所“私了”:兩人先是打了一架,打累了,兒子道歉說自己當初勸告方式不對,但本意是為維護班級的榮譽,因此請同學諒解,最後兩人握手言和…

楊瀾得知後,對兒子大加讚賞了一番,表揚兒子能夠獨立處理矛盾而不是向老師告狀。

楊瀾說:和孩子討論他們關心的事情,其實是媽媽最應該集中精神認真對待的,因為這往往是教給孩子做人道理的最佳時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曾說:“我從不要求孩子有突出成就”。相反,她希望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也能給別人帶去快樂。

對此,她從不苛求孩子孩子一定要去學奧數,反而讓孩子重點學習中文。

按照她的說法,無論孩子們今後去哪兒,做什麼,都要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血液裡。

楊瀾也非常懂得尊重孩子的興趣,敬畏孩子的天性↓↓↓

楊瀾希望孩子能多一點藝術薰陶,於是,從小就安排他們學習鋼琴。

不過,令她沒想到的是,同在一個家裡,兒子和女兒的情況卻大相徑庭:兒子學了不到一年就開始不耐煩,打了退堂鼓;儘管有哥哥的“壞榜樣”,可女兒打一開始就迷上了鋼琴,天天都會要求多彈多練,完全不用別人監督…

楊瀾意識到,哪怕是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家庭,每個孩子也不盡相同,孩子的天性真的有神祕之處,必須要對此敬畏。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後來,楊瀾發現兒子喜歡畫畫、卡通漫畫,課間的時候,小朋友們會排著隊請他畫畫。楊瀾跟兒子說:“能不能送媽媽幾張?”受到鼓勵的兒子更加用心地畫畫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尊重孩子的興趣與天性,既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更是對孩子創造性思維的鼓勵。

所以,我們不該將成年人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許多時候,不要去在意孩子的選擇是否和自己一致,太刻意的父母可能會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適得其反。

3

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和很多父母一樣,楊瀾也非常注重自身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她曾說:“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作為一名職業女性,楊瀾曾困惑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曾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每次我收拾行李準備出差時,就覺得做了一件特別對不起孩子的事。”楊瀾說。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她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

她覺得:“對一個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母親和父親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他們如此地充實,見到這麼大的世界,帶回來這麼有趣的故事,而且他們能夠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一些指導。”

在楊瀾的育兒經中,這也成了最重要的一點: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做人的,不僅僅是道德層面,也包括父母怎樣度過他們的人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有一次,兒子學校開聯歡會,老師事先和楊瀾溝通,請她在會上做一個主題演講。

見慣了大場面的她,沒想到居然會為這三分鐘演講而無比緊張。

她生怕無法讓老師滿意,又怕家長們覺得自己矯情,更害怕給兒子丟臉。

兒子看出了媽媽的擔心,也看到了媽媽的認真,在她最終講完下來後,兒子給予了高度的讚揚。楊瀾由此得出結論:“其實孩子也會非常在乎父母做事的態度。”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楊瀾如是說。

古語說:“身行一例 勝似千言”。

以身作則,以身表率,好過千言萬語的耳提面命,孩子也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更容易接受。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4

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

楊瀾曾說:“可以不成功,不能不成長。”

對此,她解釋道:“你一定要有成長的意願。成長和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不同:你創造它,你活出它。”

所以,楊瀾從不要求孩子要成為學霸、神童,相反,她認為孩子在學會做人上更重要。

為此,楊瀾身體力行,努力培養孩子四方面的素養和品性:愛好運動、慈悲為懷、善於表達和富有幽默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1.愛好運動

英語專業出身的楊瀾,並不注重對孩子的英語輔導,反而鼓勵孩子多進行體育鍛煉,並經常參與其中。

她和孩子一起去體育場,一起滑冰。

有一次和女兒滑冰時,楊瀾不小心摔壞了尾椎骨,養好了傷還是繼續奔向運動場。

楊瀾發現,孩子更喜歡和他們一起運動的媽媽。為此,楊瀾和孩子們約定,一星期至少出兩次大汗。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慈悲為懷

兒子小時候,楊瀾在給他講完上帝和所羅門的故事後問:“如果上帝只能給你一件禮物,你要什麼?”

故事中的所羅門要的是智慧,可兒子回答說,他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小朋友都健康…楊瀾萬分驚喜地誇兒子:“你比所羅門還厲害!”

楊瀾的工作多元,其中一個就是慈善事業。

每次出去工作,只要是和慈善事業有關,楊瀾回家都會和孩子們分享,告訴他們慈善的意義。

後來,兒子在學校當了班長,楊瀾和他達成了共識:做班長就是要犧牲自己為大家服務。

這讓兒子學會了懂得關心他人,奉獻自己的良好品質。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3.善於表達

楊瀾認為,表達能力的培養太重要了,幾乎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

因此,她特別鼓勵孩子們,要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的想法。

當帶他們去朋友家時,楊瀾會讓孩子們大大方方地介紹自己。即便在孩子生氣時,她也會千方百計地鼓勵他們說出來。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在家庭生活上,十分謙遜低調,從沒有公開過自己兒女的照片。外界只能偶爾從微博和一些楊瀾的社交活動中獲得一些楊瀾家庭的信息。

在家庭生活上低調的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曾在一次“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人格培養、身心發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智慧媽媽”的育兒觀↓↓↓

1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大兒子;2000年,楊瀾又在上海喜得小女兒,圓了她“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夢。

由於工作原因,楊瀾無法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陪伴在了他們身邊。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心理諮詢師馬夏霞曾表示:“家長工作再忙,還是要保證基本陪伴時間。”

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楊瀾都堅持母乳餵養;從孩子出生到步入童年,楊瀾也一直是自己帶孩子,雖然有點辛苦,可她覺得很值。

因為,她深知,缺少母愛的陪伴,孩子會變得委屈而脆弱。

楊瀾至今仍然記得一個場景↓↓↓

那是兒子1歲多時,楊瀾第一次長時間出差,要離開五天。出差回到家,楊瀾發現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過去,憋了半天之後,委屈得哭出了聲。

兒子委屈的表情,讓楊瀾十分心疼。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

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後會很難彌補。

於是,她扔掉了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一整年的“全職媽媽”。

對於這個決定,楊瀾至今感到欣慰,那一年太值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可是,矛盾不是每一次都能調和的。

2001年,女兒三個月,還在哺乳期,剛好遇上北京申奧,楊瀾必須得在北京上海之間來回跑。

怎麼辦?沒辦法,只得給女兒斷奶。

說起這件事,楊瀾一臉無奈。不過女兒卻很體諒她,還開玩笑說:“我也為申奧做過貢獻哦!”

楊瀾深知,媽媽不是萬能的,所以她給自己定了一條規矩——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並提醒自己保證做到!

在出差前,她會詳細地告訴兩個娃:去多久,什麼時間回來,上午還是下午,吃過晚飯還是深夜…

楊瀾很忙,世界各地來回穿梭,可即使這樣,她仍然成為了孩子鋼琴學校裡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

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他遊歷十五個國家。

為了和孩子們多待一會,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

回到家中,即使再累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專心致志和他們說話,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世界。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楊瀾會與他們玩拼圖、講故事,會和他們打鬧,也會和他們一起看電影。

這樣的陪伴,給了孩子非常多的快樂。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因此,為人父母,應該多抽空陪陪孩子,和家人度過閒暇時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同時,還應杜絕形式上的“陪伴”。有些家長以為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了,但其實,如果你不和孩子親密互動,那只是“陪著”。

所以,父母還應該在生活中和孩子打成一片,真正的陪伴孩子,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

不緊張,不苛求,尊重孩子的天性

一位心理專家說過:“無論你多麼小心,你的孩子都會留下一些心靈創傷。”

楊瀾一直告訴自己,做媽媽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對孩子有太多苛求,很多情況下,父母和孩子是一種最自然的關係,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好。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孩子長大了,該上學了,那上什麼樣的學校好呢?

在這些事情上,楊瀾和很多父母不一樣。

按楊瀾的條件,她本可以讓孩子上貴族學校,但是,不管到哪裡,她都堅持讓孩子上普通的公立學校。

楊瀾覺得,上公立學校可以讓孩子接觸到最真實的生活,這樣對孩子才是真實可靠和有益的。

讓她欣慰的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兒子的學習成績還不錯,能在班上保持前三名。

這讓楊瀾對兒子十分的讚賞。

當初給兒子起名字時,楊瀾夫婦曾開玩笑地說,就叫“吳(無)所謂”好了,不知是否有這個玩笑的緣故,兒子對自己的成績排名、個人的利害得失,真的有些“無所謂”。

當然,並不是真的無所謂。有時,楊瀾會鼓勵兒子競選班長,用壓歲錢為患白血病的同學捐款,積極為同學服務,這都是楊瀾十分看重的事情。

楊瀾認為,兒子要做一個好班長、好乾部,他得努力讓自己各方面都優秀,自然也包括學習成績…

有一次,兒子在學校和班裡一個不守規則的同學發生了爭執,導致了兩人打架。

兒子悄悄地把那位同學拉進廁所“私了”:兩人先是打了一架,打累了,兒子道歉說自己當初勸告方式不對,但本意是為維護班級的榮譽,因此請同學諒解,最後兩人握手言和…

楊瀾得知後,對兒子大加讚賞了一番,表揚兒子能夠獨立處理矛盾而不是向老師告狀。

楊瀾說:和孩子討論他們關心的事情,其實是媽媽最應該集中精神認真對待的,因為這往往是教給孩子做人道理的最佳時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曾說:“我從不要求孩子有突出成就”。相反,她希望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也能給別人帶去快樂。

對此,她從不苛求孩子孩子一定要去學奧數,反而讓孩子重點學習中文。

按照她的說法,無論孩子們今後去哪兒,做什麼,都要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血液裡。

楊瀾也非常懂得尊重孩子的興趣,敬畏孩子的天性↓↓↓

楊瀾希望孩子能多一點藝術薰陶,於是,從小就安排他們學習鋼琴。

不過,令她沒想到的是,同在一個家裡,兒子和女兒的情況卻大相徑庭:兒子學了不到一年就開始不耐煩,打了退堂鼓;儘管有哥哥的“壞榜樣”,可女兒打一開始就迷上了鋼琴,天天都會要求多彈多練,完全不用別人監督…

楊瀾意識到,哪怕是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家庭,每個孩子也不盡相同,孩子的天性真的有神祕之處,必須要對此敬畏。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後來,楊瀾發現兒子喜歡畫畫、卡通漫畫,課間的時候,小朋友們會排著隊請他畫畫。楊瀾跟兒子說:“能不能送媽媽幾張?”受到鼓勵的兒子更加用心地畫畫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尊重孩子的興趣與天性,既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更是對孩子創造性思維的鼓勵。

所以,我們不該將成年人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許多時候,不要去在意孩子的選擇是否和自己一致,太刻意的父母可能會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適得其反。

3

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和很多父母一樣,楊瀾也非常注重自身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她曾說:“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作為一名職業女性,楊瀾曾困惑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曾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每次我收拾行李準備出差時,就覺得做了一件特別對不起孩子的事。”楊瀾說。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她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

她覺得:“對一個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母親和父親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他們如此地充實,見到這麼大的世界,帶回來這麼有趣的故事,而且他們能夠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一些指導。”

在楊瀾的育兒經中,這也成了最重要的一點: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做人的,不僅僅是道德層面,也包括父母怎樣度過他們的人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有一次,兒子學校開聯歡會,老師事先和楊瀾溝通,請她在會上做一個主題演講。

見慣了大場面的她,沒想到居然會為這三分鐘演講而無比緊張。

她生怕無法讓老師滿意,又怕家長們覺得自己矯情,更害怕給兒子丟臉。

兒子看出了媽媽的擔心,也看到了媽媽的認真,在她最終講完下來後,兒子給予了高度的讚揚。楊瀾由此得出結論:“其實孩子也會非常在乎父母做事的態度。”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楊瀾如是說。

古語說:“身行一例 勝似千言”。

以身作則,以身表率,好過千言萬語的耳提面命,孩子也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更容易接受。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4

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

楊瀾曾說:“可以不成功,不能不成長。”

對此,她解釋道:“你一定要有成長的意願。成長和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不同:你創造它,你活出它。”

所以,楊瀾從不要求孩子要成為學霸、神童,相反,她認為孩子在學會做人上更重要。

為此,楊瀾身體力行,努力培養孩子四方面的素養和品性:愛好運動、慈悲為懷、善於表達和富有幽默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1.愛好運動

英語專業出身的楊瀾,並不注重對孩子的英語輔導,反而鼓勵孩子多進行體育鍛煉,並經常參與其中。

她和孩子一起去體育場,一起滑冰。

有一次和女兒滑冰時,楊瀾不小心摔壞了尾椎骨,養好了傷還是繼續奔向運動場。

楊瀾發現,孩子更喜歡和他們一起運動的媽媽。為此,楊瀾和孩子們約定,一星期至少出兩次大汗。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慈悲為懷

兒子小時候,楊瀾在給他講完上帝和所羅門的故事後問:“如果上帝只能給你一件禮物,你要什麼?”

故事中的所羅門要的是智慧,可兒子回答說,他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小朋友都健康…楊瀾萬分驚喜地誇兒子:“你比所羅門還厲害!”

楊瀾的工作多元,其中一個就是慈善事業。

每次出去工作,只要是和慈善事業有關,楊瀾回家都會和孩子們分享,告訴他們慈善的意義。

後來,兒子在學校當了班長,楊瀾和他達成了共識:做班長就是要犧牲自己為大家服務。

這讓兒子學會了懂得關心他人,奉獻自己的良好品質。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3.善於表達

楊瀾認為,表達能力的培養太重要了,幾乎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

因此,她特別鼓勵孩子們,要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的想法。

當帶他們去朋友家時,楊瀾會讓孩子們大大方方地介紹自己。即便在孩子生氣時,她也會千方百計地鼓勵他們說出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4.富有幽默感

在家時,只要孩子們說了什麼好玩幽默的話,楊瀾總會不失時機地報以開心的大笑,同時給予迴應和讚賞。

她後來發現,和孩子一起看卡通書和卡通片是個好辦法,能培養和強化幽默感,大家笑作一團時,語言自然而然會變得機敏和幽默。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在家庭生活上,十分謙遜低調,從沒有公開過自己兒女的照片。外界只能偶爾從微博和一些楊瀾的社交活動中獲得一些楊瀾家庭的信息。

在家庭生活上低調的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曾在一次“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人格培養、身心發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智慧媽媽”的育兒觀↓↓↓

1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大兒子;2000年,楊瀾又在上海喜得小女兒,圓了她“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夢。

由於工作原因,楊瀾無法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陪伴在了他們身邊。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心理諮詢師馬夏霞曾表示:“家長工作再忙,還是要保證基本陪伴時間。”

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楊瀾都堅持母乳餵養;從孩子出生到步入童年,楊瀾也一直是自己帶孩子,雖然有點辛苦,可她覺得很值。

因為,她深知,缺少母愛的陪伴,孩子會變得委屈而脆弱。

楊瀾至今仍然記得一個場景↓↓↓

那是兒子1歲多時,楊瀾第一次長時間出差,要離開五天。出差回到家,楊瀾發現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過去,憋了半天之後,委屈得哭出了聲。

兒子委屈的表情,讓楊瀾十分心疼。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

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後會很難彌補。

於是,她扔掉了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一整年的“全職媽媽”。

對於這個決定,楊瀾至今感到欣慰,那一年太值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可是,矛盾不是每一次都能調和的。

2001年,女兒三個月,還在哺乳期,剛好遇上北京申奧,楊瀾必須得在北京上海之間來回跑。

怎麼辦?沒辦法,只得給女兒斷奶。

說起這件事,楊瀾一臉無奈。不過女兒卻很體諒她,還開玩笑說:“我也為申奧做過貢獻哦!”

楊瀾深知,媽媽不是萬能的,所以她給自己定了一條規矩——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並提醒自己保證做到!

在出差前,她會詳細地告訴兩個娃:去多久,什麼時間回來,上午還是下午,吃過晚飯還是深夜…

楊瀾很忙,世界各地來回穿梭,可即使這樣,她仍然成為了孩子鋼琴學校裡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

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他遊歷十五個國家。

為了和孩子們多待一會,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

回到家中,即使再累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專心致志和他們說話,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世界。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楊瀾會與他們玩拼圖、講故事,會和他們打鬧,也會和他們一起看電影。

這樣的陪伴,給了孩子非常多的快樂。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因此,為人父母,應該多抽空陪陪孩子,和家人度過閒暇時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同時,還應杜絕形式上的“陪伴”。有些家長以為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了,但其實,如果你不和孩子親密互動,那只是“陪著”。

所以,父母還應該在生活中和孩子打成一片,真正的陪伴孩子,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

不緊張,不苛求,尊重孩子的天性

一位心理專家說過:“無論你多麼小心,你的孩子都會留下一些心靈創傷。”

楊瀾一直告訴自己,做媽媽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對孩子有太多苛求,很多情況下,父母和孩子是一種最自然的關係,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好。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孩子長大了,該上學了,那上什麼樣的學校好呢?

在這些事情上,楊瀾和很多父母不一樣。

按楊瀾的條件,她本可以讓孩子上貴族學校,但是,不管到哪裡,她都堅持讓孩子上普通的公立學校。

楊瀾覺得,上公立學校可以讓孩子接觸到最真實的生活,這樣對孩子才是真實可靠和有益的。

讓她欣慰的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兒子的學習成績還不錯,能在班上保持前三名。

這讓楊瀾對兒子十分的讚賞。

當初給兒子起名字時,楊瀾夫婦曾開玩笑地說,就叫“吳(無)所謂”好了,不知是否有這個玩笑的緣故,兒子對自己的成績排名、個人的利害得失,真的有些“無所謂”。

當然,並不是真的無所謂。有時,楊瀾會鼓勵兒子競選班長,用壓歲錢為患白血病的同學捐款,積極為同學服務,這都是楊瀾十分看重的事情。

楊瀾認為,兒子要做一個好班長、好乾部,他得努力讓自己各方面都優秀,自然也包括學習成績…

有一次,兒子在學校和班裡一個不守規則的同學發生了爭執,導致了兩人打架。

兒子悄悄地把那位同學拉進廁所“私了”:兩人先是打了一架,打累了,兒子道歉說自己當初勸告方式不對,但本意是為維護班級的榮譽,因此請同學諒解,最後兩人握手言和…

楊瀾得知後,對兒子大加讚賞了一番,表揚兒子能夠獨立處理矛盾而不是向老師告狀。

楊瀾說:和孩子討論他們關心的事情,其實是媽媽最應該集中精神認真對待的,因為這往往是教給孩子做人道理的最佳時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曾說:“我從不要求孩子有突出成就”。相反,她希望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也能給別人帶去快樂。

對此,她從不苛求孩子孩子一定要去學奧數,反而讓孩子重點學習中文。

按照她的說法,無論孩子們今後去哪兒,做什麼,都要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血液裡。

楊瀾也非常懂得尊重孩子的興趣,敬畏孩子的天性↓↓↓

楊瀾希望孩子能多一點藝術薰陶,於是,從小就安排他們學習鋼琴。

不過,令她沒想到的是,同在一個家裡,兒子和女兒的情況卻大相徑庭:兒子學了不到一年就開始不耐煩,打了退堂鼓;儘管有哥哥的“壞榜樣”,可女兒打一開始就迷上了鋼琴,天天都會要求多彈多練,完全不用別人監督…

楊瀾意識到,哪怕是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家庭,每個孩子也不盡相同,孩子的天性真的有神祕之處,必須要對此敬畏。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後來,楊瀾發現兒子喜歡畫畫、卡通漫畫,課間的時候,小朋友們會排著隊請他畫畫。楊瀾跟兒子說:“能不能送媽媽幾張?”受到鼓勵的兒子更加用心地畫畫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尊重孩子的興趣與天性,既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更是對孩子創造性思維的鼓勵。

所以,我們不該將成年人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許多時候,不要去在意孩子的選擇是否和自己一致,太刻意的父母可能會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適得其反。

3

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和很多父母一樣,楊瀾也非常注重自身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她曾說:“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作為一名職業女性,楊瀾曾困惑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曾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每次我收拾行李準備出差時,就覺得做了一件特別對不起孩子的事。”楊瀾說。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她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

她覺得:“對一個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母親和父親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他們如此地充實,見到這麼大的世界,帶回來這麼有趣的故事,而且他們能夠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一些指導。”

在楊瀾的育兒經中,這也成了最重要的一點: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做人的,不僅僅是道德層面,也包括父母怎樣度過他們的人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有一次,兒子學校開聯歡會,老師事先和楊瀾溝通,請她在會上做一個主題演講。

見慣了大場面的她,沒想到居然會為這三分鐘演講而無比緊張。

她生怕無法讓老師滿意,又怕家長們覺得自己矯情,更害怕給兒子丟臉。

兒子看出了媽媽的擔心,也看到了媽媽的認真,在她最終講完下來後,兒子給予了高度的讚揚。楊瀾由此得出結論:“其實孩子也會非常在乎父母做事的態度。”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楊瀾如是說。

古語說:“身行一例 勝似千言”。

以身作則,以身表率,好過千言萬語的耳提面命,孩子也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更容易接受。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4

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

楊瀾曾說:“可以不成功,不能不成長。”

對此,她解釋道:“你一定要有成長的意願。成長和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不同:你創造它,你活出它。”

所以,楊瀾從不要求孩子要成為學霸、神童,相反,她認為孩子在學會做人上更重要。

為此,楊瀾身體力行,努力培養孩子四方面的素養和品性:愛好運動、慈悲為懷、善於表達和富有幽默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1.愛好運動

英語專業出身的楊瀾,並不注重對孩子的英語輔導,反而鼓勵孩子多進行體育鍛煉,並經常參與其中。

她和孩子一起去體育場,一起滑冰。

有一次和女兒滑冰時,楊瀾不小心摔壞了尾椎骨,養好了傷還是繼續奔向運動場。

楊瀾發現,孩子更喜歡和他們一起運動的媽媽。為此,楊瀾和孩子們約定,一星期至少出兩次大汗。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慈悲為懷

兒子小時候,楊瀾在給他講完上帝和所羅門的故事後問:“如果上帝只能給你一件禮物,你要什麼?”

故事中的所羅門要的是智慧,可兒子回答說,他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小朋友都健康…楊瀾萬分驚喜地誇兒子:“你比所羅門還厲害!”

楊瀾的工作多元,其中一個就是慈善事業。

每次出去工作,只要是和慈善事業有關,楊瀾回家都會和孩子們分享,告訴他們慈善的意義。

後來,兒子在學校當了班長,楊瀾和他達成了共識:做班長就是要犧牲自己為大家服務。

這讓兒子學會了懂得關心他人,奉獻自己的良好品質。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3.善於表達

楊瀾認為,表達能力的培養太重要了,幾乎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

因此,她特別鼓勵孩子們,要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的想法。

當帶他們去朋友家時,楊瀾會讓孩子們大大方方地介紹自己。即便在孩子生氣時,她也會千方百計地鼓勵他們說出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4.富有幽默感

在家時,只要孩子們說了什麼好玩幽默的話,楊瀾總會不失時機地報以開心的大笑,同時給予迴應和讚賞。

她後來發現,和孩子一起看卡通書和卡通片是個好辦法,能培養和強化幽默感,大家笑作一團時,語言自然而然會變得機敏和幽默。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在楊瀾看來,作為一名母親,最大的任務就是要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思維方式。語文、數學這些知識老師可以教會,但孩子如何面對挫折、如何面對嫉妒、如何融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這都需要母親去教他。

身心的健康是起碼的,也是最關鍵的。讓孩子可以沒有障礙地和別人交流,對任何事情都以開朗活潑的態度處理,這種性格的培養對他一生都很重要。

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長。在楊瀾眼裡,學會做人,是孩子成長的根本,也是其教育的根本所在。

如果孩子得不到快樂,不知道如何做人,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在家庭生活上,十分謙遜低調,從沒有公開過自己兒女的照片。外界只能偶爾從微博和一些楊瀾的社交活動中獲得一些楊瀾家庭的信息。

在家庭生活上低調的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曾在一次“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人格培養、身心發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智慧媽媽”的育兒觀↓↓↓

1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大兒子;2000年,楊瀾又在上海喜得小女兒,圓了她“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夢。

由於工作原因,楊瀾無法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陪伴在了他們身邊。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心理諮詢師馬夏霞曾表示:“家長工作再忙,還是要保證基本陪伴時間。”

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楊瀾都堅持母乳餵養;從孩子出生到步入童年,楊瀾也一直是自己帶孩子,雖然有點辛苦,可她覺得很值。

因為,她深知,缺少母愛的陪伴,孩子會變得委屈而脆弱。

楊瀾至今仍然記得一個場景↓↓↓

那是兒子1歲多時,楊瀾第一次長時間出差,要離開五天。出差回到家,楊瀾發現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過去,憋了半天之後,委屈得哭出了聲。

兒子委屈的表情,讓楊瀾十分心疼。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

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後會很難彌補。

於是,她扔掉了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一整年的“全職媽媽”。

對於這個決定,楊瀾至今感到欣慰,那一年太值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可是,矛盾不是每一次都能調和的。

2001年,女兒三個月,還在哺乳期,剛好遇上北京申奧,楊瀾必須得在北京上海之間來回跑。

怎麼辦?沒辦法,只得給女兒斷奶。

說起這件事,楊瀾一臉無奈。不過女兒卻很體諒她,還開玩笑說:“我也為申奧做過貢獻哦!”

楊瀾深知,媽媽不是萬能的,所以她給自己定了一條規矩——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並提醒自己保證做到!

在出差前,她會詳細地告訴兩個娃:去多久,什麼時間回來,上午還是下午,吃過晚飯還是深夜…

楊瀾很忙,世界各地來回穿梭,可即使這樣,她仍然成為了孩子鋼琴學校裡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

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他遊歷十五個國家。

為了和孩子們多待一會,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

回到家中,即使再累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專心致志和他們說話,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世界。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楊瀾會與他們玩拼圖、講故事,會和他們打鬧,也會和他們一起看電影。

這樣的陪伴,給了孩子非常多的快樂。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因此,為人父母,應該多抽空陪陪孩子,和家人度過閒暇時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同時,還應杜絕形式上的“陪伴”。有些家長以為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了,但其實,如果你不和孩子親密互動,那只是“陪著”。

所以,父母還應該在生活中和孩子打成一片,真正的陪伴孩子,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

不緊張,不苛求,尊重孩子的天性

一位心理專家說過:“無論你多麼小心,你的孩子都會留下一些心靈創傷。”

楊瀾一直告訴自己,做媽媽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對孩子有太多苛求,很多情況下,父母和孩子是一種最自然的關係,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好。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孩子長大了,該上學了,那上什麼樣的學校好呢?

在這些事情上,楊瀾和很多父母不一樣。

按楊瀾的條件,她本可以讓孩子上貴族學校,但是,不管到哪裡,她都堅持讓孩子上普通的公立學校。

楊瀾覺得,上公立學校可以讓孩子接觸到最真實的生活,這樣對孩子才是真實可靠和有益的。

讓她欣慰的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兒子的學習成績還不錯,能在班上保持前三名。

這讓楊瀾對兒子十分的讚賞。

當初給兒子起名字時,楊瀾夫婦曾開玩笑地說,就叫“吳(無)所謂”好了,不知是否有這個玩笑的緣故,兒子對自己的成績排名、個人的利害得失,真的有些“無所謂”。

當然,並不是真的無所謂。有時,楊瀾會鼓勵兒子競選班長,用壓歲錢為患白血病的同學捐款,積極為同學服務,這都是楊瀾十分看重的事情。

楊瀾認為,兒子要做一個好班長、好乾部,他得努力讓自己各方面都優秀,自然也包括學習成績…

有一次,兒子在學校和班裡一個不守規則的同學發生了爭執,導致了兩人打架。

兒子悄悄地把那位同學拉進廁所“私了”:兩人先是打了一架,打累了,兒子道歉說自己當初勸告方式不對,但本意是為維護班級的榮譽,因此請同學諒解,最後兩人握手言和…

楊瀾得知後,對兒子大加讚賞了一番,表揚兒子能夠獨立處理矛盾而不是向老師告狀。

楊瀾說:和孩子討論他們關心的事情,其實是媽媽最應該集中精神認真對待的,因為這往往是教給孩子做人道理的最佳時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曾說:“我從不要求孩子有突出成就”。相反,她希望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也能給別人帶去快樂。

對此,她從不苛求孩子孩子一定要去學奧數,反而讓孩子重點學習中文。

按照她的說法,無論孩子們今後去哪兒,做什麼,都要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血液裡。

楊瀾也非常懂得尊重孩子的興趣,敬畏孩子的天性↓↓↓

楊瀾希望孩子能多一點藝術薰陶,於是,從小就安排他們學習鋼琴。

不過,令她沒想到的是,同在一個家裡,兒子和女兒的情況卻大相徑庭:兒子學了不到一年就開始不耐煩,打了退堂鼓;儘管有哥哥的“壞榜樣”,可女兒打一開始就迷上了鋼琴,天天都會要求多彈多練,完全不用別人監督…

楊瀾意識到,哪怕是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家庭,每個孩子也不盡相同,孩子的天性真的有神祕之處,必須要對此敬畏。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後來,楊瀾發現兒子喜歡畫畫、卡通漫畫,課間的時候,小朋友們會排著隊請他畫畫。楊瀾跟兒子說:“能不能送媽媽幾張?”受到鼓勵的兒子更加用心地畫畫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尊重孩子的興趣與天性,既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更是對孩子創造性思維的鼓勵。

所以,我們不該將成年人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許多時候,不要去在意孩子的選擇是否和自己一致,太刻意的父母可能會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適得其反。

3

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和很多父母一樣,楊瀾也非常注重自身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她曾說:“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作為一名職業女性,楊瀾曾困惑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曾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每次我收拾行李準備出差時,就覺得做了一件特別對不起孩子的事。”楊瀾說。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她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

她覺得:“對一個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母親和父親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他們如此地充實,見到這麼大的世界,帶回來這麼有趣的故事,而且他們能夠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一些指導。”

在楊瀾的育兒經中,這也成了最重要的一點: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做人的,不僅僅是道德層面,也包括父母怎樣度過他們的人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有一次,兒子學校開聯歡會,老師事先和楊瀾溝通,請她在會上做一個主題演講。

見慣了大場面的她,沒想到居然會為這三分鐘演講而無比緊張。

她生怕無法讓老師滿意,又怕家長們覺得自己矯情,更害怕給兒子丟臉。

兒子看出了媽媽的擔心,也看到了媽媽的認真,在她最終講完下來後,兒子給予了高度的讚揚。楊瀾由此得出結論:“其實孩子也會非常在乎父母做事的態度。”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楊瀾如是說。

古語說:“身行一例 勝似千言”。

以身作則,以身表率,好過千言萬語的耳提面命,孩子也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更容易接受。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4

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

楊瀾曾說:“可以不成功,不能不成長。”

對此,她解釋道:“你一定要有成長的意願。成長和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不同:你創造它,你活出它。”

所以,楊瀾從不要求孩子要成為學霸、神童,相反,她認為孩子在學會做人上更重要。

為此,楊瀾身體力行,努力培養孩子四方面的素養和品性:愛好運動、慈悲為懷、善於表達和富有幽默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1.愛好運動

英語專業出身的楊瀾,並不注重對孩子的英語輔導,反而鼓勵孩子多進行體育鍛煉,並經常參與其中。

她和孩子一起去體育場,一起滑冰。

有一次和女兒滑冰時,楊瀾不小心摔壞了尾椎骨,養好了傷還是繼續奔向運動場。

楊瀾發現,孩子更喜歡和他們一起運動的媽媽。為此,楊瀾和孩子們約定,一星期至少出兩次大汗。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慈悲為懷

兒子小時候,楊瀾在給他講完上帝和所羅門的故事後問:“如果上帝只能給你一件禮物,你要什麼?”

故事中的所羅門要的是智慧,可兒子回答說,他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小朋友都健康…楊瀾萬分驚喜地誇兒子:“你比所羅門還厲害!”

楊瀾的工作多元,其中一個就是慈善事業。

每次出去工作,只要是和慈善事業有關,楊瀾回家都會和孩子們分享,告訴他們慈善的意義。

後來,兒子在學校當了班長,楊瀾和他達成了共識:做班長就是要犧牲自己為大家服務。

這讓兒子學會了懂得關心他人,奉獻自己的良好品質。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3.善於表達

楊瀾認為,表達能力的培養太重要了,幾乎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

因此,她特別鼓勵孩子們,要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的想法。

當帶他們去朋友家時,楊瀾會讓孩子們大大方方地介紹自己。即便在孩子生氣時,她也會千方百計地鼓勵他們說出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4.富有幽默感

在家時,只要孩子們說了什麼好玩幽默的話,楊瀾總會不失時機地報以開心的大笑,同時給予迴應和讚賞。

她後來發現,和孩子一起看卡通書和卡通片是個好辦法,能培養和強化幽默感,大家笑作一團時,語言自然而然會變得機敏和幽默。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在楊瀾看來,作為一名母親,最大的任務就是要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思維方式。語文、數學這些知識老師可以教會,但孩子如何面對挫折、如何面對嫉妒、如何融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這都需要母親去教他。

身心的健康是起碼的,也是最關鍵的。讓孩子可以沒有障礙地和別人交流,對任何事情都以開朗活潑的態度處理,這種性格的培養對他一生都很重要。

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長。在楊瀾眼裡,學會做人,是孩子成長的根本,也是其教育的根本所在。

如果孩子得不到快樂,不知道如何做人,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5

“男孩窮養女孩富養”?根本在於財富觀

近年來,“男孩窮養女孩富養”的說法盛行。

不少爸媽認為,只有窮養男孩,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將來他才可擔當大任;只有富養女孩,在物質上開闊其視野,在精神上豐富其思想,將來她才能見識廣,有主見。

楊瀾對此卻不以為然。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在家庭生活上,十分謙遜低調,從沒有公開過自己兒女的照片。外界只能偶爾從微博和一些楊瀾的社交活動中獲得一些楊瀾家庭的信息。

在家庭生活上低調的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曾在一次“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人格培養、身心發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智慧媽媽”的育兒觀↓↓↓

1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大兒子;2000年,楊瀾又在上海喜得小女兒,圓了她“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夢。

由於工作原因,楊瀾無法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陪伴在了他們身邊。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心理諮詢師馬夏霞曾表示:“家長工作再忙,還是要保證基本陪伴時間。”

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楊瀾都堅持母乳餵養;從孩子出生到步入童年,楊瀾也一直是自己帶孩子,雖然有點辛苦,可她覺得很值。

因為,她深知,缺少母愛的陪伴,孩子會變得委屈而脆弱。

楊瀾至今仍然記得一個場景↓↓↓

那是兒子1歲多時,楊瀾第一次長時間出差,要離開五天。出差回到家,楊瀾發現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過去,憋了半天之後,委屈得哭出了聲。

兒子委屈的表情,讓楊瀾十分心疼。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

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後會很難彌補。

於是,她扔掉了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一整年的“全職媽媽”。

對於這個決定,楊瀾至今感到欣慰,那一年太值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可是,矛盾不是每一次都能調和的。

2001年,女兒三個月,還在哺乳期,剛好遇上北京申奧,楊瀾必須得在北京上海之間來回跑。

怎麼辦?沒辦法,只得給女兒斷奶。

說起這件事,楊瀾一臉無奈。不過女兒卻很體諒她,還開玩笑說:“我也為申奧做過貢獻哦!”

楊瀾深知,媽媽不是萬能的,所以她給自己定了一條規矩——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並提醒自己保證做到!

在出差前,她會詳細地告訴兩個娃:去多久,什麼時間回來,上午還是下午,吃過晚飯還是深夜…

楊瀾很忙,世界各地來回穿梭,可即使這樣,她仍然成為了孩子鋼琴學校裡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

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他遊歷十五個國家。

為了和孩子們多待一會,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

回到家中,即使再累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專心致志和他們說話,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世界。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楊瀾會與他們玩拼圖、講故事,會和他們打鬧,也會和他們一起看電影。

這樣的陪伴,給了孩子非常多的快樂。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因此,為人父母,應該多抽空陪陪孩子,和家人度過閒暇時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同時,還應杜絕形式上的“陪伴”。有些家長以為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了,但其實,如果你不和孩子親密互動,那只是“陪著”。

所以,父母還應該在生活中和孩子打成一片,真正的陪伴孩子,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

不緊張,不苛求,尊重孩子的天性

一位心理專家說過:“無論你多麼小心,你的孩子都會留下一些心靈創傷。”

楊瀾一直告訴自己,做媽媽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對孩子有太多苛求,很多情況下,父母和孩子是一種最自然的關係,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好。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孩子長大了,該上學了,那上什麼樣的學校好呢?

在這些事情上,楊瀾和很多父母不一樣。

按楊瀾的條件,她本可以讓孩子上貴族學校,但是,不管到哪裡,她都堅持讓孩子上普通的公立學校。

楊瀾覺得,上公立學校可以讓孩子接觸到最真實的生活,這樣對孩子才是真實可靠和有益的。

讓她欣慰的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兒子的學習成績還不錯,能在班上保持前三名。

這讓楊瀾對兒子十分的讚賞。

當初給兒子起名字時,楊瀾夫婦曾開玩笑地說,就叫“吳(無)所謂”好了,不知是否有這個玩笑的緣故,兒子對自己的成績排名、個人的利害得失,真的有些“無所謂”。

當然,並不是真的無所謂。有時,楊瀾會鼓勵兒子競選班長,用壓歲錢為患白血病的同學捐款,積極為同學服務,這都是楊瀾十分看重的事情。

楊瀾認為,兒子要做一個好班長、好乾部,他得努力讓自己各方面都優秀,自然也包括學習成績…

有一次,兒子在學校和班裡一個不守規則的同學發生了爭執,導致了兩人打架。

兒子悄悄地把那位同學拉進廁所“私了”:兩人先是打了一架,打累了,兒子道歉說自己當初勸告方式不對,但本意是為維護班級的榮譽,因此請同學諒解,最後兩人握手言和…

楊瀾得知後,對兒子大加讚賞了一番,表揚兒子能夠獨立處理矛盾而不是向老師告狀。

楊瀾說:和孩子討論他們關心的事情,其實是媽媽最應該集中精神認真對待的,因為這往往是教給孩子做人道理的最佳時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曾說:“我從不要求孩子有突出成就”。相反,她希望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也能給別人帶去快樂。

對此,她從不苛求孩子孩子一定要去學奧數,反而讓孩子重點學習中文。

按照她的說法,無論孩子們今後去哪兒,做什麼,都要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血液裡。

楊瀾也非常懂得尊重孩子的興趣,敬畏孩子的天性↓↓↓

楊瀾希望孩子能多一點藝術薰陶,於是,從小就安排他們學習鋼琴。

不過,令她沒想到的是,同在一個家裡,兒子和女兒的情況卻大相徑庭:兒子學了不到一年就開始不耐煩,打了退堂鼓;儘管有哥哥的“壞榜樣”,可女兒打一開始就迷上了鋼琴,天天都會要求多彈多練,完全不用別人監督…

楊瀾意識到,哪怕是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家庭,每個孩子也不盡相同,孩子的天性真的有神祕之處,必須要對此敬畏。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後來,楊瀾發現兒子喜歡畫畫、卡通漫畫,課間的時候,小朋友們會排著隊請他畫畫。楊瀾跟兒子說:“能不能送媽媽幾張?”受到鼓勵的兒子更加用心地畫畫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尊重孩子的興趣與天性,既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更是對孩子創造性思維的鼓勵。

所以,我們不該將成年人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許多時候,不要去在意孩子的選擇是否和自己一致,太刻意的父母可能會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適得其反。

3

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和很多父母一樣,楊瀾也非常注重自身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她曾說:“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作為一名職業女性,楊瀾曾困惑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曾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每次我收拾行李準備出差時,就覺得做了一件特別對不起孩子的事。”楊瀾說。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她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

她覺得:“對一個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母親和父親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他們如此地充實,見到這麼大的世界,帶回來這麼有趣的故事,而且他們能夠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一些指導。”

在楊瀾的育兒經中,這也成了最重要的一點: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做人的,不僅僅是道德層面,也包括父母怎樣度過他們的人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有一次,兒子學校開聯歡會,老師事先和楊瀾溝通,請她在會上做一個主題演講。

見慣了大場面的她,沒想到居然會為這三分鐘演講而無比緊張。

她生怕無法讓老師滿意,又怕家長們覺得自己矯情,更害怕給兒子丟臉。

兒子看出了媽媽的擔心,也看到了媽媽的認真,在她最終講完下來後,兒子給予了高度的讚揚。楊瀾由此得出結論:“其實孩子也會非常在乎父母做事的態度。”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楊瀾如是說。

古語說:“身行一例 勝似千言”。

以身作則,以身表率,好過千言萬語的耳提面命,孩子也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更容易接受。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4

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

楊瀾曾說:“可以不成功,不能不成長。”

對此,她解釋道:“你一定要有成長的意願。成長和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不同:你創造它,你活出它。”

所以,楊瀾從不要求孩子要成為學霸、神童,相反,她認為孩子在學會做人上更重要。

為此,楊瀾身體力行,努力培養孩子四方面的素養和品性:愛好運動、慈悲為懷、善於表達和富有幽默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1.愛好運動

英語專業出身的楊瀾,並不注重對孩子的英語輔導,反而鼓勵孩子多進行體育鍛煉,並經常參與其中。

她和孩子一起去體育場,一起滑冰。

有一次和女兒滑冰時,楊瀾不小心摔壞了尾椎骨,養好了傷還是繼續奔向運動場。

楊瀾發現,孩子更喜歡和他們一起運動的媽媽。為此,楊瀾和孩子們約定,一星期至少出兩次大汗。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慈悲為懷

兒子小時候,楊瀾在給他講完上帝和所羅門的故事後問:“如果上帝只能給你一件禮物,你要什麼?”

故事中的所羅門要的是智慧,可兒子回答說,他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小朋友都健康…楊瀾萬分驚喜地誇兒子:“你比所羅門還厲害!”

楊瀾的工作多元,其中一個就是慈善事業。

每次出去工作,只要是和慈善事業有關,楊瀾回家都會和孩子們分享,告訴他們慈善的意義。

後來,兒子在學校當了班長,楊瀾和他達成了共識:做班長就是要犧牲自己為大家服務。

這讓兒子學會了懂得關心他人,奉獻自己的良好品質。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3.善於表達

楊瀾認為,表達能力的培養太重要了,幾乎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

因此,她特別鼓勵孩子們,要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的想法。

當帶他們去朋友家時,楊瀾會讓孩子們大大方方地介紹自己。即便在孩子生氣時,她也會千方百計地鼓勵他們說出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4.富有幽默感

在家時,只要孩子們說了什麼好玩幽默的話,楊瀾總會不失時機地報以開心的大笑,同時給予迴應和讚賞。

她後來發現,和孩子一起看卡通書和卡通片是個好辦法,能培養和強化幽默感,大家笑作一團時,語言自然而然會變得機敏和幽默。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在楊瀾看來,作為一名母親,最大的任務就是要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思維方式。語文、數學這些知識老師可以教會,但孩子如何面對挫折、如何面對嫉妒、如何融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這都需要母親去教他。

身心的健康是起碼的,也是最關鍵的。讓孩子可以沒有障礙地和別人交流,對任何事情都以開朗活潑的態度處理,這種性格的培養對他一生都很重要。

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長。在楊瀾眼裡,學會做人,是孩子成長的根本,也是其教育的根本所在。

如果孩子得不到快樂,不知道如何做人,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5

“男孩窮養女孩富養”?根本在於財富觀

近年來,“男孩窮養女孩富養”的說法盛行。

不少爸媽認為,只有窮養男孩,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將來他才可擔當大任;只有富養女孩,在物質上開闊其視野,在精神上豐富其思想,將來她才能見識廣,有主見。

楊瀾對此卻不以為然。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她認為,對男孩太嚴苛會讓他習慣順從權威,也可能讓他變得惟利是圖;

同樣,過分嬌寵女兒也可能讓她傲慢、無知,甚至不知感恩,“誰願意娶這樣的女孩進門?”

楊瀾認為,不管父母是窮還是富,孩子將來都要自己經營人生。

父母要教會孩子從小就把錢、情感、價值、精神,放在合理的位置上。

接受了這樣的理念,孩子們正確的財富觀自然就會慢慢培養起來。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在家庭生活上,十分謙遜低調,從沒有公開過自己兒女的照片。外界只能偶爾從微博和一些楊瀾的社交活動中獲得一些楊瀾家庭的信息。

在家庭生活上低調的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曾在一次“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人格培養、身心發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智慧媽媽”的育兒觀↓↓↓

1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大兒子;2000年,楊瀾又在上海喜得小女兒,圓了她“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夢。

由於工作原因,楊瀾無法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陪伴在了他們身邊。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心理諮詢師馬夏霞曾表示:“家長工作再忙,還是要保證基本陪伴時間。”

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楊瀾都堅持母乳餵養;從孩子出生到步入童年,楊瀾也一直是自己帶孩子,雖然有點辛苦,可她覺得很值。

因為,她深知,缺少母愛的陪伴,孩子會變得委屈而脆弱。

楊瀾至今仍然記得一個場景↓↓↓

那是兒子1歲多時,楊瀾第一次長時間出差,要離開五天。出差回到家,楊瀾發現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過去,憋了半天之後,委屈得哭出了聲。

兒子委屈的表情,讓楊瀾十分心疼。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

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後會很難彌補。

於是,她扔掉了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一整年的“全職媽媽”。

對於這個決定,楊瀾至今感到欣慰,那一年太值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可是,矛盾不是每一次都能調和的。

2001年,女兒三個月,還在哺乳期,剛好遇上北京申奧,楊瀾必須得在北京上海之間來回跑。

怎麼辦?沒辦法,只得給女兒斷奶。

說起這件事,楊瀾一臉無奈。不過女兒卻很體諒她,還開玩笑說:“我也為申奧做過貢獻哦!”

楊瀾深知,媽媽不是萬能的,所以她給自己定了一條規矩——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並提醒自己保證做到!

在出差前,她會詳細地告訴兩個娃:去多久,什麼時間回來,上午還是下午,吃過晚飯還是深夜…

楊瀾很忙,世界各地來回穿梭,可即使這樣,她仍然成為了孩子鋼琴學校裡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

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他遊歷十五個國家。

為了和孩子們多待一會,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

回到家中,即使再累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專心致志和他們說話,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世界。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楊瀾會與他們玩拼圖、講故事,會和他們打鬧,也會和他們一起看電影。

這樣的陪伴,給了孩子非常多的快樂。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因此,為人父母,應該多抽空陪陪孩子,和家人度過閒暇時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同時,還應杜絕形式上的“陪伴”。有些家長以為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了,但其實,如果你不和孩子親密互動,那只是“陪著”。

所以,父母還應該在生活中和孩子打成一片,真正的陪伴孩子,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

不緊張,不苛求,尊重孩子的天性

一位心理專家說過:“無論你多麼小心,你的孩子都會留下一些心靈創傷。”

楊瀾一直告訴自己,做媽媽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對孩子有太多苛求,很多情況下,父母和孩子是一種最自然的關係,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好。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孩子長大了,該上學了,那上什麼樣的學校好呢?

在這些事情上,楊瀾和很多父母不一樣。

按楊瀾的條件,她本可以讓孩子上貴族學校,但是,不管到哪裡,她都堅持讓孩子上普通的公立學校。

楊瀾覺得,上公立學校可以讓孩子接觸到最真實的生活,這樣對孩子才是真實可靠和有益的。

讓她欣慰的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兒子的學習成績還不錯,能在班上保持前三名。

這讓楊瀾對兒子十分的讚賞。

當初給兒子起名字時,楊瀾夫婦曾開玩笑地說,就叫“吳(無)所謂”好了,不知是否有這個玩笑的緣故,兒子對自己的成績排名、個人的利害得失,真的有些“無所謂”。

當然,並不是真的無所謂。有時,楊瀾會鼓勵兒子競選班長,用壓歲錢為患白血病的同學捐款,積極為同學服務,這都是楊瀾十分看重的事情。

楊瀾認為,兒子要做一個好班長、好乾部,他得努力讓自己各方面都優秀,自然也包括學習成績…

有一次,兒子在學校和班裡一個不守規則的同學發生了爭執,導致了兩人打架。

兒子悄悄地把那位同學拉進廁所“私了”:兩人先是打了一架,打累了,兒子道歉說自己當初勸告方式不對,但本意是為維護班級的榮譽,因此請同學諒解,最後兩人握手言和…

楊瀾得知後,對兒子大加讚賞了一番,表揚兒子能夠獨立處理矛盾而不是向老師告狀。

楊瀾說:和孩子討論他們關心的事情,其實是媽媽最應該集中精神認真對待的,因為這往往是教給孩子做人道理的最佳時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曾說:“我從不要求孩子有突出成就”。相反,她希望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也能給別人帶去快樂。

對此,她從不苛求孩子孩子一定要去學奧數,反而讓孩子重點學習中文。

按照她的說法,無論孩子們今後去哪兒,做什麼,都要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血液裡。

楊瀾也非常懂得尊重孩子的興趣,敬畏孩子的天性↓↓↓

楊瀾希望孩子能多一點藝術薰陶,於是,從小就安排他們學習鋼琴。

不過,令她沒想到的是,同在一個家裡,兒子和女兒的情況卻大相徑庭:兒子學了不到一年就開始不耐煩,打了退堂鼓;儘管有哥哥的“壞榜樣”,可女兒打一開始就迷上了鋼琴,天天都會要求多彈多練,完全不用別人監督…

楊瀾意識到,哪怕是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家庭,每個孩子也不盡相同,孩子的天性真的有神祕之處,必須要對此敬畏。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後來,楊瀾發現兒子喜歡畫畫、卡通漫畫,課間的時候,小朋友們會排著隊請他畫畫。楊瀾跟兒子說:“能不能送媽媽幾張?”受到鼓勵的兒子更加用心地畫畫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尊重孩子的興趣與天性,既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更是對孩子創造性思維的鼓勵。

所以,我們不該將成年人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許多時候,不要去在意孩子的選擇是否和自己一致,太刻意的父母可能會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適得其反。

3

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和很多父母一樣,楊瀾也非常注重自身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她曾說:“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作為一名職業女性,楊瀾曾困惑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曾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每次我收拾行李準備出差時,就覺得做了一件特別對不起孩子的事。”楊瀾說。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她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

她覺得:“對一個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母親和父親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他們如此地充實,見到這麼大的世界,帶回來這麼有趣的故事,而且他們能夠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一些指導。”

在楊瀾的育兒經中,這也成了最重要的一點: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做人的,不僅僅是道德層面,也包括父母怎樣度過他們的人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有一次,兒子學校開聯歡會,老師事先和楊瀾溝通,請她在會上做一個主題演講。

見慣了大場面的她,沒想到居然會為這三分鐘演講而無比緊張。

她生怕無法讓老師滿意,又怕家長們覺得自己矯情,更害怕給兒子丟臉。

兒子看出了媽媽的擔心,也看到了媽媽的認真,在她最終講完下來後,兒子給予了高度的讚揚。楊瀾由此得出結論:“其實孩子也會非常在乎父母做事的態度。”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楊瀾如是說。

古語說:“身行一例 勝似千言”。

以身作則,以身表率,好過千言萬語的耳提面命,孩子也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更容易接受。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4

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

楊瀾曾說:“可以不成功,不能不成長。”

對此,她解釋道:“你一定要有成長的意願。成長和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不同:你創造它,你活出它。”

所以,楊瀾從不要求孩子要成為學霸、神童,相反,她認為孩子在學會做人上更重要。

為此,楊瀾身體力行,努力培養孩子四方面的素養和品性:愛好運動、慈悲為懷、善於表達和富有幽默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1.愛好運動

英語專業出身的楊瀾,並不注重對孩子的英語輔導,反而鼓勵孩子多進行體育鍛煉,並經常參與其中。

她和孩子一起去體育場,一起滑冰。

有一次和女兒滑冰時,楊瀾不小心摔壞了尾椎骨,養好了傷還是繼續奔向運動場。

楊瀾發現,孩子更喜歡和他們一起運動的媽媽。為此,楊瀾和孩子們約定,一星期至少出兩次大汗。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慈悲為懷

兒子小時候,楊瀾在給他講完上帝和所羅門的故事後問:“如果上帝只能給你一件禮物,你要什麼?”

故事中的所羅門要的是智慧,可兒子回答說,他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小朋友都健康…楊瀾萬分驚喜地誇兒子:“你比所羅門還厲害!”

楊瀾的工作多元,其中一個就是慈善事業。

每次出去工作,只要是和慈善事業有關,楊瀾回家都會和孩子們分享,告訴他們慈善的意義。

後來,兒子在學校當了班長,楊瀾和他達成了共識:做班長就是要犧牲自己為大家服務。

這讓兒子學會了懂得關心他人,奉獻自己的良好品質。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3.善於表達

楊瀾認為,表達能力的培養太重要了,幾乎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

因此,她特別鼓勵孩子們,要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的想法。

當帶他們去朋友家時,楊瀾會讓孩子們大大方方地介紹自己。即便在孩子生氣時,她也會千方百計地鼓勵他們說出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4.富有幽默感

在家時,只要孩子們說了什麼好玩幽默的話,楊瀾總會不失時機地報以開心的大笑,同時給予迴應和讚賞。

她後來發現,和孩子一起看卡通書和卡通片是個好辦法,能培養和強化幽默感,大家笑作一團時,語言自然而然會變得機敏和幽默。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在楊瀾看來,作為一名母親,最大的任務就是要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思維方式。語文、數學這些知識老師可以教會,但孩子如何面對挫折、如何面對嫉妒、如何融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這都需要母親去教他。

身心的健康是起碼的,也是最關鍵的。讓孩子可以沒有障礙地和別人交流,對任何事情都以開朗活潑的態度處理,這種性格的培養對他一生都很重要。

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長。在楊瀾眼裡,學會做人,是孩子成長的根本,也是其教育的根本所在。

如果孩子得不到快樂,不知道如何做人,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5

“男孩窮養女孩富養”?根本在於財富觀

近年來,“男孩窮養女孩富養”的說法盛行。

不少爸媽認為,只有窮養男孩,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將來他才可擔當大任;只有富養女孩,在物質上開闊其視野,在精神上豐富其思想,將來她才能見識廣,有主見。

楊瀾對此卻不以為然。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她認為,對男孩太嚴苛會讓他習慣順從權威,也可能讓他變得惟利是圖;

同樣,過分嬌寵女兒也可能讓她傲慢、無知,甚至不知感恩,“誰願意娶這樣的女孩進門?”

楊瀾認為,不管父母是窮還是富,孩子將來都要自己經營人生。

父母要教會孩子從小就把錢、情感、價值、精神,放在合理的位置上。

接受了這樣的理念,孩子們正確的財富觀自然就會慢慢培養起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此,楊瀾特別注重對孩子獨立意識的培養↓↓↓

一次暑假,兒子去博物館實習。因為是高中生,博物館並不給工錢。中午在外面吃飯,班上有一些同學吃比薩,還有一些同學吃了更貴的壽司,但兒子覺得自己還沒有掙錢,就買了一個5元的三明治吃了。

回來後,楊瀾對兒子的行為大加表揚。她跟兒子說,你要算算,假設你剛剛大學畢業,每個月可以掙多少錢?如果一頓午飯就花40元,意味著你根本養不活自己!

“窮養、富養,歸根到底是一個財富的價值觀的問題。”

不論男孩還是女孩,最關鍵的是要培養他正確的價值觀、財富觀。

過分糾結於窮養、富養問題,“往往是父母自己過於看重金錢的結果”。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在家庭生活上,十分謙遜低調,從沒有公開過自己兒女的照片。外界只能偶爾從微博和一些楊瀾的社交活動中獲得一些楊瀾家庭的信息。

在家庭生活上低調的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曾在一次“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人格培養、身心發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智慧媽媽”的育兒觀↓↓↓

1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大兒子;2000年,楊瀾又在上海喜得小女兒,圓了她“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夢。

由於工作原因,楊瀾無法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陪伴在了他們身邊。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心理諮詢師馬夏霞曾表示:“家長工作再忙,還是要保證基本陪伴時間。”

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楊瀾都堅持母乳餵養;從孩子出生到步入童年,楊瀾也一直是自己帶孩子,雖然有點辛苦,可她覺得很值。

因為,她深知,缺少母愛的陪伴,孩子會變得委屈而脆弱。

楊瀾至今仍然記得一個場景↓↓↓

那是兒子1歲多時,楊瀾第一次長時間出差,要離開五天。出差回到家,楊瀾發現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過去,憋了半天之後,委屈得哭出了聲。

兒子委屈的表情,讓楊瀾十分心疼。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

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後會很難彌補。

於是,她扔掉了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一整年的“全職媽媽”。

對於這個決定,楊瀾至今感到欣慰,那一年太值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可是,矛盾不是每一次都能調和的。

2001年,女兒三個月,還在哺乳期,剛好遇上北京申奧,楊瀾必須得在北京上海之間來回跑。

怎麼辦?沒辦法,只得給女兒斷奶。

說起這件事,楊瀾一臉無奈。不過女兒卻很體諒她,還開玩笑說:“我也為申奧做過貢獻哦!”

楊瀾深知,媽媽不是萬能的,所以她給自己定了一條規矩——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並提醒自己保證做到!

在出差前,她會詳細地告訴兩個娃:去多久,什麼時間回來,上午還是下午,吃過晚飯還是深夜…

楊瀾很忙,世界各地來回穿梭,可即使這樣,她仍然成為了孩子鋼琴學校裡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

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他遊歷十五個國家。

為了和孩子們多待一會,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

回到家中,即使再累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專心致志和他們說話,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世界。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楊瀾會與他們玩拼圖、講故事,會和他們打鬧,也會和他們一起看電影。

這樣的陪伴,給了孩子非常多的快樂。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因此,為人父母,應該多抽空陪陪孩子,和家人度過閒暇時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同時,還應杜絕形式上的“陪伴”。有些家長以為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了,但其實,如果你不和孩子親密互動,那只是“陪著”。

所以,父母還應該在生活中和孩子打成一片,真正的陪伴孩子,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

不緊張,不苛求,尊重孩子的天性

一位心理專家說過:“無論你多麼小心,你的孩子都會留下一些心靈創傷。”

楊瀾一直告訴自己,做媽媽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對孩子有太多苛求,很多情況下,父母和孩子是一種最自然的關係,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好。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孩子長大了,該上學了,那上什麼樣的學校好呢?

在這些事情上,楊瀾和很多父母不一樣。

按楊瀾的條件,她本可以讓孩子上貴族學校,但是,不管到哪裡,她都堅持讓孩子上普通的公立學校。

楊瀾覺得,上公立學校可以讓孩子接觸到最真實的生活,這樣對孩子才是真實可靠和有益的。

讓她欣慰的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兒子的學習成績還不錯,能在班上保持前三名。

這讓楊瀾對兒子十分的讚賞。

當初給兒子起名字時,楊瀾夫婦曾開玩笑地說,就叫“吳(無)所謂”好了,不知是否有這個玩笑的緣故,兒子對自己的成績排名、個人的利害得失,真的有些“無所謂”。

當然,並不是真的無所謂。有時,楊瀾會鼓勵兒子競選班長,用壓歲錢為患白血病的同學捐款,積極為同學服務,這都是楊瀾十分看重的事情。

楊瀾認為,兒子要做一個好班長、好乾部,他得努力讓自己各方面都優秀,自然也包括學習成績…

有一次,兒子在學校和班裡一個不守規則的同學發生了爭執,導致了兩人打架。

兒子悄悄地把那位同學拉進廁所“私了”:兩人先是打了一架,打累了,兒子道歉說自己當初勸告方式不對,但本意是為維護班級的榮譽,因此請同學諒解,最後兩人握手言和…

楊瀾得知後,對兒子大加讚賞了一番,表揚兒子能夠獨立處理矛盾而不是向老師告狀。

楊瀾說:和孩子討論他們關心的事情,其實是媽媽最應該集中精神認真對待的,因為這往往是教給孩子做人道理的最佳時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曾說:“我從不要求孩子有突出成就”。相反,她希望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也能給別人帶去快樂。

對此,她從不苛求孩子孩子一定要去學奧數,反而讓孩子重點學習中文。

按照她的說法,無論孩子們今後去哪兒,做什麼,都要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血液裡。

楊瀾也非常懂得尊重孩子的興趣,敬畏孩子的天性↓↓↓

楊瀾希望孩子能多一點藝術薰陶,於是,從小就安排他們學習鋼琴。

不過,令她沒想到的是,同在一個家裡,兒子和女兒的情況卻大相徑庭:兒子學了不到一年就開始不耐煩,打了退堂鼓;儘管有哥哥的“壞榜樣”,可女兒打一開始就迷上了鋼琴,天天都會要求多彈多練,完全不用別人監督…

楊瀾意識到,哪怕是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家庭,每個孩子也不盡相同,孩子的天性真的有神祕之處,必須要對此敬畏。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後來,楊瀾發現兒子喜歡畫畫、卡通漫畫,課間的時候,小朋友們會排著隊請他畫畫。楊瀾跟兒子說:“能不能送媽媽幾張?”受到鼓勵的兒子更加用心地畫畫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尊重孩子的興趣與天性,既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更是對孩子創造性思維的鼓勵。

所以,我們不該將成年人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許多時候,不要去在意孩子的選擇是否和自己一致,太刻意的父母可能會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適得其反。

3

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和很多父母一樣,楊瀾也非常注重自身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她曾說:“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作為一名職業女性,楊瀾曾困惑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曾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每次我收拾行李準備出差時,就覺得做了一件特別對不起孩子的事。”楊瀾說。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她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

她覺得:“對一個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母親和父親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他們如此地充實,見到這麼大的世界,帶回來這麼有趣的故事,而且他們能夠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一些指導。”

在楊瀾的育兒經中,這也成了最重要的一點: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做人的,不僅僅是道德層面,也包括父母怎樣度過他們的人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有一次,兒子學校開聯歡會,老師事先和楊瀾溝通,請她在會上做一個主題演講。

見慣了大場面的她,沒想到居然會為這三分鐘演講而無比緊張。

她生怕無法讓老師滿意,又怕家長們覺得自己矯情,更害怕給兒子丟臉。

兒子看出了媽媽的擔心,也看到了媽媽的認真,在她最終講完下來後,兒子給予了高度的讚揚。楊瀾由此得出結論:“其實孩子也會非常在乎父母做事的態度。”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楊瀾如是說。

古語說:“身行一例 勝似千言”。

以身作則,以身表率,好過千言萬語的耳提面命,孩子也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更容易接受。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4

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

楊瀾曾說:“可以不成功,不能不成長。”

對此,她解釋道:“你一定要有成長的意願。成長和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不同:你創造它,你活出它。”

所以,楊瀾從不要求孩子要成為學霸、神童,相反,她認為孩子在學會做人上更重要。

為此,楊瀾身體力行,努力培養孩子四方面的素養和品性:愛好運動、慈悲為懷、善於表達和富有幽默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1.愛好運動

英語專業出身的楊瀾,並不注重對孩子的英語輔導,反而鼓勵孩子多進行體育鍛煉,並經常參與其中。

她和孩子一起去體育場,一起滑冰。

有一次和女兒滑冰時,楊瀾不小心摔壞了尾椎骨,養好了傷還是繼續奔向運動場。

楊瀾發現,孩子更喜歡和他們一起運動的媽媽。為此,楊瀾和孩子們約定,一星期至少出兩次大汗。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慈悲為懷

兒子小時候,楊瀾在給他講完上帝和所羅門的故事後問:“如果上帝只能給你一件禮物,你要什麼?”

故事中的所羅門要的是智慧,可兒子回答說,他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小朋友都健康…楊瀾萬分驚喜地誇兒子:“你比所羅門還厲害!”

楊瀾的工作多元,其中一個就是慈善事業。

每次出去工作,只要是和慈善事業有關,楊瀾回家都會和孩子們分享,告訴他們慈善的意義。

後來,兒子在學校當了班長,楊瀾和他達成了共識:做班長就是要犧牲自己為大家服務。

這讓兒子學會了懂得關心他人,奉獻自己的良好品質。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3.善於表達

楊瀾認為,表達能力的培養太重要了,幾乎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

因此,她特別鼓勵孩子們,要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的想法。

當帶他們去朋友家時,楊瀾會讓孩子們大大方方地介紹自己。即便在孩子生氣時,她也會千方百計地鼓勵他們說出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4.富有幽默感

在家時,只要孩子們說了什麼好玩幽默的話,楊瀾總會不失時機地報以開心的大笑,同時給予迴應和讚賞。

她後來發現,和孩子一起看卡通書和卡通片是個好辦法,能培養和強化幽默感,大家笑作一團時,語言自然而然會變得機敏和幽默。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在楊瀾看來,作為一名母親,最大的任務就是要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思維方式。語文、數學這些知識老師可以教會,但孩子如何面對挫折、如何面對嫉妒、如何融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這都需要母親去教他。

身心的健康是起碼的,也是最關鍵的。讓孩子可以沒有障礙地和別人交流,對任何事情都以開朗活潑的態度處理,這種性格的培養對他一生都很重要。

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長。在楊瀾眼裡,學會做人,是孩子成長的根本,也是其教育的根本所在。

如果孩子得不到快樂,不知道如何做人,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5

“男孩窮養女孩富養”?根本在於財富觀

近年來,“男孩窮養女孩富養”的說法盛行。

不少爸媽認為,只有窮養男孩,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將來他才可擔當大任;只有富養女孩,在物質上開闊其視野,在精神上豐富其思想,將來她才能見識廣,有主見。

楊瀾對此卻不以為然。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她認為,對男孩太嚴苛會讓他習慣順從權威,也可能讓他變得惟利是圖;

同樣,過分嬌寵女兒也可能讓她傲慢、無知,甚至不知感恩,“誰願意娶這樣的女孩進門?”

楊瀾認為,不管父母是窮還是富,孩子將來都要自己經營人生。

父母要教會孩子從小就把錢、情感、價值、精神,放在合理的位置上。

接受了這樣的理念,孩子們正確的財富觀自然就會慢慢培養起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此,楊瀾特別注重對孩子獨立意識的培養↓↓↓

一次暑假,兒子去博物館實習。因為是高中生,博物館並不給工錢。中午在外面吃飯,班上有一些同學吃比薩,還有一些同學吃了更貴的壽司,但兒子覺得自己還沒有掙錢,就買了一個5元的三明治吃了。

回來後,楊瀾對兒子的行為大加表揚。她跟兒子說,你要算算,假設你剛剛大學畢業,每個月可以掙多少錢?如果一頓午飯就花40元,意味著你根本養不活自己!

“窮養、富養,歸根到底是一個財富的價值觀的問題。”

不論男孩還是女孩,最關鍵的是要培養他正確的價值觀、財富觀。

過分糾結於窮養、富養問題,“往往是父母自己過於看重金錢的結果”。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曾說:“自己心目中的“智慧媽媽”形象,首先要懂得科學地養育孩子,其次是讓孩子有一個平衡的心態,要懂得與人溝通,還要自信、獨立,給孩子一個充滿愛的環境很重要,一個有愛、有關懷的家庭對於孩子的成長極為重要。”

她用成功的育兒觀告訴世人:教育孩子,千萬不要把勁都用在孩子身上,要更多地關注自身,用陪伴、以身作則、正確的財富觀,給予孩子更多的愛;

不過分苛求孩子,讓孩子在快樂中學會獨立、學會做人。

"

這是“智慧媽媽”、成功女性——楊瀾的育兒觀。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於楊瀾,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而且是一名慈善家,經常為國際公益事業到處奔走。

在人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事業之外,其實,她更是一雙兒女的母親。

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教育上。

可能有人要問了,她經常國內國外到處飛,忙得要死,怎麼會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呢?

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要把所有勁兒都往孩子身上使。在教育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兒子培養成了自己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將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軌道。

而她的女兒,雖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關於她的資料也很少,但從僅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兒知性大方,很有教養,繼承了母親的優點。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在家庭生活上,十分謙遜低調,從沒有公開過自己兒女的照片。外界只能偶爾從微博和一些楊瀾的社交活動中獲得一些楊瀾家庭的信息。

在家庭生活上低調的她,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她曾在一次“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人格培養、身心發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個都不能少。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智慧媽媽”的育兒觀↓↓↓

1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大兒子;2000年,楊瀾又在上海喜得小女兒,圓了她“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夢。

由於工作原因,楊瀾無法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陪伴在了他們身邊。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心理諮詢師馬夏霞曾表示:“家長工作再忙,還是要保證基本陪伴時間。”

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楊瀾都堅持母乳餵養;從孩子出生到步入童年,楊瀾也一直是自己帶孩子,雖然有點辛苦,可她覺得很值。

因為,她深知,缺少母愛的陪伴,孩子會變得委屈而脆弱。

楊瀾至今仍然記得一個場景↓↓↓

那是兒子1歲多時,楊瀾第一次長時間出差,要離開五天。出差回到家,楊瀾發現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過去,憋了半天之後,委屈得哭出了聲。

兒子委屈的表情,讓楊瀾十分心疼。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

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後會很難彌補。

於是,她扔掉了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一整年的“全職媽媽”。

對於這個決定,楊瀾至今感到欣慰,那一年太值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可是,矛盾不是每一次都能調和的。

2001年,女兒三個月,還在哺乳期,剛好遇上北京申奧,楊瀾必須得在北京上海之間來回跑。

怎麼辦?沒辦法,只得給女兒斷奶。

說起這件事,楊瀾一臉無奈。不過女兒卻很體諒她,還開玩笑說:“我也為申奧做過貢獻哦!”

楊瀾深知,媽媽不是萬能的,所以她給自己定了一條規矩——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並提醒自己保證做到!

在出差前,她會詳細地告訴兩個娃:去多久,什麼時間回來,上午還是下午,吃過晚飯還是深夜…

楊瀾很忙,世界各地來回穿梭,可即使這樣,她仍然成為了孩子鋼琴學校裡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

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他遊歷十五個國家。

為了和孩子們多待一會,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

回到家中,即使再累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專心致志和他們說話,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世界。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楊瀾會與他們玩拼圖、講故事,會和他們打鬧,也會和他們一起看電影。

這樣的陪伴,給了孩子非常多的快樂。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因此,為人父母,應該多抽空陪陪孩子,和家人度過閒暇時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同時,還應杜絕形式上的“陪伴”。有些家長以為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了,但其實,如果你不和孩子親密互動,那只是“陪著”。

所以,父母還應該在生活中和孩子打成一片,真正的陪伴孩子,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

不緊張,不苛求,尊重孩子的天性

一位心理專家說過:“無論你多麼小心,你的孩子都會留下一些心靈創傷。”

楊瀾一直告訴自己,做媽媽不要太緊張,也不要對孩子有太多苛求,很多情況下,父母和孩子是一種最自然的關係,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變得更好。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孩子長大了,該上學了,那上什麼樣的學校好呢?

在這些事情上,楊瀾和很多父母不一樣。

按楊瀾的條件,她本可以讓孩子上貴族學校,但是,不管到哪裡,她都堅持讓孩子上普通的公立學校。

楊瀾覺得,上公立學校可以讓孩子接觸到最真實的生活,這樣對孩子才是真實可靠和有益的。

讓她欣慰的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兒子的學習成績還不錯,能在班上保持前三名。

這讓楊瀾對兒子十分的讚賞。

當初給兒子起名字時,楊瀾夫婦曾開玩笑地說,就叫“吳(無)所謂”好了,不知是否有這個玩笑的緣故,兒子對自己的成績排名、個人的利害得失,真的有些“無所謂”。

當然,並不是真的無所謂。有時,楊瀾會鼓勵兒子競選班長,用壓歲錢為患白血病的同學捐款,積極為同學服務,這都是楊瀾十分看重的事情。

楊瀾認為,兒子要做一個好班長、好乾部,他得努力讓自己各方面都優秀,自然也包括學習成績…

有一次,兒子在學校和班裡一個不守規則的同學發生了爭執,導致了兩人打架。

兒子悄悄地把那位同學拉進廁所“私了”:兩人先是打了一架,打累了,兒子道歉說自己當初勸告方式不對,但本意是為維護班級的榮譽,因此請同學諒解,最後兩人握手言和…

楊瀾得知後,對兒子大加讚賞了一番,表揚兒子能夠獨立處理矛盾而不是向老師告狀。

楊瀾說:和孩子討論他們關心的事情,其實是媽媽最應該集中精神認真對待的,因為這往往是教給孩子做人道理的最佳時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曾說:“我從不要求孩子有突出成就”。相反,她希望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也能給別人帶去快樂。

對此,她從不苛求孩子孩子一定要去學奧數,反而讓孩子重點學習中文。

按照她的說法,無論孩子們今後去哪兒,做什麼,都要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血液裡。

楊瀾也非常懂得尊重孩子的興趣,敬畏孩子的天性↓↓↓

楊瀾希望孩子能多一點藝術薰陶,於是,從小就安排他們學習鋼琴。

不過,令她沒想到的是,同在一個家裡,兒子和女兒的情況卻大相徑庭:兒子學了不到一年就開始不耐煩,打了退堂鼓;儘管有哥哥的“壞榜樣”,可女兒打一開始就迷上了鋼琴,天天都會要求多彈多練,完全不用別人監督…

楊瀾意識到,哪怕是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家庭,每個孩子也不盡相同,孩子的天性真的有神祕之處,必須要對此敬畏。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後來,楊瀾發現兒子喜歡畫畫、卡通漫畫,課間的時候,小朋友們會排著隊請他畫畫。楊瀾跟兒子說:“能不能送媽媽幾張?”受到鼓勵的兒子更加用心地畫畫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尊重孩子的興趣與天性,既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更是對孩子創造性思維的鼓勵。

所以,我們不該將成年人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許多時候,不要去在意孩子的選擇是否和自己一致,太刻意的父母可能會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適得其反。

3

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和很多父母一樣,楊瀾也非常注重自身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她曾說:“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作為一名職業女性,楊瀾曾困惑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曾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每次我收拾行李準備出差時,就覺得做了一件特別對不起孩子的事。”楊瀾說。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她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

她覺得:“對一個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母親和父親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他們如此地充實,見到這麼大的世界,帶回來這麼有趣的故事,而且他們能夠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一些指導。”

在楊瀾的育兒經中,這也成了最重要的一點: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做人的,不僅僅是道德層面,也包括父母怎樣度過他們的人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有一次,兒子學校開聯歡會,老師事先和楊瀾溝通,請她在會上做一個主題演講。

見慣了大場面的她,沒想到居然會為這三分鐘演講而無比緊張。

她生怕無法讓老師滿意,又怕家長們覺得自己矯情,更害怕給兒子丟臉。

兒子看出了媽媽的擔心,也看到了媽媽的認真,在她最終講完下來後,兒子給予了高度的讚揚。楊瀾由此得出結論:“其實孩子也會非常在乎父母做事的態度。”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楊瀾如是說。

古語說:“身行一例 勝似千言”。

以身作則,以身表率,好過千言萬語的耳提面命,孩子也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更容易接受。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4

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

楊瀾曾說:“可以不成功,不能不成長。”

對此,她解釋道:“你一定要有成長的意願。成長和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不同:你創造它,你活出它。”

所以,楊瀾從不要求孩子要成為學霸、神童,相反,她認為孩子在學會做人上更重要。

為此,楊瀾身體力行,努力培養孩子四方面的素養和品性:愛好運動、慈悲為懷、善於表達和富有幽默感。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1.愛好運動

英語專業出身的楊瀾,並不注重對孩子的英語輔導,反而鼓勵孩子多進行體育鍛煉,並經常參與其中。

她和孩子一起去體育場,一起滑冰。

有一次和女兒滑冰時,楊瀾不小心摔壞了尾椎骨,養好了傷還是繼續奔向運動場。

楊瀾發現,孩子更喜歡和他們一起運動的媽媽。為此,楊瀾和孩子們約定,一星期至少出兩次大汗。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2.慈悲為懷

兒子小時候,楊瀾在給他講完上帝和所羅門的故事後問:“如果上帝只能給你一件禮物,你要什麼?”

故事中的所羅門要的是智慧,可兒子回答說,他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小朋友都健康…楊瀾萬分驚喜地誇兒子:“你比所羅門還厲害!”

楊瀾的工作多元,其中一個就是慈善事業。

每次出去工作,只要是和慈善事業有關,楊瀾回家都會和孩子們分享,告訴他們慈善的意義。

後來,兒子在學校當了班長,楊瀾和他達成了共識:做班長就是要犧牲自己為大家服務。

這讓兒子學會了懂得關心他人,奉獻自己的良好品質。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3.善於表達

楊瀾認為,表達能力的培養太重要了,幾乎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

因此,她特別鼓勵孩子們,要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的想法。

當帶他們去朋友家時,楊瀾會讓孩子們大大方方地介紹自己。即便在孩子生氣時,她也會千方百計地鼓勵他們說出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4.富有幽默感

在家時,只要孩子們說了什麼好玩幽默的話,楊瀾總會不失時機地報以開心的大笑,同時給予迴應和讚賞。

她後來發現,和孩子一起看卡通書和卡通片是個好辦法,能培養和強化幽默感,大家笑作一團時,語言自然而然會變得機敏和幽默。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在楊瀾看來,作為一名母親,最大的任務就是要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思維方式。語文、數學這些知識老師可以教會,但孩子如何面對挫折、如何面對嫉妒、如何融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這都需要母親去教他。

身心的健康是起碼的,也是最關鍵的。讓孩子可以沒有障礙地和別人交流,對任何事情都以開朗活潑的態度處理,這種性格的培養對他一生都很重要。

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長。在楊瀾眼裡,學會做人,是孩子成長的根本,也是其教育的根本所在。

如果孩子得不到快樂,不知道如何做人,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5

“男孩窮養女孩富養”?根本在於財富觀

近年來,“男孩窮養女孩富養”的說法盛行。

不少爸媽認為,只有窮養男孩,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將來他才可擔當大任;只有富養女孩,在物質上開闊其視野,在精神上豐富其思想,將來她才能見識廣,有主見。

楊瀾對此卻不以為然。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她認為,對男孩太嚴苛會讓他習慣順從權威,也可能讓他變得惟利是圖;

同樣,過分嬌寵女兒也可能讓她傲慢、無知,甚至不知感恩,“誰願意娶這樣的女孩進門?”

楊瀾認為,不管父母是窮還是富,孩子將來都要自己經營人生。

父母要教會孩子從小就把錢、情感、價值、精神,放在合理的位置上。

接受了這樣的理念,孩子們正確的財富觀自然就會慢慢培養起來。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對此,楊瀾特別注重對孩子獨立意識的培養↓↓↓

一次暑假,兒子去博物館實習。因為是高中生,博物館並不給工錢。中午在外面吃飯,班上有一些同學吃比薩,還有一些同學吃了更貴的壽司,但兒子覺得自己還沒有掙錢,就買了一個5元的三明治吃了。

回來後,楊瀾對兒子的行為大加表揚。她跟兒子說,你要算算,假設你剛剛大學畢業,每個月可以掙多少錢?如果一頓午飯就花40元,意味著你根本養不活自己!

“窮養、富養,歸根到底是一個財富的價值觀的問題。”

不論男孩還是女孩,最關鍵的是要培養他正確的價值觀、財富觀。

過分糾結於窮養、富養問題,“往往是父母自己過於看重金錢的結果”。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楊瀾曾說:“自己心目中的“智慧媽媽”形象,首先要懂得科學地養育孩子,其次是讓孩子有一個平衡的心態,要懂得與人溝通,還要自信、獨立,給孩子一個充滿愛的環境很重要,一個有愛、有關懷的家庭對於孩子的成長極為重要。”

她用成功的育兒觀告訴世人:教育孩子,千萬不要把勁都用在孩子身上,要更多地關注自身,用陪伴、以身作則、正確的財富觀,給予孩子更多的愛;

不過分苛求孩子,讓孩子在快樂中學會獨立、學會做人。

楊瀾談育兒:教育,千萬別對孩子用力過猛


願楊瀾的育兒觀,能對各位家長有所啟示與助益,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讓快樂與教育同行,教會孩子正確的觀念!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