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東西上當,你為啥總被他人左右?這4個心理分析說透了(下)

不完美媽媽 新聞 武器 文章 七稜鏡2010 2019-06-05
買東西上當,你為啥總被他人左右?這4個心理分析說透了(下)

鏡子物語:即便孤獨,我也要做眾人皆醉中,保持清醒的那一個。

有一天,在從圖書館回家的路上,我在一個路口等了一會兒綠燈。當信號燈顯示,紅燈只剩10秒,而兩側車流已經停下的時候,我猶豫了一下要不要過去。我內心原本的聲音是:算了,還是不要闖紅燈了。但當我身邊站著的兩個人邁開大步過馬路時,我也鬼使神差地跟著走了過去。

一件事該不該做,或者一樣東西該不該買,我們總是認為,自己的選擇是自由的。事實上,有很多時候,我們是受著別人的左右的。而當這種左右,建立在我們某種根深蒂固的心理機制之上時,其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會讓我們一再上當而毫無察覺。

就像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說的互惠原理和言行一致原理,本是伴隨人類社會發展而形成的良好的心理原則,被有心人利用後,就成為賺錢牟利的強大武器。

沒有人喜歡做牽線木偶。若想不被別人操控左右,我們必須看一看,那些在我們內心自動起作用的心理原則究竟是什麼,又是怎樣運作的?只有當我們更深一層地瞭解了自己,才能真正擺脫別人的影響,做自己的主人。這一篇,我就介紹另外兩種強大的影響力武器——社會認同原理和稀缺原理。

買東西上當,你為啥總被他人左右?這4個心理分析說透了(下)

陷阱三:社會認同——常常出錯的自動導航儀

美國著名新聞評論家沃爾特·李普曼說:“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沒人會想得太多。”

小時候,我曾在電視裡看過國外製作的“家庭滑稽錄像”節目,節目裡時不時傳來眾人大笑的聲音,但這種笑聲一聽就很假,明顯是事先就錄好的。

這確實是電視臺製作的一種“笑聲音軌”,又叫“罐頭笑聲”。儘管觀眾都表示這種笑聲很討厭,但實驗發現,使用“罐頭笑聲”,會讓觀眾在看節目時笑得更久、更頻繁,認為節目更有趣。此外,一些證據表明,對糟糕的笑話,“罐頭笑聲”最為有效。

雖然知道是假的,為什麼我們還會對著打了機械笑聲雞血的喜劇節目笑個不停呢?這就涉及到了一種強大的影響力武器——社會認同原理。這種原理是說,特定情形下,在判斷某一行為是否正確時,我們的看法取決於其他人是怎麼做的。

心理學家艾伯特·班杜拉運用此類手法,讓患有恐懼症的人擺脫極端的害怕情緒。他選出一些害怕狗的學齡兒童,讓他們看一個小男孩快樂地跟狗玩耍,每天看20分鐘。通過這樣的展示,害怕狗的孩子們在反應上出現了明顯變化,僅僅過了4天,67%的孩子就都願意爬進圍欄跟狗玩耍了。甚至僅僅是反覆播放孩子跟狗互動的影片,也具有同樣的效果。

什麼情況下,我們最容易受社會認同原理的影響呢?一般來說,在我們自己不確定、情況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時候,我們最有可能覺得別人的行為是正確的。

但我們很容易忽視一點微妙而重要的事實:其他人有可能也在尋找社會證據。尤其是在局面模糊不清的時候,人人都傾向於觀察別人在做什麼,這會導致一種叫做“多元無知”的有趣現象。這種現象也能幫我們解釋,為什麼有時候,受害者迫切需要幫助,全體旁觀者卻無動於衷。

我們常常從新聞裡看到類似的消息:某人心臟病突發倒在大街上,周圍的人流來來往往,卻沒有人上前救助。事發後,網絡上就會出現一大波“這個社會太冷漠、人心不古、世風日下”之類的評論,群情激憤。

其實這個社會未必像我們說得那般不堪,只是當大家看到一個人倒在地上,不確定情況時,習慣性地看別人怎麼做。只要第一個經過的人沒有采取行動,第二個、第三個人也都會覺得倒在地上的人並不需要幫助。

社會認同原理還有一個重要的適用條件:相似性。我們在觀察與我們相似之人的行為時,社會認同原理能發揮出最大的影響力。健康研究人員發現,在學校開展反吸菸活動時,只有當同齡的孩子頭兒以身作則時,活動才能實現持久的效果。

買東西上當,你為啥總被他人左右?這4個心理分析說透了(下)

精明的商家早就看到了社會認同原理的威力。比如我去商場買東西,對某件商品反覆比對,沒下定決心購買時,往往商家的一句“這是我們店賣得最好的一款”,就能讓我不再猶豫。商家不必直接說我們這種產品質量有多好,只需說其他很多人都是這麼想的就足夠了。

還有很多商家會在店裡客源不足時,故意找人在門口排起長隊,沒多長時間,假隊伍就引來了很多真顧客。銷售兼勵志顧問卡維特·羅伯特曾這樣總結社會認同原理:“95%的人都愛模仿別人,只有5%的人能首先發起行動,所以,要想把人說服,我們提供任何證據的效果都比不上別人的行動。

利用相似性社會認同的手段也很多。比如,廣告商知道,要向普通觀眾推銷一種產品,最好的辦法就是表現其他“普通人”喜歡它,愛用它。所以,我們頻繁看到電視上的老張、老李、老王盛讚某個品牌的飲料、止痛藥或洗衣粉。

買東西上當,你為啥總被他人左右?這4個心理分析說透了(下)

大多數時候,社會認同原理能夠指導我們採取正確的行動,讓我們不必費勁兒考察每個決定的優劣利弊,就像為我們配備了一種奇妙的自動導航儀。但也有很多時候,這臺儀器會出錯,導致一些不良後果。那麼我們怎樣避免後一種情況呢?

拒絕方法:

由於自動導航儀發生故障,主要是由於系統輸入了錯誤數據,那麼識別錯誤數據,就是我們對抗其弊端的最佳方式。

這分兩類情況。一類是這個數據是蓄意偽造出來的。比如“罐頭笑聲”,比如商家為牟利故意說“很多人都在買”。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只要多保持一點警惕感,就能很好地保護自己了。只要發現類似情況,就要提醒自己“當心!”必要的時候還要主動還擊,揭穿對方的把戲。

另一類是“多元無知”現象導致的失誤。比如美國出現過這樣一起交通事故:早高峰的城市高速公路上,所有車道上的車都緩慢地行駛著,這時一前一後的兩輛車同時打起了信號,想要駛到相鄰的車道去。短短几秒鐘,一長串的車輛都跟在這兩輛車後面變道,以為車道前面出了什麼事——有車拋錨了,或是正在施工。由於大家一窩蜂地想往隔壁車道開,碰撞事故頻頻發生。而事實是:車道前面根本沒有任何事故發生。

不管是對很緊急的情況無動無衷,還是對不存在的“狀況”盲目跟風,我們要避免這種情況,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只要抽空迅速打量一下週圍就行了。不要一根筋地依賴社會證據,因為那有可能導致極為可怕的後果。

陷阱四:稀缺原理——擁有就會快樂嗎?

英國文學大師G.K.切斯特頓說:“不管是什麼東西,只要你曉得會失去它,自然就會愛上它了。”

這句話說的就是稀缺原理——機會越少見,價值似乎就越高。稀缺會引發我們對失去某種東西的恐懼,這種恐懼要比對獲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發人們的行動力。

現實生活中,利用稀缺原理向人們施加影響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醫院建議年輕女性做宮頸癌篩查,站在不這麼做就有可能損失什麼的立場上宣傳,效果明顯要比強調這麼做能帶來什麼要好得多。比如商家的“數量有限”策略,“整個樓盤裡,只剩下這兩個角落還沒賣掉了。”

和“數量有限”技巧相對應的是“最後期限”戰術,比如一家電影院在宣傳單上寫:“專場放映,座位有限,預訂從速,過時不候!”

雖然很多時候,這些數量有限、最後期限的信息都是假的,但我們還是會一再上鉤。稀缺原理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魔力?

這種力量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第一點,人類社會發展的經驗告訴我們,難於得到的東西,一般都要比能輕鬆得到的東西好。所以,我們基本上可以根據獲得一樣東西的難易程度,迅速準確地判斷它的質量。稀缺性原理就是鑽了我們思維捷徑上的漏洞

買東西上當,你為啥總被他人左右?這4個心理分析說透了(下)

稀缺性原理的力量還有第二種獨特的來源:機會越來越少的話,我們的自由也會隨之喪失。而我們又痛恨失去本來擁有的自由。

心理學家傑克·佈雷姆指出,只要選擇自由受到限制或威脅,保護自由的需求就會使我們想要它們的願望愈發強烈。因此,一旦短缺——或其他因素妨礙我們獲取某物,我們就會比從前更想得到它,更努力地想要佔有它,跟這種妨礙對著幹。

家長們都知道,這種逆反心理最初表現在“可怕的兩歲”。對兩歲的孩子,你告訴他們這樣做,他們會偏要那樣做,什麼都跟你反著來。因為到了這個年紀,孩子開始有了自主意識,自由的概念也形成了。獨立的個體應當有選擇的餘地,一個剛剛發現這一點的孩子,會迫切想要探索這種選擇空間有多大。

儘管可怕的兩歲可能是逆反心理最明顯的時期,但面對限制行動自由的舉措,我們一輩子都表現出了強烈的反抗傾向。而當某個東西受到了眾人的爭搶,強烈渴望得到它,幾乎是出於每個人本能的身體反應。比如碰上商場結束營業前的大降價、大甩賣,在熱火朝天的競爭氛圍下,人們會一窩蜂地拼搶平時根本不想買的商品。

買東西上當,你為啥總被他人左右?這4個心理分析說透了(下)

那麼,稀缺性原理如此根深蒂固,我們有什麼方法能擺脫它嗎?

事實上,每當我們看到想得到的東西可能得不到了,尤其是眾人爭搶的情況下,我們就會馬上變得血脈賁張,目光短淺,情緒激昂。這種內在的衝動會屏蔽我們的理性思考能力。

拒絕方法:

既然理性思考用不上,那我們不妨採用“四兩撥千斤”的柔道手法,把情緒高漲本身當成重要線索吧!你不需要對整個形勢做深思熟慮的分析,只要傾聽來自內心的警告信號就可以。一旦發現自己有了這種反常高漲的情緒,你就要提醒自己:說不定有人在玩弄稀缺手法,必須謹慎行事。

雖然平靜下來了,可接下來又該怎麼做出明智的決定呢?研究人員在一個巧克力餅乾實驗中,發現了一種確實可以依賴的信息:儘管人們明顯更想要稀缺的餅乾,卻並不認為它比供應充足的餅乾更美味。

喜悅並非來自對稀缺商品的體驗,而來自對它的佔有。我們千萬不能把兩者混為一談。所以每次碰到某種稀缺壓力,我們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到底想從這樣東西里獲得什麼?

如果答案是,佔有這件東西能讓我享受來自社會、經濟或心理上的好處,那就去佔有它吧!如果答案是,我想要它主要是為了它的功能(喝它、摸它、聽它、或以各種方式用它),那麼必須牢記一點:該物品不管是稀缺還是充足,其功能都是一樣的——稀缺的餅乾並沒有變得更好吃。

至此,我們瞭解了四種來自我們內心深處,卻容易被人利用的影響力武器:對比+互惠、言行一致、社會認同、稀缺原理,它們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嚴重干擾著我們的選擇和判斷力。但只要你認識到它們的作用機制,掌握了拒絕方法,就不會輕易上當,也能夠超越大多數人,做回那個自由、理性、睿智的自己。


七稜鏡,資深媒體人,用碎片時間堅持寫原創的上班族,熱愛深度閱讀,崇尚自我管理的文字控。專注提供自我管理/職場領域的有用乾貨文,幫你少走彎路,越變越好,實現人生幸福加速度。

歡迎關注、留言、轉發。期待遇見愛生活、愛思考、追求優秀的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