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
"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哪些技能,經較短時間的學習,就可以給人的生活帶來巨大幫助?

這是知乎上一個很棒的提問,知友徐強的回答是:誇獎他人。這個答案獲得了近30K的贊同。這個高讚的答案告訴我們,大多數人都認同讚揚帶給人的積極意義。

生活中,我們大部分父母也常把誇孩子的話放在嘴邊,尤其是孩子小時候,像“你真聰明”、“你真漂亮”、“你是個誠實的好孩子”等等,但斯坦福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卻認為,我們這種讚揚孩子的方式非但不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然而容易毀了孩子。

過分讚揚,只是自找麻煩

"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哪些技能,經較短時間的學習,就可以給人的生活帶來巨大幫助?

這是知乎上一個很棒的提問,知友徐強的回答是:誇獎他人。這個答案獲得了近30K的贊同。這個高讚的答案告訴我們,大多數人都認同讚揚帶給人的積極意義。

生活中,我們大部分父母也常把誇孩子的話放在嘴邊,尤其是孩子小時候,像“你真聰明”、“你真漂亮”、“你是個誠實的好孩子”等等,但斯坦福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卻認為,我們這種讚揚孩子的方式非但不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然而容易毀了孩子。

過分讚揚,只是自找麻煩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斯坦福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一書中記錄過她做的一項,包含幾百名學生在內的有關不同讚美方式對人影響的研究:

一開始,研究人員會給這些學生十道非常難的非語言型智力測試題。這些學生大多完成的很不錯,接著,研究人員把這幾百名學生分成了兩組,讓他們分別接受兩種不同方式的讚美。

研究人員對第一組學生進行能力方面的讚揚,學生們會聽到類似這種:“你非常聰明”、“你的成績很好,你很厲害”、“在這方面你天資卓越”的讚美。

至於第二組學生,研究人員對他們的努力進行讚揚,學生們會聽到類似這種:“十道非常難的題目,你對了八道。你一定非常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學生的起點相同,但是在經過研究人員不同的讚揚後,他們的走向發生了變化。

剛開始每個人都喜歡解難題,但是在更高難度的難題出現後,被誇有能力的那部分學生開始拒絕並且他們的表現也開始下降,即便研究人員給他們一些比以前還容易的題,他們的正確率也在下降,甚至還不如最開始的時候。

但是對努力進行讚揚的那組學生表現的卻越來越好,他們喜歡解更難的題目,也在不斷提高自己解高難題目的技巧,所以當他們返回去做最開始的題時,他們的正確率比之前還高。

同樣是讚美,為什麼結果相差這麼大,到底發生了什麼?

"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哪些技能,經較短時間的學習,就可以給人的生活帶來巨大幫助?

這是知乎上一個很棒的提問,知友徐強的回答是:誇獎他人。這個答案獲得了近30K的贊同。這個高讚的答案告訴我們,大多數人都認同讚揚帶給人的積極意義。

生活中,我們大部分父母也常把誇孩子的話放在嘴邊,尤其是孩子小時候,像“你真聰明”、“你真漂亮”、“你是個誠實的好孩子”等等,但斯坦福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卻認為,我們這種讚揚孩子的方式非但不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然而容易毀了孩子。

過分讚揚,只是自找麻煩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斯坦福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一書中記錄過她做的一項,包含幾百名學生在內的有關不同讚美方式對人影響的研究:

一開始,研究人員會給這些學生十道非常難的非語言型智力測試題。這些學生大多完成的很不錯,接著,研究人員把這幾百名學生分成了兩組,讓他們分別接受兩種不同方式的讚美。

研究人員對第一組學生進行能力方面的讚揚,學生們會聽到類似這種:“你非常聰明”、“你的成績很好,你很厲害”、“在這方面你天資卓越”的讚美。

至於第二組學生,研究人員對他們的努力進行讚揚,學生們會聽到類似這種:“十道非常難的題目,你對了八道。你一定非常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學生的起點相同,但是在經過研究人員不同的讚揚後,他們的走向發生了變化。

剛開始每個人都喜歡解難題,但是在更高難度的難題出現後,被誇有能力的那部分學生開始拒絕並且他們的表現也開始下降,即便研究人員給他們一些比以前還容易的題,他們的正確率也在下降,甚至還不如最開始的時候。

但是對努力進行讚揚的那組學生表現的卻越來越好,他們喜歡解更難的題目,也在不斷提高自己解高難題目的技巧,所以當他們返回去做最開始的題時,他們的正確率比之前還高。

同樣是讚美,為什麼結果相差這麼大,到底發生了什麼?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經過研究,卡羅爾·德韋克博士發現,對學生的特質/能力進行讚揚容易讓學生形成固定型思維模式,在這種思維模式下學生為了維持別人對自己的高評價,反而會不敢接受新的挑戰。但是對學生的努力進行讚揚卻能讓他們形成成長型思維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認為自己的成績和能力(聰明)沒有關係,是自己努力的結果。沒有心理上的負擔,學生反而更享受挑戰帶來的樂趣。

同樣的觀點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海姆•G•吉諾特也提出過,他認為對孩子能力上的評價其實是一種過分讚揚過分讚揚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束縛,父母設定的標準太高,孩子不是無法做到,就是為了迎合父母的高標準苦苦支撐,這兩種行為的結果都只能讓孩子的幸福感降低,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樣過分讚揚也會讓父母的信服力降低,讓孩子以為你的高評價只是為了讓他開心,讓孩子變得不再相信你。

誇獎孩子好並沒有錯,但僅僅是誇獎他好還不夠

"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哪些技能,經較短時間的學習,就可以給人的生活帶來巨大幫助?

這是知乎上一個很棒的提問,知友徐強的回答是:誇獎他人。這個答案獲得了近30K的贊同。這個高讚的答案告訴我們,大多數人都認同讚揚帶給人的積極意義。

生活中,我們大部分父母也常把誇孩子的話放在嘴邊,尤其是孩子小時候,像“你真聰明”、“你真漂亮”、“你是個誠實的好孩子”等等,但斯坦福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卻認為,我們這種讚揚孩子的方式非但不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然而容易毀了孩子。

過分讚揚,只是自找麻煩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斯坦福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一書中記錄過她做的一項,包含幾百名學生在內的有關不同讚美方式對人影響的研究:

一開始,研究人員會給這些學生十道非常難的非語言型智力測試題。這些學生大多完成的很不錯,接著,研究人員把這幾百名學生分成了兩組,讓他們分別接受兩種不同方式的讚美。

研究人員對第一組學生進行能力方面的讚揚,學生們會聽到類似這種:“你非常聰明”、“你的成績很好,你很厲害”、“在這方面你天資卓越”的讚美。

至於第二組學生,研究人員對他們的努力進行讚揚,學生們會聽到類似這種:“十道非常難的題目,你對了八道。你一定非常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學生的起點相同,但是在經過研究人員不同的讚揚後,他們的走向發生了變化。

剛開始每個人都喜歡解難題,但是在更高難度的難題出現後,被誇有能力的那部分學生開始拒絕並且他們的表現也開始下降,即便研究人員給他們一些比以前還容易的題,他們的正確率也在下降,甚至還不如最開始的時候。

但是對努力進行讚揚的那組學生表現的卻越來越好,他們喜歡解更難的題目,也在不斷提高自己解高難題目的技巧,所以當他們返回去做最開始的題時,他們的正確率比之前還高。

同樣是讚美,為什麼結果相差這麼大,到底發生了什麼?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經過研究,卡羅爾·德韋克博士發現,對學生的特質/能力進行讚揚容易讓學生形成固定型思維模式,在這種思維模式下學生為了維持別人對自己的高評價,反而會不敢接受新的挑戰。但是對學生的努力進行讚揚卻能讓他們形成成長型思維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認為自己的成績和能力(聰明)沒有關係,是自己努力的結果。沒有心理上的負擔,學生反而更享受挑戰帶來的樂趣。

同樣的觀點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海姆•G•吉諾特也提出過,他認為對孩子能力上的評價其實是一種過分讚揚過分讚揚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束縛,父母設定的標準太高,孩子不是無法做到,就是為了迎合父母的高標準苦苦支撐,這兩種行為的結果都只能讓孩子的幸福感降低,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樣過分讚揚也會讓父母的信服力降低,讓孩子以為你的高評價只是為了讓他開心,讓孩子變得不再相信你。

誇獎孩子好並沒有錯,但僅僅是誇獎他好還不夠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一、在孩子做的好的事情上,學會使用描述性讚揚

俗話說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誇孩子好本身並沒有錯,但僅僅誇他好還不夠,你還需要更多的細節來佐證你說的好,這就是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海姆•G•吉諾特所提倡的使用描述性讚揚。

具體要怎麼做哪?在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合著的《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 孩子才肯說》中作者提供了3種用描述代替評論的方法:

"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哪些技能,經較短時間的學習,就可以給人的生活帶來巨大幫助?

這是知乎上一個很棒的提問,知友徐強的回答是:誇獎他人。這個答案獲得了近30K的贊同。這個高讚的答案告訴我們,大多數人都認同讚揚帶給人的積極意義。

生活中,我們大部分父母也常把誇孩子的話放在嘴邊,尤其是孩子小時候,像“你真聰明”、“你真漂亮”、“你是個誠實的好孩子”等等,但斯坦福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卻認為,我們這種讚揚孩子的方式非但不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然而容易毀了孩子。

過分讚揚,只是自找麻煩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斯坦福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一書中記錄過她做的一項,包含幾百名學生在內的有關不同讚美方式對人影響的研究:

一開始,研究人員會給這些學生十道非常難的非語言型智力測試題。這些學生大多完成的很不錯,接著,研究人員把這幾百名學生分成了兩組,讓他們分別接受兩種不同方式的讚美。

研究人員對第一組學生進行能力方面的讚揚,學生們會聽到類似這種:“你非常聰明”、“你的成績很好,你很厲害”、“在這方面你天資卓越”的讚美。

至於第二組學生,研究人員對他們的努力進行讚揚,學生們會聽到類似這種:“十道非常難的題目,你對了八道。你一定非常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學生的起點相同,但是在經過研究人員不同的讚揚後,他們的走向發生了變化。

剛開始每個人都喜歡解難題,但是在更高難度的難題出現後,被誇有能力的那部分學生開始拒絕並且他們的表現也開始下降,即便研究人員給他們一些比以前還容易的題,他們的正確率也在下降,甚至還不如最開始的時候。

但是對努力進行讚揚的那組學生表現的卻越來越好,他們喜歡解更難的題目,也在不斷提高自己解高難題目的技巧,所以當他們返回去做最開始的題時,他們的正確率比之前還高。

同樣是讚美,為什麼結果相差這麼大,到底發生了什麼?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經過研究,卡羅爾·德韋克博士發現,對學生的特質/能力進行讚揚容易讓學生形成固定型思維模式,在這種思維模式下學生為了維持別人對自己的高評價,反而會不敢接受新的挑戰。但是對學生的努力進行讚揚卻能讓他們形成成長型思維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認為自己的成績和能力(聰明)沒有關係,是自己努力的結果。沒有心理上的負擔,學生反而更享受挑戰帶來的樂趣。

同樣的觀點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海姆•G•吉諾特也提出過,他認為對孩子能力上的評價其實是一種過分讚揚過分讚揚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束縛,父母設定的標準太高,孩子不是無法做到,就是為了迎合父母的高標準苦苦支撐,這兩種行為的結果都只能讓孩子的幸福感降低,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樣過分讚揚也會讓父母的信服力降低,讓孩子以為你的高評價只是為了讓他開心,讓孩子變得不再相信你。

誇獎孩子好並沒有錯,但僅僅是誇獎他好還不夠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一、在孩子做的好的事情上,學會使用描述性讚揚

俗話說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誇孩子好本身並沒有錯,但僅僅誇他好還不夠,你還需要更多的細節來佐證你說的好,這就是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海姆•G•吉諾特所提倡的使用描述性讚揚。

具體要怎麼做哪?在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合著的《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 孩子才肯說》中作者提供了3種用描述代替評論的方法: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1、描述你看見的

描述你看見的,就是描述細節,這能增加你讚揚的真實性,也能告訴孩子,你看見了他的努力。這比干巴巴的“你真棒”,更能讓孩子開心。

比如:你回家看見孩子把房間整理的井井有條,你可以高興地對孩子說:“地板真乾淨,床也整理很平整,衣服鞋子也都分類歸納的很整齊,你一定花了很長時間吧。兒子你真厲害,收拾的太好了!”這絕對是比干巴巴的“兒子真能幹”更好的方式。畢竟讓孩子瞭解和認可他們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表揚。

2、描述你的感受

描述你的真情實感,像:看來你在英語上下了很大功夫,我注意到你每天早上都在聽英語廣播,晚上還在背單詞,我為你感到驕傲;你這首曲子聽起來很有力量、節奏感很強,我很喜歡。

3、把讚揚的行為總結成一個孩子不知道的詞

這些詞可以是:有決心、有毅力、肯堅持;變通、靈活等等,重要的是把孩子的行為總結成一個能刷新他認知的新詞,這樣不僅能增加孩子的詞彙量,還能提高他的自信心。像:兒子到今天,你堅持早睡早起已經100天了,這就叫毅力,只有很少的人能做到。

"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哪些技能,經較短時間的學習,就可以給人的生活帶來巨大幫助?

這是知乎上一個很棒的提問,知友徐強的回答是:誇獎他人。這個答案獲得了近30K的贊同。這個高讚的答案告訴我們,大多數人都認同讚揚帶給人的積極意義。

生活中,我們大部分父母也常把誇孩子的話放在嘴邊,尤其是孩子小時候,像“你真聰明”、“你真漂亮”、“你是個誠實的好孩子”等等,但斯坦福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卻認為,我們這種讚揚孩子的方式非但不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然而容易毀了孩子。

過分讚揚,只是自找麻煩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斯坦福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一書中記錄過她做的一項,包含幾百名學生在內的有關不同讚美方式對人影響的研究:

一開始,研究人員會給這些學生十道非常難的非語言型智力測試題。這些學生大多完成的很不錯,接著,研究人員把這幾百名學生分成了兩組,讓他們分別接受兩種不同方式的讚美。

研究人員對第一組學生進行能力方面的讚揚,學生們會聽到類似這種:“你非常聰明”、“你的成績很好,你很厲害”、“在這方面你天資卓越”的讚美。

至於第二組學生,研究人員對他們的努力進行讚揚,學生們會聽到類似這種:“十道非常難的題目,你對了八道。你一定非常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學生的起點相同,但是在經過研究人員不同的讚揚後,他們的走向發生了變化。

剛開始每個人都喜歡解難題,但是在更高難度的難題出現後,被誇有能力的那部分學生開始拒絕並且他們的表現也開始下降,即便研究人員給他們一些比以前還容易的題,他們的正確率也在下降,甚至還不如最開始的時候。

但是對努力進行讚揚的那組學生表現的卻越來越好,他們喜歡解更難的題目,也在不斷提高自己解高難題目的技巧,所以當他們返回去做最開始的題時,他們的正確率比之前還高。

同樣是讚美,為什麼結果相差這麼大,到底發生了什麼?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經過研究,卡羅爾·德韋克博士發現,對學生的特質/能力進行讚揚容易讓學生形成固定型思維模式,在這種思維模式下學生為了維持別人對自己的高評價,反而會不敢接受新的挑戰。但是對學生的努力進行讚揚卻能讓他們形成成長型思維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認為自己的成績和能力(聰明)沒有關係,是自己努力的結果。沒有心理上的負擔,學生反而更享受挑戰帶來的樂趣。

同樣的觀點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海姆•G•吉諾特也提出過,他認為對孩子能力上的評價其實是一種過分讚揚過分讚揚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束縛,父母設定的標準太高,孩子不是無法做到,就是為了迎合父母的高標準苦苦支撐,這兩種行為的結果都只能讓孩子的幸福感降低,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樣過分讚揚也會讓父母的信服力降低,讓孩子以為你的高評價只是為了讓他開心,讓孩子變得不再相信你。

誇獎孩子好並沒有錯,但僅僅是誇獎他好還不夠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一、在孩子做的好的事情上,學會使用描述性讚揚

俗話說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誇孩子好本身並沒有錯,但僅僅誇他好還不夠,你還需要更多的細節來佐證你說的好,這就是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海姆•G•吉諾特所提倡的使用描述性讚揚。

具體要怎麼做哪?在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合著的《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 孩子才肯說》中作者提供了3種用描述代替評論的方法: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1、描述你看見的

描述你看見的,就是描述細節,這能增加你讚揚的真實性,也能告訴孩子,你看見了他的努力。這比干巴巴的“你真棒”,更能讓孩子開心。

比如:你回家看見孩子把房間整理的井井有條,你可以高興地對孩子說:“地板真乾淨,床也整理很平整,衣服鞋子也都分類歸納的很整齊,你一定花了很長時間吧。兒子你真厲害,收拾的太好了!”這絕對是比干巴巴的“兒子真能幹”更好的方式。畢竟讓孩子瞭解和認可他們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表揚。

2、描述你的感受

描述你的真情實感,像:看來你在英語上下了很大功夫,我注意到你每天早上都在聽英語廣播,晚上還在背單詞,我為你感到驕傲;你這首曲子聽起來很有力量、節奏感很強,我很喜歡。

3、把讚揚的行為總結成一個孩子不知道的詞

這些詞可以是:有決心、有毅力、肯堅持;變通、靈活等等,重要的是把孩子的行為總結成一個能刷新他認知的新詞,這樣不僅能增加孩子的詞彙量,還能提高他的自信心。像:兒子到今天,你堅持早睡早起已經100天了,這就叫毅力,只有很少的人能做到。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二、在孩子做不好的事情上,學會關注孩子的優點,並和孩子一起得出有建設性的方案

做父母一個很重要的責任是在孩子做對的事情上,及時的使用描述性讚揚,但孩子並不能每件事都能做好,不想讓“別人家的孩子”變成自己孩子的噩夢,父母應該這麼做:

首先肯定孩子的感受

比如,孩子平時學習很努力,但是考試沒有考好,很傷心。這時父母首先要肯定孩子的負面情緒“你平時學習很努力,卻沒有考好,一定很傷心,可能還會覺得自己不是學習的料。每個人遇到自己努力了很長時間,但卻沒有獲得回報的事都會有這種負面情緒,這是很正常的。”

然後找出孩子在事件中的優點加以表揚

肯定孩子的負面情緒,是為了讓孩子知道有人理解他,在不幸的事情上,別人的理解對孩子很重要。接著父母要告訴孩子,他在這件事情上的優點“你這次雖然沒有考好,但是你發現了嗎?你平時很努力都不用爸媽提醒就主動去學習,這點很少有人能做到,爸媽覺得很驕傲。你是個有毅力的孩子,爸媽相信一次考不好肯定不會打倒你學習的積極性。等你想明白了,我們可以一起討論一下,這次考不好的原因以及如何解決嗎?”

"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哪些技能,經較短時間的學習,就可以給人的生活帶來巨大幫助?

這是知乎上一個很棒的提問,知友徐強的回答是:誇獎他人。這個答案獲得了近30K的贊同。這個高讚的答案告訴我們,大多數人都認同讚揚帶給人的積極意義。

生活中,我們大部分父母也常把誇孩子的話放在嘴邊,尤其是孩子小時候,像“你真聰明”、“你真漂亮”、“你是個誠實的好孩子”等等,但斯坦福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卻認為,我們這種讚揚孩子的方式非但不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然而容易毀了孩子。

過分讚揚,只是自找麻煩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斯坦福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一書中記錄過她做的一項,包含幾百名學生在內的有關不同讚美方式對人影響的研究:

一開始,研究人員會給這些學生十道非常難的非語言型智力測試題。這些學生大多完成的很不錯,接著,研究人員把這幾百名學生分成了兩組,讓他們分別接受兩種不同方式的讚美。

研究人員對第一組學生進行能力方面的讚揚,學生們會聽到類似這種:“你非常聰明”、“你的成績很好,你很厲害”、“在這方面你天資卓越”的讚美。

至於第二組學生,研究人員對他們的努力進行讚揚,學生們會聽到類似這種:“十道非常難的題目,你對了八道。你一定非常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學生的起點相同,但是在經過研究人員不同的讚揚後,他們的走向發生了變化。

剛開始每個人都喜歡解難題,但是在更高難度的難題出現後,被誇有能力的那部分學生開始拒絕並且他們的表現也開始下降,即便研究人員給他們一些比以前還容易的題,他們的正確率也在下降,甚至還不如最開始的時候。

但是對努力進行讚揚的那組學生表現的卻越來越好,他們喜歡解更難的題目,也在不斷提高自己解高難題目的技巧,所以當他們返回去做最開始的題時,他們的正確率比之前還高。

同樣是讚美,為什麼結果相差這麼大,到底發生了什麼?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經過研究,卡羅爾·德韋克博士發現,對學生的特質/能力進行讚揚容易讓學生形成固定型思維模式,在這種思維模式下學生為了維持別人對自己的高評價,反而會不敢接受新的挑戰。但是對學生的努力進行讚揚卻能讓他們形成成長型思維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認為自己的成績和能力(聰明)沒有關係,是自己努力的結果。沒有心理上的負擔,學生反而更享受挑戰帶來的樂趣。

同樣的觀點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海姆•G•吉諾特也提出過,他認為對孩子能力上的評價其實是一種過分讚揚過分讚揚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束縛,父母設定的標準太高,孩子不是無法做到,就是為了迎合父母的高標準苦苦支撐,這兩種行為的結果都只能讓孩子的幸福感降低,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樣過分讚揚也會讓父母的信服力降低,讓孩子以為你的高評價只是為了讓他開心,讓孩子變得不再相信你。

誇獎孩子好並沒有錯,但僅僅是誇獎他好還不夠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一、在孩子做的好的事情上,學會使用描述性讚揚

俗話說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誇孩子好本身並沒有錯,但僅僅誇他好還不夠,你還需要更多的細節來佐證你說的好,這就是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海姆•G•吉諾特所提倡的使用描述性讚揚。

具體要怎麼做哪?在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合著的《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 孩子才肯說》中作者提供了3種用描述代替評論的方法: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1、描述你看見的

描述你看見的,就是描述細節,這能增加你讚揚的真實性,也能告訴孩子,你看見了他的努力。這比干巴巴的“你真棒”,更能讓孩子開心。

比如:你回家看見孩子把房間整理的井井有條,你可以高興地對孩子說:“地板真乾淨,床也整理很平整,衣服鞋子也都分類歸納的很整齊,你一定花了很長時間吧。兒子你真厲害,收拾的太好了!”這絕對是比干巴巴的“兒子真能幹”更好的方式。畢竟讓孩子瞭解和認可他們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表揚。

2、描述你的感受

描述你的真情實感,像:看來你在英語上下了很大功夫,我注意到你每天早上都在聽英語廣播,晚上還在背單詞,我為你感到驕傲;你這首曲子聽起來很有力量、節奏感很強,我很喜歡。

3、把讚揚的行為總結成一個孩子不知道的詞

這些詞可以是:有決心、有毅力、肯堅持;變通、靈活等等,重要的是把孩子的行為總結成一個能刷新他認知的新詞,這樣不僅能增加孩子的詞彙量,還能提高他的自信心。像:兒子到今天,你堅持早睡早起已經100天了,這就叫毅力,只有很少的人能做到。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二、在孩子做不好的事情上,學會關注孩子的優點,並和孩子一起得出有建設性的方案

做父母一個很重要的責任是在孩子做對的事情上,及時的使用描述性讚揚,但孩子並不能每件事都能做好,不想讓“別人家的孩子”變成自己孩子的噩夢,父母應該這麼做:

首先肯定孩子的感受

比如,孩子平時學習很努力,但是考試沒有考好,很傷心。這時父母首先要肯定孩子的負面情緒“你平時學習很努力,卻沒有考好,一定很傷心,可能還會覺得自己不是學習的料。每個人遇到自己努力了很長時間,但卻沒有獲得回報的事都會有這種負面情緒,這是很正常的。”

然後找出孩子在事件中的優點加以表揚

肯定孩子的負面情緒,是為了讓孩子知道有人理解他,在不幸的事情上,別人的理解對孩子很重要。接著父母要告訴孩子,他在這件事情上的優點“你這次雖然沒有考好,但是你發現了嗎?你平時很努力都不用爸媽提醒就主動去學習,這點很少有人能做到,爸媽覺得很驕傲。你是個有毅力的孩子,爸媽相信一次考不好肯定不會打倒你學習的積極性。等你想明白了,我們可以一起討論一下,這次考不好的原因以及如何解決嗎?”

對不起,說“你真棒”的媽媽,只不過是在感動自己

最後和孩子一起討論出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等到孩子冷靜下來,父母需要引導孩子找到自己考不好的原因以及解決的辦法“現在我們先來分析一下考卷上失分的知識點,以及為什麼會失分,再來討論解決的辦法,你覺得如何?”

不管孩子做的好與不好,父母讚揚孩子的主要目的是幫孩子建立強大的自我認知能力。在以後面對別人批評的時候,不會陷入自我懷疑、自我厭惡中,能堅持對自己的正確評價,不會被引誘、不會被打倒。

因為如果一個孩子常常看重別人對他的評價,需要別人告訴他,他是什麼樣的人?能做什麼?做的有多好?那他以後的人生必定會過的很艱難。

父母學會正確的讚揚孩子,其實就是在幫孩子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以及自信心,這對孩子的未來很重要,能讓孩子不被別人的負面評價左右,堅持正確的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