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

今天看了這樣一個視頻,讓我全身發涼。視頻剛開始是一個孩子用盡了全身力氣去打自己的媽媽,眼神裡充滿了仇恨,嘴裡不停地說著:“你這個王八蛋”“我要弄死你”“有沒有喝毒藥啊”“你怎麼不去死啊”。

"

今天看了這樣一個視頻,讓我全身發涼。視頻剛開始是一個孩子用盡了全身力氣去打自己的媽媽,眼神裡充滿了仇恨,嘴裡不停地說著:“你這個王八蛋”“我要弄死你”“有沒有喝毒藥啊”“你怎麼不去死啊”。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一旁的母親也不示弱,孩子打自己她就和孩子對著打,孩子罵自己她也毫不留情地給上孩子一巴掌。最後實在沒有力氣了,母親只好坐下來不管孩子,任由他去鬧。

但是,孩子的氣還沒有消,他又開始在卸下床邊的一個把手,向媽媽打去。被打的媽媽一臉無奈,只好坐在沙發上痛苦地哭了起來。

整個場面就像是一對仇人在相互廝殺,都想把對方給制服,殊不知雙方誰也制服不了誰,誰也控制不了誰的情緒。

如果不是真實的看到這樣的場景,沒有誰會相信一個8歲的孩子會對自己的母親說出這樣侮辱性的詞語,也沒有誰會相信一個親生孩子會和自己的母親相處成為仇人。

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孩子如此叛逆,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一個8歲的孩子如此仇視自己的親身母親呢?

經過詳細瞭解才發現,原來孩子從5歲起媽媽只要情緒不好就會打孩子,那時候還小無法抵抗,如今大了就要把以前所有的不滿全部發洩出來,就要還手。

正如視頻中所言,一切都是因果循環,孩子能有今天這樣過激的反應,完全是母親從小在孩子身上種下的惡果起了作用。

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就不要指望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你打罵孩子就不要指望孩子對你溫柔以待。

"

今天看了這樣一個視頻,讓我全身發涼。視頻剛開始是一個孩子用盡了全身力氣去打自己的媽媽,眼神裡充滿了仇恨,嘴裡不停地說著:“你這個王八蛋”“我要弄死你”“有沒有喝毒藥啊”“你怎麼不去死啊”。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一旁的母親也不示弱,孩子打自己她就和孩子對著打,孩子罵自己她也毫不留情地給上孩子一巴掌。最後實在沒有力氣了,母親只好坐下來不管孩子,任由他去鬧。

但是,孩子的氣還沒有消,他又開始在卸下床邊的一個把手,向媽媽打去。被打的媽媽一臉無奈,只好坐在沙發上痛苦地哭了起來。

整個場面就像是一對仇人在相互廝殺,都想把對方給制服,殊不知雙方誰也制服不了誰,誰也控制不了誰的情緒。

如果不是真實的看到這樣的場景,沒有誰會相信一個8歲的孩子會對自己的母親說出這樣侮辱性的詞語,也沒有誰會相信一個親生孩子會和自己的母親相處成為仇人。

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孩子如此叛逆,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一個8歲的孩子如此仇視自己的親身母親呢?

經過詳細瞭解才發現,原來孩子從5歲起媽媽只要情緒不好就會打孩子,那時候還小無法抵抗,如今大了就要把以前所有的不滿全部發洩出來,就要還手。

正如視頻中所言,一切都是因果循環,孩子能有今天這樣過激的反應,完全是母親從小在孩子身上種下的惡果起了作用。

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就不要指望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你打罵孩子就不要指望孩子對你溫柔以待。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01

喪偶式育兒讓孩子感受不到家的溫暖

整個視頻中我們看到的都是母親和孩子相愛相殺的場面,孩子的父親從始至終都沒有出現過,原來孩子的母親是一個全職主婦,丈夫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出差不在家,這麼多年來都是她一手把孩子帶大的。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人有兩種發展需求,一是親密性,主要來自母親;二是獨立性,來自父親給予的力量和安全感。

父親教育的缺失讓孩子失去了安全感,讓他的內心極度的孤獨和恐懼,為了排解孤獨和恐懼孩子開始迷上了打遊戲上網,從這些地方獲取心靈上短暫的愉悅。

母親錯誤的教育方式更是讓孩子不敢親近,處處和母親作對,甚至還動手打罵母親。在整個家庭裡孩子感受不要一絲的溫暖,於是也就形成了孩子的敏感的性格,逆反的心理。

其實,視頻中的家庭又何嘗不是我們大多數家庭的縮影呢。

在家裡母親就像是一個勤勞的小蜜蜂一樣,不僅僅要完成家務,還要輔導孩子作業,每天都想把自己分成兩半。

而父親呢不是在出差就是躺屍,對於孩子的教育從來都不曾插手,原本有丈夫卻活成了寡婦,孩子原本有父親卻成了喪偶式育兒。

心理學家表示,孩子出現90%的心理問題,都和父親教育的缺失有關。

所以,為了孩子請拒絕喪偶式育兒!

"

今天看了這樣一個視頻,讓我全身發涼。視頻剛開始是一個孩子用盡了全身力氣去打自己的媽媽,眼神裡充滿了仇恨,嘴裡不停地說著:“你這個王八蛋”“我要弄死你”“有沒有喝毒藥啊”“你怎麼不去死啊”。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一旁的母親也不示弱,孩子打自己她就和孩子對著打,孩子罵自己她也毫不留情地給上孩子一巴掌。最後實在沒有力氣了,母親只好坐下來不管孩子,任由他去鬧。

但是,孩子的氣還沒有消,他又開始在卸下床邊的一個把手,向媽媽打去。被打的媽媽一臉無奈,只好坐在沙發上痛苦地哭了起來。

整個場面就像是一對仇人在相互廝殺,都想把對方給制服,殊不知雙方誰也制服不了誰,誰也控制不了誰的情緒。

如果不是真實的看到這樣的場景,沒有誰會相信一個8歲的孩子會對自己的母親說出這樣侮辱性的詞語,也沒有誰會相信一個親生孩子會和自己的母親相處成為仇人。

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孩子如此叛逆,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一個8歲的孩子如此仇視自己的親身母親呢?

經過詳細瞭解才發現,原來孩子從5歲起媽媽只要情緒不好就會打孩子,那時候還小無法抵抗,如今大了就要把以前所有的不滿全部發洩出來,就要還手。

正如視頻中所言,一切都是因果循環,孩子能有今天這樣過激的反應,完全是母親從小在孩子身上種下的惡果起了作用。

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就不要指望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你打罵孩子就不要指望孩子對你溫柔以待。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01

喪偶式育兒讓孩子感受不到家的溫暖

整個視頻中我們看到的都是母親和孩子相愛相殺的場面,孩子的父親從始至終都沒有出現過,原來孩子的母親是一個全職主婦,丈夫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出差不在家,這麼多年來都是她一手把孩子帶大的。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人有兩種發展需求,一是親密性,主要來自母親;二是獨立性,來自父親給予的力量和安全感。

父親教育的缺失讓孩子失去了安全感,讓他的內心極度的孤獨和恐懼,為了排解孤獨和恐懼孩子開始迷上了打遊戲上網,從這些地方獲取心靈上短暫的愉悅。

母親錯誤的教育方式更是讓孩子不敢親近,處處和母親作對,甚至還動手打罵母親。在整個家庭裡孩子感受不要一絲的溫暖,於是也就形成了孩子的敏感的性格,逆反的心理。

其實,視頻中的家庭又何嘗不是我們大多數家庭的縮影呢。

在家裡母親就像是一個勤勞的小蜜蜂一樣,不僅僅要完成家務,還要輔導孩子作業,每天都想把自己分成兩半。

而父親呢不是在出差就是躺屍,對於孩子的教育從來都不曾插手,原本有丈夫卻活成了寡婦,孩子原本有父親卻成了喪偶式育兒。

心理學家表示,孩子出現90%的心理問題,都和父親教育的缺失有關。

所以,為了孩子請拒絕喪偶式育兒!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02

失控的情緒讓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

作為一個全職媽媽,視頻中的母親有太多的孤獨不安和自卑,作為一個妻子,她對這個丈夫有太多的怨恨和憤怒。但是這一切都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讓她傾訴,也沒有任何一個能夠理解。

於是,她只好把這些情緒全部發洩到孩子身上,無辜的孩子就這樣天天承受這母親失控的情緒,讓他和媽媽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臺灣心理學博士洪蘭研究表明:從人類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還記得之前看過一個名叫《VR還原家庭暴力:孩子面對失控父母有多恐懼》的短片,這個短片用第一人稱的視角為我們展示了孩子在面對失控父母的恐懼。

"

今天看了這樣一個視頻,讓我全身發涼。視頻剛開始是一個孩子用盡了全身力氣去打自己的媽媽,眼神裡充滿了仇恨,嘴裡不停地說著:“你這個王八蛋”“我要弄死你”“有沒有喝毒藥啊”“你怎麼不去死啊”。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一旁的母親也不示弱,孩子打自己她就和孩子對著打,孩子罵自己她也毫不留情地給上孩子一巴掌。最後實在沒有力氣了,母親只好坐下來不管孩子,任由他去鬧。

但是,孩子的氣還沒有消,他又開始在卸下床邊的一個把手,向媽媽打去。被打的媽媽一臉無奈,只好坐在沙發上痛苦地哭了起來。

整個場面就像是一對仇人在相互廝殺,都想把對方給制服,殊不知雙方誰也制服不了誰,誰也控制不了誰的情緒。

如果不是真實的看到這樣的場景,沒有誰會相信一個8歲的孩子會對自己的母親說出這樣侮辱性的詞語,也沒有誰會相信一個親生孩子會和自己的母親相處成為仇人。

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孩子如此叛逆,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一個8歲的孩子如此仇視自己的親身母親呢?

經過詳細瞭解才發現,原來孩子從5歲起媽媽只要情緒不好就會打孩子,那時候還小無法抵抗,如今大了就要把以前所有的不滿全部發洩出來,就要還手。

正如視頻中所言,一切都是因果循環,孩子能有今天這樣過激的反應,完全是母親從小在孩子身上種下的惡果起了作用。

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就不要指望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你打罵孩子就不要指望孩子對你溫柔以待。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01

喪偶式育兒讓孩子感受不到家的溫暖

整個視頻中我們看到的都是母親和孩子相愛相殺的場面,孩子的父親從始至終都沒有出現過,原來孩子的母親是一個全職主婦,丈夫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出差不在家,這麼多年來都是她一手把孩子帶大的。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人有兩種發展需求,一是親密性,主要來自母親;二是獨立性,來自父親給予的力量和安全感。

父親教育的缺失讓孩子失去了安全感,讓他的內心極度的孤獨和恐懼,為了排解孤獨和恐懼孩子開始迷上了打遊戲上網,從這些地方獲取心靈上短暫的愉悅。

母親錯誤的教育方式更是讓孩子不敢親近,處處和母親作對,甚至還動手打罵母親。在整個家庭裡孩子感受不要一絲的溫暖,於是也就形成了孩子的敏感的性格,逆反的心理。

其實,視頻中的家庭又何嘗不是我們大多數家庭的縮影呢。

在家裡母親就像是一個勤勞的小蜜蜂一樣,不僅僅要完成家務,還要輔導孩子作業,每天都想把自己分成兩半。

而父親呢不是在出差就是躺屍,對於孩子的教育從來都不曾插手,原本有丈夫卻活成了寡婦,孩子原本有父親卻成了喪偶式育兒。

心理學家表示,孩子出現90%的心理問題,都和父親教育的缺失有關。

所以,為了孩子請拒絕喪偶式育兒!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02

失控的情緒讓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

作為一個全職媽媽,視頻中的母親有太多的孤獨不安和自卑,作為一個妻子,她對這個丈夫有太多的怨恨和憤怒。但是這一切都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讓她傾訴,也沒有任何一個能夠理解。

於是,她只好把這些情緒全部發洩到孩子身上,無辜的孩子就這樣天天承受這母親失控的情緒,讓他和媽媽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臺灣心理學博士洪蘭研究表明:從人類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還記得之前看過一個名叫《VR還原家庭暴力:孩子面對失控父母有多恐懼》的短片,這個短片用第一人稱的視角為我們展示了孩子在面對失控父母的恐懼。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片中,因為小孩玩玩具,父母的情緒逐漸失控,從剛開始的責罵演變到最後的狂吼摔東西,整個場面就連一個成年人都覺得恐怖不堪,更不要說是一個僅僅只有幾歲的孩子了。

心理學家說,人類對傷痛的記憶,本身就比對快樂的記憶要敏感幾十倍。所以,父母情緒失控留給孩子痛苦的回憶往往會伴隨著孩子的一生,讓孩子一生都生活在痛苦中。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為了拉近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距離,請控制好你的情緒!

03

畸形的教育方式讓孩子逃離

眾所周知,成龍的女兒吳卓林是出了名的叛逆:曾經報警抓捕母親,寧願流落街頭也不歸家,還曾多次割腕自殘,抽菸喝酒樣樣都不落下。

而這背後都是母親畸形教育方式的”傑作”,吳綺莉說:“小孩子不教是不行的,你不讓她害怕是不行的,要讓她知道她媽是會拼命的那種人,所以她到現在都很害怕我。”

她還表示,自己曾經讓女兒雙手舉起厚重的《辭海》罰站兩小時,只要放下來就會被打;女兒不肯睡覺時,罰她不停地抄寫“我不睡”,直到凌晨5點。

畸形的教育就像一雙無形的手,把孩子和母親分別推向了各自的對立面,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永久的恨。

前不久,瀋陽市鐵西區滑翔五小區、六小區範圍內,不到24小時共發生8次火情,而真正的原因竟然是孩子為了報復父親打罵而專門策劃的一場火災。

"

今天看了這樣一個視頻,讓我全身發涼。視頻剛開始是一個孩子用盡了全身力氣去打自己的媽媽,眼神裡充滿了仇恨,嘴裡不停地說著:“你這個王八蛋”“我要弄死你”“有沒有喝毒藥啊”“你怎麼不去死啊”。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一旁的母親也不示弱,孩子打自己她就和孩子對著打,孩子罵自己她也毫不留情地給上孩子一巴掌。最後實在沒有力氣了,母親只好坐下來不管孩子,任由他去鬧。

但是,孩子的氣還沒有消,他又開始在卸下床邊的一個把手,向媽媽打去。被打的媽媽一臉無奈,只好坐在沙發上痛苦地哭了起來。

整個場面就像是一對仇人在相互廝殺,都想把對方給制服,殊不知雙方誰也制服不了誰,誰也控制不了誰的情緒。

如果不是真實的看到這樣的場景,沒有誰會相信一個8歲的孩子會對自己的母親說出這樣侮辱性的詞語,也沒有誰會相信一個親生孩子會和自己的母親相處成為仇人。

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孩子如此叛逆,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一個8歲的孩子如此仇視自己的親身母親呢?

經過詳細瞭解才發現,原來孩子從5歲起媽媽只要情緒不好就會打孩子,那時候還小無法抵抗,如今大了就要把以前所有的不滿全部發洩出來,就要還手。

正如視頻中所言,一切都是因果循環,孩子能有今天這樣過激的反應,完全是母親從小在孩子身上種下的惡果起了作用。

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就不要指望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你打罵孩子就不要指望孩子對你溫柔以待。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01

喪偶式育兒讓孩子感受不到家的溫暖

整個視頻中我們看到的都是母親和孩子相愛相殺的場面,孩子的父親從始至終都沒有出現過,原來孩子的母親是一個全職主婦,丈夫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出差不在家,這麼多年來都是她一手把孩子帶大的。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人有兩種發展需求,一是親密性,主要來自母親;二是獨立性,來自父親給予的力量和安全感。

父親教育的缺失讓孩子失去了安全感,讓他的內心極度的孤獨和恐懼,為了排解孤獨和恐懼孩子開始迷上了打遊戲上網,從這些地方獲取心靈上短暫的愉悅。

母親錯誤的教育方式更是讓孩子不敢親近,處處和母親作對,甚至還動手打罵母親。在整個家庭裡孩子感受不要一絲的溫暖,於是也就形成了孩子的敏感的性格,逆反的心理。

其實,視頻中的家庭又何嘗不是我們大多數家庭的縮影呢。

在家裡母親就像是一個勤勞的小蜜蜂一樣,不僅僅要完成家務,還要輔導孩子作業,每天都想把自己分成兩半。

而父親呢不是在出差就是躺屍,對於孩子的教育從來都不曾插手,原本有丈夫卻活成了寡婦,孩子原本有父親卻成了喪偶式育兒。

心理學家表示,孩子出現90%的心理問題,都和父親教育的缺失有關。

所以,為了孩子請拒絕喪偶式育兒!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02

失控的情緒讓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

作為一個全職媽媽,視頻中的母親有太多的孤獨不安和自卑,作為一個妻子,她對這個丈夫有太多的怨恨和憤怒。但是這一切都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讓她傾訴,也沒有任何一個能夠理解。

於是,她只好把這些情緒全部發洩到孩子身上,無辜的孩子就這樣天天承受這母親失控的情緒,讓他和媽媽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臺灣心理學博士洪蘭研究表明:從人類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還記得之前看過一個名叫《VR還原家庭暴力:孩子面對失控父母有多恐懼》的短片,這個短片用第一人稱的視角為我們展示了孩子在面對失控父母的恐懼。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片中,因為小孩玩玩具,父母的情緒逐漸失控,從剛開始的責罵演變到最後的狂吼摔東西,整個場面就連一個成年人都覺得恐怖不堪,更不要說是一個僅僅只有幾歲的孩子了。

心理學家說,人類對傷痛的記憶,本身就比對快樂的記憶要敏感幾十倍。所以,父母情緒失控留給孩子痛苦的回憶往往會伴隨著孩子的一生,讓孩子一生都生活在痛苦中。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為了拉近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距離,請控制好你的情緒!

03

畸形的教育方式讓孩子逃離

眾所周知,成龍的女兒吳卓林是出了名的叛逆:曾經報警抓捕母親,寧願流落街頭也不歸家,還曾多次割腕自殘,抽菸喝酒樣樣都不落下。

而這背後都是母親畸形教育方式的”傑作”,吳綺莉說:“小孩子不教是不行的,你不讓她害怕是不行的,要讓她知道她媽是會拼命的那種人,所以她到現在都很害怕我。”

她還表示,自己曾經讓女兒雙手舉起厚重的《辭海》罰站兩小時,只要放下來就會被打;女兒不肯睡覺時,罰她不停地抄寫“我不睡”,直到凌晨5點。

畸形的教育就像一雙無形的手,把孩子和母親分別推向了各自的對立面,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永久的恨。

前不久,瀋陽市鐵西區滑翔五小區、六小區範圍內,不到24小時共發生8次火情,而真正的原因竟然是孩子為了報復父親打罵而專門策劃的一場火災。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教育學家伊建莉認為,打罵孩子往往是最愚蠢的教育方式。然而,這個家庭就為自己愚蠢的教育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04.

我們要如何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孩子和父母之間並沒有不可跨越的鴻溝,如果有那一定是父母這邊出了問題。那麼,父母要如何避免和孩子之間產生鴻溝呢,如何拉近自己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呢?

控制情緒

相信只要是做了父母我們都經歷過被孩子折磨的痛苦,也有過被孩子氣得吐血的時刻,每每在這時候我們都巴不得把孩子塞進肚子裡回爐。

但是越是在這樣的時刻,我們越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給自己幾秒種冷靜的時間。想想自己的初心是什麼,想要達到什麼目的,如果真的對孩子發脾氣是否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不能,那就靜下心來好好輔導孩子,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溝通,找到孩子的根結所在,有針對性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說不定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會理解你,並且願意聽你的話,而你想要達到的目的也就自然而然達到了。

有人說,控制不了情緒也就控制不了人生。同樣,父母控制不了情緒,孩子也同樣控制不了自己的人生。他們會一生活在父母的情緒中,難以擁有自己的幸福。

因此,愛孩子就從控制自己的情緒開始吧!

"

今天看了這樣一個視頻,讓我全身發涼。視頻剛開始是一個孩子用盡了全身力氣去打自己的媽媽,眼神裡充滿了仇恨,嘴裡不停地說著:“你這個王八蛋”“我要弄死你”“有沒有喝毒藥啊”“你怎麼不去死啊”。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一旁的母親也不示弱,孩子打自己她就和孩子對著打,孩子罵自己她也毫不留情地給上孩子一巴掌。最後實在沒有力氣了,母親只好坐下來不管孩子,任由他去鬧。

但是,孩子的氣還沒有消,他又開始在卸下床邊的一個把手,向媽媽打去。被打的媽媽一臉無奈,只好坐在沙發上痛苦地哭了起來。

整個場面就像是一對仇人在相互廝殺,都想把對方給制服,殊不知雙方誰也制服不了誰,誰也控制不了誰的情緒。

如果不是真實的看到這樣的場景,沒有誰會相信一個8歲的孩子會對自己的母親說出這樣侮辱性的詞語,也沒有誰會相信一個親生孩子會和自己的母親相處成為仇人。

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孩子如此叛逆,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一個8歲的孩子如此仇視自己的親身母親呢?

經過詳細瞭解才發現,原來孩子從5歲起媽媽只要情緒不好就會打孩子,那時候還小無法抵抗,如今大了就要把以前所有的不滿全部發洩出來,就要還手。

正如視頻中所言,一切都是因果循環,孩子能有今天這樣過激的反應,完全是母親從小在孩子身上種下的惡果起了作用。

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就不要指望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你打罵孩子就不要指望孩子對你溫柔以待。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01

喪偶式育兒讓孩子感受不到家的溫暖

整個視頻中我們看到的都是母親和孩子相愛相殺的場面,孩子的父親從始至終都沒有出現過,原來孩子的母親是一個全職主婦,丈夫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出差不在家,這麼多年來都是她一手把孩子帶大的。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人有兩種發展需求,一是親密性,主要來自母親;二是獨立性,來自父親給予的力量和安全感。

父親教育的缺失讓孩子失去了安全感,讓他的內心極度的孤獨和恐懼,為了排解孤獨和恐懼孩子開始迷上了打遊戲上網,從這些地方獲取心靈上短暫的愉悅。

母親錯誤的教育方式更是讓孩子不敢親近,處處和母親作對,甚至還動手打罵母親。在整個家庭裡孩子感受不要一絲的溫暖,於是也就形成了孩子的敏感的性格,逆反的心理。

其實,視頻中的家庭又何嘗不是我們大多數家庭的縮影呢。

在家裡母親就像是一個勤勞的小蜜蜂一樣,不僅僅要完成家務,還要輔導孩子作業,每天都想把自己分成兩半。

而父親呢不是在出差就是躺屍,對於孩子的教育從來都不曾插手,原本有丈夫卻活成了寡婦,孩子原本有父親卻成了喪偶式育兒。

心理學家表示,孩子出現90%的心理問題,都和父親教育的缺失有關。

所以,為了孩子請拒絕喪偶式育兒!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02

失控的情緒讓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

作為一個全職媽媽,視頻中的母親有太多的孤獨不安和自卑,作為一個妻子,她對這個丈夫有太多的怨恨和憤怒。但是這一切都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讓她傾訴,也沒有任何一個能夠理解。

於是,她只好把這些情緒全部發洩到孩子身上,無辜的孩子就這樣天天承受這母親失控的情緒,讓他和媽媽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臺灣心理學博士洪蘭研究表明:從人類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還記得之前看過一個名叫《VR還原家庭暴力:孩子面對失控父母有多恐懼》的短片,這個短片用第一人稱的視角為我們展示了孩子在面對失控父母的恐懼。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片中,因為小孩玩玩具,父母的情緒逐漸失控,從剛開始的責罵演變到最後的狂吼摔東西,整個場面就連一個成年人都覺得恐怖不堪,更不要說是一個僅僅只有幾歲的孩子了。

心理學家說,人類對傷痛的記憶,本身就比對快樂的記憶要敏感幾十倍。所以,父母情緒失控留給孩子痛苦的回憶往往會伴隨著孩子的一生,讓孩子一生都生活在痛苦中。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為了拉近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距離,請控制好你的情緒!

03

畸形的教育方式讓孩子逃離

眾所周知,成龍的女兒吳卓林是出了名的叛逆:曾經報警抓捕母親,寧願流落街頭也不歸家,還曾多次割腕自殘,抽菸喝酒樣樣都不落下。

而這背後都是母親畸形教育方式的”傑作”,吳綺莉說:“小孩子不教是不行的,你不讓她害怕是不行的,要讓她知道她媽是會拼命的那種人,所以她到現在都很害怕我。”

她還表示,自己曾經讓女兒雙手舉起厚重的《辭海》罰站兩小時,只要放下來就會被打;女兒不肯睡覺時,罰她不停地抄寫“我不睡”,直到凌晨5點。

畸形的教育就像一雙無形的手,把孩子和母親分別推向了各自的對立面,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永久的恨。

前不久,瀋陽市鐵西區滑翔五小區、六小區範圍內,不到24小時共發生8次火情,而真正的原因竟然是孩子為了報復父親打罵而專門策劃的一場火災。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教育學家伊建莉認為,打罵孩子往往是最愚蠢的教育方式。然而,這個家庭就為自己愚蠢的教育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04.

我們要如何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孩子和父母之間並沒有不可跨越的鴻溝,如果有那一定是父母這邊出了問題。那麼,父母要如何避免和孩子之間產生鴻溝呢,如何拉近自己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呢?

控制情緒

相信只要是做了父母我們都經歷過被孩子折磨的痛苦,也有過被孩子氣得吐血的時刻,每每在這時候我們都巴不得把孩子塞進肚子裡回爐。

但是越是在這樣的時刻,我們越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給自己幾秒種冷靜的時間。想想自己的初心是什麼,想要達到什麼目的,如果真的對孩子發脾氣是否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不能,那就靜下心來好好輔導孩子,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溝通,找到孩子的根結所在,有針對性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說不定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會理解你,並且願意聽你的話,而你想要達到的目的也就自然而然達到了。

有人說,控制不了情緒也就控制不了人生。同樣,父母控制不了情緒,孩子也同樣控制不了自己的人生。他們會一生活在父母的情緒中,難以擁有自己的幸福。

因此,愛孩子就從控制自己的情緒開始吧!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高質量的陪伴

還記得前段時間看過這樣一個新聞,講的是一個孩子多次離家出走,原因竟然是因為父母們都沉迷於手機,完全忽視了對男孩的陪伴。男孩甚至控訴道,手機才是他們的孩子。

同樣,最近大火的電影《哪吒》裡的父親李靖,也經常忙於公務而忽視對孩子的陪伴,在哪吒離開人世前,對父親說:我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跟你踢毽子。

是啊,在孩子心裡父母的陪伴就是他們最大的幸福,可是在生活中往往有很多父母忙於工作而忽視對孩子的陪伴,錯過孩子的成長。

用擁抱代替打罵

還記得曾經看過這樣一個實驗,講的是一個科學家把一隻剛出生的小猴子放進籠子裡撫養,並用兩個代理媽媽來替代真母猴。

這兩個代理媽媽分別是用鐵絲和絨布做成的,鐵絲媽媽能夠提供給猴子奶水,絨布媽媽卻沒有。

後來發現,猴子每次只有在餓了的時候才會在鐵絲媽媽那裡去,吃飽了就會回到絨布媽媽的身邊。

因為絨布柔軟舒適能夠給猴子足夠的安全感,增加猴子的信任。所以,對孩子僅僅提供食物並不能和孩子建立母愛關係,只有擁抱和溫暖才能讓孩子更愛接近你,從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

今天看了這樣一個視頻,讓我全身發涼。視頻剛開始是一個孩子用盡了全身力氣去打自己的媽媽,眼神裡充滿了仇恨,嘴裡不停地說著:“你這個王八蛋”“我要弄死你”“有沒有喝毒藥啊”“你怎麼不去死啊”。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一旁的母親也不示弱,孩子打自己她就和孩子對著打,孩子罵自己她也毫不留情地給上孩子一巴掌。最後實在沒有力氣了,母親只好坐下來不管孩子,任由他去鬧。

但是,孩子的氣還沒有消,他又開始在卸下床邊的一個把手,向媽媽打去。被打的媽媽一臉無奈,只好坐在沙發上痛苦地哭了起來。

整個場面就像是一對仇人在相互廝殺,都想把對方給制服,殊不知雙方誰也制服不了誰,誰也控制不了誰的情緒。

如果不是真實的看到這樣的場景,沒有誰會相信一個8歲的孩子會對自己的母親說出這樣侮辱性的詞語,也沒有誰會相信一個親生孩子會和自己的母親相處成為仇人。

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孩子如此叛逆,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一個8歲的孩子如此仇視自己的親身母親呢?

經過詳細瞭解才發現,原來孩子從5歲起媽媽只要情緒不好就會打孩子,那時候還小無法抵抗,如今大了就要把以前所有的不滿全部發洩出來,就要還手。

正如視頻中所言,一切都是因果循環,孩子能有今天這樣過激的反應,完全是母親從小在孩子身上種下的惡果起了作用。

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就不要指望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你打罵孩子就不要指望孩子對你溫柔以待。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01

喪偶式育兒讓孩子感受不到家的溫暖

整個視頻中我們看到的都是母親和孩子相愛相殺的場面,孩子的父親從始至終都沒有出現過,原來孩子的母親是一個全職主婦,丈夫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出差不在家,這麼多年來都是她一手把孩子帶大的。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人有兩種發展需求,一是親密性,主要來自母親;二是獨立性,來自父親給予的力量和安全感。

父親教育的缺失讓孩子失去了安全感,讓他的內心極度的孤獨和恐懼,為了排解孤獨和恐懼孩子開始迷上了打遊戲上網,從這些地方獲取心靈上短暫的愉悅。

母親錯誤的教育方式更是讓孩子不敢親近,處處和母親作對,甚至還動手打罵母親。在整個家庭裡孩子感受不要一絲的溫暖,於是也就形成了孩子的敏感的性格,逆反的心理。

其實,視頻中的家庭又何嘗不是我們大多數家庭的縮影呢。

在家裡母親就像是一個勤勞的小蜜蜂一樣,不僅僅要完成家務,還要輔導孩子作業,每天都想把自己分成兩半。

而父親呢不是在出差就是躺屍,對於孩子的教育從來都不曾插手,原本有丈夫卻活成了寡婦,孩子原本有父親卻成了喪偶式育兒。

心理學家表示,孩子出現90%的心理問題,都和父親教育的缺失有關。

所以,為了孩子請拒絕喪偶式育兒!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02

失控的情緒讓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

作為一個全職媽媽,視頻中的母親有太多的孤獨不安和自卑,作為一個妻子,她對這個丈夫有太多的怨恨和憤怒。但是這一切都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讓她傾訴,也沒有任何一個能夠理解。

於是,她只好把這些情緒全部發洩到孩子身上,無辜的孩子就這樣天天承受這母親失控的情緒,讓他和媽媽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臺灣心理學博士洪蘭研究表明:從人類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還記得之前看過一個名叫《VR還原家庭暴力:孩子面對失控父母有多恐懼》的短片,這個短片用第一人稱的視角為我們展示了孩子在面對失控父母的恐懼。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片中,因為小孩玩玩具,父母的情緒逐漸失控,從剛開始的責罵演變到最後的狂吼摔東西,整個場面就連一個成年人都覺得恐怖不堪,更不要說是一個僅僅只有幾歲的孩子了。

心理學家說,人類對傷痛的記憶,本身就比對快樂的記憶要敏感幾十倍。所以,父母情緒失控留給孩子痛苦的回憶往往會伴隨著孩子的一生,讓孩子一生都生活在痛苦中。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為了拉近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距離,請控制好你的情緒!

03

畸形的教育方式讓孩子逃離

眾所周知,成龍的女兒吳卓林是出了名的叛逆:曾經報警抓捕母親,寧願流落街頭也不歸家,還曾多次割腕自殘,抽菸喝酒樣樣都不落下。

而這背後都是母親畸形教育方式的”傑作”,吳綺莉說:“小孩子不教是不行的,你不讓她害怕是不行的,要讓她知道她媽是會拼命的那種人,所以她到現在都很害怕我。”

她還表示,自己曾經讓女兒雙手舉起厚重的《辭海》罰站兩小時,只要放下來就會被打;女兒不肯睡覺時,罰她不停地抄寫“我不睡”,直到凌晨5點。

畸形的教育就像一雙無形的手,把孩子和母親分別推向了各自的對立面,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永久的恨。

前不久,瀋陽市鐵西區滑翔五小區、六小區範圍內,不到24小時共發生8次火情,而真正的原因竟然是孩子為了報復父親打罵而專門策劃的一場火災。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教育學家伊建莉認為,打罵孩子往往是最愚蠢的教育方式。然而,這個家庭就為自己愚蠢的教育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04.

我們要如何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孩子和父母之間並沒有不可跨越的鴻溝,如果有那一定是父母這邊出了問題。那麼,父母要如何避免和孩子之間產生鴻溝呢,如何拉近自己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呢?

控制情緒

相信只要是做了父母我們都經歷過被孩子折磨的痛苦,也有過被孩子氣得吐血的時刻,每每在這時候我們都巴不得把孩子塞進肚子裡回爐。

但是越是在這樣的時刻,我們越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給自己幾秒種冷靜的時間。想想自己的初心是什麼,想要達到什麼目的,如果真的對孩子發脾氣是否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不能,那就靜下心來好好輔導孩子,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溝通,找到孩子的根結所在,有針對性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說不定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會理解你,並且願意聽你的話,而你想要達到的目的也就自然而然達到了。

有人說,控制不了情緒也就控制不了人生。同樣,父母控制不了情緒,孩子也同樣控制不了自己的人生。他們會一生活在父母的情緒中,難以擁有自己的幸福。

因此,愛孩子就從控制自己的情緒開始吧!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高質量的陪伴

還記得前段時間看過這樣一個新聞,講的是一個孩子多次離家出走,原因竟然是因為父母們都沉迷於手機,完全忽視了對男孩的陪伴。男孩甚至控訴道,手機才是他們的孩子。

同樣,最近大火的電影《哪吒》裡的父親李靖,也經常忙於公務而忽視對孩子的陪伴,在哪吒離開人世前,對父親說:我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跟你踢毽子。

是啊,在孩子心裡父母的陪伴就是他們最大的幸福,可是在生活中往往有很多父母忙於工作而忽視對孩子的陪伴,錯過孩子的成長。

用擁抱代替打罵

還記得曾經看過這樣一個實驗,講的是一個科學家把一隻剛出生的小猴子放進籠子裡撫養,並用兩個代理媽媽來替代真母猴。

這兩個代理媽媽分別是用鐵絲和絨布做成的,鐵絲媽媽能夠提供給猴子奶水,絨布媽媽卻沒有。

後來發現,猴子每次只有在餓了的時候才會在鐵絲媽媽那裡去,吃飽了就會回到絨布媽媽的身邊。

因為絨布柔軟舒適能夠給猴子足夠的安全感,增加猴子的信任。所以,對孩子僅僅提供食物並不能和孩子建立母愛關係,只有擁抱和溫暖才能讓孩子更愛接近你,從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8歲孩子對媽媽說“我要弄死你”:我們的家庭教育是怎麼了?

05

所謂父母一場不過是彼此之間相互成就,彼此之間共同進步的過程。就像是一盆植物只需要父母提供肥沃的土地,只需要陽光和雨露,才能茁壯健康成長。

而不是在父母的要求下,長成父母想要看到的樣子。也不是在父母安裝的條條框框下,長成預先設定好的形狀。

願每個父母都能夠和孩子和諧相處,能夠給予彼此的尊重和信任,用愛和溫暖作為彼此之間的紐帶。

作者簡介:作者:小蘇,理性與感性並存,願用溫暖的筆觸寫盡世間風月。餘生一支筆,記錄生活的喜與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