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錯過孩子0~3歲腦黃金開發期,一定不要再錯過6歲前的2個培養

有人說:“教育競爭的前沿領域不在大學,不在中學,甚至也不在小學和幼兒園,而是在3歲之內!”

又有人說:“我們不應該拔苗助長,應充分釋放孩子的天性,讓孩子玩過童年,自由發展!”

要不要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問題。隨意瀏覽一下各大母嬰平臺,為這個問題打下的口水仗,不計其數。現實生活中的任何一種理論或經驗,特別家教領域內的,有一種提出,必然有另一種相反的理論和經驗存在,兩者甚至到達水火不能相容的地步,各執一詞,各有道理。

當我們還在打口水仗猶豫的時候,早有人在200年前,就明確提出早期教育對孩子的關鍵作用,並輔以實踐經驗。

這是個19世紀德國的鄉村牧師,名字叫卡爾·威特,特別熱衷於探討兒童的教育問題。他運用科學的方法把先天不足的兒子培養成為傑出的人才,兒子很小的時候就通曉法語、意大利語,9歲開始閱讀《荷馬史詩》,10歲便進入大學,14歲獲得哲學博士學位,23歲在哈雷任專職教授。於是,他在1818年著述的《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被西方人奉為教育的“聖經”,200年來造就了無數天才。

而被稱為中國“博士老爸”的蔡笑晚先生,也是卡爾·威特的忠誠粉絲,堅定不移地對自己六個子女實行早期教育,結果五個子女考上博士,一套教子方法,三代人共同驗證,千萬家庭從中受益。

這正驗證了: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家庭的早期教育決定了一切!

[彩虹]A、“3”歲競爭之說,由何而來?

這個說法,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是有據可依的。

家長跟家長見面,免不了要聊孩子的表現,這樣的場景,你一定不陌生:

“那誰誰誰家的孩子不得了,三歲就能背出一長串詩來……”

“孩子背詩,囫圇吞棗,不知其意,記得快,也忘得快……”

先不管孩子最終到底記住了多少詩,最終理解多少詩中的含義,僅從這個現象就可以得出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在幼兒階段,每個人都有一段記憶敏感期,這正是從事學習的好時機,抓住了,孩子受益無窮,錯過了,無異於把孩子的智力進行了閹割!

日本有一個著名的腦科學研究作者,叫做久保田加代子,她在《不可思議的腦科學育兒經》一書中,就曾明確指出0~3歲是孩子腦智力發展的黃金期。

之所以說0~3歲是大腦黃金期,是因為最新的科學研究指出,人腦一旦發育成熟,那些沒來得及開發的神經元就很難充分利用,因此要想挖掘大腦的潛力,只有在出生後到大腦發育成熟前的發育旺盛期進行早期教育。

現代心理學指出,孩子頭三年的發展可以造就人的一生。在他生命的頭三年,會發展出50%的智力水平,在八歲前優惠發展出另外的30%;最後在八到十七歲之間完成最後的20%。

人腦不同於動物大腦,關鍵在於人腦有學習的“智本能”,腦細胞越使用,大腦越靈活,大腦工作的時間越早,延續使用的時間就越長,細胞老化也就越慢。

我們在孩子的身上,看到大腦功能被開發,最典型的莫過於形成記憶敏感,孩子背詩、識字過程中就體現出了這個特徵。這就是大腦中寶貴的記憶敏感,人的年齡越小就月容易形成,越大就越困難。因為隨著人的成長,大腦漸漸被一些無用的東西擠佔充滿了,即使是新鮮的事物,也會被排斥在外。

孩子記得快,忘得也快,對他未來學習有幫助嗎?

有!當人的大腦形成記憶敏感之後,在潛意識裡面就會大量吸收這方面的信息,從而形成更為突出的直覺。幾乎所有偉大的人,他們的成功並不僅僅來自刻苦的鑽研,還有來自他們對此項內容極其良好的直覺。

這些在兒時形成的良好優質的記憶敏感對人的一生都有絕對的重要作用。只有深刻的優質記憶敏感,才會有偉大的創造力。

天才既不是遺傳,也不是單靠勤奮造就,而是早期良好教育的結果,正驗證了卡爾·威特的教育。

B、錯過3歲前的大腦黃金期,別再錯過6歲前的2個培養

現實生活中,我們時常會對早期教育有誤解,常常把“要不要給孩子報早教班”等同於給孩子做早期教育。事實上,早期教育包含的內容更廣,它是智力、意志、品德和氣概四者合一的教育,是保證人生幸福的教育。

如果我們錯過了孩子0~3歲智力開發,那麼一定別在錯過6歲前“非智力”培養!那就是孩子的“好習慣”和“好品格”。

放眼去看我們很多家庭中的教育煩惱,就是忽略了早期的好習慣培養,讓孩子染上了壞習慣,結果很難糾正,甚至無法糾正,從而出現種種問題。

說實話,我正是這受此困擾的媽媽。孩子五歲以前,幾乎都跟著爺爺奶奶過,隔代教育的問題在他三歲以後越來越彰顯:

一是孩子受爺爺奶奶寵愛,想幹什麼,想要什麼,都是無條件答應和包容。所以,孩子只負責玩玩具,不負責收拾玩具;孩子隨時可以提出要做這個事,又可以隨時中斷這個行為;他可以在吃飯的過程中,因為想到一個好玩的事兒,下桌開始手舞足蹈;他也會因為要看電視,讓爺爺奶奶把飯碗端到面前一邊吃一遍看……

如是種種,直接養成的習慣就是:孩子不知道有時間概念,不知道在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情,不知道做事情有主次之分,不知道堅持和放棄的選擇。他特別容易對一件事感興趣,他又特別會放棄,他的自理能力不好,因為他永遠都記不得自己把剛剛的玩具隨手丟在了哪裡……

而這些不好的行為習慣將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注意力會不會集中?有沒有時間觀念?會不會堅持?懂不懂得統籌管理……

所以,在各種眼光和質疑聲中,我選擇迴歸家庭,做起了全職媽媽,希望在他六歲之前,在習慣還要可調整的階段裡做一些努力。

二是孩子因為爺爺奶奶特別寵愛,幾乎事事順他的心,有什麼困難,能排除的一定是幫他排除,能解決的幫他解決。如果孩子因為有困難受挫,無論是對是錯,第一時間一定會得到老人的安撫。




英國的教育家洛克一針見血,說過這麼一句話:“習慣一旦養成,便用不著藉助記憶,很容易很自然就能發生作用了!”

孩子好習慣的培養和好品格的養成,它能夠鑄就孩子的柔韌度、持久度,它影響並決定了孩子未來發展的高度和人生規模,它們就像能夠撐起孩子飛翔的羽翼,助力孩子在高空搏擊。

孩子出生以後,雖然個體存在一些差異,但是這些差異是十分微小的,足以通過後天的教育來彌補,比如卡爾·威特的成功案例。真正拉開孩子之間距離的卻是後天的教育。如果你錯過了0~3歲大腦培養的黃金期,那麼一定不要再錯過6歲以前的習慣與品格培養!


因此,在孩子的性格里面多了一個詞語叫做“脆弱”,經不起打擊,少了一個詞語叫做“堅毅”,難以迎對挫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