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羞的孩子沒出息?其實不然,父母用對方法,害羞的孩子也強大'

不完美媽媽 幼兒園 遺傳 懷孕 喬治麻咪 2019-09-17
"
"
害羞的孩子沒出息?其實不然,父母用對方法,害羞的孩子也強大

閨蜜兒子今年秋季開始上幼兒園,昨天發信息問她,孩子適應的怎麼樣,她說很不好,孩子膽小,哭鬧不想去幼兒園,並且要小便了也不和老師溝通,結果還尿褲子了,聽完閨蜜的敘說,我想到兩年前兒子喬治同學入園時,也是一模一樣的狀況。

喬治起初是哭著不肯去幼兒園,適應之後,雖然入園不哭泣了,但在幼兒園中,除非需要被幫忙,不然他不會主動和老師及同學說話,對於這一點,我能理解,喬治從小就安靜、靦腆、喜歡獨處,就算交朋友也會有所挑選,總的來說就是個內向害羞的男孩。

雖然有許多父母認為孩子害羞不太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外向、放得開一些,但我認為性格無好壞,就像《害羞的孩子也強大》一書中寫的,很多害羞的孩子在對待一些深沉而美好的事時,內心世界非常豐富,他們敏感、感情細膩、遵守紀律、值得信任且崇尚公平。

《害羞的孩子也強大》的作者多麗絲.許勒爾是一位心理諮詢家、家長培訓師,同時也是工程師和作家,她致力於系統性的家庭諮詢、認知行為治療和兒童性格方面的諮詢,對於害羞孩子的相關問題有深入研究和獨到見解。

多麗絲.許勒爾認為每個孩子是獨一無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與生俱來的性格,但父母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往往採用籠統的建議,根本不顧及孩子各異的性格,有些方法對於外向的孩子有用,但對於敏感、拘謹的孩子來說往往是徒勞的,她在書中系統的展現了害羞性格的表現,幫助父母瞭解害羞孩子,引發父母思考如何與害羞的孩子相處,今天我將通過三部分來把作者在書中提供的思路和方法分享給大家。

什麼是害羞?

什麼是害羞?喜歡獨處就是害羞?還是見到人不能落落大方就是害羞?其實害羞並沒有統一的定義,它是一個涵蓋了多種行為表現的概念,我們平時也只是比較寬泛的使用“害羞”這個詞,在詞典裡,害羞被解釋為:因膽怯、怕生或做錯了事怕人嗤笑而心中不安;怕難為情。

"
害羞的孩子沒出息?其實不然,父母用對方法,害羞的孩子也強大

閨蜜兒子今年秋季開始上幼兒園,昨天發信息問她,孩子適應的怎麼樣,她說很不好,孩子膽小,哭鬧不想去幼兒園,並且要小便了也不和老師溝通,結果還尿褲子了,聽完閨蜜的敘說,我想到兩年前兒子喬治同學入園時,也是一模一樣的狀況。

喬治起初是哭著不肯去幼兒園,適應之後,雖然入園不哭泣了,但在幼兒園中,除非需要被幫忙,不然他不會主動和老師及同學說話,對於這一點,我能理解,喬治從小就安靜、靦腆、喜歡獨處,就算交朋友也會有所挑選,總的來說就是個內向害羞的男孩。

雖然有許多父母認為孩子害羞不太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外向、放得開一些,但我認為性格無好壞,就像《害羞的孩子也強大》一書中寫的,很多害羞的孩子在對待一些深沉而美好的事時,內心世界非常豐富,他們敏感、感情細膩、遵守紀律、值得信任且崇尚公平。

《害羞的孩子也強大》的作者多麗絲.許勒爾是一位心理諮詢家、家長培訓師,同時也是工程師和作家,她致力於系統性的家庭諮詢、認知行為治療和兒童性格方面的諮詢,對於害羞孩子的相關問題有深入研究和獨到見解。

多麗絲.許勒爾認為每個孩子是獨一無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與生俱來的性格,但父母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往往採用籠統的建議,根本不顧及孩子各異的性格,有些方法對於外向的孩子有用,但對於敏感、拘謹的孩子來說往往是徒勞的,她在書中系統的展現了害羞性格的表現,幫助父母瞭解害羞孩子,引發父母思考如何與害羞的孩子相處,今天我將通過三部分來把作者在書中提供的思路和方法分享給大家。

什麼是害羞?

什麼是害羞?喜歡獨處就是害羞?還是見到人不能落落大方就是害羞?其實害羞並沒有統一的定義,它是一個涵蓋了多種行為表現的概念,我們平時也只是比較寬泛的使用“害羞”這個詞,在詞典裡,害羞被解釋為:因膽怯、怕生或做錯了事怕人嗤笑而心中不安;怕難為情。

害羞的孩子沒出息?其實不然,父母用對方法,害羞的孩子也強大

大約百分之四十的人認為自己有害羞的心理,他們多數時候會謹慎小心,在社交場合也表現得缺乏安全感,在集體生活中會比較靦腆,發言之前會深思熟慮,對愛好、活動都有所挑選,與他人和團隊打交道後感到疲倦。

對於這類存在害羞心理的孩子,雖然他們在社交和集體生活中會比較靦腆和謹慎,如果父母在教育他們之時,能夠注意他們的性格和需求,那麼他們大多都會比較享受自己的生活狀態,也會有自己的朋友和生活小圈子,可如果父母或者周圍環境不願意接受他們的靦腆和害羞,希望他們外向活潑時,問題就會產生。

害羞產生的原因

1、生理因素

美國科學家曾對一些健康的嬰兒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大約有百分之二十嬰兒因為對外界的刺激較為敏感,而面對陌生和未知的刺激時,會表現出害怕、心跳加快和肌肉緊張的反應,並釋放出更多的應激激素,因此科學家們認為,這類嬰兒之所以會對外界刺激比較敏感,要麼由基因決定,要麼是在孕期或出生時獲得,一般會持續到青春期以及成年後。

"
害羞的孩子沒出息?其實不然,父母用對方法,害羞的孩子也強大

閨蜜兒子今年秋季開始上幼兒園,昨天發信息問她,孩子適應的怎麼樣,她說很不好,孩子膽小,哭鬧不想去幼兒園,並且要小便了也不和老師溝通,結果還尿褲子了,聽完閨蜜的敘說,我想到兩年前兒子喬治同學入園時,也是一模一樣的狀況。

喬治起初是哭著不肯去幼兒園,適應之後,雖然入園不哭泣了,但在幼兒園中,除非需要被幫忙,不然他不會主動和老師及同學說話,對於這一點,我能理解,喬治從小就安靜、靦腆、喜歡獨處,就算交朋友也會有所挑選,總的來說就是個內向害羞的男孩。

雖然有許多父母認為孩子害羞不太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外向、放得開一些,但我認為性格無好壞,就像《害羞的孩子也強大》一書中寫的,很多害羞的孩子在對待一些深沉而美好的事時,內心世界非常豐富,他們敏感、感情細膩、遵守紀律、值得信任且崇尚公平。

《害羞的孩子也強大》的作者多麗絲.許勒爾是一位心理諮詢家、家長培訓師,同時也是工程師和作家,她致力於系統性的家庭諮詢、認知行為治療和兒童性格方面的諮詢,對於害羞孩子的相關問題有深入研究和獨到見解。

多麗絲.許勒爾認為每個孩子是獨一無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與生俱來的性格,但父母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往往採用籠統的建議,根本不顧及孩子各異的性格,有些方法對於外向的孩子有用,但對於敏感、拘謹的孩子來說往往是徒勞的,她在書中系統的展現了害羞性格的表現,幫助父母瞭解害羞孩子,引發父母思考如何與害羞的孩子相處,今天我將通過三部分來把作者在書中提供的思路和方法分享給大家。

什麼是害羞?

什麼是害羞?喜歡獨處就是害羞?還是見到人不能落落大方就是害羞?其實害羞並沒有統一的定義,它是一個涵蓋了多種行為表現的概念,我們平時也只是比較寬泛的使用“害羞”這個詞,在詞典裡,害羞被解釋為:因膽怯、怕生或做錯了事怕人嗤笑而心中不安;怕難為情。

害羞的孩子沒出息?其實不然,父母用對方法,害羞的孩子也強大

大約百分之四十的人認為自己有害羞的心理,他們多數時候會謹慎小心,在社交場合也表現得缺乏安全感,在集體生活中會比較靦腆,發言之前會深思熟慮,對愛好、活動都有所挑選,與他人和團隊打交道後感到疲倦。

對於這類存在害羞心理的孩子,雖然他們在社交和集體生活中會比較靦腆和謹慎,如果父母在教育他們之時,能夠注意他們的性格和需求,那麼他們大多都會比較享受自己的生活狀態,也會有自己的朋友和生活小圈子,可如果父母或者周圍環境不願意接受他們的靦腆和害羞,希望他們外向活潑時,問題就會產生。

害羞產生的原因

1、生理因素

美國科學家曾對一些健康的嬰兒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大約有百分之二十嬰兒因為對外界的刺激較為敏感,而面對陌生和未知的刺激時,會表現出害怕、心跳加快和肌肉緊張的反應,並釋放出更多的應激激素,因此科學家們認為,這類嬰兒之所以會對外界刺激比較敏感,要麼由基因決定,要麼是在孕期或出生時獲得,一般會持續到青春期以及成年後。

害羞的孩子沒出息?其實不然,父母用對方法,害羞的孩子也強大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嬰兒面對陌生環境表現出的害怕和緊張,其實就是他們害羞的表現,這種表現某種程度上是由生理因素引起的,而這種生理因素要麼由基因決定,要麼在孕期或出生時獲得。

2、認知和環境因素

自我評價比較低的孩子相對自我評價較高的孩子更容易害羞,一些發展受阻、受過創傷以及有心理障礙的孩子也比較容易變得害羞,對於這點我的理解是,自我評價比較低,其實就是自卑,自卑的孩子會覺得自己能力不行,自然在很多情況下會有害羞的表現。

除此之外,環境也是影響因素,如果孩子認為周圍的環境對其不懷好意或人們都拒絕他、遠離他,就容易形成膽怯和拘謹的行為。

3、父母的因素和教育方式

如果父母害羞,那麼他們的害羞很可能會遺傳給孩子,因為孩子會觀察和模仿父母的行為而進行學習,換句話說,害羞是有遺傳因素的,對於遺傳因素,我特別感同身受,兒子喬治同學的之所以內向害羞,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就是這樣性格的人。

"
害羞的孩子沒出息?其實不然,父母用對方法,害羞的孩子也強大

閨蜜兒子今年秋季開始上幼兒園,昨天發信息問她,孩子適應的怎麼樣,她說很不好,孩子膽小,哭鬧不想去幼兒園,並且要小便了也不和老師溝通,結果還尿褲子了,聽完閨蜜的敘說,我想到兩年前兒子喬治同學入園時,也是一模一樣的狀況。

喬治起初是哭著不肯去幼兒園,適應之後,雖然入園不哭泣了,但在幼兒園中,除非需要被幫忙,不然他不會主動和老師及同學說話,對於這一點,我能理解,喬治從小就安靜、靦腆、喜歡獨處,就算交朋友也會有所挑選,總的來說就是個內向害羞的男孩。

雖然有許多父母認為孩子害羞不太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外向、放得開一些,但我認為性格無好壞,就像《害羞的孩子也強大》一書中寫的,很多害羞的孩子在對待一些深沉而美好的事時,內心世界非常豐富,他們敏感、感情細膩、遵守紀律、值得信任且崇尚公平。

《害羞的孩子也強大》的作者多麗絲.許勒爾是一位心理諮詢家、家長培訓師,同時也是工程師和作家,她致力於系統性的家庭諮詢、認知行為治療和兒童性格方面的諮詢,對於害羞孩子的相關問題有深入研究和獨到見解。

多麗絲.許勒爾認為每個孩子是獨一無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與生俱來的性格,但父母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往往採用籠統的建議,根本不顧及孩子各異的性格,有些方法對於外向的孩子有用,但對於敏感、拘謹的孩子來說往往是徒勞的,她在書中系統的展現了害羞性格的表現,幫助父母瞭解害羞孩子,引發父母思考如何與害羞的孩子相處,今天我將通過三部分來把作者在書中提供的思路和方法分享給大家。

什麼是害羞?

什麼是害羞?喜歡獨處就是害羞?還是見到人不能落落大方就是害羞?其實害羞並沒有統一的定義,它是一個涵蓋了多種行為表現的概念,我們平時也只是比較寬泛的使用“害羞”這個詞,在詞典裡,害羞被解釋為:因膽怯、怕生或做錯了事怕人嗤笑而心中不安;怕難為情。

害羞的孩子沒出息?其實不然,父母用對方法,害羞的孩子也強大

大約百分之四十的人認為自己有害羞的心理,他們多數時候會謹慎小心,在社交場合也表現得缺乏安全感,在集體生活中會比較靦腆,發言之前會深思熟慮,對愛好、活動都有所挑選,與他人和團隊打交道後感到疲倦。

對於這類存在害羞心理的孩子,雖然他們在社交和集體生活中會比較靦腆和謹慎,如果父母在教育他們之時,能夠注意他們的性格和需求,那麼他們大多都會比較享受自己的生活狀態,也會有自己的朋友和生活小圈子,可如果父母或者周圍環境不願意接受他們的靦腆和害羞,希望他們外向活潑時,問題就會產生。

害羞產生的原因

1、生理因素

美國科學家曾對一些健康的嬰兒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大約有百分之二十嬰兒因為對外界的刺激較為敏感,而面對陌生和未知的刺激時,會表現出害怕、心跳加快和肌肉緊張的反應,並釋放出更多的應激激素,因此科學家們認為,這類嬰兒之所以會對外界刺激比較敏感,要麼由基因決定,要麼是在孕期或出生時獲得,一般會持續到青春期以及成年後。

害羞的孩子沒出息?其實不然,父母用對方法,害羞的孩子也強大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嬰兒面對陌生環境表現出的害怕和緊張,其實就是他們害羞的表現,這種表現某種程度上是由生理因素引起的,而這種生理因素要麼由基因決定,要麼在孕期或出生時獲得。

2、認知和環境因素

自我評價比較低的孩子相對自我評價較高的孩子更容易害羞,一些發展受阻、受過創傷以及有心理障礙的孩子也比較容易變得害羞,對於這點我的理解是,自我評價比較低,其實就是自卑,自卑的孩子會覺得自己能力不行,自然在很多情況下會有害羞的表現。

除此之外,環境也是影響因素,如果孩子認為周圍的環境對其不懷好意或人們都拒絕他、遠離他,就容易形成膽怯和拘謹的行為。

3、父母的因素和教育方式

如果父母害羞,那麼他們的害羞很可能會遺傳給孩子,因為孩子會觀察和模仿父母的行為而進行學習,換句話說,害羞是有遺傳因素的,對於遺傳因素,我特別感同身受,兒子喬治同學的之所以內向害羞,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就是這樣性格的人。

害羞的孩子沒出息?其實不然,父母用對方法,害羞的孩子也強大

不過害羞的性格也不是百分百遺傳的,害羞是否會遺傳取決於父母是否經常和其他人接觸,是否能很好的照顧孩子,同時父母的世界觀也很重要,如果父母的心態總是比較消極和負面的,那麼孩子也可以形成這樣的世界觀。

父母如何教育害羞的孩子

1、接受孩子的害羞行為

許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活潑大方,比如對親戚朋友敞開心扉,和他們打招呼,接受他們的握手、擁抱,但很多害羞的孩子卻拒絕這種行為,從而引起父母親朋好友的不滿,對於這種情況,我是親生經歷過,從小到大我都不喜歡和家裡親戚打招呼,因此也遭到了不少冷嘲熱諷,說我不尊重長輩之類的。

其實像我們這種害羞的孩子也非常矛盾,不知道是應該迎合父母的期望,還是遵循自己的想法,如果違背自己的想法,我們的情緒自然會受到影響或變得無所謂,會失去對自我的信任並削弱自我感覺。

"
害羞的孩子沒出息?其實不然,父母用對方法,害羞的孩子也強大

閨蜜兒子今年秋季開始上幼兒園,昨天發信息問她,孩子適應的怎麼樣,她說很不好,孩子膽小,哭鬧不想去幼兒園,並且要小便了也不和老師溝通,結果還尿褲子了,聽完閨蜜的敘說,我想到兩年前兒子喬治同學入園時,也是一模一樣的狀況。

喬治起初是哭著不肯去幼兒園,適應之後,雖然入園不哭泣了,但在幼兒園中,除非需要被幫忙,不然他不會主動和老師及同學說話,對於這一點,我能理解,喬治從小就安靜、靦腆、喜歡獨處,就算交朋友也會有所挑選,總的來說就是個內向害羞的男孩。

雖然有許多父母認為孩子害羞不太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外向、放得開一些,但我認為性格無好壞,就像《害羞的孩子也強大》一書中寫的,很多害羞的孩子在對待一些深沉而美好的事時,內心世界非常豐富,他們敏感、感情細膩、遵守紀律、值得信任且崇尚公平。

《害羞的孩子也強大》的作者多麗絲.許勒爾是一位心理諮詢家、家長培訓師,同時也是工程師和作家,她致力於系統性的家庭諮詢、認知行為治療和兒童性格方面的諮詢,對於害羞孩子的相關問題有深入研究和獨到見解。

多麗絲.許勒爾認為每個孩子是獨一無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與生俱來的性格,但父母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往往採用籠統的建議,根本不顧及孩子各異的性格,有些方法對於外向的孩子有用,但對於敏感、拘謹的孩子來說往往是徒勞的,她在書中系統的展現了害羞性格的表現,幫助父母瞭解害羞孩子,引發父母思考如何與害羞的孩子相處,今天我將通過三部分來把作者在書中提供的思路和方法分享給大家。

什麼是害羞?

什麼是害羞?喜歡獨處就是害羞?還是見到人不能落落大方就是害羞?其實害羞並沒有統一的定義,它是一個涵蓋了多種行為表現的概念,我們平時也只是比較寬泛的使用“害羞”這個詞,在詞典裡,害羞被解釋為:因膽怯、怕生或做錯了事怕人嗤笑而心中不安;怕難為情。

害羞的孩子沒出息?其實不然,父母用對方法,害羞的孩子也強大

大約百分之四十的人認為自己有害羞的心理,他們多數時候會謹慎小心,在社交場合也表現得缺乏安全感,在集體生活中會比較靦腆,發言之前會深思熟慮,對愛好、活動都有所挑選,與他人和團隊打交道後感到疲倦。

對於這類存在害羞心理的孩子,雖然他們在社交和集體生活中會比較靦腆和謹慎,如果父母在教育他們之時,能夠注意他們的性格和需求,那麼他們大多都會比較享受自己的生活狀態,也會有自己的朋友和生活小圈子,可如果父母或者周圍環境不願意接受他們的靦腆和害羞,希望他們外向活潑時,問題就會產生。

害羞產生的原因

1、生理因素

美國科學家曾對一些健康的嬰兒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大約有百分之二十嬰兒因為對外界的刺激較為敏感,而面對陌生和未知的刺激時,會表現出害怕、心跳加快和肌肉緊張的反應,並釋放出更多的應激激素,因此科學家們認為,這類嬰兒之所以會對外界刺激比較敏感,要麼由基因決定,要麼是在孕期或出生時獲得,一般會持續到青春期以及成年後。

害羞的孩子沒出息?其實不然,父母用對方法,害羞的孩子也強大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嬰兒面對陌生環境表現出的害怕和緊張,其實就是他們害羞的表現,這種表現某種程度上是由生理因素引起的,而這種生理因素要麼由基因決定,要麼在孕期或出生時獲得。

2、認知和環境因素

自我評價比較低的孩子相對自我評價較高的孩子更容易害羞,一些發展受阻、受過創傷以及有心理障礙的孩子也比較容易變得害羞,對於這點我的理解是,自我評價比較低,其實就是自卑,自卑的孩子會覺得自己能力不行,自然在很多情況下會有害羞的表現。

除此之外,環境也是影響因素,如果孩子認為周圍的環境對其不懷好意或人們都拒絕他、遠離他,就容易形成膽怯和拘謹的行為。

3、父母的因素和教育方式

如果父母害羞,那麼他們的害羞很可能會遺傳給孩子,因為孩子會觀察和模仿父母的行為而進行學習,換句話說,害羞是有遺傳因素的,對於遺傳因素,我特別感同身受,兒子喬治同學的之所以內向害羞,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就是這樣性格的人。

害羞的孩子沒出息?其實不然,父母用對方法,害羞的孩子也強大

不過害羞的性格也不是百分百遺傳的,害羞是否會遺傳取決於父母是否經常和其他人接觸,是否能很好的照顧孩子,同時父母的世界觀也很重要,如果父母的心態總是比較消極和負面的,那麼孩子也可以形成這樣的世界觀。

父母如何教育害羞的孩子

1、接受孩子的害羞行為

許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活潑大方,比如對親戚朋友敞開心扉,和他們打招呼,接受他們的握手、擁抱,但很多害羞的孩子卻拒絕這種行為,從而引起父母親朋好友的不滿,對於這種情況,我是親生經歷過,從小到大我都不喜歡和家裡親戚打招呼,因此也遭到了不少冷嘲熱諷,說我不尊重長輩之類的。

其實像我們這種害羞的孩子也非常矛盾,不知道是應該迎合父母的期望,還是遵循自己的想法,如果違背自己的想法,我們的情緒自然會受到影響或變得無所謂,會失去對自我的信任並削弱自我感覺。

害羞的孩子沒出息?其實不然,父母用對方法,害羞的孩子也強大

因此父母應該接受孩子的害羞行為,比如他們在親朋好友面前怯生,那麼就不要強迫孩子與他們打招呼,孩子有權利堅持自己的想法,父母可以向親戚們解釋,希望他們能夠理解,也可以告訴親戚們,害羞的孩子需要慢慢來,當然也會遇到對此不能理解的人,那也應該坦然接受,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同理心,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接受孩子,並且讓孩子感受到這一點,如果害羞的孩子具有良好的自我感覺,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有所改變。

記得兒子喬治在三週歲去上幼兒園之時,根本不和老師打招呼,就算老師們主動喊他,他也只是害羞的笑一笑,雖然有時候我也會感到尷尬,但是我並沒有強制喬治去打招呼,隨著喬治慢慢長大,到了中班的時候,他在大部分情況下已經能做到和老師們問好和說再見,並且令人驚喜的是,在小區遇到一些不太熟悉的老人家,他也會喊人家“爺爺、奶奶”。

2、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

害羞的孩子不喜表達自己的生氣和憤怒的情緒,總把生氣和憤怒了藏起來,而這種做法並不能讓生氣和憤怒的情緒消退,反而讓他們覺得自己沒有出息或犯了錯,長時間會損壞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對於害羞的孩子,父母尤為重要的讓是他們表達出自己的情緒。

父母可以鼓勵和引導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把情緒用語言發洩出來,使用這類的語句:“我很生氣,因為。。。。。”,這也要求父母需要儘早發現自己的孩子是否有不愛表達情緒的表現並鼓勵他傾吐出來。

同時害羞的孩子也很難向別人提出自己的需求並設定清楚的界限,比如說他們被其他孩子從手中搶走玩具後,卻不敢或以為不能說“不”,這也會導致他們產生負面的自我感覺,父母應幫助孩子學會清楚的表達自己的需求,告訴孩子,他們可以說不,每個人都有說不的權利

3、鼓勵孩子勇敢的行為

害羞的孩子遇到令他們膽怯的環境時,就會表現出逃避和畏縮,如果這種情況不斷循環,會使孩子的性格更為拘謹,怯場行為更嚴重,所以父母幫助孩子改善這種情況。

"
害羞的孩子沒出息?其實不然,父母用對方法,害羞的孩子也強大

閨蜜兒子今年秋季開始上幼兒園,昨天發信息問她,孩子適應的怎麼樣,她說很不好,孩子膽小,哭鬧不想去幼兒園,並且要小便了也不和老師溝通,結果還尿褲子了,聽完閨蜜的敘說,我想到兩年前兒子喬治同學入園時,也是一模一樣的狀況。

喬治起初是哭著不肯去幼兒園,適應之後,雖然入園不哭泣了,但在幼兒園中,除非需要被幫忙,不然他不會主動和老師及同學說話,對於這一點,我能理解,喬治從小就安靜、靦腆、喜歡獨處,就算交朋友也會有所挑選,總的來說就是個內向害羞的男孩。

雖然有許多父母認為孩子害羞不太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外向、放得開一些,但我認為性格無好壞,就像《害羞的孩子也強大》一書中寫的,很多害羞的孩子在對待一些深沉而美好的事時,內心世界非常豐富,他們敏感、感情細膩、遵守紀律、值得信任且崇尚公平。

《害羞的孩子也強大》的作者多麗絲.許勒爾是一位心理諮詢家、家長培訓師,同時也是工程師和作家,她致力於系統性的家庭諮詢、認知行為治療和兒童性格方面的諮詢,對於害羞孩子的相關問題有深入研究和獨到見解。

多麗絲.許勒爾認為每個孩子是獨一無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與生俱來的性格,但父母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往往採用籠統的建議,根本不顧及孩子各異的性格,有些方法對於外向的孩子有用,但對於敏感、拘謹的孩子來說往往是徒勞的,她在書中系統的展現了害羞性格的表現,幫助父母瞭解害羞孩子,引發父母思考如何與害羞的孩子相處,今天我將通過三部分來把作者在書中提供的思路和方法分享給大家。

什麼是害羞?

什麼是害羞?喜歡獨處就是害羞?還是見到人不能落落大方就是害羞?其實害羞並沒有統一的定義,它是一個涵蓋了多種行為表現的概念,我們平時也只是比較寬泛的使用“害羞”這個詞,在詞典裡,害羞被解釋為:因膽怯、怕生或做錯了事怕人嗤笑而心中不安;怕難為情。

害羞的孩子沒出息?其實不然,父母用對方法,害羞的孩子也強大

大約百分之四十的人認為自己有害羞的心理,他們多數時候會謹慎小心,在社交場合也表現得缺乏安全感,在集體生活中會比較靦腆,發言之前會深思熟慮,對愛好、活動都有所挑選,與他人和團隊打交道後感到疲倦。

對於這類存在害羞心理的孩子,雖然他們在社交和集體生活中會比較靦腆和謹慎,如果父母在教育他們之時,能夠注意他們的性格和需求,那麼他們大多都會比較享受自己的生活狀態,也會有自己的朋友和生活小圈子,可如果父母或者周圍環境不願意接受他們的靦腆和害羞,希望他們外向活潑時,問題就會產生。

害羞產生的原因

1、生理因素

美國科學家曾對一些健康的嬰兒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大約有百分之二十嬰兒因為對外界的刺激較為敏感,而面對陌生和未知的刺激時,會表現出害怕、心跳加快和肌肉緊張的反應,並釋放出更多的應激激素,因此科學家們認為,這類嬰兒之所以會對外界刺激比較敏感,要麼由基因決定,要麼是在孕期或出生時獲得,一般會持續到青春期以及成年後。

害羞的孩子沒出息?其實不然,父母用對方法,害羞的孩子也強大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嬰兒面對陌生環境表現出的害怕和緊張,其實就是他們害羞的表現,這種表現某種程度上是由生理因素引起的,而這種生理因素要麼由基因決定,要麼在孕期或出生時獲得。

2、認知和環境因素

自我評價比較低的孩子相對自我評價較高的孩子更容易害羞,一些發展受阻、受過創傷以及有心理障礙的孩子也比較容易變得害羞,對於這點我的理解是,自我評價比較低,其實就是自卑,自卑的孩子會覺得自己能力不行,自然在很多情況下會有害羞的表現。

除此之外,環境也是影響因素,如果孩子認為周圍的環境對其不懷好意或人們都拒絕他、遠離他,就容易形成膽怯和拘謹的行為。

3、父母的因素和教育方式

如果父母害羞,那麼他們的害羞很可能會遺傳給孩子,因為孩子會觀察和模仿父母的行為而進行學習,換句話說,害羞是有遺傳因素的,對於遺傳因素,我特別感同身受,兒子喬治同學的之所以內向害羞,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就是這樣性格的人。

害羞的孩子沒出息?其實不然,父母用對方法,害羞的孩子也強大

不過害羞的性格也不是百分百遺傳的,害羞是否會遺傳取決於父母是否經常和其他人接觸,是否能很好的照顧孩子,同時父母的世界觀也很重要,如果父母的心態總是比較消極和負面的,那麼孩子也可以形成這樣的世界觀。

父母如何教育害羞的孩子

1、接受孩子的害羞行為

許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活潑大方,比如對親戚朋友敞開心扉,和他們打招呼,接受他們的握手、擁抱,但很多害羞的孩子卻拒絕這種行為,從而引起父母親朋好友的不滿,對於這種情況,我是親生經歷過,從小到大我都不喜歡和家裡親戚打招呼,因此也遭到了不少冷嘲熱諷,說我不尊重長輩之類的。

其實像我們這種害羞的孩子也非常矛盾,不知道是應該迎合父母的期望,還是遵循自己的想法,如果違背自己的想法,我們的情緒自然會受到影響或變得無所謂,會失去對自我的信任並削弱自我感覺。

害羞的孩子沒出息?其實不然,父母用對方法,害羞的孩子也強大

因此父母應該接受孩子的害羞行為,比如他們在親朋好友面前怯生,那麼就不要強迫孩子與他們打招呼,孩子有權利堅持自己的想法,父母可以向親戚們解釋,希望他們能夠理解,也可以告訴親戚們,害羞的孩子需要慢慢來,當然也會遇到對此不能理解的人,那也應該坦然接受,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同理心,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接受孩子,並且讓孩子感受到這一點,如果害羞的孩子具有良好的自我感覺,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有所改變。

記得兒子喬治在三週歲去上幼兒園之時,根本不和老師打招呼,就算老師們主動喊他,他也只是害羞的笑一笑,雖然有時候我也會感到尷尬,但是我並沒有強制喬治去打招呼,隨著喬治慢慢長大,到了中班的時候,他在大部分情況下已經能做到和老師們問好和說再見,並且令人驚喜的是,在小區遇到一些不太熟悉的老人家,他也會喊人家“爺爺、奶奶”。

2、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

害羞的孩子不喜表達自己的生氣和憤怒的情緒,總把生氣和憤怒了藏起來,而這種做法並不能讓生氣和憤怒的情緒消退,反而讓他們覺得自己沒有出息或犯了錯,長時間會損壞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對於害羞的孩子,父母尤為重要的讓是他們表達出自己的情緒。

父母可以鼓勵和引導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把情緒用語言發洩出來,使用這類的語句:“我很生氣,因為。。。。。”,這也要求父母需要儘早發現自己的孩子是否有不愛表達情緒的表現並鼓勵他傾吐出來。

同時害羞的孩子也很難向別人提出自己的需求並設定清楚的界限,比如說他們被其他孩子從手中搶走玩具後,卻不敢或以為不能說“不”,這也會導致他們產生負面的自我感覺,父母應幫助孩子學會清楚的表達自己的需求,告訴孩子,他們可以說不,每個人都有說不的權利

3、鼓勵孩子勇敢的行為

害羞的孩子遇到令他們膽怯的環境時,就會表現出逃避和畏縮,如果這種情況不斷循環,會使孩子的性格更為拘謹,怯場行為更嚴重,所以父母幫助孩子改善這種情況。

害羞的孩子沒出息?其實不然,父母用對方法,害羞的孩子也強大

首先父母對於孩子表現出的怯場行為,不應給與過度關注,有時候孩子只是表現出自己的畏懼和不快,而父母卻因此過多的給與關注、安慰和照顧,甚至還會無意中鼓勵孩子畏懼的行為,比如孩子不願意和朋友在外面玩耍,父母就允許他看電視,孩子拒絕朋友的邀請,父母就陪他玩,這些做法會讓孩子發現,自己可以逃避不喜歡的場所,甚至還可能得到獎勵,自然不會想著去克服怯場行為了。

其次父母應該看到和認可孩子勇敢不怯場的行為,就算很小的勇敢行為都值得重視,並且允許孩子經歷一些他害怕但可以克服的情況,孩子可以通過一次次小的進步去鍛鍊自己,同時父母也不應該在一次以挑戰中就對孩子要求過高,如果孩子面臨的挑戰過於困難,他會經歷失敗,這又將打擊他的自信心。

結語:害羞的孩子也強大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性格,也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同的需求,我們無需因為社會更加接受活潑外向的孩子,就對自己害羞的孩子進行改變,反而應該對每個害羞的孩子給予理想的引導。

如果有一些孩子生性害羞,但卻因此特別苦惱,那父母可以幫助他們變得勇敢,而一些害羞的孩子,對自己的目前的狀況非常滿意,那父母就可以繼續保持他們在靦腆性格的環境裡成長,他們也會過得怡然自得。

只有父母注重害羞孩子的需求,正確評價並促使他們的個性發展,才能讓孩子更好的生活和施展自己的才華,就像植物一樣,只有放在理想的環境、施以合適的光照、營養和水分才會茁壯成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