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過期”,不偷懶的父母,從這3點開始做起

拒絕“過期”,不偷懶的父母,從這3點開始做起

世上沒有壞孩子,只有不稱職的父母,世界正在懲罰那些帶孩子偷懶的父母,別做一個“過期父”母,從現在開始,我們不再偷懶,好好陪伴孩子吧。

作者:木子可(爸媽精讀主筆)

我們總是教育孩子學習不要偷懶,做事不要偷懶,自己卻在生活中處處偷懶,尤其是在陪伴孩子這件事上偷懶。

6月8日,高考第二天下午,山東濰坊寒亭一中的學生正坐在教室裡安靜複習功課。

這時一個男生突然拿著水果刀走到一個女生面前,將刀子插進一名女生脖子裡,一個如花的生命從此香消隕落。

拒絕“過期”,不偷懶的父母,從這3點開始做起

事件發生後,網友都在罵學校,彷彿這一切都是學校的錯。

看著一邊倒的評論,我在想學校固然有責任,但是家長呢?試問該學生的家長有教育過孩子不能做傷害他人的事情嗎?

難道教育孩子只是學校單方面的責任、出來任何事情都需要學校和老師來擔責嗎?

教育就像一個扁擔,一邊是老師,一邊是家長,如果家長偷懶把過多的重量放在老師的筐裡,那這個扁擔肯定會傾斜。

現在很多家長喜歡做甩手掌櫃,把教育孩子甩給學校。

殊不知,你在孩子身上偷得懶,孩子早晚都會以讓你意想不到的方式還給你。

拒絕“過期”,不偷懶的父母,從這3點開始做起

01

你所偷的懶,未來都會變成打臉的巴掌

現在有這樣一種教育理念:慢養孩子,靜等花開,窮養,富養不如慢養。

推崇這種教育的家長其實不是在推崇快樂教養,而是給自己沒有時間陪伴和教育孩子找的理由。

著名影星成龍是中國禁毒形象大使,可是,由於他忙於事業疏於對兒子的教育,兒子房祖名吸毒8年他竟不知。

最後房祖名被抓,網絡上一片譁然,戒毒大使的兒子吸毒,真是啪啪打臉。

房祖名吸毒後,成龍開始反思自己,他意識到兒子的今天與自己的教育缺席有很大關係。

房祖名在一次訪談中說:“我的記憶裡沒有父親的身影,連背影也沒有。”

拒絕“過期”,不偷懶的父母,從這3點開始做起

為了表達對兒子的愧疚,他在新專輯《我還是成龍》中專門為兒子寫了一首歌《路口》。

他說這首歌是用來向房祖名說對不起的,因為小時候沒有給到兒子很好的陪伴。

可見成龍已經深深地意識到了自己的缺席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有多大。

而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家長忙於工作,為了事業的發展把孩子推給另一半或是老人的。

《媽媽是超人》中包文婧曾被網友戲稱為“巨嬰媽媽”,因為她極少親自帶孩子。

女兒餃子一直由姥姥照顧,在節目中餃子因為離開了一直帶她的姥姥而焦躁不安。

在餃子第N次號啕大哭時,包文婧終於失控,竟然也跟著哭了出來,看得出,她已經無助到幾近崩潰。

拒絕“過期”,不偷懶的父母,從這3點開始做起

明星尚且如此,現實生活中像包文倩這樣,在帶孩子上“偷懶”的年輕父母越來越多了。

教育家陶行知說:我們對於兒童有兩種極端的心理,都對兒童有害。一是忽視,二是希望太切。忽視則任其像茅草樣自生自滅。

陶行知所說的“忽視”就是家長在孩子身上偷懶的具體表現,如果你偷懶,不但親子關係質量會受影響,孩子成長過程也會坎坷得多。

父母為了自己少些麻煩或者多些刷手機和享受生活的時間,缺席孩子成長,以後會有更大的麻煩。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懶,將來都會變成巴掌打自己的臉。

拒絕“過期”,不偷懶的父母,從這3點開始做起

02

不偷懶的父母,從改變自己開始

不想在孩子身上偷懶,父母要學著從改變自己開始。

很多父母不願意花時間去為孩子改變,理由是:我的父母都是那樣教我的,我不也健康成長麼?

著名影星孫儷可謂是教育孩子的典範,在一次活動中她曾說過:

“想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先要把自己教育好,有了孩子之後要加強對自己的改變和學習”。

她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得。前幾天孫儷在微博上發了一個教育孩子的心得。

拒絕“過期”,不偷懶的父母,從這3點開始做起

她微博上的這句話其實是寫給自己的,因為錄音師說她嗓門變大了,聽到這句話後,她意識到:嗓門大是因為吼孩子吼出來的,所以她發了這個微博,以此告訴自己要改變。

今年高考走出考場跪謝媽媽的王恆傑考出635分的高分,這樣一個懂得感恩,有同理心的孩子,與媽媽改變生活方式辛苦付出分不開。

這位媽媽從兒子高二就放棄了之前的服裝生意,專心在學校門口租房子陪讀。

拒絕“過期”,不偷懶的父母,從這3點開始做起

陪讀生活是辛苦的,卻也是幸福的。

在王媽媽看來,等孩子上大學工作以後自己的事情會越來越多,所以她格外珍惜這兩年和孩子相處的時光,累了辛苦了也特別值得。

媽媽在珍惜和兒子相處的時光時,兒子也用實際行動來感激媽媽的辛苦付出,這就是父母改變的力量。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一個優秀不偷懶的父母,要時刻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後用心去改變,而不是一味要求孩子改變。

拒絕“過期”,不偷懶的父母,從這3點開始做起

03

不偷懶的父母,從用心陪伴孩子開始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孩子最討厭家長的行為有哪些?

一個知乎高贊回答是:在回答我問題時,總是敷衍我。

一個“敷衍”說出了,中國父母在教育孩子上缺乏耐心,許多父母總是強調理由說,我沒有時間,我還要掙錢養娃,哪有時間陪他啊。

前段時間,一個4歲小孩的英語教學視頻火爆網絡。

拒絕“過期”,不偷懶的父母,從這3點開始做起

視頻裡,小男孩面對鏡頭鎮定自若,拿起筆在黑板上寫寫畫畫,對著鏡頭做英語單詞教學,一點也不怯場,並且條理清晰,甚至有一股名師範兒。

有網友懷疑,男孩是美籍華人,孩子媽媽表示,孩子之所以英語這麼好,是一直都在自學,媽媽只是每天陪著孩子做到了三點:

1、 每天儘量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做到高質量的陪伴。2、角色要分得特別清楚,我們並不是要教小孩,因為我們不是老師,更重要的是一個陪伴者和他的學習同伴。3、我們是以學生的身份跟他一起學習,你樹立起來的榜樣,他是看得見的。

聽完孩子媽媽的教育之道後,才明白,原來不是別人家的孩子優秀,是別人家的父母肯陪伴。

著名教育家吉爾博特說:“十年以後,你不會因為今天少做了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為沒有多陪孩子一小時而後悔。”

教育就是父母陪孩一起經歷生活的陽光與風雨,為了同一個目標,肩並肩一起努力,在孩子成長的路上,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拒絕“過期”,不偷懶的父母,從這3點開始做起

04

不偷懶的父母,從學會傾聽開始

在不少家庭中,父母都喜歡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和孩子交流,他們常常不等孩子把話說完,就給孩子貼標籤。

父母總希望孩子聽話,但父母卻經常聽不到孩子的話;父母希望孩子懂事,但父母卻常常不懂孩子的內心。

聽過這樣子一個故事:

一個媽媽拿出兩個蘋果給兒子,她想看看兒子會不會把好東西分享給別人。兒子拿到蘋果後,先把蘋果分別咬了一口。

這時,媽媽有點生氣了,剛要開口跟孩子講,好東西要和別人分享時,寶寶把其中咬過的一個蘋果遞給了媽媽。

媽媽生氣地說:“寶寶,不要把自己吃剩的東西給別人哦。”

兒子伸出去的手停在空中,有點失落地說:媽媽,我是想嚐嚐哪個蘋果更甜,然後把更甜的那個給你吃。

伏爾泰說:耳朵是通往心靈的路。

有時,我們看到的,未必是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而傾聽孩子內心的話,我們才能真正看懂孩子的內心世界。

龍應臺說: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在孩子最依賴的十年裡用心教養,提供依靠,一旦孩子長到青春期,父母再怎麼努力,也再無法提供實質性的影響。

世上沒有壞孩子,只有不稱職的父母,世界正在懲罰那些帶孩子偷懶的父母,別做一個“過期父母”,從現在開始,我們不再偷懶,好好陪伴孩子吧。

拒絕“過期”,不偷懶的父母,從這3點開始做起

作者簡介:木子可,富書第三期親子寫作精進班學員,富書專欄作者, 一個在職場裡摸爬滾打的女子,心裡始終裝著一份文字情緣, 紙媒自由撰稿人,左手職場,右手文字;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媽,文章來源:爸媽進化論。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