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需警惕:學習上有這4個壞習慣,再聰明的孩子也學不好

不完美媽媽 拖延症 讀書 英語 瑞思英語官方 2019-06-11

經常能夠聽到家長抱怨:

“孩子怎麼學習都學不好。”

“孩子很討厭學習,就知道瘋玩。”

“孩子現在厭學了,一提起上學就無精打采。”

其實,孩子的厭學情緒本不可怕,怕的就是如此惡性循環下去,有些家長會懷疑自己的孩子不適合學習,甚至有的孩子也會因此自我放棄。

事實上,孩子的天性都是一樣的,沒有哪個孩子天生不適合學習。倘若孩子一直在努力學,學習效果卻不明顯,很大可能是由於後天的學習習慣不對造成的。下面這4個學習上的問題,你家孩子中了嗎?

上課聽講不認真

家長需警惕:學習上有這4個壞習慣,再聰明的孩子也學不好

孩子的主要學習地點之一便是在課堂上,課堂學習效率低,勢必會影響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而孩子又處在大腦極其活躍的時期,好奇心特別重,很容易分心走神,所以很容易在聽課的時候開小差。課上錯過的知識點,要在課下花更多的時間去理解和找補。

因此,課下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幫助孩子:

(1)試著教育和幫助孩子不要一心二用,在同一時間只做一件事。

(2)父母要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讓孩子有計劃地去開展學習,長此以往,孩子每完成一個目標都會獲得一次榮譽感,增強自信。

(3)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父母儘量不要在他周圍放一些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這樣做,一方面不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學習給孩子帶來的壓力。

(4)每個人的注意力都不可能一直集中,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也會出現思維停滯的狀況,這個時候父母千萬別逼迫他,要讓孩子休息一下,或者切換其他科目。

只顧埋頭做題,從不自主思考

家長需警惕:學習上有這4個壞習慣,再聰明的孩子也學不好

很多孩子之所以會出現成績忽高忽低、找不到學習樂趣的現象,大概率是因為孩子們經常陷入題海中,難以自拔,在一遍又一遍的刷題後,孩子的自主思考意識愈發單薄。

很多學科的考核都是對知識點的運用,只有徹底理解這些知識點,再去解題,才能鞏固知識。因此學習和答題時,父母要教會孩子去分析題目是想考你哪個知識點,每個題之間有什麼聯繫和異同點。

孩子學會了整合分析知識點,自然而然的就有了做題思路,以後遇到相同的問題才會順暢。不僅如此,孩子平常思考得多了,對知識的印象就會深刻,從而逐漸形成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當然,除了學習以外,父母也要讓孩子知道“思考”的重要性,讓他成長為一個真正有獨立自主思考的人。

拖延

家長需警惕:學習上有這4個壞習慣,再聰明的孩子也學不好

根據科學數據分析:所謂的“學渣”,99%都有拖延症。能拖到明天做的事,今天肯定不幹,絕對不能佔據假期吃喝玩樂的時間……

這些孩子的常態是:作業總要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寫會兒作業,喝口水,再休息一會兒……

而拖延症的壞處就在於:一旦養成了這種習慣,不但學習上拖拖拉拉,生活上也會變得磨磨蹭蹭。

因此,對於有拖延症的孩子,父母可以這樣做:

孩子做題時,父母可以要求他以半個小時為標準開始進行練習,在這段時間內,只專心做一件事情,譬如背一段英文,或者看一本書。

如果孩子能按照時間的限制和規定完成學習任務,父母要給予適當的表揚和鼓勵,只要讓孩子體會了高效的學習習慣,孩子就會玩得更開心,學得更開心。

不注重閱讀

家長需警惕:學習上有這4個壞習慣,再聰明的孩子也學不好

閱讀在孩子的成長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因為它可以直接影響孩子的知識的接收能力、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

舉個例子:

同樣是描寫一個人的站姿不優雅,大多數同學都會平淡地湊字數:“她的站姿很不優雅”、“她的站姿很不好看”……

而讀過魯迅《故鄉》的孩子,在寫作時就知道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她站在那裡,雙手叉腰,像個細腳伶仃的圓規!”

所以,父母們可以輕易地看出來,閱讀量的差距,造成某些孩子連最基本的“站”都難以生動的描繪出來,那孩子未來又如何寫作文呢?

那麼,生活中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提高閱讀能力呢?

生活中,要讓孩子多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進行閱讀,小說、名人傳記、詩歌……閱讀內容只要感興趣就行。

父母可以教會孩子最基本的閱讀方法,學會瀏覽、略讀、精讀等讀書方法。

在孩子閱讀的同時,父母也可以和孩子讀同一本書,閱讀以後父母和孩子就可以就讀過的內容進行探究和討論,這樣可以讓孩子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言文字,學會摘記和寫讀書心得。


家長需警惕:學習上有這4個壞習慣,再聰明的孩子也學不好

瑞思Professor點評:

如果家裡的孩子有以上這些壞習慣,那麼父母必須要及時幫孩子糾正過來,千萬不要讓孩子陷在學習的錯誤習慣中。

生活中,父母更要多留意、多觀察自己的孩子,幫助孩子認清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勞逸結合的去解決問題,這才是提升成績的王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