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這樣去做”,命令不能讓孩子聽話,只會讓孩子失去自我

不完美媽媽 機器人 文章 胖墩兒奶爸 2019-07-04

文|胖墩兒奶爸(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你應該這樣去做!我告訴你多少遍了,這個題就要按照我教你的那個思路去做,別自己想一出是一出!”
孩子可憐巴巴地抬起頭望著媽媽:“可是我這樣做答案也是對的呀,為什麼不可以?”
“不可以就是不可以,你這樣做不是常用的做法!快改了!”

說完之後媽媽就面無表情的離開了,留下孩子獨自一人在書桌前苦惱,也不管孩子心裡到底作何感受。

其實此刻的母子兩個人他們完全就是處於兩個世界的人;

  • 媽媽:如何去說服和搞定孩子異樣的思想,併為此煞費苦心同時還帶著憤怒;
  • 孩子:滿是思想被抑制的苦悶和無處安放的哀愁。

儘管此時媽媽覺得自己做的是對的,也是對孩子完全是好的。

但不得不說父母的這種控制孩子想法的行為是非常不好的,孩子有想法是一件好事,至少證明了他們思維空間的無線活躍,而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做一個“循規蹈矩”的人,就註定前者和後者給他們呈現的是不一樣的感覺。

“你應該這樣去做”,命令不能讓孩子聽話,只會讓孩子失去自我

換一句話說,孩子有沒有想法,給他們的影響是天差地別的

其實一開始提到的那個孩子,不是別人,他正是我表姐家的孩子,我的寶貝外甥,說起外甥的一路成長,我可是停留時間最長的一個“旁觀者”,因為小外甥從小就古靈精怪的,是一個非常有想法的寶貝,當然了,他很聰明,面對同樣一件事情,他總是能夠給出不同於常人的新奇方案。

例如說正常的孩子組裝機器人可能都會從頭部或者腳部開始拼接,但是外甥告訴我他非常喜歡從中間開始,這樣兩頭都能銜接上,拼的會更順利,果不其然,他做的真的很好。但是後來的樣子大家也都看到了,這個孩子“變”了。

表姐是一個很嚴格也是一個很注重傳統教育的人,他覺得孩子要想有出息,就必須得尊崇前任總結出來的經驗,無論做事還是學習,都要一步一個腳印,外甥那樣的“投機取巧”是絕對不允許的,所以她總是對孩子表現出異樣想法和思路的時候,將其狠狠地扼殺在搖籃裡。

開頭的那一幕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所以不斷地被“壓制”,孩子在我的所見範圍內就變得越來越沉悶和消極了,讓人不禁產生同情。

而對於表姐的這種表現,我也和她交流過,建議過她不要再繼續對孩子的想象力進行禁錮,一開始我姐還和我不斷爭論她的理由,而當她聽我說到後半部分的時候,也真的陷入了而一再這樣的”打壓”孩子,只會讓孩子逐漸變得木訥,甚至變得像機器人一樣,沒有靈魂和深意,且表姐聽完我說過這番話之後也真的陷入了深思,所以我們能夠感受到其實孩子是真心需要自己的思維天地的,他們需要做自己。

“你應該這樣去做”,命令不能讓孩子聽話,只會讓孩子失去自我

孩子需要的不是命令,而是需要可以充分發揮自己想法的空間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了一個這樣的真實故事,一個媽媽想要培養孩子的興趣,而當從小感覺到孩子有繪畫這方面的天賦之後,就把孩子送去了一個繪畫藝術班。

這個小男孩叫作林林,可以說是一個很奇妙的孩子,他在用色方面真的很“離奇”,幾乎很少會使用傳統的色彩搭配,而且很有主見,當然當他的畫呈現在大家面前時,雖然確實很驚豔,但真的不是很受人贊同,而且老師找林林談了幾次後,寶貝依然“屢教不改”,最終媽媽知道這件事後,強制的命令孩子不許再這樣,要他乖乖聽老師的話,雖然孩子不願意,但是也只能無奈遵從“聖旨”。

可是老師和媽媽後來都發現本來特別喜歡畫畫的林林逐漸的不再專注,甚至不願意去繪畫班了。

看完這個故事之後,我記得當時自己想了很多,也開始回想自己是不是也這樣對過孩子,不由地覺得很愧疚,心裡也很不舒服,因為我感覺這種做法確實是傷害到了孩子,“抹殺”了他們的天性,並且逐漸在“腐蝕”他們的思想,讓他們變得空洞,不再有活力和與眾不同,所以也就真正的失去了快樂。

現實生活中這種狀況真的存在有很多,很多家長根據自己的想法或者是按照傳統的模式,把孩子安排到這個“模具”裡,當發現孩子做的不讓自己滿意後,第一時間什麼都沒有,只是冰冷的訓斥而已,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很受傷,同時更殘忍的是家長剝奪了孩子的最愛以及最舒服的狀態,讓他們只能終日被“囚禁”在思維的牢籠裡,讓人可惜。

所以家長們在發現孩子不同於“常人”,或者有自己獨立的想法時,先不要著急去否定他們,也不要著急去怒斥他們,更不要著急去命令他們,我們應該靜下來想一想這點是不是很多人不會有的寶貴之處,孩子這樣的想法是不是也真的是不錯的呢?然後再和他們耐心地去交流,獲取他們真實的想法,而這樣做之後,孩子會感到既得到了尊重,又會感覺開心。

“你應該這樣去做”,命令不能讓孩子聽話,只會讓孩子失去自我

那麼家長該怎樣的去做好孩子思維空間的引路人和監督者呢?

1.先讓孩子足夠的發揮自己的想法去做

有很多家長一旦發現孩子的做法不在所謂的“正軌”上之後,會立馬的遏制他們所有的行為,而其中有很大可能性孩子正進行一半的進度,或者說還沒有真正地如你想的那麼“壞”,那麼當你就此終止的時候,孩子的想象力就會大打折扣,並且受到終身的影響,所以家長應該重視孩子的想象力發展,讓他們極度地按自己的想象空間去構造自己的”理想國度”。

給孩子空間不一定要單獨的房間,任由孩子擺佈,任何家庭都能承擔得起的一種方法:

  • 你可以給孩子買一個大本子,還有各色各樣的水彩筆,讓孩子隨意的去發揮,任意勾勒,塗抹,或者摺疊都隨他的便,讓他充分去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 然後等到作品出來後,孩子可以選擇與你分享,你也能夠一起與其交流,將孩子的想象力得到更大一種程度的提升和訓練。

家長面對孩子對一件事情的做法有不同的見解的時侯,先不要阻止他們的任意思維發展,放任他去無限的想象,不要上來就給孩子一頓呵斥,讓他們被迫停止。

“你應該這樣去做”,命令不能讓孩子聽話,只會讓孩子失去自我

2.結合孩子實際問題,講清利害

讓孩子盡興發揮之後,接下來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和孩子“談心”了,當然態度要和藹溫柔,可不要像霹靂戰士似的,讓孩子直接嚇跑了,這樣你絕對聽不到他的真實想法。然後你可以針對剛才發生的事去和聊。

鄰居的女兒4歲,特別喜歡畫畫,有一次竟然塗了滿牆的水彩,我以為鄰居會爆發,沒想到竟然看到這樣一幕:

“寶寶,你好棒哦,在牆上畫了這麼漂亮的一幅畫,媽媽很是驚喜呢!”
“媽媽,我剛才就是突發奇想,想畫點東西,我畫的還不錯吧?”
“嗯,寶寶,雖然你畫的不錯,但是媽媽覺得你有一件事做的不好,你知道是什麼嘛?”
“媽媽,我不知道呀,有什麼問題嗎?”
“寶貝,媽媽雖然欣賞你的天賦,但是在牆上亂塗抹是不對的,下次注意哦!不要這樣了。”
“哦,媽媽我知道了,下次我在本子上畫。”

我們會發覺整個過程很愉快,不僅媽媽給了孩子足夠的空間,讓孩子盡情的發揮了,最終也解決了問題,而且非常圓滿。

而如果媽媽當時厲聲訓斥,孩子非但不會了解到自己的錯誤,還會覺得無辜,因此對於孩子的盡情發揮後,及時的更正和引導很重要。

“可憐天下父母心”,家長對孩子的苦心是每個人都能理解的,但是大家要在這個過程中既要注意自己的態度,也要避免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尤其是孩子的想象力,這是孩子一輩子的寶貴財富,我們更要對此表示珍惜。

今日互動:你會限制孩子的行為和想法嗎?歡迎評論分享

————————

在育兒生活中,有任何關於育兒的問題胖墩兒奶爸都願意為您出招,旨在為寶寶的生長提供一臂之力。

我是胖墩兒奶爸,一位願意分享自己育兒知識的奶爸。也歡迎各位爸爸,媽媽們進行點贊,轉發及評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