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不完美媽媽 抑鬱症 好好學習 家庭教育 詩歌 有夢想的唐糖 2019-09-11
"

精神分析學家科胡特曾經說過一句像詩歌一樣美好的話:不含深情的誘惑,不帶敵意的堅決。這句話將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真諦闡述的淋漓盡致。

"

精神分析學家科胡特曾經說過一句像詩歌一樣美好的話:不含深情的誘惑,不帶敵意的堅決。這句話將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真諦闡述的淋漓盡致。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一個姑娘過來找我傾訴和她男朋友吵架的事。起因是男朋友什麼都好,唯一的缺點是特別挑剔,很難看到她的優點,總撿讓她不舒服的地方說,比如經常說她胖,黑,醜等等,這讓本來就不夠強大的女孩感覺很受傷,當然,客觀的說,男朋友對自己也很挑剔,是一個有明顯完美型人格特質的人。我和這個女孩聊天越往後進行,越對她男朋友產生極大的好奇。

這個男孩家境優越,父母關係和諧,通情達理,不管是父母還是兩個姐姐都對他疼愛有加,他也非常孝敬自己的父母,看上去家庭氛圍和諧圓滿。

這就有點奇怪了:家庭關係這麼和諧,父母沒有明顯的控制型人格,但是卻"生產"出了一個具有明顯完美特質的孩子,不科學啊…

隨著與姑娘談話的進一步深入,我逐漸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雖然男朋友的家庭環境看上去並不是典型的控制型家庭,但是這個家庭卻很可能對他充滿了隱含的期待——男孩是在兩個姐姐之後出生的(冒著計劃生育政策的風險),在這樣萬般期待下生出來的孩子,固然得到了萬千寵愛,卻也飽受隱含期待的桎梏。男孩在周圍環境殷切的期待下,逐漸 "變成"一個具有完美型特質的人,這種重壓,導致他中學時曾有過兩年的抑鬱症病史,而現在雖然看上去抑鬱症已經治癒,但是追求完美特質卻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今天,我想談一談"期待"這個話題,尤其是期待在家庭教育中的意義。所謂成也期待,敗也期待。期待,其實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威力無比;用不好,殺人不見血。所以,如何合理動用期待,是我們需要探討的話題。

"

精神分析學家科胡特曾經說過一句像詩歌一樣美好的話:不含深情的誘惑,不帶敵意的堅決。這句話將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真諦闡述的淋漓盡致。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一個姑娘過來找我傾訴和她男朋友吵架的事。起因是男朋友什麼都好,唯一的缺點是特別挑剔,很難看到她的優點,總撿讓她不舒服的地方說,比如經常說她胖,黑,醜等等,這讓本來就不夠強大的女孩感覺很受傷,當然,客觀的說,男朋友對自己也很挑剔,是一個有明顯完美型人格特質的人。我和這個女孩聊天越往後進行,越對她男朋友產生極大的好奇。

這個男孩家境優越,父母關係和諧,通情達理,不管是父母還是兩個姐姐都對他疼愛有加,他也非常孝敬自己的父母,看上去家庭氛圍和諧圓滿。

這就有點奇怪了:家庭關係這麼和諧,父母沒有明顯的控制型人格,但是卻"生產"出了一個具有明顯完美特質的孩子,不科學啊…

隨著與姑娘談話的進一步深入,我逐漸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雖然男朋友的家庭環境看上去並不是典型的控制型家庭,但是這個家庭卻很可能對他充滿了隱含的期待——男孩是在兩個姐姐之後出生的(冒著計劃生育政策的風險),在這樣萬般期待下生出來的孩子,固然得到了萬千寵愛,卻也飽受隱含期待的桎梏。男孩在周圍環境殷切的期待下,逐漸 "變成"一個具有完美型特質的人,這種重壓,導致他中學時曾有過兩年的抑鬱症病史,而現在雖然看上去抑鬱症已經治癒,但是追求完美特質卻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今天,我想談一談"期待"這個話題,尤其是期待在家庭教育中的意義。所謂成也期待,敗也期待。期待,其實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威力無比;用不好,殺人不見血。所以,如何合理動用期待,是我們需要探討的話題。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1.威力無比的期待

我們常說,每個人都共同的渴望,比如被看到,被理解,被喜愛等等。這是一種人類的本能。從這個角度上說,期待本身,是有積極意義的。

第一,期待,包含著人際關係的深層鏈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重要他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及其養育者,就是ta世界裡的重要他人。可想而知,讓一個孩子感覺到ta的重要他人對ta充滿期待,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

正如有的孩子是父母飽含期待的產物,而有的孩子卻是慾望的副產品一樣,兩種不同類型的孩子,也許從出生那一刻,境遇就大不相同。

被期待的孩子,意味著ta和養育者之間有著深層的鏈接正如弗洛伊德所言:無迴應之地即為絕境——如果父母對孩子根本無所謂,也沒有任何期待,那這個孩子的處境和自我感覺,就和生活在絕境中沒什麼差別了。

第二,期待,往往包含著積極的信號。

期待的意思是對未來的未知的某個時刻或者事物產生一種憧憬、嚮往。從期待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期待本身包含的積極意義。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有個詞叫做心如死灰,在人際關係中,只有徹骨的絕望才會有心如死灰的感覺,而所謂徹骨的絕望,就是指不再抱有任何期待。

第三,合理的期待,能夠激發人的動力。

正如每個人都需要被肯定被讚美一樣,積極期待本身,包含著父母對孩子美好的祝福,如果父母能將自己的期待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毫無疑問,會對孩子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正如讚賞過多會令孩子變得脆弱,好勝一樣,期待也需要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疇之內。

"

精神分析學家科胡特曾經說過一句像詩歌一樣美好的話:不含深情的誘惑,不帶敵意的堅決。這句話將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真諦闡述的淋漓盡致。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一個姑娘過來找我傾訴和她男朋友吵架的事。起因是男朋友什麼都好,唯一的缺點是特別挑剔,很難看到她的優點,總撿讓她不舒服的地方說,比如經常說她胖,黑,醜等等,這讓本來就不夠強大的女孩感覺很受傷,當然,客觀的說,男朋友對自己也很挑剔,是一個有明顯完美型人格特質的人。我和這個女孩聊天越往後進行,越對她男朋友產生極大的好奇。

這個男孩家境優越,父母關係和諧,通情達理,不管是父母還是兩個姐姐都對他疼愛有加,他也非常孝敬自己的父母,看上去家庭氛圍和諧圓滿。

這就有點奇怪了:家庭關係這麼和諧,父母沒有明顯的控制型人格,但是卻"生產"出了一個具有明顯完美特質的孩子,不科學啊…

隨著與姑娘談話的進一步深入,我逐漸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雖然男朋友的家庭環境看上去並不是典型的控制型家庭,但是這個家庭卻很可能對他充滿了隱含的期待——男孩是在兩個姐姐之後出生的(冒著計劃生育政策的風險),在這樣萬般期待下生出來的孩子,固然得到了萬千寵愛,卻也飽受隱含期待的桎梏。男孩在周圍環境殷切的期待下,逐漸 "變成"一個具有完美型特質的人,這種重壓,導致他中學時曾有過兩年的抑鬱症病史,而現在雖然看上去抑鬱症已經治癒,但是追求完美特質卻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今天,我想談一談"期待"這個話題,尤其是期待在家庭教育中的意義。所謂成也期待,敗也期待。期待,其實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威力無比;用不好,殺人不見血。所以,如何合理動用期待,是我們需要探討的話題。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1.威力無比的期待

我們常說,每個人都共同的渴望,比如被看到,被理解,被喜愛等等。這是一種人類的本能。從這個角度上說,期待本身,是有積極意義的。

第一,期待,包含著人際關係的深層鏈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重要他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及其養育者,就是ta世界裡的重要他人。可想而知,讓一個孩子感覺到ta的重要他人對ta充滿期待,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

正如有的孩子是父母飽含期待的產物,而有的孩子卻是慾望的副產品一樣,兩種不同類型的孩子,也許從出生那一刻,境遇就大不相同。

被期待的孩子,意味著ta和養育者之間有著深層的鏈接正如弗洛伊德所言:無迴應之地即為絕境——如果父母對孩子根本無所謂,也沒有任何期待,那這個孩子的處境和自我感覺,就和生活在絕境中沒什麼差別了。

第二,期待,往往包含著積極的信號。

期待的意思是對未來的未知的某個時刻或者事物產生一種憧憬、嚮往。從期待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期待本身包含的積極意義。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有個詞叫做心如死灰,在人際關係中,只有徹骨的絕望才會有心如死灰的感覺,而所謂徹骨的絕望,就是指不再抱有任何期待。

第三,合理的期待,能夠激發人的動力。

正如每個人都需要被肯定被讚美一樣,積極期待本身,包含著父母對孩子美好的祝福,如果父母能將自己的期待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毫無疑問,會對孩子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正如讚賞過多會令孩子變得脆弱,好勝一樣,期待也需要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疇之內。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2.高期待:滋生“完美型人格”的溫床

2018年,有一個火爆全網的新聞,名字叫《媽媽,我去天堂了,這裡太累了》,這個新聞在當時引發了很強烈的社會轟動,但是隨著新的新聞的出現,人們很快淡忘了它。然而留給這個家庭的,卻是真實的痛苦和永遠不能挽回的損失。

這個新聞中的父母,一直對孩子懷著極高的期待。從孩子小的時候嫌棄孩子笨,讓孩子吃大量的健腦補品,使四年級的孩子就初潮發育,到上學後用盡各種方法幫助(脅迫)女兒好好學習,最終"費勁心力"將女兒送進了知名高等學府,父母的高期待,一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畢業後,女兒以為自己的命運可以改寫了,然而,父母又提出了新的目標,再次費勁心力將女兒送進了大連一家知名的律師事務所,看似前途似錦,但無法勝任工作的女兒卻在這個環境下痛苦絕望。故事的最終結局,是女兒給媽媽留下了一封簡短的郵件之後,毫不猶豫的從21樓跳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郵件只有短短的一句話:爸爸媽媽,我一直希望可以成為你們希望我成為的那種人,可是,我始終成不了那種人。我很累,我一直活在不屬於自己的圈子裡,別人的優秀都是用來突出我的愚笨。太累了,就想休息,或許在天堂可以找到我的同類,不聰明,但活得很快樂。

這句話道出了父母不合理的高期待給孩子套上了怎樣的精神枷鎖。在這個故事裡,這個孩子最終活出了自己——用結束生命(自毀)的方式,遵從了自己內心的意願。但是這個"做自己"的代價,實在太過慘重。

"

精神分析學家科胡特曾經說過一句像詩歌一樣美好的話:不含深情的誘惑,不帶敵意的堅決。這句話將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真諦闡述的淋漓盡致。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一個姑娘過來找我傾訴和她男朋友吵架的事。起因是男朋友什麼都好,唯一的缺點是特別挑剔,很難看到她的優點,總撿讓她不舒服的地方說,比如經常說她胖,黑,醜等等,這讓本來就不夠強大的女孩感覺很受傷,當然,客觀的說,男朋友對自己也很挑剔,是一個有明顯完美型人格特質的人。我和這個女孩聊天越往後進行,越對她男朋友產生極大的好奇。

這個男孩家境優越,父母關係和諧,通情達理,不管是父母還是兩個姐姐都對他疼愛有加,他也非常孝敬自己的父母,看上去家庭氛圍和諧圓滿。

這就有點奇怪了:家庭關係這麼和諧,父母沒有明顯的控制型人格,但是卻"生產"出了一個具有明顯完美特質的孩子,不科學啊…

隨著與姑娘談話的進一步深入,我逐漸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雖然男朋友的家庭環境看上去並不是典型的控制型家庭,但是這個家庭卻很可能對他充滿了隱含的期待——男孩是在兩個姐姐之後出生的(冒著計劃生育政策的風險),在這樣萬般期待下生出來的孩子,固然得到了萬千寵愛,卻也飽受隱含期待的桎梏。男孩在周圍環境殷切的期待下,逐漸 "變成"一個具有完美型特質的人,這種重壓,導致他中學時曾有過兩年的抑鬱症病史,而現在雖然看上去抑鬱症已經治癒,但是追求完美特質卻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今天,我想談一談"期待"這個話題,尤其是期待在家庭教育中的意義。所謂成也期待,敗也期待。期待,其實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威力無比;用不好,殺人不見血。所以,如何合理動用期待,是我們需要探討的話題。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1.威力無比的期待

我們常說,每個人都共同的渴望,比如被看到,被理解,被喜愛等等。這是一種人類的本能。從這個角度上說,期待本身,是有積極意義的。

第一,期待,包含著人際關係的深層鏈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重要他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及其養育者,就是ta世界裡的重要他人。可想而知,讓一個孩子感覺到ta的重要他人對ta充滿期待,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

正如有的孩子是父母飽含期待的產物,而有的孩子卻是慾望的副產品一樣,兩種不同類型的孩子,也許從出生那一刻,境遇就大不相同。

被期待的孩子,意味著ta和養育者之間有著深層的鏈接正如弗洛伊德所言:無迴應之地即為絕境——如果父母對孩子根本無所謂,也沒有任何期待,那這個孩子的處境和自我感覺,就和生活在絕境中沒什麼差別了。

第二,期待,往往包含著積極的信號。

期待的意思是對未來的未知的某個時刻或者事物產生一種憧憬、嚮往。從期待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期待本身包含的積極意義。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有個詞叫做心如死灰,在人際關係中,只有徹骨的絕望才會有心如死灰的感覺,而所謂徹骨的絕望,就是指不再抱有任何期待。

第三,合理的期待,能夠激發人的動力。

正如每個人都需要被肯定被讚美一樣,積極期待本身,包含著父母對孩子美好的祝福,如果父母能將自己的期待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毫無疑問,會對孩子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正如讚賞過多會令孩子變得脆弱,好勝一樣,期待也需要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疇之內。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2.高期待:滋生“完美型人格”的溫床

2018年,有一個火爆全網的新聞,名字叫《媽媽,我去天堂了,這裡太累了》,這個新聞在當時引發了很強烈的社會轟動,但是隨著新的新聞的出現,人們很快淡忘了它。然而留給這個家庭的,卻是真實的痛苦和永遠不能挽回的損失。

這個新聞中的父母,一直對孩子懷著極高的期待。從孩子小的時候嫌棄孩子笨,讓孩子吃大量的健腦補品,使四年級的孩子就初潮發育,到上學後用盡各種方法幫助(脅迫)女兒好好學習,最終"費勁心力"將女兒送進了知名高等學府,父母的高期待,一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畢業後,女兒以為自己的命運可以改寫了,然而,父母又提出了新的目標,再次費勁心力將女兒送進了大連一家知名的律師事務所,看似前途似錦,但無法勝任工作的女兒卻在這個環境下痛苦絕望。故事的最終結局,是女兒給媽媽留下了一封簡短的郵件之後,毫不猶豫的從21樓跳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郵件只有短短的一句話:爸爸媽媽,我一直希望可以成為你們希望我成為的那種人,可是,我始終成不了那種人。我很累,我一直活在不屬於自己的圈子裡,別人的優秀都是用來突出我的愚笨。太累了,就想休息,或許在天堂可以找到我的同類,不聰明,但活得很快樂。

這句話道出了父母不合理的高期待給孩子套上了怎樣的精神枷鎖。在這個故事裡,這個孩子最終活出了自己——用結束生命(自毀)的方式,遵從了自己內心的意願。但是這個"做自己"的代價,實在太過慘重。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① 期待:往往是權威自戀的延伸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ta的第一任權威。也許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自己對孩子的期待,也許是自己自戀的延伸,這類期待包含的意思是:我希望你能成為我希望的樣子。

我希望你是一個聰明、乖巧、努力…的孩子,這些美好的品質,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但是這些期望,是父母希望孩子成為的?還是父母相信孩子本來就有的?

這兩者之間有巨大的差異。

當父母對孩子懷著"自戀式"的期待時,往往意味著,ta覺得孩子還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所以這種期望就包含著濃濃的"否定"意味。比如一個天性悲觀的父親,他非常希望自己的有一個陽光樂天的孩子,所以,當孩子因為遭遇挫折而沮喪時,父親就會說孩子:"你怎麼這麼悲觀呢?一時的挫折算的了什麼呢?",然後巴拉巴拉講一堆道理鼓勵孩子成為一個積極樂觀的人。

結果當然是背道而馳。因為"希望孩子陽光積極"是父親意識層面的期望,但潛意識中,因為他自己頑固的堅持著自己的自戀,他悲觀的堅信孩子是不行的。所以,他只能選擇性的注意到孩子沮喪的時刻,並在這種時候跳出來教育孩子。

其實與他的真實意願相反,他傳達給孩子的真正信號是:你是悲觀的,悲觀是不好的,所以,你是不好的(你是會讓父親不高興的)。

自戀型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往往帶著自我的投射,在潛意識裡,他們自己想擁有卻沒有實現的內容,會投射到對孩子的期望上。這種期待,往往包含著否定,會使他們的注意力更集中於孩子負面的內容,正如很多期待自己孩子變得卓越的父母一樣,他們會用"批評"的方式提醒孩子,試圖逼迫孩子走向成功。而他們多數會失敗,即使有少數成功——孩子實現了外在評價體系內的成功,但其內心深處的自卑也仍無法祛除。

自戀型家長是孩子的噩夢,而過度自戀,幾乎是每個人都需要覺察和克服的困難,當其反映在家庭教育中,就成為了一個頑疾。

"

精神分析學家科胡特曾經說過一句像詩歌一樣美好的話:不含深情的誘惑,不帶敵意的堅決。這句話將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真諦闡述的淋漓盡致。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一個姑娘過來找我傾訴和她男朋友吵架的事。起因是男朋友什麼都好,唯一的缺點是特別挑剔,很難看到她的優點,總撿讓她不舒服的地方說,比如經常說她胖,黑,醜等等,這讓本來就不夠強大的女孩感覺很受傷,當然,客觀的說,男朋友對自己也很挑剔,是一個有明顯完美型人格特質的人。我和這個女孩聊天越往後進行,越對她男朋友產生極大的好奇。

這個男孩家境優越,父母關係和諧,通情達理,不管是父母還是兩個姐姐都對他疼愛有加,他也非常孝敬自己的父母,看上去家庭氛圍和諧圓滿。

這就有點奇怪了:家庭關係這麼和諧,父母沒有明顯的控制型人格,但是卻"生產"出了一個具有明顯完美特質的孩子,不科學啊…

隨著與姑娘談話的進一步深入,我逐漸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雖然男朋友的家庭環境看上去並不是典型的控制型家庭,但是這個家庭卻很可能對他充滿了隱含的期待——男孩是在兩個姐姐之後出生的(冒著計劃生育政策的風險),在這樣萬般期待下生出來的孩子,固然得到了萬千寵愛,卻也飽受隱含期待的桎梏。男孩在周圍環境殷切的期待下,逐漸 "變成"一個具有完美型特質的人,這種重壓,導致他中學時曾有過兩年的抑鬱症病史,而現在雖然看上去抑鬱症已經治癒,但是追求完美特質卻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今天,我想談一談"期待"這個話題,尤其是期待在家庭教育中的意義。所謂成也期待,敗也期待。期待,其實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威力無比;用不好,殺人不見血。所以,如何合理動用期待,是我們需要探討的話題。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1.威力無比的期待

我們常說,每個人都共同的渴望,比如被看到,被理解,被喜愛等等。這是一種人類的本能。從這個角度上說,期待本身,是有積極意義的。

第一,期待,包含著人際關係的深層鏈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重要他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及其養育者,就是ta世界裡的重要他人。可想而知,讓一個孩子感覺到ta的重要他人對ta充滿期待,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

正如有的孩子是父母飽含期待的產物,而有的孩子卻是慾望的副產品一樣,兩種不同類型的孩子,也許從出生那一刻,境遇就大不相同。

被期待的孩子,意味著ta和養育者之間有著深層的鏈接正如弗洛伊德所言:無迴應之地即為絕境——如果父母對孩子根本無所謂,也沒有任何期待,那這個孩子的處境和自我感覺,就和生活在絕境中沒什麼差別了。

第二,期待,往往包含著積極的信號。

期待的意思是對未來的未知的某個時刻或者事物產生一種憧憬、嚮往。從期待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期待本身包含的積極意義。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有個詞叫做心如死灰,在人際關係中,只有徹骨的絕望才會有心如死灰的感覺,而所謂徹骨的絕望,就是指不再抱有任何期待。

第三,合理的期待,能夠激發人的動力。

正如每個人都需要被肯定被讚美一樣,積極期待本身,包含著父母對孩子美好的祝福,如果父母能將自己的期待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毫無疑問,會對孩子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正如讚賞過多會令孩子變得脆弱,好勝一樣,期待也需要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疇之內。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2.高期待:滋生“完美型人格”的溫床

2018年,有一個火爆全網的新聞,名字叫《媽媽,我去天堂了,這裡太累了》,這個新聞在當時引發了很強烈的社會轟動,但是隨著新的新聞的出現,人們很快淡忘了它。然而留給這個家庭的,卻是真實的痛苦和永遠不能挽回的損失。

這個新聞中的父母,一直對孩子懷著極高的期待。從孩子小的時候嫌棄孩子笨,讓孩子吃大量的健腦補品,使四年級的孩子就初潮發育,到上學後用盡各種方法幫助(脅迫)女兒好好學習,最終"費勁心力"將女兒送進了知名高等學府,父母的高期待,一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畢業後,女兒以為自己的命運可以改寫了,然而,父母又提出了新的目標,再次費勁心力將女兒送進了大連一家知名的律師事務所,看似前途似錦,但無法勝任工作的女兒卻在這個環境下痛苦絕望。故事的最終結局,是女兒給媽媽留下了一封簡短的郵件之後,毫不猶豫的從21樓跳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郵件只有短短的一句話:爸爸媽媽,我一直希望可以成為你們希望我成為的那種人,可是,我始終成不了那種人。我很累,我一直活在不屬於自己的圈子裡,別人的優秀都是用來突出我的愚笨。太累了,就想休息,或許在天堂可以找到我的同類,不聰明,但活得很快樂。

這句話道出了父母不合理的高期待給孩子套上了怎樣的精神枷鎖。在這個故事裡,這個孩子最終活出了自己——用結束生命(自毀)的方式,遵從了自己內心的意願。但是這個"做自己"的代價,實在太過慘重。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① 期待:往往是權威自戀的延伸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ta的第一任權威。也許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自己對孩子的期待,也許是自己自戀的延伸,這類期待包含的意思是:我希望你能成為我希望的樣子。

我希望你是一個聰明、乖巧、努力…的孩子,這些美好的品質,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但是這些期望,是父母希望孩子成為的?還是父母相信孩子本來就有的?

這兩者之間有巨大的差異。

當父母對孩子懷著"自戀式"的期待時,往往意味著,ta覺得孩子還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所以這種期望就包含著濃濃的"否定"意味。比如一個天性悲觀的父親,他非常希望自己的有一個陽光樂天的孩子,所以,當孩子因為遭遇挫折而沮喪時,父親就會說孩子:"你怎麼這麼悲觀呢?一時的挫折算的了什麼呢?",然後巴拉巴拉講一堆道理鼓勵孩子成為一個積極樂觀的人。

結果當然是背道而馳。因為"希望孩子陽光積極"是父親意識層面的期望,但潛意識中,因為他自己頑固的堅持著自己的自戀,他悲觀的堅信孩子是不行的。所以,他只能選擇性的注意到孩子沮喪的時刻,並在這種時候跳出來教育孩子。

其實與他的真實意願相反,他傳達給孩子的真正信號是:你是悲觀的,悲觀是不好的,所以,你是不好的(你是會讓父親不高興的)。

自戀型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往往帶著自我的投射,在潛意識裡,他們自己想擁有卻沒有實現的內容,會投射到對孩子的期望上。這種期待,往往包含著否定,會使他們的注意力更集中於孩子負面的內容,正如很多期待自己孩子變得卓越的父母一樣,他們會用"批評"的方式提醒孩子,試圖逼迫孩子走向成功。而他們多數會失敗,即使有少數成功——孩子實現了外在評價體系內的成功,但其內心深處的自卑也仍無法祛除。

自戀型家長是孩子的噩夢,而過度自戀,幾乎是每個人都需要覺察和克服的困難,當其反映在家庭教育中,就成為了一個頑疾。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② 高期待:"喪失邊界"的重災區

和上一條息息相關,對孩子懷有高期待,尤其是將自己的高期待掛在嘴邊的父母,往往在人際關係的邊界上混淆不清,他們分不清哪些期待是自己的,哪些期待是真實的。

也正因為此,所以這種高期待往往會帶來不自知的控制

就如前面所舉的例子一樣,那對父母對孩子懷著不切實際的期待,並用這種期待控制著孩子的一切,他們所做的事,本質上是用孩子來滿足自己內心深處的某些需要,最終釀成了悲劇。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常常動用自己"期待"的權利,對孩子施加著行為上的控制。在上一篇文章我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一個孩子,媽媽期待孩子在吃梨的時候先讓自己咬一口以表示對自己的感恩、親密等,結果孩子沒有,這時媽媽很失望,雖然可能沒有立刻發作,罵孩子一頓白眼狼,但是隻要她內心有一點這種失望的情緒,就一定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這種失望的情緒一旦被孩子感知,ta就會不知所措,或者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於是,下一次吃梨時孩子可能會調整自己的行為,先給媽媽咬一口,於是ta發現這樣媽媽就會很高興,於是孩子的行為和人格就在媽媽的期待與失望(或者滿意)中被限定了。

從這個角度上說,期待,本質上也是一種評判,而評判,則意味著被限定

當父母"入侵"孩子的邊界,以期待為誘餌對孩子施加著控制,本質上,是對孩子生命力的剝奪,試想,一個孩子的精神內核沒有被很好的發育,ta又怎麼可能活出真正的自我呢?

"

精神分析學家科胡特曾經說過一句像詩歌一樣美好的話:不含深情的誘惑,不帶敵意的堅決。這句話將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真諦闡述的淋漓盡致。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一個姑娘過來找我傾訴和她男朋友吵架的事。起因是男朋友什麼都好,唯一的缺點是特別挑剔,很難看到她的優點,總撿讓她不舒服的地方說,比如經常說她胖,黑,醜等等,這讓本來就不夠強大的女孩感覺很受傷,當然,客觀的說,男朋友對自己也很挑剔,是一個有明顯完美型人格特質的人。我和這個女孩聊天越往後進行,越對她男朋友產生極大的好奇。

這個男孩家境優越,父母關係和諧,通情達理,不管是父母還是兩個姐姐都對他疼愛有加,他也非常孝敬自己的父母,看上去家庭氛圍和諧圓滿。

這就有點奇怪了:家庭關係這麼和諧,父母沒有明顯的控制型人格,但是卻"生產"出了一個具有明顯完美特質的孩子,不科學啊…

隨著與姑娘談話的進一步深入,我逐漸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雖然男朋友的家庭環境看上去並不是典型的控制型家庭,但是這個家庭卻很可能對他充滿了隱含的期待——男孩是在兩個姐姐之後出生的(冒著計劃生育政策的風險),在這樣萬般期待下生出來的孩子,固然得到了萬千寵愛,卻也飽受隱含期待的桎梏。男孩在周圍環境殷切的期待下,逐漸 "變成"一個具有完美型特質的人,這種重壓,導致他中學時曾有過兩年的抑鬱症病史,而現在雖然看上去抑鬱症已經治癒,但是追求完美特質卻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今天,我想談一談"期待"這個話題,尤其是期待在家庭教育中的意義。所謂成也期待,敗也期待。期待,其實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威力無比;用不好,殺人不見血。所以,如何合理動用期待,是我們需要探討的話題。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1.威力無比的期待

我們常說,每個人都共同的渴望,比如被看到,被理解,被喜愛等等。這是一種人類的本能。從這個角度上說,期待本身,是有積極意義的。

第一,期待,包含著人際關係的深層鏈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重要他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及其養育者,就是ta世界裡的重要他人。可想而知,讓一個孩子感覺到ta的重要他人對ta充滿期待,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

正如有的孩子是父母飽含期待的產物,而有的孩子卻是慾望的副產品一樣,兩種不同類型的孩子,也許從出生那一刻,境遇就大不相同。

被期待的孩子,意味著ta和養育者之間有著深層的鏈接正如弗洛伊德所言:無迴應之地即為絕境——如果父母對孩子根本無所謂,也沒有任何期待,那這個孩子的處境和自我感覺,就和生活在絕境中沒什麼差別了。

第二,期待,往往包含著積極的信號。

期待的意思是對未來的未知的某個時刻或者事物產生一種憧憬、嚮往。從期待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期待本身包含的積極意義。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有個詞叫做心如死灰,在人際關係中,只有徹骨的絕望才會有心如死灰的感覺,而所謂徹骨的絕望,就是指不再抱有任何期待。

第三,合理的期待,能夠激發人的動力。

正如每個人都需要被肯定被讚美一樣,積極期待本身,包含著父母對孩子美好的祝福,如果父母能將自己的期待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毫無疑問,會對孩子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正如讚賞過多會令孩子變得脆弱,好勝一樣,期待也需要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疇之內。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2.高期待:滋生“完美型人格”的溫床

2018年,有一個火爆全網的新聞,名字叫《媽媽,我去天堂了,這裡太累了》,這個新聞在當時引發了很強烈的社會轟動,但是隨著新的新聞的出現,人們很快淡忘了它。然而留給這個家庭的,卻是真實的痛苦和永遠不能挽回的損失。

這個新聞中的父母,一直對孩子懷著極高的期待。從孩子小的時候嫌棄孩子笨,讓孩子吃大量的健腦補品,使四年級的孩子就初潮發育,到上學後用盡各種方法幫助(脅迫)女兒好好學習,最終"費勁心力"將女兒送進了知名高等學府,父母的高期待,一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畢業後,女兒以為自己的命運可以改寫了,然而,父母又提出了新的目標,再次費勁心力將女兒送進了大連一家知名的律師事務所,看似前途似錦,但無法勝任工作的女兒卻在這個環境下痛苦絕望。故事的最終結局,是女兒給媽媽留下了一封簡短的郵件之後,毫不猶豫的從21樓跳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郵件只有短短的一句話:爸爸媽媽,我一直希望可以成為你們希望我成為的那種人,可是,我始終成不了那種人。我很累,我一直活在不屬於自己的圈子裡,別人的優秀都是用來突出我的愚笨。太累了,就想休息,或許在天堂可以找到我的同類,不聰明,但活得很快樂。

這句話道出了父母不合理的高期待給孩子套上了怎樣的精神枷鎖。在這個故事裡,這個孩子最終活出了自己——用結束生命(自毀)的方式,遵從了自己內心的意願。但是這個"做自己"的代價,實在太過慘重。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① 期待:往往是權威自戀的延伸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ta的第一任權威。也許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自己對孩子的期待,也許是自己自戀的延伸,這類期待包含的意思是:我希望你能成為我希望的樣子。

我希望你是一個聰明、乖巧、努力…的孩子,這些美好的品質,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但是這些期望,是父母希望孩子成為的?還是父母相信孩子本來就有的?

這兩者之間有巨大的差異。

當父母對孩子懷著"自戀式"的期待時,往往意味著,ta覺得孩子還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所以這種期望就包含著濃濃的"否定"意味。比如一個天性悲觀的父親,他非常希望自己的有一個陽光樂天的孩子,所以,當孩子因為遭遇挫折而沮喪時,父親就會說孩子:"你怎麼這麼悲觀呢?一時的挫折算的了什麼呢?",然後巴拉巴拉講一堆道理鼓勵孩子成為一個積極樂觀的人。

結果當然是背道而馳。因為"希望孩子陽光積極"是父親意識層面的期望,但潛意識中,因為他自己頑固的堅持著自己的自戀,他悲觀的堅信孩子是不行的。所以,他只能選擇性的注意到孩子沮喪的時刻,並在這種時候跳出來教育孩子。

其實與他的真實意願相反,他傳達給孩子的真正信號是:你是悲觀的,悲觀是不好的,所以,你是不好的(你是會讓父親不高興的)。

自戀型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往往帶著自我的投射,在潛意識裡,他們自己想擁有卻沒有實現的內容,會投射到對孩子的期望上。這種期待,往往包含著否定,會使他們的注意力更集中於孩子負面的內容,正如很多期待自己孩子變得卓越的父母一樣,他們會用"批評"的方式提醒孩子,試圖逼迫孩子走向成功。而他們多數會失敗,即使有少數成功——孩子實現了外在評價體系內的成功,但其內心深處的自卑也仍無法祛除。

自戀型家長是孩子的噩夢,而過度自戀,幾乎是每個人都需要覺察和克服的困難,當其反映在家庭教育中,就成為了一個頑疾。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② 高期待:"喪失邊界"的重災區

和上一條息息相關,對孩子懷有高期待,尤其是將自己的高期待掛在嘴邊的父母,往往在人際關係的邊界上混淆不清,他們分不清哪些期待是自己的,哪些期待是真實的。

也正因為此,所以這種高期待往往會帶來不自知的控制

就如前面所舉的例子一樣,那對父母對孩子懷著不切實際的期待,並用這種期待控制著孩子的一切,他們所做的事,本質上是用孩子來滿足自己內心深處的某些需要,最終釀成了悲劇。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常常動用自己"期待"的權利,對孩子施加著行為上的控制。在上一篇文章我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一個孩子,媽媽期待孩子在吃梨的時候先讓自己咬一口以表示對自己的感恩、親密等,結果孩子沒有,這時媽媽很失望,雖然可能沒有立刻發作,罵孩子一頓白眼狼,但是隻要她內心有一點這種失望的情緒,就一定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這種失望的情緒一旦被孩子感知,ta就會不知所措,或者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於是,下一次吃梨時孩子可能會調整自己的行為,先給媽媽咬一口,於是ta發現這樣媽媽就會很高興,於是孩子的行為和人格就在媽媽的期待與失望(或者滿意)中被限定了。

從這個角度上說,期待,本質上也是一種評判,而評判,則意味著被限定

當父母"入侵"孩子的邊界,以期待為誘餌對孩子施加著控制,本質上,是對孩子生命力的剝奪,試想,一個孩子的精神內核沒有被很好的發育,ta又怎麼可能活出真正的自我呢?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③ 內化父母的高期待:變成自我的高期待,最終可能導致"完美型人格"

生命的最初是隻有感受沒有評判的。所有的是非對錯,是隨著成長的過程,逐漸習得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之所以會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是因為我們在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時候,對外界的標準往往照單全收

我們吸收了愛,就會變成一個懂愛的人,吸收了信任,就會成為一個信任他人的人,吸收了否定,就會成為一個自卑的人….而父母的期待,往往也會被我們內化、吸收,變成自我期待,這個自我期待不斷的發展,就成了我們每個人自我實現的預言

所以,如果父母的期待是恰當的、積極的,那我們也會內化這種期待,變得陽光而自信,如果父母的期待是消極的、過度的,我們同樣會內化吸收,變得苛責自己。

很多具有完美型特質的人——追求完美、情緒上易焦慮緊張、行為上比較懶惰(本質是對不能達到完美的恐懼),容易自我否定,對別人也比較苛刻——他們人格的來源,源自內化了父母的苛刻的標準,其中也包括內化了父母的過高期待

過高的期待,幾乎100%都會成為一種負擔,在能承受的範圍內,它伴隨著痛苦和糾結的體驗使人前行,在不能承受的範圍內,可能就會導致抑鬱和絕望——因為過高的期待本身,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控制,而控制會帶來抑鬱。

我有一個朋友,她有很深的抑鬱情緒,她有一個明顯的特點:總是誇大別人的優點,忽略自己的優點。她的這種情況跟她的家庭有很大關係,父母既有高評判,也有高期待。或者說,父母是在用高評判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高期待,結果是,她內化了這些標準,導致自我審視的時候覺得自己哪都不好,最終走向抑鬱。

做事做人,先完成再完美,然而,完美型人格的人卻始終活在對抗完美的焦慮裡。為人父母,可以看看自己是否也有這種追求完美的傾向,所以對孩子抱有那麼多不切實際的期待?而自己的孩子,又是否在這種不恰當的期待之下,將自己活成了完美型的人格?

"

精神分析學家科胡特曾經說過一句像詩歌一樣美好的話:不含深情的誘惑,不帶敵意的堅決。這句話將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真諦闡述的淋漓盡致。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一個姑娘過來找我傾訴和她男朋友吵架的事。起因是男朋友什麼都好,唯一的缺點是特別挑剔,很難看到她的優點,總撿讓她不舒服的地方說,比如經常說她胖,黑,醜等等,這讓本來就不夠強大的女孩感覺很受傷,當然,客觀的說,男朋友對自己也很挑剔,是一個有明顯完美型人格特質的人。我和這個女孩聊天越往後進行,越對她男朋友產生極大的好奇。

這個男孩家境優越,父母關係和諧,通情達理,不管是父母還是兩個姐姐都對他疼愛有加,他也非常孝敬自己的父母,看上去家庭氛圍和諧圓滿。

這就有點奇怪了:家庭關係這麼和諧,父母沒有明顯的控制型人格,但是卻"生產"出了一個具有明顯完美特質的孩子,不科學啊…

隨著與姑娘談話的進一步深入,我逐漸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雖然男朋友的家庭環境看上去並不是典型的控制型家庭,但是這個家庭卻很可能對他充滿了隱含的期待——男孩是在兩個姐姐之後出生的(冒著計劃生育政策的風險),在這樣萬般期待下生出來的孩子,固然得到了萬千寵愛,卻也飽受隱含期待的桎梏。男孩在周圍環境殷切的期待下,逐漸 "變成"一個具有完美型特質的人,這種重壓,導致他中學時曾有過兩年的抑鬱症病史,而現在雖然看上去抑鬱症已經治癒,但是追求完美特質卻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今天,我想談一談"期待"這個話題,尤其是期待在家庭教育中的意義。所謂成也期待,敗也期待。期待,其實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威力無比;用不好,殺人不見血。所以,如何合理動用期待,是我們需要探討的話題。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1.威力無比的期待

我們常說,每個人都共同的渴望,比如被看到,被理解,被喜愛等等。這是一種人類的本能。從這個角度上說,期待本身,是有積極意義的。

第一,期待,包含著人際關係的深層鏈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重要他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及其養育者,就是ta世界裡的重要他人。可想而知,讓一個孩子感覺到ta的重要他人對ta充滿期待,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

正如有的孩子是父母飽含期待的產物,而有的孩子卻是慾望的副產品一樣,兩種不同類型的孩子,也許從出生那一刻,境遇就大不相同。

被期待的孩子,意味著ta和養育者之間有著深層的鏈接正如弗洛伊德所言:無迴應之地即為絕境——如果父母對孩子根本無所謂,也沒有任何期待,那這個孩子的處境和自我感覺,就和生活在絕境中沒什麼差別了。

第二,期待,往往包含著積極的信號。

期待的意思是對未來的未知的某個時刻或者事物產生一種憧憬、嚮往。從期待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期待本身包含的積極意義。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有個詞叫做心如死灰,在人際關係中,只有徹骨的絕望才會有心如死灰的感覺,而所謂徹骨的絕望,就是指不再抱有任何期待。

第三,合理的期待,能夠激發人的動力。

正如每個人都需要被肯定被讚美一樣,積極期待本身,包含著父母對孩子美好的祝福,如果父母能將自己的期待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毫無疑問,會對孩子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正如讚賞過多會令孩子變得脆弱,好勝一樣,期待也需要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疇之內。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2.高期待:滋生“完美型人格”的溫床

2018年,有一個火爆全網的新聞,名字叫《媽媽,我去天堂了,這裡太累了》,這個新聞在當時引發了很強烈的社會轟動,但是隨著新的新聞的出現,人們很快淡忘了它。然而留給這個家庭的,卻是真實的痛苦和永遠不能挽回的損失。

這個新聞中的父母,一直對孩子懷著極高的期待。從孩子小的時候嫌棄孩子笨,讓孩子吃大量的健腦補品,使四年級的孩子就初潮發育,到上學後用盡各種方法幫助(脅迫)女兒好好學習,最終"費勁心力"將女兒送進了知名高等學府,父母的高期待,一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畢業後,女兒以為自己的命運可以改寫了,然而,父母又提出了新的目標,再次費勁心力將女兒送進了大連一家知名的律師事務所,看似前途似錦,但無法勝任工作的女兒卻在這個環境下痛苦絕望。故事的最終結局,是女兒給媽媽留下了一封簡短的郵件之後,毫不猶豫的從21樓跳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郵件只有短短的一句話:爸爸媽媽,我一直希望可以成為你們希望我成為的那種人,可是,我始終成不了那種人。我很累,我一直活在不屬於自己的圈子裡,別人的優秀都是用來突出我的愚笨。太累了,就想休息,或許在天堂可以找到我的同類,不聰明,但活得很快樂。

這句話道出了父母不合理的高期待給孩子套上了怎樣的精神枷鎖。在這個故事裡,這個孩子最終活出了自己——用結束生命(自毀)的方式,遵從了自己內心的意願。但是這個"做自己"的代價,實在太過慘重。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① 期待:往往是權威自戀的延伸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ta的第一任權威。也許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自己對孩子的期待,也許是自己自戀的延伸,這類期待包含的意思是:我希望你能成為我希望的樣子。

我希望你是一個聰明、乖巧、努力…的孩子,這些美好的品質,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但是這些期望,是父母希望孩子成為的?還是父母相信孩子本來就有的?

這兩者之間有巨大的差異。

當父母對孩子懷著"自戀式"的期待時,往往意味著,ta覺得孩子還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所以這種期望就包含著濃濃的"否定"意味。比如一個天性悲觀的父親,他非常希望自己的有一個陽光樂天的孩子,所以,當孩子因為遭遇挫折而沮喪時,父親就會說孩子:"你怎麼這麼悲觀呢?一時的挫折算的了什麼呢?",然後巴拉巴拉講一堆道理鼓勵孩子成為一個積極樂觀的人。

結果當然是背道而馳。因為"希望孩子陽光積極"是父親意識層面的期望,但潛意識中,因為他自己頑固的堅持著自己的自戀,他悲觀的堅信孩子是不行的。所以,他只能選擇性的注意到孩子沮喪的時刻,並在這種時候跳出來教育孩子。

其實與他的真實意願相反,他傳達給孩子的真正信號是:你是悲觀的,悲觀是不好的,所以,你是不好的(你是會讓父親不高興的)。

自戀型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往往帶著自我的投射,在潛意識裡,他們自己想擁有卻沒有實現的內容,會投射到對孩子的期望上。這種期待,往往包含著否定,會使他們的注意力更集中於孩子負面的內容,正如很多期待自己孩子變得卓越的父母一樣,他們會用"批評"的方式提醒孩子,試圖逼迫孩子走向成功。而他們多數會失敗,即使有少數成功——孩子實現了外在評價體系內的成功,但其內心深處的自卑也仍無法祛除。

自戀型家長是孩子的噩夢,而過度自戀,幾乎是每個人都需要覺察和克服的困難,當其反映在家庭教育中,就成為了一個頑疾。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② 高期待:"喪失邊界"的重災區

和上一條息息相關,對孩子懷有高期待,尤其是將自己的高期待掛在嘴邊的父母,往往在人際關係的邊界上混淆不清,他們分不清哪些期待是自己的,哪些期待是真實的。

也正因為此,所以這種高期待往往會帶來不自知的控制

就如前面所舉的例子一樣,那對父母對孩子懷著不切實際的期待,並用這種期待控制著孩子的一切,他們所做的事,本質上是用孩子來滿足自己內心深處的某些需要,最終釀成了悲劇。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常常動用自己"期待"的權利,對孩子施加著行為上的控制。在上一篇文章我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一個孩子,媽媽期待孩子在吃梨的時候先讓自己咬一口以表示對自己的感恩、親密等,結果孩子沒有,這時媽媽很失望,雖然可能沒有立刻發作,罵孩子一頓白眼狼,但是隻要她內心有一點這種失望的情緒,就一定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這種失望的情緒一旦被孩子感知,ta就會不知所措,或者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於是,下一次吃梨時孩子可能會調整自己的行為,先給媽媽咬一口,於是ta發現這樣媽媽就會很高興,於是孩子的行為和人格就在媽媽的期待與失望(或者滿意)中被限定了。

從這個角度上說,期待,本質上也是一種評判,而評判,則意味著被限定

當父母"入侵"孩子的邊界,以期待為誘餌對孩子施加著控制,本質上,是對孩子生命力的剝奪,試想,一個孩子的精神內核沒有被很好的發育,ta又怎麼可能活出真正的自我呢?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③ 內化父母的高期待:變成自我的高期待,最終可能導致"完美型人格"

生命的最初是隻有感受沒有評判的。所有的是非對錯,是隨著成長的過程,逐漸習得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之所以會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是因為我們在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時候,對外界的標準往往照單全收

我們吸收了愛,就會變成一個懂愛的人,吸收了信任,就會成為一個信任他人的人,吸收了否定,就會成為一個自卑的人….而父母的期待,往往也會被我們內化、吸收,變成自我期待,這個自我期待不斷的發展,就成了我們每個人自我實現的預言

所以,如果父母的期待是恰當的、積極的,那我們也會內化這種期待,變得陽光而自信,如果父母的期待是消極的、過度的,我們同樣會內化吸收,變得苛責自己。

很多具有完美型特質的人——追求完美、情緒上易焦慮緊張、行為上比較懶惰(本質是對不能達到完美的恐懼),容易自我否定,對別人也比較苛刻——他們人格的來源,源自內化了父母的苛刻的標準,其中也包括內化了父母的過高期待

過高的期待,幾乎100%都會成為一種負擔,在能承受的範圍內,它伴隨著痛苦和糾結的體驗使人前行,在不能承受的範圍內,可能就會導致抑鬱和絕望——因為過高的期待本身,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控制,而控制會帶來抑鬱。

我有一個朋友,她有很深的抑鬱情緒,她有一個明顯的特點:總是誇大別人的優點,忽略自己的優點。她的這種情況跟她的家庭有很大關係,父母既有高評判,也有高期待。或者說,父母是在用高評判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高期待,結果是,她內化了這些標準,導致自我審視的時候覺得自己哪都不好,最終走向抑鬱。

做事做人,先完成再完美,然而,完美型人格的人卻始終活在對抗完美的焦慮裡。為人父母,可以看看自己是否也有這種追求完美的傾向,所以對孩子抱有那麼多不切實際的期待?而自己的孩子,又是否在這種不恰當的期待之下,將自己活成了完美型的人格?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3.真正的積極期待:是無條件的信任

對於所有的期待,都是積極的,好於消極的。而對於積極的期待,如果可以剔除權威者的自戀,那麼還有一種期待是最"好"的:即我對你無條件的信任。我相信你是好的。

① 羅森塔爾效應:權威的積極期待

1868年,羅森塔爾和助手來到一所小學,聲稱要進行一個"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並煞有介事地以讚賞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教師,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其實他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根本就是隨機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都有了較大的進步,且各方面都很優秀。

顯然,羅森塔爾的"權威性謊言"發生了作用,因為這個謊言對教師產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師對名單上學生的能力的評價;而教師又將自已的這一通過情緒、語言和行為傳染給了學生,使他們強烈地感受到來自教師的熱愛和期望,變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強,從而使各方面得到了異乎尋常的進步。

在這裡,教師對這部分學生的期待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因為他們受到了權威者的影響,堅信這部分學生就是最有發展潛力的。也正因如此,教師的一言一行都難以隱藏對這些學生的信任與期待,而這種"真誠的期待"是學生能夠感受到的。從這個實驗可以推理,父母對子女的積極期待,也可以在極大程度上影響孩子。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父母隱性的期待(相信孩子的好)對孩子施加積極影響的可能性,要遠遠大於顯性的期待(例如我希望你考100分)。

"

精神分析學家科胡特曾經說過一句像詩歌一樣美好的話:不含深情的誘惑,不帶敵意的堅決。這句話將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真諦闡述的淋漓盡致。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一個姑娘過來找我傾訴和她男朋友吵架的事。起因是男朋友什麼都好,唯一的缺點是特別挑剔,很難看到她的優點,總撿讓她不舒服的地方說,比如經常說她胖,黑,醜等等,這讓本來就不夠強大的女孩感覺很受傷,當然,客觀的說,男朋友對自己也很挑剔,是一個有明顯完美型人格特質的人。我和這個女孩聊天越往後進行,越對她男朋友產生極大的好奇。

這個男孩家境優越,父母關係和諧,通情達理,不管是父母還是兩個姐姐都對他疼愛有加,他也非常孝敬自己的父母,看上去家庭氛圍和諧圓滿。

這就有點奇怪了:家庭關係這麼和諧,父母沒有明顯的控制型人格,但是卻"生產"出了一個具有明顯完美特質的孩子,不科學啊…

隨著與姑娘談話的進一步深入,我逐漸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雖然男朋友的家庭環境看上去並不是典型的控制型家庭,但是這個家庭卻很可能對他充滿了隱含的期待——男孩是在兩個姐姐之後出生的(冒著計劃生育政策的風險),在這樣萬般期待下生出來的孩子,固然得到了萬千寵愛,卻也飽受隱含期待的桎梏。男孩在周圍環境殷切的期待下,逐漸 "變成"一個具有完美型特質的人,這種重壓,導致他中學時曾有過兩年的抑鬱症病史,而現在雖然看上去抑鬱症已經治癒,但是追求完美特質卻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今天,我想談一談"期待"這個話題,尤其是期待在家庭教育中的意義。所謂成也期待,敗也期待。期待,其實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威力無比;用不好,殺人不見血。所以,如何合理動用期待,是我們需要探討的話題。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1.威力無比的期待

我們常說,每個人都共同的渴望,比如被看到,被理解,被喜愛等等。這是一種人類的本能。從這個角度上說,期待本身,是有積極意義的。

第一,期待,包含著人際關係的深層鏈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重要他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及其養育者,就是ta世界裡的重要他人。可想而知,讓一個孩子感覺到ta的重要他人對ta充滿期待,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

正如有的孩子是父母飽含期待的產物,而有的孩子卻是慾望的副產品一樣,兩種不同類型的孩子,也許從出生那一刻,境遇就大不相同。

被期待的孩子,意味著ta和養育者之間有著深層的鏈接正如弗洛伊德所言:無迴應之地即為絕境——如果父母對孩子根本無所謂,也沒有任何期待,那這個孩子的處境和自我感覺,就和生活在絕境中沒什麼差別了。

第二,期待,往往包含著積極的信號。

期待的意思是對未來的未知的某個時刻或者事物產生一種憧憬、嚮往。從期待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期待本身包含的積極意義。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有個詞叫做心如死灰,在人際關係中,只有徹骨的絕望才會有心如死灰的感覺,而所謂徹骨的絕望,就是指不再抱有任何期待。

第三,合理的期待,能夠激發人的動力。

正如每個人都需要被肯定被讚美一樣,積極期待本身,包含著父母對孩子美好的祝福,如果父母能將自己的期待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毫無疑問,會對孩子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正如讚賞過多會令孩子變得脆弱,好勝一樣,期待也需要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疇之內。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2.高期待:滋生“完美型人格”的溫床

2018年,有一個火爆全網的新聞,名字叫《媽媽,我去天堂了,這裡太累了》,這個新聞在當時引發了很強烈的社會轟動,但是隨著新的新聞的出現,人們很快淡忘了它。然而留給這個家庭的,卻是真實的痛苦和永遠不能挽回的損失。

這個新聞中的父母,一直對孩子懷著極高的期待。從孩子小的時候嫌棄孩子笨,讓孩子吃大量的健腦補品,使四年級的孩子就初潮發育,到上學後用盡各種方法幫助(脅迫)女兒好好學習,最終"費勁心力"將女兒送進了知名高等學府,父母的高期待,一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畢業後,女兒以為自己的命運可以改寫了,然而,父母又提出了新的目標,再次費勁心力將女兒送進了大連一家知名的律師事務所,看似前途似錦,但無法勝任工作的女兒卻在這個環境下痛苦絕望。故事的最終結局,是女兒給媽媽留下了一封簡短的郵件之後,毫不猶豫的從21樓跳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郵件只有短短的一句話:爸爸媽媽,我一直希望可以成為你們希望我成為的那種人,可是,我始終成不了那種人。我很累,我一直活在不屬於自己的圈子裡,別人的優秀都是用來突出我的愚笨。太累了,就想休息,或許在天堂可以找到我的同類,不聰明,但活得很快樂。

這句話道出了父母不合理的高期待給孩子套上了怎樣的精神枷鎖。在這個故事裡,這個孩子最終活出了自己——用結束生命(自毀)的方式,遵從了自己內心的意願。但是這個"做自己"的代價,實在太過慘重。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① 期待:往往是權威自戀的延伸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ta的第一任權威。也許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自己對孩子的期待,也許是自己自戀的延伸,這類期待包含的意思是:我希望你能成為我希望的樣子。

我希望你是一個聰明、乖巧、努力…的孩子,這些美好的品質,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但是這些期望,是父母希望孩子成為的?還是父母相信孩子本來就有的?

這兩者之間有巨大的差異。

當父母對孩子懷著"自戀式"的期待時,往往意味著,ta覺得孩子還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所以這種期望就包含著濃濃的"否定"意味。比如一個天性悲觀的父親,他非常希望自己的有一個陽光樂天的孩子,所以,當孩子因為遭遇挫折而沮喪時,父親就會說孩子:"你怎麼這麼悲觀呢?一時的挫折算的了什麼呢?",然後巴拉巴拉講一堆道理鼓勵孩子成為一個積極樂觀的人。

結果當然是背道而馳。因為"希望孩子陽光積極"是父親意識層面的期望,但潛意識中,因為他自己頑固的堅持著自己的自戀,他悲觀的堅信孩子是不行的。所以,他只能選擇性的注意到孩子沮喪的時刻,並在這種時候跳出來教育孩子。

其實與他的真實意願相反,他傳達給孩子的真正信號是:你是悲觀的,悲觀是不好的,所以,你是不好的(你是會讓父親不高興的)。

自戀型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往往帶著自我的投射,在潛意識裡,他們自己想擁有卻沒有實現的內容,會投射到對孩子的期望上。這種期待,往往包含著否定,會使他們的注意力更集中於孩子負面的內容,正如很多期待自己孩子變得卓越的父母一樣,他們會用"批評"的方式提醒孩子,試圖逼迫孩子走向成功。而他們多數會失敗,即使有少數成功——孩子實現了外在評價體系內的成功,但其內心深處的自卑也仍無法祛除。

自戀型家長是孩子的噩夢,而過度自戀,幾乎是每個人都需要覺察和克服的困難,當其反映在家庭教育中,就成為了一個頑疾。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② 高期待:"喪失邊界"的重災區

和上一條息息相關,對孩子懷有高期待,尤其是將自己的高期待掛在嘴邊的父母,往往在人際關係的邊界上混淆不清,他們分不清哪些期待是自己的,哪些期待是真實的。

也正因為此,所以這種高期待往往會帶來不自知的控制

就如前面所舉的例子一樣,那對父母對孩子懷著不切實際的期待,並用這種期待控制著孩子的一切,他們所做的事,本質上是用孩子來滿足自己內心深處的某些需要,最終釀成了悲劇。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常常動用自己"期待"的權利,對孩子施加著行為上的控制。在上一篇文章我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一個孩子,媽媽期待孩子在吃梨的時候先讓自己咬一口以表示對自己的感恩、親密等,結果孩子沒有,這時媽媽很失望,雖然可能沒有立刻發作,罵孩子一頓白眼狼,但是隻要她內心有一點這種失望的情緒,就一定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這種失望的情緒一旦被孩子感知,ta就會不知所措,或者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於是,下一次吃梨時孩子可能會調整自己的行為,先給媽媽咬一口,於是ta發現這樣媽媽就會很高興,於是孩子的行為和人格就在媽媽的期待與失望(或者滿意)中被限定了。

從這個角度上說,期待,本質上也是一種評判,而評判,則意味著被限定

當父母"入侵"孩子的邊界,以期待為誘餌對孩子施加著控制,本質上,是對孩子生命力的剝奪,試想,一個孩子的精神內核沒有被很好的發育,ta又怎麼可能活出真正的自我呢?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③ 內化父母的高期待:變成自我的高期待,最終可能導致"完美型人格"

生命的最初是隻有感受沒有評判的。所有的是非對錯,是隨著成長的過程,逐漸習得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之所以會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是因為我們在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時候,對外界的標準往往照單全收

我們吸收了愛,就會變成一個懂愛的人,吸收了信任,就會成為一個信任他人的人,吸收了否定,就會成為一個自卑的人….而父母的期待,往往也會被我們內化、吸收,變成自我期待,這個自我期待不斷的發展,就成了我們每個人自我實現的預言

所以,如果父母的期待是恰當的、積極的,那我們也會內化這種期待,變得陽光而自信,如果父母的期待是消極的、過度的,我們同樣會內化吸收,變得苛責自己。

很多具有完美型特質的人——追求完美、情緒上易焦慮緊張、行為上比較懶惰(本質是對不能達到完美的恐懼),容易自我否定,對別人也比較苛刻——他們人格的來源,源自內化了父母的苛刻的標準,其中也包括內化了父母的過高期待

過高的期待,幾乎100%都會成為一種負擔,在能承受的範圍內,它伴隨著痛苦和糾結的體驗使人前行,在不能承受的範圍內,可能就會導致抑鬱和絕望——因為過高的期待本身,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控制,而控制會帶來抑鬱。

我有一個朋友,她有很深的抑鬱情緒,她有一個明顯的特點:總是誇大別人的優點,忽略自己的優點。她的這種情況跟她的家庭有很大關係,父母既有高評判,也有高期待。或者說,父母是在用高評判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高期待,結果是,她內化了這些標準,導致自我審視的時候覺得自己哪都不好,最終走向抑鬱。

做事做人,先完成再完美,然而,完美型人格的人卻始終活在對抗完美的焦慮裡。為人父母,可以看看自己是否也有這種追求完美的傾向,所以對孩子抱有那麼多不切實際的期待?而自己的孩子,又是否在這種不恰當的期待之下,將自己活成了完美型的人格?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3.真正的積極期待:是無條件的信任

對於所有的期待,都是積極的,好於消極的。而對於積極的期待,如果可以剔除權威者的自戀,那麼還有一種期待是最"好"的:即我對你無條件的信任。我相信你是好的。

① 羅森塔爾效應:權威的積極期待

1868年,羅森塔爾和助手來到一所小學,聲稱要進行一個"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並煞有介事地以讚賞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教師,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其實他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根本就是隨機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都有了較大的進步,且各方面都很優秀。

顯然,羅森塔爾的"權威性謊言"發生了作用,因為這個謊言對教師產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師對名單上學生的能力的評價;而教師又將自已的這一通過情緒、語言和行為傳染給了學生,使他們強烈地感受到來自教師的熱愛和期望,變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強,從而使各方面得到了異乎尋常的進步。

在這裡,教師對這部分學生的期待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因為他們受到了權威者的影響,堅信這部分學生就是最有發展潛力的。也正因如此,教師的一言一行都難以隱藏對這些學生的信任與期待,而這種"真誠的期待"是學生能夠感受到的。從這個實驗可以推理,父母對子女的積極期待,也可以在極大程度上影響孩子。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父母隱性的期待(相信孩子的好)對孩子施加積極影響的可能性,要遠遠大於顯性的期待(例如我希望你考100分)。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② 不含深情的誘惑。

科胡特這句像詩一般的語言,揭示了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方式。它的本質,是一種無條件的愛——即我深深的理解和接納你,但不給你設置任何條件。

期待本身,一定和愛相聯。但問題在於,我們在給出期待的時候,是否伴隨著有條件的愛。條件,就是誘惑,所以,胡科特這句話的反面意思是:你達到我設置的條件,我才會給你情感。

生活中常見的是,你如果不按照我的期待,我就會失望,會用不高興懲罰你。父母對孩子,這種情況很多。而來自權威(父母),在祛除自戀後,對孩子的真正的期望應該是:"我相信你是最好的,如果你現在對自己不認可,我就給你最積極的確認和支持"。

當父母對孩子的期待變成了支持與信任,期待,就成了巨大的心理源泉,而不再是壓力。這也和精神分析中,溫尼科特提出的"抱持"一詞不謀而合。

"

精神分析學家科胡特曾經說過一句像詩歌一樣美好的話:不含深情的誘惑,不帶敵意的堅決。這句話將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真諦闡述的淋漓盡致。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一個姑娘過來找我傾訴和她男朋友吵架的事。起因是男朋友什麼都好,唯一的缺點是特別挑剔,很難看到她的優點,總撿讓她不舒服的地方說,比如經常說她胖,黑,醜等等,這讓本來就不夠強大的女孩感覺很受傷,當然,客觀的說,男朋友對自己也很挑剔,是一個有明顯完美型人格特質的人。我和這個女孩聊天越往後進行,越對她男朋友產生極大的好奇。

這個男孩家境優越,父母關係和諧,通情達理,不管是父母還是兩個姐姐都對他疼愛有加,他也非常孝敬自己的父母,看上去家庭氛圍和諧圓滿。

這就有點奇怪了:家庭關係這麼和諧,父母沒有明顯的控制型人格,但是卻"生產"出了一個具有明顯完美特質的孩子,不科學啊…

隨著與姑娘談話的進一步深入,我逐漸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雖然男朋友的家庭環境看上去並不是典型的控制型家庭,但是這個家庭卻很可能對他充滿了隱含的期待——男孩是在兩個姐姐之後出生的(冒著計劃生育政策的風險),在這樣萬般期待下生出來的孩子,固然得到了萬千寵愛,卻也飽受隱含期待的桎梏。男孩在周圍環境殷切的期待下,逐漸 "變成"一個具有完美型特質的人,這種重壓,導致他中學時曾有過兩年的抑鬱症病史,而現在雖然看上去抑鬱症已經治癒,但是追求完美特質卻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今天,我想談一談"期待"這個話題,尤其是期待在家庭教育中的意義。所謂成也期待,敗也期待。期待,其實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威力無比;用不好,殺人不見血。所以,如何合理動用期待,是我們需要探討的話題。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1.威力無比的期待

我們常說,每個人都共同的渴望,比如被看到,被理解,被喜愛等等。這是一種人類的本能。從這個角度上說,期待本身,是有積極意義的。

第一,期待,包含著人際關係的深層鏈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重要他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及其養育者,就是ta世界裡的重要他人。可想而知,讓一個孩子感覺到ta的重要他人對ta充滿期待,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

正如有的孩子是父母飽含期待的產物,而有的孩子卻是慾望的副產品一樣,兩種不同類型的孩子,也許從出生那一刻,境遇就大不相同。

被期待的孩子,意味著ta和養育者之間有著深層的鏈接正如弗洛伊德所言:無迴應之地即為絕境——如果父母對孩子根本無所謂,也沒有任何期待,那這個孩子的處境和自我感覺,就和生活在絕境中沒什麼差別了。

第二,期待,往往包含著積極的信號。

期待的意思是對未來的未知的某個時刻或者事物產生一種憧憬、嚮往。從期待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期待本身包含的積極意義。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有個詞叫做心如死灰,在人際關係中,只有徹骨的絕望才會有心如死灰的感覺,而所謂徹骨的絕望,就是指不再抱有任何期待。

第三,合理的期待,能夠激發人的動力。

正如每個人都需要被肯定被讚美一樣,積極期待本身,包含著父母對孩子美好的祝福,如果父母能將自己的期待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毫無疑問,會對孩子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正如讚賞過多會令孩子變得脆弱,好勝一樣,期待也需要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疇之內。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2.高期待:滋生“完美型人格”的溫床

2018年,有一個火爆全網的新聞,名字叫《媽媽,我去天堂了,這裡太累了》,這個新聞在當時引發了很強烈的社會轟動,但是隨著新的新聞的出現,人們很快淡忘了它。然而留給這個家庭的,卻是真實的痛苦和永遠不能挽回的損失。

這個新聞中的父母,一直對孩子懷著極高的期待。從孩子小的時候嫌棄孩子笨,讓孩子吃大量的健腦補品,使四年級的孩子就初潮發育,到上學後用盡各種方法幫助(脅迫)女兒好好學習,最終"費勁心力"將女兒送進了知名高等學府,父母的高期待,一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畢業後,女兒以為自己的命運可以改寫了,然而,父母又提出了新的目標,再次費勁心力將女兒送進了大連一家知名的律師事務所,看似前途似錦,但無法勝任工作的女兒卻在這個環境下痛苦絕望。故事的最終結局,是女兒給媽媽留下了一封簡短的郵件之後,毫不猶豫的從21樓跳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郵件只有短短的一句話:爸爸媽媽,我一直希望可以成為你們希望我成為的那種人,可是,我始終成不了那種人。我很累,我一直活在不屬於自己的圈子裡,別人的優秀都是用來突出我的愚笨。太累了,就想休息,或許在天堂可以找到我的同類,不聰明,但活得很快樂。

這句話道出了父母不合理的高期待給孩子套上了怎樣的精神枷鎖。在這個故事裡,這個孩子最終活出了自己——用結束生命(自毀)的方式,遵從了自己內心的意願。但是這個"做自己"的代價,實在太過慘重。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① 期待:往往是權威自戀的延伸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ta的第一任權威。也許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自己對孩子的期待,也許是自己自戀的延伸,這類期待包含的意思是:我希望你能成為我希望的樣子。

我希望你是一個聰明、乖巧、努力…的孩子,這些美好的品質,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但是這些期望,是父母希望孩子成為的?還是父母相信孩子本來就有的?

這兩者之間有巨大的差異。

當父母對孩子懷著"自戀式"的期待時,往往意味著,ta覺得孩子還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所以這種期望就包含著濃濃的"否定"意味。比如一個天性悲觀的父親,他非常希望自己的有一個陽光樂天的孩子,所以,當孩子因為遭遇挫折而沮喪時,父親就會說孩子:"你怎麼這麼悲觀呢?一時的挫折算的了什麼呢?",然後巴拉巴拉講一堆道理鼓勵孩子成為一個積極樂觀的人。

結果當然是背道而馳。因為"希望孩子陽光積極"是父親意識層面的期望,但潛意識中,因為他自己頑固的堅持著自己的自戀,他悲觀的堅信孩子是不行的。所以,他只能選擇性的注意到孩子沮喪的時刻,並在這種時候跳出來教育孩子。

其實與他的真實意願相反,他傳達給孩子的真正信號是:你是悲觀的,悲觀是不好的,所以,你是不好的(你是會讓父親不高興的)。

自戀型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往往帶著自我的投射,在潛意識裡,他們自己想擁有卻沒有實現的內容,會投射到對孩子的期望上。這種期待,往往包含著否定,會使他們的注意力更集中於孩子負面的內容,正如很多期待自己孩子變得卓越的父母一樣,他們會用"批評"的方式提醒孩子,試圖逼迫孩子走向成功。而他們多數會失敗,即使有少數成功——孩子實現了外在評價體系內的成功,但其內心深處的自卑也仍無法祛除。

自戀型家長是孩子的噩夢,而過度自戀,幾乎是每個人都需要覺察和克服的困難,當其反映在家庭教育中,就成為了一個頑疾。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② 高期待:"喪失邊界"的重災區

和上一條息息相關,對孩子懷有高期待,尤其是將自己的高期待掛在嘴邊的父母,往往在人際關係的邊界上混淆不清,他們分不清哪些期待是自己的,哪些期待是真實的。

也正因為此,所以這種高期待往往會帶來不自知的控制

就如前面所舉的例子一樣,那對父母對孩子懷著不切實際的期待,並用這種期待控制著孩子的一切,他們所做的事,本質上是用孩子來滿足自己內心深處的某些需要,最終釀成了悲劇。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常常動用自己"期待"的權利,對孩子施加著行為上的控制。在上一篇文章我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一個孩子,媽媽期待孩子在吃梨的時候先讓自己咬一口以表示對自己的感恩、親密等,結果孩子沒有,這時媽媽很失望,雖然可能沒有立刻發作,罵孩子一頓白眼狼,但是隻要她內心有一點這種失望的情緒,就一定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這種失望的情緒一旦被孩子感知,ta就會不知所措,或者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於是,下一次吃梨時孩子可能會調整自己的行為,先給媽媽咬一口,於是ta發現這樣媽媽就會很高興,於是孩子的行為和人格就在媽媽的期待與失望(或者滿意)中被限定了。

從這個角度上說,期待,本質上也是一種評判,而評判,則意味著被限定

當父母"入侵"孩子的邊界,以期待為誘餌對孩子施加著控制,本質上,是對孩子生命力的剝奪,試想,一個孩子的精神內核沒有被很好的發育,ta又怎麼可能活出真正的自我呢?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③ 內化父母的高期待:變成自我的高期待,最終可能導致"完美型人格"

生命的最初是隻有感受沒有評判的。所有的是非對錯,是隨著成長的過程,逐漸習得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之所以會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是因為我們在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時候,對外界的標準往往照單全收

我們吸收了愛,就會變成一個懂愛的人,吸收了信任,就會成為一個信任他人的人,吸收了否定,就會成為一個自卑的人….而父母的期待,往往也會被我們內化、吸收,變成自我期待,這個自我期待不斷的發展,就成了我們每個人自我實現的預言

所以,如果父母的期待是恰當的、積極的,那我們也會內化這種期待,變得陽光而自信,如果父母的期待是消極的、過度的,我們同樣會內化吸收,變得苛責自己。

很多具有完美型特質的人——追求完美、情緒上易焦慮緊張、行為上比較懶惰(本質是對不能達到完美的恐懼),容易自我否定,對別人也比較苛刻——他們人格的來源,源自內化了父母的苛刻的標準,其中也包括內化了父母的過高期待

過高的期待,幾乎100%都會成為一種負擔,在能承受的範圍內,它伴隨著痛苦和糾結的體驗使人前行,在不能承受的範圍內,可能就會導致抑鬱和絕望——因為過高的期待本身,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控制,而控制會帶來抑鬱。

我有一個朋友,她有很深的抑鬱情緒,她有一個明顯的特點:總是誇大別人的優點,忽略自己的優點。她的這種情況跟她的家庭有很大關係,父母既有高評判,也有高期待。或者說,父母是在用高評判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高期待,結果是,她內化了這些標準,導致自我審視的時候覺得自己哪都不好,最終走向抑鬱。

做事做人,先完成再完美,然而,完美型人格的人卻始終活在對抗完美的焦慮裡。為人父母,可以看看自己是否也有這種追求完美的傾向,所以對孩子抱有那麼多不切實際的期待?而自己的孩子,又是否在這種不恰當的期待之下,將自己活成了完美型的人格?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3.真正的積極期待:是無條件的信任

對於所有的期待,都是積極的,好於消極的。而對於積極的期待,如果可以剔除權威者的自戀,那麼還有一種期待是最"好"的:即我對你無條件的信任。我相信你是好的。

① 羅森塔爾效應:權威的積極期待

1868年,羅森塔爾和助手來到一所小學,聲稱要進行一個"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並煞有介事地以讚賞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教師,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其實他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根本就是隨機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都有了較大的進步,且各方面都很優秀。

顯然,羅森塔爾的"權威性謊言"發生了作用,因為這個謊言對教師產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師對名單上學生的能力的評價;而教師又將自已的這一通過情緒、語言和行為傳染給了學生,使他們強烈地感受到來自教師的熱愛和期望,變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強,從而使各方面得到了異乎尋常的進步。

在這裡,教師對這部分學生的期待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因為他們受到了權威者的影響,堅信這部分學生就是最有發展潛力的。也正因如此,教師的一言一行都難以隱藏對這些學生的信任與期待,而這種"真誠的期待"是學生能夠感受到的。從這個實驗可以推理,父母對子女的積極期待,也可以在極大程度上影響孩子。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父母隱性的期待(相信孩子的好)對孩子施加積極影響的可能性,要遠遠大於顯性的期待(例如我希望你考100分)。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② 不含深情的誘惑。

科胡特這句像詩一般的語言,揭示了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方式。它的本質,是一種無條件的愛——即我深深的理解和接納你,但不給你設置任何條件。

期待本身,一定和愛相聯。但問題在於,我們在給出期待的時候,是否伴隨著有條件的愛。條件,就是誘惑,所以,胡科特這句話的反面意思是:你達到我設置的條件,我才會給你情感。

生活中常見的是,你如果不按照我的期待,我就會失望,會用不高興懲罰你。父母對孩子,這種情況很多。而來自權威(父母),在祛除自戀後,對孩子的真正的期望應該是:"我相信你是最好的,如果你現在對自己不認可,我就給你最積極的確認和支持"。

當父母對孩子的期待變成了支持與信任,期待,就成了巨大的心理源泉,而不再是壓力。這也和精神分析中,溫尼科特提出的"抱持"一詞不謀而合。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③ 以孩子為中心的積極期待

對孩子產生積極影響的期待與帶給孩子壓力的期待,最本質的差別在於:是以誰為中心的期待?前者是以孩子為中心的,後者是以父母為中心的。

這一點,需要父母仔細覺察。也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到底是對孩子無條件的信任,相信ta自發的能力會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還是不相信孩子自身的動力,期待ta變得更符合"我"的要求?

很多人會有一個擔心,過分相信孩子"性本善",什麼都以孩子為中心,會不會走向溺愛,讓孩子變得沒有規矩?實際上這裡面有概念的混淆。以孩子為中心的意思,是放下自己的投射,去相信孩子內在的秩序和動力。而怎麼避免孩子變得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呢?答案是父母也需要在關係中間做真實的自己。所謂做真實的自己,就是父母需要為孩子的行為樹立邊界:當孩子過分的延展自我,並對父母產生嚴重的攻擊性時,父母需要制止。正如愛與規則,從來都不對立一樣,給到以孩子為中心的積極期待,給到孩子無條件的接納、理解,與當孩子侵犯自己邊界時及時制止並不衝突。

我發自內心的相信你,相信你能有美好的未來,相信你能成為最好的自己——這種無條件的信任和對孩子美好的期待,會成為一個孩子自尊、自愛、自信的基石,會構成ta最深處的生命底色,同時,也將是ta一輩子的底氣和驕傲。

"

精神分析學家科胡特曾經說過一句像詩歌一樣美好的話:不含深情的誘惑,不帶敵意的堅決。這句話將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真諦闡述的淋漓盡致。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一個姑娘過來找我傾訴和她男朋友吵架的事。起因是男朋友什麼都好,唯一的缺點是特別挑剔,很難看到她的優點,總撿讓她不舒服的地方說,比如經常說她胖,黑,醜等等,這讓本來就不夠強大的女孩感覺很受傷,當然,客觀的說,男朋友對自己也很挑剔,是一個有明顯完美型人格特質的人。我和這個女孩聊天越往後進行,越對她男朋友產生極大的好奇。

這個男孩家境優越,父母關係和諧,通情達理,不管是父母還是兩個姐姐都對他疼愛有加,他也非常孝敬自己的父母,看上去家庭氛圍和諧圓滿。

這就有點奇怪了:家庭關係這麼和諧,父母沒有明顯的控制型人格,但是卻"生產"出了一個具有明顯完美特質的孩子,不科學啊…

隨著與姑娘談話的進一步深入,我逐漸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雖然男朋友的家庭環境看上去並不是典型的控制型家庭,但是這個家庭卻很可能對他充滿了隱含的期待——男孩是在兩個姐姐之後出生的(冒著計劃生育政策的風險),在這樣萬般期待下生出來的孩子,固然得到了萬千寵愛,卻也飽受隱含期待的桎梏。男孩在周圍環境殷切的期待下,逐漸 "變成"一個具有完美型特質的人,這種重壓,導致他中學時曾有過兩年的抑鬱症病史,而現在雖然看上去抑鬱症已經治癒,但是追求完美特質卻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今天,我想談一談"期待"這個話題,尤其是期待在家庭教育中的意義。所謂成也期待,敗也期待。期待,其實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威力無比;用不好,殺人不見血。所以,如何合理動用期待,是我們需要探討的話題。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1.威力無比的期待

我們常說,每個人都共同的渴望,比如被看到,被理解,被喜愛等等。這是一種人類的本能。從這個角度上說,期待本身,是有積極意義的。

第一,期待,包含著人際關係的深層鏈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重要他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及其養育者,就是ta世界裡的重要他人。可想而知,讓一個孩子感覺到ta的重要他人對ta充滿期待,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

正如有的孩子是父母飽含期待的產物,而有的孩子卻是慾望的副產品一樣,兩種不同類型的孩子,也許從出生那一刻,境遇就大不相同。

被期待的孩子,意味著ta和養育者之間有著深層的鏈接正如弗洛伊德所言:無迴應之地即為絕境——如果父母對孩子根本無所謂,也沒有任何期待,那這個孩子的處境和自我感覺,就和生活在絕境中沒什麼差別了。

第二,期待,往往包含著積極的信號。

期待的意思是對未來的未知的某個時刻或者事物產生一種憧憬、嚮往。從期待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期待本身包含的積極意義。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有個詞叫做心如死灰,在人際關係中,只有徹骨的絕望才會有心如死灰的感覺,而所謂徹骨的絕望,就是指不再抱有任何期待。

第三,合理的期待,能夠激發人的動力。

正如每個人都需要被肯定被讚美一樣,積極期待本身,包含著父母對孩子美好的祝福,如果父母能將自己的期待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毫無疑問,會對孩子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正如讚賞過多會令孩子變得脆弱,好勝一樣,期待也需要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疇之內。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2.高期待:滋生“完美型人格”的溫床

2018年,有一個火爆全網的新聞,名字叫《媽媽,我去天堂了,這裡太累了》,這個新聞在當時引發了很強烈的社會轟動,但是隨著新的新聞的出現,人們很快淡忘了它。然而留給這個家庭的,卻是真實的痛苦和永遠不能挽回的損失。

這個新聞中的父母,一直對孩子懷著極高的期待。從孩子小的時候嫌棄孩子笨,讓孩子吃大量的健腦補品,使四年級的孩子就初潮發育,到上學後用盡各種方法幫助(脅迫)女兒好好學習,最終"費勁心力"將女兒送進了知名高等學府,父母的高期待,一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畢業後,女兒以為自己的命運可以改寫了,然而,父母又提出了新的目標,再次費勁心力將女兒送進了大連一家知名的律師事務所,看似前途似錦,但無法勝任工作的女兒卻在這個環境下痛苦絕望。故事的最終結局,是女兒給媽媽留下了一封簡短的郵件之後,毫不猶豫的從21樓跳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郵件只有短短的一句話:爸爸媽媽,我一直希望可以成為你們希望我成為的那種人,可是,我始終成不了那種人。我很累,我一直活在不屬於自己的圈子裡,別人的優秀都是用來突出我的愚笨。太累了,就想休息,或許在天堂可以找到我的同類,不聰明,但活得很快樂。

這句話道出了父母不合理的高期待給孩子套上了怎樣的精神枷鎖。在這個故事裡,這個孩子最終活出了自己——用結束生命(自毀)的方式,遵從了自己內心的意願。但是這個"做自己"的代價,實在太過慘重。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① 期待:往往是權威自戀的延伸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ta的第一任權威。也許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自己對孩子的期待,也許是自己自戀的延伸,這類期待包含的意思是:我希望你能成為我希望的樣子。

我希望你是一個聰明、乖巧、努力…的孩子,這些美好的品質,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但是這些期望,是父母希望孩子成為的?還是父母相信孩子本來就有的?

這兩者之間有巨大的差異。

當父母對孩子懷著"自戀式"的期待時,往往意味著,ta覺得孩子還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所以這種期望就包含著濃濃的"否定"意味。比如一個天性悲觀的父親,他非常希望自己的有一個陽光樂天的孩子,所以,當孩子因為遭遇挫折而沮喪時,父親就會說孩子:"你怎麼這麼悲觀呢?一時的挫折算的了什麼呢?",然後巴拉巴拉講一堆道理鼓勵孩子成為一個積極樂觀的人。

結果當然是背道而馳。因為"希望孩子陽光積極"是父親意識層面的期望,但潛意識中,因為他自己頑固的堅持著自己的自戀,他悲觀的堅信孩子是不行的。所以,他只能選擇性的注意到孩子沮喪的時刻,並在這種時候跳出來教育孩子。

其實與他的真實意願相反,他傳達給孩子的真正信號是:你是悲觀的,悲觀是不好的,所以,你是不好的(你是會讓父親不高興的)。

自戀型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往往帶著自我的投射,在潛意識裡,他們自己想擁有卻沒有實現的內容,會投射到對孩子的期望上。這種期待,往往包含著否定,會使他們的注意力更集中於孩子負面的內容,正如很多期待自己孩子變得卓越的父母一樣,他們會用"批評"的方式提醒孩子,試圖逼迫孩子走向成功。而他們多數會失敗,即使有少數成功——孩子實現了外在評價體系內的成功,但其內心深處的自卑也仍無法祛除。

自戀型家長是孩子的噩夢,而過度自戀,幾乎是每個人都需要覺察和克服的困難,當其反映在家庭教育中,就成為了一個頑疾。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② 高期待:"喪失邊界"的重災區

和上一條息息相關,對孩子懷有高期待,尤其是將自己的高期待掛在嘴邊的父母,往往在人際關係的邊界上混淆不清,他們分不清哪些期待是自己的,哪些期待是真實的。

也正因為此,所以這種高期待往往會帶來不自知的控制

就如前面所舉的例子一樣,那對父母對孩子懷著不切實際的期待,並用這種期待控制著孩子的一切,他們所做的事,本質上是用孩子來滿足自己內心深處的某些需要,最終釀成了悲劇。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常常動用自己"期待"的權利,對孩子施加著行為上的控制。在上一篇文章我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一個孩子,媽媽期待孩子在吃梨的時候先讓自己咬一口以表示對自己的感恩、親密等,結果孩子沒有,這時媽媽很失望,雖然可能沒有立刻發作,罵孩子一頓白眼狼,但是隻要她內心有一點這種失望的情緒,就一定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這種失望的情緒一旦被孩子感知,ta就會不知所措,或者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於是,下一次吃梨時孩子可能會調整自己的行為,先給媽媽咬一口,於是ta發現這樣媽媽就會很高興,於是孩子的行為和人格就在媽媽的期待與失望(或者滿意)中被限定了。

從這個角度上說,期待,本質上也是一種評判,而評判,則意味著被限定

當父母"入侵"孩子的邊界,以期待為誘餌對孩子施加著控制,本質上,是對孩子生命力的剝奪,試想,一個孩子的精神內核沒有被很好的發育,ta又怎麼可能活出真正的自我呢?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③ 內化父母的高期待:變成自我的高期待,最終可能導致"完美型人格"

生命的最初是隻有感受沒有評判的。所有的是非對錯,是隨著成長的過程,逐漸習得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之所以會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是因為我們在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時候,對外界的標準往往照單全收

我們吸收了愛,就會變成一個懂愛的人,吸收了信任,就會成為一個信任他人的人,吸收了否定,就會成為一個自卑的人….而父母的期待,往往也會被我們內化、吸收,變成自我期待,這個自我期待不斷的發展,就成了我們每個人自我實現的預言

所以,如果父母的期待是恰當的、積極的,那我們也會內化這種期待,變得陽光而自信,如果父母的期待是消極的、過度的,我們同樣會內化吸收,變得苛責自己。

很多具有完美型特質的人——追求完美、情緒上易焦慮緊張、行為上比較懶惰(本質是對不能達到完美的恐懼),容易自我否定,對別人也比較苛刻——他們人格的來源,源自內化了父母的苛刻的標準,其中也包括內化了父母的過高期待

過高的期待,幾乎100%都會成為一種負擔,在能承受的範圍內,它伴隨著痛苦和糾結的體驗使人前行,在不能承受的範圍內,可能就會導致抑鬱和絕望——因為過高的期待本身,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控制,而控制會帶來抑鬱。

我有一個朋友,她有很深的抑鬱情緒,她有一個明顯的特點:總是誇大別人的優點,忽略自己的優點。她的這種情況跟她的家庭有很大關係,父母既有高評判,也有高期待。或者說,父母是在用高評判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高期待,結果是,她內化了這些標準,導致自我審視的時候覺得自己哪都不好,最終走向抑鬱。

做事做人,先完成再完美,然而,完美型人格的人卻始終活在對抗完美的焦慮裡。為人父母,可以看看自己是否也有這種追求完美的傾向,所以對孩子抱有那麼多不切實際的期待?而自己的孩子,又是否在這種不恰當的期待之下,將自己活成了完美型的人格?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3.真正的積極期待:是無條件的信任

對於所有的期待,都是積極的,好於消極的。而對於積極的期待,如果可以剔除權威者的自戀,那麼還有一種期待是最"好"的:即我對你無條件的信任。我相信你是好的。

① 羅森塔爾效應:權威的積極期待

1868年,羅森塔爾和助手來到一所小學,聲稱要進行一個"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並煞有介事地以讚賞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教師,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其實他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根本就是隨機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都有了較大的進步,且各方面都很優秀。

顯然,羅森塔爾的"權威性謊言"發生了作用,因為這個謊言對教師產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師對名單上學生的能力的評價;而教師又將自已的這一通過情緒、語言和行為傳染給了學生,使他們強烈地感受到來自教師的熱愛和期望,變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強,從而使各方面得到了異乎尋常的進步。

在這裡,教師對這部分學生的期待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因為他們受到了權威者的影響,堅信這部分學生就是最有發展潛力的。也正因如此,教師的一言一行都難以隱藏對這些學生的信任與期待,而這種"真誠的期待"是學生能夠感受到的。從這個實驗可以推理,父母對子女的積極期待,也可以在極大程度上影響孩子。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父母隱性的期待(相信孩子的好)對孩子施加積極影響的可能性,要遠遠大於顯性的期待(例如我希望你考100分)。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② 不含深情的誘惑。

科胡特這句像詩一般的語言,揭示了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方式。它的本質,是一種無條件的愛——即我深深的理解和接納你,但不給你設置任何條件。

期待本身,一定和愛相聯。但問題在於,我們在給出期待的時候,是否伴隨著有條件的愛。條件,就是誘惑,所以,胡科特這句話的反面意思是:你達到我設置的條件,我才會給你情感。

生活中常見的是,你如果不按照我的期待,我就會失望,會用不高興懲罰你。父母對孩子,這種情況很多。而來自權威(父母),在祛除自戀後,對孩子的真正的期望應該是:"我相信你是最好的,如果你現在對自己不認可,我就給你最積極的確認和支持"。

當父母對孩子的期待變成了支持與信任,期待,就成了巨大的心理源泉,而不再是壓力。這也和精神分析中,溫尼科特提出的"抱持"一詞不謀而合。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③ 以孩子為中心的積極期待

對孩子產生積極影響的期待與帶給孩子壓力的期待,最本質的差別在於:是以誰為中心的期待?前者是以孩子為中心的,後者是以父母為中心的。

這一點,需要父母仔細覺察。也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到底是對孩子無條件的信任,相信ta自發的能力會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還是不相信孩子自身的動力,期待ta變得更符合"我"的要求?

很多人會有一個擔心,過分相信孩子"性本善",什麼都以孩子為中心,會不會走向溺愛,讓孩子變得沒有規矩?實際上這裡面有概念的混淆。以孩子為中心的意思,是放下自己的投射,去相信孩子內在的秩序和動力。而怎麼避免孩子變得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呢?答案是父母也需要在關係中間做真實的自己。所謂做真實的自己,就是父母需要為孩子的行為樹立邊界:當孩子過分的延展自我,並對父母產生嚴重的攻擊性時,父母需要制止。正如愛與規則,從來都不對立一樣,給到以孩子為中心的積極期待,給到孩子無條件的接納、理解,與當孩子侵犯自己邊界時及時制止並不衝突。

我發自內心的相信你,相信你能有美好的未來,相信你能成為最好的自己——這種無條件的信任和對孩子美好的期待,會成為一個孩子自尊、自愛、自信的基石,會構成ta最深處的生命底色,同時,也將是ta一輩子的底氣和驕傲。

為人父母,別輕易“期待”:或許飽含深情,但更易滋生抑鬱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天蠍女,感性與理性並存,厭惡偽、毒雞湯,熱衷深度剖析,專注個人成長。享受直面真實的“痛”與“樂”。熱愛心理學,望以個人微小之力為火種,燃心理學之大火。歡迎互動,歡迎點贊,歡迎打賞,歡迎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