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幫忙的父母,是折了孩子成長的翅膀'

不完美媽媽 動物 簡的分享空間 2019-08-30
"

父母愛幫忙,不是愛孩子,而是讓孩子失去了屬於他的成長機會。

為什麼父母愛幫忙呢?

第一種他覺得孩子做事慢,看不順眼,就乾脆自己來做吧。

我們都知道久練就熟,熟能生巧。熟練和靈活不是天生的,我們自己能把這些事情做好,是因為我們做的多,練習的多。有些家長信奉一句話“孩子長大自然就會了”。從小沒有經歷過爬行的寶寶和經歷了爬行階段的寶貝,確實都能會學會走路。但是爬行過的寶貝左右腦發展的更好,平衡感更好,摔倒的也更少。

"

父母愛幫忙,不是愛孩子,而是讓孩子失去了屬於他的成長機會。

為什麼父母愛幫忙呢?

第一種他覺得孩子做事慢,看不順眼,就乾脆自己來做吧。

我們都知道久練就熟,熟能生巧。熟練和靈活不是天生的,我們自己能把這些事情做好,是因為我們做的多,練習的多。有些家長信奉一句話“孩子長大自然就會了”。從小沒有經歷過爬行的寶寶和經歷了爬行階段的寶貝,確實都能會學會走路。但是爬行過的寶貝左右腦發展的更好,平衡感更好,摔倒的也更少。

愛幫忙的父母,是折了孩子成長的翅膀

孩子的成長是“慢就是快”的過程。小的時候大人追求快,一切大人幫忙,捨棄了孩子自己做事的慢,實際上是延長了孩子的成長期。本該在3歲就具有的能力,也許4歲都還沒具備。更可悲的是有些能力錯過了最佳形成時期,可能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第二種孩子做事達不到自己要求,不滿意,就不讓孩子做了。

孩子在他面前總是什麼事情都做不好,什麼都不能讓他滿意。慢慢的孩子自我感覺越來越差,越來越自卑。最後變成再也不想主動做事情。覺得自己無論怎麼做,都不能讓父母滿意。同時也越來越否定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

父母愛幫忙,不是愛孩子,而是讓孩子失去了屬於他的成長機會。

為什麼父母愛幫忙呢?

第一種他覺得孩子做事慢,看不順眼,就乾脆自己來做吧。

我們都知道久練就熟,熟能生巧。熟練和靈活不是天生的,我們自己能把這些事情做好,是因為我們做的多,練習的多。有些家長信奉一句話“孩子長大自然就會了”。從小沒有經歷過爬行的寶寶和經歷了爬行階段的寶貝,確實都能會學會走路。但是爬行過的寶貝左右腦發展的更好,平衡感更好,摔倒的也更少。

愛幫忙的父母,是折了孩子成長的翅膀

孩子的成長是“慢就是快”的過程。小的時候大人追求快,一切大人幫忙,捨棄了孩子自己做事的慢,實際上是延長了孩子的成長期。本該在3歲就具有的能力,也許4歲都還沒具備。更可悲的是有些能力錯過了最佳形成時期,可能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第二種孩子做事達不到自己要求,不滿意,就不讓孩子做了。

孩子在他面前總是什麼事情都做不好,什麼都不能讓他滿意。慢慢的孩子自我感覺越來越差,越來越自卑。最後變成再也不想主動做事情。覺得自己無論怎麼做,都不能讓父母滿意。同時也越來越否定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愛幫忙的父母,是折了孩子成長的翅膀

我們要看到父母愛幫忙的背後不是孩子的原因,是父母的原因。孩子小的時候能力不足,做事慢,不熟練,是自然規律,所以他們更需要機會去練習,去成長。我們不接受,用代勞的方式剝奪了他們成長的機會。

第三種是認為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不重要,只有學習才是最重要的。我把一切瑣事都安排好,你就只管學習就好了。

這樣的孩子只是一個學習的機器人。動物界的動物生下來最先學習的就是覓食生存的能力,生存力是最基本的能力。真正愛孩子就要明白,愛孩子應該“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你給他提供物質,幫他做事,都不如交給他自己做事的本領。這樣他才能不依附於任何人,獨立的好好的生存。一個生活裡只剩下學習的孩子,他的人格是非常不健全的,無法自己獨自生存,也無法和別人構建好的關係。

"

父母愛幫忙,不是愛孩子,而是讓孩子失去了屬於他的成長機會。

為什麼父母愛幫忙呢?

第一種他覺得孩子做事慢,看不順眼,就乾脆自己來做吧。

我們都知道久練就熟,熟能生巧。熟練和靈活不是天生的,我們自己能把這些事情做好,是因為我們做的多,練習的多。有些家長信奉一句話“孩子長大自然就會了”。從小沒有經歷過爬行的寶寶和經歷了爬行階段的寶貝,確實都能會學會走路。但是爬行過的寶貝左右腦發展的更好,平衡感更好,摔倒的也更少。

愛幫忙的父母,是折了孩子成長的翅膀

孩子的成長是“慢就是快”的過程。小的時候大人追求快,一切大人幫忙,捨棄了孩子自己做事的慢,實際上是延長了孩子的成長期。本該在3歲就具有的能力,也許4歲都還沒具備。更可悲的是有些能力錯過了最佳形成時期,可能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第二種孩子做事達不到自己要求,不滿意,就不讓孩子做了。

孩子在他面前總是什麼事情都做不好,什麼都不能讓他滿意。慢慢的孩子自我感覺越來越差,越來越自卑。最後變成再也不想主動做事情。覺得自己無論怎麼做,都不能讓父母滿意。同時也越來越否定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愛幫忙的父母,是折了孩子成長的翅膀

我們要看到父母愛幫忙的背後不是孩子的原因,是父母的原因。孩子小的時候能力不足,做事慢,不熟練,是自然規律,所以他們更需要機會去練習,去成長。我們不接受,用代勞的方式剝奪了他們成長的機會。

第三種是認為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不重要,只有學習才是最重要的。我把一切瑣事都安排好,你就只管學習就好了。

這樣的孩子只是一個學習的機器人。動物界的動物生下來最先學習的就是覓食生存的能力,生存力是最基本的能力。真正愛孩子就要明白,愛孩子應該“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你給他提供物質,幫他做事,都不如交給他自己做事的本領。這樣他才能不依附於任何人,獨立的好好的生存。一個生活裡只剩下學習的孩子,他的人格是非常不健全的,無法自己獨自生存,也無法和別人構建好的關係。

愛幫忙的父母,是折了孩子成長的翅膀

第四種是不忍心讓孩子自己做事情。孩子只要負責享受就行,一切的活都讓爸媽來。

你對孩子的愛是一種溺愛,你想把孩子包裹起來,不想讓他忍受任何的風吹雨打,你認為你可以為他遮風擋雨,真的是這樣嗎?一般這樣的父母是自己的童年不幸福,沒有得到過很好的愛和關注。與其是不忍心讓孩子受罪,不如說是不忍心小時候的自己受罪,把小時候自己缺失的東西都附加在孩子身上。這是不健康的愛,當你看到自己背後是因為滿足自己小時候的缺失的時候,你就能客觀的去看待自己這樣對待孩子的方式是對還是錯了。

"

父母愛幫忙,不是愛孩子,而是讓孩子失去了屬於他的成長機會。

為什麼父母愛幫忙呢?

第一種他覺得孩子做事慢,看不順眼,就乾脆自己來做吧。

我們都知道久練就熟,熟能生巧。熟練和靈活不是天生的,我們自己能把這些事情做好,是因為我們做的多,練習的多。有些家長信奉一句話“孩子長大自然就會了”。從小沒有經歷過爬行的寶寶和經歷了爬行階段的寶貝,確實都能會學會走路。但是爬行過的寶貝左右腦發展的更好,平衡感更好,摔倒的也更少。

愛幫忙的父母,是折了孩子成長的翅膀

孩子的成長是“慢就是快”的過程。小的時候大人追求快,一切大人幫忙,捨棄了孩子自己做事的慢,實際上是延長了孩子的成長期。本該在3歲就具有的能力,也許4歲都還沒具備。更可悲的是有些能力錯過了最佳形成時期,可能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第二種孩子做事達不到自己要求,不滿意,就不讓孩子做了。

孩子在他面前總是什麼事情都做不好,什麼都不能讓他滿意。慢慢的孩子自我感覺越來越差,越來越自卑。最後變成再也不想主動做事情。覺得自己無論怎麼做,都不能讓父母滿意。同時也越來越否定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愛幫忙的父母,是折了孩子成長的翅膀

我們要看到父母愛幫忙的背後不是孩子的原因,是父母的原因。孩子小的時候能力不足,做事慢,不熟練,是自然規律,所以他們更需要機會去練習,去成長。我們不接受,用代勞的方式剝奪了他們成長的機會。

第三種是認為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不重要,只有學習才是最重要的。我把一切瑣事都安排好,你就只管學習就好了。

這樣的孩子只是一個學習的機器人。動物界的動物生下來最先學習的就是覓食生存的能力,生存力是最基本的能力。真正愛孩子就要明白,愛孩子應該“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你給他提供物質,幫他做事,都不如交給他自己做事的本領。這樣他才能不依附於任何人,獨立的好好的生存。一個生活裡只剩下學習的孩子,他的人格是非常不健全的,無法自己獨自生存,也無法和別人構建好的關係。

愛幫忙的父母,是折了孩子成長的翅膀

第四種是不忍心讓孩子自己做事情。孩子只要負責享受就行,一切的活都讓爸媽來。

你對孩子的愛是一種溺愛,你想把孩子包裹起來,不想讓他忍受任何的風吹雨打,你認為你可以為他遮風擋雨,真的是這樣嗎?一般這樣的父母是自己的童年不幸福,沒有得到過很好的愛和關注。與其是不忍心讓孩子受罪,不如說是不忍心小時候的自己受罪,把小時候自己缺失的東西都附加在孩子身上。這是不健康的愛,當你看到自己背後是因為滿足自己小時候的缺失的時候,你就能客觀的去看待自己這樣對待孩子的方式是對還是錯了。

愛幫忙的父母,是折了孩子成長的翅膀

愛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你愛孩子不代表你愛的是對的真正的愛是讓孩子的世界越走越寬,讓孩子的能力越來越強。讓孩子可以很好的適應這個社會,讓孩子的獨立性越來越強,讓孩子有強健的翅膀,可以飛的更遠,而不是剝奪了他成長的機會,折了他的翅膀。

"

父母愛幫忙,不是愛孩子,而是讓孩子失去了屬於他的成長機會。

為什麼父母愛幫忙呢?

第一種他覺得孩子做事慢,看不順眼,就乾脆自己來做吧。

我們都知道久練就熟,熟能生巧。熟練和靈活不是天生的,我們自己能把這些事情做好,是因為我們做的多,練習的多。有些家長信奉一句話“孩子長大自然就會了”。從小沒有經歷過爬行的寶寶和經歷了爬行階段的寶貝,確實都能會學會走路。但是爬行過的寶貝左右腦發展的更好,平衡感更好,摔倒的也更少。

愛幫忙的父母,是折了孩子成長的翅膀

孩子的成長是“慢就是快”的過程。小的時候大人追求快,一切大人幫忙,捨棄了孩子自己做事的慢,實際上是延長了孩子的成長期。本該在3歲就具有的能力,也許4歲都還沒具備。更可悲的是有些能力錯過了最佳形成時期,可能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第二種孩子做事達不到自己要求,不滿意,就不讓孩子做了。

孩子在他面前總是什麼事情都做不好,什麼都不能讓他滿意。慢慢的孩子自我感覺越來越差,越來越自卑。最後變成再也不想主動做事情。覺得自己無論怎麼做,都不能讓父母滿意。同時也越來越否定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愛幫忙的父母,是折了孩子成長的翅膀

我們要看到父母愛幫忙的背後不是孩子的原因,是父母的原因。孩子小的時候能力不足,做事慢,不熟練,是自然規律,所以他們更需要機會去練習,去成長。我們不接受,用代勞的方式剝奪了他們成長的機會。

第三種是認為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不重要,只有學習才是最重要的。我把一切瑣事都安排好,你就只管學習就好了。

這樣的孩子只是一個學習的機器人。動物界的動物生下來最先學習的就是覓食生存的能力,生存力是最基本的能力。真正愛孩子就要明白,愛孩子應該“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你給他提供物質,幫他做事,都不如交給他自己做事的本領。這樣他才能不依附於任何人,獨立的好好的生存。一個生活裡只剩下學習的孩子,他的人格是非常不健全的,無法自己獨自生存,也無法和別人構建好的關係。

愛幫忙的父母,是折了孩子成長的翅膀

第四種是不忍心讓孩子自己做事情。孩子只要負責享受就行,一切的活都讓爸媽來。

你對孩子的愛是一種溺愛,你想把孩子包裹起來,不想讓他忍受任何的風吹雨打,你認為你可以為他遮風擋雨,真的是這樣嗎?一般這樣的父母是自己的童年不幸福,沒有得到過很好的愛和關注。與其是不忍心讓孩子受罪,不如說是不忍心小時候的自己受罪,把小時候自己缺失的東西都附加在孩子身上。這是不健康的愛,當你看到自己背後是因為滿足自己小時候的缺失的時候,你就能客觀的去看待自己這樣對待孩子的方式是對還是錯了。

愛幫忙的父母,是折了孩子成長的翅膀

愛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你愛孩子不代表你愛的是對的真正的愛是讓孩子的世界越走越寬,讓孩子的能力越來越強。讓孩子可以很好的適應這個社會,讓孩子的獨立性越來越強,讓孩子有強健的翅膀,可以飛的更遠,而不是剝奪了他成長的機會,折了他的翅膀。

愛幫忙的父母,是折了孩子成長的翅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