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容易沉浸在消極情緒裡?利用“ACT”療法,幫他找到人生價值'

不完美媽媽 文章 讀書 體育 玉螺媽媽 2019-09-02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的自尊心一般都很強,內心敏感,一旦自尊心稍微受損,他們就會陷入消極情緒的泥潭裡不能自拔,時常被消極情緒干擾著,影響著學習和日常生活。

小梨發育沒有同齡人要好,身高方面在班級上屬於倒數位置,她一直為這個問題而感到自卑,經常下意識避免自己和其他人站在一起。前幾天她決定通過運動和喝大量牛奶來令快速長高,可是因為運動過度,患上了橫紋肌溶解症,被送進了醫院。她知道同學們聽說了她的事,情緒非常消極,甚至不願意去上學。

孩子一直被消極情緒干擾,家長可以在適當的時候使用可以幫助孩子恢復積極的心態。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的自尊心一般都很強,內心敏感,一旦自尊心稍微受損,他們就會陷入消極情緒的泥潭裡不能自拔,時常被消極情緒干擾著,影響著學習和日常生活。

小梨發育沒有同齡人要好,身高方面在班級上屬於倒數位置,她一直為這個問題而感到自卑,經常下意識避免自己和其他人站在一起。前幾天她決定通過運動和喝大量牛奶來令快速長高,可是因為運動過度,患上了橫紋肌溶解症,被送進了醫院。她知道同學們聽說了她的事,情緒非常消極,甚至不願意去上學。

孩子一直被消極情緒干擾,家長可以在適當的時候使用可以幫助孩子恢復積極的心態。

孩子容易沉浸在消極情緒裡?利用“ACT”療法,幫他找到人生價值


01.“ACT”療法是什麼?

美國的斯蒂文·海耶斯開創了關於解脫心理困境的治療方法——“接受與實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簡稱“ACT”療法。

“ACT”療法的主要觀點是:

當人們拼命抑制自己思維的時候,只會過多地關注自己的負面情緒,會沒有辦法去考慮如何創造、實現自己真正的價值觀。這種療法更注重如何改變人的思維觀念,而不是注重如何操控人所思考的內容。

消極情緒在人生裡不可避免,與其躲避,不如主動正視、承認、接受自己的消極情緒,同時不要花過多的時間在這上面,因為它只會讓人愈陷愈深,倒不如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具有人生價值的事情上去,創造自我價值,用積極情緒打擊消極情緒。

雖然這個療法還沒有那麼成熟,但是可以藉此控制並調節情緒,重新認識真正、完整的自己,往新的人生目標而努力。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的自尊心一般都很強,內心敏感,一旦自尊心稍微受損,他們就會陷入消極情緒的泥潭裡不能自拔,時常被消極情緒干擾著,影響著學習和日常生活。

小梨發育沒有同齡人要好,身高方面在班級上屬於倒數位置,她一直為這個問題而感到自卑,經常下意識避免自己和其他人站在一起。前幾天她決定通過運動和喝大量牛奶來令快速長高,可是因為運動過度,患上了橫紋肌溶解症,被送進了醫院。她知道同學們聽說了她的事,情緒非常消極,甚至不願意去上學。

孩子一直被消極情緒干擾,家長可以在適當的時候使用可以幫助孩子恢復積極的心態。

孩子容易沉浸在消極情緒裡?利用“ACT”療法,幫他找到人生價值


01.“ACT”療法是什麼?

美國的斯蒂文·海耶斯開創了關於解脫心理困境的治療方法——“接受與實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簡稱“ACT”療法。

“ACT”療法的主要觀點是:

當人們拼命抑制自己思維的時候,只會過多地關注自己的負面情緒,會沒有辦法去考慮如何創造、實現自己真正的價值觀。這種療法更注重如何改變人的思維觀念,而不是注重如何操控人所思考的內容。

消極情緒在人生裡不可避免,與其躲避,不如主動正視、承認、接受自己的消極情緒,同時不要花過多的時間在這上面,因為它只會讓人愈陷愈深,倒不如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具有人生價值的事情上去,創造自我價值,用積極情緒打擊消極情緒。

雖然這個療法還沒有那麼成熟,但是可以藉此控制並調節情緒,重新認識真正、完整的自己,往新的人生目標而努力。

孩子容易沉浸在消極情緒裡?利用“ACT”療法,幫他找到人生價值


02.“ACT”療法的作用

認知療法是攻擊和改變否定性思維,這樣會更容易被人接受。

像是孩子表示自己的身材很胖,家長反問:“你真的很胖嗎?別人真的在意你胖嗎?你為什麼要這麼在意別人的眼光?”這樣的確會使孩子不那麼在意自己的身材,但是可能會讓她愈發不控制自己的身材,影響身體健康。

如果是錯誤的話,用最積極的心態去看待或許使事情得不到解決。比如工作上面的確是做錯了事情,一味地安慰自己是自己的要求太高,偶爾犯點錯誤沒什麼大不了,這樣不只影響了工作,還影響了別人。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的自尊心一般都很強,內心敏感,一旦自尊心稍微受損,他們就會陷入消極情緒的泥潭裡不能自拔,時常被消極情緒干擾著,影響著學習和日常生活。

小梨發育沒有同齡人要好,身高方面在班級上屬於倒數位置,她一直為這個問題而感到自卑,經常下意識避免自己和其他人站在一起。前幾天她決定通過運動和喝大量牛奶來令快速長高,可是因為運動過度,患上了橫紋肌溶解症,被送進了醫院。她知道同學們聽說了她的事,情緒非常消極,甚至不願意去上學。

孩子一直被消極情緒干擾,家長可以在適當的時候使用可以幫助孩子恢復積極的心態。

孩子容易沉浸在消極情緒裡?利用“ACT”療法,幫他找到人生價值


01.“ACT”療法是什麼?

美國的斯蒂文·海耶斯開創了關於解脫心理困境的治療方法——“接受與實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簡稱“ACT”療法。

“ACT”療法的主要觀點是:

當人們拼命抑制自己思維的時候,只會過多地關注自己的負面情緒,會沒有辦法去考慮如何創造、實現自己真正的價值觀。這種療法更注重如何改變人的思維觀念,而不是注重如何操控人所思考的內容。

消極情緒在人生裡不可避免,與其躲避,不如主動正視、承認、接受自己的消極情緒,同時不要花過多的時間在這上面,因為它只會讓人愈陷愈深,倒不如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具有人生價值的事情上去,創造自我價值,用積極情緒打擊消極情緒。

雖然這個療法還沒有那麼成熟,但是可以藉此控制並調節情緒,重新認識真正、完整的自己,往新的人生目標而努力。

孩子容易沉浸在消極情緒裡?利用“ACT”療法,幫他找到人生價值


02.“ACT”療法的作用

認知療法是攻擊和改變否定性思維,這樣會更容易被人接受。

像是孩子表示自己的身材很胖,家長反問:“你真的很胖嗎?別人真的在意你胖嗎?你為什麼要這麼在意別人的眼光?”這樣的確會使孩子不那麼在意自己的身材,但是可能會讓她愈發不控制自己的身材,影響身體健康。

如果是錯誤的話,用最積極的心態去看待或許使事情得不到解決。比如工作上面的確是做錯了事情,一味地安慰自己是自己的要求太高,偶爾犯點錯誤沒什麼大不了,這樣不只影響了工作,還影響了別人。

孩子容易沉浸在消極情緒裡?利用“ACT”療法,幫他找到人生價值

而“ACT”療法讓人重新面對、認識自己,擴大自己的思維方式,讓自己看待問題的思維和情感方式被矯正。

比如孩子看不進書,覺得一看書就疲憊和頭疼,但是又擔心自己不看書成績會不好。其實感覺有“看不進書”的想法時就想著逃避,同時行為又加強了看法,導致最後看不進書,又產生了消極情緒。而“ACT”療法則讓孩子充分觀察、瞭解自己,選擇一個更好的方式去向目標前進。

孩子可以分析自己看不進書的原因,可能是自己不夠專心,也可能書本對於自己來說太枯燥乏味了,那麼可以通過聽書講解或者其它的學習方法去獲得要學習的內容,重新調動自己的能量和興趣。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的自尊心一般都很強,內心敏感,一旦自尊心稍微受損,他們就會陷入消極情緒的泥潭裡不能自拔,時常被消極情緒干擾著,影響著學習和日常生活。

小梨發育沒有同齡人要好,身高方面在班級上屬於倒數位置,她一直為這個問題而感到自卑,經常下意識避免自己和其他人站在一起。前幾天她決定通過運動和喝大量牛奶來令快速長高,可是因為運動過度,患上了橫紋肌溶解症,被送進了醫院。她知道同學們聽說了她的事,情緒非常消極,甚至不願意去上學。

孩子一直被消極情緒干擾,家長可以在適當的時候使用可以幫助孩子恢復積極的心態。

孩子容易沉浸在消極情緒裡?利用“ACT”療法,幫他找到人生價值


01.“ACT”療法是什麼?

美國的斯蒂文·海耶斯開創了關於解脫心理困境的治療方法——“接受與實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簡稱“ACT”療法。

“ACT”療法的主要觀點是:

當人們拼命抑制自己思維的時候,只會過多地關注自己的負面情緒,會沒有辦法去考慮如何創造、實現自己真正的價值觀。這種療法更注重如何改變人的思維觀念,而不是注重如何操控人所思考的內容。

消極情緒在人生裡不可避免,與其躲避,不如主動正視、承認、接受自己的消極情緒,同時不要花過多的時間在這上面,因為它只會讓人愈陷愈深,倒不如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具有人生價值的事情上去,創造自我價值,用積極情緒打擊消極情緒。

雖然這個療法還沒有那麼成熟,但是可以藉此控制並調節情緒,重新認識真正、完整的自己,往新的人生目標而努力。

孩子容易沉浸在消極情緒裡?利用“ACT”療法,幫他找到人生價值


02.“ACT”療法的作用

認知療法是攻擊和改變否定性思維,這樣會更容易被人接受。

像是孩子表示自己的身材很胖,家長反問:“你真的很胖嗎?別人真的在意你胖嗎?你為什麼要這麼在意別人的眼光?”這樣的確會使孩子不那麼在意自己的身材,但是可能會讓她愈發不控制自己的身材,影響身體健康。

如果是錯誤的話,用最積極的心態去看待或許使事情得不到解決。比如工作上面的確是做錯了事情,一味地安慰自己是自己的要求太高,偶爾犯點錯誤沒什麼大不了,這樣不只影響了工作,還影響了別人。

孩子容易沉浸在消極情緒裡?利用“ACT”療法,幫他找到人生價值

而“ACT”療法讓人重新面對、認識自己,擴大自己的思維方式,讓自己看待問題的思維和情感方式被矯正。

比如孩子看不進書,覺得一看書就疲憊和頭疼,但是又擔心自己不看書成績會不好。其實感覺有“看不進書”的想法時就想著逃避,同時行為又加強了看法,導致最後看不進書,又產生了消極情緒。而“ACT”療法則讓孩子充分觀察、瞭解自己,選擇一個更好的方式去向目標前進。

孩子可以分析自己看不進書的原因,可能是自己不夠專心,也可能書本對於自己來說太枯燥乏味了,那麼可以通過聽書講解或者其它的學習方法去獲得要學習的內容,重新調動自己的能量和興趣。

孩子容易沉浸在消極情緒裡?利用“ACT”療法,幫他找到人生價值


03.家長要怎麼具體使用“ACT”療法,幫助孩子恢復積極心態?

✔先接受消極的心理,削弱消極心理的力量

面對消極的情緒而不是第一時間否定,而是先接受情緒,人處在消極的環境裡,利用壓力鞭策自己,更能驅使激勵自己向前發展。

比如孩子因為學習成績差而心情不好,那麼就要承認自己的在學習上的確做得不好,接受這種消極情緒,實事求是地評估自己失敗的原因,勇敢地面對,也不讓自己長時間沉浸在消極情緒上面,而是集中精力驅使自己努力學習。

不要沉浸在消極心理帶來的痛苦裡,消極情緒是一直存在不能被消滅的,我們要做的不是一個一個去挑戰,而是削弱消極心理的力量,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確立自我價值觀上面。也不要控制自己去刻意忽視消極情緒,因為這種不合理的暗示反而會增強負面情緒的力量。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的自尊心一般都很強,內心敏感,一旦自尊心稍微受損,他們就會陷入消極情緒的泥潭裡不能自拔,時常被消極情緒干擾著,影響著學習和日常生活。

小梨發育沒有同齡人要好,身高方面在班級上屬於倒數位置,她一直為這個問題而感到自卑,經常下意識避免自己和其他人站在一起。前幾天她決定通過運動和喝大量牛奶來令快速長高,可是因為運動過度,患上了橫紋肌溶解症,被送進了醫院。她知道同學們聽說了她的事,情緒非常消極,甚至不願意去上學。

孩子一直被消極情緒干擾,家長可以在適當的時候使用可以幫助孩子恢復積極的心態。

孩子容易沉浸在消極情緒裡?利用“ACT”療法,幫他找到人生價值


01.“ACT”療法是什麼?

美國的斯蒂文·海耶斯開創了關於解脫心理困境的治療方法——“接受與實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簡稱“ACT”療法。

“ACT”療法的主要觀點是:

當人們拼命抑制自己思維的時候,只會過多地關注自己的負面情緒,會沒有辦法去考慮如何創造、實現自己真正的價值觀。這種療法更注重如何改變人的思維觀念,而不是注重如何操控人所思考的內容。

消極情緒在人生裡不可避免,與其躲避,不如主動正視、承認、接受自己的消極情緒,同時不要花過多的時間在這上面,因為它只會讓人愈陷愈深,倒不如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具有人生價值的事情上去,創造自我價值,用積極情緒打擊消極情緒。

雖然這個療法還沒有那麼成熟,但是可以藉此控制並調節情緒,重新認識真正、完整的自己,往新的人生目標而努力。

孩子容易沉浸在消極情緒裡?利用“ACT”療法,幫他找到人生價值


02.“ACT”療法的作用

認知療法是攻擊和改變否定性思維,這樣會更容易被人接受。

像是孩子表示自己的身材很胖,家長反問:“你真的很胖嗎?別人真的在意你胖嗎?你為什麼要這麼在意別人的眼光?”這樣的確會使孩子不那麼在意自己的身材,但是可能會讓她愈發不控制自己的身材,影響身體健康。

如果是錯誤的話,用最積極的心態去看待或許使事情得不到解決。比如工作上面的確是做錯了事情,一味地安慰自己是自己的要求太高,偶爾犯點錯誤沒什麼大不了,這樣不只影響了工作,還影響了別人。

孩子容易沉浸在消極情緒裡?利用“ACT”療法,幫他找到人生價值

而“ACT”療法讓人重新面對、認識自己,擴大自己的思維方式,讓自己看待問題的思維和情感方式被矯正。

比如孩子看不進書,覺得一看書就疲憊和頭疼,但是又擔心自己不看書成績會不好。其實感覺有“看不進書”的想法時就想著逃避,同時行為又加強了看法,導致最後看不進書,又產生了消極情緒。而“ACT”療法則讓孩子充分觀察、瞭解自己,選擇一個更好的方式去向目標前進。

孩子可以分析自己看不進書的原因,可能是自己不夠專心,也可能書本對於自己來說太枯燥乏味了,那麼可以通過聽書講解或者其它的學習方法去獲得要學習的內容,重新調動自己的能量和興趣。

孩子容易沉浸在消極情緒裡?利用“ACT”療法,幫他找到人生價值


03.家長要怎麼具體使用“ACT”療法,幫助孩子恢復積極心態?

✔先接受消極的心理,削弱消極心理的力量

面對消極的情緒而不是第一時間否定,而是先接受情緒,人處在消極的環境裡,利用壓力鞭策自己,更能驅使激勵自己向前發展。

比如孩子因為學習成績差而心情不好,那麼就要承認自己的在學習上的確做得不好,接受這種消極情緒,實事求是地評估自己失敗的原因,勇敢地面對,也不讓自己長時間沉浸在消極情緒上面,而是集中精力驅使自己努力學習。

不要沉浸在消極心理帶來的痛苦裡,消極情緒是一直存在不能被消滅的,我們要做的不是一個一個去挑戰,而是削弱消極心理的力量,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確立自我價值觀上面。也不要控制自己去刻意忽視消極情緒,因為這種不合理的暗示反而會增強負面情緒的力量。

孩子容易沉浸在消極情緒裡?利用“ACT”療法,幫他找到人生價值

✔找到人生的價值,積極規劃人生意義

在削弱了消極情緒的力量之後,家長要讓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並積極規劃怎麼去實現。

在應對消極情緒之後人會疲憊,會迷茫,不清楚自己的方向。這時候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回自信,接受自己所有的優點和缺點,對自己進行客觀地評價,重新審視自己的處境。

孩子在消極的環境中,能夠更容易看清自己的積極的一面,會知道怎麼驅散周圍消極迷霧,往什麼方向追尋,怎麼追尋。

孟子曾說過,“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在消極的環境裡,人要在痛苦之中冷靜理智地分析,才能看清人生的方向,才能奮起。

因為心理和行動上的積極,就可以使得消極的那一面自動減弱,讓積極情緒佔據內心更大的位置。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的自尊心一般都很強,內心敏感,一旦自尊心稍微受損,他們就會陷入消極情緒的泥潭裡不能自拔,時常被消極情緒干擾著,影響著學習和日常生活。

小梨發育沒有同齡人要好,身高方面在班級上屬於倒數位置,她一直為這個問題而感到自卑,經常下意識避免自己和其他人站在一起。前幾天她決定通過運動和喝大量牛奶來令快速長高,可是因為運動過度,患上了橫紋肌溶解症,被送進了醫院。她知道同學們聽說了她的事,情緒非常消極,甚至不願意去上學。

孩子一直被消極情緒干擾,家長可以在適當的時候使用可以幫助孩子恢復積極的心態。

孩子容易沉浸在消極情緒裡?利用“ACT”療法,幫他找到人生價值


01.“ACT”療法是什麼?

美國的斯蒂文·海耶斯開創了關於解脫心理困境的治療方法——“接受與實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簡稱“ACT”療法。

“ACT”療法的主要觀點是:

當人們拼命抑制自己思維的時候,只會過多地關注自己的負面情緒,會沒有辦法去考慮如何創造、實現自己真正的價值觀。這種療法更注重如何改變人的思維觀念,而不是注重如何操控人所思考的內容。

消極情緒在人生裡不可避免,與其躲避,不如主動正視、承認、接受自己的消極情緒,同時不要花過多的時間在這上面,因為它只會讓人愈陷愈深,倒不如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具有人生價值的事情上去,創造自我價值,用積極情緒打擊消極情緒。

雖然這個療法還沒有那麼成熟,但是可以藉此控制並調節情緒,重新認識真正、完整的自己,往新的人生目標而努力。

孩子容易沉浸在消極情緒裡?利用“ACT”療法,幫他找到人生價值


02.“ACT”療法的作用

認知療法是攻擊和改變否定性思維,這樣會更容易被人接受。

像是孩子表示自己的身材很胖,家長反問:“你真的很胖嗎?別人真的在意你胖嗎?你為什麼要這麼在意別人的眼光?”這樣的確會使孩子不那麼在意自己的身材,但是可能會讓她愈發不控制自己的身材,影響身體健康。

如果是錯誤的話,用最積極的心態去看待或許使事情得不到解決。比如工作上面的確是做錯了事情,一味地安慰自己是自己的要求太高,偶爾犯點錯誤沒什麼大不了,這樣不只影響了工作,還影響了別人。

孩子容易沉浸在消極情緒裡?利用“ACT”療法,幫他找到人生價值

而“ACT”療法讓人重新面對、認識自己,擴大自己的思維方式,讓自己看待問題的思維和情感方式被矯正。

比如孩子看不進書,覺得一看書就疲憊和頭疼,但是又擔心自己不看書成績會不好。其實感覺有“看不進書”的想法時就想著逃避,同時行為又加強了看法,導致最後看不進書,又產生了消極情緒。而“ACT”療法則讓孩子充分觀察、瞭解自己,選擇一個更好的方式去向目標前進。

孩子可以分析自己看不進書的原因,可能是自己不夠專心,也可能書本對於自己來說太枯燥乏味了,那麼可以通過聽書講解或者其它的學習方法去獲得要學習的內容,重新調動自己的能量和興趣。

孩子容易沉浸在消極情緒裡?利用“ACT”療法,幫他找到人生價值


03.家長要怎麼具體使用“ACT”療法,幫助孩子恢復積極心態?

✔先接受消極的心理,削弱消極心理的力量

面對消極的情緒而不是第一時間否定,而是先接受情緒,人處在消極的環境裡,利用壓力鞭策自己,更能驅使激勵自己向前發展。

比如孩子因為學習成績差而心情不好,那麼就要承認自己的在學習上的確做得不好,接受這種消極情緒,實事求是地評估自己失敗的原因,勇敢地面對,也不讓自己長時間沉浸在消極情緒上面,而是集中精力驅使自己努力學習。

不要沉浸在消極心理帶來的痛苦裡,消極情緒是一直存在不能被消滅的,我們要做的不是一個一個去挑戰,而是削弱消極心理的力量,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確立自我價值觀上面。也不要控制自己去刻意忽視消極情緒,因為這種不合理的暗示反而會增強負面情緒的力量。

孩子容易沉浸在消極情緒裡?利用“ACT”療法,幫他找到人生價值

✔找到人生的價值,積極規劃人生意義

在削弱了消極情緒的力量之後,家長要讓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並積極規劃怎麼去實現。

在應對消極情緒之後人會疲憊,會迷茫,不清楚自己的方向。這時候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回自信,接受自己所有的優點和缺點,對自己進行客觀地評價,重新審視自己的處境。

孩子在消極的環境中,能夠更容易看清自己的積極的一面,會知道怎麼驅散周圍消極迷霧,往什麼方向追尋,怎麼追尋。

孟子曾說過,“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在消極的環境裡,人要在痛苦之中冷靜理智地分析,才能看清人生的方向,才能奮起。

因為心理和行動上的積極,就可以使得消極的那一面自動減弱,讓積極情緒佔據內心更大的位置。

孩子容易沉浸在消極情緒裡?利用“ACT”療法,幫他找到人生價值

當孩子沉浸在消極情緒裡的時候,家長善於使用“ACT”療法,讓孩子接受消極的心理,重新找到真正的人生的價值。

今日話題:

你的孩子有長時間沉浸在消極情緒裡嗎?通過這篇文章你還有什麼好的見解嗎?歡迎留言分享。

————————

我是玉螺媽媽,是三歲寶寶的媽咪,也是一名專業育嬰師。

藉助寶寶成長小故事,和大家分享育兒小知識,幫助大家成為更好的父母。

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