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
"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一、孩子吃飯挑食,不想寫作業,只想玩遊戲,怎麼辦?

下午放學,帶著學生到達接送點,來接孩子的家長紛紛打招呼離開了,辰辰的媽媽卻沒有走,她讓辰辰到健身器材那兒玩耍,然後和我聊了起來。

"老師,我都快煩透了!這個丫頭,吃飯的時候,只吃肉,不吃青菜不吃主食,吃過飯寫作業,催啊催啊,好幾次我幾乎控制不住自己想動手,她卻一直抱著平板……"

做為老師, 這樣的抱怨我聽得太多了。

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說過:當兒童還沒有發展起控制能力的時候,讓兒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是與自由觀念相違背的。

孩子年齡小,自控能力較弱,家長應該運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習慣,這就不得不提到非常好用的一招:在《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中提到的,普雷馬克原理。

"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一、孩子吃飯挑食,不想寫作業,只想玩遊戲,怎麼辦?

下午放學,帶著學生到達接送點,來接孩子的家長紛紛打招呼離開了,辰辰的媽媽卻沒有走,她讓辰辰到健身器材那兒玩耍,然後和我聊了起來。

"老師,我都快煩透了!這個丫頭,吃飯的時候,只吃肉,不吃青菜不吃主食,吃過飯寫作業,催啊催啊,好幾次我幾乎控制不住自己想動手,她卻一直抱著平板……"

做為老師, 這樣的抱怨我聽得太多了。

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說過:當兒童還沒有發展起控制能力的時候,讓兒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是與自由觀念相違背的。

孩子年齡小,自控能力較弱,家長應該運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習慣,這就不得不提到非常好用的一招:在《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中提到的,普雷馬克原理。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普雷馬克原理源於1959年的一個實驗。

普雷馬克讓一群孩子從兩種活動中選擇一種:一種是吃糖果,另一種是玩彈球遊戲機。一些孩子選擇了前者,一些選擇了後者。

有趣的是,對於更喜歡吃糖果的孩子,如果將吃糖果作為強化物,便會增加他們玩彈球遊戲機的機率;而對於更喜歡玩彈球遊戲機的孩子,如果將彈球遊戲機做為強化物,則可以增加他們吃糖果的數量。

用頻率較高的活動來強化頻率較低的活動,從面促進低頻活動的發生。這一原理被稱為普雷馬克原理。

換言之,用孩子們比較喜歡的活動做為強化物,可以增加他們做不太喜歡的活動的次數。

更有趣的是,由於祖母對付孫子常用這一招,所以這一原理又被稱為祖母原則:也就是"吃了這些蔬菜,你才能吃甜點"。

"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一、孩子吃飯挑食,不想寫作業,只想玩遊戲,怎麼辦?

下午放學,帶著學生到達接送點,來接孩子的家長紛紛打招呼離開了,辰辰的媽媽卻沒有走,她讓辰辰到健身器材那兒玩耍,然後和我聊了起來。

"老師,我都快煩透了!這個丫頭,吃飯的時候,只吃肉,不吃青菜不吃主食,吃過飯寫作業,催啊催啊,好幾次我幾乎控制不住自己想動手,她卻一直抱著平板……"

做為老師, 這樣的抱怨我聽得太多了。

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說過:當兒童還沒有發展起控制能力的時候,讓兒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是與自由觀念相違背的。

孩子年齡小,自控能力較弱,家長應該運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習慣,這就不得不提到非常好用的一招:在《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中提到的,普雷馬克原理。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普雷馬克原理源於1959年的一個實驗。

普雷馬克讓一群孩子從兩種活動中選擇一種:一種是吃糖果,另一種是玩彈球遊戲機。一些孩子選擇了前者,一些選擇了後者。

有趣的是,對於更喜歡吃糖果的孩子,如果將吃糖果作為強化物,便會增加他們玩彈球遊戲機的機率;而對於更喜歡玩彈球遊戲機的孩子,如果將彈球遊戲機做為強化物,則可以增加他們吃糖果的數量。

用頻率較高的活動來強化頻率較低的活動,從面促進低頻活動的發生。這一原理被稱為普雷馬克原理。

換言之,用孩子們比較喜歡的活動做為強化物,可以增加他們做不太喜歡的活動的次數。

更有趣的是,由於祖母對付孫子常用這一招,所以這一原理又被稱為祖母原則:也就是"吃了這些蔬菜,你才能吃甜點"。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二、為什麼普雷馬克原理會對孩子起作用?

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把人格結構分為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以快樂為原則,孩子基本都處於這個階段。

"自我",以現實需求為原則,大部分的成年人處於這個階段,為了生存,為了滿足社會交往的需求,會自動去做應該做的事情。

"超我",遵循完美原則,與自我相對立。

意識處於"本我"階段的孩子,還不能體會到生存的需求,現實的壓力,他們心中,只想著什麼事情好玩,就願意去做什麼事情。

所以,對於學習,對於家務,對於不好吃的青菜,對於練習樂器,本能上都是排斥的。

在香噴噴的肉,和無味的青菜之間,肉更讓味蕾快樂,所以孩子選擇吃肉。

在寫作業與踢足球之間,踢足球更讓人快樂,所以孩子選擇踢足球。

在練習樂器和看電視之間,看電視更讓人快樂,所以孩子選擇看電視。

……

"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一、孩子吃飯挑食,不想寫作業,只想玩遊戲,怎麼辦?

下午放學,帶著學生到達接送點,來接孩子的家長紛紛打招呼離開了,辰辰的媽媽卻沒有走,她讓辰辰到健身器材那兒玩耍,然後和我聊了起來。

"老師,我都快煩透了!這個丫頭,吃飯的時候,只吃肉,不吃青菜不吃主食,吃過飯寫作業,催啊催啊,好幾次我幾乎控制不住自己想動手,她卻一直抱著平板……"

做為老師, 這樣的抱怨我聽得太多了。

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說過:當兒童還沒有發展起控制能力的時候,讓兒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是與自由觀念相違背的。

孩子年齡小,自控能力較弱,家長應該運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習慣,這就不得不提到非常好用的一招:在《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中提到的,普雷馬克原理。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普雷馬克原理源於1959年的一個實驗。

普雷馬克讓一群孩子從兩種活動中選擇一種:一種是吃糖果,另一種是玩彈球遊戲機。一些孩子選擇了前者,一些選擇了後者。

有趣的是,對於更喜歡吃糖果的孩子,如果將吃糖果作為強化物,便會增加他們玩彈球遊戲機的機率;而對於更喜歡玩彈球遊戲機的孩子,如果將彈球遊戲機做為強化物,則可以增加他們吃糖果的數量。

用頻率較高的活動來強化頻率較低的活動,從面促進低頻活動的發生。這一原理被稱為普雷馬克原理。

換言之,用孩子們比較喜歡的活動做為強化物,可以增加他們做不太喜歡的活動的次數。

更有趣的是,由於祖母對付孫子常用這一招,所以這一原理又被稱為祖母原則:也就是"吃了這些蔬菜,你才能吃甜點"。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二、為什麼普雷馬克原理會對孩子起作用?

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把人格結構分為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以快樂為原則,孩子基本都處於這個階段。

"自我",以現實需求為原則,大部分的成年人處於這個階段,為了生存,為了滿足社會交往的需求,會自動去做應該做的事情。

"超我",遵循完美原則,與自我相對立。

意識處於"本我"階段的孩子,還不能體會到生存的需求,現實的壓力,他們心中,只想著什麼事情好玩,就願意去做什麼事情。

所以,對於學習,對於家務,對於不好吃的青菜,對於練習樂器,本能上都是排斥的。

在香噴噴的肉,和無味的青菜之間,肉更讓味蕾快樂,所以孩子選擇吃肉。

在寫作業與踢足球之間,踢足球更讓人快樂,所以孩子選擇踢足球。

在練習樂器和看電視之間,看電視更讓人快樂,所以孩子選擇看電視。

……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此時,家長髮怒,指責,吼叫,急躁,一點用也沒有,只會讓親子關係更惡劣。

美國心理學家伯爾赫斯·弗雷德裡克·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是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創始人,也是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他有一個著名的迷箱實驗:箱內的小白鼠不小心壓到了槓桿,就會有食物掉下來,此後,小白鼠按壓槓桿的次數越來越多。在這個實驗中,食物是一種強化物,它總是伴隨著白鼠壓槓桿的行為反應之後出現,並使白鼠按壓槓桿的行為不斷被增強,可見,強化總是伴隨著反應之後出現,那麼就會增加反應的次數,強化與反應之間的這種依隨關係,被稱之為強化的依隨性。

運用普雷馬克原理,利用強化的依隨性,把吃肉、踢足球、看電視做為強化物,可以這樣安排:

只有吃了這些青菜,你才可以吃到肉;

只有寫完了作業,你才能去踢足球;

只有彈完這三首曲子,你才能看電視:

……

孩子發現,只要吃了青菜,就能吃到肉,會增加他吃青菜的次數;

只要寫完作業,就能踢足球,會提高他寫作業的速度;

只要彈完練習曲,就能看電視,會提高他彈曲子的主動性……

有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在等著自己,那麼,做起不喜歡的事情,似乎也沒有那麼難了。

"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一、孩子吃飯挑食,不想寫作業,只想玩遊戲,怎麼辦?

下午放學,帶著學生到達接送點,來接孩子的家長紛紛打招呼離開了,辰辰的媽媽卻沒有走,她讓辰辰到健身器材那兒玩耍,然後和我聊了起來。

"老師,我都快煩透了!這個丫頭,吃飯的時候,只吃肉,不吃青菜不吃主食,吃過飯寫作業,催啊催啊,好幾次我幾乎控制不住自己想動手,她卻一直抱著平板……"

做為老師, 這樣的抱怨我聽得太多了。

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說過:當兒童還沒有發展起控制能力的時候,讓兒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是與自由觀念相違背的。

孩子年齡小,自控能力較弱,家長應該運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習慣,這就不得不提到非常好用的一招:在《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中提到的,普雷馬克原理。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普雷馬克原理源於1959年的一個實驗。

普雷馬克讓一群孩子從兩種活動中選擇一種:一種是吃糖果,另一種是玩彈球遊戲機。一些孩子選擇了前者,一些選擇了後者。

有趣的是,對於更喜歡吃糖果的孩子,如果將吃糖果作為強化物,便會增加他們玩彈球遊戲機的機率;而對於更喜歡玩彈球遊戲機的孩子,如果將彈球遊戲機做為強化物,則可以增加他們吃糖果的數量。

用頻率較高的活動來強化頻率較低的活動,從面促進低頻活動的發生。這一原理被稱為普雷馬克原理。

換言之,用孩子們比較喜歡的活動做為強化物,可以增加他們做不太喜歡的活動的次數。

更有趣的是,由於祖母對付孫子常用這一招,所以這一原理又被稱為祖母原則:也就是"吃了這些蔬菜,你才能吃甜點"。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二、為什麼普雷馬克原理會對孩子起作用?

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把人格結構分為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以快樂為原則,孩子基本都處於這個階段。

"自我",以現實需求為原則,大部分的成年人處於這個階段,為了生存,為了滿足社會交往的需求,會自動去做應該做的事情。

"超我",遵循完美原則,與自我相對立。

意識處於"本我"階段的孩子,還不能體會到生存的需求,現實的壓力,他們心中,只想著什麼事情好玩,就願意去做什麼事情。

所以,對於學習,對於家務,對於不好吃的青菜,對於練習樂器,本能上都是排斥的。

在香噴噴的肉,和無味的青菜之間,肉更讓味蕾快樂,所以孩子選擇吃肉。

在寫作業與踢足球之間,踢足球更讓人快樂,所以孩子選擇踢足球。

在練習樂器和看電視之間,看電視更讓人快樂,所以孩子選擇看電視。

……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此時,家長髮怒,指責,吼叫,急躁,一點用也沒有,只會讓親子關係更惡劣。

美國心理學家伯爾赫斯·弗雷德裡克·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是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創始人,也是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他有一個著名的迷箱實驗:箱內的小白鼠不小心壓到了槓桿,就會有食物掉下來,此後,小白鼠按壓槓桿的次數越來越多。在這個實驗中,食物是一種強化物,它總是伴隨著白鼠壓槓桿的行為反應之後出現,並使白鼠按壓槓桿的行為不斷被增強,可見,強化總是伴隨著反應之後出現,那麼就會增加反應的次數,強化與反應之間的這種依隨關係,被稱之為強化的依隨性。

運用普雷馬克原理,利用強化的依隨性,把吃肉、踢足球、看電視做為強化物,可以這樣安排:

只有吃了這些青菜,你才可以吃到肉;

只有寫完了作業,你才能去踢足球;

只有彈完這三首曲子,你才能看電視:

……

孩子發現,只要吃了青菜,就能吃到肉,會增加他吃青菜的次數;

只要寫完作業,就能踢足球,會提高他寫作業的速度;

只要彈完練習曲,就能看電視,會提高他彈曲子的主動性……

有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在等著自己,那麼,做起不喜歡的事情,似乎也沒有那麼難了。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三、在生活中如何運用普雷馬克原理,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1、首先要正確區分高頻活動與低頻活動

孩子喜歡的,樂意從事的活動,叫高頻活動。

孩子不喜歡的,不會主動從事的活動,叫低頻活動。

既然用高頻活動來獎勵低頻活動,就要選擇正確的高頻活動,達到激發孩子行為動機的目的。

一般來說,玩和看電視是孩子喜歡的活動,所以會高頻率發生,而吃蔬菜和寫作業是孩子不喜歡的活動,發生的頻率較低。

如果用孩子並不喜歡的事情作為強化物,就無法起到好的強化效果,也無法激發孩子從事低頻活動的動力。

比如,家長覺得出去運動是好事,告訴孩子快點寫完作業,可以出去玩,可是孩子特別宅,就喜歡家裡窩著,那麼家長的提議就失去了價值,也無法激發孩子寫作業的熱情。

相反地,如果家長觀察到孩子特別喜歡玩電腦遊戲,告訴他,寫完作業可以打開電腦玩遊戲,相信孩子會立刻精神百倍,覺得寫作業也不是個啥事了。

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夥伴的影響,社會潮流的引領,孩子喜歡的事物不是一成不變的,可能這段時間他喜歡打遊戲,但是過一段時間,他交到了一個好朋友,就特別願意和朋友一起出去打球了。

"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一、孩子吃飯挑食,不想寫作業,只想玩遊戲,怎麼辦?

下午放學,帶著學生到達接送點,來接孩子的家長紛紛打招呼離開了,辰辰的媽媽卻沒有走,她讓辰辰到健身器材那兒玩耍,然後和我聊了起來。

"老師,我都快煩透了!這個丫頭,吃飯的時候,只吃肉,不吃青菜不吃主食,吃過飯寫作業,催啊催啊,好幾次我幾乎控制不住自己想動手,她卻一直抱著平板……"

做為老師, 這樣的抱怨我聽得太多了。

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說過:當兒童還沒有發展起控制能力的時候,讓兒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是與自由觀念相違背的。

孩子年齡小,自控能力較弱,家長應該運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習慣,這就不得不提到非常好用的一招:在《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中提到的,普雷馬克原理。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普雷馬克原理源於1959年的一個實驗。

普雷馬克讓一群孩子從兩種活動中選擇一種:一種是吃糖果,另一種是玩彈球遊戲機。一些孩子選擇了前者,一些選擇了後者。

有趣的是,對於更喜歡吃糖果的孩子,如果將吃糖果作為強化物,便會增加他們玩彈球遊戲機的機率;而對於更喜歡玩彈球遊戲機的孩子,如果將彈球遊戲機做為強化物,則可以增加他們吃糖果的數量。

用頻率較高的活動來強化頻率較低的活動,從面促進低頻活動的發生。這一原理被稱為普雷馬克原理。

換言之,用孩子們比較喜歡的活動做為強化物,可以增加他們做不太喜歡的活動的次數。

更有趣的是,由於祖母對付孫子常用這一招,所以這一原理又被稱為祖母原則:也就是"吃了這些蔬菜,你才能吃甜點"。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二、為什麼普雷馬克原理會對孩子起作用?

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把人格結構分為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以快樂為原則,孩子基本都處於這個階段。

"自我",以現實需求為原則,大部分的成年人處於這個階段,為了生存,為了滿足社會交往的需求,會自動去做應該做的事情。

"超我",遵循完美原則,與自我相對立。

意識處於"本我"階段的孩子,還不能體會到生存的需求,現實的壓力,他們心中,只想著什麼事情好玩,就願意去做什麼事情。

所以,對於學習,對於家務,對於不好吃的青菜,對於練習樂器,本能上都是排斥的。

在香噴噴的肉,和無味的青菜之間,肉更讓味蕾快樂,所以孩子選擇吃肉。

在寫作業與踢足球之間,踢足球更讓人快樂,所以孩子選擇踢足球。

在練習樂器和看電視之間,看電視更讓人快樂,所以孩子選擇看電視。

……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此時,家長髮怒,指責,吼叫,急躁,一點用也沒有,只會讓親子關係更惡劣。

美國心理學家伯爾赫斯·弗雷德裡克·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是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創始人,也是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他有一個著名的迷箱實驗:箱內的小白鼠不小心壓到了槓桿,就會有食物掉下來,此後,小白鼠按壓槓桿的次數越來越多。在這個實驗中,食物是一種強化物,它總是伴隨著白鼠壓槓桿的行為反應之後出現,並使白鼠按壓槓桿的行為不斷被增強,可見,強化總是伴隨著反應之後出現,那麼就會增加反應的次數,強化與反應之間的這種依隨關係,被稱之為強化的依隨性。

運用普雷馬克原理,利用強化的依隨性,把吃肉、踢足球、看電視做為強化物,可以這樣安排:

只有吃了這些青菜,你才可以吃到肉;

只有寫完了作業,你才能去踢足球;

只有彈完這三首曲子,你才能看電視:

……

孩子發現,只要吃了青菜,就能吃到肉,會增加他吃青菜的次數;

只要寫完作業,就能踢足球,會提高他寫作業的速度;

只要彈完練習曲,就能看電視,會提高他彈曲子的主動性……

有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在等著自己,那麼,做起不喜歡的事情,似乎也沒有那麼難了。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三、在生活中如何運用普雷馬克原理,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1、首先要正確區分高頻活動與低頻活動

孩子喜歡的,樂意從事的活動,叫高頻活動。

孩子不喜歡的,不會主動從事的活動,叫低頻活動。

既然用高頻活動來獎勵低頻活動,就要選擇正確的高頻活動,達到激發孩子行為動機的目的。

一般來說,玩和看電視是孩子喜歡的活動,所以會高頻率發生,而吃蔬菜和寫作業是孩子不喜歡的活動,發生的頻率較低。

如果用孩子並不喜歡的事情作為強化物,就無法起到好的強化效果,也無法激發孩子從事低頻活動的動力。

比如,家長覺得出去運動是好事,告訴孩子快點寫完作業,可以出去玩,可是孩子特別宅,就喜歡家裡窩著,那麼家長的提議就失去了價值,也無法激發孩子寫作業的熱情。

相反地,如果家長觀察到孩子特別喜歡玩電腦遊戲,告訴他,寫完作業可以打開電腦玩遊戲,相信孩子會立刻精神百倍,覺得寫作業也不是個啥事了。

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夥伴的影響,社會潮流的引領,孩子喜歡的事物不是一成不變的,可能這段時間他喜歡打遊戲,但是過一段時間,他交到了一個好朋友,就特別願意和朋友一起出去打球了。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家長要做的,就是觀察,看看孩子在有機會選擇的時候,會選擇什麼樣的活動,也可以在孩子喜歡的事物之間經常切換,以避免過度滿足產生的疲勞。

當然了,除了觀察之外,還可以和自己的孩子進行商量,看看他想要的到底是什麼,一起來制定學習、生活計劃。

當家長與商量,共同制定學習、生活計劃時,會極大的激發孩子的研究、探索慾望,從而讓孩子對自己參與制定的計劃更有執行力,行動更高效。

2、用高頻活動獎勵低頻活動

當孩子完成了低頻活動,就可以得到從事高頻活動的機會,把高頻活動作為一種獎勵,來促使孩子主動地完成低頻活動。

週末,麗麗拉完了小提琴,媽媽同意她看一集最喜歡的動畫片。

麗麗拉小提琴的行為,通過看喜歡的動畫片這個高頻活動得到了正面的強化,以後她就更願意完成拉小提琴這個低頻活動了。

"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一、孩子吃飯挑食,不想寫作業,只想玩遊戲,怎麼辦?

下午放學,帶著學生到達接送點,來接孩子的家長紛紛打招呼離開了,辰辰的媽媽卻沒有走,她讓辰辰到健身器材那兒玩耍,然後和我聊了起來。

"老師,我都快煩透了!這個丫頭,吃飯的時候,只吃肉,不吃青菜不吃主食,吃過飯寫作業,催啊催啊,好幾次我幾乎控制不住自己想動手,她卻一直抱著平板……"

做為老師, 這樣的抱怨我聽得太多了。

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說過:當兒童還沒有發展起控制能力的時候,讓兒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是與自由觀念相違背的。

孩子年齡小,自控能力較弱,家長應該運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習慣,這就不得不提到非常好用的一招:在《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中提到的,普雷馬克原理。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普雷馬克原理源於1959年的一個實驗。

普雷馬克讓一群孩子從兩種活動中選擇一種:一種是吃糖果,另一種是玩彈球遊戲機。一些孩子選擇了前者,一些選擇了後者。

有趣的是,對於更喜歡吃糖果的孩子,如果將吃糖果作為強化物,便會增加他們玩彈球遊戲機的機率;而對於更喜歡玩彈球遊戲機的孩子,如果將彈球遊戲機做為強化物,則可以增加他們吃糖果的數量。

用頻率較高的活動來強化頻率較低的活動,從面促進低頻活動的發生。這一原理被稱為普雷馬克原理。

換言之,用孩子們比較喜歡的活動做為強化物,可以增加他們做不太喜歡的活動的次數。

更有趣的是,由於祖母對付孫子常用這一招,所以這一原理又被稱為祖母原則:也就是"吃了這些蔬菜,你才能吃甜點"。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二、為什麼普雷馬克原理會對孩子起作用?

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把人格結構分為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以快樂為原則,孩子基本都處於這個階段。

"自我",以現實需求為原則,大部分的成年人處於這個階段,為了生存,為了滿足社會交往的需求,會自動去做應該做的事情。

"超我",遵循完美原則,與自我相對立。

意識處於"本我"階段的孩子,還不能體會到生存的需求,現實的壓力,他們心中,只想著什麼事情好玩,就願意去做什麼事情。

所以,對於學習,對於家務,對於不好吃的青菜,對於練習樂器,本能上都是排斥的。

在香噴噴的肉,和無味的青菜之間,肉更讓味蕾快樂,所以孩子選擇吃肉。

在寫作業與踢足球之間,踢足球更讓人快樂,所以孩子選擇踢足球。

在練習樂器和看電視之間,看電視更讓人快樂,所以孩子選擇看電視。

……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此時,家長髮怒,指責,吼叫,急躁,一點用也沒有,只會讓親子關係更惡劣。

美國心理學家伯爾赫斯·弗雷德裡克·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是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創始人,也是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他有一個著名的迷箱實驗:箱內的小白鼠不小心壓到了槓桿,就會有食物掉下來,此後,小白鼠按壓槓桿的次數越來越多。在這個實驗中,食物是一種強化物,它總是伴隨著白鼠壓槓桿的行為反應之後出現,並使白鼠按壓槓桿的行為不斷被增強,可見,強化總是伴隨著反應之後出現,那麼就會增加反應的次數,強化與反應之間的這種依隨關係,被稱之為強化的依隨性。

運用普雷馬克原理,利用強化的依隨性,把吃肉、踢足球、看電視做為強化物,可以這樣安排:

只有吃了這些青菜,你才可以吃到肉;

只有寫完了作業,你才能去踢足球;

只有彈完這三首曲子,你才能看電視:

……

孩子發現,只要吃了青菜,就能吃到肉,會增加他吃青菜的次數;

只要寫完作業,就能踢足球,會提高他寫作業的速度;

只要彈完練習曲,就能看電視,會提高他彈曲子的主動性……

有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在等著自己,那麼,做起不喜歡的事情,似乎也沒有那麼難了。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三、在生活中如何運用普雷馬克原理,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1、首先要正確區分高頻活動與低頻活動

孩子喜歡的,樂意從事的活動,叫高頻活動。

孩子不喜歡的,不會主動從事的活動,叫低頻活動。

既然用高頻活動來獎勵低頻活動,就要選擇正確的高頻活動,達到激發孩子行為動機的目的。

一般來說,玩和看電視是孩子喜歡的活動,所以會高頻率發生,而吃蔬菜和寫作業是孩子不喜歡的活動,發生的頻率較低。

如果用孩子並不喜歡的事情作為強化物,就無法起到好的強化效果,也無法激發孩子從事低頻活動的動力。

比如,家長覺得出去運動是好事,告訴孩子快點寫完作業,可以出去玩,可是孩子特別宅,就喜歡家裡窩著,那麼家長的提議就失去了價值,也無法激發孩子寫作業的熱情。

相反地,如果家長觀察到孩子特別喜歡玩電腦遊戲,告訴他,寫完作業可以打開電腦玩遊戲,相信孩子會立刻精神百倍,覺得寫作業也不是個啥事了。

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夥伴的影響,社會潮流的引領,孩子喜歡的事物不是一成不變的,可能這段時間他喜歡打遊戲,但是過一段時間,他交到了一個好朋友,就特別願意和朋友一起出去打球了。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家長要做的,就是觀察,看看孩子在有機會選擇的時候,會選擇什麼樣的活動,也可以在孩子喜歡的事物之間經常切換,以避免過度滿足產生的疲勞。

當然了,除了觀察之外,還可以和自己的孩子進行商量,看看他想要的到底是什麼,一起來制定學習、生活計劃。

當家長與商量,共同制定學習、生活計劃時,會極大的激發孩子的研究、探索慾望,從而讓孩子對自己參與制定的計劃更有執行力,行動更高效。

2、用高頻活動獎勵低頻活動

當孩子完成了低頻活動,就可以得到從事高頻活動的機會,把高頻活動作為一種獎勵,來促使孩子主動地完成低頻活動。

週末,麗麗拉完了小提琴,媽媽同意她看一集最喜歡的動畫片。

麗麗拉小提琴的行為,通過看喜歡的動畫片這個高頻活動得到了正面的強化,以後她就更願意完成拉小提琴這個低頻活動了。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三點:

01、順序一定不能顛倒

用高頻活動獎勵低頻活動,低頻活動在前,高頻活動在後,在運用此原理時,必須先讓孩子完成低頻活動,再用高頻活動來進行強化。

有的家長心軟,看到孩子不開心的樣子,退後一步:如果你能保證晚上把數學作業寫完,那麼現在,你可以看動畫片。

如果孩子的數學很差,而家長又允許他看動畫片的話,他沉浸於動畫片的快樂之中,可能會一直看下去,是很難再把精力集中到數學作業上的。

在他看動畫片的時候,他的內心也許會內疚、不安,畢竟他已經答應了要寫數學作業,但是,答應做某件事和內疚的心情並不能幫助孩子去完成他不想做的事情。

在完成了該做的事情後,再給予其一定的獎勵才能成為孩子完成任務的動力。

"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一、孩子吃飯挑食,不想寫作業,只想玩遊戲,怎麼辦?

下午放學,帶著學生到達接送點,來接孩子的家長紛紛打招呼離開了,辰辰的媽媽卻沒有走,她讓辰辰到健身器材那兒玩耍,然後和我聊了起來。

"老師,我都快煩透了!這個丫頭,吃飯的時候,只吃肉,不吃青菜不吃主食,吃過飯寫作業,催啊催啊,好幾次我幾乎控制不住自己想動手,她卻一直抱著平板……"

做為老師, 這樣的抱怨我聽得太多了。

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說過:當兒童還沒有發展起控制能力的時候,讓兒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是與自由觀念相違背的。

孩子年齡小,自控能力較弱,家長應該運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習慣,這就不得不提到非常好用的一招:在《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中提到的,普雷馬克原理。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普雷馬克原理源於1959年的一個實驗。

普雷馬克讓一群孩子從兩種活動中選擇一種:一種是吃糖果,另一種是玩彈球遊戲機。一些孩子選擇了前者,一些選擇了後者。

有趣的是,對於更喜歡吃糖果的孩子,如果將吃糖果作為強化物,便會增加他們玩彈球遊戲機的機率;而對於更喜歡玩彈球遊戲機的孩子,如果將彈球遊戲機做為強化物,則可以增加他們吃糖果的數量。

用頻率較高的活動來強化頻率較低的活動,從面促進低頻活動的發生。這一原理被稱為普雷馬克原理。

換言之,用孩子們比較喜歡的活動做為強化物,可以增加他們做不太喜歡的活動的次數。

更有趣的是,由於祖母對付孫子常用這一招,所以這一原理又被稱為祖母原則:也就是"吃了這些蔬菜,你才能吃甜點"。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二、為什麼普雷馬克原理會對孩子起作用?

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把人格結構分為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以快樂為原則,孩子基本都處於這個階段。

"自我",以現實需求為原則,大部分的成年人處於這個階段,為了生存,為了滿足社會交往的需求,會自動去做應該做的事情。

"超我",遵循完美原則,與自我相對立。

意識處於"本我"階段的孩子,還不能體會到生存的需求,現實的壓力,他們心中,只想著什麼事情好玩,就願意去做什麼事情。

所以,對於學習,對於家務,對於不好吃的青菜,對於練習樂器,本能上都是排斥的。

在香噴噴的肉,和無味的青菜之間,肉更讓味蕾快樂,所以孩子選擇吃肉。

在寫作業與踢足球之間,踢足球更讓人快樂,所以孩子選擇踢足球。

在練習樂器和看電視之間,看電視更讓人快樂,所以孩子選擇看電視。

……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此時,家長髮怒,指責,吼叫,急躁,一點用也沒有,只會讓親子關係更惡劣。

美國心理學家伯爾赫斯·弗雷德裡克·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是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創始人,也是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他有一個著名的迷箱實驗:箱內的小白鼠不小心壓到了槓桿,就會有食物掉下來,此後,小白鼠按壓槓桿的次數越來越多。在這個實驗中,食物是一種強化物,它總是伴隨著白鼠壓槓桿的行為反應之後出現,並使白鼠按壓槓桿的行為不斷被增強,可見,強化總是伴隨著反應之後出現,那麼就會增加反應的次數,強化與反應之間的這種依隨關係,被稱之為強化的依隨性。

運用普雷馬克原理,利用強化的依隨性,把吃肉、踢足球、看電視做為強化物,可以這樣安排:

只有吃了這些青菜,你才可以吃到肉;

只有寫完了作業,你才能去踢足球;

只有彈完這三首曲子,你才能看電視:

……

孩子發現,只要吃了青菜,就能吃到肉,會增加他吃青菜的次數;

只要寫完作業,就能踢足球,會提高他寫作業的速度;

只要彈完練習曲,就能看電視,會提高他彈曲子的主動性……

有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在等著自己,那麼,做起不喜歡的事情,似乎也沒有那麼難了。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三、在生活中如何運用普雷馬克原理,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1、首先要正確區分高頻活動與低頻活動

孩子喜歡的,樂意從事的活動,叫高頻活動。

孩子不喜歡的,不會主動從事的活動,叫低頻活動。

既然用高頻活動來獎勵低頻活動,就要選擇正確的高頻活動,達到激發孩子行為動機的目的。

一般來說,玩和看電視是孩子喜歡的活動,所以會高頻率發生,而吃蔬菜和寫作業是孩子不喜歡的活動,發生的頻率較低。

如果用孩子並不喜歡的事情作為強化物,就無法起到好的強化效果,也無法激發孩子從事低頻活動的動力。

比如,家長覺得出去運動是好事,告訴孩子快點寫完作業,可以出去玩,可是孩子特別宅,就喜歡家裡窩著,那麼家長的提議就失去了價值,也無法激發孩子寫作業的熱情。

相反地,如果家長觀察到孩子特別喜歡玩電腦遊戲,告訴他,寫完作業可以打開電腦玩遊戲,相信孩子會立刻精神百倍,覺得寫作業也不是個啥事了。

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夥伴的影響,社會潮流的引領,孩子喜歡的事物不是一成不變的,可能這段時間他喜歡打遊戲,但是過一段時間,他交到了一個好朋友,就特別願意和朋友一起出去打球了。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家長要做的,就是觀察,看看孩子在有機會選擇的時候,會選擇什麼樣的活動,也可以在孩子喜歡的事物之間經常切換,以避免過度滿足產生的疲勞。

當然了,除了觀察之外,還可以和自己的孩子進行商量,看看他想要的到底是什麼,一起來制定學習、生活計劃。

當家長與商量,共同制定學習、生活計劃時,會極大的激發孩子的研究、探索慾望,從而讓孩子對自己參與制定的計劃更有執行力,行動更高效。

2、用高頻活動獎勵低頻活動

當孩子完成了低頻活動,就可以得到從事高頻活動的機會,把高頻活動作為一種獎勵,來促使孩子主動地完成低頻活動。

週末,麗麗拉完了小提琴,媽媽同意她看一集最喜歡的動畫片。

麗麗拉小提琴的行為,通過看喜歡的動畫片這個高頻活動得到了正面的強化,以後她就更願意完成拉小提琴這個低頻活動了。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三點:

01、順序一定不能顛倒

用高頻活動獎勵低頻活動,低頻活動在前,高頻活動在後,在運用此原理時,必須先讓孩子完成低頻活動,再用高頻活動來進行強化。

有的家長心軟,看到孩子不開心的樣子,退後一步:如果你能保證晚上把數學作業寫完,那麼現在,你可以看動畫片。

如果孩子的數學很差,而家長又允許他看動畫片的話,他沉浸於動畫片的快樂之中,可能會一直看下去,是很難再把精力集中到數學作業上的。

在他看動畫片的時候,他的內心也許會內疚、不安,畢竟他已經答應了要寫數學作業,但是,答應做某件事和內疚的心情並不能幫助孩子去完成他不想做的事情。

在完成了該做的事情後,再給予其一定的獎勵才能成為孩子完成任務的動力。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02、必須高質量地完成低頻活動,才能享受高頻活動。

要讓孩子意識到,在享受高頻活動之前,必須保證低頻活動的完成質量。

因為高頻活動是孩子喜歡的,不用說他都能漂亮的完成,但是低頻活動是他不喜歡的,如果缺乏監督,他很有可能會草草了事,以便早點開始高頻活動。

家長告訴孩子,寫完作業可以打遊戲,孩子很快寫完了,馬上沉浸在遊戲之中,可是家長一檢查,才發現作業潦草,錯誤連篇,憤怒值直線上升。

讓孩子重寫吧,把他從遊戲中拔出來,免不了一頓不愉快的交涉。

這種情況,怎麼辦呢?

所以,在制定計劃的初期,就要詳細說明,首先:認真完成作業,字跡工整,正確率高,然後可以:開心打遊戲。

首先:打掃房間,物品整齊,窗臺桌面無灰塵,地面乾淨,被子疊好,然後可以:愉快踢球。

制定好事情所要達到的標準,然後就按標準來,這些要求對孩子來說,都不難達到,孩子也願意受到家長的表揚,得到事先約定的獎勵,如果事先不約定好,事後查漏追責,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03、家長應該瞭解孩子的成長規律,耐心陪伴、引導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孩子的表現都不盡相同。

《發展心理學》指出,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

"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一、孩子吃飯挑食,不想寫作業,只想玩遊戲,怎麼辦?

下午放學,帶著學生到達接送點,來接孩子的家長紛紛打招呼離開了,辰辰的媽媽卻沒有走,她讓辰辰到健身器材那兒玩耍,然後和我聊了起來。

"老師,我都快煩透了!這個丫頭,吃飯的時候,只吃肉,不吃青菜不吃主食,吃過飯寫作業,催啊催啊,好幾次我幾乎控制不住自己想動手,她卻一直抱著平板……"

做為老師, 這樣的抱怨我聽得太多了。

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說過:當兒童還沒有發展起控制能力的時候,讓兒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是與自由觀念相違背的。

孩子年齡小,自控能力較弱,家長應該運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習慣,這就不得不提到非常好用的一招:在《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中提到的,普雷馬克原理。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普雷馬克原理源於1959年的一個實驗。

普雷馬克讓一群孩子從兩種活動中選擇一種:一種是吃糖果,另一種是玩彈球遊戲機。一些孩子選擇了前者,一些選擇了後者。

有趣的是,對於更喜歡吃糖果的孩子,如果將吃糖果作為強化物,便會增加他們玩彈球遊戲機的機率;而對於更喜歡玩彈球遊戲機的孩子,如果將彈球遊戲機做為強化物,則可以增加他們吃糖果的數量。

用頻率較高的活動來強化頻率較低的活動,從面促進低頻活動的發生。這一原理被稱為普雷馬克原理。

換言之,用孩子們比較喜歡的活動做為強化物,可以增加他們做不太喜歡的活動的次數。

更有趣的是,由於祖母對付孫子常用這一招,所以這一原理又被稱為祖母原則:也就是"吃了這些蔬菜,你才能吃甜點"。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二、為什麼普雷馬克原理會對孩子起作用?

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把人格結構分為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以快樂為原則,孩子基本都處於這個階段。

"自我",以現實需求為原則,大部分的成年人處於這個階段,為了生存,為了滿足社會交往的需求,會自動去做應該做的事情。

"超我",遵循完美原則,與自我相對立。

意識處於"本我"階段的孩子,還不能體會到生存的需求,現實的壓力,他們心中,只想著什麼事情好玩,就願意去做什麼事情。

所以,對於學習,對於家務,對於不好吃的青菜,對於練習樂器,本能上都是排斥的。

在香噴噴的肉,和無味的青菜之間,肉更讓味蕾快樂,所以孩子選擇吃肉。

在寫作業與踢足球之間,踢足球更讓人快樂,所以孩子選擇踢足球。

在練習樂器和看電視之間,看電視更讓人快樂,所以孩子選擇看電視。

……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此時,家長髮怒,指責,吼叫,急躁,一點用也沒有,只會讓親子關係更惡劣。

美國心理學家伯爾赫斯·弗雷德裡克·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是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創始人,也是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他有一個著名的迷箱實驗:箱內的小白鼠不小心壓到了槓桿,就會有食物掉下來,此後,小白鼠按壓槓桿的次數越來越多。在這個實驗中,食物是一種強化物,它總是伴隨著白鼠壓槓桿的行為反應之後出現,並使白鼠按壓槓桿的行為不斷被增強,可見,強化總是伴隨著反應之後出現,那麼就會增加反應的次數,強化與反應之間的這種依隨關係,被稱之為強化的依隨性。

運用普雷馬克原理,利用強化的依隨性,把吃肉、踢足球、看電視做為強化物,可以這樣安排:

只有吃了這些青菜,你才可以吃到肉;

只有寫完了作業,你才能去踢足球;

只有彈完這三首曲子,你才能看電視:

……

孩子發現,只要吃了青菜,就能吃到肉,會增加他吃青菜的次數;

只要寫完作業,就能踢足球,會提高他寫作業的速度;

只要彈完練習曲,就能看電視,會提高他彈曲子的主動性……

有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在等著自己,那麼,做起不喜歡的事情,似乎也沒有那麼難了。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三、在生活中如何運用普雷馬克原理,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1、首先要正確區分高頻活動與低頻活動

孩子喜歡的,樂意從事的活動,叫高頻活動。

孩子不喜歡的,不會主動從事的活動,叫低頻活動。

既然用高頻活動來獎勵低頻活動,就要選擇正確的高頻活動,達到激發孩子行為動機的目的。

一般來說,玩和看電視是孩子喜歡的活動,所以會高頻率發生,而吃蔬菜和寫作業是孩子不喜歡的活動,發生的頻率較低。

如果用孩子並不喜歡的事情作為強化物,就無法起到好的強化效果,也無法激發孩子從事低頻活動的動力。

比如,家長覺得出去運動是好事,告訴孩子快點寫完作業,可以出去玩,可是孩子特別宅,就喜歡家裡窩著,那麼家長的提議就失去了價值,也無法激發孩子寫作業的熱情。

相反地,如果家長觀察到孩子特別喜歡玩電腦遊戲,告訴他,寫完作業可以打開電腦玩遊戲,相信孩子會立刻精神百倍,覺得寫作業也不是個啥事了。

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夥伴的影響,社會潮流的引領,孩子喜歡的事物不是一成不變的,可能這段時間他喜歡打遊戲,但是過一段時間,他交到了一個好朋友,就特別願意和朋友一起出去打球了。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家長要做的,就是觀察,看看孩子在有機會選擇的時候,會選擇什麼樣的活動,也可以在孩子喜歡的事物之間經常切換,以避免過度滿足產生的疲勞。

當然了,除了觀察之外,還可以和自己的孩子進行商量,看看他想要的到底是什麼,一起來制定學習、生活計劃。

當家長與商量,共同制定學習、生活計劃時,會極大的激發孩子的研究、探索慾望,從而讓孩子對自己參與制定的計劃更有執行力,行動更高效。

2、用高頻活動獎勵低頻活動

當孩子完成了低頻活動,就可以得到從事高頻活動的機會,把高頻活動作為一種獎勵,來促使孩子主動地完成低頻活動。

週末,麗麗拉完了小提琴,媽媽同意她看一集最喜歡的動畫片。

麗麗拉小提琴的行為,通過看喜歡的動畫片這個高頻活動得到了正面的強化,以後她就更願意完成拉小提琴這個低頻活動了。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三點:

01、順序一定不能顛倒

用高頻活動獎勵低頻活動,低頻活動在前,高頻活動在後,在運用此原理時,必須先讓孩子完成低頻活動,再用高頻活動來進行強化。

有的家長心軟,看到孩子不開心的樣子,退後一步:如果你能保證晚上把數學作業寫完,那麼現在,你可以看動畫片。

如果孩子的數學很差,而家長又允許他看動畫片的話,他沉浸於動畫片的快樂之中,可能會一直看下去,是很難再把精力集中到數學作業上的。

在他看動畫片的時候,他的內心也許會內疚、不安,畢竟他已經答應了要寫數學作業,但是,答應做某件事和內疚的心情並不能幫助孩子去完成他不想做的事情。

在完成了該做的事情後,再給予其一定的獎勵才能成為孩子完成任務的動力。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02、必須高質量地完成低頻活動,才能享受高頻活動。

要讓孩子意識到,在享受高頻活動之前,必須保證低頻活動的完成質量。

因為高頻活動是孩子喜歡的,不用說他都能漂亮的完成,但是低頻活動是他不喜歡的,如果缺乏監督,他很有可能會草草了事,以便早點開始高頻活動。

家長告訴孩子,寫完作業可以打遊戲,孩子很快寫完了,馬上沉浸在遊戲之中,可是家長一檢查,才發現作業潦草,錯誤連篇,憤怒值直線上升。

讓孩子重寫吧,把他從遊戲中拔出來,免不了一頓不愉快的交涉。

這種情況,怎麼辦呢?

所以,在制定計劃的初期,就要詳細說明,首先:認真完成作業,字跡工整,正確率高,然後可以:開心打遊戲。

首先:打掃房間,物品整齊,窗臺桌面無灰塵,地面乾淨,被子疊好,然後可以:愉快踢球。

制定好事情所要達到的標準,然後就按標準來,這些要求對孩子來說,都不難達到,孩子也願意受到家長的表揚,得到事先約定的獎勵,如果事先不約定好,事後查漏追責,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03、家長應該瞭解孩子的成長規律,耐心陪伴、引導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孩子的表現都不盡相同。

《發展心理學》指出,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

孩子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別急著批評,用6個字幫他養成好習慣

在運用普雷馬克原理的過程中,孩子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時,也會出現許多狀況,這就需要父母智慧一點,耐心一點,鼓勵、引導孩子向著目標前進,體會說到做到、完成計劃所帶來的成就感,而這種成就感,會成為孩子精神成長的催化劑,激發孩子自覺,自律,積極面對生活。

正如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更強烈。"

當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進步,體會到自律的好處,不用家長督促就能積極主動地做好該做的事情,讓好習慣伴隨自己一生。

當有一天,家長髮現,不再需要用普雷馬克原理來約束孩子,那就說明,孩子已經真正長大。

做智慧家長,你我同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