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有了內疚感,才會真正認識到錯誤嗎?請別忽視它的傷害

一個孩子有了內疚感,才會真正認識到錯誤嗎?請別忽視它的傷害

內疚感是指對一件事情或某個人心裡感到慚愧而不安的一種心情,每個人都會有內疚感,包括孩子。內疚感分為兩種:一種是健康的內疚感,一種是不健康的內疚感。健康的內疚感就像是功能完好的“心靈報警器”,它會提醒我們下次不要再重蹈覆轍;不健康的內疚感則是一種習慣性的行為,當局者可能並沒有做錯事,本不該為之承受痛苦。

在內疚感這個問題上,不少父母都存在著這樣一種認知:一個孩子有了內疚感,才會真正認識到錯誤,所以,他們都是會有意無意地給孩子製造一些內疚感,其實,這原本是孩子不應該承受的,是一種不健康的內疚感,卻成為了父母教育孩子的一種手段。

家庭教育中常見的兩種不健康的內疚感教育方式

通常情況下,父母會通過兩種方式讓孩子產生不健康的內疚感,分別是破壞性批評和感恩教育。

第一種是破壞性批評

什麼是破壞性批評呢?批評可分為建設性的批評與破壞性的批評,建設性的批評是心平氣和的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使被批評者心服口服,從中受益。破壞性的批評重點在於批評者的情緒發洩與被批評者心理傷害,這對被批評者來說,不僅無益,而且有害。

一個孩子有了內疚感,才會真正認識到錯誤嗎?請別忽視它的傷害

週日的早晨,媽媽正在忙著做家務,4歲的玲玲邊吃零食邊看電視,不一會兒客廳裡傳來玲玲的喊聲:“媽媽,我渴了,幫我倒杯水。”媽媽正忙得不可開交,生氣地說:“你沒看我忙著呢,你先等一會兒,等我把這盆衣服洗完。”

“等你洗完衣服,我都渴死了。”玲玲又一次催促媽媽,媽媽想起一大早,老公就和朋友出去釣魚,家裡的一大堆活都要自己幹,心中滿是委屈,此時玲玲又不停地催促,令她十分惱火,“催什麼催啊?你就不能等一等,我又沒長著三頭六臂,你聽話行不行?能不能體諒一下我的辛苦,把我累死了,你就滿意了?”

玲玲見媽媽真的生氣了,走到媽媽的身邊,對媽媽說:“對不起,我聽話,你別生氣了。”聽了女兒的話,媽媽委屈地哭了,玲玲恐懼極了,用自己的袖子幫媽媽擦了一下眼淚,異常懂事地說:“媽媽,我不喝水了,等你洗完衣服,有時間再給我倒水吧。”

“寶貝,你真是個懂事的孩子。”媽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其實,玲玲並不知道媽媽為什麼會哭,她只是覺得自己的行為讓媽媽難過了,自己是個不聽話的孩子,心裡感到內疚,她不想做一個不聽話的孩子,所以,她不要媽媽馬上倒水喝,她考慮的是媽媽的情緒。

一個孩子有了內疚感,才會真正認識到錯誤嗎?請別忽視它的傷害

當媽媽說“你真是個懂事的孩子”時,玲玲也滿足了,因為媽媽誇獎了自己,自己就是一個聽話的好孩子了。從此,玲玲的心中就形成了這樣一模式:放棄自己的想法,照顧媽媽的情緒,不讓媽媽傷心難過,就是聽話的好孩子,就能得到媽媽的誇獎。如果堅持自己的想法就會讓媽媽為難,那就不是聽話的好孩子了。

玲玲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論呢?因為他感到內疚,內疚與害怕、恐懼等情感不同,是經過我們的內在道德判斷後才產生的,屬於道德情感的範疇,但這種受道德譴責的感覺會讓人不舒服,像是對自己的懲罰。

破壞性批評的“教育”方式會直接傷害孩子,如果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孩子要償還的“欠債”就會越積越多,便會陷入深深的自責而產生負罪感,幼小的心靈就會背上沉重的包袱,背上這樣的包袱,就很難獲得成功。

一個孩子有了內疚感,才會真正認識到錯誤嗎?請別忽視它的傷害

第二種是感恩教育

可能有些人會有疑惑,感恩教育也會讓孩子產生內疚感嗎?其實,不是感恩教育本身會讓孩子產生內疚感,而是父母採取的感恩教育讓孩子產生了內疚感。

小宇已經是一名初中生,但每天媽媽都會幫他打好洗臉水、擠好牙膏,收拾房間,小宇長這麼大,連自己的襪子都沒有洗過,不是小宇不想幹,而是爸爸媽媽根本不讓他幹。

有一次,媽媽生病了,小宇要幫媽媽洗碗筷,卻被媽媽趕出了廚房,“你快去寫作業吧,不用你洗碗,只要你好好學習,就是報答媽媽了。”小宇的爸爸也經常對他說:“家裡的事情不用你管,你只要安心學習就好,你考上重點高中,重點大學,就是對我們最大的回報。”

每每這時,小宇只好回到自己的房間,繼續學習,並暗自小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考上好大學來報答爸爸媽媽。

小宇的案例在我們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我們經常聽到父母說:“我們不怕辛苦,只要你好好學習就行”“我們再苦再累,就是砸鍋賣鐵,也會供你讀書”“我們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為你好”……

一個孩子有了內疚感,才會真正認識到錯誤嗎?請別忽視它的傷害

我們的本意是進行感恩教育,卻不知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揹負上了沉重的內疚感,他們會覺得自己不好好讀書就對不起父母,所以會迫使自己努力去學習,是為了滿足報答父母的需要,而非主觀意願。

父母通過使孩子產生內疚感的方式控制了孩子的行為,稱為內疚感控制,這會導致兩個不良後果,一是較低的自我認知,無法正確的評價自己,容易依賴外界的評價,受外界事務的影響;二是心理邊界混亂,他們會覺得對誰都要負責,卻不需要對自己負責,或者將自己永遠放在他人之後。

其實,內疚的核心即是無邊界的責任感。那些深陷在內疚模式中的人,往往不明白責任的次序,將“對自己負責”排在了最後,從而使自己不斷陷入到內耗的反覆中,有時也會覺得自己很委屈,卻無法改變自己。

年過五旬的於月仙在一次綜藝節目中談到自己為什麼沒有生孩子,她說年輕的時候為了溫飽和生存努力,想努力改變生活,之後又為父母著想,希望父母的晚年生活越來越幸福,再到後來,又想幫襯自己的兄弟姐妹,希望他們也過得好,因為於月仙的弟弟於英傑患有重病,多年來都是於月仙的資助下救治。後來想要孩子時,才恍然發現自己已經老了。

幫助別人是善舉,是值得提倡的,但不能失去自我,我們應該擺正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建立起一個清晰的邊界,才能處理好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活出自我。

一個孩子有了內疚感,才會真正認識到錯誤嗎?請別忽視它的傷害

家長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內疚感

通過上面的講解,我們知道了內疚感控制對孩子的傷害,但這並不是說,為了不壓抑孩子的“自我”,孩子就可以不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用為自己的過失感到內疚,內疚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自我意識情緒,也是一種道德情感,一個缺乏內疚感的孩子,很難反思自己的過錯,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進行改正,更不會因為自己的錯誤做出彌補性的行為,這會影響孩子的責任心和道德的發展。因此,健康的內疚感還是需要的。

我家大寶讀幼兒園中班時,在玩玩具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另外一個小朋友,將小朋友臉劃破點皮,小朋友疼得哇哇大哭起來,大寶也嚇哭了。後來,老師跟我講了這件事之後,我對大寶說:“你弄傷了小朋友,他一定很疼,都疼哭了。”

大寶難過地低著頭說:“我不是故意的,是不小心的,該怎麼辦啊?”“這樣吧,明天去幼兒園的時候,我們要和受傷的小朋友說對不起,你把你最愛吃的曲奇餅乾帶一些給受傷的小朋友好不好?”聽了我的建議後,大寶很高興,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然後我又告訴他在玩玩具時應該注意什麼。當孩子犯了錯誤後,我們應該做到兩點:

一個孩子有了內疚感,才會真正認識到錯誤嗎?請別忽視它的傷害

首先,讓孩子認識錯誤,做出彌補行為

孩子犯錯後,我們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能夠因為心裡的內疚感而做出彌補的行為,這才能讓孩子通過這次錯誤,獲得初步的道德評判能力。

很多時候孩子犯了錯誤,不用你說,他自己都難過,感到內疚,就像大寶弄傷了他的小夥伴,我們需要給孩子一些建議,讓他去彌補自己的過錯,即是表達歉意,獲得別人的諒解,也是減輕孩子的內疚感,讓他不必為這件事難過很久。

其次,不要讓孩子總為過去的錯誤買單,一次次承受內疚感帶來的痛苦

很多家長都會犯這樣一個錯誤,每次做錯了事,在教育孩子時,都會把過去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全部倒出來,再絮叨一遍,使孩子再一次承受著內疚感的痛苦,這會讓他一直處在內疚與逃避內疚的怪圈中,消耗孩子的內在力量,積聚負面情緒,深陷痛苦之中卻無法擺脫。所以,就請不要揪著孩子的小辮子不放手,只要孩子改過了,就不要舊事重提,誰都不想被人反覆地揭傷疤不是嗎?

孩子犯錯後,父母要做的事情是讓孩子認識到錯誤,採取彌補的行為去減輕孩子的內疚感,將錯誤的危害降到最低。而不是用內疚感控制孩子,讓孩子一直在痛苦中無法自拔,卻不教會孩子如何去解決問題,彌補過失。

一個孩子有了內疚感,才會真正認識到錯誤嗎?請別忽視它的傷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