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


"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文 | Karen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副主編

最近幾天點映拿到超高票房的《銀河補習班》,一度引發爭議:角色臉譜化、說教痕跡重、鄧超和俞白眉合作的多是“爛片”……

但我依然想推薦,因為終於有一部講爸爸養孩子的電影了。

"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文 | Karen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副主編

最近幾天點映拿到超高票房的《銀河補習班》,一度引發爭議:角色臉譜化、說教痕跡重、鄧超和俞白眉合作的多是“爛片”……

但我依然想推薦,因為終於有一部講爸爸養孩子的電影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一位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說:

電影中以1992北京亞運會,1997香港迴歸,1998抗洪救災作為錨點,瞬間把觀眾拉回到那個年代,感情隨著記憶噴湧而出。

雖然在討論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這一話題,但劇中該宏大的宏大,該溫情的溫情,該逗樂的逗樂,很多爸爸可能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被說服了。


"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文 | Karen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副主編

最近幾天點映拿到超高票房的《銀河補習班》,一度引發爭議:角色臉譜化、說教痕跡重、鄧超和俞白眉合作的多是“爛片”……

但我依然想推薦,因為終於有一部講爸爸養孩子的電影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一位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說:

電影中以1992北京亞運會,1997香港迴歸,1998抗洪救災作為錨點,瞬間把觀眾拉回到那個年代,感情隨著記憶噴湧而出。

雖然在討論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這一話題,但劇中該宏大的宏大,該溫情的溫情,該逗樂的逗樂,很多爸爸可能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被說服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推薦爸爸們帶著孩子走進影院,在這場跨越了30年的故事中,帶動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也讓孩子在笑與淚中感受真正的成長。

"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文 | Karen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副主編

最近幾天點映拿到超高票房的《銀河補習班》,一度引發爭議:角色臉譜化、說教痕跡重、鄧超和俞白眉合作的多是“爛片”……

但我依然想推薦,因為終於有一部講爸爸養孩子的電影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一位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說:

電影中以1992北京亞運會,1997香港迴歸,1998抗洪救災作為錨點,瞬間把觀眾拉回到那個年代,感情隨著記憶噴湧而出。

雖然在討論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這一話題,但劇中該宏大的宏大,該溫情的溫情,該逗樂的逗樂,很多爸爸可能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被說服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推薦爸爸們帶著孩子走進影院,在這場跨越了30年的故事中,帶動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也讓孩子在笑與淚中感受真正的成長。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我的兒子,上的是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

1990年的亞運會火炬傳遞現場,建築工程師馬皓文作為最後一棒,一手接過火炬,一手拿著足球改造的起球儀,在萬眾矚目中跑向他一手建成的東沛大橋。

此時,馬皓文發現了旁邊啦啦隊裡的兒子馬飛。馬皓文把地球儀送給過生日的兒子,隨後抱起兒子,一起接受觀眾的歡呼和掌聲。

"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文 | Karen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副主編

最近幾天點映拿到超高票房的《銀河補習班》,一度引發爭議:角色臉譜化、說教痕跡重、鄧超和俞白眉合作的多是“爛片”……

但我依然想推薦,因為終於有一部講爸爸養孩子的電影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一位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說:

電影中以1992北京亞運會,1997香港迴歸,1998抗洪救災作為錨點,瞬間把觀眾拉回到那個年代,感情隨著記憶噴湧而出。

雖然在討論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這一話題,但劇中該宏大的宏大,該溫情的溫情,該逗樂的逗樂,很多爸爸可能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被說服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推薦爸爸們帶著孩子走進影院,在這場跨越了30年的故事中,帶動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也讓孩子在笑與淚中感受真正的成長。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我的兒子,上的是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

1990年的亞運會火炬傳遞現場,建築工程師馬皓文作為最後一棒,一手接過火炬,一手拿著足球改造的起球儀,在萬眾矚目中跑向他一手建成的東沛大橋。

此時,馬皓文發現了旁邊啦啦隊裡的兒子馬飛。馬皓文把地球儀送給過生日的兒子,隨後抱起兒子,一起接受觀眾的歡呼和掌聲。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就在這時,東沛大橋忽然倒塌。

當時馬飛以為爸爸在變魔術,他邊笑邊喊:“爸爸,再來一次!”馬飛不知道,就在他的歡笑聲中,馬皓文從小城裡的英雄,變成了人人喊打的“罪人”。

為單位背鍋的馬皓文,入獄七年。

在這期間,任素汐扮演的妻子和他離婚,另嫁有錢人,花大錢把孩子送進了最貴的寄宿學校。

"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文 | Karen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副主編

最近幾天點映拿到超高票房的《銀河補習班》,一度引發爭議:角色臉譜化、說教痕跡重、鄧超和俞白眉合作的多是“爛片”……

但我依然想推薦,因為終於有一部講爸爸養孩子的電影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一位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說:

電影中以1992北京亞運會,1997香港迴歸,1998抗洪救災作為錨點,瞬間把觀眾拉回到那個年代,感情隨著記憶噴湧而出。

雖然在討論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這一話題,但劇中該宏大的宏大,該溫情的溫情,該逗樂的逗樂,很多爸爸可能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被說服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推薦爸爸們帶著孩子走進影院,在這場跨越了30年的故事中,帶動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也讓孩子在笑與淚中感受真正的成長。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我的兒子,上的是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

1990年的亞運會火炬傳遞現場,建築工程師馬皓文作為最後一棒,一手接過火炬,一手拿著足球改造的起球儀,在萬眾矚目中跑向他一手建成的東沛大橋。

此時,馬皓文發現了旁邊啦啦隊裡的兒子馬飛。馬皓文把地球儀送給過生日的兒子,隨後抱起兒子,一起接受觀眾的歡呼和掌聲。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就在這時,東沛大橋忽然倒塌。

當時馬飛以為爸爸在變魔術,他邊笑邊喊:“爸爸,再來一次!”馬飛不知道,就在他的歡笑聲中,馬皓文從小城裡的英雄,變成了人人喊打的“罪人”。

為單位背鍋的馬皓文,入獄七年。

在這期間,任素汐扮演的妻子和他離婚,另嫁有錢人,花大錢把孩子送進了最貴的寄宿學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飛的媽媽,代表了現實中的很大一部分家長,他們努力賺錢,把孩子送進最貴的學校,以為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去年刷屏的電影《起跑線》中,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女兒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了各種方法,花大錢搬進“學區房”,送女兒進名校……

"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文 | Karen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副主編

最近幾天點映拿到超高票房的《銀河補習班》,一度引發爭議:角色臉譜化、說教痕跡重、鄧超和俞白眉合作的多是“爛片”……

但我依然想推薦,因為終於有一部講爸爸養孩子的電影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一位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說:

電影中以1992北京亞運會,1997香港迴歸,1998抗洪救災作為錨點,瞬間把觀眾拉回到那個年代,感情隨著記憶噴湧而出。

雖然在討論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這一話題,但劇中該宏大的宏大,該溫情的溫情,該逗樂的逗樂,很多爸爸可能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被說服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推薦爸爸們帶著孩子走進影院,在這場跨越了30年的故事中,帶動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也讓孩子在笑與淚中感受真正的成長。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我的兒子,上的是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

1990年的亞運會火炬傳遞現場,建築工程師馬皓文作為最後一棒,一手接過火炬,一手拿著足球改造的起球儀,在萬眾矚目中跑向他一手建成的東沛大橋。

此時,馬皓文發現了旁邊啦啦隊裡的兒子馬飛。馬皓文把地球儀送給過生日的兒子,隨後抱起兒子,一起接受觀眾的歡呼和掌聲。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就在這時,東沛大橋忽然倒塌。

當時馬飛以為爸爸在變魔術,他邊笑邊喊:“爸爸,再來一次!”馬飛不知道,就在他的歡笑聲中,馬皓文從小城裡的英雄,變成了人人喊打的“罪人”。

為單位背鍋的馬皓文,入獄七年。

在這期間,任素汐扮演的妻子和他離婚,另嫁有錢人,花大錢把孩子送進了最貴的寄宿學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飛的媽媽,代表了現實中的很大一部分家長,他們努力賺錢,把孩子送進最貴的學校,以為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去年刷屏的電影《起跑線》中,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女兒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了各種方法,花大錢搬進“學區房”,送女兒進名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但進入最好的學校,孩子就會蛻變嗎?

馬飛的表現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逃課、偷看小說、成績倒數……追求升學率的教導主任,準備放棄馬飛時,馬皓文出獄了。他跟教導主任打賭,只要孩子期末考進年級前十,就要讓他留下來。

馬皓文重新走進兒子的生活,並給兒子開設了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銀河補習班。

"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文 | Karen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副主編

最近幾天點映拿到超高票房的《銀河補習班》,一度引發爭議:角色臉譜化、說教痕跡重、鄧超和俞白眉合作的多是“爛片”……

但我依然想推薦,因為終於有一部講爸爸養孩子的電影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一位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說:

電影中以1992北京亞運會,1997香港迴歸,1998抗洪救災作為錨點,瞬間把觀眾拉回到那個年代,感情隨著記憶噴湧而出。

雖然在討論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這一話題,但劇中該宏大的宏大,該溫情的溫情,該逗樂的逗樂,很多爸爸可能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被說服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推薦爸爸們帶著孩子走進影院,在這場跨越了30年的故事中,帶動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也讓孩子在笑與淚中感受真正的成長。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我的兒子,上的是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

1990年的亞運會火炬傳遞現場,建築工程師馬皓文作為最後一棒,一手接過火炬,一手拿著足球改造的起球儀,在萬眾矚目中跑向他一手建成的東沛大橋。

此時,馬皓文發現了旁邊啦啦隊裡的兒子馬飛。馬皓文把地球儀送給過生日的兒子,隨後抱起兒子,一起接受觀眾的歡呼和掌聲。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就在這時,東沛大橋忽然倒塌。

當時馬飛以為爸爸在變魔術,他邊笑邊喊:“爸爸,再來一次!”馬飛不知道,就在他的歡笑聲中,馬皓文從小城裡的英雄,變成了人人喊打的“罪人”。

為單位背鍋的馬皓文,入獄七年。

在這期間,任素汐扮演的妻子和他離婚,另嫁有錢人,花大錢把孩子送進了最貴的寄宿學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飛的媽媽,代表了現實中的很大一部分家長,他們努力賺錢,把孩子送進最貴的學校,以為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去年刷屏的電影《起跑線》中,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女兒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了各種方法,花大錢搬進“學區房”,送女兒進名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但進入最好的學校,孩子就會蛻變嗎?

馬飛的表現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逃課、偷看小說、成績倒數……追求升學率的教導主任,準備放棄馬飛時,馬皓文出獄了。他跟教導主任打賭,只要孩子期末考進年級前十,就要讓他留下來。

馬皓文重新走進兒子的生活,並給兒子開設了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銀河補習班。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在這個只屬於馬飛的一對一補習班裡,馬皓文帶著兒子去聞草地的味道;允許兒子不寫額外的課後作業;帶著兒子去建築工地旁觀……

當馬飛想要好好學習,提出讓爸爸開始輔導功課的時候,馬皓文說:“可是我已經輔導你一整天了,兒子。

接著,馬皓文開始寫申訴書,幫別人做設計草圖。在一邊看著的馬飛,也提出了要學功課。

這就是鄧超想要借電影傳達的父子經:

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文 | Karen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副主編

最近幾天點映拿到超高票房的《銀河補習班》,一度引發爭議:角色臉譜化、說教痕跡重、鄧超和俞白眉合作的多是“爛片”……

但我依然想推薦,因為終於有一部講爸爸養孩子的電影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一位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說:

電影中以1992北京亞運會,1997香港迴歸,1998抗洪救災作為錨點,瞬間把觀眾拉回到那個年代,感情隨著記憶噴湧而出。

雖然在討論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這一話題,但劇中該宏大的宏大,該溫情的溫情,該逗樂的逗樂,很多爸爸可能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被說服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推薦爸爸們帶著孩子走進影院,在這場跨越了30年的故事中,帶動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也讓孩子在笑與淚中感受真正的成長。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我的兒子,上的是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

1990年的亞運會火炬傳遞現場,建築工程師馬皓文作為最後一棒,一手接過火炬,一手拿著足球改造的起球儀,在萬眾矚目中跑向他一手建成的東沛大橋。

此時,馬皓文發現了旁邊啦啦隊裡的兒子馬飛。馬皓文把地球儀送給過生日的兒子,隨後抱起兒子,一起接受觀眾的歡呼和掌聲。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就在這時,東沛大橋忽然倒塌。

當時馬飛以為爸爸在變魔術,他邊笑邊喊:“爸爸,再來一次!”馬飛不知道,就在他的歡笑聲中,馬皓文從小城裡的英雄,變成了人人喊打的“罪人”。

為單位背鍋的馬皓文,入獄七年。

在這期間,任素汐扮演的妻子和他離婚,另嫁有錢人,花大錢把孩子送進了最貴的寄宿學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飛的媽媽,代表了現實中的很大一部分家長,他們努力賺錢,把孩子送進最貴的學校,以為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去年刷屏的電影《起跑線》中,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女兒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了各種方法,花大錢搬進“學區房”,送女兒進名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但進入最好的學校,孩子就會蛻變嗎?

馬飛的表現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逃課、偷看小說、成績倒數……追求升學率的教導主任,準備放棄馬飛時,馬皓文出獄了。他跟教導主任打賭,只要孩子期末考進年級前十,就要讓他留下來。

馬皓文重新走進兒子的生活,並給兒子開設了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銀河補習班。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在這個只屬於馬飛的一對一補習班裡,馬皓文帶著兒子去聞草地的味道;允許兒子不寫額外的課後作業;帶著兒子去建築工地旁觀……

當馬飛想要好好學習,提出讓爸爸開始輔導功課的時候,馬皓文說:“可是我已經輔導你一整天了,兒子。

接著,馬皓文開始寫申訴書,幫別人做設計草圖。在一邊看著的馬飛,也提出了要學功課。

這就是鄧超想要借電影傳達的父子經:

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

這部電影並不是純粹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對立起來,而是試圖從一個小的切口,去探索更多的教育可能性。

在我看來,它想要表達的是:即便身處應試教育環境中,也要留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

馬皓文和教導主任立下賭約後,馬飛喪氣地說:“爸爸,不行的,老師說我缺根弦,說我笨,我考不進年級前十的。”

"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文 | Karen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副主編

最近幾天點映拿到超高票房的《銀河補習班》,一度引發爭議:角色臉譜化、說教痕跡重、鄧超和俞白眉合作的多是“爛片”……

但我依然想推薦,因為終於有一部講爸爸養孩子的電影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一位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說:

電影中以1992北京亞運會,1997香港迴歸,1998抗洪救災作為錨點,瞬間把觀眾拉回到那個年代,感情隨著記憶噴湧而出。

雖然在討論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這一話題,但劇中該宏大的宏大,該溫情的溫情,該逗樂的逗樂,很多爸爸可能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被說服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推薦爸爸們帶著孩子走進影院,在這場跨越了30年的故事中,帶動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也讓孩子在笑與淚中感受真正的成長。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我的兒子,上的是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

1990年的亞運會火炬傳遞現場,建築工程師馬皓文作為最後一棒,一手接過火炬,一手拿著足球改造的起球儀,在萬眾矚目中跑向他一手建成的東沛大橋。

此時,馬皓文發現了旁邊啦啦隊裡的兒子馬飛。馬皓文把地球儀送給過生日的兒子,隨後抱起兒子,一起接受觀眾的歡呼和掌聲。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就在這時,東沛大橋忽然倒塌。

當時馬飛以為爸爸在變魔術,他邊笑邊喊:“爸爸,再來一次!”馬飛不知道,就在他的歡笑聲中,馬皓文從小城裡的英雄,變成了人人喊打的“罪人”。

為單位背鍋的馬皓文,入獄七年。

在這期間,任素汐扮演的妻子和他離婚,另嫁有錢人,花大錢把孩子送進了最貴的寄宿學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飛的媽媽,代表了現實中的很大一部分家長,他們努力賺錢,把孩子送進最貴的學校,以為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去年刷屏的電影《起跑線》中,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女兒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了各種方法,花大錢搬進“學區房”,送女兒進名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但進入最好的學校,孩子就會蛻變嗎?

馬飛的表現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逃課、偷看小說、成績倒數……追求升學率的教導主任,準備放棄馬飛時,馬皓文出獄了。他跟教導主任打賭,只要孩子期末考進年級前十,就要讓他留下來。

馬皓文重新走進兒子的生活,並給兒子開設了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銀河補習班。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在這個只屬於馬飛的一對一補習班裡,馬皓文帶著兒子去聞草地的味道;允許兒子不寫額外的課後作業;帶著兒子去建築工地旁觀……

當馬飛想要好好學習,提出讓爸爸開始輔導功課的時候,馬皓文說:“可是我已經輔導你一整天了,兒子。

接著,馬皓文開始寫申訴書,幫別人做設計草圖。在一邊看著的馬飛,也提出了要學功課。

這就是鄧超想要借電影傳達的父子經:

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

這部電影並不是純粹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對立起來,而是試圖從一個小的切口,去探索更多的教育可能性。

在我看來,它想要表達的是:即便身處應試教育環境中,也要留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

馬皓文和教導主任立下賭約後,馬飛喪氣地說:“爸爸,不行的,老師說我缺根弦,說我笨,我考不進年級前十的。”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皓文問馬飛:你為什麼要學習?

馬飛:考清華北大,媽媽說的。

馬皓文:不,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考上北大,然後呢?

找到夢想,併為夢想堅持,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正如馬皓文所說:“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連箭靶子都找不到,每天拉弓又有什麼意義?”

"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文 | Karen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副主編

最近幾天點映拿到超高票房的《銀河補習班》,一度引發爭議:角色臉譜化、說教痕跡重、鄧超和俞白眉合作的多是“爛片”……

但我依然想推薦,因為終於有一部講爸爸養孩子的電影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一位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說:

電影中以1992北京亞運會,1997香港迴歸,1998抗洪救災作為錨點,瞬間把觀眾拉回到那個年代,感情隨著記憶噴湧而出。

雖然在討論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這一話題,但劇中該宏大的宏大,該溫情的溫情,該逗樂的逗樂,很多爸爸可能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被說服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推薦爸爸們帶著孩子走進影院,在這場跨越了30年的故事中,帶動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也讓孩子在笑與淚中感受真正的成長。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我的兒子,上的是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

1990年的亞運會火炬傳遞現場,建築工程師馬皓文作為最後一棒,一手接過火炬,一手拿著足球改造的起球儀,在萬眾矚目中跑向他一手建成的東沛大橋。

此時,馬皓文發現了旁邊啦啦隊裡的兒子馬飛。馬皓文把地球儀送給過生日的兒子,隨後抱起兒子,一起接受觀眾的歡呼和掌聲。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就在這時,東沛大橋忽然倒塌。

當時馬飛以為爸爸在變魔術,他邊笑邊喊:“爸爸,再來一次!”馬飛不知道,就在他的歡笑聲中,馬皓文從小城裡的英雄,變成了人人喊打的“罪人”。

為單位背鍋的馬皓文,入獄七年。

在這期間,任素汐扮演的妻子和他離婚,另嫁有錢人,花大錢把孩子送進了最貴的寄宿學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飛的媽媽,代表了現實中的很大一部分家長,他們努力賺錢,把孩子送進最貴的學校,以為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去年刷屏的電影《起跑線》中,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女兒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了各種方法,花大錢搬進“學區房”,送女兒進名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但進入最好的學校,孩子就會蛻變嗎?

馬飛的表現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逃課、偷看小說、成績倒數……追求升學率的教導主任,準備放棄馬飛時,馬皓文出獄了。他跟教導主任打賭,只要孩子期末考進年級前十,就要讓他留下來。

馬皓文重新走進兒子的生活,並給兒子開設了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銀河補習班。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在這個只屬於馬飛的一對一補習班裡,馬皓文帶著兒子去聞草地的味道;允許兒子不寫額外的課後作業;帶著兒子去建築工地旁觀……

當馬飛想要好好學習,提出讓爸爸開始輔導功課的時候,馬皓文說:“可是我已經輔導你一整天了,兒子。

接著,馬皓文開始寫申訴書,幫別人做設計草圖。在一邊看著的馬飛,也提出了要學功課。

這就是鄧超想要借電影傳達的父子經:

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

這部電影並不是純粹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對立起來,而是試圖從一個小的切口,去探索更多的教育可能性。

在我看來,它想要表達的是:即便身處應試教育環境中,也要留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

馬皓文和教導主任立下賭約後,馬飛喪氣地說:“爸爸,不行的,老師說我缺根弦,說我笨,我考不進年級前十的。”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皓文問馬飛:你為什麼要學習?

馬飛:考清華北大,媽媽說的。

馬皓文:不,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考上北大,然後呢?

找到夢想,併為夢想堅持,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正如馬皓文所說:“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連箭靶子都找不到,每天拉弓又有什麼意義?”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雖然馬飛的媽媽罵:你知道現在上個好大學多難啊,馬飛被社會淘汰了怎麼辦?

馬飛的班主任勸:馬飛總是不完成作業,他說是你同意的?別的同學做作業都做到11點,你還讓孩子在家玩電腦?

"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文 | Karen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副主編

最近幾天點映拿到超高票房的《銀河補習班》,一度引發爭議:角色臉譜化、說教痕跡重、鄧超和俞白眉合作的多是“爛片”……

但我依然想推薦,因為終於有一部講爸爸養孩子的電影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一位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說:

電影中以1992北京亞運會,1997香港迴歸,1998抗洪救災作為錨點,瞬間把觀眾拉回到那個年代,感情隨著記憶噴湧而出。

雖然在討論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這一話題,但劇中該宏大的宏大,該溫情的溫情,該逗樂的逗樂,很多爸爸可能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被說服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推薦爸爸們帶著孩子走進影院,在這場跨越了30年的故事中,帶動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也讓孩子在笑與淚中感受真正的成長。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我的兒子,上的是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

1990年的亞運會火炬傳遞現場,建築工程師馬皓文作為最後一棒,一手接過火炬,一手拿著足球改造的起球儀,在萬眾矚目中跑向他一手建成的東沛大橋。

此時,馬皓文發現了旁邊啦啦隊裡的兒子馬飛。馬皓文把地球儀送給過生日的兒子,隨後抱起兒子,一起接受觀眾的歡呼和掌聲。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就在這時,東沛大橋忽然倒塌。

當時馬飛以為爸爸在變魔術,他邊笑邊喊:“爸爸,再來一次!”馬飛不知道,就在他的歡笑聲中,馬皓文從小城裡的英雄,變成了人人喊打的“罪人”。

為單位背鍋的馬皓文,入獄七年。

在這期間,任素汐扮演的妻子和他離婚,另嫁有錢人,花大錢把孩子送進了最貴的寄宿學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飛的媽媽,代表了現實中的很大一部分家長,他們努力賺錢,把孩子送進最貴的學校,以為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去年刷屏的電影《起跑線》中,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女兒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了各種方法,花大錢搬進“學區房”,送女兒進名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但進入最好的學校,孩子就會蛻變嗎?

馬飛的表現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逃課、偷看小說、成績倒數……追求升學率的教導主任,準備放棄馬飛時,馬皓文出獄了。他跟教導主任打賭,只要孩子期末考進年級前十,就要讓他留下來。

馬皓文重新走進兒子的生活,並給兒子開設了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銀河補習班。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在這個只屬於馬飛的一對一補習班裡,馬皓文帶著兒子去聞草地的味道;允許兒子不寫額外的課後作業;帶著兒子去建築工地旁觀……

當馬飛想要好好學習,提出讓爸爸開始輔導功課的時候,馬皓文說:“可是我已經輔導你一整天了,兒子。

接著,馬皓文開始寫申訴書,幫別人做設計草圖。在一邊看著的馬飛,也提出了要學功課。

這就是鄧超想要借電影傳達的父子經:

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

這部電影並不是純粹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對立起來,而是試圖從一個小的切口,去探索更多的教育可能性。

在我看來,它想要表達的是:即便身處應試教育環境中,也要留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

馬皓文和教導主任立下賭約後,馬飛喪氣地說:“爸爸,不行的,老師說我缺根弦,說我笨,我考不進年級前十的。”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皓文問馬飛:你為什麼要學習?

馬飛:考清華北大,媽媽說的。

馬皓文:不,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考上北大,然後呢?

找到夢想,併為夢想堅持,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正如馬皓文所說:“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連箭靶子都找不到,每天拉弓又有什麼意義?”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雖然馬飛的媽媽罵:你知道現在上個好大學多難啊,馬飛被社會淘汰了怎麼辦?

馬飛的班主任勸:馬飛總是不完成作業,他說是你同意的?別的同學做作業都做到11點,你還讓孩子在家玩電腦?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皓文依然堅持他的理念:希望孩子學到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思想和方法。

跟著馬皓文看世界、長見識的馬飛,陷身在98年的洪水中時,才能冷靜下來想到把床板拆下來當船、用口哨打求救信號,最終被解放軍及時救下。

"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文 | Karen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副主編

最近幾天點映拿到超高票房的《銀河補習班》,一度引發爭議:角色臉譜化、說教痕跡重、鄧超和俞白眉合作的多是“爛片”……

但我依然想推薦,因為終於有一部講爸爸養孩子的電影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一位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說:

電影中以1992北京亞運會,1997香港迴歸,1998抗洪救災作為錨點,瞬間把觀眾拉回到那個年代,感情隨著記憶噴湧而出。

雖然在討論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這一話題,但劇中該宏大的宏大,該溫情的溫情,該逗樂的逗樂,很多爸爸可能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被說服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推薦爸爸們帶著孩子走進影院,在這場跨越了30年的故事中,帶動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也讓孩子在笑與淚中感受真正的成長。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我的兒子,上的是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

1990年的亞運會火炬傳遞現場,建築工程師馬皓文作為最後一棒,一手接過火炬,一手拿著足球改造的起球儀,在萬眾矚目中跑向他一手建成的東沛大橋。

此時,馬皓文發現了旁邊啦啦隊裡的兒子馬飛。馬皓文把地球儀送給過生日的兒子,隨後抱起兒子,一起接受觀眾的歡呼和掌聲。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就在這時,東沛大橋忽然倒塌。

當時馬飛以為爸爸在變魔術,他邊笑邊喊:“爸爸,再來一次!”馬飛不知道,就在他的歡笑聲中,馬皓文從小城裡的英雄,變成了人人喊打的“罪人”。

為單位背鍋的馬皓文,入獄七年。

在這期間,任素汐扮演的妻子和他離婚,另嫁有錢人,花大錢把孩子送進了最貴的寄宿學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飛的媽媽,代表了現實中的很大一部分家長,他們努力賺錢,把孩子送進最貴的學校,以為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去年刷屏的電影《起跑線》中,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女兒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了各種方法,花大錢搬進“學區房”,送女兒進名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但進入最好的學校,孩子就會蛻變嗎?

馬飛的表現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逃課、偷看小說、成績倒數……追求升學率的教導主任,準備放棄馬飛時,馬皓文出獄了。他跟教導主任打賭,只要孩子期末考進年級前十,就要讓他留下來。

馬皓文重新走進兒子的生活,並給兒子開設了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銀河補習班。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在這個只屬於馬飛的一對一補習班裡,馬皓文帶著兒子去聞草地的味道;允許兒子不寫額外的課後作業;帶著兒子去建築工地旁觀……

當馬飛想要好好學習,提出讓爸爸開始輔導功課的時候,馬皓文說:“可是我已經輔導你一整天了,兒子。

接著,馬皓文開始寫申訴書,幫別人做設計草圖。在一邊看著的馬飛,也提出了要學功課。

這就是鄧超想要借電影傳達的父子經:

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

這部電影並不是純粹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對立起來,而是試圖從一個小的切口,去探索更多的教育可能性。

在我看來,它想要表達的是:即便身處應試教育環境中,也要留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

馬皓文和教導主任立下賭約後,馬飛喪氣地說:“爸爸,不行的,老師說我缺根弦,說我笨,我考不進年級前十的。”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皓文問馬飛:你為什麼要學習?

馬飛:考清華北大,媽媽說的。

馬皓文:不,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考上北大,然後呢?

找到夢想,併為夢想堅持,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正如馬皓文所說:“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連箭靶子都找不到,每天拉弓又有什麼意義?”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雖然馬飛的媽媽罵:你知道現在上個好大學多難啊,馬飛被社會淘汰了怎麼辦?

馬飛的班主任勸:馬飛總是不完成作業,他說是你同意的?別的同學做作業都做到11點,你還讓孩子在家玩電腦?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皓文依然堅持他的理念:希望孩子學到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思想和方法。

跟著馬皓文看世界、長見識的馬飛,陷身在98年的洪水中時,才能冷靜下來想到把床板拆下來當船、用口哨打求救信號,最終被解放軍及時救下。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電影旁白說:這是一個初中孩子能想出來的辦法。但前提條件是,他要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和麵對生活的勇氣。


"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文 | Karen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副主編

最近幾天點映拿到超高票房的《銀河補習班》,一度引發爭議:角色臉譜化、說教痕跡重、鄧超和俞白眉合作的多是“爛片”……

但我依然想推薦,因為終於有一部講爸爸養孩子的電影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一位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說:

電影中以1992北京亞運會,1997香港迴歸,1998抗洪救災作為錨點,瞬間把觀眾拉回到那個年代,感情隨著記憶噴湧而出。

雖然在討論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這一話題,但劇中該宏大的宏大,該溫情的溫情,該逗樂的逗樂,很多爸爸可能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被說服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推薦爸爸們帶著孩子走進影院,在這場跨越了30年的故事中,帶動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也讓孩子在笑與淚中感受真正的成長。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我的兒子,上的是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

1990年的亞運會火炬傳遞現場,建築工程師馬皓文作為最後一棒,一手接過火炬,一手拿著足球改造的起球儀,在萬眾矚目中跑向他一手建成的東沛大橋。

此時,馬皓文發現了旁邊啦啦隊裡的兒子馬飛。馬皓文把地球儀送給過生日的兒子,隨後抱起兒子,一起接受觀眾的歡呼和掌聲。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就在這時,東沛大橋忽然倒塌。

當時馬飛以為爸爸在變魔術,他邊笑邊喊:“爸爸,再來一次!”馬飛不知道,就在他的歡笑聲中,馬皓文從小城裡的英雄,變成了人人喊打的“罪人”。

為單位背鍋的馬皓文,入獄七年。

在這期間,任素汐扮演的妻子和他離婚,另嫁有錢人,花大錢把孩子送進了最貴的寄宿學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飛的媽媽,代表了現實中的很大一部分家長,他們努力賺錢,把孩子送進最貴的學校,以為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去年刷屏的電影《起跑線》中,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女兒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了各種方法,花大錢搬進“學區房”,送女兒進名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但進入最好的學校,孩子就會蛻變嗎?

馬飛的表現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逃課、偷看小說、成績倒數……追求升學率的教導主任,準備放棄馬飛時,馬皓文出獄了。他跟教導主任打賭,只要孩子期末考進年級前十,就要讓他留下來。

馬皓文重新走進兒子的生活,並給兒子開設了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銀河補習班。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在這個只屬於馬飛的一對一補習班裡,馬皓文帶著兒子去聞草地的味道;允許兒子不寫額外的課後作業;帶著兒子去建築工地旁觀……

當馬飛想要好好學習,提出讓爸爸開始輔導功課的時候,馬皓文說:“可是我已經輔導你一整天了,兒子。

接著,馬皓文開始寫申訴書,幫別人做設計草圖。在一邊看著的馬飛,也提出了要學功課。

這就是鄧超想要借電影傳達的父子經:

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

這部電影並不是純粹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對立起來,而是試圖從一個小的切口,去探索更多的教育可能性。

在我看來,它想要表達的是:即便身處應試教育環境中,也要留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

馬皓文和教導主任立下賭約後,馬飛喪氣地說:“爸爸,不行的,老師說我缺根弦,說我笨,我考不進年級前十的。”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皓文問馬飛:你為什麼要學習?

馬飛:考清華北大,媽媽說的。

馬皓文:不,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考上北大,然後呢?

找到夢想,併為夢想堅持,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正如馬皓文所說:“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連箭靶子都找不到,每天拉弓又有什麼意義?”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雖然馬飛的媽媽罵:你知道現在上個好大學多難啊,馬飛被社會淘汰了怎麼辦?

馬飛的班主任勸:馬飛總是不完成作業,他說是你同意的?別的同學做作業都做到11點,你還讓孩子在家玩電腦?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皓文依然堅持他的理念:希望孩子學到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思想和方法。

跟著馬皓文看世界、長見識的馬飛,陷身在98年的洪水中時,才能冷靜下來想到把床板拆下來當船、用口哨打求救信號,最終被解放軍及時救下。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電影旁白說:這是一個初中孩子能想出來的辦法。但前提條件是,他要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和麵對生活的勇氣。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世界上的工作有很多

一定要選擇你最喜歡的去努力

一個給兒子造夢的爸爸,是難得的。

一個支持兒子夢想的爸爸,同樣難得。

知道北京有航展,馬皓文偷偷帶著孩子溜出學校,花大半個月的時間帶兒子去看展。這次父子之旅,點燃了馬飛的航天夢。

"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文 | Karen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副主編

最近幾天點映拿到超高票房的《銀河補習班》,一度引發爭議:角色臉譜化、說教痕跡重、鄧超和俞白眉合作的多是“爛片”……

但我依然想推薦,因為終於有一部講爸爸養孩子的電影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一位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說:

電影中以1992北京亞運會,1997香港迴歸,1998抗洪救災作為錨點,瞬間把觀眾拉回到那個年代,感情隨著記憶噴湧而出。

雖然在討論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這一話題,但劇中該宏大的宏大,該溫情的溫情,該逗樂的逗樂,很多爸爸可能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被說服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推薦爸爸們帶著孩子走進影院,在這場跨越了30年的故事中,帶動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也讓孩子在笑與淚中感受真正的成長。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我的兒子,上的是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

1990年的亞運會火炬傳遞現場,建築工程師馬皓文作為最後一棒,一手接過火炬,一手拿著足球改造的起球儀,在萬眾矚目中跑向他一手建成的東沛大橋。

此時,馬皓文發現了旁邊啦啦隊裡的兒子馬飛。馬皓文把地球儀送給過生日的兒子,隨後抱起兒子,一起接受觀眾的歡呼和掌聲。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就在這時,東沛大橋忽然倒塌。

當時馬飛以為爸爸在變魔術,他邊笑邊喊:“爸爸,再來一次!”馬飛不知道,就在他的歡笑聲中,馬皓文從小城裡的英雄,變成了人人喊打的“罪人”。

為單位背鍋的馬皓文,入獄七年。

在這期間,任素汐扮演的妻子和他離婚,另嫁有錢人,花大錢把孩子送進了最貴的寄宿學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飛的媽媽,代表了現實中的很大一部分家長,他們努力賺錢,把孩子送進最貴的學校,以為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去年刷屏的電影《起跑線》中,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女兒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了各種方法,花大錢搬進“學區房”,送女兒進名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但進入最好的學校,孩子就會蛻變嗎?

馬飛的表現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逃課、偷看小說、成績倒數……追求升學率的教導主任,準備放棄馬飛時,馬皓文出獄了。他跟教導主任打賭,只要孩子期末考進年級前十,就要讓他留下來。

馬皓文重新走進兒子的生活,並給兒子開設了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銀河補習班。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在這個只屬於馬飛的一對一補習班裡,馬皓文帶著兒子去聞草地的味道;允許兒子不寫額外的課後作業;帶著兒子去建築工地旁觀……

當馬飛想要好好學習,提出讓爸爸開始輔導功課的時候,馬皓文說:“可是我已經輔導你一整天了,兒子。

接著,馬皓文開始寫申訴書,幫別人做設計草圖。在一邊看著的馬飛,也提出了要學功課。

這就是鄧超想要借電影傳達的父子經:

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

這部電影並不是純粹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對立起來,而是試圖從一個小的切口,去探索更多的教育可能性。

在我看來,它想要表達的是:即便身處應試教育環境中,也要留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

馬皓文和教導主任立下賭約後,馬飛喪氣地說:“爸爸,不行的,老師說我缺根弦,說我笨,我考不進年級前十的。”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皓文問馬飛:你為什麼要學習?

馬飛:考清華北大,媽媽說的。

馬皓文:不,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考上北大,然後呢?

找到夢想,併為夢想堅持,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正如馬皓文所說:“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連箭靶子都找不到,每天拉弓又有什麼意義?”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雖然馬飛的媽媽罵:你知道現在上個好大學多難啊,馬飛被社會淘汰了怎麼辦?

馬飛的班主任勸:馬飛總是不完成作業,他說是你同意的?別的同學做作業都做到11點,你還讓孩子在家玩電腦?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皓文依然堅持他的理念:希望孩子學到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思想和方法。

跟著馬皓文看世界、長見識的馬飛,陷身在98年的洪水中時,才能冷靜下來想到把床板拆下來當船、用口哨打求救信號,最終被解放軍及時救下。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電影旁白說:這是一個初中孩子能想出來的辦法。但前提條件是,他要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和麵對生活的勇氣。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世界上的工作有很多

一定要選擇你最喜歡的去努力

一個給兒子造夢的爸爸,是難得的。

一個支持兒子夢想的爸爸,同樣難得。

知道北京有航展,馬皓文偷偷帶著孩子溜出學校,花大半個月的時間帶兒子去看展。這次父子之旅,點燃了馬飛的航天夢。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在最有希望成為全省高考狀元的前夕,教導主任找馬飛談話,想要他放棄報考飛行員的想法。

馬飛的迴應是:我爸爸說,世界上的工作有很多,一定要選擇你最喜歡的去努力。

馬飛最終成長為第一批可以往返太空的航天員。

這個從小就被老師罵“缺根弦”的孩子,證明了爸爸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正確的。

"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文 | Karen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副主編

最近幾天點映拿到超高票房的《銀河補習班》,一度引發爭議:角色臉譜化、說教痕跡重、鄧超和俞白眉合作的多是“爛片”……

但我依然想推薦,因為終於有一部講爸爸養孩子的電影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一位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說:

電影中以1992北京亞運會,1997香港迴歸,1998抗洪救災作為錨點,瞬間把觀眾拉回到那個年代,感情隨著記憶噴湧而出。

雖然在討論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這一話題,但劇中該宏大的宏大,該溫情的溫情,該逗樂的逗樂,很多爸爸可能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被說服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推薦爸爸們帶著孩子走進影院,在這場跨越了30年的故事中,帶動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也讓孩子在笑與淚中感受真正的成長。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我的兒子,上的是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

1990年的亞運會火炬傳遞現場,建築工程師馬皓文作為最後一棒,一手接過火炬,一手拿著足球改造的起球儀,在萬眾矚目中跑向他一手建成的東沛大橋。

此時,馬皓文發現了旁邊啦啦隊裡的兒子馬飛。馬皓文把地球儀送給過生日的兒子,隨後抱起兒子,一起接受觀眾的歡呼和掌聲。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就在這時,東沛大橋忽然倒塌。

當時馬飛以為爸爸在變魔術,他邊笑邊喊:“爸爸,再來一次!”馬飛不知道,就在他的歡笑聲中,馬皓文從小城裡的英雄,變成了人人喊打的“罪人”。

為單位背鍋的馬皓文,入獄七年。

在這期間,任素汐扮演的妻子和他離婚,另嫁有錢人,花大錢把孩子送進了最貴的寄宿學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飛的媽媽,代表了現實中的很大一部分家長,他們努力賺錢,把孩子送進最貴的學校,以為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去年刷屏的電影《起跑線》中,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女兒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了各種方法,花大錢搬進“學區房”,送女兒進名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但進入最好的學校,孩子就會蛻變嗎?

馬飛的表現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逃課、偷看小說、成績倒數……追求升學率的教導主任,準備放棄馬飛時,馬皓文出獄了。他跟教導主任打賭,只要孩子期末考進年級前十,就要讓他留下來。

馬皓文重新走進兒子的生活,並給兒子開設了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銀河補習班。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在這個只屬於馬飛的一對一補習班裡,馬皓文帶著兒子去聞草地的味道;允許兒子不寫額外的課後作業;帶著兒子去建築工地旁觀……

當馬飛想要好好學習,提出讓爸爸開始輔導功課的時候,馬皓文說:“可是我已經輔導你一整天了,兒子。

接著,馬皓文開始寫申訴書,幫別人做設計草圖。在一邊看著的馬飛,也提出了要學功課。

這就是鄧超想要借電影傳達的父子經:

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

這部電影並不是純粹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對立起來,而是試圖從一個小的切口,去探索更多的教育可能性。

在我看來,它想要表達的是:即便身處應試教育環境中,也要留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

馬皓文和教導主任立下賭約後,馬飛喪氣地說:“爸爸,不行的,老師說我缺根弦,說我笨,我考不進年級前十的。”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皓文問馬飛:你為什麼要學習?

馬飛:考清華北大,媽媽說的。

馬皓文:不,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考上北大,然後呢?

找到夢想,併為夢想堅持,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正如馬皓文所說:“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連箭靶子都找不到,每天拉弓又有什麼意義?”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雖然馬飛的媽媽罵:你知道現在上個好大學多難啊,馬飛被社會淘汰了怎麼辦?

馬飛的班主任勸:馬飛總是不完成作業,他說是你同意的?別的同學做作業都做到11點,你還讓孩子在家玩電腦?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皓文依然堅持他的理念:希望孩子學到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思想和方法。

跟著馬皓文看世界、長見識的馬飛,陷身在98年的洪水中時,才能冷靜下來想到把床板拆下來當船、用口哨打求救信號,最終被解放軍及時救下。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電影旁白說:這是一個初中孩子能想出來的辦法。但前提條件是,他要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和麵對生活的勇氣。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世界上的工作有很多

一定要選擇你最喜歡的去努力

一個給兒子造夢的爸爸,是難得的。

一個支持兒子夢想的爸爸,同樣難得。

知道北京有航展,馬皓文偷偷帶著孩子溜出學校,花大半個月的時間帶兒子去看展。這次父子之旅,點燃了馬飛的航天夢。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在最有希望成為全省高考狀元的前夕,教導主任找馬飛談話,想要他放棄報考飛行員的想法。

馬飛的迴應是:我爸爸說,世界上的工作有很多,一定要選擇你最喜歡的去努力。

馬飛最終成長為第一批可以往返太空的航天員。

這個從小就被老師罵“缺根弦”的孩子,證明了爸爸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正確的。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這次《銀河補習班》在上映前就開始大規模點映,說明鄧超對這部電影算是滿意,雖然劇中還是有硬傷存在——

跟教導主任定下賭約後,馬皓文沒有給兒子補課,而是帶著他去野外玩、去看航展、支持他不做作業……全程沒怎麼提到馬飛的努力,卻直接考進了年級前十。

這些情節有些理想化,而他的教育理念,似乎也不能帶動普遍的素質教育:哪來那麼多這樣的爸爸?又有多少爸爸可以做到這樣瘋?

所以這個話題,註定會引發爭議。但我覺得這就夠了,有爭議,就能帶動大家的思考和討論。

"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文 | Karen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副主編

最近幾天點映拿到超高票房的《銀河補習班》,一度引發爭議:角色臉譜化、說教痕跡重、鄧超和俞白眉合作的多是“爛片”……

但我依然想推薦,因為終於有一部講爸爸養孩子的電影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一位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說:

電影中以1992北京亞運會,1997香港迴歸,1998抗洪救災作為錨點,瞬間把觀眾拉回到那個年代,感情隨著記憶噴湧而出。

雖然在討論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這一話題,但劇中該宏大的宏大,該溫情的溫情,該逗樂的逗樂,很多爸爸可能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被說服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推薦爸爸們帶著孩子走進影院,在這場跨越了30年的故事中,帶動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也讓孩子在笑與淚中感受真正的成長。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我的兒子,上的是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

1990年的亞運會火炬傳遞現場,建築工程師馬皓文作為最後一棒,一手接過火炬,一手拿著足球改造的起球儀,在萬眾矚目中跑向他一手建成的東沛大橋。

此時,馬皓文發現了旁邊啦啦隊裡的兒子馬飛。馬皓文把地球儀送給過生日的兒子,隨後抱起兒子,一起接受觀眾的歡呼和掌聲。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就在這時,東沛大橋忽然倒塌。

當時馬飛以為爸爸在變魔術,他邊笑邊喊:“爸爸,再來一次!”馬飛不知道,就在他的歡笑聲中,馬皓文從小城裡的英雄,變成了人人喊打的“罪人”。

為單位背鍋的馬皓文,入獄七年。

在這期間,任素汐扮演的妻子和他離婚,另嫁有錢人,花大錢把孩子送進了最貴的寄宿學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飛的媽媽,代表了現實中的很大一部分家長,他們努力賺錢,把孩子送進最貴的學校,以為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去年刷屏的電影《起跑線》中,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女兒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了各種方法,花大錢搬進“學區房”,送女兒進名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但進入最好的學校,孩子就會蛻變嗎?

馬飛的表現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逃課、偷看小說、成績倒數……追求升學率的教導主任,準備放棄馬飛時,馬皓文出獄了。他跟教導主任打賭,只要孩子期末考進年級前十,就要讓他留下來。

馬皓文重新走進兒子的生活,並給兒子開設了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銀河補習班。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在這個只屬於馬飛的一對一補習班裡,馬皓文帶著兒子去聞草地的味道;允許兒子不寫額外的課後作業;帶著兒子去建築工地旁觀……

當馬飛想要好好學習,提出讓爸爸開始輔導功課的時候,馬皓文說:“可是我已經輔導你一整天了,兒子。

接著,馬皓文開始寫申訴書,幫別人做設計草圖。在一邊看著的馬飛,也提出了要學功課。

這就是鄧超想要借電影傳達的父子經:

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

這部電影並不是純粹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對立起來,而是試圖從一個小的切口,去探索更多的教育可能性。

在我看來,它想要表達的是:即便身處應試教育環境中,也要留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

馬皓文和教導主任立下賭約後,馬飛喪氣地說:“爸爸,不行的,老師說我缺根弦,說我笨,我考不進年級前十的。”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皓文問馬飛:你為什麼要學習?

馬飛:考清華北大,媽媽說的。

馬皓文:不,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考上北大,然後呢?

找到夢想,併為夢想堅持,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正如馬皓文所說:“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連箭靶子都找不到,每天拉弓又有什麼意義?”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雖然馬飛的媽媽罵:你知道現在上個好大學多難啊,馬飛被社會淘汰了怎麼辦?

馬飛的班主任勸:馬飛總是不完成作業,他說是你同意的?別的同學做作業都做到11點,你還讓孩子在家玩電腦?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皓文依然堅持他的理念:希望孩子學到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思想和方法。

跟著馬皓文看世界、長見識的馬飛,陷身在98年的洪水中時,才能冷靜下來想到把床板拆下來當船、用口哨打求救信號,最終被解放軍及時救下。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電影旁白說:這是一個初中孩子能想出來的辦法。但前提條件是,他要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和麵對生活的勇氣。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世界上的工作有很多

一定要選擇你最喜歡的去努力

一個給兒子造夢的爸爸,是難得的。

一個支持兒子夢想的爸爸,同樣難得。

知道北京有航展,馬皓文偷偷帶著孩子溜出學校,花大半個月的時間帶兒子去看展。這次父子之旅,點燃了馬飛的航天夢。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在最有希望成為全省高考狀元的前夕,教導主任找馬飛談話,想要他放棄報考飛行員的想法。

馬飛的迴應是:我爸爸說,世界上的工作有很多,一定要選擇你最喜歡的去努力。

馬飛最終成長為第一批可以往返太空的航天員。

這個從小就被老師罵“缺根弦”的孩子,證明了爸爸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正確的。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這次《銀河補習班》在上映前就開始大規模點映,說明鄧超對這部電影算是滿意,雖然劇中還是有硬傷存在——

跟教導主任定下賭約後,馬皓文沒有給兒子補課,而是帶著他去野外玩、去看航展、支持他不做作業……全程沒怎麼提到馬飛的努力,卻直接考進了年級前十。

這些情節有些理想化,而他的教育理念,似乎也不能帶動普遍的素質教育:哪來那麼多這樣的爸爸?又有多少爸爸可以做到這樣瘋?

所以這個話題,註定會引發爭議。但我覺得這就夠了,有爭議,就能帶動大家的思考和討論。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爸爸,我要和你一樣,永不認輸。”

電影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場景,是馬飛成為宇航員後,出於政治考量要爸爸不要再申訴時,馬皓文忍住眼淚說的一句話:

我是個驕傲的人。

這根傲骨,支撐著馬皓文走過慘淡的一生。他為單位背鍋入獄7年,出獄後為兒子的生活努力賺錢,在被羞辱、被誤解中度過漫長的30年,但他都沒有服輸。

"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文 | Karen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副主編

最近幾天點映拿到超高票房的《銀河補習班》,一度引發爭議:角色臉譜化、說教痕跡重、鄧超和俞白眉合作的多是“爛片”……

但我依然想推薦,因為終於有一部講爸爸養孩子的電影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一位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說:

電影中以1992北京亞運會,1997香港迴歸,1998抗洪救災作為錨點,瞬間把觀眾拉回到那個年代,感情隨著記憶噴湧而出。

雖然在討論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這一話題,但劇中該宏大的宏大,該溫情的溫情,該逗樂的逗樂,很多爸爸可能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被說服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推薦爸爸們帶著孩子走進影院,在這場跨越了30年的故事中,帶動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也讓孩子在笑與淚中感受真正的成長。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我的兒子,上的是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

1990年的亞運會火炬傳遞現場,建築工程師馬皓文作為最後一棒,一手接過火炬,一手拿著足球改造的起球儀,在萬眾矚目中跑向他一手建成的東沛大橋。

此時,馬皓文發現了旁邊啦啦隊裡的兒子馬飛。馬皓文把地球儀送給過生日的兒子,隨後抱起兒子,一起接受觀眾的歡呼和掌聲。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就在這時,東沛大橋忽然倒塌。

當時馬飛以為爸爸在變魔術,他邊笑邊喊:“爸爸,再來一次!”馬飛不知道,就在他的歡笑聲中,馬皓文從小城裡的英雄,變成了人人喊打的“罪人”。

為單位背鍋的馬皓文,入獄七年。

在這期間,任素汐扮演的妻子和他離婚,另嫁有錢人,花大錢把孩子送進了最貴的寄宿學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飛的媽媽,代表了現實中的很大一部分家長,他們努力賺錢,把孩子送進最貴的學校,以為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去年刷屏的電影《起跑線》中,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女兒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了各種方法,花大錢搬進“學區房”,送女兒進名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但進入最好的學校,孩子就會蛻變嗎?

馬飛的表現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逃課、偷看小說、成績倒數……追求升學率的教導主任,準備放棄馬飛時,馬皓文出獄了。他跟教導主任打賭,只要孩子期末考進年級前十,就要讓他留下來。

馬皓文重新走進兒子的生活,並給兒子開設了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銀河補習班。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在這個只屬於馬飛的一對一補習班裡,馬皓文帶著兒子去聞草地的味道;允許兒子不寫額外的課後作業;帶著兒子去建築工地旁觀……

當馬飛想要好好學習,提出讓爸爸開始輔導功課的時候,馬皓文說:“可是我已經輔導你一整天了,兒子。

接著,馬皓文開始寫申訴書,幫別人做設計草圖。在一邊看著的馬飛,也提出了要學功課。

這就是鄧超想要借電影傳達的父子經:

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

這部電影並不是純粹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對立起來,而是試圖從一個小的切口,去探索更多的教育可能性。

在我看來,它想要表達的是:即便身處應試教育環境中,也要留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

馬皓文和教導主任立下賭約後,馬飛喪氣地說:“爸爸,不行的,老師說我缺根弦,說我笨,我考不進年級前十的。”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皓文問馬飛:你為什麼要學習?

馬飛:考清華北大,媽媽說的。

馬皓文:不,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考上北大,然後呢?

找到夢想,併為夢想堅持,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正如馬皓文所說:“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連箭靶子都找不到,每天拉弓又有什麼意義?”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雖然馬飛的媽媽罵:你知道現在上個好大學多難啊,馬飛被社會淘汰了怎麼辦?

馬飛的班主任勸:馬飛總是不完成作業,他說是你同意的?別的同學做作業都做到11點,你還讓孩子在家玩電腦?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皓文依然堅持他的理念:希望孩子學到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思想和方法。

跟著馬皓文看世界、長見識的馬飛,陷身在98年的洪水中時,才能冷靜下來想到把床板拆下來當船、用口哨打求救信號,最終被解放軍及時救下。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電影旁白說:這是一個初中孩子能想出來的辦法。但前提條件是,他要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和麵對生活的勇氣。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世界上的工作有很多

一定要選擇你最喜歡的去努力

一個給兒子造夢的爸爸,是難得的。

一個支持兒子夢想的爸爸,同樣難得。

知道北京有航展,馬皓文偷偷帶著孩子溜出學校,花大半個月的時間帶兒子去看展。這次父子之旅,點燃了馬飛的航天夢。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在最有希望成為全省高考狀元的前夕,教導主任找馬飛談話,想要他放棄報考飛行員的想法。

馬飛的迴應是:我爸爸說,世界上的工作有很多,一定要選擇你最喜歡的去努力。

馬飛最終成長為第一批可以往返太空的航天員。

這個從小就被老師罵“缺根弦”的孩子,證明了爸爸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正確的。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這次《銀河補習班》在上映前就開始大規模點映,說明鄧超對這部電影算是滿意,雖然劇中還是有硬傷存在——

跟教導主任定下賭約後,馬皓文沒有給兒子補課,而是帶著他去野外玩、去看航展、支持他不做作業……全程沒怎麼提到馬飛的努力,卻直接考進了年級前十。

這些情節有些理想化,而他的教育理念,似乎也不能帶動普遍的素質教育:哪來那麼多這樣的爸爸?又有多少爸爸可以做到這樣瘋?

所以這個話題,註定會引發爭議。但我覺得這就夠了,有爭議,就能帶動大家的思考和討論。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爸爸,我要和你一樣,永不認輸。”

電影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場景,是馬飛成為宇航員後,出於政治考量要爸爸不要再申訴時,馬皓文忍住眼淚說的一句話:

我是個驕傲的人。

這根傲骨,支撐著馬皓文走過慘淡的一生。他為單位背鍋入獄7年,出獄後為兒子的生活努力賺錢,在被羞辱、被誤解中度過漫長的30年,但他都沒有服輸。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只有一次,馬飛放學回家後,說:“爸爸,我不是不努力,可我真的不想上學了,太難了,我還是去賣煎餅吧。”

說這話的時候,馬飛並不知道,爸爸為了守護他,被一群小混混毆打,鼻青臉腫。正好又趕上大院裡的鄰居來驅趕他們,爸爸一把推倒傢俱,對著圍觀的人大喊:

我不認輸,我永遠不認輸!

看到這一幕的馬飛,第二天偷偷給爸爸寫了紙條:

“爸爸,和你一樣,永遠不認輸。”

"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文 | Karen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副主編

最近幾天點映拿到超高票房的《銀河補習班》,一度引發爭議:角色臉譜化、說教痕跡重、鄧超和俞白眉合作的多是“爛片”……

但我依然想推薦,因為終於有一部講爸爸養孩子的電影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一位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說:

電影中以1992北京亞運會,1997香港迴歸,1998抗洪救災作為錨點,瞬間把觀眾拉回到那個年代,感情隨著記憶噴湧而出。

雖然在討論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這一話題,但劇中該宏大的宏大,該溫情的溫情,該逗樂的逗樂,很多爸爸可能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被說服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推薦爸爸們帶著孩子走進影院,在這場跨越了30年的故事中,帶動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也讓孩子在笑與淚中感受真正的成長。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我的兒子,上的是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

1990年的亞運會火炬傳遞現場,建築工程師馬皓文作為最後一棒,一手接過火炬,一手拿著足球改造的起球儀,在萬眾矚目中跑向他一手建成的東沛大橋。

此時,馬皓文發現了旁邊啦啦隊裡的兒子馬飛。馬皓文把地球儀送給過生日的兒子,隨後抱起兒子,一起接受觀眾的歡呼和掌聲。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就在這時,東沛大橋忽然倒塌。

當時馬飛以為爸爸在變魔術,他邊笑邊喊:“爸爸,再來一次!”馬飛不知道,就在他的歡笑聲中,馬皓文從小城裡的英雄,變成了人人喊打的“罪人”。

為單位背鍋的馬皓文,入獄七年。

在這期間,任素汐扮演的妻子和他離婚,另嫁有錢人,花大錢把孩子送進了最貴的寄宿學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飛的媽媽,代表了現實中的很大一部分家長,他們努力賺錢,把孩子送進最貴的學校,以為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去年刷屏的電影《起跑線》中,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女兒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了各種方法,花大錢搬進“學區房”,送女兒進名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但進入最好的學校,孩子就會蛻變嗎?

馬飛的表現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逃課、偷看小說、成績倒數……追求升學率的教導主任,準備放棄馬飛時,馬皓文出獄了。他跟教導主任打賭,只要孩子期末考進年級前十,就要讓他留下來。

馬皓文重新走進兒子的生活,並給兒子開設了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銀河補習班。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在這個只屬於馬飛的一對一補習班裡,馬皓文帶著兒子去聞草地的味道;允許兒子不寫額外的課後作業;帶著兒子去建築工地旁觀……

當馬飛想要好好學習,提出讓爸爸開始輔導功課的時候,馬皓文說:“可是我已經輔導你一整天了,兒子。

接著,馬皓文開始寫申訴書,幫別人做設計草圖。在一邊看著的馬飛,也提出了要學功課。

這就是鄧超想要借電影傳達的父子經:

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

這部電影並不是純粹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對立起來,而是試圖從一個小的切口,去探索更多的教育可能性。

在我看來,它想要表達的是:即便身處應試教育環境中,也要留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

馬皓文和教導主任立下賭約後,馬飛喪氣地說:“爸爸,不行的,老師說我缺根弦,說我笨,我考不進年級前十的。”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皓文問馬飛:你為什麼要學習?

馬飛:考清華北大,媽媽說的。

馬皓文:不,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考上北大,然後呢?

找到夢想,併為夢想堅持,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正如馬皓文所說:“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連箭靶子都找不到,每天拉弓又有什麼意義?”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雖然馬飛的媽媽罵:你知道現在上個好大學多難啊,馬飛被社會淘汰了怎麼辦?

馬飛的班主任勸:馬飛總是不完成作業,他說是你同意的?別的同學做作業都做到11點,你還讓孩子在家玩電腦?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皓文依然堅持他的理念:希望孩子學到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思想和方法。

跟著馬皓文看世界、長見識的馬飛,陷身在98年的洪水中時,才能冷靜下來想到把床板拆下來當船、用口哨打求救信號,最終被解放軍及時救下。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電影旁白說:這是一個初中孩子能想出來的辦法。但前提條件是,他要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和麵對生活的勇氣。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世界上的工作有很多

一定要選擇你最喜歡的去努力

一個給兒子造夢的爸爸,是難得的。

一個支持兒子夢想的爸爸,同樣難得。

知道北京有航展,馬皓文偷偷帶著孩子溜出學校,花大半個月的時間帶兒子去看展。這次父子之旅,點燃了馬飛的航天夢。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在最有希望成為全省高考狀元的前夕,教導主任找馬飛談話,想要他放棄報考飛行員的想法。

馬飛的迴應是:我爸爸說,世界上的工作有很多,一定要選擇你最喜歡的去努力。

馬飛最終成長為第一批可以往返太空的航天員。

這個從小就被老師罵“缺根弦”的孩子,證明了爸爸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正確的。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這次《銀河補習班》在上映前就開始大規模點映,說明鄧超對這部電影算是滿意,雖然劇中還是有硬傷存在——

跟教導主任定下賭約後,馬皓文沒有給兒子補課,而是帶著他去野外玩、去看航展、支持他不做作業……全程沒怎麼提到馬飛的努力,卻直接考進了年級前十。

這些情節有些理想化,而他的教育理念,似乎也不能帶動普遍的素質教育:哪來那麼多這樣的爸爸?又有多少爸爸可以做到這樣瘋?

所以這個話題,註定會引發爭議。但我覺得這就夠了,有爭議,就能帶動大家的思考和討論。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爸爸,我要和你一樣,永不認輸。”

電影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場景,是馬飛成為宇航員後,出於政治考量要爸爸不要再申訴時,馬皓文忍住眼淚說的一句話:

我是個驕傲的人。

這根傲骨,支撐著馬皓文走過慘淡的一生。他為單位背鍋入獄7年,出獄後為兒子的生活努力賺錢,在被羞辱、被誤解中度過漫長的30年,但他都沒有服輸。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只有一次,馬飛放學回家後,說:“爸爸,我不是不努力,可我真的不想上學了,太難了,我還是去賣煎餅吧。”

說這話的時候,馬飛並不知道,爸爸為了守護他,被一群小混混毆打,鼻青臉腫。正好又趕上大院裡的鄰居來驅趕他們,爸爸一把推倒傢俱,對著圍觀的人大喊:

我不認輸,我永遠不認輸!

看到這一幕的馬飛,第二天偷偷給爸爸寫了紙條:

“爸爸,和你一樣,永遠不認輸。”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後來,從太空返航時飛船出現故障,原本在等待死亡降臨的馬飛,從他隨身攜帶的地球儀中,發現了這張多年前的紙條。

這句話支撐著馬飛修復飛船,重新接入地球軌道。

此時的馬皓文,正在夜色中,晃動著那把兒子小時候用過的老舊手電筒,試圖給馬飛照亮回家的路。

繼《分手大師》和《惡棍天使》後,鄧超和俞白眉這對搭檔終於有了不小的進步,把成長、親子關係中的愛與痛、教育等所有中國家長關注的話題,成功用一部電影拍了出來。

為什麼拍攝這樣一個題材?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鄧超對這個話題有走心投射;作為兒子,鄧超第一時間把這部電影作為禮物獻給父親。

"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文 | Karen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副主編

最近幾天點映拿到超高票房的《銀河補習班》,一度引發爭議:角色臉譜化、說教痕跡重、鄧超和俞白眉合作的多是“爛片”……

但我依然想推薦,因為終於有一部講爸爸養孩子的電影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一位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說:

電影中以1992北京亞運會,1997香港迴歸,1998抗洪救災作為錨點,瞬間把觀眾拉回到那個年代,感情隨著記憶噴湧而出。

雖然在討論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這一話題,但劇中該宏大的宏大,該溫情的溫情,該逗樂的逗樂,很多爸爸可能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被說服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推薦爸爸們帶著孩子走進影院,在這場跨越了30年的故事中,帶動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也讓孩子在笑與淚中感受真正的成長。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我的兒子,上的是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

1990年的亞運會火炬傳遞現場,建築工程師馬皓文作為最後一棒,一手接過火炬,一手拿著足球改造的起球儀,在萬眾矚目中跑向他一手建成的東沛大橋。

此時,馬皓文發現了旁邊啦啦隊裡的兒子馬飛。馬皓文把地球儀送給過生日的兒子,隨後抱起兒子,一起接受觀眾的歡呼和掌聲。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就在這時,東沛大橋忽然倒塌。

當時馬飛以為爸爸在變魔術,他邊笑邊喊:“爸爸,再來一次!”馬飛不知道,就在他的歡笑聲中,馬皓文從小城裡的英雄,變成了人人喊打的“罪人”。

為單位背鍋的馬皓文,入獄七年。

在這期間,任素汐扮演的妻子和他離婚,另嫁有錢人,花大錢把孩子送進了最貴的寄宿學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飛的媽媽,代表了現實中的很大一部分家長,他們努力賺錢,把孩子送進最貴的學校,以為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去年刷屏的電影《起跑線》中,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女兒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了各種方法,花大錢搬進“學區房”,送女兒進名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但進入最好的學校,孩子就會蛻變嗎?

馬飛的表現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逃課、偷看小說、成績倒數……追求升學率的教導主任,準備放棄馬飛時,馬皓文出獄了。他跟教導主任打賭,只要孩子期末考進年級前十,就要讓他留下來。

馬皓文重新走進兒子的生活,並給兒子開設了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銀河補習班。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在這個只屬於馬飛的一對一補習班裡,馬皓文帶著兒子去聞草地的味道;允許兒子不寫額外的課後作業;帶著兒子去建築工地旁觀……

當馬飛想要好好學習,提出讓爸爸開始輔導功課的時候,馬皓文說:“可是我已經輔導你一整天了,兒子。

接著,馬皓文開始寫申訴書,幫別人做設計草圖。在一邊看著的馬飛,也提出了要學功課。

這就是鄧超想要借電影傳達的父子經:

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

這部電影並不是純粹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對立起來,而是試圖從一個小的切口,去探索更多的教育可能性。

在我看來,它想要表達的是:即便身處應試教育環境中,也要留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

馬皓文和教導主任立下賭約後,馬飛喪氣地說:“爸爸,不行的,老師說我缺根弦,說我笨,我考不進年級前十的。”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皓文問馬飛:你為什麼要學習?

馬飛:考清華北大,媽媽說的。

馬皓文:不,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考上北大,然後呢?

找到夢想,併為夢想堅持,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正如馬皓文所說:“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連箭靶子都找不到,每天拉弓又有什麼意義?”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雖然馬飛的媽媽罵:你知道現在上個好大學多難啊,馬飛被社會淘汰了怎麼辦?

馬飛的班主任勸:馬飛總是不完成作業,他說是你同意的?別的同學做作業都做到11點,你還讓孩子在家玩電腦?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皓文依然堅持他的理念:希望孩子學到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思想和方法。

跟著馬皓文看世界、長見識的馬飛,陷身在98年的洪水中時,才能冷靜下來想到把床板拆下來當船、用口哨打求救信號,最終被解放軍及時救下。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電影旁白說:這是一個初中孩子能想出來的辦法。但前提條件是,他要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和麵對生活的勇氣。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世界上的工作有很多

一定要選擇你最喜歡的去努力

一個給兒子造夢的爸爸,是難得的。

一個支持兒子夢想的爸爸,同樣難得。

知道北京有航展,馬皓文偷偷帶著孩子溜出學校,花大半個月的時間帶兒子去看展。這次父子之旅,點燃了馬飛的航天夢。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在最有希望成為全省高考狀元的前夕,教導主任找馬飛談話,想要他放棄報考飛行員的想法。

馬飛的迴應是:我爸爸說,世界上的工作有很多,一定要選擇你最喜歡的去努力。

馬飛最終成長為第一批可以往返太空的航天員。

這個從小就被老師罵“缺根弦”的孩子,證明了爸爸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正確的。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這次《銀河補習班》在上映前就開始大規模點映,說明鄧超對這部電影算是滿意,雖然劇中還是有硬傷存在——

跟教導主任定下賭約後,馬皓文沒有給兒子補課,而是帶著他去野外玩、去看航展、支持他不做作業……全程沒怎麼提到馬飛的努力,卻直接考進了年級前十。

這些情節有些理想化,而他的教育理念,似乎也不能帶動普遍的素質教育:哪來那麼多這樣的爸爸?又有多少爸爸可以做到這樣瘋?

所以這個話題,註定會引發爭議。但我覺得這就夠了,有爭議,就能帶動大家的思考和討論。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爸爸,我要和你一樣,永不認輸。”

電影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場景,是馬飛成為宇航員後,出於政治考量要爸爸不要再申訴時,馬皓文忍住眼淚說的一句話:

我是個驕傲的人。

這根傲骨,支撐著馬皓文走過慘淡的一生。他為單位背鍋入獄7年,出獄後為兒子的生活努力賺錢,在被羞辱、被誤解中度過漫長的30年,但他都沒有服輸。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只有一次,馬飛放學回家後,說:“爸爸,我不是不努力,可我真的不想上學了,太難了,我還是去賣煎餅吧。”

說這話的時候,馬飛並不知道,爸爸為了守護他,被一群小混混毆打,鼻青臉腫。正好又趕上大院裡的鄰居來驅趕他們,爸爸一把推倒傢俱,對著圍觀的人大喊:

我不認輸,我永遠不認輸!

看到這一幕的馬飛,第二天偷偷給爸爸寫了紙條:

“爸爸,和你一樣,永遠不認輸。”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後來,從太空返航時飛船出現故障,原本在等待死亡降臨的馬飛,從他隨身攜帶的地球儀中,發現了這張多年前的紙條。

這句話支撐著馬飛修復飛船,重新接入地球軌道。

此時的馬皓文,正在夜色中,晃動著那把兒子小時候用過的老舊手電筒,試圖給馬飛照亮回家的路。

繼《分手大師》和《惡棍天使》後,鄧超和俞白眉這對搭檔終於有了不小的進步,把成長、親子關係中的愛與痛、教育等所有中國家長關注的話題,成功用一部電影拍了出來。

為什麼拍攝這樣一個題材?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鄧超對這個話題有走心投射;作為兒子,鄧超第一時間把這部電影作為禮物獻給父親。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正如一位影評人所說:時間彌合了童年的痛,讓他學會了理解與和解,自己又成為一個不斷學習成長的好父親。

更多關注教育的影評人,則給它打出了高分和大力推薦。

他們這樣評論這部電影:

教育如果是為了應試,絕對是失敗的。

看完電影,想說的很多,這部電影正式上映後,也許會有人打零分,也許會有人打滿分,也可能會有人打出不一樣的分數,但不管怎樣,對我來說能震動人、引人思考的電影就是好電影。

憑它真誠而強烈地擊打著每一顆父母心,憑它激發著每一個孩子去尋找那顆夢想的星星,值得我們帶著孩子走進電影院。

"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文 | Karen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副主編

最近幾天點映拿到超高票房的《銀河補習班》,一度引發爭議:角色臉譜化、說教痕跡重、鄧超和俞白眉合作的多是“爛片”……

但我依然想推薦,因為終於有一部講爸爸養孩子的電影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一位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說:

電影中以1992北京亞運會,1997香港迴歸,1998抗洪救災作為錨點,瞬間把觀眾拉回到那個年代,感情隨著記憶噴湧而出。

雖然在討論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這一話題,但劇中該宏大的宏大,該溫情的溫情,該逗樂的逗樂,很多爸爸可能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被說服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推薦爸爸們帶著孩子走進影院,在這場跨越了30年的故事中,帶動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也讓孩子在笑與淚中感受真正的成長。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我的兒子,上的是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

1990年的亞運會火炬傳遞現場,建築工程師馬皓文作為最後一棒,一手接過火炬,一手拿著足球改造的起球儀,在萬眾矚目中跑向他一手建成的東沛大橋。

此時,馬皓文發現了旁邊啦啦隊裡的兒子馬飛。馬皓文把地球儀送給過生日的兒子,隨後抱起兒子,一起接受觀眾的歡呼和掌聲。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就在這時,東沛大橋忽然倒塌。

當時馬飛以為爸爸在變魔術,他邊笑邊喊:“爸爸,再來一次!”馬飛不知道,就在他的歡笑聲中,馬皓文從小城裡的英雄,變成了人人喊打的“罪人”。

為單位背鍋的馬皓文,入獄七年。

在這期間,任素汐扮演的妻子和他離婚,另嫁有錢人,花大錢把孩子送進了最貴的寄宿學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飛的媽媽,代表了現實中的很大一部分家長,他們努力賺錢,把孩子送進最貴的學校,以為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去年刷屏的電影《起跑線》中,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女兒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了各種方法,花大錢搬進“學區房”,送女兒進名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但進入最好的學校,孩子就會蛻變嗎?

馬飛的表現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逃課、偷看小說、成績倒數……追求升學率的教導主任,準備放棄馬飛時,馬皓文出獄了。他跟教導主任打賭,只要孩子期末考進年級前十,就要讓他留下來。

馬皓文重新走進兒子的生活,並給兒子開設了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銀河補習班。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在這個只屬於馬飛的一對一補習班裡,馬皓文帶著兒子去聞草地的味道;允許兒子不寫額外的課後作業;帶著兒子去建築工地旁觀……

當馬飛想要好好學習,提出讓爸爸開始輔導功課的時候,馬皓文說:“可是我已經輔導你一整天了,兒子。

接著,馬皓文開始寫申訴書,幫別人做設計草圖。在一邊看著的馬飛,也提出了要學功課。

這就是鄧超想要借電影傳達的父子經:

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

這部電影並不是純粹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對立起來,而是試圖從一個小的切口,去探索更多的教育可能性。

在我看來,它想要表達的是:即便身處應試教育環境中,也要留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

馬皓文和教導主任立下賭約後,馬飛喪氣地說:“爸爸,不行的,老師說我缺根弦,說我笨,我考不進年級前十的。”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皓文問馬飛:你為什麼要學習?

馬飛:考清華北大,媽媽說的。

馬皓文:不,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考上北大,然後呢?

找到夢想,併為夢想堅持,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正如馬皓文所說:“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連箭靶子都找不到,每天拉弓又有什麼意義?”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雖然馬飛的媽媽罵:你知道現在上個好大學多難啊,馬飛被社會淘汰了怎麼辦?

馬飛的班主任勸:馬飛總是不完成作業,他說是你同意的?別的同學做作業都做到11點,你還讓孩子在家玩電腦?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皓文依然堅持他的理念:希望孩子學到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思想和方法。

跟著馬皓文看世界、長見識的馬飛,陷身在98年的洪水中時,才能冷靜下來想到把床板拆下來當船、用口哨打求救信號,最終被解放軍及時救下。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電影旁白說:這是一個初中孩子能想出來的辦法。但前提條件是,他要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和麵對生活的勇氣。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世界上的工作有很多

一定要選擇你最喜歡的去努力

一個給兒子造夢的爸爸,是難得的。

一個支持兒子夢想的爸爸,同樣難得。

知道北京有航展,馬皓文偷偷帶著孩子溜出學校,花大半個月的時間帶兒子去看展。這次父子之旅,點燃了馬飛的航天夢。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在最有希望成為全省高考狀元的前夕,教導主任找馬飛談話,想要他放棄報考飛行員的想法。

馬飛的迴應是:我爸爸說,世界上的工作有很多,一定要選擇你最喜歡的去努力。

馬飛最終成長為第一批可以往返太空的航天員。

這個從小就被老師罵“缺根弦”的孩子,證明了爸爸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正確的。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這次《銀河補習班》在上映前就開始大規模點映,說明鄧超對這部電影算是滿意,雖然劇中還是有硬傷存在——

跟教導主任定下賭約後,馬皓文沒有給兒子補課,而是帶著他去野外玩、去看航展、支持他不做作業……全程沒怎麼提到馬飛的努力,卻直接考進了年級前十。

這些情節有些理想化,而他的教育理念,似乎也不能帶動普遍的素質教育:哪來那麼多這樣的爸爸?又有多少爸爸可以做到這樣瘋?

所以這個話題,註定會引發爭議。但我覺得這就夠了,有爭議,就能帶動大家的思考和討論。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爸爸,我要和你一樣,永不認輸。”

電影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場景,是馬飛成為宇航員後,出於政治考量要爸爸不要再申訴時,馬皓文忍住眼淚說的一句話:

我是個驕傲的人。

這根傲骨,支撐著馬皓文走過慘淡的一生。他為單位背鍋入獄7年,出獄後為兒子的生活努力賺錢,在被羞辱、被誤解中度過漫長的30年,但他都沒有服輸。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只有一次,馬飛放學回家後,說:“爸爸,我不是不努力,可我真的不想上學了,太難了,我還是去賣煎餅吧。”

說這話的時候,馬飛並不知道,爸爸為了守護他,被一群小混混毆打,鼻青臉腫。正好又趕上大院裡的鄰居來驅趕他們,爸爸一把推倒傢俱,對著圍觀的人大喊:

我不認輸,我永遠不認輸!

看到這一幕的馬飛,第二天偷偷給爸爸寫了紙條:

“爸爸,和你一樣,永遠不認輸。”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後來,從太空返航時飛船出現故障,原本在等待死亡降臨的馬飛,從他隨身攜帶的地球儀中,發現了這張多年前的紙條。

這句話支撐著馬飛修復飛船,重新接入地球軌道。

此時的馬皓文,正在夜色中,晃動著那把兒子小時候用過的老舊手電筒,試圖給馬飛照亮回家的路。

繼《分手大師》和《惡棍天使》後,鄧超和俞白眉這對搭檔終於有了不小的進步,把成長、親子關係中的愛與痛、教育等所有中國家長關注的話題,成功用一部電影拍了出來。

為什麼拍攝這樣一個題材?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鄧超對這個話題有走心投射;作為兒子,鄧超第一時間把這部電影作為禮物獻給父親。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正如一位影評人所說:時間彌合了童年的痛,讓他學會了理解與和解,自己又成為一個不斷學習成長的好父親。

更多關注教育的影評人,則給它打出了高分和大力推薦。

他們這樣評論這部電影:

教育如果是為了應試,絕對是失敗的。

看完電影,想說的很多,這部電影正式上映後,也許會有人打零分,也許會有人打滿分,也可能會有人打出不一樣的分數,但不管怎樣,對我來說能震動人、引人思考的電影就是好電影。

憑它真誠而強烈地擊打著每一顆父母心,憑它激發著每一個孩子去尋找那顆夢想的星星,值得我們帶著孩子走進電影院。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文 | Karen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副主編

最近幾天點映拿到超高票房的《銀河補習班》,一度引發爭議:角色臉譜化、說教痕跡重、鄧超和俞白眉合作的多是“爛片”……

但我依然想推薦,因為終於有一部講爸爸養孩子的電影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一位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說:

電影中以1992北京亞運會,1997香港迴歸,1998抗洪救災作為錨點,瞬間把觀眾拉回到那個年代,感情隨著記憶噴湧而出。

雖然在討論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這一話題,但劇中該宏大的宏大,該溫情的溫情,該逗樂的逗樂,很多爸爸可能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被說服了。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推薦爸爸們帶著孩子走進影院,在這場跨越了30年的故事中,帶動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去,也讓孩子在笑與淚中感受真正的成長。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我的兒子,上的是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

1990年的亞運會火炬傳遞現場,建築工程師馬皓文作為最後一棒,一手接過火炬,一手拿著足球改造的起球儀,在萬眾矚目中跑向他一手建成的東沛大橋。

此時,馬皓文發現了旁邊啦啦隊裡的兒子馬飛。馬皓文把地球儀送給過生日的兒子,隨後抱起兒子,一起接受觀眾的歡呼和掌聲。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就在這時,東沛大橋忽然倒塌。

當時馬飛以為爸爸在變魔術,他邊笑邊喊:“爸爸,再來一次!”馬飛不知道,就在他的歡笑聲中,馬皓文從小城裡的英雄,變成了人人喊打的“罪人”。

為單位背鍋的馬皓文,入獄七年。

在這期間,任素汐扮演的妻子和他離婚,另嫁有錢人,花大錢把孩子送進了最貴的寄宿學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飛的媽媽,代表了現實中的很大一部分家長,他們努力賺錢,把孩子送進最貴的學校,以為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去年刷屏的電影《起跑線》中,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女兒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了各種方法,花大錢搬進“學區房”,送女兒進名校……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但進入最好的學校,孩子就會蛻變嗎?

馬飛的表現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逃課、偷看小說、成績倒數……追求升學率的教導主任,準備放棄馬飛時,馬皓文出獄了。他跟教導主任打賭,只要孩子期末考進年級前十,就要讓他留下來。

馬皓文重新走進兒子的生活,並給兒子開設了全世界最好的補習班——銀河補習班。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在這個只屬於馬飛的一對一補習班裡,馬皓文帶著兒子去聞草地的味道;允許兒子不寫額外的課後作業;帶著兒子去建築工地旁觀……

當馬飛想要好好學習,提出讓爸爸開始輔導功課的時候,馬皓文說:“可是我已經輔導你一整天了,兒子。

接著,馬皓文開始寫申訴書,幫別人做設計草圖。在一邊看著的馬飛,也提出了要學功課。

這就是鄧超想要借電影傳達的父子經:

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

這部電影並不是純粹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對立起來,而是試圖從一個小的切口,去探索更多的教育可能性。

在我看來,它想要表達的是:即便身處應試教育環境中,也要留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

馬皓文和教導主任立下賭約後,馬飛喪氣地說:“爸爸,不行的,老師說我缺根弦,說我笨,我考不進年級前十的。”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皓文問馬飛:你為什麼要學習?

馬飛:考清華北大,媽媽說的。

馬皓文:不,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考上北大,然後呢?

找到夢想,併為夢想堅持,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正如馬皓文所說:“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連箭靶子都找不到,每天拉弓又有什麼意義?”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因此,雖然馬飛的媽媽罵:你知道現在上個好大學多難啊,馬飛被社會淘汰了怎麼辦?

馬飛的班主任勸:馬飛總是不完成作業,他說是你同意的?別的同學做作業都做到11點,你還讓孩子在家玩電腦?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馬皓文依然堅持他的理念:希望孩子學到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思想和方法。

跟著馬皓文看世界、長見識的馬飛,陷身在98年的洪水中時,才能冷靜下來想到把床板拆下來當船、用口哨打求救信號,最終被解放軍及時救下。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電影旁白說:這是一個初中孩子能想出來的辦法。但前提條件是,他要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和麵對生活的勇氣。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世界上的工作有很多

一定要選擇你最喜歡的去努力

一個給兒子造夢的爸爸,是難得的。

一個支持兒子夢想的爸爸,同樣難得。

知道北京有航展,馬皓文偷偷帶著孩子溜出學校,花大半個月的時間帶兒子去看展。這次父子之旅,點燃了馬飛的航天夢。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在最有希望成為全省高考狀元的前夕,教導主任找馬飛談話,想要他放棄報考飛行員的想法。

馬飛的迴應是:我爸爸說,世界上的工作有很多,一定要選擇你最喜歡的去努力。

馬飛最終成長為第一批可以往返太空的航天員。

這個從小就被老師罵“缺根弦”的孩子,證明了爸爸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正確的。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這次《銀河補習班》在上映前就開始大規模點映,說明鄧超對這部電影算是滿意,雖然劇中還是有硬傷存在——

跟教導主任定下賭約後,馬皓文沒有給兒子補課,而是帶著他去野外玩、去看航展、支持他不做作業……全程沒怎麼提到馬飛的努力,卻直接考進了年級前十。

這些情節有些理想化,而他的教育理念,似乎也不能帶動普遍的素質教育:哪來那麼多這樣的爸爸?又有多少爸爸可以做到這樣瘋?

所以這個話題,註定會引發爭議。但我覺得這就夠了,有爭議,就能帶動大家的思考和討論。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爸爸,我要和你一樣,永不認輸。”

電影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場景,是馬飛成為宇航員後,出於政治考量要爸爸不要再申訴時,馬皓文忍住眼淚說的一句話:

我是個驕傲的人。

這根傲骨,支撐著馬皓文走過慘淡的一生。他為單位背鍋入獄7年,出獄後為兒子的生活努力賺錢,在被羞辱、被誤解中度過漫長的30年,但他都沒有服輸。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只有一次,馬飛放學回家後,說:“爸爸,我不是不努力,可我真的不想上學了,太難了,我還是去賣煎餅吧。”

說這話的時候,馬飛並不知道,爸爸為了守護他,被一群小混混毆打,鼻青臉腫。正好又趕上大院裡的鄰居來驅趕他們,爸爸一把推倒傢俱,對著圍觀的人大喊:

我不認輸,我永遠不認輸!

看到這一幕的馬飛,第二天偷偷給爸爸寫了紙條:

“爸爸,和你一樣,永遠不認輸。”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後來,從太空返航時飛船出現故障,原本在等待死亡降臨的馬飛,從他隨身攜帶的地球儀中,發現了這張多年前的紙條。

這句話支撐著馬飛修復飛船,重新接入地球軌道。

此時的馬皓文,正在夜色中,晃動著那把兒子小時候用過的老舊手電筒,試圖給馬飛照亮回家的路。

繼《分手大師》和《惡棍天使》後,鄧超和俞白眉這對搭檔終於有了不小的進步,把成長、親子關係中的愛與痛、教育等所有中國家長關注的話題,成功用一部電影拍了出來。

為什麼拍攝這樣一個題材?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鄧超對這個話題有走心投射;作為兒子,鄧超第一時間把這部電影作為禮物獻給父親。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正如一位影評人所說:時間彌合了童年的痛,讓他學會了理解與和解,自己又成為一個不斷學習成長的好父親。

更多關注教育的影評人,則給它打出了高分和大力推薦。

他們這樣評論這部電影:

教育如果是為了應試,絕對是失敗的。

看完電影,想說的很多,這部電影正式上映後,也許會有人打零分,也許會有人打滿分,也可能會有人打出不一樣的分數,但不管怎樣,對我來說能震動人、引人思考的電影就是好電影。

憑它真誠而強烈地擊打著每一顆父母心,憑它激發著每一個孩子去尋找那顆夢想的星星,值得我們帶著孩子走進電影院。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銀河補習班》口碑兩極分化,卻道出了大部分父母忽略的教育問題


您如何看待影片中爸爸對兒子的教育方式?

歡迎評論分享您的看法~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

轉贊收藏走起~

點擊標題下方“關注”,瞭解更多國際教育資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