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憲榮: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

作者:劉憲榮

劉憲榮: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她淳樸善良,勤勞節儉,且心靈手巧,嚮往美好,是那個年代典型的賢妻良母。

我父親參軍後,母親堅強的撐起家裡的一片天,帶領全家老小6,7口人,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在瘦弱貧瘠的土地上辛勤勞作,艱難度日。

一唱雄雞天下白,多災多難的舊中國迎來解放,我家有了自己的土地和房屋,開始了新的生活。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結束,父親回到祖國,他所在的鐵道兵部隊在廣西福建修黎湛,鷹廈鐵路。軍官家屬可以隨軍了,母親帶我們兄妹來到部隊跟隨父親生活。

生活條件有了極大的改變,母親結束了白天在地裡勞作,晚上在家裡紡線織布的辛苦日子,我們在部隊的軍營裡過著愉快熱火的生活。

1956年,黨和國家發出10萬官兵開發建設北大荒的號召,我們家隨大部隊從福建一路高歌,車輪滾滾,風塵萬里挺進塞北漠漠大荒。

從此我們與北大荒結緣,風雪嚴寒,戰天鬥地30載,北大荒終成北大倉,父親也由而立之年到花甲之年。“黃昏時刻的樹影拖的再長也離不開樹根”,落葉歸根,母親隨父親回到他們的故鄉山東菏澤安度晚年。

母親常回憶起她年輕時在山東老家冬織夏耕的生活,解放前父母寄人籬下,沒有土地沒有房屋,全家靠男人給地主種地,女人給地主織布維持生存。農忙時節,母親要和男人們一起下地幹活,種地,割麥,拾棉花,樣樣農活都幹,她是莊子上割麥和拾棉花的快手。秋天莊稼收回來,紡線織布的繁忙季節又開始了。天剛亮,母親就要起床紡線或織布。

我小時候,每天早上醒來,最先聽到的聲音,響亮的是公雞高亢激情的打鳴聲,溫柔綿長的就是母親搖紡車紡線的聲音,還有母親在織布機上織布的“咣噹,咣噹”粗獷的聲音和線梭子來回穿梭的聲音。

織布的聲音是激盪的,快速的且有節奏的,紡線的聲音則不緊不慢,綿延悠長,總是一個旋律迴盪在低矮的屋子裡,引來人無法抗拒的睏意。母親說,紡線最難熬的是晚上和冬天。

晚上在院裡紡線,如果有月亮,奶奶就不讓點燈,捨不得熬油。

月光下,同一個旋律,同一種動作,一手搖紡車,一手捏棉花布吉子,紡線聲如催眠曲,睏意揮之不去,不由的直點頭,紡線聲音就會慢下來,旁邊也在紡線的奶奶就會喊一聲,“又睏了”!但是她也不說讓睡覺去,忙活要緊,她也同樣在熬著。再就是冬天紡線,穿著棉襖棉褲,一坐就是一上午或一晚上,手長時間的一個姿勢,連凍帶累的都麻木了!腿和腳踡的也動彈不得了,為了趕活,也不能停下來捂捂手活動一下腿腳,真的是很受罪。

在那艱苦的日子裡,母親用她那雙勤勞的巧手紡出一團團的棉線,再把這些棉線染上不同的顏色,就能織出不同圖案的花布,人們稱家織布為粗布,我們兄妹小時候在老家就是穿著這樣的粗布長大並上學的。

母親心靈手巧,常常自己在染線時突發奇想出妙招,一桄線,打上幾個結,然後再染色,或者不同顏色相間著染色,這樣織出來的布,往往有意想不到的圖案出現,給人驚喜。

過年時,我穿著母親做的新衣服高興的跑出去顯擺,常會引來村裡大姑娘和小媳婦羨慕的眼光,她們會找到母親問,你織的花布真好看,這樣的花布是咋樣織出來的?母親總是熱情的傳授給她們染線和織布的方法。

母親不僅讓我們穿的衣服好看,連腳上穿的襪子也要認真細心美化一番。在尼龍襪誕生之前,我們都是穿棉線襪,為節約開支,使每一雙襪子功能用到極致,母親用舊布打成袼褙,再將袼褙納成襪底備用。

買來的新襪子,將襪底剪開,往外窩上一個寬邊,然後沿寬邊縫上事先納好的襪底,為了美觀,母親會在襪面前邊的小彎處縫上一朵小花,那小花有各種鮮豔顏色,顯得特別醒目和喜慶,穿上這樣的新襪子,心裡都會美滋滋的。

母親的心靈手巧在莊子上是出了名的,她用自己的智慧追求美,點綴當時並不富裕的生活,感受美帶給她的快樂和幸福,在那個物質極貧乏的年代,家裡雖然窮,但是我們總能穿出和別人家不一樣的衣服,這就是母親的智慧。

母親雖然生在舊中國,但她的思想並不守舊,她很喜歡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解放軍打淮海戰役時,母親在家鄉積極支援前線部隊打仗,參加婦女工作和各種支前活動,她給部隊做的軍鞋數量多且質量好,經常受到上級表揚。母親小時候家境貧寒沒有上過學,當村裡組織農民學文化識字掃盲運動時非常高興,她上夜校聽講課,學識字,熱情極高。

做飯間隙都拿燒火棍在地上練習寫字。母親後來跟我們說,要不是奶奶思想守舊阻攔她出去參加各種支前和婦女活動,她早就入黨並參加革命工作了,早就是黨的革命幹部了!母親就是這樣有思想和性格鮮明的人,她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做的最好,力求完美,這樣心裡才會踏實。

母親自己沒有上過學,識字不多,但是她卻崇尚知識,堅定的認為,孩子只有上學才有出息。我們兄妹到了上學的年齡,那時父親還在部隊,家裡只有母親在勞動維持這個家,供孩子上學顯然是不易的。父親非常重視和關心我們兄妹上學的問題,一再來信說:一定要讓孩子上學!在父親的鼓勵和支持下,母親在極困難的條件下,堅持讓家裡的男孩女孩都上學讀書。

我們小時候很少有新衣服穿,都是一套衣服大的穿小了,下面小的接著穿,破了補上繼續穿。去學校上學時,母親給哥哥們的舊衣服都漿洗的乾乾淨淨,沒有書包,就給他們準備一小塊乾淨的家織布包書,讓他們乾乾淨淨高高興興的去上學。

我上中學時,母親還把哥哥穿小了的舊學生服拆了翻過來,裡子當面再給我做衣服穿,翻舊如新,我穿上藍色的如新的一樣的男生學生服覺得自己也挺帶勁,挺有男孩子氣質的!挺高興的!我們兄妹都知道上學不易,都很自覺努力讀書,學習成績都非常好,沒有讓大人在學習成績上為我們操過心。

父母親養育我們七個孩子,在上世紀50年代,母親跟隨父親南征北戰,在南方崇山峻嶺中修築鐵路,在塞北茫茫荒原墾荒建設。母親原來也是有工作的,可是為了照顧父親工作和我們兄妹上學還有全家人的生活,她放棄了工作,把全部的精力和全部的愛都給了這個家。

斗轉星移,歲月流逝,子女們都先後長大成人,而母親卻在我們忙於成長的喜悅中不知不覺衰老最終離開我們。

德國學前教育家福祿培爾說: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母親是人類的教育者。母親偉大!

太陽光大,母親恩大!

劉憲榮:我的母親

劉憲榮:我的母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