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不完美媽媽 玩具 孫儷 睡眠 語文道 2019-07-16
"

孫儷發了一條微博:

“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

"

孫儷發了一條微博:

“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很多網友都十分贊同孫儷的教育理念,也值得每位媽媽學習。

然而有些媽媽卻說,道理我們都懂,但是在自己非常生氣的時候,真的很難做到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說教,放任為之不說教更是不可能。

以下情境,媽媽們應該都很熟悉:

媽媽:

“為什麼叫你做什麼,你都不聽?”

“叫你收玩具,你不聽!”

“叫你吃飯去,你不聽!”

“叫你睡覺去,你不聽!”

“叫你安靜點,你不聽!”

“叫你別亂跑,你不聽!”

為什麼我叫你做什麼,你都不聽?

親子溝通中,最讓媽媽氣餒和沮喪的事叫“沒聽進去”。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困擾,感覺自己像“鬼打牆”,成天不停地對孩子反覆唸經,從幼兒期到青少年階段,甚至用吼叫的方式重複同樣的話,而這些話都變成孩子長大後記憶中的“魔音穿腦”。

"

孫儷發了一條微博:

“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很多網友都十分贊同孫儷的教育理念,也值得每位媽媽學習。

然而有些媽媽卻說,道理我們都懂,但是在自己非常生氣的時候,真的很難做到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說教,放任為之不說教更是不可能。

以下情境,媽媽們應該都很熟悉:

媽媽:

“為什麼叫你做什麼,你都不聽?”

“叫你收玩具,你不聽!”

“叫你吃飯去,你不聽!”

“叫你睡覺去,你不聽!”

“叫你安靜點,你不聽!”

“叫你別亂跑,你不聽!”

為什麼我叫你做什麼,你都不聽?

親子溝通中,最讓媽媽氣餒和沮喪的事叫“沒聽進去”。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困擾,感覺自己像“鬼打牆”,成天不停地對孩子反覆唸經,從幼兒期到青少年階段,甚至用吼叫的方式重複同樣的話,而這些話都變成孩子長大後記憶中的“魔音穿腦”。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那麼,孩子為何總是把媽媽的話當成耳邊風呢?

資深親子溝通專家趙雅麗老師在《媽媽會溝通,孩子更優秀》中說:

無論你說什麼,孩子都不聽,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你的話帶有強烈的管束意味,卻毫無具體的約束辦法與執行力,且一說再說,讓孩子的聽覺彈性疲乏,毫無反應。

事實上,如果你仔細檢視自己平常的管教模式,就不難發現,你在對孩子尤其是幼兒說話時,常常犯了以下四個錯誤。

"

孫儷發了一條微博:

“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很多網友都十分贊同孫儷的教育理念,也值得每位媽媽學習。

然而有些媽媽卻說,道理我們都懂,但是在自己非常生氣的時候,真的很難做到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說教,放任為之不說教更是不可能。

以下情境,媽媽們應該都很熟悉:

媽媽:

“為什麼叫你做什麼,你都不聽?”

“叫你收玩具,你不聽!”

“叫你吃飯去,你不聽!”

“叫你睡覺去,你不聽!”

“叫你安靜點,你不聽!”

“叫你別亂跑,你不聽!”

為什麼我叫你做什麼,你都不聽?

親子溝通中,最讓媽媽氣餒和沮喪的事叫“沒聽進去”。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困擾,感覺自己像“鬼打牆”,成天不停地對孩子反覆唸經,從幼兒期到青少年階段,甚至用吼叫的方式重複同樣的話,而這些話都變成孩子長大後記憶中的“魔音穿腦”。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那麼,孩子為何總是把媽媽的話當成耳邊風呢?

資深親子溝通專家趙雅麗老師在《媽媽會溝通,孩子更優秀》中說:

無論你說什麼,孩子都不聽,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你的話帶有強烈的管束意味,卻毫無具體的約束辦法與執行力,且一說再說,讓孩子的聽覺彈性疲乏,毫無反應。

事實上,如果你仔細檢視自己平常的管教模式,就不難發現,你在對孩子尤其是幼兒說話時,常常犯了以下四個錯誤。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1.大事小事都用吼叫警告

無論發生大事、小事,你都是用一貫的怒吼來警告孩子,讓他們無法分辨你的警告是真、是假。

你的指令聽來像是在宣洩自己失控的情緒,而無法讓孩子正確地聽出問題的嚴重性。

當這樣的警告無時不在,孩子會感覺“信息超載”而自動進行選擇性的傾聽,過濾掉這些聽來如同噪音,既聽不清楚又沒有意義的訊息,就像錄音機過濾訊息般,完全不去迴應。

久而久之,他們會習慣性忽視媽媽向他發出的任何訊息。

"

孫儷發了一條微博:

“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很多網友都十分贊同孫儷的教育理念,也值得每位媽媽學習。

然而有些媽媽卻說,道理我們都懂,但是在自己非常生氣的時候,真的很難做到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說教,放任為之不說教更是不可能。

以下情境,媽媽們應該都很熟悉:

媽媽:

“為什麼叫你做什麼,你都不聽?”

“叫你收玩具,你不聽!”

“叫你吃飯去,你不聽!”

“叫你睡覺去,你不聽!”

“叫你安靜點,你不聽!”

“叫你別亂跑,你不聽!”

為什麼我叫你做什麼,你都不聽?

親子溝通中,最讓媽媽氣餒和沮喪的事叫“沒聽進去”。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困擾,感覺自己像“鬼打牆”,成天不停地對孩子反覆唸經,從幼兒期到青少年階段,甚至用吼叫的方式重複同樣的話,而這些話都變成孩子長大後記憶中的“魔音穿腦”。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那麼,孩子為何總是把媽媽的話當成耳邊風呢?

資深親子溝通專家趙雅麗老師在《媽媽會溝通,孩子更優秀》中說:

無論你說什麼,孩子都不聽,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你的話帶有強烈的管束意味,卻毫無具體的約束辦法與執行力,且一說再說,讓孩子的聽覺彈性疲乏,毫無反應。

事實上,如果你仔細檢視自己平常的管教模式,就不難發現,你在對孩子尤其是幼兒說話時,常常犯了以下四個錯誤。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1.大事小事都用吼叫警告

無論發生大事、小事,你都是用一貫的怒吼來警告孩子,讓他們無法分辨你的警告是真、是假。

你的指令聽來像是在宣洩自己失控的情緒,而無法讓孩子正確地聽出問題的嚴重性。

當這樣的警告無時不在,孩子會感覺“信息超載”而自動進行選擇性的傾聽,過濾掉這些聽來如同噪音,既聽不清楚又沒有意義的訊息,就像錄音機過濾訊息般,完全不去迴應。

久而久之,他們會習慣性忽視媽媽向他發出的任何訊息。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2.動不動都使用命令式的負面語言

你是否經常使用命令式的負面語言來威脅孩子,

比如:

“我命令你……”“我警告你……”

“你給我聽著……”

“你最好給我趕快……”

“你實在太笨了……”

“你太讓我失望了……”

“你真是可惡……”

“你要再哭,我就揍死你,讓你哭個夠!”

等等帶有命令、警告、責備、謾罵等負面語言。

這樣的語言如果成為媽媽的口頭禪,說再多、再狠的類似話語,都沒有任何意義,孩子不僅麻木無感,還會對媽媽的指示感到厭惡與反彈。

"

孫儷發了一條微博:

“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很多網友都十分贊同孫儷的教育理念,也值得每位媽媽學習。

然而有些媽媽卻說,道理我們都懂,但是在自己非常生氣的時候,真的很難做到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說教,放任為之不說教更是不可能。

以下情境,媽媽們應該都很熟悉:

媽媽:

“為什麼叫你做什麼,你都不聽?”

“叫你收玩具,你不聽!”

“叫你吃飯去,你不聽!”

“叫你睡覺去,你不聽!”

“叫你安靜點,你不聽!”

“叫你別亂跑,你不聽!”

為什麼我叫你做什麼,你都不聽?

親子溝通中,最讓媽媽氣餒和沮喪的事叫“沒聽進去”。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困擾,感覺自己像“鬼打牆”,成天不停地對孩子反覆唸經,從幼兒期到青少年階段,甚至用吼叫的方式重複同樣的話,而這些話都變成孩子長大後記憶中的“魔音穿腦”。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那麼,孩子為何總是把媽媽的話當成耳邊風呢?

資深親子溝通專家趙雅麗老師在《媽媽會溝通,孩子更優秀》中說:

無論你說什麼,孩子都不聽,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你的話帶有強烈的管束意味,卻毫無具體的約束辦法與執行力,且一說再說,讓孩子的聽覺彈性疲乏,毫無反應。

事實上,如果你仔細檢視自己平常的管教模式,就不難發現,你在對孩子尤其是幼兒說話時,常常犯了以下四個錯誤。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1.大事小事都用吼叫警告

無論發生大事、小事,你都是用一貫的怒吼來警告孩子,讓他們無法分辨你的警告是真、是假。

你的指令聽來像是在宣洩自己失控的情緒,而無法讓孩子正確地聽出問題的嚴重性。

當這樣的警告無時不在,孩子會感覺“信息超載”而自動進行選擇性的傾聽,過濾掉這些聽來如同噪音,既聽不清楚又沒有意義的訊息,就像錄音機過濾訊息般,完全不去迴應。

久而久之,他們會習慣性忽視媽媽向他發出的任何訊息。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2.動不動都使用命令式的負面語言

你是否經常使用命令式的負面語言來威脅孩子,

比如:

“我命令你……”“我警告你……”

“你給我聽著……”

“你最好給我趕快……”

“你實在太笨了……”

“你太讓我失望了……”

“你真是可惡……”

“你要再哭,我就揍死你,讓你哭個夠!”

等等帶有命令、警告、責備、謾罵等負面語言。

這樣的語言如果成為媽媽的口頭禪,說再多、再狠的類似話語,都沒有任何意義,孩子不僅麻木無感,還會對媽媽的指示感到厭惡與反彈。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3.成天嘮叨,令出不行,破壞威信

你是否也會利用威逼或利誘的兩極手法來和孩子互動。

例如會對孩子說:

“你再不好好吃飯,我就不要你了,把你送到孤兒院!”

“你再不聽話,我就叫警察來把你帶走!”

“你要是再不把這些玩具收好,我就把它們全部丟掉!”

“你要是再在馬路上亂跑,我就把你丟在這不管了!”

或者對小朋友利誘:

“你好好睡覺,媽媽才愛你!”

“你如果乖乖聽話,媽媽等下帶你去買玩具。”

這些你在氣頭下,不加思索地發出的狠話或禁令,既沒有顧及孩子的感受,你也不可能執行自己的責罰(因為你既不甘心丟掉他的玩具,也不可能把他丟在路上,或真的送他去孤兒院或警察局)。

媽媽若時常對孩子口頭命令、威脅,卻都只停留在字面的意義,而無實際行動時,孩子就會把媽媽的話當成耳邊風,如果每隔一陣,你就嘮叨一下,之後不了了之,孩子們就會認定媽媽只是愛嘮叨,而自己反正就是個討人厭的小孩,也就越來越皮。

媽媽往往不只給孩子1秒或5秒的改正時間,事實上,是好多個5秒或10秒。一次不靈,會一說再說給他好多次機會,讓孩子學到只要賴皮就沒事了,而當孩子耍賴時,你也絲毫沒有任何作為,你的禁令對他就永遠是耳邊風。

"

孫儷發了一條微博:

“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很多網友都十分贊同孫儷的教育理念,也值得每位媽媽學習。

然而有些媽媽卻說,道理我們都懂,但是在自己非常生氣的時候,真的很難做到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說教,放任為之不說教更是不可能。

以下情境,媽媽們應該都很熟悉:

媽媽:

“為什麼叫你做什麼,你都不聽?”

“叫你收玩具,你不聽!”

“叫你吃飯去,你不聽!”

“叫你睡覺去,你不聽!”

“叫你安靜點,你不聽!”

“叫你別亂跑,你不聽!”

為什麼我叫你做什麼,你都不聽?

親子溝通中,最讓媽媽氣餒和沮喪的事叫“沒聽進去”。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困擾,感覺自己像“鬼打牆”,成天不停地對孩子反覆唸經,從幼兒期到青少年階段,甚至用吼叫的方式重複同樣的話,而這些話都變成孩子長大後記憶中的“魔音穿腦”。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那麼,孩子為何總是把媽媽的話當成耳邊風呢?

資深親子溝通專家趙雅麗老師在《媽媽會溝通,孩子更優秀》中說:

無論你說什麼,孩子都不聽,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你的話帶有強烈的管束意味,卻毫無具體的約束辦法與執行力,且一說再說,讓孩子的聽覺彈性疲乏,毫無反應。

事實上,如果你仔細檢視自己平常的管教模式,就不難發現,你在對孩子尤其是幼兒說話時,常常犯了以下四個錯誤。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1.大事小事都用吼叫警告

無論發生大事、小事,你都是用一貫的怒吼來警告孩子,讓他們無法分辨你的警告是真、是假。

你的指令聽來像是在宣洩自己失控的情緒,而無法讓孩子正確地聽出問題的嚴重性。

當這樣的警告無時不在,孩子會感覺“信息超載”而自動進行選擇性的傾聽,過濾掉這些聽來如同噪音,既聽不清楚又沒有意義的訊息,就像錄音機過濾訊息般,完全不去迴應。

久而久之,他們會習慣性忽視媽媽向他發出的任何訊息。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2.動不動都使用命令式的負面語言

你是否經常使用命令式的負面語言來威脅孩子,

比如:

“我命令你……”“我警告你……”

“你給我聽著……”

“你最好給我趕快……”

“你實在太笨了……”

“你太讓我失望了……”

“你真是可惡……”

“你要再哭,我就揍死你,讓你哭個夠!”

等等帶有命令、警告、責備、謾罵等負面語言。

這樣的語言如果成為媽媽的口頭禪,說再多、再狠的類似話語,都沒有任何意義,孩子不僅麻木無感,還會對媽媽的指示感到厭惡與反彈。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3.成天嘮叨,令出不行,破壞威信

你是否也會利用威逼或利誘的兩極手法來和孩子互動。

例如會對孩子說:

“你再不好好吃飯,我就不要你了,把你送到孤兒院!”

“你再不聽話,我就叫警察來把你帶走!”

“你要是再不把這些玩具收好,我就把它們全部丟掉!”

“你要是再在馬路上亂跑,我就把你丟在這不管了!”

或者對小朋友利誘:

“你好好睡覺,媽媽才愛你!”

“你如果乖乖聽話,媽媽等下帶你去買玩具。”

這些你在氣頭下,不加思索地發出的狠話或禁令,既沒有顧及孩子的感受,你也不可能執行自己的責罰(因為你既不甘心丟掉他的玩具,也不可能把他丟在路上,或真的送他去孤兒院或警察局)。

媽媽若時常對孩子口頭命令、威脅,卻都只停留在字面的意義,而無實際行動時,孩子就會把媽媽的話當成耳邊風,如果每隔一陣,你就嘮叨一下,之後不了了之,孩子們就會認定媽媽只是愛嘮叨,而自己反正就是個討人厭的小孩,也就越來越皮。

媽媽往往不只給孩子1秒或5秒的改正時間,事實上,是好多個5秒或10秒。一次不靈,會一說再說給他好多次機會,讓孩子學到只要賴皮就沒事了,而當孩子耍賴時,你也絲毫沒有任何作為,你的禁令對他就永遠是耳邊風。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無論如何,我們作為媽媽不要忽略了,即使一個兩歲大的孩子,他也已經開始有了自主意識,並開始模擬媽媽的角色與拷貝媽媽的行為甚至情緒模式,所以你對他的正確傾聽與迴應可以從這時展開。

親愛的媽媽,請不要輕視正確傾聽孩子的需要,幼兒其實是從你的角色扮演中,學習到日後的人際溝通模式。孫儷自己也在微博中分享過自己怎麼和等等、小花妹妹兩個孩子溝通,媽媽們如果想學習的話,可以去微博看看。

所以請不要再以叫囂威脅的方式來對待孩子。媽媽們要以平和、尊重的方式傾聽和迴應幼兒的需要,開始問問他:

“要吃半碗飯還是一碗飯?

要白煮蛋還是煎蛋?

要喝冷水還是熱水?

要穿紅色還是藍色的上衣?”

對孩子來說,這就已經是一種溫柔的傾聽與對待。

媽媽需要在孩子幼小時就建立尊重的傾聽態度,在可能的範圍內,讓他們在不影響大局的情況下,自己做些生活中的選擇,並從中學習做他們自己,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對媽媽的親近勢必感到很自在,也更願意與媽媽做真心的溝通交流。

這樣媽媽們才能把正確的人生態度傳遞給你的孩子,讓你的孩子避免走上彎路。

所以媽媽一定要會溝通,這樣才能幫助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

"

孫儷發了一條微博:

“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很多網友都十分贊同孫儷的教育理念,也值得每位媽媽學習。

然而有些媽媽卻說,道理我們都懂,但是在自己非常生氣的時候,真的很難做到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說教,放任為之不說教更是不可能。

以下情境,媽媽們應該都很熟悉:

媽媽:

“為什麼叫你做什麼,你都不聽?”

“叫你收玩具,你不聽!”

“叫你吃飯去,你不聽!”

“叫你睡覺去,你不聽!”

“叫你安靜點,你不聽!”

“叫你別亂跑,你不聽!”

為什麼我叫你做什麼,你都不聽?

親子溝通中,最讓媽媽氣餒和沮喪的事叫“沒聽進去”。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困擾,感覺自己像“鬼打牆”,成天不停地對孩子反覆唸經,從幼兒期到青少年階段,甚至用吼叫的方式重複同樣的話,而這些話都變成孩子長大後記憶中的“魔音穿腦”。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那麼,孩子為何總是把媽媽的話當成耳邊風呢?

資深親子溝通專家趙雅麗老師在《媽媽會溝通,孩子更優秀》中說:

無論你說什麼,孩子都不聽,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你的話帶有強烈的管束意味,卻毫無具體的約束辦法與執行力,且一說再說,讓孩子的聽覺彈性疲乏,毫無反應。

事實上,如果你仔細檢視自己平常的管教模式,就不難發現,你在對孩子尤其是幼兒說話時,常常犯了以下四個錯誤。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1.大事小事都用吼叫警告

無論發生大事、小事,你都是用一貫的怒吼來警告孩子,讓他們無法分辨你的警告是真、是假。

你的指令聽來像是在宣洩自己失控的情緒,而無法讓孩子正確地聽出問題的嚴重性。

當這樣的警告無時不在,孩子會感覺“信息超載”而自動進行選擇性的傾聽,過濾掉這些聽來如同噪音,既聽不清楚又沒有意義的訊息,就像錄音機過濾訊息般,完全不去迴應。

久而久之,他們會習慣性忽視媽媽向他發出的任何訊息。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2.動不動都使用命令式的負面語言

你是否經常使用命令式的負面語言來威脅孩子,

比如:

“我命令你……”“我警告你……”

“你給我聽著……”

“你最好給我趕快……”

“你實在太笨了……”

“你太讓我失望了……”

“你真是可惡……”

“你要再哭,我就揍死你,讓你哭個夠!”

等等帶有命令、警告、責備、謾罵等負面語言。

這樣的語言如果成為媽媽的口頭禪,說再多、再狠的類似話語,都沒有任何意義,孩子不僅麻木無感,還會對媽媽的指示感到厭惡與反彈。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3.成天嘮叨,令出不行,破壞威信

你是否也會利用威逼或利誘的兩極手法來和孩子互動。

例如會對孩子說:

“你再不好好吃飯,我就不要你了,把你送到孤兒院!”

“你再不聽話,我就叫警察來把你帶走!”

“你要是再不把這些玩具收好,我就把它們全部丟掉!”

“你要是再在馬路上亂跑,我就把你丟在這不管了!”

或者對小朋友利誘:

“你好好睡覺,媽媽才愛你!”

“你如果乖乖聽話,媽媽等下帶你去買玩具。”

這些你在氣頭下,不加思索地發出的狠話或禁令,既沒有顧及孩子的感受,你也不可能執行自己的責罰(因為你既不甘心丟掉他的玩具,也不可能把他丟在路上,或真的送他去孤兒院或警察局)。

媽媽若時常對孩子口頭命令、威脅,卻都只停留在字面的意義,而無實際行動時,孩子就會把媽媽的話當成耳邊風,如果每隔一陣,你就嘮叨一下,之後不了了之,孩子們就會認定媽媽只是愛嘮叨,而自己反正就是個討人厭的小孩,也就越來越皮。

媽媽往往不只給孩子1秒或5秒的改正時間,事實上,是好多個5秒或10秒。一次不靈,會一說再說給他好多次機會,讓孩子學到只要賴皮就沒事了,而當孩子耍賴時,你也絲毫沒有任何作為,你的禁令對他就永遠是耳邊風。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無論如何,我們作為媽媽不要忽略了,即使一個兩歲大的孩子,他也已經開始有了自主意識,並開始模擬媽媽的角色與拷貝媽媽的行為甚至情緒模式,所以你對他的正確傾聽與迴應可以從這時展開。

親愛的媽媽,請不要輕視正確傾聽孩子的需要,幼兒其實是從你的角色扮演中,學習到日後的人際溝通模式。孫儷自己也在微博中分享過自己怎麼和等等、小花妹妹兩個孩子溝通,媽媽們如果想學習的話,可以去微博看看。

所以請不要再以叫囂威脅的方式來對待孩子。媽媽們要以平和、尊重的方式傾聽和迴應幼兒的需要,開始問問他:

“要吃半碗飯還是一碗飯?

要白煮蛋還是煎蛋?

要喝冷水還是熱水?

要穿紅色還是藍色的上衣?”

對孩子來說,這就已經是一種溫柔的傾聽與對待。

媽媽需要在孩子幼小時就建立尊重的傾聽態度,在可能的範圍內,讓他們在不影響大局的情況下,自己做些生活中的選擇,並從中學習做他們自己,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對媽媽的親近勢必感到很自在,也更願意與媽媽做真心的溝通交流。

這樣媽媽們才能把正確的人生態度傳遞給你的孩子,讓你的孩子避免走上彎路。

所以媽媽一定要會溝通,這樣才能幫助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

孫儷:會溝通的媽媽能讓孩子更優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