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為人父母的時候,記得多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不完美媽媽 心理學 人生第一份工作 心理相先生 2019-08-28
"

有的人在關係中可以做自己,同時也可以和別人保持親密。但有的人總是處在兩個極端,要麼退回到自己的想象世界,體驗著孤獨;要麼討好、敏感,沒有自我,當然還有一些人同時體驗著這兩種感受。

無論是哪一種體驗和感受,這類人有一個共同的經歷,就是在生命早期,不被愛,不被父母無條件的愛。

"

有的人在關係中可以做自己,同時也可以和別人保持親密。但有的人總是處在兩個極端,要麼退回到自己的想象世界,體驗著孤獨;要麼討好、敏感,沒有自我,當然還有一些人同時體驗著這兩種感受。

無論是哪一種體驗和感受,這類人有一個共同的經歷,就是在生命早期,不被愛,不被父母無條件的愛。

心理學:為人父母的時候,記得多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我有個來訪者A,她是一位企業高管,有著非常不錯的相貌、職業、學歷,可是她無法與別人親近。工作能力很強,但是人際關係也很糟糕,公司的同事在背後都稱她是行走的“男人婆”。如果用外在的說法評價,她高傲、自戀。

她是家裡的獨生女,老家剛開始在一個縣城,後面搬到下面的一個鄉鎮上。父母有一定的學識,但老一輩的傳統思想是深入到骨髓裡的,他們生了她這一個女孩子,意識上認為自己是知識分子,是城裡來的,但是還是以男孩子的標準來要求她。

這導致她父母對她的愛總是帶有條件,比如學習成績必須要非常好,不準和鄰居家的孩子一起玩,因為她的父母一直有一種城裡人的優越感,認為鄉下的孩子會把他們的孩子帶壞。

她只有做到了,才會得到母親的笑臉,得到父親的關注。

她從小沒有幾個朋友,並且受父母的影響,有一種不知所謂的優越感,覺得自己是優秀的,也應該是優秀的。

她的這種成長和發展結果,有個很重要的誘導因素就是父母對她有條件的愛,她為了獲得父母的愛與關注,她按照父母的要求成長和發展。

最終當她和父母分離,過屬於自己的生活時,她才發現,她從小到大,沒有習得怎麼樣跟人建立關係,怎麼樣和人親近、親密。

於是她就退回去,退到自己的想象世界,用驕傲,用工作能力等物質化、屬性化的東西給自己添加防禦,讓別人不敢、不能靠近自己,因為一旦別人靠近她,跟她建立關係,她就會手足無措。

"

有的人在關係中可以做自己,同時也可以和別人保持親密。但有的人總是處在兩個極端,要麼退回到自己的想象世界,體驗著孤獨;要麼討好、敏感,沒有自我,當然還有一些人同時體驗著這兩種感受。

無論是哪一種體驗和感受,這類人有一個共同的經歷,就是在生命早期,不被愛,不被父母無條件的愛。

心理學:為人父母的時候,記得多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我有個來訪者A,她是一位企業高管,有著非常不錯的相貌、職業、學歷,可是她無法與別人親近。工作能力很強,但是人際關係也很糟糕,公司的同事在背後都稱她是行走的“男人婆”。如果用外在的說法評價,她高傲、自戀。

她是家裡的獨生女,老家剛開始在一個縣城,後面搬到下面的一個鄉鎮上。父母有一定的學識,但老一輩的傳統思想是深入到骨髓裡的,他們生了她這一個女孩子,意識上認為自己是知識分子,是城裡來的,但是還是以男孩子的標準來要求她。

這導致她父母對她的愛總是帶有條件,比如學習成績必須要非常好,不準和鄰居家的孩子一起玩,因為她的父母一直有一種城裡人的優越感,認為鄉下的孩子會把他們的孩子帶壞。

她只有做到了,才會得到母親的笑臉,得到父親的關注。

她從小沒有幾個朋友,並且受父母的影響,有一種不知所謂的優越感,覺得自己是優秀的,也應該是優秀的。

她的這種成長和發展結果,有個很重要的誘導因素就是父母對她有條件的愛,她為了獲得父母的愛與關注,她按照父母的要求成長和發展。

最終當她和父母分離,過屬於自己的生活時,她才發現,她從小到大,沒有習得怎麼樣跟人建立關係,怎麼樣和人親近、親密。

於是她就退回去,退到自己的想象世界,用驕傲,用工作能力等物質化、屬性化的東西給自己添加防禦,讓別人不敢、不能靠近自己,因為一旦別人靠近她,跟她建立關係,她就會手足無措。

心理學:為人父母的時候,記得多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另一位來訪者,他有著看起來不錯的關係,朋友有一些,也構建了自己的親密關係,可是他卻時常感到很累,沒有精力。

因為他在人際關係中敏感、討好,敏感的人好比有一對像觸角一樣的雷達,專門探測關係中的變化,專門感受那些對自己不利的負面跡象。

這樣的人能不累嗎?心理能量也是守恆的,一個勁的釋放,還要將收集來的信息加工,做出行為,肯定會累,會疲乏。

他在關係中不會拒絕別人,不願意麻煩別人,儘可能的順應別人,因此不得不壓抑自己,甚至有的時候還會自我攻擊。

比如,朋友跟他借錢,其實他自己也沒有多少閒錢,但是他會優先滿足對方,若他遲疑、考慮,自己的內心就會受到譴責、內疚。

“你怎麼這麼自私,你就不能為別人考慮一下嗎?”,這樣的心理活動,就是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所說的自我攻擊。

弗洛伊德認為生物都有著本能的攻擊性,這是一種生命力,也是用來守護自己心理邊界的工具,比如憤怒。並且這種生命力不能總是處於壓抑狀態,否則它就會轉向攻擊自己,產生自責、內疚的情緒。

"

有的人在關係中可以做自己,同時也可以和別人保持親密。但有的人總是處在兩個極端,要麼退回到自己的想象世界,體驗著孤獨;要麼討好、敏感,沒有自我,當然還有一些人同時體驗著這兩種感受。

無論是哪一種體驗和感受,這類人有一個共同的經歷,就是在生命早期,不被愛,不被父母無條件的愛。

心理學:為人父母的時候,記得多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我有個來訪者A,她是一位企業高管,有著非常不錯的相貌、職業、學歷,可是她無法與別人親近。工作能力很強,但是人際關係也很糟糕,公司的同事在背後都稱她是行走的“男人婆”。如果用外在的說法評價,她高傲、自戀。

她是家裡的獨生女,老家剛開始在一個縣城,後面搬到下面的一個鄉鎮上。父母有一定的學識,但老一輩的傳統思想是深入到骨髓裡的,他們生了她這一個女孩子,意識上認為自己是知識分子,是城裡來的,但是還是以男孩子的標準來要求她。

這導致她父母對她的愛總是帶有條件,比如學習成績必須要非常好,不準和鄰居家的孩子一起玩,因為她的父母一直有一種城裡人的優越感,認為鄉下的孩子會把他們的孩子帶壞。

她只有做到了,才會得到母親的笑臉,得到父親的關注。

她從小沒有幾個朋友,並且受父母的影響,有一種不知所謂的優越感,覺得自己是優秀的,也應該是優秀的。

她的這種成長和發展結果,有個很重要的誘導因素就是父母對她有條件的愛,她為了獲得父母的愛與關注,她按照父母的要求成長和發展。

最終當她和父母分離,過屬於自己的生活時,她才發現,她從小到大,沒有習得怎麼樣跟人建立關係,怎麼樣和人親近、親密。

於是她就退回去,退到自己的想象世界,用驕傲,用工作能力等物質化、屬性化的東西給自己添加防禦,讓別人不敢、不能靠近自己,因為一旦別人靠近她,跟她建立關係,她就會手足無措。

心理學:為人父母的時候,記得多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另一位來訪者,他有著看起來不錯的關係,朋友有一些,也構建了自己的親密關係,可是他卻時常感到很累,沒有精力。

因為他在人際關係中敏感、討好,敏感的人好比有一對像觸角一樣的雷達,專門探測關係中的變化,專門感受那些對自己不利的負面跡象。

這樣的人能不累嗎?心理能量也是守恆的,一個勁的釋放,還要將收集來的信息加工,做出行為,肯定會累,會疲乏。

他在關係中不會拒絕別人,不願意麻煩別人,儘可能的順應別人,因此不得不壓抑自己,甚至有的時候還會自我攻擊。

比如,朋友跟他借錢,其實他自己也沒有多少閒錢,但是他會優先滿足對方,若他遲疑、考慮,自己的內心就會受到譴責、內疚。

“你怎麼這麼自私,你就不能為別人考慮一下嗎?”,這樣的心理活動,就是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所說的自我攻擊。

弗洛伊德認為生物都有著本能的攻擊性,這是一種生命力,也是用來守護自己心理邊界的工具,比如憤怒。並且這種生命力不能總是處於壓抑狀態,否則它就會轉向攻擊自己,產生自責、內疚的情緒。

心理學:為人父母的時候,記得多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為什麼我的這位來訪者有著這樣的心理習慣呢?

因為他從小習得了這種方式,如果說性格是一個人的防禦,是他用來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的話,那麼我的這位來訪者,他所謂的敏感、討好,必然有他存在的道理。

果不其然,這位來訪者從小被父母寄養在親戚家,父母在廣東打工,每個月給親戚匯錢,他和親戚的孩子在一起生活,但是受到的待遇完全不一樣。

比如,他需要放學後去給家裡的牛割草,和他一般高的揹簍裝滿了草,他蹣跚著爬過小山坡到家,才可以吃飯,有的時候,親戚都吃完了,給他留下一些,他說他狼吞虎嚥的在院子裡吃飯的情景,他一輩子都忘不了。

就是在這樣的生長環境下,他變得討好,敏感,他會去迎合親戚的孩子,跟他們玩,他也會去觀察親戚的臉色、喜好,做他們高興的事情,只有這樣他才會獲得他們的愛與關注。

在那個時候,敏感、討好,成為了他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成為了他獲取愛與關注的唯一方式,所以他一直將這種方式沿用,直到現在還用這種方式來和他人互動。

這就是造成他現如今心理問題的根源,即當初父母(或父母身份的其他大人)給他的愛與關注,充滿了條件。

由以上兩個事例我們可以看出,父母給孩子的愛如果充滿條件,孩子在成年之後,就會表現出很多問題,就會給他的成長和發展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希望這一點,當我們為人父母的時候能謹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