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忍不住打孩子,真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嗎?問題出在爸媽情緒上'

不完美媽媽 跳槽那些事兒 服裝 佳妤媽媽 2019-08-23
"

作為80後和90後媽媽,腦海中深知教育孩子不能靠打,好孩子不是打出來的,而是教出來的,依靠打罵孩子來讓孩子“長記性”,反而適得其反。

雖然這些道理年輕媽媽們都知道,但很多時候還是忍不住跟孩子發脾氣,甚至動手去打孩子。

就比如,我們工作了一天回到家,本身就是勞累困頓集於一身,但家裡的孩子卻又不給自己省心,不是寫作業的時候貪玩就是不好好吃飯。

甚至還會打壞家裡的東西,儘管不想去凶孩子和打孩子,但心中總是有一股無名火,忍不住要發洩出來,但事後卻十分愧疚。

"

作為80後和90後媽媽,腦海中深知教育孩子不能靠打,好孩子不是打出來的,而是教出來的,依靠打罵孩子來讓孩子“長記性”,反而適得其反。

雖然這些道理年輕媽媽們都知道,但很多時候還是忍不住跟孩子發脾氣,甚至動手去打孩子。

就比如,我們工作了一天回到家,本身就是勞累困頓集於一身,但家裡的孩子卻又不給自己省心,不是寫作業的時候貪玩就是不好好吃飯。

甚至還會打壞家裡的東西,儘管不想去凶孩子和打孩子,但心中總是有一股無名火,忍不住要發洩出來,但事後卻十分愧疚。

父母忍不住打孩子,真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嗎?問題出在爸媽情緒上

孩子越長越大,媽媽卻變得容易生氣

元寶媽跟我說,最近她發現隨著孩子越長越大,自己對孩子發脾氣的頻率卻越來越多。

也難怪,元寶如今已經6歲了,但人小鬼大,跟很多小男孩一樣,特別淘氣。早晨出門前新換的乾淨衣服,晚上回來後又是一身土,腿上偶爾還會擦破點皮。

在家寫作業的時候,明明飯後2個小時就能完成的家庭作業,貪玩好動的元寶愣是拖到了半夜,只要元寶媽媽離開一會,就玩一玩這個、碰一碰那個。

遇到元寶跟自己頂嘴的時候,元寶媽媽更是氣上加氣,不教訓一下兒子發洩不了自己心中的無名之火。

但事後看著委屈的兒子,卻十分後悔,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

你對孩子發火,並不完全是他做錯了事

其實細心的你會漸漸發現,很多時候你對孩子發火,並不僅僅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

就比如孩子打壞了家裡的碗,媽媽當時氣得打了孩子一下,但事後又十分後悔,覺得僅僅是打碎了一個碗而已,根本不至於對孩子動粗。

但就是忍不住,想在孩子身上發洩一下,搞不清自己的情緒到底是從何而來。

其實當你對孩子發脾氣、動粗的時候,並不是完全因為孩子做了錯事,當然也不完全是父母的錯,錯都在我們的本身情緒。

"

作為80後和90後媽媽,腦海中深知教育孩子不能靠打,好孩子不是打出來的,而是教出來的,依靠打罵孩子來讓孩子“長記性”,反而適得其反。

雖然這些道理年輕媽媽們都知道,但很多時候還是忍不住跟孩子發脾氣,甚至動手去打孩子。

就比如,我們工作了一天回到家,本身就是勞累困頓集於一身,但家裡的孩子卻又不給自己省心,不是寫作業的時候貪玩就是不好好吃飯。

甚至還會打壞家裡的東西,儘管不想去凶孩子和打孩子,但心中總是有一股無名火,忍不住要發洩出來,但事後卻十分愧疚。

父母忍不住打孩子,真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嗎?問題出在爸媽情緒上

孩子越長越大,媽媽卻變得容易生氣

元寶媽跟我說,最近她發現隨著孩子越長越大,自己對孩子發脾氣的頻率卻越來越多。

也難怪,元寶如今已經6歲了,但人小鬼大,跟很多小男孩一樣,特別淘氣。早晨出門前新換的乾淨衣服,晚上回來後又是一身土,腿上偶爾還會擦破點皮。

在家寫作業的時候,明明飯後2個小時就能完成的家庭作業,貪玩好動的元寶愣是拖到了半夜,只要元寶媽媽離開一會,就玩一玩這個、碰一碰那個。

遇到元寶跟自己頂嘴的時候,元寶媽媽更是氣上加氣,不教訓一下兒子發洩不了自己心中的無名之火。

但事後看著委屈的兒子,卻十分後悔,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

你對孩子發火,並不完全是他做錯了事

其實細心的你會漸漸發現,很多時候你對孩子發火,並不僅僅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

就比如孩子打壞了家裡的碗,媽媽當時氣得打了孩子一下,但事後又十分後悔,覺得僅僅是打碎了一個碗而已,根本不至於對孩子動粗。

但就是忍不住,想在孩子身上發洩一下,搞不清自己的情緒到底是從何而來。

其實當你對孩子發脾氣、動粗的時候,並不是完全因為孩子做了錯事,當然也不完全是父母的錯,錯都在我們的本身情緒。

父母忍不住打孩子,真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嗎?問題出在爸媽情緒上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西格爾曾表示:

人的大腦中,有一塊參與控制情緒的組織叫前額葉皮質,而前額葉皮質的張開與閉合,也決定了人是否有能力控制自身的情緒。

換句話說,當你本身的情緒就十分糟糕時,比如當你工作了一天,帶著工作時的疲憊和糟糕的情緒回到家,此時你的前額葉皮質屬於張開狀態,處理情緒的能力比較差。

然而就在此時,本想一個人安靜一下的你,卻遭到孩子在旁邊搗亂,央求著你陪他玩,甚至一不小心打壞了家裡的東西,你就會忍不住發脾氣。

這就是前額葉皮質張開時,所對你產生的影響。然而換一個角度想,當你內心十分平和,前額葉皮質處於閉合的狀態時,這些小錯誤,也並不能引起你的怒火。

因此,家長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其實原因不外乎有三點。

1.孩子的的確確是做了很惡劣的錯事,甚至如果放任不管,孩子會養成一個惡性習慣。或者孩子的錯事,對別人和對你造成了麻煩和困擾。

2.家長本身的情緒就不佳,在工作上、家事上承受了太多疲勞和壓力,甚至受到了委屈。因此,你此時也會忍不住將你的情緒垃圾傾倒在孩子的身上。

3.受你的原生家庭影響,你父母的那一代人本身也不懂得控制自身的脾氣,因此你受父母的影響,控制脾氣的能力也不強。

"

作為80後和90後媽媽,腦海中深知教育孩子不能靠打,好孩子不是打出來的,而是教出來的,依靠打罵孩子來讓孩子“長記性”,反而適得其反。

雖然這些道理年輕媽媽們都知道,但很多時候還是忍不住跟孩子發脾氣,甚至動手去打孩子。

就比如,我們工作了一天回到家,本身就是勞累困頓集於一身,但家裡的孩子卻又不給自己省心,不是寫作業的時候貪玩就是不好好吃飯。

甚至還會打壞家裡的東西,儘管不想去凶孩子和打孩子,但心中總是有一股無名火,忍不住要發洩出來,但事後卻十分愧疚。

父母忍不住打孩子,真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嗎?問題出在爸媽情緒上

孩子越長越大,媽媽卻變得容易生氣

元寶媽跟我說,最近她發現隨著孩子越長越大,自己對孩子發脾氣的頻率卻越來越多。

也難怪,元寶如今已經6歲了,但人小鬼大,跟很多小男孩一樣,特別淘氣。早晨出門前新換的乾淨衣服,晚上回來後又是一身土,腿上偶爾還會擦破點皮。

在家寫作業的時候,明明飯後2個小時就能完成的家庭作業,貪玩好動的元寶愣是拖到了半夜,只要元寶媽媽離開一會,就玩一玩這個、碰一碰那個。

遇到元寶跟自己頂嘴的時候,元寶媽媽更是氣上加氣,不教訓一下兒子發洩不了自己心中的無名之火。

但事後看著委屈的兒子,卻十分後悔,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

你對孩子發火,並不完全是他做錯了事

其實細心的你會漸漸發現,很多時候你對孩子發火,並不僅僅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

就比如孩子打壞了家裡的碗,媽媽當時氣得打了孩子一下,但事後又十分後悔,覺得僅僅是打碎了一個碗而已,根本不至於對孩子動粗。

但就是忍不住,想在孩子身上發洩一下,搞不清自己的情緒到底是從何而來。

其實當你對孩子發脾氣、動粗的時候,並不是完全因為孩子做了錯事,當然也不完全是父母的錯,錯都在我們的本身情緒。

父母忍不住打孩子,真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嗎?問題出在爸媽情緒上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西格爾曾表示:

人的大腦中,有一塊參與控制情緒的組織叫前額葉皮質,而前額葉皮質的張開與閉合,也決定了人是否有能力控制自身的情緒。

換句話說,當你本身的情緒就十分糟糕時,比如當你工作了一天,帶著工作時的疲憊和糟糕的情緒回到家,此時你的前額葉皮質屬於張開狀態,處理情緒的能力比較差。

然而就在此時,本想一個人安靜一下的你,卻遭到孩子在旁邊搗亂,央求著你陪他玩,甚至一不小心打壞了家裡的東西,你就會忍不住發脾氣。

這就是前額葉皮質張開時,所對你產生的影響。然而換一個角度想,當你內心十分平和,前額葉皮質處於閉合的狀態時,這些小錯誤,也並不能引起你的怒火。

因此,家長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其實原因不外乎有三點。

1.孩子的的確確是做了很惡劣的錯事,甚至如果放任不管,孩子會養成一個惡性習慣。或者孩子的錯事,對別人和對你造成了麻煩和困擾。

2.家長本身的情緒就不佳,在工作上、家事上承受了太多疲勞和壓力,甚至受到了委屈。因此,你此時也會忍不住將你的情緒垃圾傾倒在孩子的身上。

3.受你的原生家庭影響,你父母的那一代人本身也不懂得控制自身的脾氣,因此你受父母的影響,控制脾氣的能力也不強。

父母忍不住打孩子,真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嗎?問題出在爸媽情緒上

如果你控制不住情緒,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上面每一處色彩都要由父母來填。你每次打孩子就像是在樹上釘一顆釘子,儘管你事後拔了下來,但留在上面的孔卻永遠消失不掉。

眾所周知,靠打的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大多數步入青春期後會更加叛逆,每一次父母對他們的打罵,他們都會牢記在心,甚至會有暴力傾向,遇事衝動。

其次,有些孩子不會叛逆,但心理卻極其自卑、內向,同時又膽怯,不願意與外界交流。

綜上所述,一個經常被父母打罵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起控制情緒的能力也很差,這種現象在青春期時,表現得要更加明顯。

而我們反過來看那些有能力控制情緒的爸媽,他們的孩子是怎麼樣的。根據世界兒童心理調查組表示:

父母若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同樣孩子也有很想的情緒管理能力,同時他們會更加聰明、更加陽光。

可以見得,父母的情緒管理能力,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至關重要。

記得我家以前的鄰居,他們家的孩子自從上了初中以後,接觸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學,在這期間這個孩子學會了打架、抽菸。

一言不合就動手打同學不說,到了後來發展到都敢跟老師動手。而這孩子的爸媽,也就是我曾經的鄰居,就是那種喜歡打孩子的家長。

從前,晚上經常能夠聽到他們家的吵鬧聲,仔細聽都能聽出來,他們夫婦在打孩子。然而現如今孩子步入青春期後,父母也不敢再打孩子了,因為孩子已經可以反抗了。

父母打孩子,不僅僅會在孩子的心中積累怨氣,然而對其造成的心理傷害也是不能小看的。

以至於我們後面所看到的孩子種種極端行為,都源自於曾經喜歡打罵孩子的父母。在這種被傷害的背後,所經歷的是父母所看不到的心理扭曲。

"

作為80後和90後媽媽,腦海中深知教育孩子不能靠打,好孩子不是打出來的,而是教出來的,依靠打罵孩子來讓孩子“長記性”,反而適得其反。

雖然這些道理年輕媽媽們都知道,但很多時候還是忍不住跟孩子發脾氣,甚至動手去打孩子。

就比如,我們工作了一天回到家,本身就是勞累困頓集於一身,但家裡的孩子卻又不給自己省心,不是寫作業的時候貪玩就是不好好吃飯。

甚至還會打壞家裡的東西,儘管不想去凶孩子和打孩子,但心中總是有一股無名火,忍不住要發洩出來,但事後卻十分愧疚。

父母忍不住打孩子,真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嗎?問題出在爸媽情緒上

孩子越長越大,媽媽卻變得容易生氣

元寶媽跟我說,最近她發現隨著孩子越長越大,自己對孩子發脾氣的頻率卻越來越多。

也難怪,元寶如今已經6歲了,但人小鬼大,跟很多小男孩一樣,特別淘氣。早晨出門前新換的乾淨衣服,晚上回來後又是一身土,腿上偶爾還會擦破點皮。

在家寫作業的時候,明明飯後2個小時就能完成的家庭作業,貪玩好動的元寶愣是拖到了半夜,只要元寶媽媽離開一會,就玩一玩這個、碰一碰那個。

遇到元寶跟自己頂嘴的時候,元寶媽媽更是氣上加氣,不教訓一下兒子發洩不了自己心中的無名之火。

但事後看著委屈的兒子,卻十分後悔,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

你對孩子發火,並不完全是他做錯了事

其實細心的你會漸漸發現,很多時候你對孩子發火,並不僅僅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

就比如孩子打壞了家裡的碗,媽媽當時氣得打了孩子一下,但事後又十分後悔,覺得僅僅是打碎了一個碗而已,根本不至於對孩子動粗。

但就是忍不住,想在孩子身上發洩一下,搞不清自己的情緒到底是從何而來。

其實當你對孩子發脾氣、動粗的時候,並不是完全因為孩子做了錯事,當然也不完全是父母的錯,錯都在我們的本身情緒。

父母忍不住打孩子,真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嗎?問題出在爸媽情緒上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西格爾曾表示:

人的大腦中,有一塊參與控制情緒的組織叫前額葉皮質,而前額葉皮質的張開與閉合,也決定了人是否有能力控制自身的情緒。

換句話說,當你本身的情緒就十分糟糕時,比如當你工作了一天,帶著工作時的疲憊和糟糕的情緒回到家,此時你的前額葉皮質屬於張開狀態,處理情緒的能力比較差。

然而就在此時,本想一個人安靜一下的你,卻遭到孩子在旁邊搗亂,央求著你陪他玩,甚至一不小心打壞了家裡的東西,你就會忍不住發脾氣。

這就是前額葉皮質張開時,所對你產生的影響。然而換一個角度想,當你內心十分平和,前額葉皮質處於閉合的狀態時,這些小錯誤,也並不能引起你的怒火。

因此,家長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其實原因不外乎有三點。

1.孩子的的確確是做了很惡劣的錯事,甚至如果放任不管,孩子會養成一個惡性習慣。或者孩子的錯事,對別人和對你造成了麻煩和困擾。

2.家長本身的情緒就不佳,在工作上、家事上承受了太多疲勞和壓力,甚至受到了委屈。因此,你此時也會忍不住將你的情緒垃圾傾倒在孩子的身上。

3.受你的原生家庭影響,你父母的那一代人本身也不懂得控制自身的脾氣,因此你受父母的影響,控制脾氣的能力也不強。

父母忍不住打孩子,真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嗎?問題出在爸媽情緒上

如果你控制不住情緒,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上面每一處色彩都要由父母來填。你每次打孩子就像是在樹上釘一顆釘子,儘管你事後拔了下來,但留在上面的孔卻永遠消失不掉。

眾所周知,靠打的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大多數步入青春期後會更加叛逆,每一次父母對他們的打罵,他們都會牢記在心,甚至會有暴力傾向,遇事衝動。

其次,有些孩子不會叛逆,但心理卻極其自卑、內向,同時又膽怯,不願意與外界交流。

綜上所述,一個經常被父母打罵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起控制情緒的能力也很差,這種現象在青春期時,表現得要更加明顯。

而我們反過來看那些有能力控制情緒的爸媽,他們的孩子是怎麼樣的。根據世界兒童心理調查組表示:

父母若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同樣孩子也有很想的情緒管理能力,同時他們會更加聰明、更加陽光。

可以見得,父母的情緒管理能力,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至關重要。

記得我家以前的鄰居,他們家的孩子自從上了初中以後,接觸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學,在這期間這個孩子學會了打架、抽菸。

一言不合就動手打同學不說,到了後來發展到都敢跟老師動手。而這孩子的爸媽,也就是我曾經的鄰居,就是那種喜歡打孩子的家長。

從前,晚上經常能夠聽到他們家的吵鬧聲,仔細聽都能聽出來,他們夫婦在打孩子。然而現如今孩子步入青春期後,父母也不敢再打孩子了,因為孩子已經可以反抗了。

父母打孩子,不僅僅會在孩子的心中積累怨氣,然而對其造成的心理傷害也是不能小看的。

以至於我們後面所看到的孩子種種極端行為,都源自於曾經喜歡打罵孩子的父母。在這種被傷害的背後,所經歷的是父母所看不到的心理扭曲。

父母忍不住打孩子,真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嗎?問題出在爸媽情緒上

父母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手

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心頭寶貝,誰會忍心去打罵呢?

然而的的確確,做父母的都懂得,孩子如果氣人的時候,是真的氣人。本身你身心疲憊,然而孩子也不給你省心,你讓他做什麼,他偏跟你反著來。

因此,知道自己要控制不住情緒之前,首先要讓理性的思維跑到最前面。

1.把希望孩子做的事,轉化成行動

很多時候我不希望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走神,但只要父母一離開做自己的事,孩子就會偷偷玩起來,很多爸媽都會為之惱火,認為孩子不聽話。

其實這就好比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做過的“棉花糖實驗”,在實驗中,這位美國心理學家手中拿著一塊棉花糖。

同時對小朋友說:“你現在可以拿走這塊棉花糖,然而你若是再等待兩分鐘,你就可以從我手中拿走兩塊棉花糖。”

然而將近百分之70的孩子天性使然,並沒有熬得住那15分鐘,只拿了一塊棉花糖跑開了。

換句話說,孩子的自控能力、理解能力、辨認是非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他們難以控制自己按照父母期望的那個樣子去做。

因此,與其生氣、打罵孩子,不如讓孩子去行動,同時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就比如,如果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肯專心,那麼媽媽可以在孩子的旁邊陪著孩子讀書。一是孩子不敢再輕易走神,二是也給孩子營造了學習的氛圍。

時間長了,孩子也就習慣於專心寫作業了。

"

作為80後和90後媽媽,腦海中深知教育孩子不能靠打,好孩子不是打出來的,而是教出來的,依靠打罵孩子來讓孩子“長記性”,反而適得其反。

雖然這些道理年輕媽媽們都知道,但很多時候還是忍不住跟孩子發脾氣,甚至動手去打孩子。

就比如,我們工作了一天回到家,本身就是勞累困頓集於一身,但家裡的孩子卻又不給自己省心,不是寫作業的時候貪玩就是不好好吃飯。

甚至還會打壞家裡的東西,儘管不想去凶孩子和打孩子,但心中總是有一股無名火,忍不住要發洩出來,但事後卻十分愧疚。

父母忍不住打孩子,真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嗎?問題出在爸媽情緒上

孩子越長越大,媽媽卻變得容易生氣

元寶媽跟我說,最近她發現隨著孩子越長越大,自己對孩子發脾氣的頻率卻越來越多。

也難怪,元寶如今已經6歲了,但人小鬼大,跟很多小男孩一樣,特別淘氣。早晨出門前新換的乾淨衣服,晚上回來後又是一身土,腿上偶爾還會擦破點皮。

在家寫作業的時候,明明飯後2個小時就能完成的家庭作業,貪玩好動的元寶愣是拖到了半夜,只要元寶媽媽離開一會,就玩一玩這個、碰一碰那個。

遇到元寶跟自己頂嘴的時候,元寶媽媽更是氣上加氣,不教訓一下兒子發洩不了自己心中的無名之火。

但事後看著委屈的兒子,卻十分後悔,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

你對孩子發火,並不完全是他做錯了事

其實細心的你會漸漸發現,很多時候你對孩子發火,並不僅僅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

就比如孩子打壞了家裡的碗,媽媽當時氣得打了孩子一下,但事後又十分後悔,覺得僅僅是打碎了一個碗而已,根本不至於對孩子動粗。

但就是忍不住,想在孩子身上發洩一下,搞不清自己的情緒到底是從何而來。

其實當你對孩子發脾氣、動粗的時候,並不是完全因為孩子做了錯事,當然也不完全是父母的錯,錯都在我們的本身情緒。

父母忍不住打孩子,真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嗎?問題出在爸媽情緒上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西格爾曾表示:

人的大腦中,有一塊參與控制情緒的組織叫前額葉皮質,而前額葉皮質的張開與閉合,也決定了人是否有能力控制自身的情緒。

換句話說,當你本身的情緒就十分糟糕時,比如當你工作了一天,帶著工作時的疲憊和糟糕的情緒回到家,此時你的前額葉皮質屬於張開狀態,處理情緒的能力比較差。

然而就在此時,本想一個人安靜一下的你,卻遭到孩子在旁邊搗亂,央求著你陪他玩,甚至一不小心打壞了家裡的東西,你就會忍不住發脾氣。

這就是前額葉皮質張開時,所對你產生的影響。然而換一個角度想,當你內心十分平和,前額葉皮質處於閉合的狀態時,這些小錯誤,也並不能引起你的怒火。

因此,家長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其實原因不外乎有三點。

1.孩子的的確確是做了很惡劣的錯事,甚至如果放任不管,孩子會養成一個惡性習慣。或者孩子的錯事,對別人和對你造成了麻煩和困擾。

2.家長本身的情緒就不佳,在工作上、家事上承受了太多疲勞和壓力,甚至受到了委屈。因此,你此時也會忍不住將你的情緒垃圾傾倒在孩子的身上。

3.受你的原生家庭影響,你父母的那一代人本身也不懂得控制自身的脾氣,因此你受父母的影響,控制脾氣的能力也不強。

父母忍不住打孩子,真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嗎?問題出在爸媽情緒上

如果你控制不住情緒,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上面每一處色彩都要由父母來填。你每次打孩子就像是在樹上釘一顆釘子,儘管你事後拔了下來,但留在上面的孔卻永遠消失不掉。

眾所周知,靠打的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大多數步入青春期後會更加叛逆,每一次父母對他們的打罵,他們都會牢記在心,甚至會有暴力傾向,遇事衝動。

其次,有些孩子不會叛逆,但心理卻極其自卑、內向,同時又膽怯,不願意與外界交流。

綜上所述,一個經常被父母打罵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起控制情緒的能力也很差,這種現象在青春期時,表現得要更加明顯。

而我們反過來看那些有能力控制情緒的爸媽,他們的孩子是怎麼樣的。根據世界兒童心理調查組表示:

父母若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同樣孩子也有很想的情緒管理能力,同時他們會更加聰明、更加陽光。

可以見得,父母的情緒管理能力,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至關重要。

記得我家以前的鄰居,他們家的孩子自從上了初中以後,接觸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學,在這期間這個孩子學會了打架、抽菸。

一言不合就動手打同學不說,到了後來發展到都敢跟老師動手。而這孩子的爸媽,也就是我曾經的鄰居,就是那種喜歡打孩子的家長。

從前,晚上經常能夠聽到他們家的吵鬧聲,仔細聽都能聽出來,他們夫婦在打孩子。然而現如今孩子步入青春期後,父母也不敢再打孩子了,因為孩子已經可以反抗了。

父母打孩子,不僅僅會在孩子的心中積累怨氣,然而對其造成的心理傷害也是不能小看的。

以至於我們後面所看到的孩子種種極端行為,都源自於曾經喜歡打罵孩子的父母。在這種被傷害的背後,所經歷的是父母所看不到的心理扭曲。

父母忍不住打孩子,真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嗎?問題出在爸媽情緒上

父母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手

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心頭寶貝,誰會忍心去打罵呢?

然而的的確確,做父母的都懂得,孩子如果氣人的時候,是真的氣人。本身你身心疲憊,然而孩子也不給你省心,你讓他做什麼,他偏跟你反著來。

因此,知道自己要控制不住情緒之前,首先要讓理性的思維跑到最前面。

1.把希望孩子做的事,轉化成行動

很多時候我不希望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走神,但只要父母一離開做自己的事,孩子就會偷偷玩起來,很多爸媽都會為之惱火,認為孩子不聽話。

其實這就好比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做過的“棉花糖實驗”,在實驗中,這位美國心理學家手中拿著一塊棉花糖。

同時對小朋友說:“你現在可以拿走這塊棉花糖,然而你若是再等待兩分鐘,你就可以從我手中拿走兩塊棉花糖。”

然而將近百分之70的孩子天性使然,並沒有熬得住那15分鐘,只拿了一塊棉花糖跑開了。

換句話說,孩子的自控能力、理解能力、辨認是非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他們難以控制自己按照父母期望的那個樣子去做。

因此,與其生氣、打罵孩子,不如讓孩子去行動,同時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就比如,如果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肯專心,那麼媽媽可以在孩子的旁邊陪著孩子讀書。一是孩子不敢再輕易走神,二是也給孩子營造了學習的氛圍。

時間長了,孩子也就習慣於專心寫作業了。

父母忍不住打孩子,真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嗎?問題出在爸媽情緒上

2.進入呼吸30下的冷靜思維

比如當孩子打碎了盤子、打碎了別人家的玻璃、把同學打哭了、忘記帶鑰匙了等等會惹得父母生氣的事情。

當發生了這些時,介於即將要發火的邊緣,忍住不說話,閉上眼睛深呼吸,呼吸到第30下的時候,此時的你會冷靜很多,也沒了心思再去跟孩子發火。

同時也避免了言語過於偏激,傷害到了孩子。

同時,當遇到孩子犯了過於嚴重的錯誤時,父母也同樣要使用這個方式,進入呼吸30下的冷靜思維,讓自己冷靜下來。

只有當你更冷靜的時候,才能更理智地處理孩子犯的錯,以及父母要替孩子所承擔的後果。

"

作為80後和90後媽媽,腦海中深知教育孩子不能靠打,好孩子不是打出來的,而是教出來的,依靠打罵孩子來讓孩子“長記性”,反而適得其反。

雖然這些道理年輕媽媽們都知道,但很多時候還是忍不住跟孩子發脾氣,甚至動手去打孩子。

就比如,我們工作了一天回到家,本身就是勞累困頓集於一身,但家裡的孩子卻又不給自己省心,不是寫作業的時候貪玩就是不好好吃飯。

甚至還會打壞家裡的東西,儘管不想去凶孩子和打孩子,但心中總是有一股無名火,忍不住要發洩出來,但事後卻十分愧疚。

父母忍不住打孩子,真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嗎?問題出在爸媽情緒上

孩子越長越大,媽媽卻變得容易生氣

元寶媽跟我說,最近她發現隨著孩子越長越大,自己對孩子發脾氣的頻率卻越來越多。

也難怪,元寶如今已經6歲了,但人小鬼大,跟很多小男孩一樣,特別淘氣。早晨出門前新換的乾淨衣服,晚上回來後又是一身土,腿上偶爾還會擦破點皮。

在家寫作業的時候,明明飯後2個小時就能完成的家庭作業,貪玩好動的元寶愣是拖到了半夜,只要元寶媽媽離開一會,就玩一玩這個、碰一碰那個。

遇到元寶跟自己頂嘴的時候,元寶媽媽更是氣上加氣,不教訓一下兒子發洩不了自己心中的無名之火。

但事後看著委屈的兒子,卻十分後悔,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

你對孩子發火,並不完全是他做錯了事

其實細心的你會漸漸發現,很多時候你對孩子發火,並不僅僅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

就比如孩子打壞了家裡的碗,媽媽當時氣得打了孩子一下,但事後又十分後悔,覺得僅僅是打碎了一個碗而已,根本不至於對孩子動粗。

但就是忍不住,想在孩子身上發洩一下,搞不清自己的情緒到底是從何而來。

其實當你對孩子發脾氣、動粗的時候,並不是完全因為孩子做了錯事,當然也不完全是父母的錯,錯都在我們的本身情緒。

父母忍不住打孩子,真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嗎?問題出在爸媽情緒上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西格爾曾表示:

人的大腦中,有一塊參與控制情緒的組織叫前額葉皮質,而前額葉皮質的張開與閉合,也決定了人是否有能力控制自身的情緒。

換句話說,當你本身的情緒就十分糟糕時,比如當你工作了一天,帶著工作時的疲憊和糟糕的情緒回到家,此時你的前額葉皮質屬於張開狀態,處理情緒的能力比較差。

然而就在此時,本想一個人安靜一下的你,卻遭到孩子在旁邊搗亂,央求著你陪他玩,甚至一不小心打壞了家裡的東西,你就會忍不住發脾氣。

這就是前額葉皮質張開時,所對你產生的影響。然而換一個角度想,當你內心十分平和,前額葉皮質處於閉合的狀態時,這些小錯誤,也並不能引起你的怒火。

因此,家長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其實原因不外乎有三點。

1.孩子的的確確是做了很惡劣的錯事,甚至如果放任不管,孩子會養成一個惡性習慣。或者孩子的錯事,對別人和對你造成了麻煩和困擾。

2.家長本身的情緒就不佳,在工作上、家事上承受了太多疲勞和壓力,甚至受到了委屈。因此,你此時也會忍不住將你的情緒垃圾傾倒在孩子的身上。

3.受你的原生家庭影響,你父母的那一代人本身也不懂得控制自身的脾氣,因此你受父母的影響,控制脾氣的能力也不強。

父母忍不住打孩子,真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嗎?問題出在爸媽情緒上

如果你控制不住情緒,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上面每一處色彩都要由父母來填。你每次打孩子就像是在樹上釘一顆釘子,儘管你事後拔了下來,但留在上面的孔卻永遠消失不掉。

眾所周知,靠打的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大多數步入青春期後會更加叛逆,每一次父母對他們的打罵,他們都會牢記在心,甚至會有暴力傾向,遇事衝動。

其次,有些孩子不會叛逆,但心理卻極其自卑、內向,同時又膽怯,不願意與外界交流。

綜上所述,一個經常被父母打罵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起控制情緒的能力也很差,這種現象在青春期時,表現得要更加明顯。

而我們反過來看那些有能力控制情緒的爸媽,他們的孩子是怎麼樣的。根據世界兒童心理調查組表示:

父母若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同樣孩子也有很想的情緒管理能力,同時他們會更加聰明、更加陽光。

可以見得,父母的情緒管理能力,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至關重要。

記得我家以前的鄰居,他們家的孩子自從上了初中以後,接觸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學,在這期間這個孩子學會了打架、抽菸。

一言不合就動手打同學不說,到了後來發展到都敢跟老師動手。而這孩子的爸媽,也就是我曾經的鄰居,就是那種喜歡打孩子的家長。

從前,晚上經常能夠聽到他們家的吵鬧聲,仔細聽都能聽出來,他們夫婦在打孩子。然而現如今孩子步入青春期後,父母也不敢再打孩子了,因為孩子已經可以反抗了。

父母打孩子,不僅僅會在孩子的心中積累怨氣,然而對其造成的心理傷害也是不能小看的。

以至於我們後面所看到的孩子種種極端行為,都源自於曾經喜歡打罵孩子的父母。在這種被傷害的背後,所經歷的是父母所看不到的心理扭曲。

父母忍不住打孩子,真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嗎?問題出在爸媽情緒上

父母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手

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心頭寶貝,誰會忍心去打罵呢?

然而的的確確,做父母的都懂得,孩子如果氣人的時候,是真的氣人。本身你身心疲憊,然而孩子也不給你省心,你讓他做什麼,他偏跟你反著來。

因此,知道自己要控制不住情緒之前,首先要讓理性的思維跑到最前面。

1.把希望孩子做的事,轉化成行動

很多時候我不希望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走神,但只要父母一離開做自己的事,孩子就會偷偷玩起來,很多爸媽都會為之惱火,認為孩子不聽話。

其實這就好比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做過的“棉花糖實驗”,在實驗中,這位美國心理學家手中拿著一塊棉花糖。

同時對小朋友說:“你現在可以拿走這塊棉花糖,然而你若是再等待兩分鐘,你就可以從我手中拿走兩塊棉花糖。”

然而將近百分之70的孩子天性使然,並沒有熬得住那15分鐘,只拿了一塊棉花糖跑開了。

換句話說,孩子的自控能力、理解能力、辨認是非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他們難以控制自己按照父母期望的那個樣子去做。

因此,與其生氣、打罵孩子,不如讓孩子去行動,同時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就比如,如果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肯專心,那麼媽媽可以在孩子的旁邊陪著孩子讀書。一是孩子不敢再輕易走神,二是也給孩子營造了學習的氛圍。

時間長了,孩子也就習慣於專心寫作業了。

父母忍不住打孩子,真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嗎?問題出在爸媽情緒上

2.進入呼吸30下的冷靜思維

比如當孩子打碎了盤子、打碎了別人家的玻璃、把同學打哭了、忘記帶鑰匙了等等會惹得父母生氣的事情。

當發生了這些時,介於即將要發火的邊緣,忍住不說話,閉上眼睛深呼吸,呼吸到第30下的時候,此時的你會冷靜很多,也沒了心思再去跟孩子發火。

同時也避免了言語過於偏激,傷害到了孩子。

同時,當遇到孩子犯了過於嚴重的錯誤時,父母也同樣要使用這個方式,進入呼吸30下的冷靜思維,讓自己冷靜下來。

只有當你更冷靜的時候,才能更理智地處理孩子犯的錯,以及父母要替孩子所承擔的後果。

父母忍不住打孩子,真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事嗎?問題出在爸媽情緒上

3.不要把孩子當初“替罪羊”

很多時候媽媽本身情緒不好,也很容易將自己的情緒發洩到孩子的身上,孩子就成為了惹惱媽媽的“替罪羊”。

因此,在發脾氣之前,有3秒鐘的思考時間,媽媽要第一時間去想,孩子所做的事情,到底值不值得惹惱自己。

同時也要在這3秒鐘的時間裡去思考,孩子所犯的錯誤,到底值不值得自己去動手打孩子。

儘管孩子在媽媽的眼裡,就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骨肉,但說白了,孩子其本身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他們也有思想、他們也有尊嚴、他們會傷心,因此媽媽也要懂得尊重一下孩子的情緒,不要輕易地傷害他。

對孩子的家庭暴力,就是一種傷害,即便你事後去彌補,對於孩子來說,這段記憶也忘不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