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擔憂正在一步步毀掉你的孩子'

不完美媽媽 鱸魚 大學 教育閒人 2019-09-09
"

正所謂“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這句話道出了我們中國人的育兒觀,也飽含了國人養兒育女的辛酸感。是啊,養兒育女確實不易,但是,像我們這樣”長憂九十九”有必要嗎?或者說,這樣“長憂”對孩子有沒有用呢?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孩子是父母的寶貝,是家庭的一切。父母憂心孩子是很正常的。“憂”是對孩子的擔心,是怕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不順利,怕孩子吃苦,怕孩子累。在我看來,父母對孩子的這些過分擔憂是源自於對父母自己的信心不足,對孩子的信心更不足,不相信孩子會克服困難,最終得到成長,而孩子這些必要的成長過程卻被過分擔憂的父母代替了,孩子本該在吃苦鍛鍊的年齡沒有得到體驗,沒有感受過什麼是吃苦、什麼是鍛鍊。

"

正所謂“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這句話道出了我們中國人的育兒觀,也飽含了國人養兒育女的辛酸感。是啊,養兒育女確實不易,但是,像我們這樣”長憂九十九”有必要嗎?或者說,這樣“長憂”對孩子有沒有用呢?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孩子是父母的寶貝,是家庭的一切。父母憂心孩子是很正常的。“憂”是對孩子的擔心,是怕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不順利,怕孩子吃苦,怕孩子累。在我看來,父母對孩子的這些過分擔憂是源自於對父母自己的信心不足,對孩子的信心更不足,不相信孩子會克服困難,最終得到成長,而孩子這些必要的成長過程卻被過分擔憂的父母代替了,孩子本該在吃苦鍛鍊的年齡沒有得到體驗,沒有感受過什麼是吃苦、什麼是鍛鍊。

你的擔憂正在一步步毀掉你的孩子

孩子是全家的寶貝

父母一直擔憂孩子,這又怕,那又怕。就怕孩子不會做,又怕孩子做不好。總覺得孩子還沒長大,在一些父母的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結果呢?也得償這些父母的所願了,一些長期在父母庇佑下成長的孩子,心智不成熟,有些性格很偏激,有些思想很單純,有些表現得很自我,這些都是父母永遠把自己的孩子當孩子看的後果。

我們都知道,孩子從一出生就會不斷地從外界接受信息,並加以編輯、判斷、學習、運用。從學講話到學走路,到學會自己吃飯、穿衣等,這些都是必經階段。但是,我們一些父母就擔心孩子學不會,經常性地代替孩子去完成。我們不要小看父母的這個代替行為,這種行為會讓你的孩子思維懶惰,動作遲滯,特別是對剛開始學新習慣新技能的孩子來說,更是影響大。小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階段都會學習一個新技能,作為父母都把學習的過程都包辦了,孩子能學得會,學得快嗎?所以,有這種想法的父母,不管孩子多大,都會幫著孩子去做本該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這就是國人的擔憂,過分的擔憂。

"

正所謂“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這句話道出了我們中國人的育兒觀,也飽含了國人養兒育女的辛酸感。是啊,養兒育女確實不易,但是,像我們這樣”長憂九十九”有必要嗎?或者說,這樣“長憂”對孩子有沒有用呢?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孩子是父母的寶貝,是家庭的一切。父母憂心孩子是很正常的。“憂”是對孩子的擔心,是怕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不順利,怕孩子吃苦,怕孩子累。在我看來,父母對孩子的這些過分擔憂是源自於對父母自己的信心不足,對孩子的信心更不足,不相信孩子會克服困難,最終得到成長,而孩子這些必要的成長過程卻被過分擔憂的父母代替了,孩子本該在吃苦鍛鍊的年齡沒有得到體驗,沒有感受過什麼是吃苦、什麼是鍛鍊。

你的擔憂正在一步步毀掉你的孩子

孩子是全家的寶貝

父母一直擔憂孩子,這又怕,那又怕。就怕孩子不會做,又怕孩子做不好。總覺得孩子還沒長大,在一些父母的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結果呢?也得償這些父母的所願了,一些長期在父母庇佑下成長的孩子,心智不成熟,有些性格很偏激,有些思想很單純,有些表現得很自我,這些都是父母永遠把自己的孩子當孩子看的後果。

我們都知道,孩子從一出生就會不斷地從外界接受信息,並加以編輯、判斷、學習、運用。從學講話到學走路,到學會自己吃飯、穿衣等,這些都是必經階段。但是,我們一些父母就擔心孩子學不會,經常性地代替孩子去完成。我們不要小看父母的這個代替行為,這種行為會讓你的孩子思維懶惰,動作遲滯,特別是對剛開始學新習慣新技能的孩子來說,更是影響大。小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階段都會學習一個新技能,作為父母都把學習的過程都包辦了,孩子能學得會,學得快嗎?所以,有這種想法的父母,不管孩子多大,都會幫著孩子去做本該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這就是國人的擔憂,過分的擔憂。

你的擔憂正在一步步毀掉你的孩子

做父母的不能幫孩子包辦一切

而這個擔憂從何而來呢?我覺得這個擔憂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為人父母。前面也提到了,父母的過分照顧孩子,讓很多孩子喪失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這不是誇大其詞的說法,曾經參加過一個飯局,客人當中有一個20歲出頭的大學本科畢業生,來我們這裡實習。出於禮貌,每上一道菜都會讓客人先動手。第二道菜是清蒸鱸魚,於是我就把鱸魚轉到了他的面前,只見他擺擺手,說他不吃魚。當時也沒有細問,就禮貌地笑了一笑。飯後載他回宿舍,一路上閒談中瞭解到,他不吃魚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怕魚刺。我頓時感到奇怪,那麼大個人了,怎麼還怕魚刺?他不好意思解釋道,從小到大,因為父母怕自己吃魚時被魚刺嚥著,就不敢弄魚給自己吃,從小就沒有吃過魚。我心中感到一震,這是怎樣的父母啊?可悲,真是可憐的孩子。

"

正所謂“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這句話道出了我們中國人的育兒觀,也飽含了國人養兒育女的辛酸感。是啊,養兒育女確實不易,但是,像我們這樣”長憂九十九”有必要嗎?或者說,這樣“長憂”對孩子有沒有用呢?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孩子是父母的寶貝,是家庭的一切。父母憂心孩子是很正常的。“憂”是對孩子的擔心,是怕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不順利,怕孩子吃苦,怕孩子累。在我看來,父母對孩子的這些過分擔憂是源自於對父母自己的信心不足,對孩子的信心更不足,不相信孩子會克服困難,最終得到成長,而孩子這些必要的成長過程卻被過分擔憂的父母代替了,孩子本該在吃苦鍛鍊的年齡沒有得到體驗,沒有感受過什麼是吃苦、什麼是鍛鍊。

你的擔憂正在一步步毀掉你的孩子

孩子是全家的寶貝

父母一直擔憂孩子,這又怕,那又怕。就怕孩子不會做,又怕孩子做不好。總覺得孩子還沒長大,在一些父母的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結果呢?也得償這些父母的所願了,一些長期在父母庇佑下成長的孩子,心智不成熟,有些性格很偏激,有些思想很單純,有些表現得很自我,這些都是父母永遠把自己的孩子當孩子看的後果。

我們都知道,孩子從一出生就會不斷地從外界接受信息,並加以編輯、判斷、學習、運用。從學講話到學走路,到學會自己吃飯、穿衣等,這些都是必經階段。但是,我們一些父母就擔心孩子學不會,經常性地代替孩子去完成。我們不要小看父母的這個代替行為,這種行為會讓你的孩子思維懶惰,動作遲滯,特別是對剛開始學新習慣新技能的孩子來說,更是影響大。小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階段都會學習一個新技能,作為父母都把學習的過程都包辦了,孩子能學得會,學得快嗎?所以,有這種想法的父母,不管孩子多大,都會幫著孩子去做本該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這就是國人的擔憂,過分的擔憂。

你的擔憂正在一步步毀掉你的孩子

做父母的不能幫孩子包辦一切

而這個擔憂從何而來呢?我覺得這個擔憂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為人父母。前面也提到了,父母的過分照顧孩子,讓很多孩子喪失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這不是誇大其詞的說法,曾經參加過一個飯局,客人當中有一個20歲出頭的大學本科畢業生,來我們這裡實習。出於禮貌,每上一道菜都會讓客人先動手。第二道菜是清蒸鱸魚,於是我就把鱸魚轉到了他的面前,只見他擺擺手,說他不吃魚。當時也沒有細問,就禮貌地笑了一笑。飯後載他回宿舍,一路上閒談中瞭解到,他不吃魚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怕魚刺。我頓時感到奇怪,那麼大個人了,怎麼還怕魚刺?他不好意思解釋道,從小到大,因為父母怕自己吃魚時被魚刺嚥著,就不敢弄魚給自己吃,從小就沒有吃過魚。我心中感到一震,這是怎樣的父母啊?可悲,真是可憐的孩子。

你的擔憂正在一步步毀掉你的孩子

長大後對某件食物的畏懼是孩提時父母的過分保護造成的

還有一個現象,那就是父母的陪讀。孩子去外地讀書了,父母不放心,就放下工作,全職陪讀孩子,這中現象現在很多了。父母陪讀的意義是什麼呢?如果連生活都要父母照顧的話,那長大後能幹什麼?不用成家的嗎?有些父母就說得好聽了:是為了孩子全身心投入學習,不用操心生活,浪費時間。其實,他們就不知道,孩子長大出去學習了,學會照顧自己,也是其中的必要的學習。父母也跟著去陪讀,結果是會害了孩子。你能陪孩子一生嗎?

父母沒有按孩子的成長規律去教育孩子,結果,錯過了最佳的學習時機。本該要會吃魚的,不敢讓孩子吃;本該要懂得生活自理的,父母沒有教會。所以,面對沒有一點生活經驗的孩子,長大後,父母肯定會擔憂。如果從小在家裡都教會了孩子這些能力的話,那父母還怕孩子出去社會會適應不了嗎?還用那麼擔憂孩子嗎?你的擔憂源自於你對孩子教育的缺失,這是必然的。你都教會孩子捕魚了,你還怕他沒魚吃嗎?

"

正所謂“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這句話道出了我們中國人的育兒觀,也飽含了國人養兒育女的辛酸感。是啊,養兒育女確實不易,但是,像我們這樣”長憂九十九”有必要嗎?或者說,這樣“長憂”對孩子有沒有用呢?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孩子是父母的寶貝,是家庭的一切。父母憂心孩子是很正常的。“憂”是對孩子的擔心,是怕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不順利,怕孩子吃苦,怕孩子累。在我看來,父母對孩子的這些過分擔憂是源自於對父母自己的信心不足,對孩子的信心更不足,不相信孩子會克服困難,最終得到成長,而孩子這些必要的成長過程卻被過分擔憂的父母代替了,孩子本該在吃苦鍛鍊的年齡沒有得到體驗,沒有感受過什麼是吃苦、什麼是鍛鍊。

你的擔憂正在一步步毀掉你的孩子

孩子是全家的寶貝

父母一直擔憂孩子,這又怕,那又怕。就怕孩子不會做,又怕孩子做不好。總覺得孩子還沒長大,在一些父母的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結果呢?也得償這些父母的所願了,一些長期在父母庇佑下成長的孩子,心智不成熟,有些性格很偏激,有些思想很單純,有些表現得很自我,這些都是父母永遠把自己的孩子當孩子看的後果。

我們都知道,孩子從一出生就會不斷地從外界接受信息,並加以編輯、判斷、學習、運用。從學講話到學走路,到學會自己吃飯、穿衣等,這些都是必經階段。但是,我們一些父母就擔心孩子學不會,經常性地代替孩子去完成。我們不要小看父母的這個代替行為,這種行為會讓你的孩子思維懶惰,動作遲滯,特別是對剛開始學新習慣新技能的孩子來說,更是影響大。小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階段都會學習一個新技能,作為父母都把學習的過程都包辦了,孩子能學得會,學得快嗎?所以,有這種想法的父母,不管孩子多大,都會幫著孩子去做本該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這就是國人的擔憂,過分的擔憂。

你的擔憂正在一步步毀掉你的孩子

做父母的不能幫孩子包辦一切

而這個擔憂從何而來呢?我覺得這個擔憂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為人父母。前面也提到了,父母的過分照顧孩子,讓很多孩子喪失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這不是誇大其詞的說法,曾經參加過一個飯局,客人當中有一個20歲出頭的大學本科畢業生,來我們這裡實習。出於禮貌,每上一道菜都會讓客人先動手。第二道菜是清蒸鱸魚,於是我就把鱸魚轉到了他的面前,只見他擺擺手,說他不吃魚。當時也沒有細問,就禮貌地笑了一笑。飯後載他回宿舍,一路上閒談中瞭解到,他不吃魚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怕魚刺。我頓時感到奇怪,那麼大個人了,怎麼還怕魚刺?他不好意思解釋道,從小到大,因為父母怕自己吃魚時被魚刺嚥著,就不敢弄魚給自己吃,從小就沒有吃過魚。我心中感到一震,這是怎樣的父母啊?可悲,真是可憐的孩子。

你的擔憂正在一步步毀掉你的孩子

長大後對某件食物的畏懼是孩提時父母的過分保護造成的

還有一個現象,那就是父母的陪讀。孩子去外地讀書了,父母不放心,就放下工作,全職陪讀孩子,這中現象現在很多了。父母陪讀的意義是什麼呢?如果連生活都要父母照顧的話,那長大後能幹什麼?不用成家的嗎?有些父母就說得好聽了:是為了孩子全身心投入學習,不用操心生活,浪費時間。其實,他們就不知道,孩子長大出去學習了,學會照顧自己,也是其中的必要的學習。父母也跟著去陪讀,結果是會害了孩子。你能陪孩子一生嗎?

父母沒有按孩子的成長規律去教育孩子,結果,錯過了最佳的學習時機。本該要會吃魚的,不敢讓孩子吃;本該要懂得生活自理的,父母沒有教會。所以,面對沒有一點生活經驗的孩子,長大後,父母肯定會擔憂。如果從小在家裡都教會了孩子這些能力的話,那父母還怕孩子出去社會會適應不了嗎?還用那麼擔憂孩子嗎?你的擔憂源自於你對孩子教育的缺失,這是必然的。你都教會孩子捕魚了,你還怕他沒魚吃嗎?

你的擔憂正在一步步毀掉你的孩子

陪讀母親的艱辛

第二個原因就是父母把自己對社會的焦慮轉嫁到了孩子身上。不可否認的是,現代人都很焦慮。生活中焦慮,工作中也焦慮,就連放個假一家老小出去遊玩都感覺焦慮。而父母在和孩子相處時,往往就把這些焦慮都傳給了孩子。父母認為社會競爭是殘酷的,擔心孩子不適應社會;父母認為出門在外是辛苦的,就認為孩子會承受不住生活的壓力。其實,為人父母都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本來孩子都不害怕的,硬是給你灌輸了害怕的意識。不要把你對生活的感受強加給孩子,孩子還沒體驗過生活,孩子還沒經歷過挫折,你是不能幫他去體驗,感受的。父母唯一要做的就是在一旁靜靜地看,就可以了。這就好比小學課文《小馬過河》中講到的道理,只有自己去試,才能知道水的深淺。老馬比較高大,河水對它來說肯定是很淺的;而松鼠那麼嬌小,河水對它而言肯定很深啦。

所以,為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只需在合適的時候教會孩子該會的習慣和技能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的擔憂都是徒勞的,過多的擔憂反而會適得其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