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哄哭得越厲害?原因在於很多家長忽視了“理解與共情”'

不完美媽媽 電視劇小歡喜 布林媽媽 2019-09-16
"

經常看親子類育兒節目,發現在節目中的孩子們都是很講道理的,不會毫無理由地哭泣,就算出現什麼問題,父母一鬨就好了,看的時候就感覺孩子們完全就是小天使呢!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才發現,原來也有那麼多的熊孩子。鄰居姐姐家的孩子,今年7歲了,每天都哭個7、8次,在家中坐著都能聽到穿牆的哭泣聲,讓人心煩的同時,也感到心疼。

"

經常看親子類育兒節目,發現在節目中的孩子們都是很講道理的,不會毫無理由地哭泣,就算出現什麼問題,父母一鬨就好了,看的時候就感覺孩子們完全就是小天使呢!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才發現,原來也有那麼多的熊孩子。鄰居姐姐家的孩子,今年7歲了,每天都哭個7、8次,在家中坐著都能聽到穿牆的哭泣聲,讓人心煩的同時,也感到心疼。

孩子越哄哭得越厲害?原因在於很多家長忽視了“理解與共情”

孩子們總是哭,甚至是越哄哭得越厲害。做家長的,不能一味地哄逗與滿足,更不能因為勸解不成就心生惱意,打罵孩子。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孩子哭鬧的原因。

首要原因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關注。“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在孩子的世界裡。自己便是中心,希望所有人能夠圍著自己轉。而忙碌的工作等吸引了父母的注意力,孩子便希望通過哭泣來重新獲得關注。

"

經常看親子類育兒節目,發現在節目中的孩子們都是很講道理的,不會毫無理由地哭泣,就算出現什麼問題,父母一鬨就好了,看的時候就感覺孩子們完全就是小天使呢!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才發現,原來也有那麼多的熊孩子。鄰居姐姐家的孩子,今年7歲了,每天都哭個7、8次,在家中坐著都能聽到穿牆的哭泣聲,讓人心煩的同時,也感到心疼。

孩子越哄哭得越厲害?原因在於很多家長忽視了“理解與共情”

孩子們總是哭,甚至是越哄哭得越厲害。做家長的,不能一味地哄逗與滿足,更不能因為勸解不成就心生惱意,打罵孩子。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孩子哭鬧的原因。

首要原因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關注。“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在孩子的世界裡。自己便是中心,希望所有人能夠圍著自己轉。而忙碌的工作等吸引了父母的注意力,孩子便希望通過哭泣來重新獲得關注。

孩子越哄哭得越厲害?原因在於很多家長忽視了“理解與共情”

其次,孩子哭鬧是因為父母的保護。在村莊裡,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小朋友不小心摔倒,父母長輩忙奔跑過去,嘴裡還唸叨著“都怪這個地,奶奶幫你打它”,而孩子得到的反饋是,我受傷了,家長很保護我,很疼的,必須要哭!這時,家長哄孩子,反而會讓孩子愈演愈烈,哭鬧不止。

還有,孩子哭鬧一方面也是因為,孩子認為家長不理解自己。小月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而難過傷心,家長上前勸阻卻詞不達意,“就是一次小小的考試,沒什麼大不了的”,輕飄飄的一句話只會加重孩子的傷心程度而已。

"

經常看親子類育兒節目,發現在節目中的孩子們都是很講道理的,不會毫無理由地哭泣,就算出現什麼問題,父母一鬨就好了,看的時候就感覺孩子們完全就是小天使呢!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才發現,原來也有那麼多的熊孩子。鄰居姐姐家的孩子,今年7歲了,每天都哭個7、8次,在家中坐著都能聽到穿牆的哭泣聲,讓人心煩的同時,也感到心疼。

孩子越哄哭得越厲害?原因在於很多家長忽視了“理解與共情”

孩子們總是哭,甚至是越哄哭得越厲害。做家長的,不能一味地哄逗與滿足,更不能因為勸解不成就心生惱意,打罵孩子。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孩子哭鬧的原因。

首要原因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關注。“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在孩子的世界裡。自己便是中心,希望所有人能夠圍著自己轉。而忙碌的工作等吸引了父母的注意力,孩子便希望通過哭泣來重新獲得關注。

孩子越哄哭得越厲害?原因在於很多家長忽視了“理解與共情”

其次,孩子哭鬧是因為父母的保護。在村莊裡,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小朋友不小心摔倒,父母長輩忙奔跑過去,嘴裡還唸叨著“都怪這個地,奶奶幫你打它”,而孩子得到的反饋是,我受傷了,家長很保護我,很疼的,必須要哭!這時,家長哄孩子,反而會讓孩子愈演愈烈,哭鬧不止。

還有,孩子哭鬧一方面也是因為,孩子認為家長不理解自己。小月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而難過傷心,家長上前勸阻卻詞不達意,“就是一次小小的考試,沒什麼大不了的”,輕飄飄的一句話只會加重孩子的傷心程度而已。

孩子越哄哭得越厲害?原因在於很多家長忽視了“理解與共情”

所以,在面對孩子的哭鬧時,家長應該採取的辦法應該是共情和理解。所謂的共情,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待事情,而不是以家長的視角來處理所有。只有家長能夠理解與共情,孩子才能獲得這一能力,而這也是孩子社會化所必須的因素之一

在孩子哭的時候,不要感到厭煩,而是輕輕地抱起他,用輕柔的聲音來詢問他哭泣的原因,是因為身體不舒服,肚子餓了,又或者是哪裡不小心傷到了……當你溫和時,孩子才能真正表達出自己的訴求,進而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處理問題。

"

經常看親子類育兒節目,發現在節目中的孩子們都是很講道理的,不會毫無理由地哭泣,就算出現什麼問題,父母一鬨就好了,看的時候就感覺孩子們完全就是小天使呢!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才發現,原來也有那麼多的熊孩子。鄰居姐姐家的孩子,今年7歲了,每天都哭個7、8次,在家中坐著都能聽到穿牆的哭泣聲,讓人心煩的同時,也感到心疼。

孩子越哄哭得越厲害?原因在於很多家長忽視了“理解與共情”

孩子們總是哭,甚至是越哄哭得越厲害。做家長的,不能一味地哄逗與滿足,更不能因為勸解不成就心生惱意,打罵孩子。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孩子哭鬧的原因。

首要原因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關注。“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在孩子的世界裡。自己便是中心,希望所有人能夠圍著自己轉。而忙碌的工作等吸引了父母的注意力,孩子便希望通過哭泣來重新獲得關注。

孩子越哄哭得越厲害?原因在於很多家長忽視了“理解與共情”

其次,孩子哭鬧是因為父母的保護。在村莊裡,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小朋友不小心摔倒,父母長輩忙奔跑過去,嘴裡還唸叨著“都怪這個地,奶奶幫你打它”,而孩子得到的反饋是,我受傷了,家長很保護我,很疼的,必須要哭!這時,家長哄孩子,反而會讓孩子愈演愈烈,哭鬧不止。

還有,孩子哭鬧一方面也是因為,孩子認為家長不理解自己。小月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而難過傷心,家長上前勸阻卻詞不達意,“就是一次小小的考試,沒什麼大不了的”,輕飄飄的一句話只會加重孩子的傷心程度而已。

孩子越哄哭得越厲害?原因在於很多家長忽視了“理解與共情”

所以,在面對孩子的哭鬧時,家長應該採取的辦法應該是共情和理解。所謂的共情,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待事情,而不是以家長的視角來處理所有。只有家長能夠理解與共情,孩子才能獲得這一能力,而這也是孩子社會化所必須的因素之一

在孩子哭的時候,不要感到厭煩,而是輕輕地抱起他,用輕柔的聲音來詢問他哭泣的原因,是因為身體不舒服,肚子餓了,又或者是哪裡不小心傷到了……當你溫和時,孩子才能真正表達出自己的訴求,進而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處理問題。

孩子越哄哭得越厲害?原因在於很多家長忽視了“理解與共情”

可以給予孩子必要的鼓勵。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肯定和鼓勵是孩子信心的最好的恢復劑。在孩子走路跌倒時,鼓勵他是勇敢的小朋友,可以自己站起來,這樣,孩子就會自己堅強地站起來,重新練習行走。

當然,其實不僅是幼兒時的孩子需要理解與共情,在近日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喬英子之所以會患上中度抑鬱,就是因為英子的媽媽無法真正理解她,與她的想法完全不同,卻總是想要控制她的人生,最後導致了英子的自殺未遂

"

經常看親子類育兒節目,發現在節目中的孩子們都是很講道理的,不會毫無理由地哭泣,就算出現什麼問題,父母一鬨就好了,看的時候就感覺孩子們完全就是小天使呢!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才發現,原來也有那麼多的熊孩子。鄰居姐姐家的孩子,今年7歲了,每天都哭個7、8次,在家中坐著都能聽到穿牆的哭泣聲,讓人心煩的同時,也感到心疼。

孩子越哄哭得越厲害?原因在於很多家長忽視了“理解與共情”

孩子們總是哭,甚至是越哄哭得越厲害。做家長的,不能一味地哄逗與滿足,更不能因為勸解不成就心生惱意,打罵孩子。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孩子哭鬧的原因。

首要原因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關注。“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在孩子的世界裡。自己便是中心,希望所有人能夠圍著自己轉。而忙碌的工作等吸引了父母的注意力,孩子便希望通過哭泣來重新獲得關注。

孩子越哄哭得越厲害?原因在於很多家長忽視了“理解與共情”

其次,孩子哭鬧是因為父母的保護。在村莊裡,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小朋友不小心摔倒,父母長輩忙奔跑過去,嘴裡還唸叨著“都怪這個地,奶奶幫你打它”,而孩子得到的反饋是,我受傷了,家長很保護我,很疼的,必須要哭!這時,家長哄孩子,反而會讓孩子愈演愈烈,哭鬧不止。

還有,孩子哭鬧一方面也是因為,孩子認為家長不理解自己。小月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而難過傷心,家長上前勸阻卻詞不達意,“就是一次小小的考試,沒什麼大不了的”,輕飄飄的一句話只會加重孩子的傷心程度而已。

孩子越哄哭得越厲害?原因在於很多家長忽視了“理解與共情”

所以,在面對孩子的哭鬧時,家長應該採取的辦法應該是共情和理解。所謂的共情,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待事情,而不是以家長的視角來處理所有。只有家長能夠理解與共情,孩子才能獲得這一能力,而這也是孩子社會化所必須的因素之一

在孩子哭的時候,不要感到厭煩,而是輕輕地抱起他,用輕柔的聲音來詢問他哭泣的原因,是因為身體不舒服,肚子餓了,又或者是哪裡不小心傷到了……當你溫和時,孩子才能真正表達出自己的訴求,進而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處理問題。

孩子越哄哭得越厲害?原因在於很多家長忽視了“理解與共情”

可以給予孩子必要的鼓勵。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肯定和鼓勵是孩子信心的最好的恢復劑。在孩子走路跌倒時,鼓勵他是勇敢的小朋友,可以自己站起來,這樣,孩子就會自己堅強地站起來,重新練習行走。

當然,其實不僅是幼兒時的孩子需要理解與共情,在近日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喬英子之所以會患上中度抑鬱,就是因為英子的媽媽無法真正理解她,與她的想法完全不同,卻總是想要控制她的人生,最後導致了英子的自殺未遂

孩子越哄哭得越厲害?原因在於很多家長忽視了“理解與共情”

所以,對於家長而言,理解與共情是極為重要的。只有真正地理解孩子,才能夠與孩子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係。我認為,在《小歡喜》中,黃磊所扮演的方圓就是我們可以學習的榜樣,他們的家庭氛圍所培養出來的孩子才是真正幸福的孩子。

沒有總是不乖的孩子,只是家長沒有給予孩子他所需要的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