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有這3種行為,孩子多半不孝順,彆著急埋怨娃,先教育孩子爸

不完美媽媽 文章 家庭教育 羊駝媽媽 2019-06-06

文|羊駝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中國,我們講究“百行孝為先”,孝道文化已經傳承了上千年,很多人在結交朋友的時候,都習慣性的看他們對自己父母是什麼態度,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都不好,這樣的人德行一定有問題。

最近,寶媽小麗就發現自家的娃脾氣越來越大,叫他做什麼也不聽,有時甚至還會打媽媽,這讓小麗有點寒心,明明只有7歲的小男孩,為什麼會出現這些行為,難道是我教育的不對?但閨蜜的一句話,卻讓小麗後知後覺,閨蜜說“你不覺得這孩子越來越像他爸了嗎?”聽到這句話,小麗這才反應過來,自從嫁給孩兒他爸,小麗也沒過過幾天好日子,這男人不是對孩子拳打腳踢,就是抱怨自己的父母這事那事。可誰也沒想到,孩子爸這些行為,對孩子有那麼大影響。

爸爸有這3種行為,孩子多半不孝順,彆著急埋怨娃,先教育孩子爸

其實不只是這樣,如果孩子爸有這3種行為,養出來的孩子也會不孝順,媽媽們別急著埋怨孩子。

1、經常打罵孩子

在中國,很多家庭都講究“嚴父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如果是女孩還好,有些爸爸會寵溺一點,但如果是男孩,動不動就會挨老子的一頓打。據調查顯示,有很多爸爸都有酒後暴力傾向,而被打的人多半都是孩子。在一些“要面子”的人看來,男人大吼大叫是一種有本事的做法,粗暴的對待周圍人才是“真爺們兒”,所以,免不了對孩子下手。也正是因為從小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當孩子成年後基本都會逃離家庭,遠離父母。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對母親也不聞不問?那是因為當父親打孩子的時候,這些母親多半都是旁觀者,她們不會勸說父親不要下手,只會眼睜睜的看著孩子捱打,在孩子心中母親就是“共犯”。

爸爸有這3種行為,孩子多半不孝順,彆著急埋怨娃,先教育孩子爸

2、對自己的父母不孝順

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如果當爸的本身就不是一個孝順的人,孩子從小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爸爸對爺爺奶奶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孩子,這讓他們認為,那樣對待父母是合理行為,因為在孩子心中,他們很少會判斷對錯,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可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簡單。所以,如果爸爸對自己的父母不好,兒子將來就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他,到時候可別怪孩子沒良心。

爸爸有這3種行為,孩子多半不孝順,彆著急埋怨娃,先教育孩子爸

3、過分嚴厲

生活中,一定有這樣一種爸爸,他們本事不大,但每天的脾氣卻不小,在工作中遇到問題無法排解,到最後都會釋放在孩子身上,對孩子“蠻不講理”,非常挑剔。可孩子們不知道爸爸有什麼難題,他們只是承受一切不屬於自己的質疑,時間長更容易懷疑自己,讓自己越來越透不過氣,長大後,也會想辦法逃離這個家。

你屬於哪種爸爸呢?大家身邊有這樣的家長嗎?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

在育兒過程中,無論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我是羊駝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