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

什麼是《出路》?

鄭瓊48歲,紀錄片導演,第一部作品《出路》在2017年上映

"

什麼是《出路》?

鄭瓊48歲,紀錄片導演,第一部作品《出路》在2017年上映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作為新人導演,她的年齡似乎大了一點,但是在紀錄片界,鄭瓊並不是陌生面孔

她是光線傳媒的創始人之一,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專門發行紀錄片的公司“零頻道”

《出路》是一部紀錄片,也是一個人從出生時就決定了要走的路。

鄭瓊的人生傳奇經歷可多著呢,三次高考失敗,隻身北漂,為了觀鳥從光線辭職,她只是想摘掉自己身上的名片,從新開始,從《出路》開始。

"

什麼是《出路》?

鄭瓊48歲,紀錄片導演,第一部作品《出路》在2017年上映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作為新人導演,她的年齡似乎大了一點,但是在紀錄片界,鄭瓊並不是陌生面孔

她是光線傳媒的創始人之一,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專門發行紀錄片的公司“零頻道”

《出路》是一部紀錄片,也是一個人從出生時就決定了要走的路。

鄭瓊的人生傳奇經歷可多著呢,三次高考失敗,隻身北漂,為了觀鳥從光線辭職,她只是想摘掉自己身上的名片,從新開始,從《出路》開始。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關於這部處女作,鄭瓊拍攝了6年,三位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主人公,是這部紀錄片的主角,他們的生活就是當代中國青少年所面臨的問題,這是不同地區的中國青少年從學校步入社會的長故事。

他們就像是看不到出路的人:馬百娟、徐佳、袁晗寒

不同城市,不同階層,6年的成長經歷和重要的人生選擇都在鏡頭前被暴露無遺。

從他們各自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家庭環境和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區別

  • 馬百娟

生活在甘肅山區,12歲的她才讀二年級,村裡只有一個破敗的小學,和很多生活在大山裡的孩子一樣,馬百娟瘦瘦黑黑的,她在日記本里寫到過自己理想的生活,就是去北京上大學,賺大錢,一個月掙1000塊。

基本上很多山裡的孩子和馬百娟都是一個思想,這幾年沒少看《變形記》,很多大山出來的孩子,自身都帶著一點卑微和怯懦,一個來自大山深處的小女孩兒,每天餵豬、做飯、背穀子,笑呵呵的走十幾裡盤山路都不會累,去只有5個學生的小學唸書也很開心。

"

什麼是《出路》?

鄭瓊48歲,紀錄片導演,第一部作品《出路》在2017年上映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作為新人導演,她的年齡似乎大了一點,但是在紀錄片界,鄭瓊並不是陌生面孔

她是光線傳媒的創始人之一,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專門發行紀錄片的公司“零頻道”

《出路》是一部紀錄片,也是一個人從出生時就決定了要走的路。

鄭瓊的人生傳奇經歷可多著呢,三次高考失敗,隻身北漂,為了觀鳥從光線辭職,她只是想摘掉自己身上的名片,從新開始,從《出路》開始。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關於這部處女作,鄭瓊拍攝了6年,三位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主人公,是這部紀錄片的主角,他們的生活就是當代中國青少年所面臨的問題,這是不同地區的中國青少年從學校步入社會的長故事。

他們就像是看不到出路的人:馬百娟、徐佳、袁晗寒

不同城市,不同階層,6年的成長經歷和重要的人生選擇都在鏡頭前被暴露無遺。

從他們各自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家庭環境和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區別

  • 馬百娟

生活在甘肅山區,12歲的她才讀二年級,村裡只有一個破敗的小學,和很多生活在大山裡的孩子一樣,馬百娟瘦瘦黑黑的,她在日記本里寫到過自己理想的生活,就是去北京上大學,賺大錢,一個月掙1000塊。

基本上很多山裡的孩子和馬百娟都是一個思想,這幾年沒少看《變形記》,很多大山出來的孩子,自身都帶著一點卑微和怯懦,一個來自大山深處的小女孩兒,每天餵豬、做飯、背穀子,笑呵呵的走十幾裡盤山路都不會累,去只有5個學生的小學唸書也很開心。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當時拍攝馬百娟的時候,導演鄭瓊還遇到了一些困難,馬百娟的父親突然變卦不給拍了,並獅子大開口問鄭瓊要10萬塊錢,面對這樣的變故,鄭瓊一點點的磨,歷經磕磕絆絆,才算是拍攝完成。

"

什麼是《出路》?

鄭瓊48歲,紀錄片導演,第一部作品《出路》在2017年上映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作為新人導演,她的年齡似乎大了一點,但是在紀錄片界,鄭瓊並不是陌生面孔

她是光線傳媒的創始人之一,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專門發行紀錄片的公司“零頻道”

《出路》是一部紀錄片,也是一個人從出生時就決定了要走的路。

鄭瓊的人生傳奇經歷可多著呢,三次高考失敗,隻身北漂,為了觀鳥從光線辭職,她只是想摘掉自己身上的名片,從新開始,從《出路》開始。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關於這部處女作,鄭瓊拍攝了6年,三位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主人公,是這部紀錄片的主角,他們的生活就是當代中國青少年所面臨的問題,這是不同地區的中國青少年從學校步入社會的長故事。

他們就像是看不到出路的人:馬百娟、徐佳、袁晗寒

不同城市,不同階層,6年的成長經歷和重要的人生選擇都在鏡頭前被暴露無遺。

從他們各自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家庭環境和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區別

  • 馬百娟

生活在甘肅山區,12歲的她才讀二年級,村裡只有一個破敗的小學,和很多生活在大山裡的孩子一樣,馬百娟瘦瘦黑黑的,她在日記本里寫到過自己理想的生活,就是去北京上大學,賺大錢,一個月掙1000塊。

基本上很多山裡的孩子和馬百娟都是一個思想,這幾年沒少看《變形記》,很多大山出來的孩子,自身都帶著一點卑微和怯懦,一個來自大山深處的小女孩兒,每天餵豬、做飯、背穀子,笑呵呵的走十幾裡盤山路都不會累,去只有5個學生的小學唸書也很開心。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當時拍攝馬百娟的時候,導演鄭瓊還遇到了一些困難,馬百娟的父親突然變卦不給拍了,並獅子大開口問鄭瓊要10萬塊錢,面對這樣的變故,鄭瓊一點點的磨,歷經磕磕絆絆,才算是拍攝完成。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六年來,雖然家裡條件艱苦,但是為了馬百娟去北京上大學的夢想,全家遷到寧夏,最後因為馬百娟自身學習跟不上,第二年就退學了,連小學都沒念完。

15歲的馬百娟獨自去到陌生城市打工,因為年齡和學歷的關係,屢屢碰壁。

現在過得如何,無人得知

"

什麼是《出路》?

鄭瓊48歲,紀錄片導演,第一部作品《出路》在2017年上映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作為新人導演,她的年齡似乎大了一點,但是在紀錄片界,鄭瓊並不是陌生面孔

她是光線傳媒的創始人之一,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專門發行紀錄片的公司“零頻道”

《出路》是一部紀錄片,也是一個人從出生時就決定了要走的路。

鄭瓊的人生傳奇經歷可多著呢,三次高考失敗,隻身北漂,為了觀鳥從光線辭職,她只是想摘掉自己身上的名片,從新開始,從《出路》開始。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關於這部處女作,鄭瓊拍攝了6年,三位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主人公,是這部紀錄片的主角,他們的生活就是當代中國青少年所面臨的問題,這是不同地區的中國青少年從學校步入社會的長故事。

他們就像是看不到出路的人:馬百娟、徐佳、袁晗寒

不同城市,不同階層,6年的成長經歷和重要的人生選擇都在鏡頭前被暴露無遺。

從他們各自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家庭環境和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區別

  • 馬百娟

生活在甘肅山區,12歲的她才讀二年級,村裡只有一個破敗的小學,和很多生活在大山裡的孩子一樣,馬百娟瘦瘦黑黑的,她在日記本里寫到過自己理想的生活,就是去北京上大學,賺大錢,一個月掙1000塊。

基本上很多山裡的孩子和馬百娟都是一個思想,這幾年沒少看《變形記》,很多大山出來的孩子,自身都帶著一點卑微和怯懦,一個來自大山深處的小女孩兒,每天餵豬、做飯、背穀子,笑呵呵的走十幾裡盤山路都不會累,去只有5個學生的小學唸書也很開心。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當時拍攝馬百娟的時候,導演鄭瓊還遇到了一些困難,馬百娟的父親突然變卦不給拍了,並獅子大開口問鄭瓊要10萬塊錢,面對這樣的變故,鄭瓊一點點的磨,歷經磕磕絆絆,才算是拍攝完成。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六年來,雖然家裡條件艱苦,但是為了馬百娟去北京上大學的夢想,全家遷到寧夏,最後因為馬百娟自身學習跟不上,第二年就退學了,連小學都沒念完。

15歲的馬百娟獨自去到陌生城市打工,因為年齡和學歷的關係,屢屢碰壁。

現在過得如何,無人得知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 徐佳

來自湖北,19歲,是咸寧高中的高三複讀生,他已經復讀三次了,他最大的願望也是考上好大學,這也是他父親的遺願。

他這個年齡的高中生,早就已經開始思考如何分擔家庭的壓力,如何在今後安安穩穩的成家立業。他最終考上了湖北工業大學,看似生活為他來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門,但下一個迎面而來的就是——就業

"

什麼是《出路》?

鄭瓊48歲,紀錄片導演,第一部作品《出路》在2017年上映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作為新人導演,她的年齡似乎大了一點,但是在紀錄片界,鄭瓊並不是陌生面孔

她是光線傳媒的創始人之一,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專門發行紀錄片的公司“零頻道”

《出路》是一部紀錄片,也是一個人從出生時就決定了要走的路。

鄭瓊的人生傳奇經歷可多著呢,三次高考失敗,隻身北漂,為了觀鳥從光線辭職,她只是想摘掉自己身上的名片,從新開始,從《出路》開始。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關於這部處女作,鄭瓊拍攝了6年,三位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主人公,是這部紀錄片的主角,他們的生活就是當代中國青少年所面臨的問題,這是不同地區的中國青少年從學校步入社會的長故事。

他們就像是看不到出路的人:馬百娟、徐佳、袁晗寒

不同城市,不同階層,6年的成長經歷和重要的人生選擇都在鏡頭前被暴露無遺。

從他們各自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家庭環境和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區別

  • 馬百娟

生活在甘肅山區,12歲的她才讀二年級,村裡只有一個破敗的小學,和很多生活在大山裡的孩子一樣,馬百娟瘦瘦黑黑的,她在日記本里寫到過自己理想的生活,就是去北京上大學,賺大錢,一個月掙1000塊。

基本上很多山裡的孩子和馬百娟都是一個思想,這幾年沒少看《變形記》,很多大山出來的孩子,自身都帶著一點卑微和怯懦,一個來自大山深處的小女孩兒,每天餵豬、做飯、背穀子,笑呵呵的走十幾裡盤山路都不會累,去只有5個學生的小學唸書也很開心。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當時拍攝馬百娟的時候,導演鄭瓊還遇到了一些困難,馬百娟的父親突然變卦不給拍了,並獅子大開口問鄭瓊要10萬塊錢,面對這樣的變故,鄭瓊一點點的磨,歷經磕磕絆絆,才算是拍攝完成。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六年來,雖然家裡條件艱苦,但是為了馬百娟去北京上大學的夢想,全家遷到寧夏,最後因為馬百娟自身學習跟不上,第二年就退學了,連小學都沒念完。

15歲的馬百娟獨自去到陌生城市打工,因為年齡和學歷的關係,屢屢碰壁。

現在過得如何,無人得知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 徐佳

來自湖北,19歲,是咸寧高中的高三複讀生,他已經復讀三次了,他最大的願望也是考上好大學,這也是他父親的遺願。

他這個年齡的高中生,早就已經開始思考如何分擔家庭的壓力,如何在今後安安穩穩的成家立業。他最終考上了湖北工業大學,看似生活為他來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門,但下一個迎面而來的就是——就業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徐佳知道自己的家庭沒有能力在支持自己繼續深造,於是奔波於各種宣講會、面試,他的背景永遠都是考研考公的大海報,畢業之後的徐佳和電力公司簽約,在回學校的路上,自己的旁白幽幽的開口“簽完約感覺心裡空落落的,好像把自己給賣了”

徐佳的背影,是無數人都曾擁有過的不安與落寞

高三是無數學子經歷的一段歲月,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考完之後迎接的是大好前程,但沒有人告訴他們“一件事的結束意味著另一件事的開始”

"

什麼是《出路》?

鄭瓊48歲,紀錄片導演,第一部作品《出路》在2017年上映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作為新人導演,她的年齡似乎大了一點,但是在紀錄片界,鄭瓊並不是陌生面孔

她是光線傳媒的創始人之一,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專門發行紀錄片的公司“零頻道”

《出路》是一部紀錄片,也是一個人從出生時就決定了要走的路。

鄭瓊的人生傳奇經歷可多著呢,三次高考失敗,隻身北漂,為了觀鳥從光線辭職,她只是想摘掉自己身上的名片,從新開始,從《出路》開始。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關於這部處女作,鄭瓊拍攝了6年,三位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主人公,是這部紀錄片的主角,他們的生活就是當代中國青少年所面臨的問題,這是不同地區的中國青少年從學校步入社會的長故事。

他們就像是看不到出路的人:馬百娟、徐佳、袁晗寒

不同城市,不同階層,6年的成長經歷和重要的人生選擇都在鏡頭前被暴露無遺。

從他們各自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家庭環境和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區別

  • 馬百娟

生活在甘肅山區,12歲的她才讀二年級,村裡只有一個破敗的小學,和很多生活在大山裡的孩子一樣,馬百娟瘦瘦黑黑的,她在日記本里寫到過自己理想的生活,就是去北京上大學,賺大錢,一個月掙1000塊。

基本上很多山裡的孩子和馬百娟都是一個思想,這幾年沒少看《變形記》,很多大山出來的孩子,自身都帶著一點卑微和怯懦,一個來自大山深處的小女孩兒,每天餵豬、做飯、背穀子,笑呵呵的走十幾裡盤山路都不會累,去只有5個學生的小學唸書也很開心。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當時拍攝馬百娟的時候,導演鄭瓊還遇到了一些困難,馬百娟的父親突然變卦不給拍了,並獅子大開口問鄭瓊要10萬塊錢,面對這樣的變故,鄭瓊一點點的磨,歷經磕磕絆絆,才算是拍攝完成。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六年來,雖然家裡條件艱苦,但是為了馬百娟去北京上大學的夢想,全家遷到寧夏,最後因為馬百娟自身學習跟不上,第二年就退學了,連小學都沒念完。

15歲的馬百娟獨自去到陌生城市打工,因為年齡和學歷的關係,屢屢碰壁。

現在過得如何,無人得知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 徐佳

來自湖北,19歲,是咸寧高中的高三複讀生,他已經復讀三次了,他最大的願望也是考上好大學,這也是他父親的遺願。

他這個年齡的高中生,早就已經開始思考如何分擔家庭的壓力,如何在今後安安穩穩的成家立業。他最終考上了湖北工業大學,看似生活為他來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門,但下一個迎面而來的就是——就業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徐佳知道自己的家庭沒有能力在支持自己繼續深造,於是奔波於各種宣講會、面試,他的背景永遠都是考研考公的大海報,畢業之後的徐佳和電力公司簽約,在回學校的路上,自己的旁白幽幽的開口“簽完約感覺心裡空落落的,好像把自己給賣了”

徐佳的背影,是無數人都曾擁有過的不安與落寞

高三是無數學子經歷的一段歲月,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考完之後迎接的是大好前程,但沒有人告訴他們“一件事的結束意味著另一件事的開始”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 袁晗寒

出生在北京,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不用擔心生存,也不必面對現實世界的種種刁難,沒有那些提著她耳朵讓她好好學習的父母,就算是輟學在家,她也有自己的藝術夢想,和很多叛逆的青少年一樣,總是想一出是一出。

感覺袁晗寒最大的敵人就是“無聊”

"

什麼是《出路》?

鄭瓊48歲,紀錄片導演,第一部作品《出路》在2017年上映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作為新人導演,她的年齡似乎大了一點,但是在紀錄片界,鄭瓊並不是陌生面孔

她是光線傳媒的創始人之一,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專門發行紀錄片的公司“零頻道”

《出路》是一部紀錄片,也是一個人從出生時就決定了要走的路。

鄭瓊的人生傳奇經歷可多著呢,三次高考失敗,隻身北漂,為了觀鳥從光線辭職,她只是想摘掉自己身上的名片,從新開始,從《出路》開始。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關於這部處女作,鄭瓊拍攝了6年,三位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主人公,是這部紀錄片的主角,他們的生活就是當代中國青少年所面臨的問題,這是不同地區的中國青少年從學校步入社會的長故事。

他們就像是看不到出路的人:馬百娟、徐佳、袁晗寒

不同城市,不同階層,6年的成長經歷和重要的人生選擇都在鏡頭前被暴露無遺。

從他們各自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家庭環境和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區別

  • 馬百娟

生活在甘肅山區,12歲的她才讀二年級,村裡只有一個破敗的小學,和很多生活在大山裡的孩子一樣,馬百娟瘦瘦黑黑的,她在日記本里寫到過自己理想的生活,就是去北京上大學,賺大錢,一個月掙1000塊。

基本上很多山裡的孩子和馬百娟都是一個思想,這幾年沒少看《變形記》,很多大山出來的孩子,自身都帶著一點卑微和怯懦,一個來自大山深處的小女孩兒,每天餵豬、做飯、背穀子,笑呵呵的走十幾裡盤山路都不會累,去只有5個學生的小學唸書也很開心。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當時拍攝馬百娟的時候,導演鄭瓊還遇到了一些困難,馬百娟的父親突然變卦不給拍了,並獅子大開口問鄭瓊要10萬塊錢,面對這樣的變故,鄭瓊一點點的磨,歷經磕磕絆絆,才算是拍攝完成。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六年來,雖然家裡條件艱苦,但是為了馬百娟去北京上大學的夢想,全家遷到寧夏,最後因為馬百娟自身學習跟不上,第二年就退學了,連小學都沒念完。

15歲的馬百娟獨自去到陌生城市打工,因為年齡和學歷的關係,屢屢碰壁。

現在過得如何,無人得知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 徐佳

來自湖北,19歲,是咸寧高中的高三複讀生,他已經復讀三次了,他最大的願望也是考上好大學,這也是他父親的遺願。

他這個年齡的高中生,早就已經開始思考如何分擔家庭的壓力,如何在今後安安穩穩的成家立業。他最終考上了湖北工業大學,看似生活為他來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門,但下一個迎面而來的就是——就業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徐佳知道自己的家庭沒有能力在支持自己繼續深造,於是奔波於各種宣講會、面試,他的背景永遠都是考研考公的大海報,畢業之後的徐佳和電力公司簽約,在回學校的路上,自己的旁白幽幽的開口“簽完約感覺心裡空落落的,好像把自己給賣了”

徐佳的背影,是無數人都曾擁有過的不安與落寞

高三是無數學子經歷的一段歲月,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考完之後迎接的是大好前程,但沒有人告訴他們“一件事的結束意味著另一件事的開始”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 袁晗寒

出生在北京,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不用擔心生存,也不必面對現實世界的種種刁難,沒有那些提著她耳朵讓她好好學習的父母,就算是輟學在家,她也有自己的藝術夢想,和很多叛逆的青少年一樣,總是想一出是一出。

感覺袁晗寒最大的敵人就是“無聊”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家境優越,出眾的繪畫天賦,豐富的資源都沒有成為她想要堅持的理由,她依然在彷徨,難道是日子過得太好了,人都會有一種放棄感?

沒有辦法按照自己軌道行走的袁晗寒選擇用她自己的方式活著,2012年退學,租了一間小店面,面對一年兩萬的房租,她輕描淡寫的表示“還行,可以承擔”

"

什麼是《出路》?

鄭瓊48歲,紀錄片導演,第一部作品《出路》在2017年上映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作為新人導演,她的年齡似乎大了一點,但是在紀錄片界,鄭瓊並不是陌生面孔

她是光線傳媒的創始人之一,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專門發行紀錄片的公司“零頻道”

《出路》是一部紀錄片,也是一個人從出生時就決定了要走的路。

鄭瓊的人生傳奇經歷可多著呢,三次高考失敗,隻身北漂,為了觀鳥從光線辭職,她只是想摘掉自己身上的名片,從新開始,從《出路》開始。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關於這部處女作,鄭瓊拍攝了6年,三位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主人公,是這部紀錄片的主角,他們的生活就是當代中國青少年所面臨的問題,這是不同地區的中國青少年從學校步入社會的長故事。

他們就像是看不到出路的人:馬百娟、徐佳、袁晗寒

不同城市,不同階層,6年的成長經歷和重要的人生選擇都在鏡頭前被暴露無遺。

從他們各自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家庭環境和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區別

  • 馬百娟

生活在甘肅山區,12歲的她才讀二年級,村裡只有一個破敗的小學,和很多生活在大山裡的孩子一樣,馬百娟瘦瘦黑黑的,她在日記本里寫到過自己理想的生活,就是去北京上大學,賺大錢,一個月掙1000塊。

基本上很多山裡的孩子和馬百娟都是一個思想,這幾年沒少看《變形記》,很多大山出來的孩子,自身都帶著一點卑微和怯懦,一個來自大山深處的小女孩兒,每天餵豬、做飯、背穀子,笑呵呵的走十幾裡盤山路都不會累,去只有5個學生的小學唸書也很開心。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當時拍攝馬百娟的時候,導演鄭瓊還遇到了一些困難,馬百娟的父親突然變卦不給拍了,並獅子大開口問鄭瓊要10萬塊錢,面對這樣的變故,鄭瓊一點點的磨,歷經磕磕絆絆,才算是拍攝完成。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六年來,雖然家裡條件艱苦,但是為了馬百娟去北京上大學的夢想,全家遷到寧夏,最後因為馬百娟自身學習跟不上,第二年就退學了,連小學都沒念完。

15歲的馬百娟獨自去到陌生城市打工,因為年齡和學歷的關係,屢屢碰壁。

現在過得如何,無人得知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 徐佳

來自湖北,19歲,是咸寧高中的高三複讀生,他已經復讀三次了,他最大的願望也是考上好大學,這也是他父親的遺願。

他這個年齡的高中生,早就已經開始思考如何分擔家庭的壓力,如何在今後安安穩穩的成家立業。他最終考上了湖北工業大學,看似生活為他來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門,但下一個迎面而來的就是——就業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徐佳知道自己的家庭沒有能力在支持自己繼續深造,於是奔波於各種宣講會、面試,他的背景永遠都是考研考公的大海報,畢業之後的徐佳和電力公司簽約,在回學校的路上,自己的旁白幽幽的開口“簽完約感覺心裡空落落的,好像把自己給賣了”

徐佳的背影,是無數人都曾擁有過的不安與落寞

高三是無數學子經歷的一段歲月,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考完之後迎接的是大好前程,但沒有人告訴他們“一件事的結束意味著另一件事的開始”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 袁晗寒

出生在北京,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不用擔心生存,也不必面對現實世界的種種刁難,沒有那些提著她耳朵讓她好好學習的父母,就算是輟學在家,她也有自己的藝術夢想,和很多叛逆的青少年一樣,總是想一出是一出。

感覺袁晗寒最大的敵人就是“無聊”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家境優越,出眾的繪畫天賦,豐富的資源都沒有成為她想要堅持的理由,她依然在彷徨,難道是日子過得太好了,人都會有一種放棄感?

沒有辦法按照自己軌道行走的袁晗寒選擇用她自己的方式活著,2012年退學,租了一間小店面,面對一年兩萬的房租,她輕描淡寫的表示“還行,可以承擔”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她獨自完成採購、搭理、裝修,讓這間笑點和整條街都格格不入,又或者說是“個性”

三年後,袁晗寒孤身前往德國留學,那家小店的生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給自己找點事情做,因為開店也無聊了。遊歷完歐洲各國,考上了心儀的藝術學校,回國之後註冊了自己的藝術投資公司。

"

什麼是《出路》?

鄭瓊48歲,紀錄片導演,第一部作品《出路》在2017年上映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作為新人導演,她的年齡似乎大了一點,但是在紀錄片界,鄭瓊並不是陌生面孔

她是光線傳媒的創始人之一,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專門發行紀錄片的公司“零頻道”

《出路》是一部紀錄片,也是一個人從出生時就決定了要走的路。

鄭瓊的人生傳奇經歷可多著呢,三次高考失敗,隻身北漂,為了觀鳥從光線辭職,她只是想摘掉自己身上的名片,從新開始,從《出路》開始。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關於這部處女作,鄭瓊拍攝了6年,三位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主人公,是這部紀錄片的主角,他們的生活就是當代中國青少年所面臨的問題,這是不同地區的中國青少年從學校步入社會的長故事。

他們就像是看不到出路的人:馬百娟、徐佳、袁晗寒

不同城市,不同階層,6年的成長經歷和重要的人生選擇都在鏡頭前被暴露無遺。

從他們各自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家庭環境和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區別

  • 馬百娟

生活在甘肅山區,12歲的她才讀二年級,村裡只有一個破敗的小學,和很多生活在大山裡的孩子一樣,馬百娟瘦瘦黑黑的,她在日記本里寫到過自己理想的生活,就是去北京上大學,賺大錢,一個月掙1000塊。

基本上很多山裡的孩子和馬百娟都是一個思想,這幾年沒少看《變形記》,很多大山出來的孩子,自身都帶著一點卑微和怯懦,一個來自大山深處的小女孩兒,每天餵豬、做飯、背穀子,笑呵呵的走十幾裡盤山路都不會累,去只有5個學生的小學唸書也很開心。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當時拍攝馬百娟的時候,導演鄭瓊還遇到了一些困難,馬百娟的父親突然變卦不給拍了,並獅子大開口問鄭瓊要10萬塊錢,面對這樣的變故,鄭瓊一點點的磨,歷經磕磕絆絆,才算是拍攝完成。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六年來,雖然家裡條件艱苦,但是為了馬百娟去北京上大學的夢想,全家遷到寧夏,最後因為馬百娟自身學習跟不上,第二年就退學了,連小學都沒念完。

15歲的馬百娟獨自去到陌生城市打工,因為年齡和學歷的關係,屢屢碰壁。

現在過得如何,無人得知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 徐佳

來自湖北,19歲,是咸寧高中的高三複讀生,他已經復讀三次了,他最大的願望也是考上好大學,這也是他父親的遺願。

他這個年齡的高中生,早就已經開始思考如何分擔家庭的壓力,如何在今後安安穩穩的成家立業。他最終考上了湖北工業大學,看似生活為他來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門,但下一個迎面而來的就是——就業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徐佳知道自己的家庭沒有能力在支持自己繼續深造,於是奔波於各種宣講會、面試,他的背景永遠都是考研考公的大海報,畢業之後的徐佳和電力公司簽約,在回學校的路上,自己的旁白幽幽的開口“簽完約感覺心裡空落落的,好像把自己給賣了”

徐佳的背影,是無數人都曾擁有過的不安與落寞

高三是無數學子經歷的一段歲月,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考完之後迎接的是大好前程,但沒有人告訴他們“一件事的結束意味著另一件事的開始”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 袁晗寒

出生在北京,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不用擔心生存,也不必面對現實世界的種種刁難,沒有那些提著她耳朵讓她好好學習的父母,就算是輟學在家,她也有自己的藝術夢想,和很多叛逆的青少年一樣,總是想一出是一出。

感覺袁晗寒最大的敵人就是“無聊”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家境優越,出眾的繪畫天賦,豐富的資源都沒有成為她想要堅持的理由,她依然在彷徨,難道是日子過得太好了,人都會有一種放棄感?

沒有辦法按照自己軌道行走的袁晗寒選擇用她自己的方式活著,2012年退學,租了一間小店面,面對一年兩萬的房租,她輕描淡寫的表示“還行,可以承擔”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她獨自完成採購、搭理、裝修,讓這間笑點和整條街都格格不入,又或者說是“個性”

三年後,袁晗寒孤身前往德國留學,那家小店的生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給自己找點事情做,因為開店也無聊了。遊歷完歐洲各國,考上了心儀的藝術學校,回國之後註冊了自己的藝術投資公司。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三個孩子,三對父母

馬百娟是三人中最底層的存在

徐佳是復讀過三次高三的勇者

袁晗寒有著令人羨慕的命運

當袁晗寒拿著蘋果電腦當案板用,丟了錢包一點也不著急,和媽媽說起之後,袁媽媽也雲淡風輕,話題無縫銜接到國外的英國音樂人身上;

"

什麼是《出路》?

鄭瓊48歲,紀錄片導演,第一部作品《出路》在2017年上映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作為新人導演,她的年齡似乎大了一點,但是在紀錄片界,鄭瓊並不是陌生面孔

她是光線傳媒的創始人之一,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專門發行紀錄片的公司“零頻道”

《出路》是一部紀錄片,也是一個人從出生時就決定了要走的路。

鄭瓊的人生傳奇經歷可多著呢,三次高考失敗,隻身北漂,為了觀鳥從光線辭職,她只是想摘掉自己身上的名片,從新開始,從《出路》開始。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關於這部處女作,鄭瓊拍攝了6年,三位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主人公,是這部紀錄片的主角,他們的生活就是當代中國青少年所面臨的問題,這是不同地區的中國青少年從學校步入社會的長故事。

他們就像是看不到出路的人:馬百娟、徐佳、袁晗寒

不同城市,不同階層,6年的成長經歷和重要的人生選擇都在鏡頭前被暴露無遺。

從他們各自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家庭環境和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區別

  • 馬百娟

生活在甘肅山區,12歲的她才讀二年級,村裡只有一個破敗的小學,和很多生活在大山裡的孩子一樣,馬百娟瘦瘦黑黑的,她在日記本里寫到過自己理想的生活,就是去北京上大學,賺大錢,一個月掙1000塊。

基本上很多山裡的孩子和馬百娟都是一個思想,這幾年沒少看《變形記》,很多大山出來的孩子,自身都帶著一點卑微和怯懦,一個來自大山深處的小女孩兒,每天餵豬、做飯、背穀子,笑呵呵的走十幾裡盤山路都不會累,去只有5個學生的小學唸書也很開心。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當時拍攝馬百娟的時候,導演鄭瓊還遇到了一些困難,馬百娟的父親突然變卦不給拍了,並獅子大開口問鄭瓊要10萬塊錢,面對這樣的變故,鄭瓊一點點的磨,歷經磕磕絆絆,才算是拍攝完成。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六年來,雖然家裡條件艱苦,但是為了馬百娟去北京上大學的夢想,全家遷到寧夏,最後因為馬百娟自身學習跟不上,第二年就退學了,連小學都沒念完。

15歲的馬百娟獨自去到陌生城市打工,因為年齡和學歷的關係,屢屢碰壁。

現在過得如何,無人得知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 徐佳

來自湖北,19歲,是咸寧高中的高三複讀生,他已經復讀三次了,他最大的願望也是考上好大學,這也是他父親的遺願。

他這個年齡的高中生,早就已經開始思考如何分擔家庭的壓力,如何在今後安安穩穩的成家立業。他最終考上了湖北工業大學,看似生活為他來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門,但下一個迎面而來的就是——就業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徐佳知道自己的家庭沒有能力在支持自己繼續深造,於是奔波於各種宣講會、面試,他的背景永遠都是考研考公的大海報,畢業之後的徐佳和電力公司簽約,在回學校的路上,自己的旁白幽幽的開口“簽完約感覺心裡空落落的,好像把自己給賣了”

徐佳的背影,是無數人都曾擁有過的不安與落寞

高三是無數學子經歷的一段歲月,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考完之後迎接的是大好前程,但沒有人告訴他們“一件事的結束意味著另一件事的開始”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 袁晗寒

出生在北京,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不用擔心生存,也不必面對現實世界的種種刁難,沒有那些提著她耳朵讓她好好學習的父母,就算是輟學在家,她也有自己的藝術夢想,和很多叛逆的青少年一樣,總是想一出是一出。

感覺袁晗寒最大的敵人就是“無聊”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家境優越,出眾的繪畫天賦,豐富的資源都沒有成為她想要堅持的理由,她依然在彷徨,難道是日子過得太好了,人都會有一種放棄感?

沒有辦法按照自己軌道行走的袁晗寒選擇用她自己的方式活著,2012年退學,租了一間小店面,面對一年兩萬的房租,她輕描淡寫的表示“還行,可以承擔”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她獨自完成採購、搭理、裝修,讓這間笑點和整條街都格格不入,又或者說是“個性”

三年後,袁晗寒孤身前往德國留學,那家小店的生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給自己找點事情做,因為開店也無聊了。遊歷完歐洲各國,考上了心儀的藝術學校,回國之後註冊了自己的藝術投資公司。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三個孩子,三對父母

馬百娟是三人中最底層的存在

徐佳是復讀過三次高三的勇者

袁晗寒有著令人羨慕的命運

當袁晗寒拿著蘋果電腦當案板用,丟了錢包一點也不著急,和媽媽說起之後,袁媽媽也雲淡風輕,話題無縫銜接到國外的英國音樂人身上;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這樣的反差和徐佳買2600塊的蘋果手機臉上藏不住的笑容;

"

什麼是《出路》?

鄭瓊48歲,紀錄片導演,第一部作品《出路》在2017年上映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作為新人導演,她的年齡似乎大了一點,但是在紀錄片界,鄭瓊並不是陌生面孔

她是光線傳媒的創始人之一,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專門發行紀錄片的公司“零頻道”

《出路》是一部紀錄片,也是一個人從出生時就決定了要走的路。

鄭瓊的人生傳奇經歷可多著呢,三次高考失敗,隻身北漂,為了觀鳥從光線辭職,她只是想摘掉自己身上的名片,從新開始,從《出路》開始。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關於這部處女作,鄭瓊拍攝了6年,三位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主人公,是這部紀錄片的主角,他們的生活就是當代中國青少年所面臨的問題,這是不同地區的中國青少年從學校步入社會的長故事。

他們就像是看不到出路的人:馬百娟、徐佳、袁晗寒

不同城市,不同階層,6年的成長經歷和重要的人生選擇都在鏡頭前被暴露無遺。

從他們各自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家庭環境和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區別

  • 馬百娟

生活在甘肅山區,12歲的她才讀二年級,村裡只有一個破敗的小學,和很多生活在大山裡的孩子一樣,馬百娟瘦瘦黑黑的,她在日記本里寫到過自己理想的生活,就是去北京上大學,賺大錢,一個月掙1000塊。

基本上很多山裡的孩子和馬百娟都是一個思想,這幾年沒少看《變形記》,很多大山出來的孩子,自身都帶著一點卑微和怯懦,一個來自大山深處的小女孩兒,每天餵豬、做飯、背穀子,笑呵呵的走十幾裡盤山路都不會累,去只有5個學生的小學唸書也很開心。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當時拍攝馬百娟的時候,導演鄭瓊還遇到了一些困難,馬百娟的父親突然變卦不給拍了,並獅子大開口問鄭瓊要10萬塊錢,面對這樣的變故,鄭瓊一點點的磨,歷經磕磕絆絆,才算是拍攝完成。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六年來,雖然家裡條件艱苦,但是為了馬百娟去北京上大學的夢想,全家遷到寧夏,最後因為馬百娟自身學習跟不上,第二年就退學了,連小學都沒念完。

15歲的馬百娟獨自去到陌生城市打工,因為年齡和學歷的關係,屢屢碰壁。

現在過得如何,無人得知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 徐佳

來自湖北,19歲,是咸寧高中的高三複讀生,他已經復讀三次了,他最大的願望也是考上好大學,這也是他父親的遺願。

他這個年齡的高中生,早就已經開始思考如何分擔家庭的壓力,如何在今後安安穩穩的成家立業。他最終考上了湖北工業大學,看似生活為他來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門,但下一個迎面而來的就是——就業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徐佳知道自己的家庭沒有能力在支持自己繼續深造,於是奔波於各種宣講會、面試,他的背景永遠都是考研考公的大海報,畢業之後的徐佳和電力公司簽約,在回學校的路上,自己的旁白幽幽的開口“簽完約感覺心裡空落落的,好像把自己給賣了”

徐佳的背影,是無數人都曾擁有過的不安與落寞

高三是無數學子經歷的一段歲月,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考完之後迎接的是大好前程,但沒有人告訴他們“一件事的結束意味著另一件事的開始”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 袁晗寒

出生在北京,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不用擔心生存,也不必面對現實世界的種種刁難,沒有那些提著她耳朵讓她好好學習的父母,就算是輟學在家,她也有自己的藝術夢想,和很多叛逆的青少年一樣,總是想一出是一出。

感覺袁晗寒最大的敵人就是“無聊”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家境優越,出眾的繪畫天賦,豐富的資源都沒有成為她想要堅持的理由,她依然在彷徨,難道是日子過得太好了,人都會有一種放棄感?

沒有辦法按照自己軌道行走的袁晗寒選擇用她自己的方式活著,2012年退學,租了一間小店面,面對一年兩萬的房租,她輕描淡寫的表示“還行,可以承擔”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她獨自完成採購、搭理、裝修,讓這間笑點和整條街都格格不入,又或者說是“個性”

三年後,袁晗寒孤身前往德國留學,那家小店的生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給自己找點事情做,因為開店也無聊了。遊歷完歐洲各國,考上了心儀的藝術學校,回國之後註冊了自己的藝術投資公司。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三個孩子,三對父母

馬百娟是三人中最底層的存在

徐佳是復讀過三次高三的勇者

袁晗寒有著令人羨慕的命運

當袁晗寒拿著蘋果電腦當案板用,丟了錢包一點也不著急,和媽媽說起之後,袁媽媽也雲淡風輕,話題無縫銜接到國外的英國音樂人身上;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這樣的反差和徐佳買2600塊的蘋果手機臉上藏不住的笑容;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還有馬百娟父親得知紀錄片不是政府拍攝之後所要錢財的樣子形成對比。

"

什麼是《出路》?

鄭瓊48歲,紀錄片導演,第一部作品《出路》在2017年上映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作為新人導演,她的年齡似乎大了一點,但是在紀錄片界,鄭瓊並不是陌生面孔

她是光線傳媒的創始人之一,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專門發行紀錄片的公司“零頻道”

《出路》是一部紀錄片,也是一個人從出生時就決定了要走的路。

鄭瓊的人生傳奇經歷可多著呢,三次高考失敗,隻身北漂,為了觀鳥從光線辭職,她只是想摘掉自己身上的名片,從新開始,從《出路》開始。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關於這部處女作,鄭瓊拍攝了6年,三位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主人公,是這部紀錄片的主角,他們的生活就是當代中國青少年所面臨的問題,這是不同地區的中國青少年從學校步入社會的長故事。

他們就像是看不到出路的人:馬百娟、徐佳、袁晗寒

不同城市,不同階層,6年的成長經歷和重要的人生選擇都在鏡頭前被暴露無遺。

從他們各自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家庭環境和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區別

  • 馬百娟

生活在甘肅山區,12歲的她才讀二年級,村裡只有一個破敗的小學,和很多生活在大山裡的孩子一樣,馬百娟瘦瘦黑黑的,她在日記本里寫到過自己理想的生活,就是去北京上大學,賺大錢,一個月掙1000塊。

基本上很多山裡的孩子和馬百娟都是一個思想,這幾年沒少看《變形記》,很多大山出來的孩子,自身都帶著一點卑微和怯懦,一個來自大山深處的小女孩兒,每天餵豬、做飯、背穀子,笑呵呵的走十幾裡盤山路都不會累,去只有5個學生的小學唸書也很開心。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當時拍攝馬百娟的時候,導演鄭瓊還遇到了一些困難,馬百娟的父親突然變卦不給拍了,並獅子大開口問鄭瓊要10萬塊錢,面對這樣的變故,鄭瓊一點點的磨,歷經磕磕絆絆,才算是拍攝完成。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六年來,雖然家裡條件艱苦,但是為了馬百娟去北京上大學的夢想,全家遷到寧夏,最後因為馬百娟自身學習跟不上,第二年就退學了,連小學都沒念完。

15歲的馬百娟獨自去到陌生城市打工,因為年齡和學歷的關係,屢屢碰壁。

現在過得如何,無人得知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 徐佳

來自湖北,19歲,是咸寧高中的高三複讀生,他已經復讀三次了,他最大的願望也是考上好大學,這也是他父親的遺願。

他這個年齡的高中生,早就已經開始思考如何分擔家庭的壓力,如何在今後安安穩穩的成家立業。他最終考上了湖北工業大學,看似生活為他來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門,但下一個迎面而來的就是——就業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徐佳知道自己的家庭沒有能力在支持自己繼續深造,於是奔波於各種宣講會、面試,他的背景永遠都是考研考公的大海報,畢業之後的徐佳和電力公司簽約,在回學校的路上,自己的旁白幽幽的開口“簽完約感覺心裡空落落的,好像把自己給賣了”

徐佳的背影,是無數人都曾擁有過的不安與落寞

高三是無數學子經歷的一段歲月,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考完之後迎接的是大好前程,但沒有人告訴他們“一件事的結束意味著另一件事的開始”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 袁晗寒

出生在北京,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不用擔心生存,也不必面對現實世界的種種刁難,沒有那些提著她耳朵讓她好好學習的父母,就算是輟學在家,她也有自己的藝術夢想,和很多叛逆的青少年一樣,總是想一出是一出。

感覺袁晗寒最大的敵人就是“無聊”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家境優越,出眾的繪畫天賦,豐富的資源都沒有成為她想要堅持的理由,她依然在彷徨,難道是日子過得太好了,人都會有一種放棄感?

沒有辦法按照自己軌道行走的袁晗寒選擇用她自己的方式活著,2012年退學,租了一間小店面,面對一年兩萬的房租,她輕描淡寫的表示“還行,可以承擔”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她獨自完成採購、搭理、裝修,讓這間笑點和整條街都格格不入,又或者說是“個性”

三年後,袁晗寒孤身前往德國留學,那家小店的生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給自己找點事情做,因為開店也無聊了。遊歷完歐洲各國,考上了心儀的藝術學校,回國之後註冊了自己的藝術投資公司。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三個孩子,三對父母

馬百娟是三人中最底層的存在

徐佳是復讀過三次高三的勇者

袁晗寒有著令人羨慕的命運

當袁晗寒拿著蘋果電腦當案板用,丟了錢包一點也不著急,和媽媽說起之後,袁媽媽也雲淡風輕,話題無縫銜接到國外的英國音樂人身上;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這樣的反差和徐佳買2600塊的蘋果手機臉上藏不住的笑容;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還有馬百娟父親得知紀錄片不是政府拍攝之後所要錢財的樣子形成對比。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首先就是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馬百娟的父親一直都認為女兒是別人家的人,讀再多書也沒用,還不如找一個好人家嫁了;另一方面徐佳的媽媽堅持高考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唯一出路,也是改變命運的大好機會,只有上了大學才會有好的工作,將來結婚生孩子買房子才不會那麼困難;袁晗寒的媽媽相信女兒有藝術天賦,支持女兒的個性,放任也可以說是溺愛,但是她又不用傳統的眼光侷限孩子的未來,所以她可以笑著和袁晗寒說

“你有被退學了,我去接你回家。”

出路·出身

其實生活條件確實影響了人對理想的追求

出生在大山裡的馬百娟認為每個月1000塊就是最大的幸福,填飽肚子是唯一要緊的事情,能夠頓頓都吃肉才叫美好生活。

對於徐佳來說,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每天兩點一線的上下班回家,公司有五險一金,發展前景不錯是最好,按照母親給自己安排的模板,一步一步走下去,如果能賺多一點,那就是未來可期。

對於袁晗寒的未來,也是隻要不餓死就行,但是她的生活和學歷工作金錢都無關,她只需要去迎合自己內心的想法,做自己想去做的事情,失敗了大不了換一個地點,天大地大何處都是家。

跟拍這三個孩子,用了6年,他們也是整個中國社會的縮影,這三個階層剛好也是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各位看片的觀眾正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對坐入號。

"

什麼是《出路》?

鄭瓊48歲,紀錄片導演,第一部作品《出路》在2017年上映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作為新人導演,她的年齡似乎大了一點,但是在紀錄片界,鄭瓊並不是陌生面孔

她是光線傳媒的創始人之一,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專門發行紀錄片的公司“零頻道”

《出路》是一部紀錄片,也是一個人從出生時就決定了要走的路。

鄭瓊的人生傳奇經歷可多著呢,三次高考失敗,隻身北漂,為了觀鳥從光線辭職,她只是想摘掉自己身上的名片,從新開始,從《出路》開始。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關於這部處女作,鄭瓊拍攝了6年,三位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主人公,是這部紀錄片的主角,他們的生活就是當代中國青少年所面臨的問題,這是不同地區的中國青少年從學校步入社會的長故事。

他們就像是看不到出路的人:馬百娟、徐佳、袁晗寒

不同城市,不同階層,6年的成長經歷和重要的人生選擇都在鏡頭前被暴露無遺。

從他們各自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家庭環境和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區別

  • 馬百娟

生活在甘肅山區,12歲的她才讀二年級,村裡只有一個破敗的小學,和很多生活在大山裡的孩子一樣,馬百娟瘦瘦黑黑的,她在日記本里寫到過自己理想的生活,就是去北京上大學,賺大錢,一個月掙1000塊。

基本上很多山裡的孩子和馬百娟都是一個思想,這幾年沒少看《變形記》,很多大山出來的孩子,自身都帶著一點卑微和怯懦,一個來自大山深處的小女孩兒,每天餵豬、做飯、背穀子,笑呵呵的走十幾裡盤山路都不會累,去只有5個學生的小學唸書也很開心。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當時拍攝馬百娟的時候,導演鄭瓊還遇到了一些困難,馬百娟的父親突然變卦不給拍了,並獅子大開口問鄭瓊要10萬塊錢,面對這樣的變故,鄭瓊一點點的磨,歷經磕磕絆絆,才算是拍攝完成。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六年來,雖然家裡條件艱苦,但是為了馬百娟去北京上大學的夢想,全家遷到寧夏,最後因為馬百娟自身學習跟不上,第二年就退學了,連小學都沒念完。

15歲的馬百娟獨自去到陌生城市打工,因為年齡和學歷的關係,屢屢碰壁。

現在過得如何,無人得知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 徐佳

來自湖北,19歲,是咸寧高中的高三複讀生,他已經復讀三次了,他最大的願望也是考上好大學,這也是他父親的遺願。

他這個年齡的高中生,早就已經開始思考如何分擔家庭的壓力,如何在今後安安穩穩的成家立業。他最終考上了湖北工業大學,看似生活為他來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門,但下一個迎面而來的就是——就業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徐佳知道自己的家庭沒有能力在支持自己繼續深造,於是奔波於各種宣講會、面試,他的背景永遠都是考研考公的大海報,畢業之後的徐佳和電力公司簽約,在回學校的路上,自己的旁白幽幽的開口“簽完約感覺心裡空落落的,好像把自己給賣了”

徐佳的背影,是無數人都曾擁有過的不安與落寞

高三是無數學子經歷的一段歲月,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考完之後迎接的是大好前程,但沒有人告訴他們“一件事的結束意味著另一件事的開始”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 袁晗寒

出生在北京,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不用擔心生存,也不必面對現實世界的種種刁難,沒有那些提著她耳朵讓她好好學習的父母,就算是輟學在家,她也有自己的藝術夢想,和很多叛逆的青少年一樣,總是想一出是一出。

感覺袁晗寒最大的敵人就是“無聊”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家境優越,出眾的繪畫天賦,豐富的資源都沒有成為她想要堅持的理由,她依然在彷徨,難道是日子過得太好了,人都會有一種放棄感?

沒有辦法按照自己軌道行走的袁晗寒選擇用她自己的方式活著,2012年退學,租了一間小店面,面對一年兩萬的房租,她輕描淡寫的表示“還行,可以承擔”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她獨自完成採購、搭理、裝修,讓這間笑點和整條街都格格不入,又或者說是“個性”

三年後,袁晗寒孤身前往德國留學,那家小店的生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給自己找點事情做,因為開店也無聊了。遊歷完歐洲各國,考上了心儀的藝術學校,回國之後註冊了自己的藝術投資公司。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三個孩子,三對父母

馬百娟是三人中最底層的存在

徐佳是復讀過三次高三的勇者

袁晗寒有著令人羨慕的命運

當袁晗寒拿著蘋果電腦當案板用,丟了錢包一點也不著急,和媽媽說起之後,袁媽媽也雲淡風輕,話題無縫銜接到國外的英國音樂人身上;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這樣的反差和徐佳買2600塊的蘋果手機臉上藏不住的笑容;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還有馬百娟父親得知紀錄片不是政府拍攝之後所要錢財的樣子形成對比。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首先就是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馬百娟的父親一直都認為女兒是別人家的人,讀再多書也沒用,還不如找一個好人家嫁了;另一方面徐佳的媽媽堅持高考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唯一出路,也是改變命運的大好機會,只有上了大學才會有好的工作,將來結婚生孩子買房子才不會那麼困難;袁晗寒的媽媽相信女兒有藝術天賦,支持女兒的個性,放任也可以說是溺愛,但是她又不用傳統的眼光侷限孩子的未來,所以她可以笑著和袁晗寒說

“你有被退學了,我去接你回家。”

出路·出身

其實生活條件確實影響了人對理想的追求

出生在大山裡的馬百娟認為每個月1000塊就是最大的幸福,填飽肚子是唯一要緊的事情,能夠頓頓都吃肉才叫美好生活。

對於徐佳來說,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每天兩點一線的上下班回家,公司有五險一金,發展前景不錯是最好,按照母親給自己安排的模板,一步一步走下去,如果能賺多一點,那就是未來可期。

對於袁晗寒的未來,也是隻要不餓死就行,但是她的生活和學歷工作金錢都無關,她只需要去迎合自己內心的想法,做自己想去做的事情,失敗了大不了換一個地點,天大地大何處都是家。

跟拍這三個孩子,用了6年,他們也是整個中國社會的縮影,這三個階層剛好也是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各位看片的觀眾正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對坐入號。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出·路》呈現出階級固化,背後隱藏卻是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的問題。

很多人看完之後,都會沉默一段時間

因為要想的事情太多了,我們到底是社會上哪一個階層的人?

雖然大家都無力插手別人的人生,但都在當一個看客,我們在互相看對方,去思考如何讓自己過得更好,但這個問題始終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就像是你們現在閱讀、思考、欣賞藝術一樣,都是在生存的基礎上為自己的餘生再“添點堵”或者是加點光,求一個心安罷了。

最後借用導演鄭瓊的一句話“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是一個家庭沒有相冊”

我們通過紀錄片看這個國家的點點滴滴,其實我們也是照片中的人。

"

什麼是《出路》?

鄭瓊48歲,紀錄片導演,第一部作品《出路》在2017年上映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作為新人導演,她的年齡似乎大了一點,但是在紀錄片界,鄭瓊並不是陌生面孔

她是光線傳媒的創始人之一,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專門發行紀錄片的公司“零頻道”

《出路》是一部紀錄片,也是一個人從出生時就決定了要走的路。

鄭瓊的人生傳奇經歷可多著呢,三次高考失敗,隻身北漂,為了觀鳥從光線辭職,她只是想摘掉自己身上的名片,從新開始,從《出路》開始。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關於這部處女作,鄭瓊拍攝了6年,三位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主人公,是這部紀錄片的主角,他們的生活就是當代中國青少年所面臨的問題,這是不同地區的中國青少年從學校步入社會的長故事。

他們就像是看不到出路的人:馬百娟、徐佳、袁晗寒

不同城市,不同階層,6年的成長經歷和重要的人生選擇都在鏡頭前被暴露無遺。

從他們各自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家庭環境和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區別

  • 馬百娟

生活在甘肅山區,12歲的她才讀二年級,村裡只有一個破敗的小學,和很多生活在大山裡的孩子一樣,馬百娟瘦瘦黑黑的,她在日記本里寫到過自己理想的生活,就是去北京上大學,賺大錢,一個月掙1000塊。

基本上很多山裡的孩子和馬百娟都是一個思想,這幾年沒少看《變形記》,很多大山出來的孩子,自身都帶著一點卑微和怯懦,一個來自大山深處的小女孩兒,每天餵豬、做飯、背穀子,笑呵呵的走十幾裡盤山路都不會累,去只有5個學生的小學唸書也很開心。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當時拍攝馬百娟的時候,導演鄭瓊還遇到了一些困難,馬百娟的父親突然變卦不給拍了,並獅子大開口問鄭瓊要10萬塊錢,面對這樣的變故,鄭瓊一點點的磨,歷經磕磕絆絆,才算是拍攝完成。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六年來,雖然家裡條件艱苦,但是為了馬百娟去北京上大學的夢想,全家遷到寧夏,最後因為馬百娟自身學習跟不上,第二年就退學了,連小學都沒念完。

15歲的馬百娟獨自去到陌生城市打工,因為年齡和學歷的關係,屢屢碰壁。

現在過得如何,無人得知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 徐佳

來自湖北,19歲,是咸寧高中的高三複讀生,他已經復讀三次了,他最大的願望也是考上好大學,這也是他父親的遺願。

他這個年齡的高中生,早就已經開始思考如何分擔家庭的壓力,如何在今後安安穩穩的成家立業。他最終考上了湖北工業大學,看似生活為他來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門,但下一個迎面而來的就是——就業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徐佳知道自己的家庭沒有能力在支持自己繼續深造,於是奔波於各種宣講會、面試,他的背景永遠都是考研考公的大海報,畢業之後的徐佳和電力公司簽約,在回學校的路上,自己的旁白幽幽的開口“簽完約感覺心裡空落落的,好像把自己給賣了”

徐佳的背影,是無數人都曾擁有過的不安與落寞

高三是無數學子經歷的一段歲月,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考完之後迎接的是大好前程,但沒有人告訴他們“一件事的結束意味著另一件事的開始”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 袁晗寒

出生在北京,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不用擔心生存,也不必面對現實世界的種種刁難,沒有那些提著她耳朵讓她好好學習的父母,就算是輟學在家,她也有自己的藝術夢想,和很多叛逆的青少年一樣,總是想一出是一出。

感覺袁晗寒最大的敵人就是“無聊”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家境優越,出眾的繪畫天賦,豐富的資源都沒有成為她想要堅持的理由,她依然在彷徨,難道是日子過得太好了,人都會有一種放棄感?

沒有辦法按照自己軌道行走的袁晗寒選擇用她自己的方式活著,2012年退學,租了一間小店面,面對一年兩萬的房租,她輕描淡寫的表示“還行,可以承擔”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她獨自完成採購、搭理、裝修,讓這間笑點和整條街都格格不入,又或者說是“個性”

三年後,袁晗寒孤身前往德國留學,那家小店的生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給自己找點事情做,因為開店也無聊了。遊歷完歐洲各國,考上了心儀的藝術學校,回國之後註冊了自己的藝術投資公司。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三個孩子,三對父母

馬百娟是三人中最底層的存在

徐佳是復讀過三次高三的勇者

袁晗寒有著令人羨慕的命運

當袁晗寒拿著蘋果電腦當案板用,丟了錢包一點也不著急,和媽媽說起之後,袁媽媽也雲淡風輕,話題無縫銜接到國外的英國音樂人身上;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這樣的反差和徐佳買2600塊的蘋果手機臉上藏不住的笑容;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還有馬百娟父親得知紀錄片不是政府拍攝之後所要錢財的樣子形成對比。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首先就是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馬百娟的父親一直都認為女兒是別人家的人,讀再多書也沒用,還不如找一個好人家嫁了;另一方面徐佳的媽媽堅持高考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唯一出路,也是改變命運的大好機會,只有上了大學才會有好的工作,將來結婚生孩子買房子才不會那麼困難;袁晗寒的媽媽相信女兒有藝術天賦,支持女兒的個性,放任也可以說是溺愛,但是她又不用傳統的眼光侷限孩子的未來,所以她可以笑著和袁晗寒說

“你有被退學了,我去接你回家。”

出路·出身

其實生活條件確實影響了人對理想的追求

出生在大山裡的馬百娟認為每個月1000塊就是最大的幸福,填飽肚子是唯一要緊的事情,能夠頓頓都吃肉才叫美好生活。

對於徐佳來說,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每天兩點一線的上下班回家,公司有五險一金,發展前景不錯是最好,按照母親給自己安排的模板,一步一步走下去,如果能賺多一點,那就是未來可期。

對於袁晗寒的未來,也是隻要不餓死就行,但是她的生活和學歷工作金錢都無關,她只需要去迎合自己內心的想法,做自己想去做的事情,失敗了大不了換一個地點,天大地大何處都是家。

跟拍這三個孩子,用了6年,他們也是整個中國社會的縮影,這三個階層剛好也是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各位看片的觀眾正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對坐入號。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出·路》呈現出階級固化,背後隱藏卻是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的問題。

很多人看完之後,都會沉默一段時間

因為要想的事情太多了,我們到底是社會上哪一個階層的人?

雖然大家都無力插手別人的人生,但都在當一個看客,我們在互相看對方,去思考如何讓自己過得更好,但這個問題始終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就像是你們現在閱讀、思考、欣賞藝術一樣,都是在生存的基礎上為自己的餘生再“添點堵”或者是加點光,求一個心安罷了。

最後借用導演鄭瓊的一句話“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是一個家庭沒有相冊”

我們通過紀錄片看這個國家的點點滴滴,其實我們也是照片中的人。

跟拍6年,三名不同階層的中國青少年:什麼是《出·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