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檔案館”這些功能你知道嗎?

博物館 時政 大連新聞網 2017-06-01

近日,市檔案局相關負責人做客“中國大連”政府門戶網站“在線訪談”,圍繞“大連市館藏民生檔案及其利用”這一主題與廣大市民在線交流。據悉,為方便市民利用檔案,目前,大連市檔案館已將與民生有關的檔案全部實現了全文數字化掃描,涉及勞動調配、大中專畢業生分配、軍轉及復退軍人安置、幹部任免、下放戶回城審批、職稱評定等檔案全文全部在線可查;還收集整合了各區市縣涉及民生檔案的電子目錄。市民只要查詢有關個人工作、婚姻、獨生子女審批等方面的檔案,在“大連市數字檔案館”檢索平臺,即可實現個人相關信息的跨區域檢索和“一站式”查詢。

問:大連市檔案館主要保存哪些檔案?

答:大連市檔案館主要保管大連市市直機關各單位、部分破產及產權變動企業的檔案。其內容包括:1905至1945年形成的部分舊政權檔案;1945年10月至1949年形成的革命歷史檔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形成的現行機關檔案;部分破產及產權變動企業形成的文書和財會檔案等。除大連市檔案館外,還有10個區(市)縣綜合檔案館,分別保管其行政區域內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及撤銷單位的檔案和資料。此外,還有大連市城市建設檔案館和大連市房地產檔案館,分別保管全市城市建設檔案和全市各類房屋產權產籍檔案。

問:大連市檔案館館藏哪些檔案可向社會開放利用?

答:大連市檔案館館藏革命歷史檔案、建國後自形成之日起滿30年,並經過鑑定、系統整理和編目的檔案,確認勿需保密的,均可向社會開放利用。為方便利用,大連市檔案館將機關企事業單位文書檔案中凡涉及到個人有關職務任免、評選先進、勞模、職工招工錄用、大中專畢業生分配、軍轉幹部安置、幹部調轉、下放戶回城審批和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等方面的檔案以及部分國有破產及產權變動企業檔案(工資表)已提前向社會開放利用。

問:查閱開放檔案需要哪些手續?

答:本國公民持有居民身份證、工作證、介紹信等有效證件,可直接到大連市檔案館查閱本館已開放的檔案;港、澳、臺同胞和僑胞,須分別經市外事(僑務)辦、市委對臺辦同意並提前向本館提出書面申請,經本館領導審核批准後,方可查閱本館已開放的檔案。外國組織或個人(含外籍華人),須持有效護照、市以上外事部門和上級檔案管理部門出具的證明,經本館領導審核批准後,方可查閱本館已開放的檔案。

問:未開放檔案能否查閱?查閱未開放檔案應如何辦理?

答:未開放檔案,是指未到檔案開放期限或雖已到開放期限,但內容涉及黨和國家重大利益、國家安全、個人隱私等不宜開放或屬於控制使用範圍的檔案。單位或個人因公務、學術研究等其它正當目的,凡審批手續符合規定和要求,均可以查閱未開放的檔案。

查閱本單位形成的未開放檔案,須持本單位主要領導籤批的單位公函或介紹信及查閱人身份證原件,說明查閱的目的、範圍、方法(查閱、摘抄、複製),經本館審核批准後,方可查閱。查閱非本單位形成的未開放檔案,須持本單位公函或介紹信,並經檔案形成機關蓋章同意(並由主要領導籤批)後,查閱人身份證原件,說明查閱的目的、範圍、方法(查閱、摘抄、複製),經大連市檔案館審核批准後,方可查閱。公、檢、法、紀檢、安全等部門,查閱未開放的檔案,除履行上述手續外,應持案件調查專用介紹信,經大連市檔案館審核批准後,方可查閱。

問:大連市檔案館有哪些涉及個人信息的專題檔案?

答:主要包括:1970~1990年市勞動局招工錄用的職工勞動調配書;1958~2004年市人事局審批的大、中專院校畢業生介紹信、就業報到證或畢業生落戶存根;1969~2000年市人事局審批的幹部調轉介紹信;1952~2000年市人事局軍轉幹部分配介紹信存根;1988年~1993年市民政局辦理的復退軍人介紹信存根;1953~2000年各主管局幹部調轉介紹信存根;1966~1997年市下鄉辦審批下放戶回城審批表;1988~1995年市人事局審批的中級及部分高級職稱文件;1946~1997年市勞動模範名冊;部分國有破產、產權變動企業工資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