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緻508L出師不利,還是因為'不會講故事'?

標緻508L初上市時,熱度和流量一度認為可以讓整個標緻系"起死回生",重回主流。彼時,這款被寄予厚望的新車給出了20000臺的目標,平均下來每月2000臺左右。15.97-22.57萬的售價看起來比同級的雅閣、邁騰等都更有誠意。月銷2000或許只是小CASE,言猶在耳,銷量卻著實有些反差。

標緻508L出師不利,還是因為'不會講故事'?

之前車否否也曾撰文分析過508L的問題。誠然,這款車具有不失水準的外形和超越同級的內飾,1.8T+8AT的動力系統,怎麼看它都放下了原有的傲慢,逐漸迎合市場。但在實際選車過程中,它卻又在配置上玩了個小聰明:即低配車型不給力,頂配車型價太高,走量車型不划算。最低配兩個氣囊,頂配車型才有車聯網、無鑰匙進入等使用率較高的配置,換裝後的全新動力只有次頂配以上車型才可以享受,此時的價格已經達到18.97萬元。

標緻508L出師不利,還是因為'不會講故事'?

18.97萬買一輛B級車,看起來並沒有什麼不妥。但它的標緻508L,這不由得讓持幣的人思量。這裡也體現出標緻的品牌號召力了,為什麼本田大眾豐田都可以,但標緻就值得思量呢?是上市即降價的策略還是堪憂的保值率?

標緻508L出師不利,還是因為'不會講故事'?

在近日舉辦的媒體會上,神龍公司新任總經理的羅思博表示,神龍最大問題在於"品牌的建設"上。品牌的定位不清晰,營銷方面也出現偏差。即便之前犯過一些錯誤,但PSA對中國市場仍然非常重視。產品本身並不是決定性因素,價格定位也和歐洲市場並沒有太大差異,神龍的錯誤在於,此前並沒有正確的和大家溝通PSA在賣什麼產品,沒有好好講"品牌故事"。

而神龍執行副總經理李軍則表示,"近一段時間通過與各個渠道溝通我們確實感受到,神龍汽車在戰略、謀劃以及品牌營銷等全價值鏈中均有問題,目前要解決的確實是如何生存下來,在變化的市場形勢中找到自己。"

高層的表現也展示出了對目前現狀的認知和改變的決心。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儘管早在去年,神龍就表現出對營銷部分的重視,甚至將營銷部門從北京遷至武漢。不過這對於2018年的銷量並沒有奏效。2018年,神龍汽車全年總銷量為25.34萬輛,同比下滑31.88%。與2015年的巔峰時刻相比,已經下滑了64%。今年第一季度,神龍公司的整體銷量僅為34658輛。對於一個成立百年的合資品牌來說,這樣的局面是令人痛心的。

標緻508L出師不利,還是因為'不會講故事'?

標緻不會講故事嗎?同樣是成立百年,寶沃尚能拿出比肩BBA的豪華基因,一度也獲得不錯的銷量。"會講故事"的利益顯而易見。但標緻乃至神龍就做不了。標緻曾被稱為"法蘭西的榮耀",早在1925年,第100000輛標緻車就已下線。它開創了敞篷車的先例,最早應用動力學設計,1974年PSA集團成立,1985年開始引入國內,也是從這一年開始,標緻在賽車運動場的表現達到頂峰,隨後在達喀爾拉力賽、一級方程式大賽中嶄露頭角。旗下的車型設計優美,也曾屢獲殊榮。獅子家族的不斷金華,展現出了百年品牌的積澱和魅力。然而優秀的性能基因,如今在營銷上隻字不提,市場上留下的只有固執和傲慢。

標緻508L出師不利,還是因為'不會講故事'?

508L身上,固然有對市場的妥協和誠意,但表現還是不能盡如人意。整體車市環境的低迷、強大的競品和不那麼有優勢的終端表現,這都是必須直面的問題。這或許不全是標緻的錯。消費者是理性的,他們願意去感受產品本身,同樣,消費者是感性的,他們也願意傾聽產品背後的故事。508L未能如願,或許還是在還之前車型欠下的債。誰背這口銷量的"鍋",都顯得委屈。今年已過三分之一,還是讓我們祝福標緻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