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東風本田自己也沒有意料到,2016年4月發佈的第十代思域會在國內家轎市場掀起一陣如此之強的衝擊波。一時間,思域的口碑、銷量雙雙達到其進入國內之後的巔峰。是什麼原因讓十代思域走上“神壇”,而即將發佈的思域中期改款車型又會給車市帶來怎樣的變化?

緊湊型轎車市場仍然是絕大多數車企的基盤,越是車市不好的時候,基盤是否穩固就顯得越發重要。

而在合資緊湊型轎車中,有兩種典型產品路線:一類是做“木桶車”,一類是做“長板車”。前者的典型代表是朗逸、軒逸、卡羅拉等多數車型,而思域就是後者的經典案例。

十代思域的下半場,能否火熱依舊?

事實證明,路線沒有對錯,只有差異。也許“木桶車”是更加穩妥的做法,但相對高風險的“長板車”也並非沒有成功的機會。在思域換代前的2015年,其月均銷量已不足3,000輛,距離緊湊型轎車主戰場愈行愈遠。絕境之下,第十代思域的引入頗有幾分孤注一擲的意味。但從結果來看,東風本田賭對了。

十代思域的下半場,能否火熱依舊?

從2016年開始,思域銷量一路走高,逐步進入合資緊湊型轎車的頭部行列。今年一季度,思域銷量再漲33.6%,月均逼近2萬輛,排名轎車市場第9。而且,伴隨十代思域上市一系列的“病毒式”傳播,讓思域幾乎成為了運動家轎的代名詞。

而在大好形勢之下,思域的改款並沒有陷入保守,而是更加大膽地將自己的“長板”繼續加長。顯然,改款思域的目的只有一個——強化自身在合資運動家轎市場的領頭羊地位。

十代思域的上半場:爆點與威脅並存

運動家轎市場並不是一個好做的市場。

與思域同年換代的科魯茲,已經不復當年之勇;福克斯在換代後,也調整了自身的產品導向;以“奢適寬體轎跑”之名而來的凌渡,在上市後約半年便戰略放棄了這一定位。

但只有思域強勢崛起了。在運動家轎這個細分市場,思域是目前當之無愧的標杆車型。

十代思域的下半場,能否火熱依舊?

思域的爆點

1. 同級別中最運動的造型

出色的外觀設計是成功的第一步,平心而論,第八、九代思域的設計偏於平庸,很難吸引人們的注意。但第十代則突破了這層界限,來自北美的設計團隊加入了許多激進元素,前臉用一根粗大的鍍鉻裝飾條串聯起車標、中網和大燈,搭配運動感十足的前保險槓,表現出強烈的戰鬥感。

類似掀背式設計的C柱為車身帶來極其流暢側身線條,兼顧實用和美觀。與車尾相連的是辨識度極高的“迴旋鏢”尾燈,給人留下過目不忘的背影。這些設計毫無疑問,紛紛命中消費者對於一款“運動轎跑”審美的靶心。

十代思域的下半場,能否火熱依舊?

2. “地球夢”帶來的暢快加速感受

所有本田車迷對高轉自吸時代的“紅頭引擎”有著特殊的執念,這也讓本田“買發動機送車”的口碑廣泛傳播。而十代思域也正是靠一顆“不純粹”的本田發動機打開了“爆款”之門。

十代思域的下半場,能否火熱依舊?

在0-100km/h實測中,1.5T+CVT車型可以做到7.09秒,如果換成手動擋車型,努努力甚至有希望進入7秒以內。如此數據在非性能版緊湊型轎車市場中罕逢敵手,而油門踏板的積極調校也讓十代思域日常駕駛時的速度感進一步提升。加上民間“秒天秒地秒空氣”之類的病毒式傳播口號,讓思域有種“走火入魔”的假象,客觀上炒火了思域的熱度。

於是,思域不僅滿足了用戶對速度與操控的渴望,更是一種“洗腦”般的心理暗示。

3. 巨大的改裝潛力

改裝圈有句調侃——“思域不改,不如推下海”。對於追求個性的車主而言,素車狀態的思域顯然無法彰顯自己的品味。所以,擁有良好改裝潛力的思域也成了改裝愛好者展現自我的平臺,輕則改色、換圈、加包圍,重則甚至會重塑動力總成以謀求更大輸出。

十代思域的下半場,能否火熱依舊?

汽車改裝本身具有極強傳播性,甚至會引發“羊群效應”。當朋友圈中出現一位思域改裝愛好者時,會潛移默化影響身邊人群的購車傾向,而且朋友們也會因他而走入改裝圈。

思域的威脅

1. “機油門”事件

十代思域上市至今,遭遇的最大危機莫過於“機油門”事件。在北方寒冷地區,發動機未能充分升溫,導致附著在氣缸內壁的燃油無法完全揮發,通過機油環進入曲軸箱,最後混入機油引起非正常增多現象。從新CR-V開始,機油增多涉及本田所有搭載1.5T發動機的車型。

十代思域的下半場,能否火熱依舊?

不過幸運之神似乎再次眷顧了思域,一邊是CR-V車主們的集體維權和暫停銷售,一邊是思域略有影響但總體依舊銷售火爆。而且在風波之後,無論是CR-V、思域還是雅閣,1.5T車型的銷售依然火爆,並沒有受到事件的影響。

2. 毫無存在感的1.0T車型

2016年年底推出的思域1.0T車型,11.59萬元的起售價確實拉低了購買門檻,但是1.0T自動擋與1.5T自動擋入門僅1.2萬元的差價,失去的不僅是更強勁的動力與發動機平順性,還有包括多個氣囊、倒車雷達/影像、無鑰匙啟動/進入、後排中央扶手、中央觸控屏、自動空調等多項配置。這讓現款思域1.0T車型毫無性價比可言。今年一季度,思域1.0T車型銷量佔比不足5%就是這款車型的真實市場寫照。

十代思域的下半場,能否火熱依舊?

3. 做工粗糙

日系車向來以裝配工藝精良著稱,但思域似乎是個另類,車身包覆件鈑金間隙過大,內飾大量採用塑料材質,摸起來手感極其廉價,而且在諸如手套箱阻尼這些細節上也是不拘小節。不過,火爆的銷售盛況掩蓋了這些瑕疵,人人都在加價提車,誰還在乎這些細枝末節?

十代思域的下半場:極富針對性的改變

中期改款車型一般會對前期暴露出的缺點進行鍼對性補強。鑑於思域上半場出色的表現,穩中小改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所以,新款思域的改款方向非常有針對性,就是強化優勢、補足短板:

  • 維持造型與動力優勢
  • 強化改裝優勢
  • 增加1.0T車型存在感

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鞏固現款思域已經樹立的運動家轎領頭羊地位。

十代思域的下半場,能否火熱依舊?

改款思域新增閃烈黃車漆,使思域的配色方案增至6種,從某種程度上也滿足了部分用戶對個性化的訴求。原先貫穿左右的鍍鉻飾條被全黑色中網所取代,前保險槓也與北美款同步更新,新造型與新配色形成強烈視覺衝擊,看得出本田進一步強化了它的運動屬性。

車尾造型與現款基本保持一致,但原本隱藏在保險槓下方的排氣管被佈置成中置,四邊形排氣口搭配尾部擴散器絕對能滿足改裝愛好者的口味。17英寸燻黑亮面輪轂、撞色側裙和後備箱蓋上的鴨尾這些小細節都看出它在努力貼靠性能版Si車型。換句話說,改款思域看上去更像是一臺本田“官方改裝”的新車。

十代思域的下半場,能否火熱依舊?

當思域Type R(FK8)以7分43秒08的成績從大眾高爾夫GTI Clubsport S手中奪回“紐北最速前驅車”稱號時,著實讓本田車迷們興奮不已,但有多少人願意花70萬(平行進口價格)為自己添置一臺“裝滿尾翼的手動擋思域”?相比之下,類似的外觀設計、不錯的動力性能,指導價十幾萬的思域則能夠滿足大部分人對Type R的“幻想”。

當預算不足以購買Type R時,FC1成了最實惠的替代品,如同買不起福克斯ST時,可以用福克斯ST-Line替代;當你買不起高爾夫R時,可以用高爾夫R-Line替代。

十代思域的下半場,能否火熱依舊?

而從車型佈局來看,新款思域的車型數量較現款明顯增多,對於細分市場的覆蓋也更加全面。

首先來看1.0T車型,新款思域取消了“名大於實”的1.0T手動擋車型,但為了達到相近的門檻,將最低配的自動車型再減去電動天窗、前排USB接口、前霧燈。用自動變速箱換配置,這樣的思路符合合資家轎市場自動變速箱剛需的消費場景。

十代思域的下半場,能否火熱依舊?

而新增兩款1.0T高配車型,其配置已經向1.5T車型看齊。這讓新款思域1.0T車型不會再讓配置成為短板,大大增強了銷售的可能性。

在現款思域1.0T車型投放時,1.0T發動機還未在國內本田車型中普及。因此,現款思域1.0T車型有更多試水的意思。而在凌派、享域等車型逐漸鋪開後,新款思域1.0T車型同樣承擔著為思域進一步擴大入門增量的重任。

再來看1.5T車型。車型數量由4款變為5款,但是多出的燃動版可以看做是勁動版的運動套件版本,除此之外配備運動套件的還有頂配燃擎版。

十代思域的下半場,能否火熱依舊?

總體來看,新款思域1.5T低配車型配置水平與現款基本相當,而高配車型則有一定的提升,其中增加車聯網應當是新款思域最大的升級。此外,在1.5T低配車型上即提供帶有中置排氣、運動包圍的運動套件版本,也體現了思域要將運動、改裝等普及的思路。

十代思域的下半場,能否火熱依舊?

既然坐擁如此旺盛的購買需求,是否意味著新款思域可以適當抬高指導價呢?《童濟仁汽車評論》認為可能性極低,新款思域大概率會保持現有價格體系不變,原因有三:

  • 十代思域已處於生命階段中期,車型絕對新鮮感已過,同時競爭日漸激烈。新款思域的一系列升級更像是為現有價格體系上了保險。
  • “鎖定”目前的價格體系之後,有利於終端價格的穩定。現款思域與凌渡是主流合資緊湊型轎車中終端平均加權售價最高的兩款車型,但後者是靠更高的指導價終端優惠而來,思域則是真正意義上維持了指導價的“指導”地位。
  • 最後則是為將來做鋪墊。作為中期改款車型,如果能繼續延續現在火熱的勢頭,那麼在下一次換代,利用外觀、內飾、動力總成全面升級的契機,價格上制定也有了更多的餘地。
十代思域的下半場,能否火熱依舊?

考慮到1.0T手動擋車型的取消,《童濟仁汽車評論》預計新款思域的價格區間會在11.99-16.99萬元。其中1.0T高配車型的價格將會達到13-14萬元,而關注度較高、裝配運動套件的1.5T燃動版價格預計將落在現款思域空白的14-15萬元區間。

寫在最後

思域是合資家轎市場的“現象級”車型,它的熱銷是主流家轎市場多年沉悶之後對於運動、駕控、改裝、個性化的集中釋放。作為目前合資緊湊型轎車市場中最成功的運動家轎,在思域之後,緊湊型轎車市場中也出現了諸如現代菲斯塔、名爵6、領克03這些同樣走運動風格的、希望通過沿著思域成功路徑來突破銷量瓶頸的車型。

更多同類競爭的加入也許會成為思域“下半場”的X因素,但最重要的是,思域的營銷玩法以及民間自發傳播,已經讓其樹立了獨特的地位,此時產品力反而成為了輔佐。那些走同樣路線,希望超越思域的對手,除了產品定義,也許更應當關注思域今天的“熱度”究竟因何而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