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這幾天,行樂君一直在看的是,

建築巨匠貝聿銘的生平與作品。

投身建築設計70餘年,

以102歲高齡離開我們的大師,

可以說是,以一生之力,

創作了一個經典的作品,

名為“貝氏建築”。

大師在日本的作品並不多,

而他以八十歲高齡設計的一座美術館,

不僅就是如假包換的“桃源鄉”,

更是比巴黎盧浮宮玻璃金字塔,

還讓他感到滿意的個人作品!

這座美術館坐落於日本的滋賀縣。

滋賀縣,古稱“近江”,

位於日本本州島中部,

西與京都府相臨

日本最大的淡水湖、

被日本人視為“生命之湖”的琵琶湖,

就位於此處。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滋賀縣信樂町,是個手工藝之鄉

自古出產優質的陶土,

是日本六大古窯之一信樂燒的故鄉。

町中青山環繞,景緻優美,

不僅令人想起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從“桃花源記”中獲得啟發,

在信樂町林木蒼翠的深山中,

打造出一座當代的“桃源鄉”

——美秀美術館(MIHO MUSEUM)。

僅是驚鴻一瞥間,那種逍遙避世、

山景空靈的美感,便令人心馳神往。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桃花源記》裡,漁人沿著山路,

蜿蜒波折,得見世外桃源。

這一優美的“柳暗花明”意向,

大師是利用了一條隧道來實現的。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如若想進入美術館,

必須先通過這條隧道。

摒棄了鋼筋水泥的慣用操作,

隧道內部採用了銀色壁板設計,

仿如鏡面一般,冷峻中透露出幾許虛幻之味

細究之下,銀板的排列角度也頗有講究,

由此折射的光線也美妙異常,

沒有職人之技,是無法實現這排列的。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光線”,一向是大師創作中最看重的元素,

美術館也不例外。

處處都流露著對“光”的追求及感悟。

比如,在隧道內回望入口,

卻是山明柳綠~一派光明景象。

尤其是櫻花綻放的春季,

無窮無盡的大片柔美櫻花,

似乎將隧道內壁也染成了粉色,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隧道的盡頭,便是“又一村”,

方寸中可見美術館的身影。

莫急,在走進美術館之前,

還將經過一座美輪美奐的吊橋。

這座由工程師萊斯利·羅伯森

設計的後張拉索橋,

將隧道及美術館緊密相連。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無論是在橋上觀景,或者是從側面觀橋,

景緻都美得令人讚歎。

一方面,山景與橋景交相呼應,

一方面,這座橋本身就似一種藝術。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在設計的過程中,

貝聿銘也考慮到了日本的文化及傳統。

“日本往昔的建築家,

都會將土地、建築以及景觀的設計融為一體。

我也想表現出對日本人的心、

文化、傳統所尊重之情。“

從美術館入口的臺階設計上,

以及建築細節、景緻構思上,

都可以看到這一情愫。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被稱為現代建築的

“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

貝聿銘擅長以幾何形狀佈局為基礎,

例如三角形、圓形和方形等

倡導有效利用環境和多變的風格。

在美術館的外立面及內部,

這種貝氏手法得以淋漓盡致地展現,

也成為美術館的特色之一。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為了順應山勢起伏及光線通過,

使用了玻璃立面而非磚瓦屋頂,

也是點睛之筆。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正門的設計,也頗有幾分“桃源”意境。

門上的圓形窗映射出的景象,

會令人聯想到東方古典園林。

設計是特別精巧有趣的。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屋頂及內壁的設計,

大量幾何形狀的堆疊使用,

不僅營造了視覺上的立體美感,

也帶來了豐富多樣的光影變化。

一種極其對稱的多層次規則美感,

令人肅然起敬。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其中,六角形的使用,頗為引人注目。

酷似龜甲的排列,

大小長短不一的六角形,

浮現於展示室或走廊,

打破了空間的單調感。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大廳內不容錯過的景緻,

是一棵由貝聿銘親自選定的榕樹。

榕樹的綠意,與室外的綠蔭,

遙相呼應,構思巧妙,

也令這莊嚴典雅的場所,

多了幾分自然,幾許靈動。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展示區的色調,基本以兩種色系為主題。

近似原木色的蜂蜜色,

以及靜謐、肅穆的銀灰色,

與千年藏品的基調不謀而合,

也令人藉由展品之由

體驗到跨越時空之感。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美術館內還隱藏著一處祕所,

被稱為“ロータリー”之地,

本館前的廣場向左行,

進入松樹及灌木掩飾下的地下入口,

你會發現這裡別有天地。

開闊的空間內,

天井上四角天窗透出一絲光亮,

是個小憩或冥思的理想之地。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透過美術的力量,

創造美麗、和平與歡樂的世界」,

創立者小山美秀子如此表述她的想法。

而作為設計者的貝聿銘,

與她的理念不謀而合,

於1997年、80歲高齡之際,

完成的這座美術館,

成為一座“美”的美術館,並將代代相傳。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美術館的存在意義,

已經超出了建築本身的範疇,

而是自然與人,與空間,與建築,

和諧存在的一種典範。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其實,由於地形分佈以及地方的區域規建,

美術館所在地域有著重點保護。

在設計過程中也需要考慮到許多因素,

而最後美術館85%的部分是埋於地下的,

而經過貝聿銘的設計及規劃,

空間得以巧妙利用,無論是俯瞰或是遠看,

甚至走入其內,都不覺違和,

反而更能體會到匠心獨運。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美術館展品源自小山美秀子女士的藏品,

涵蓋日本及古代近東的茶道用具、

書畫、陶器、瓷器、漆器等,

館藏約3000件,250~500件為常設展品。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目前正在進行的展覽,

行樂君也是非常推薦的——

「追求永遠的幸福——

MIHO MUSEUM世界的古代美術」,

彙集了古代埃及、羅馬、中國的珍貴文物,

展示了古代世界的美術風貌,

展覽將持續至今年的12月19日。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美術館的餐廳及Cafe也崇尚“自然之美”,

餐廳名為“Peach Valley”,

使用的都是無農藥無化肥的

秀明自然農法所培育的食材,

自然的色澤及香氣令人著迷。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咖啡吧Pine View,也一脈相承。

自然培育的小麥、小豆及果物,

品味起來有一種大地的芬芳。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美術館的商店,也是值得駐足之地。

各類原創設計、展覽周邊,

都以“美”為基調,

展露出不流俗的審美水準。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最美的建築,

應該是建築在時間之上的,

時間會給出一切答案。”

的確,從整個美術館的主體建築,

到其中每一個細節,甚至是每一道光線,

都貫徹著大師的這一理念。

這種美,值得專門留時間走一次美秀,去體驗。



展 覽 預 告

• • •

6月8日~7月15日

謎之蒔繪師—永田友治

• • •

7月27日~9月1日

紫香樂宮與甲賀的神仙

• • •

9月14日~12月15日

The 備前

——土與火中生成的造型美

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的設計


滋賀県甲賀市信楽町田代桃谷300

☎️+81-748-82-3411

於滋賀石山驛東廣場搭乘前往“MIHO MUSEUM”的巴士,約50分鐘可到達

大人 1,100日元、高校·大學生800日元、小學·中學生300日元

www.miho.or.jp



圖片來自www.miho.or.jp、

部分圖片攝影Kiyohiko Higashide


EN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