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金滅遼”,一紙同盟帶來的亡國之禍


“聯金滅遼”,一紙同盟帶來的亡國之禍

文丨《那些年》小小那

在很多人看來,北宋的滅亡,與“聯金滅遼”策略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因為遼國滅亡後,北宋便陷入了“脣亡齒寒”之境地。而面對瘋狂膨脹的金,北宋更是低估了它的實力和野心,最後竟活活將自己逼向了絕路。那麼,這個看似“作死”的方案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


一個遼國人的主意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聯金滅遼”的方案最早竟是由一個遼國人提出的!

此人名叫馬植,祖先曾是幽雲十六州的居民,世為遼朝大族,累官至光祿卿。不過,顯然他在遼國發展得並不得意,口碑更是不咋地,史書記載他“行汙而內亂,不齒於人”。


“聯金滅遼”,一紙同盟帶來的亡國之禍

在政和元年(1111年)北宋權宦童貫出使遼國期間,馬植主動求見,提出了聯金滅遼的建議。他給出的理由是:“女真恨遼人切骨,而天祚帝荒淫失道。本朝若遣使自登、萊涉海,結好女真,與之相約攻遼,其國可圖也。

童貫視此人為奇才,便將他帶回了北宋。見到徽宗皇帝,馬植說:“遼國必亡,陛下念舊民遭塗炭之苦,復中國往昔之疆,代天譴責,以治伐亂,王師一出,必壺漿來迎。萬一女真得志,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事不侔矣。

宋徽宗大喜過望,賜馬植以國姓,改名趙良嗣,任命他為祕書丞,攻燕之議從此開始。

然而,伐遼之議還是引發了朝堂上的激烈辯論。一方認為,宋遼兩國是友好鄰邦,並定有百年盟約,不應背信棄義。而且以宋朝的軍事現狀,根本不足以取勝。即便滅了遼,也會脣亡齒寒,甚至會引狼入室。但另一方認為,燕雲十六州對北宋來說太重要!收復燕雲十六州,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聯金滅遼”,一紙同盟帶來的亡國之禍

起初,對於這些不絕於耳的議論,宋徽宗也有些忐忑猶疑。不過三年之後,女真在首領完顏阿骨打的領導下越來越強大,終於起兵反遼,立國號為。女真的表現似乎證明了宋徽宗當年沒有看走眼,這支潛力股走勢越來越好,此時馬植再次獻上“聯金伐遼”之策,宋徽宗終於坐不住了!

素質堪憂的官員

重和元年(1118),宋徽宗派武義大夫馬政和平海軍指揮使呼延慶自山東登州(今山東蓬萊)乘船渡海,以買馬為幌子,與金談判攻遼。此後,雙方多次互派使臣,不過關係卻未見得越來越熱絡。

因為在來往互動中,部分北宋官員展現出的職業素質著實令人堪憂。


“聯金滅遼”,一紙同盟帶來的亡國之禍

宋徽宗派出的第一批使臣出使金國,船到海北,只是遙遙看到金國的巡邏兵,就嚇得跑回了青州,還上奏謊稱金人不接納他們,差點兒被巡邏兵殺死……後來皇帝知道實情,怒不可遏,於是重新挑選能吏前往。

重和二年(1119),朝臣趙有開受命護送金使臣回國,趙良嗣提醒他應以國禮相待,要用“國書”。趙有開卻不以為然,“女真人不過是一外族部落,相當於一個節度使,朝廷何必過分抬舉它?用普通詔書就夠了。”行至半道,趙有開突然病故,恰逢宋朝聽到傳言,說金人又與遼人修好了。於是宋朝君臣未加核實便開始各種猜忌,護送任務也敷衍了事,直接讓地方政府派侍衛把使者送了回去。金主完顏阿骨打得知後,十分惱火,將宋朝侍衛扣在軍中半年,釋放時對他說:“求好攻遼本不是我們的意願,況且遼軍已經節節敗退,許多土地已被我們攻佔,根本不需要你們宋人的幫助。現在答應聯盟夾攻之事,不過出於兩國的友誼考量,可宋朝竟然如此怠慢,讓我感到很受辱。


“聯金滅遼”,一紙同盟帶來的亡國之禍

面對愈發強勢的金,北宋還是決定要結盟,理由是聽說遼國君主已露亡國之相。為此大臣王黼還專門派了個畫家,去給遼主畫像。徽宗聞聽大喜,豈不知他自己也掛著亡國之相。

稀裡糊塗的合同

宣和二年(1120年),趙良嗣以買馬名義再次使金,正式締結“聯金滅遼”的盟約。

徽宗在詔書中言:“據燕京並所管州城,原是漢地,若許復舊,將自來與契丹銀絹轉交,可往計議,雖無國信,諒不妄言。”徽宗本意是要收復燕雲十六州,也就是把長城以南的關內所有失地全部收回,將夷狄完全拒於長城以外,但可能由於對地理歷史背景不甚瞭解,他寫的是“燕京並所管州城”,一上來便作繭自縛,授人以柄。儘管趙良嗣在談判中堅持“燕京”的概念等同於幽雲十六州,但金國堅持“燕京”就是遼朝的燕京轄區,拒絕將燕京轄區之外的土地歸屬宋朝,尤其是長城以南的平州、營州等地(今冀東地區),金國堅持要歸己所有。


“聯金滅遼”,一紙同盟帶來的亡國之禍

兩方對此問題爭論不休,文書往來,議論不絕,最後只取得階段性成果,燕京仍許於宋朝,而待戰事結束後,根據戰事結果,西京等州再做議論交割。最後雙方約定:屆時金進攻遼中京(內蒙古寧城西),宋攻取燕京一帶,事成以後,燕京歸宋所有,送給金歲賜五十萬兩匹。

趙良嗣回朝覆命,宋徽宗看了文本才知御筆作繭自縛,於是再派馬政使金,要求在盟約中將燕雲十六州一一註明。可金國哪能把嘴裡的肥肉吐出來,於是斷然拒絕,並且態度強硬地表示如果宋朝要求過高,將不惜解除盟約。並且特別強調了還燕之事,需要以宋朝出兵夾攻作為前提,才肯答應。宋徽宗便也沒再強硬爭取。於是,盟約中最關鍵的領土爭議就這麼稀裡糊塗趟過去了。


“聯金滅遼”,一紙同盟帶來的亡國之禍

因為當時遼朝阻隔在北宋和金國之間,兩國使節通過橫跨渤海進行往來溝通,所以盟約被稱為“海上之盟”。

“聯金滅遼”錯了嗎?

盟約雖籤,但是朝堂之上的反對聲音一直都存在。

太宰鄭居中態度尤為堅定,他說:“澶淵之盟至今百餘年,兵不識刃,農不加役,雖漢唐的和親之策,也不如我朝的安邊之策。如今四方無虞,卻要冒然毀約,恐招致天怒人怨。且用兵之道,勝負難料。若勝,國庫必乏,人民必困;若敗,遺害不知凡幾。以太宗之神勇,收復燕雲,兩戰皆敗,今日何可輕開戰端!

“聯金滅遼”,一紙同盟帶來的亡國之禍

安堯臣則認為伐遼是妄啟邊釁,用漢唐故事,認為人主興師於遠夷皆不可取,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都是浪費民力,更何況本朝之弱,且認為所謂伐遼都是童貫這一權閹勾結黨羽,形成集團,鼓譟而動,以矜其功,挾恩而重,皇帝不能被奸臣小人所矇蔽。

只可惜這些反對聲只是被記錄進了史籍中,並沒能對當時的決策有絲毫的改變。而幻想著憑藉這紙盟約收復失地、獲取不世之功的宋徽宗卻即將迎來敗家喪國,流離異域的無盡恥辱。


“聯金滅遼”,一紙同盟帶來的亡國之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