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
"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逃離舒適圈這個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年輕人爭著吵著要離開三、四線城市,奔向北上廣;

哭著鬧著要離開國企事業單位,

去私企外企打出一片天下。

青春就是用來奮鬥的,

這種精神在哪一個時代都適用。

然而,真的所有人都適合在北上廣打拼嗎?

"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逃離舒適圈這個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年輕人爭著吵著要離開三、四線城市,奔向北上廣;

哭著鬧著要離開國企事業單位,

去私企外企打出一片天下。

青春就是用來奮鬥的,

這種精神在哪一個時代都適用。

然而,真的所有人都適合在北上廣打拼嗎?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所有人都應該離開舒適圈成就自我嗎?

“舒適圈”這個概念一直都在,

大多數人都積極意識到應該走出舒適圈,

卻總在邁出那一步時徘徊。

“究竟該不該走出舒適圈”

是一個“to be or not to be”的問題,

走出去是積極選擇,

而不走出去也未嘗不可。

01

舒適圈外的生活

最近在網絡上出現一句高頻的話,

“舒適圈是一個美好的地方,可惜的是,

這裡卻什麼都沒有”。

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埃莉諾·羅斯福也說,

“每天一定要做一件讓你恐懼的事情”。

著名領導學暢銷書作者、

勵志演說家傑克·坎菲爾德也說過,

“當你選擇停留在舒適圈內時,

你常常會出現不自信的想法或表現,

又或者,

你總是產生自我懷疑甚至罪惡等想法”。

我曾經也非常相信這些名言警句背後的力量。

然而,我大學同學的親身經歷則讓我有了不同的看法。

我的大學同學尹彤回國了,六年前她和愛人不顧家人反對,辭去高校老師的工作去了新西蘭。

用尹彤的話說,不要總在一個舒適圈裡生活,長期下來會讓自己失去鬥志,只有奮鬥來的人生才叫精彩。

說實話,當初我也十分羨慕,也想像她那樣,勇敢地逃離現在的生活。

她到新西蘭半年後,和我視頻通話,當看見視頻的另一端時,我大吃一驚,差點沒認出她來。

與北京偏乾性氣候不同,新西蘭長年處在陰雨性天氣下,因此氣候格外潮溼。尹彤全身長滿了溼疹,而且在國外,想買到抗生素類的藥品是非常困難的,面對突如其來的身體上的不適,尹彤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硬撐。

想到曾經的尹彤,在國內發個燒都要叫苦連天發朋友圈求安慰,真是不敢想象,她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國度長期忍受渾身痛癢是怎樣的煎熬。

尹彤說,這還不是最致命的,新西蘭的確是一個美麗的國家,然而她和愛人根本融入不到當地人的圈子裡,正可謂好山好水好寂寞。

到新西蘭的第三年,尹彤生下第二個孩子。但是由於當地用工成本非常高,自己和愛人的收入還沒達到可以僱起保姆的水平,因此碩士畢業的尹彤只能辭職在家當起了全職太太,獨自承擔家裡的一切工作。為了兩個孩子,尹彤總是自己安慰自己,“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

然而,這一天還是沒有到來。

六年後,尹彤和愛人帶著兩個孩子回國。因為父母身體多病,身在國外的子女無法盡孝,這種長期心理上的折磨讓尹彤後悔莫及。

她回國後,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02

重回舒適圈

舒適圈是指

我們所處的一種令人感到舒適的環境或狀態,

這種缺乏危機感或焦慮感的狀態

往往來源於我們習慣的環境,熟悉的人或事。

而當我們呆在舒適圈的時候,

會產生類似於惰性的阻力,

讓我們難以邁出自己的舒適圈。

因為舒適圈裡有最大化的安全感,

和最小程度的壓力、焦慮和危機感。

"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逃離舒適圈這個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年輕人爭著吵著要離開三、四線城市,奔向北上廣;

哭著鬧著要離開國企事業單位,

去私企外企打出一片天下。

青春就是用來奮鬥的,

這種精神在哪一個時代都適用。

然而,真的所有人都適合在北上廣打拼嗎?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所有人都應該離開舒適圈成就自我嗎?

“舒適圈”這個概念一直都在,

大多數人都積極意識到應該走出舒適圈,

卻總在邁出那一步時徘徊。

“究竟該不該走出舒適圈”

是一個“to be or not to be”的問題,

走出去是積極選擇,

而不走出去也未嘗不可。

01

舒適圈外的生活

最近在網絡上出現一句高頻的話,

“舒適圈是一個美好的地方,可惜的是,

這裡卻什麼都沒有”。

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埃莉諾·羅斯福也說,

“每天一定要做一件讓你恐懼的事情”。

著名領導學暢銷書作者、

勵志演說家傑克·坎菲爾德也說過,

“當你選擇停留在舒適圈內時,

你常常會出現不自信的想法或表現,

又或者,

你總是產生自我懷疑甚至罪惡等想法”。

我曾經也非常相信這些名言警句背後的力量。

然而,我大學同學的親身經歷則讓我有了不同的看法。

我的大學同學尹彤回國了,六年前她和愛人不顧家人反對,辭去高校老師的工作去了新西蘭。

用尹彤的話說,不要總在一個舒適圈裡生活,長期下來會讓自己失去鬥志,只有奮鬥來的人生才叫精彩。

說實話,當初我也十分羨慕,也想像她那樣,勇敢地逃離現在的生活。

她到新西蘭半年後,和我視頻通話,當看見視頻的另一端時,我大吃一驚,差點沒認出她來。

與北京偏乾性氣候不同,新西蘭長年處在陰雨性天氣下,因此氣候格外潮溼。尹彤全身長滿了溼疹,而且在國外,想買到抗生素類的藥品是非常困難的,面對突如其來的身體上的不適,尹彤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硬撐。

想到曾經的尹彤,在國內發個燒都要叫苦連天發朋友圈求安慰,真是不敢想象,她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國度長期忍受渾身痛癢是怎樣的煎熬。

尹彤說,這還不是最致命的,新西蘭的確是一個美麗的國家,然而她和愛人根本融入不到當地人的圈子裡,正可謂好山好水好寂寞。

到新西蘭的第三年,尹彤生下第二個孩子。但是由於當地用工成本非常高,自己和愛人的收入還沒達到可以僱起保姆的水平,因此碩士畢業的尹彤只能辭職在家當起了全職太太,獨自承擔家裡的一切工作。為了兩個孩子,尹彤總是自己安慰自己,“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

然而,這一天還是沒有到來。

六年後,尹彤和愛人帶著兩個孩子回國。因為父母身體多病,身在國外的子女無法盡孝,這種長期心理上的折磨讓尹彤後悔莫及。

她回國後,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02

重回舒適圈

舒適圈是指

我們所處的一種令人感到舒適的環境或狀態,

這種缺乏危機感或焦慮感的狀態

往往來源於我們習慣的環境,熟悉的人或事。

而當我們呆在舒適圈的時候,

會產生類似於惰性的阻力,

讓我們難以邁出自己的舒適圈。

因為舒適圈裡有最大化的安全感,

和最小程度的壓力、焦慮和危機感。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舒適圈的概念來自於1908年的一個心理學實驗。

Robert M. Yerkes和John D. Dodson提出,

相對舒適的心理狀態可以保證較為穩定的表現,

但是,

只有當我們增加一點壓力時才能達到最佳的表現。

這些適當增加的壓力就是最佳焦慮值,

也是我們心理舒適圈的外沿。

為了實現自我成長,

我們總是被建議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給自己一定的壓力和恐懼感,

才是自我成長的最好方式。

有人說,真正成功的人生,

是從你開始邁出舒適圈開始的。

然而,自己和身邊人的經歷,

讓我對這種說法越來越反感。

許多人都認為,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圈、

走安全路線是一種自我破壞的選擇。

在這種觀點的影響下,我不得不認為,

如果哪一天沒有讓自己覺得不舒服的話,

我這一生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就。

然而,當我義無反顧地把自己推出舒適圈時,

最終卻落得全身精疲力竭的感覺。

"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逃離舒適圈這個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年輕人爭著吵著要離開三、四線城市,奔向北上廣;

哭著鬧著要離開國企事業單位,

去私企外企打出一片天下。

青春就是用來奮鬥的,

這種精神在哪一個時代都適用。

然而,真的所有人都適合在北上廣打拼嗎?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所有人都應該離開舒適圈成就自我嗎?

“舒適圈”這個概念一直都在,

大多數人都積極意識到應該走出舒適圈,

卻總在邁出那一步時徘徊。

“究竟該不該走出舒適圈”

是一個“to be or not to be”的問題,

走出去是積極選擇,

而不走出去也未嘗不可。

01

舒適圈外的生活

最近在網絡上出現一句高頻的話,

“舒適圈是一個美好的地方,可惜的是,

這裡卻什麼都沒有”。

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埃莉諾·羅斯福也說,

“每天一定要做一件讓你恐懼的事情”。

著名領導學暢銷書作者、

勵志演說家傑克·坎菲爾德也說過,

“當你選擇停留在舒適圈內時,

你常常會出現不自信的想法或表現,

又或者,

你總是產生自我懷疑甚至罪惡等想法”。

我曾經也非常相信這些名言警句背後的力量。

然而,我大學同學的親身經歷則讓我有了不同的看法。

我的大學同學尹彤回國了,六年前她和愛人不顧家人反對,辭去高校老師的工作去了新西蘭。

用尹彤的話說,不要總在一個舒適圈裡生活,長期下來會讓自己失去鬥志,只有奮鬥來的人生才叫精彩。

說實話,當初我也十分羨慕,也想像她那樣,勇敢地逃離現在的生活。

她到新西蘭半年後,和我視頻通話,當看見視頻的另一端時,我大吃一驚,差點沒認出她來。

與北京偏乾性氣候不同,新西蘭長年處在陰雨性天氣下,因此氣候格外潮溼。尹彤全身長滿了溼疹,而且在國外,想買到抗生素類的藥品是非常困難的,面對突如其來的身體上的不適,尹彤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硬撐。

想到曾經的尹彤,在國內發個燒都要叫苦連天發朋友圈求安慰,真是不敢想象,她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國度長期忍受渾身痛癢是怎樣的煎熬。

尹彤說,這還不是最致命的,新西蘭的確是一個美麗的國家,然而她和愛人根本融入不到當地人的圈子裡,正可謂好山好水好寂寞。

到新西蘭的第三年,尹彤生下第二個孩子。但是由於當地用工成本非常高,自己和愛人的收入還沒達到可以僱起保姆的水平,因此碩士畢業的尹彤只能辭職在家當起了全職太太,獨自承擔家裡的一切工作。為了兩個孩子,尹彤總是自己安慰自己,“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

然而,這一天還是沒有到來。

六年後,尹彤和愛人帶著兩個孩子回國。因為父母身體多病,身在國外的子女無法盡孝,這種長期心理上的折磨讓尹彤後悔莫及。

她回國後,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02

重回舒適圈

舒適圈是指

我們所處的一種令人感到舒適的環境或狀態,

這種缺乏危機感或焦慮感的狀態

往往來源於我們習慣的環境,熟悉的人或事。

而當我們呆在舒適圈的時候,

會產生類似於惰性的阻力,

讓我們難以邁出自己的舒適圈。

因為舒適圈裡有最大化的安全感,

和最小程度的壓力、焦慮和危機感。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舒適圈的概念來自於1908年的一個心理學實驗。

Robert M. Yerkes和John D. Dodson提出,

相對舒適的心理狀態可以保證較為穩定的表現,

但是,

只有當我們增加一點壓力時才能達到最佳的表現。

這些適當增加的壓力就是最佳焦慮值,

也是我們心理舒適圈的外沿。

為了實現自我成長,

我們總是被建議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給自己一定的壓力和恐懼感,

才是自我成長的最好方式。

有人說,真正成功的人生,

是從你開始邁出舒適圈開始的。

然而,自己和身邊人的經歷,

讓我對這種說法越來越反感。

許多人都認為,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圈、

走安全路線是一種自我破壞的選擇。

在這種觀點的影響下,我不得不認為,

如果哪一天沒有讓自己覺得不舒服的話,

我這一生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就。

然而,當我義無反顧地把自己推出舒適圈時,

最終卻落得全身精疲力竭的感覺。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幾年前的我,每天在北京都是擠公交上班。在上下班高峰期間,我每天要花兩個小時在路上,這還只是單程的時間。

壓力狀態下身體需要的皮質醇,是我仍然堅持不懈的唯一因素。

我小時候成績優異,大學也是班裡的尖子生,畢業後又順利在北京找到了一份工作,但那個時候的我一直都覺得自己還不夠努力。

在家裡人看來,我的身上自帶著優秀的光環,彷佛我就是他們心目中成功的典範。

然而,在內心中,我卻有滿滿的挫敗感和無助感。根據自我成長思維,我把自己的這些感覺和想法理解為自己還不夠完美的真實寫照。

如果我知道我還可以更努力的話,我自然而然地就會更有動力,也會更加努力。

“我只需要再努力一點,”我告訴自己,“我現在已經在自己的舒適圈外,肯定會好起來的,我只需要慢慢調整”。

但幾個月過去了,我內心裡的無助感卻有增無減,而且還出現了額外的情緒和壓力。

每天,生活中都佈滿了恐懼的事情。會不會出現什麼危機?還會不會再出現緊急情況?今天早上又有什麼新項目?

這些想法,甚至開始影響到我的個人健康了。

"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逃離舒適圈這個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年輕人爭著吵著要離開三、四線城市,奔向北上廣;

哭著鬧著要離開國企事業單位,

去私企外企打出一片天下。

青春就是用來奮鬥的,

這種精神在哪一個時代都適用。

然而,真的所有人都適合在北上廣打拼嗎?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所有人都應該離開舒適圈成就自我嗎?

“舒適圈”這個概念一直都在,

大多數人都積極意識到應該走出舒適圈,

卻總在邁出那一步時徘徊。

“究竟該不該走出舒適圈”

是一個“to be or not to be”的問題,

走出去是積極選擇,

而不走出去也未嘗不可。

01

舒適圈外的生活

最近在網絡上出現一句高頻的話,

“舒適圈是一個美好的地方,可惜的是,

這裡卻什麼都沒有”。

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埃莉諾·羅斯福也說,

“每天一定要做一件讓你恐懼的事情”。

著名領導學暢銷書作者、

勵志演說家傑克·坎菲爾德也說過,

“當你選擇停留在舒適圈內時,

你常常會出現不自信的想法或表現,

又或者,

你總是產生自我懷疑甚至罪惡等想法”。

我曾經也非常相信這些名言警句背後的力量。

然而,我大學同學的親身經歷則讓我有了不同的看法。

我的大學同學尹彤回國了,六年前她和愛人不顧家人反對,辭去高校老師的工作去了新西蘭。

用尹彤的話說,不要總在一個舒適圈裡生活,長期下來會讓自己失去鬥志,只有奮鬥來的人生才叫精彩。

說實話,當初我也十分羨慕,也想像她那樣,勇敢地逃離現在的生活。

她到新西蘭半年後,和我視頻通話,當看見視頻的另一端時,我大吃一驚,差點沒認出她來。

與北京偏乾性氣候不同,新西蘭長年處在陰雨性天氣下,因此氣候格外潮溼。尹彤全身長滿了溼疹,而且在國外,想買到抗生素類的藥品是非常困難的,面對突如其來的身體上的不適,尹彤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硬撐。

想到曾經的尹彤,在國內發個燒都要叫苦連天發朋友圈求安慰,真是不敢想象,她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國度長期忍受渾身痛癢是怎樣的煎熬。

尹彤說,這還不是最致命的,新西蘭的確是一個美麗的國家,然而她和愛人根本融入不到當地人的圈子裡,正可謂好山好水好寂寞。

到新西蘭的第三年,尹彤生下第二個孩子。但是由於當地用工成本非常高,自己和愛人的收入還沒達到可以僱起保姆的水平,因此碩士畢業的尹彤只能辭職在家當起了全職太太,獨自承擔家裡的一切工作。為了兩個孩子,尹彤總是自己安慰自己,“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

然而,這一天還是沒有到來。

六年後,尹彤和愛人帶著兩個孩子回國。因為父母身體多病,身在國外的子女無法盡孝,這種長期心理上的折磨讓尹彤後悔莫及。

她回國後,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02

重回舒適圈

舒適圈是指

我們所處的一種令人感到舒適的環境或狀態,

這種缺乏危機感或焦慮感的狀態

往往來源於我們習慣的環境,熟悉的人或事。

而當我們呆在舒適圈的時候,

會產生類似於惰性的阻力,

讓我們難以邁出自己的舒適圈。

因為舒適圈裡有最大化的安全感,

和最小程度的壓力、焦慮和危機感。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舒適圈的概念來自於1908年的一個心理學實驗。

Robert M. Yerkes和John D. Dodson提出,

相對舒適的心理狀態可以保證較為穩定的表現,

但是,

只有當我們增加一點壓力時才能達到最佳的表現。

這些適當增加的壓力就是最佳焦慮值,

也是我們心理舒適圈的外沿。

為了實現自我成長,

我們總是被建議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給自己一定的壓力和恐懼感,

才是自我成長的最好方式。

有人說,真正成功的人生,

是從你開始邁出舒適圈開始的。

然而,自己和身邊人的經歷,

讓我對這種說法越來越反感。

許多人都認為,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圈、

走安全路線是一種自我破壞的選擇。

在這種觀點的影響下,我不得不認為,

如果哪一天沒有讓自己覺得不舒服的話,

我這一生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就。

然而,當我義無反顧地把自己推出舒適圈時,

最終卻落得全身精疲力竭的感覺。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幾年前的我,每天在北京都是擠公交上班。在上下班高峰期間,我每天要花兩個小時在路上,這還只是單程的時間。

壓力狀態下身體需要的皮質醇,是我仍然堅持不懈的唯一因素。

我小時候成績優異,大學也是班裡的尖子生,畢業後又順利在北京找到了一份工作,但那個時候的我一直都覺得自己還不夠努力。

在家裡人看來,我的身上自帶著優秀的光環,彷佛我就是他們心目中成功的典範。

然而,在內心中,我卻有滿滿的挫敗感和無助感。根據自我成長思維,我把自己的這些感覺和想法理解為自己還不夠完美的真實寫照。

如果我知道我還可以更努力的話,我自然而然地就會更有動力,也會更加努力。

“我只需要再努力一點,”我告訴自己,“我現在已經在自己的舒適圈外,肯定會好起來的,我只需要慢慢調整”。

但幾個月過去了,我內心裡的無助感卻有增無減,而且還出現了額外的情緒和壓力。

每天,生活中都佈滿了恐懼的事情。會不會出現什麼危機?還會不會再出現緊急情況?今天早上又有什麼新項目?

這些想法,甚至開始影響到我的個人健康了。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按理說,根據這些勵志名言,

面對自己的恐懼,應該可以讓自己更好地成長。

然而,我都快三十歲了,卻每天像一條鹹魚一樣,

累得躺在床上一點都不想動,

有時候還會產生心悸或者做夜夢的情況。

以走出舒適圈之名,來逼迫自己不斷成長,

讓自我犧牲到了差點筋疲力竭的地步。

所以,我最後還是選擇了一個不那麼累的工作,

並退回到外人所謂的舒適圈裡。

舒適圈之所以存在,原來是為了保護自我的安全。

"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逃離舒適圈這個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年輕人爭著吵著要離開三、四線城市,奔向北上廣;

哭著鬧著要離開國企事業單位,

去私企外企打出一片天下。

青春就是用來奮鬥的,

這種精神在哪一個時代都適用。

然而,真的所有人都適合在北上廣打拼嗎?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所有人都應該離開舒適圈成就自我嗎?

“舒適圈”這個概念一直都在,

大多數人都積極意識到應該走出舒適圈,

卻總在邁出那一步時徘徊。

“究竟該不該走出舒適圈”

是一個“to be or not to be”的問題,

走出去是積極選擇,

而不走出去也未嘗不可。

01

舒適圈外的生活

最近在網絡上出現一句高頻的話,

“舒適圈是一個美好的地方,可惜的是,

這裡卻什麼都沒有”。

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埃莉諾·羅斯福也說,

“每天一定要做一件讓你恐懼的事情”。

著名領導學暢銷書作者、

勵志演說家傑克·坎菲爾德也說過,

“當你選擇停留在舒適圈內時,

你常常會出現不自信的想法或表現,

又或者,

你總是產生自我懷疑甚至罪惡等想法”。

我曾經也非常相信這些名言警句背後的力量。

然而,我大學同學的親身經歷則讓我有了不同的看法。

我的大學同學尹彤回國了,六年前她和愛人不顧家人反對,辭去高校老師的工作去了新西蘭。

用尹彤的話說,不要總在一個舒適圈裡生活,長期下來會讓自己失去鬥志,只有奮鬥來的人生才叫精彩。

說實話,當初我也十分羨慕,也想像她那樣,勇敢地逃離現在的生活。

她到新西蘭半年後,和我視頻通話,當看見視頻的另一端時,我大吃一驚,差點沒認出她來。

與北京偏乾性氣候不同,新西蘭長年處在陰雨性天氣下,因此氣候格外潮溼。尹彤全身長滿了溼疹,而且在國外,想買到抗生素類的藥品是非常困難的,面對突如其來的身體上的不適,尹彤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硬撐。

想到曾經的尹彤,在國內發個燒都要叫苦連天發朋友圈求安慰,真是不敢想象,她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國度長期忍受渾身痛癢是怎樣的煎熬。

尹彤說,這還不是最致命的,新西蘭的確是一個美麗的國家,然而她和愛人根本融入不到當地人的圈子裡,正可謂好山好水好寂寞。

到新西蘭的第三年,尹彤生下第二個孩子。但是由於當地用工成本非常高,自己和愛人的收入還沒達到可以僱起保姆的水平,因此碩士畢業的尹彤只能辭職在家當起了全職太太,獨自承擔家裡的一切工作。為了兩個孩子,尹彤總是自己安慰自己,“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

然而,這一天還是沒有到來。

六年後,尹彤和愛人帶著兩個孩子回國。因為父母身體多病,身在國外的子女無法盡孝,這種長期心理上的折磨讓尹彤後悔莫及。

她回國後,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02

重回舒適圈

舒適圈是指

我們所處的一種令人感到舒適的環境或狀態,

這種缺乏危機感或焦慮感的狀態

往往來源於我們習慣的環境,熟悉的人或事。

而當我們呆在舒適圈的時候,

會產生類似於惰性的阻力,

讓我們難以邁出自己的舒適圈。

因為舒適圈裡有最大化的安全感,

和最小程度的壓力、焦慮和危機感。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舒適圈的概念來自於1908年的一個心理學實驗。

Robert M. Yerkes和John D. Dodson提出,

相對舒適的心理狀態可以保證較為穩定的表現,

但是,

只有當我們增加一點壓力時才能達到最佳的表現。

這些適當增加的壓力就是最佳焦慮值,

也是我們心理舒適圈的外沿。

為了實現自我成長,

我們總是被建議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給自己一定的壓力和恐懼感,

才是自我成長的最好方式。

有人說,真正成功的人生,

是從你開始邁出舒適圈開始的。

然而,自己和身邊人的經歷,

讓我對這種說法越來越反感。

許多人都認為,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圈、

走安全路線是一種自我破壞的選擇。

在這種觀點的影響下,我不得不認為,

如果哪一天沒有讓自己覺得不舒服的話,

我這一生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就。

然而,當我義無反顧地把自己推出舒適圈時,

最終卻落得全身精疲力竭的感覺。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幾年前的我,每天在北京都是擠公交上班。在上下班高峰期間,我每天要花兩個小時在路上,這還只是單程的時間。

壓力狀態下身體需要的皮質醇,是我仍然堅持不懈的唯一因素。

我小時候成績優異,大學也是班裡的尖子生,畢業後又順利在北京找到了一份工作,但那個時候的我一直都覺得自己還不夠努力。

在家裡人看來,我的身上自帶著優秀的光環,彷佛我就是他們心目中成功的典範。

然而,在內心中,我卻有滿滿的挫敗感和無助感。根據自我成長思維,我把自己的這些感覺和想法理解為自己還不夠完美的真實寫照。

如果我知道我還可以更努力的話,我自然而然地就會更有動力,也會更加努力。

“我只需要再努力一點,”我告訴自己,“我現在已經在自己的舒適圈外,肯定會好起來的,我只需要慢慢調整”。

但幾個月過去了,我內心裡的無助感卻有增無減,而且還出現了額外的情緒和壓力。

每天,生活中都佈滿了恐懼的事情。會不會出現什麼危機?還會不會再出現緊急情況?今天早上又有什麼新項目?

這些想法,甚至開始影響到我的個人健康了。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按理說,根據這些勵志名言,

面對自己的恐懼,應該可以讓自己更好地成長。

然而,我都快三十歲了,卻每天像一條鹹魚一樣,

累得躺在床上一點都不想動,

有時候還會產生心悸或者做夜夢的情況。

以走出舒適圈之名,來逼迫自己不斷成長,

讓自我犧牲到了差點筋疲力竭的地步。

所以,我最後還是選擇了一個不那麼累的工作,

並退回到外人所謂的舒適圈裡。

舒適圈之所以存在,原來是為了保護自我的安全。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從字面上來講,舒適圈可以理解為一個理想的環境。

但從心理角度而言,

舒適圈則可以理解為

我們可以自由自在並且自主掌控一切的環境。

後來,我慢慢發現,

在舒適圈裡,

也同樣有我可以為之追求奮鬥的東西,

只要我想,也一樣可以活出精彩。

03

只是一個選擇問題

許多雞湯文大肆宣揚

“離開舒適圈才是自我成長的第一步”。

在2009年,著名英國管理學家

阿拉斯代爾·懷特就曾多次稱,

“就理解和管理效率而言,其核心實際上是壓力管理”。

懷特認為,焦慮是一種有效進行效率管理的輔助工具。

而根據2017年英國萊斯特大學的一篇論文發現,

實際上並沒有實驗性依據來支撐懷特的觀點。

不過,這篇論文的作者提到,

“儘管沒有實驗性依據,

但通過壓力來進行效率管理,

仍然是大多數管理學書籍中鼓吹的一種方法”。

然而,與上述觀點大相徑庭的,

是20世紀早期蘇聯發展心理學家利維·維谷斯基定義的“核心發展圈”理論。

維谷斯基所稱的核心發展圈,

本質上和舒適圈的定義沒有大的差別。

他認為,在核心發展圈內,

我們可以更好更健康地逐步成長。

對小孩而言,他們還可以自然地習得新的技能。

對我而言,它意味著我要故意地接受挑戰。

不過,在接受挑戰之前,

我必須深思熟慮並且精心準備。

也就是說,在接受挑戰前,

我對自己的優勢瞭然於胸。

"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逃離舒適圈這個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年輕人爭著吵著要離開三、四線城市,奔向北上廣;

哭著鬧著要離開國企事業單位,

去私企外企打出一片天下。

青春就是用來奮鬥的,

這種精神在哪一個時代都適用。

然而,真的所有人都適合在北上廣打拼嗎?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所有人都應該離開舒適圈成就自我嗎?

“舒適圈”這個概念一直都在,

大多數人都積極意識到應該走出舒適圈,

卻總在邁出那一步時徘徊。

“究竟該不該走出舒適圈”

是一個“to be or not to be”的問題,

走出去是積極選擇,

而不走出去也未嘗不可。

01

舒適圈外的生活

最近在網絡上出現一句高頻的話,

“舒適圈是一個美好的地方,可惜的是,

這裡卻什麼都沒有”。

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埃莉諾·羅斯福也說,

“每天一定要做一件讓你恐懼的事情”。

著名領導學暢銷書作者、

勵志演說家傑克·坎菲爾德也說過,

“當你選擇停留在舒適圈內時,

你常常會出現不自信的想法或表現,

又或者,

你總是產生自我懷疑甚至罪惡等想法”。

我曾經也非常相信這些名言警句背後的力量。

然而,我大學同學的親身經歷則讓我有了不同的看法。

我的大學同學尹彤回國了,六年前她和愛人不顧家人反對,辭去高校老師的工作去了新西蘭。

用尹彤的話說,不要總在一個舒適圈裡生活,長期下來會讓自己失去鬥志,只有奮鬥來的人生才叫精彩。

說實話,當初我也十分羨慕,也想像她那樣,勇敢地逃離現在的生活。

她到新西蘭半年後,和我視頻通話,當看見視頻的另一端時,我大吃一驚,差點沒認出她來。

與北京偏乾性氣候不同,新西蘭長年處在陰雨性天氣下,因此氣候格外潮溼。尹彤全身長滿了溼疹,而且在國外,想買到抗生素類的藥品是非常困難的,面對突如其來的身體上的不適,尹彤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硬撐。

想到曾經的尹彤,在國內發個燒都要叫苦連天發朋友圈求安慰,真是不敢想象,她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國度長期忍受渾身痛癢是怎樣的煎熬。

尹彤說,這還不是最致命的,新西蘭的確是一個美麗的國家,然而她和愛人根本融入不到當地人的圈子裡,正可謂好山好水好寂寞。

到新西蘭的第三年,尹彤生下第二個孩子。但是由於當地用工成本非常高,自己和愛人的收入還沒達到可以僱起保姆的水平,因此碩士畢業的尹彤只能辭職在家當起了全職太太,獨自承擔家裡的一切工作。為了兩個孩子,尹彤總是自己安慰自己,“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

然而,這一天還是沒有到來。

六年後,尹彤和愛人帶著兩個孩子回國。因為父母身體多病,身在國外的子女無法盡孝,這種長期心理上的折磨讓尹彤後悔莫及。

她回國後,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02

重回舒適圈

舒適圈是指

我們所處的一種令人感到舒適的環境或狀態,

這種缺乏危機感或焦慮感的狀態

往往來源於我們習慣的環境,熟悉的人或事。

而當我們呆在舒適圈的時候,

會產生類似於惰性的阻力,

讓我們難以邁出自己的舒適圈。

因為舒適圈裡有最大化的安全感,

和最小程度的壓力、焦慮和危機感。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舒適圈的概念來自於1908年的一個心理學實驗。

Robert M. Yerkes和John D. Dodson提出,

相對舒適的心理狀態可以保證較為穩定的表現,

但是,

只有當我們增加一點壓力時才能達到最佳的表現。

這些適當增加的壓力就是最佳焦慮值,

也是我們心理舒適圈的外沿。

為了實現自我成長,

我們總是被建議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給自己一定的壓力和恐懼感,

才是自我成長的最好方式。

有人說,真正成功的人生,

是從你開始邁出舒適圈開始的。

然而,自己和身邊人的經歷,

讓我對這種說法越來越反感。

許多人都認為,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圈、

走安全路線是一種自我破壞的選擇。

在這種觀點的影響下,我不得不認為,

如果哪一天沒有讓自己覺得不舒服的話,

我這一生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就。

然而,當我義無反顧地把自己推出舒適圈時,

最終卻落得全身精疲力竭的感覺。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幾年前的我,每天在北京都是擠公交上班。在上下班高峰期間,我每天要花兩個小時在路上,這還只是單程的時間。

壓力狀態下身體需要的皮質醇,是我仍然堅持不懈的唯一因素。

我小時候成績優異,大學也是班裡的尖子生,畢業後又順利在北京找到了一份工作,但那個時候的我一直都覺得自己還不夠努力。

在家裡人看來,我的身上自帶著優秀的光環,彷佛我就是他們心目中成功的典範。

然而,在內心中,我卻有滿滿的挫敗感和無助感。根據自我成長思維,我把自己的這些感覺和想法理解為自己還不夠完美的真實寫照。

如果我知道我還可以更努力的話,我自然而然地就會更有動力,也會更加努力。

“我只需要再努力一點,”我告訴自己,“我現在已經在自己的舒適圈外,肯定會好起來的,我只需要慢慢調整”。

但幾個月過去了,我內心裡的無助感卻有增無減,而且還出現了額外的情緒和壓力。

每天,生活中都佈滿了恐懼的事情。會不會出現什麼危機?還會不會再出現緊急情況?今天早上又有什麼新項目?

這些想法,甚至開始影響到我的個人健康了。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按理說,根據這些勵志名言,

面對自己的恐懼,應該可以讓自己更好地成長。

然而,我都快三十歲了,卻每天像一條鹹魚一樣,

累得躺在床上一點都不想動,

有時候還會產生心悸或者做夜夢的情況。

以走出舒適圈之名,來逼迫自己不斷成長,

讓自我犧牲到了差點筋疲力竭的地步。

所以,我最後還是選擇了一個不那麼累的工作,

並退回到外人所謂的舒適圈裡。

舒適圈之所以存在,原來是為了保護自我的安全。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從字面上來講,舒適圈可以理解為一個理想的環境。

但從心理角度而言,

舒適圈則可以理解為

我們可以自由自在並且自主掌控一切的環境。

後來,我慢慢發現,

在舒適圈裡,

也同樣有我可以為之追求奮鬥的東西,

只要我想,也一樣可以活出精彩。

03

只是一個選擇問題

許多雞湯文大肆宣揚

“離開舒適圈才是自我成長的第一步”。

在2009年,著名英國管理學家

阿拉斯代爾·懷特就曾多次稱,

“就理解和管理效率而言,其核心實際上是壓力管理”。

懷特認為,焦慮是一種有效進行效率管理的輔助工具。

而根據2017年英國萊斯特大學的一篇論文發現,

實際上並沒有實驗性依據來支撐懷特的觀點。

不過,這篇論文的作者提到,

“儘管沒有實驗性依據,

但通過壓力來進行效率管理,

仍然是大多數管理學書籍中鼓吹的一種方法”。

然而,與上述觀點大相徑庭的,

是20世紀早期蘇聯發展心理學家利維·維谷斯基定義的“核心發展圈”理論。

維谷斯基所稱的核心發展圈,

本質上和舒適圈的定義沒有大的差別。

他認為,在核心發展圈內,

我們可以更好更健康地逐步成長。

對小孩而言,他們還可以自然地習得新的技能。

對我而言,它意味著我要故意地接受挑戰。

不過,在接受挑戰之前,

我必須深思熟慮並且精心準備。

也就是說,在接受挑戰前,

我對自己的優勢瞭然於胸。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經歷過把自己逼迫到心力交瘁、

影響健康的地步過後,

我才意識到,

我還是不喜歡默默地忍受一切。

通過認清並且認可自己的舒適圈,

我會進一步考慮某個環境是否會影響

甚至威脅到我的健康;

而通過極力維護自己的舒適邊界,

我可以輕鬆地擺脫焦慮,

並且置身於一個自我感覺非常安全的地方。

如今的時代,對時間和注意力的要求都非常高。

當我們面臨過多壓力時,

舒適圈其實是觸手可及的避風港。

在舒適圈的臂膀之下,

你可以自然地展現自信、拾得動力,

同時還可以清晰地思考。

當我們不會花太多時間應對自己的不舒適時,

時間自然而然地都花在了你的重要事項上。

如果把逼迫我們走出舒適圈比作從飛機上高空跳下,

那麼選擇停留在舒適圈內的人,

則是在默默地添磚蓋瓦,

為自己建造一個溫暖舒適的家,從而不斷地茁壯成長。

在舒適圈中,我們有足夠的動力跳起來,

去摘那個比自己高一些的蘋果。

雖然那些不熟悉的外界刺激和

新鮮的事物會把我們拖離舒適圈,

但是在我們漸漸克服了這一點不舒服的感覺後,

我們的舒適圈也隨之擴大了,

通俗來說就是成長了。

不過,

如果我們要摘的蘋果超出了自己的身體極限,

也就是在舒適圈上增加的壓力值爆表,

那就可能進入了恐懼圈。

在這個範圍內,

我們的身心都還不具備接受這種挑戰的能力,

因此會出現發揮失常。

所以,走出舒適圈需要把握好度,否則物極必反

為了追求最佳表現,

逃離舒適圈真的是唯一有效的途徑嗎?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教育學家認為,

把學生放置在高壓環境中雖然可以促進學生努力學習,

但是壓力本身依然是有破壞性的。

如果能夠在教育者和學生之間建立互相信任的良好關係,

給學生創造一個具有安全感的學習環境,

才可以收穫最好的學習狀態。

當然,也有人是逃離舒適圈的忠實追求者。

"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逃離舒適圈這個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年輕人爭著吵著要離開三、四線城市,奔向北上廣;

哭著鬧著要離開國企事業單位,

去私企外企打出一片天下。

青春就是用來奮鬥的,

這種精神在哪一個時代都適用。

然而,真的所有人都適合在北上廣打拼嗎?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所有人都應該離開舒適圈成就自我嗎?

“舒適圈”這個概念一直都在,

大多數人都積極意識到應該走出舒適圈,

卻總在邁出那一步時徘徊。

“究竟該不該走出舒適圈”

是一個“to be or not to be”的問題,

走出去是積極選擇,

而不走出去也未嘗不可。

01

舒適圈外的生活

最近在網絡上出現一句高頻的話,

“舒適圈是一個美好的地方,可惜的是,

這裡卻什麼都沒有”。

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埃莉諾·羅斯福也說,

“每天一定要做一件讓你恐懼的事情”。

著名領導學暢銷書作者、

勵志演說家傑克·坎菲爾德也說過,

“當你選擇停留在舒適圈內時,

你常常會出現不自信的想法或表現,

又或者,

你總是產生自我懷疑甚至罪惡等想法”。

我曾經也非常相信這些名言警句背後的力量。

然而,我大學同學的親身經歷則讓我有了不同的看法。

我的大學同學尹彤回國了,六年前她和愛人不顧家人反對,辭去高校老師的工作去了新西蘭。

用尹彤的話說,不要總在一個舒適圈裡生活,長期下來會讓自己失去鬥志,只有奮鬥來的人生才叫精彩。

說實話,當初我也十分羨慕,也想像她那樣,勇敢地逃離現在的生活。

她到新西蘭半年後,和我視頻通話,當看見視頻的另一端時,我大吃一驚,差點沒認出她來。

與北京偏乾性氣候不同,新西蘭長年處在陰雨性天氣下,因此氣候格外潮溼。尹彤全身長滿了溼疹,而且在國外,想買到抗生素類的藥品是非常困難的,面對突如其來的身體上的不適,尹彤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硬撐。

想到曾經的尹彤,在國內發個燒都要叫苦連天發朋友圈求安慰,真是不敢想象,她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國度長期忍受渾身痛癢是怎樣的煎熬。

尹彤說,這還不是最致命的,新西蘭的確是一個美麗的國家,然而她和愛人根本融入不到當地人的圈子裡,正可謂好山好水好寂寞。

到新西蘭的第三年,尹彤生下第二個孩子。但是由於當地用工成本非常高,自己和愛人的收入還沒達到可以僱起保姆的水平,因此碩士畢業的尹彤只能辭職在家當起了全職太太,獨自承擔家裡的一切工作。為了兩個孩子,尹彤總是自己安慰自己,“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

然而,這一天還是沒有到來。

六年後,尹彤和愛人帶著兩個孩子回國。因為父母身體多病,身在國外的子女無法盡孝,這種長期心理上的折磨讓尹彤後悔莫及。

她回國後,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02

重回舒適圈

舒適圈是指

我們所處的一種令人感到舒適的環境或狀態,

這種缺乏危機感或焦慮感的狀態

往往來源於我們習慣的環境,熟悉的人或事。

而當我們呆在舒適圈的時候,

會產生類似於惰性的阻力,

讓我們難以邁出自己的舒適圈。

因為舒適圈裡有最大化的安全感,

和最小程度的壓力、焦慮和危機感。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舒適圈的概念來自於1908年的一個心理學實驗。

Robert M. Yerkes和John D. Dodson提出,

相對舒適的心理狀態可以保證較為穩定的表現,

但是,

只有當我們增加一點壓力時才能達到最佳的表現。

這些適當增加的壓力就是最佳焦慮值,

也是我們心理舒適圈的外沿。

為了實現自我成長,

我們總是被建議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給自己一定的壓力和恐懼感,

才是自我成長的最好方式。

有人說,真正成功的人生,

是從你開始邁出舒適圈開始的。

然而,自己和身邊人的經歷,

讓我對這種說法越來越反感。

許多人都認為,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圈、

走安全路線是一種自我破壞的選擇。

在這種觀點的影響下,我不得不認為,

如果哪一天沒有讓自己覺得不舒服的話,

我這一生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就。

然而,當我義無反顧地把自己推出舒適圈時,

最終卻落得全身精疲力竭的感覺。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幾年前的我,每天在北京都是擠公交上班。在上下班高峰期間,我每天要花兩個小時在路上,這還只是單程的時間。

壓力狀態下身體需要的皮質醇,是我仍然堅持不懈的唯一因素。

我小時候成績優異,大學也是班裡的尖子生,畢業後又順利在北京找到了一份工作,但那個時候的我一直都覺得自己還不夠努力。

在家裡人看來,我的身上自帶著優秀的光環,彷佛我就是他們心目中成功的典範。

然而,在內心中,我卻有滿滿的挫敗感和無助感。根據自我成長思維,我把自己的這些感覺和想法理解為自己還不夠完美的真實寫照。

如果我知道我還可以更努力的話,我自然而然地就會更有動力,也會更加努力。

“我只需要再努力一點,”我告訴自己,“我現在已經在自己的舒適圈外,肯定會好起來的,我只需要慢慢調整”。

但幾個月過去了,我內心裡的無助感卻有增無減,而且還出現了額外的情緒和壓力。

每天,生活中都佈滿了恐懼的事情。會不會出現什麼危機?還會不會再出現緊急情況?今天早上又有什麼新項目?

這些想法,甚至開始影響到我的個人健康了。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按理說,根據這些勵志名言,

面對自己的恐懼,應該可以讓自己更好地成長。

然而,我都快三十歲了,卻每天像一條鹹魚一樣,

累得躺在床上一點都不想動,

有時候還會產生心悸或者做夜夢的情況。

以走出舒適圈之名,來逼迫自己不斷成長,

讓自我犧牲到了差點筋疲力竭的地步。

所以,我最後還是選擇了一個不那麼累的工作,

並退回到外人所謂的舒適圈裡。

舒適圈之所以存在,原來是為了保護自我的安全。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從字面上來講,舒適圈可以理解為一個理想的環境。

但從心理角度而言,

舒適圈則可以理解為

我們可以自由自在並且自主掌控一切的環境。

後來,我慢慢發現,

在舒適圈裡,

也同樣有我可以為之追求奮鬥的東西,

只要我想,也一樣可以活出精彩。

03

只是一個選擇問題

許多雞湯文大肆宣揚

“離開舒適圈才是自我成長的第一步”。

在2009年,著名英國管理學家

阿拉斯代爾·懷特就曾多次稱,

“就理解和管理效率而言,其核心實際上是壓力管理”。

懷特認為,焦慮是一種有效進行效率管理的輔助工具。

而根據2017年英國萊斯特大學的一篇論文發現,

實際上並沒有實驗性依據來支撐懷特的觀點。

不過,這篇論文的作者提到,

“儘管沒有實驗性依據,

但通過壓力來進行效率管理,

仍然是大多數管理學書籍中鼓吹的一種方法”。

然而,與上述觀點大相徑庭的,

是20世紀早期蘇聯發展心理學家利維·維谷斯基定義的“核心發展圈”理論。

維谷斯基所稱的核心發展圈,

本質上和舒適圈的定義沒有大的差別。

他認為,在核心發展圈內,

我們可以更好更健康地逐步成長。

對小孩而言,他們還可以自然地習得新的技能。

對我而言,它意味著我要故意地接受挑戰。

不過,在接受挑戰之前,

我必須深思熟慮並且精心準備。

也就是說,在接受挑戰前,

我對自己的優勢瞭然於胸。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經歷過把自己逼迫到心力交瘁、

影響健康的地步過後,

我才意識到,

我還是不喜歡默默地忍受一切。

通過認清並且認可自己的舒適圈,

我會進一步考慮某個環境是否會影響

甚至威脅到我的健康;

而通過極力維護自己的舒適邊界,

我可以輕鬆地擺脫焦慮,

並且置身於一個自我感覺非常安全的地方。

如今的時代,對時間和注意力的要求都非常高。

當我們面臨過多壓力時,

舒適圈其實是觸手可及的避風港。

在舒適圈的臂膀之下,

你可以自然地展現自信、拾得動力,

同時還可以清晰地思考。

當我們不會花太多時間應對自己的不舒適時,

時間自然而然地都花在了你的重要事項上。

如果把逼迫我們走出舒適圈比作從飛機上高空跳下,

那麼選擇停留在舒適圈內的人,

則是在默默地添磚蓋瓦,

為自己建造一個溫暖舒適的家,從而不斷地茁壯成長。

在舒適圈中,我們有足夠的動力跳起來,

去摘那個比自己高一些的蘋果。

雖然那些不熟悉的外界刺激和

新鮮的事物會把我們拖離舒適圈,

但是在我們漸漸克服了這一點不舒服的感覺後,

我們的舒適圈也隨之擴大了,

通俗來說就是成長了。

不過,

如果我們要摘的蘋果超出了自己的身體極限,

也就是在舒適圈上增加的壓力值爆表,

那就可能進入了恐懼圈。

在這個範圍內,

我們的身心都還不具備接受這種挑戰的能力,

因此會出現發揮失常。

所以,走出舒適圈需要把握好度,否則物極必反

為了追求最佳表現,

逃離舒適圈真的是唯一有效的途徑嗎?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教育學家認為,

把學生放置在高壓環境中雖然可以促進學生努力學習,

但是壓力本身依然是有破壞性的。

如果能夠在教育者和學生之間建立互相信任的良好關係,

給學生創造一個具有安全感的學習環境,

才可以收穫最好的學習狀態。

當然,也有人是逃離舒適圈的忠實追求者。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我身邊有一位成功的年輕創業者,

在他的一項調查中,

他發現,

那些越願意嘗試突破自己舒適圈的人,

越容易獲得成功。

他總是說,

如果沒有走出舒適圈的那一步,

人類不可能完成生命中很多看似正常的事情,

比如,第一次上學,第一次約會,

第一次工作等等。

隨著年齡的增長,

有的人會不斷擴大自己的舒適圈,

而有的人也會漸漸縮小自己的舒適圈,

但是,如果你想要一些還未擁有的東西,

就必須去做你還未做過的事情。

如果你想嘗試擴展自己的舒適圈,

可以考慮以下建議:

在安全範圍內做一個腦子一熱的決定,

不要花太長時間糾結考慮。

先邁出一小步,

比如說,如果你不敢當眾演講,

可以先在熟悉的朋友面前練一練。

哪天心情好的時候,

試試用不同的方式安排一天的生活,

比如換一條路線回家。

逃離舒適圈的終極意義在於,

發現自己還能做什麼。

這代表著機會和嘗試。

逃離舒適圈並不是一個沒有回頭路的選擇,

而是在對身心都合理安全的範圍內,

多劃掉幾個自己曾經認為無法完成的事情。

當然,是否逃離舒適圈,

還要看個人的能力和意願。

總有那麼一類人,天生自帶光環,

精力充沛,喜歡接受挑戰。

對於這一類人,舒適圈就像一個牢籠,

會禁錮他們的思想和創新;

然而,

有的人卻只能找到一個舒適圈,

在裡面安穩地經營,

如果跳到外面,會立馬手足無措。

所以,我們不必看低那些追求安穩的想法,

更不必鼓吹那些無畏的奮鬥和犧牲。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人力資源》雜誌”立場。

"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逃離舒適圈這個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年輕人爭著吵著要離開三、四線城市,奔向北上廣;

哭著鬧著要離開國企事業單位,

去私企外企打出一片天下。

青春就是用來奮鬥的,

這種精神在哪一個時代都適用。

然而,真的所有人都適合在北上廣打拼嗎?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所有人都應該離開舒適圈成就自我嗎?

“舒適圈”這個概念一直都在,

大多數人都積極意識到應該走出舒適圈,

卻總在邁出那一步時徘徊。

“究竟該不該走出舒適圈”

是一個“to be or not to be”的問題,

走出去是積極選擇,

而不走出去也未嘗不可。

01

舒適圈外的生活

最近在網絡上出現一句高頻的話,

“舒適圈是一個美好的地方,可惜的是,

這裡卻什麼都沒有”。

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埃莉諾·羅斯福也說,

“每天一定要做一件讓你恐懼的事情”。

著名領導學暢銷書作者、

勵志演說家傑克·坎菲爾德也說過,

“當你選擇停留在舒適圈內時,

你常常會出現不自信的想法或表現,

又或者,

你總是產生自我懷疑甚至罪惡等想法”。

我曾經也非常相信這些名言警句背後的力量。

然而,我大學同學的親身經歷則讓我有了不同的看法。

我的大學同學尹彤回國了,六年前她和愛人不顧家人反對,辭去高校老師的工作去了新西蘭。

用尹彤的話說,不要總在一個舒適圈裡生活,長期下來會讓自己失去鬥志,只有奮鬥來的人生才叫精彩。

說實話,當初我也十分羨慕,也想像她那樣,勇敢地逃離現在的生活。

她到新西蘭半年後,和我視頻通話,當看見視頻的另一端時,我大吃一驚,差點沒認出她來。

與北京偏乾性氣候不同,新西蘭長年處在陰雨性天氣下,因此氣候格外潮溼。尹彤全身長滿了溼疹,而且在國外,想買到抗生素類的藥品是非常困難的,面對突如其來的身體上的不適,尹彤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硬撐。

想到曾經的尹彤,在國內發個燒都要叫苦連天發朋友圈求安慰,真是不敢想象,她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國度長期忍受渾身痛癢是怎樣的煎熬。

尹彤說,這還不是最致命的,新西蘭的確是一個美麗的國家,然而她和愛人根本融入不到當地人的圈子裡,正可謂好山好水好寂寞。

到新西蘭的第三年,尹彤生下第二個孩子。但是由於當地用工成本非常高,自己和愛人的收入還沒達到可以僱起保姆的水平,因此碩士畢業的尹彤只能辭職在家當起了全職太太,獨自承擔家裡的一切工作。為了兩個孩子,尹彤總是自己安慰自己,“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

然而,這一天還是沒有到來。

六年後,尹彤和愛人帶著兩個孩子回國。因為父母身體多病,身在國外的子女無法盡孝,這種長期心理上的折磨讓尹彤後悔莫及。

她回國後,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02

重回舒適圈

舒適圈是指

我們所處的一種令人感到舒適的環境或狀態,

這種缺乏危機感或焦慮感的狀態

往往來源於我們習慣的環境,熟悉的人或事。

而當我們呆在舒適圈的時候,

會產生類似於惰性的阻力,

讓我們難以邁出自己的舒適圈。

因為舒適圈裡有最大化的安全感,

和最小程度的壓力、焦慮和危機感。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舒適圈的概念來自於1908年的一個心理學實驗。

Robert M. Yerkes和John D. Dodson提出,

相對舒適的心理狀態可以保證較為穩定的表現,

但是,

只有當我們增加一點壓力時才能達到最佳的表現。

這些適當增加的壓力就是最佳焦慮值,

也是我們心理舒適圈的外沿。

為了實現自我成長,

我們總是被建議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給自己一定的壓力和恐懼感,

才是自我成長的最好方式。

有人說,真正成功的人生,

是從你開始邁出舒適圈開始的。

然而,自己和身邊人的經歷,

讓我對這種說法越來越反感。

許多人都認為,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圈、

走安全路線是一種自我破壞的選擇。

在這種觀點的影響下,我不得不認為,

如果哪一天沒有讓自己覺得不舒服的話,

我這一生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就。

然而,當我義無反顧地把自己推出舒適圈時,

最終卻落得全身精疲力竭的感覺。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幾年前的我,每天在北京都是擠公交上班。在上下班高峰期間,我每天要花兩個小時在路上,這還只是單程的時間。

壓力狀態下身體需要的皮質醇,是我仍然堅持不懈的唯一因素。

我小時候成績優異,大學也是班裡的尖子生,畢業後又順利在北京找到了一份工作,但那個時候的我一直都覺得自己還不夠努力。

在家裡人看來,我的身上自帶著優秀的光環,彷佛我就是他們心目中成功的典範。

然而,在內心中,我卻有滿滿的挫敗感和無助感。根據自我成長思維,我把自己的這些感覺和想法理解為自己還不夠完美的真實寫照。

如果我知道我還可以更努力的話,我自然而然地就會更有動力,也會更加努力。

“我只需要再努力一點,”我告訴自己,“我現在已經在自己的舒適圈外,肯定會好起來的,我只需要慢慢調整”。

但幾個月過去了,我內心裡的無助感卻有增無減,而且還出現了額外的情緒和壓力。

每天,生活中都佈滿了恐懼的事情。會不會出現什麼危機?還會不會再出現緊急情況?今天早上又有什麼新項目?

這些想法,甚至開始影響到我的個人健康了。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按理說,根據這些勵志名言,

面對自己的恐懼,應該可以讓自己更好地成長。

然而,我都快三十歲了,卻每天像一條鹹魚一樣,

累得躺在床上一點都不想動,

有時候還會產生心悸或者做夜夢的情況。

以走出舒適圈之名,來逼迫自己不斷成長,

讓自我犧牲到了差點筋疲力竭的地步。

所以,我最後還是選擇了一個不那麼累的工作,

並退回到外人所謂的舒適圈裡。

舒適圈之所以存在,原來是為了保護自我的安全。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從字面上來講,舒適圈可以理解為一個理想的環境。

但從心理角度而言,

舒適圈則可以理解為

我們可以自由自在並且自主掌控一切的環境。

後來,我慢慢發現,

在舒適圈裡,

也同樣有我可以為之追求奮鬥的東西,

只要我想,也一樣可以活出精彩。

03

只是一個選擇問題

許多雞湯文大肆宣揚

“離開舒適圈才是自我成長的第一步”。

在2009年,著名英國管理學家

阿拉斯代爾·懷特就曾多次稱,

“就理解和管理效率而言,其核心實際上是壓力管理”。

懷特認為,焦慮是一種有效進行效率管理的輔助工具。

而根據2017年英國萊斯特大學的一篇論文發現,

實際上並沒有實驗性依據來支撐懷特的觀點。

不過,這篇論文的作者提到,

“儘管沒有實驗性依據,

但通過壓力來進行效率管理,

仍然是大多數管理學書籍中鼓吹的一種方法”。

然而,與上述觀點大相徑庭的,

是20世紀早期蘇聯發展心理學家利維·維谷斯基定義的“核心發展圈”理論。

維谷斯基所稱的核心發展圈,

本質上和舒適圈的定義沒有大的差別。

他認為,在核心發展圈內,

我們可以更好更健康地逐步成長。

對小孩而言,他們還可以自然地習得新的技能。

對我而言,它意味著我要故意地接受挑戰。

不過,在接受挑戰之前,

我必須深思熟慮並且精心準備。

也就是說,在接受挑戰前,

我對自己的優勢瞭然於胸。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經歷過把自己逼迫到心力交瘁、

影響健康的地步過後,

我才意識到,

我還是不喜歡默默地忍受一切。

通過認清並且認可自己的舒適圈,

我會進一步考慮某個環境是否會影響

甚至威脅到我的健康;

而通過極力維護自己的舒適邊界,

我可以輕鬆地擺脫焦慮,

並且置身於一個自我感覺非常安全的地方。

如今的時代,對時間和注意力的要求都非常高。

當我們面臨過多壓力時,

舒適圈其實是觸手可及的避風港。

在舒適圈的臂膀之下,

你可以自然地展現自信、拾得動力,

同時還可以清晰地思考。

當我們不會花太多時間應對自己的不舒適時,

時間自然而然地都花在了你的重要事項上。

如果把逼迫我們走出舒適圈比作從飛機上高空跳下,

那麼選擇停留在舒適圈內的人,

則是在默默地添磚蓋瓦,

為自己建造一個溫暖舒適的家,從而不斷地茁壯成長。

在舒適圈中,我們有足夠的動力跳起來,

去摘那個比自己高一些的蘋果。

雖然那些不熟悉的外界刺激和

新鮮的事物會把我們拖離舒適圈,

但是在我們漸漸克服了這一點不舒服的感覺後,

我們的舒適圈也隨之擴大了,

通俗來說就是成長了。

不過,

如果我們要摘的蘋果超出了自己的身體極限,

也就是在舒適圈上增加的壓力值爆表,

那就可能進入了恐懼圈。

在這個範圍內,

我們的身心都還不具備接受這種挑戰的能力,

因此會出現發揮失常。

所以,走出舒適圈需要把握好度,否則物極必反

為了追求最佳表現,

逃離舒適圈真的是唯一有效的途徑嗎?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教育學家認為,

把學生放置在高壓環境中雖然可以促進學生努力學習,

但是壓力本身依然是有破壞性的。

如果能夠在教育者和學生之間建立互相信任的良好關係,

給學生創造一個具有安全感的學習環境,

才可以收穫最好的學習狀態。

當然,也有人是逃離舒適圈的忠實追求者。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我身邊有一位成功的年輕創業者,

在他的一項調查中,

他發現,

那些越願意嘗試突破自己舒適圈的人,

越容易獲得成功。

他總是說,

如果沒有走出舒適圈的那一步,

人類不可能完成生命中很多看似正常的事情,

比如,第一次上學,第一次約會,

第一次工作等等。

隨著年齡的增長,

有的人會不斷擴大自己的舒適圈,

而有的人也會漸漸縮小自己的舒適圈,

但是,如果你想要一些還未擁有的東西,

就必須去做你還未做過的事情。

如果你想嘗試擴展自己的舒適圈,

可以考慮以下建議:

在安全範圍內做一個腦子一熱的決定,

不要花太長時間糾結考慮。

先邁出一小步,

比如說,如果你不敢當眾演講,

可以先在熟悉的朋友面前練一練。

哪天心情好的時候,

試試用不同的方式安排一天的生活,

比如換一條路線回家。

逃離舒適圈的終極意義在於,

發現自己還能做什麼。

這代表著機會和嘗試。

逃離舒適圈並不是一個沒有回頭路的選擇,

而是在對身心都合理安全的範圍內,

多劃掉幾個自己曾經認為無法完成的事情。

當然,是否逃離舒適圈,

還要看個人的能力和意願。

總有那麼一類人,天生自帶光環,

精力充沛,喜歡接受挑戰。

對於這一類人,舒適圈就像一個牢籠,

會禁錮他們的思想和創新;

然而,

有的人卻只能找到一個舒適圈,

在裡面安穩地經營,

如果跳到外面,會立馬手足無措。

所以,我們不必看低那些追求安穩的想法,

更不必鼓吹那些無畏的奮鬥和犧牲。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人力資源》雜誌”立場。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老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