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巨頭業績“涼涼”?還沒有到那麼悲觀的時候'

"

8月份,全球化工巨頭相繼發佈了二季度業績。從財報來看,不論是亞洲、歐洲還是美洲,化企多數出現業績下滑。貿易摩擦不斷、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減速、汽車行業萎靡不振、新增產能投產等多因素壓縮了企業利潤。在全球化工業發展面臨較大壓力的情況下,國際巨頭積極面對糟糕的局面。

1 企業業績下降偏多

美國企業中,陶氏二季度淨銷售額11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預估業績相比下降14%,降幅主要由當地聚乙烯、硅氧烷和異氰酸酯價格下跌以及碳氫化合物副產品銷售額下降造成。杜邦二季度淨虧損5.7億美元,淨銷售額為54.7億美元,同比下降6.6%。杜邦預計今年銷售額將下滑,業務需求疲軟將延續到下半年。伊士曼二季度銷售額為23.63億美元,同比下降11%。息稅前利潤(EBITDA)下滑24.4%。亨斯邁二季度淨收入為1.18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6.23億美元,同比大幅下滑,調整後的淨收入為1.46億美元,去年同期為2.46億美元。

歐洲企業中,化工巨頭巴斯夫二季度銷售額為152億歐元,同比下降4%;EBITDA同比降低47%,除了營養與護理以外的所有業務領域的銷量都有所下降,其中尤以化學品和農業解決方案業務領域最為顯著,主要原因是客戶行業上半年低迷。科思創二季度銷售額總計約32億歐元,同比縮水16.9%。贏創二季度銷售額同比下降3%,至33.1億歐元。

亞洲企業也不好過。比如,日本主要化工企業淨利潤都同比下降至少3成。其中,三菱化學控股二季度淨利潤為378億日元,同比下降34.9%。積水化學淨利潤為30億日元,同比下降61.2%。

2 行業形勢不容樂觀

整個上半年,與化工行業密切相關的汽車行業都處在低迷的狀態,這對於化工企業影響巨大。科思創指出,公司聚氨酯(PU)和聚碳酸酯(PC)業務受汽車行業影響巨大。由於來自汽車行業的核心業務銷量下降,PC板塊銷售額下降15.0%至8.98億歐元,EBITDA下降46.0%至1.54億歐元,下降幅度超過企業整體。贏創方面也指出,汽車和塗料行業發展放緩致使其資源效率業務板塊銷售額下降2%,至14億歐元。

中美貿易摩擦對於全球市場影響巨大,化工企業也感受到了壓力。三井化學副社長久保雅晴表示,除汽車外,貿易爭端已經造成了包括半導體、農業和日用產品市場的萎靡,這些也影響到了化學品市場。另外,由於貿易爭端導致了貿易流的變化,加之東亞、東南亞以及北美地區的大宗化學品新生產線陸續投產,乙烯、丙烯等多種化學品價格被嚴重壓低,也壓縮了跨國化企的利潤率。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得到根本解決,化工企業的下半年業績也難以得到充分保證。

3 多種形式予以應對

跨國化企採用多種手段應對,在儘量縮緊銀根的前提下,通過精簡低利潤業務,降低支出,保證核心業務繼續發展。

7月25日,陶氏化學首席執行官吉姆·菲特林表示,該公司計劃將2019年資本支出削減5億美元,降至20億美元,以迅速應對更具挑戰性的宏觀經濟前景。巴斯夫同樣對外宣佈,正在調整公司組織結構,精簡管理,銳化服務部門和地區部門的職責,並簡化程序和流程。贏創董事長庫樂滿則表示,贏創將持續專注於特種化學品的戰略,投資穩健且發展前景極具吸引力的增長領域,並在適當的時機剝離週期性業務。

對於企業看好的未來業務,跨國化企仍然不會放過。杜邦表示,儘管二季度虧損,但研發支出比例不變,仍將佔銷售額的4%左右。杜邦執行董事長愛德華·布林表示,杜邦不會僅僅因為看到短期的市場疲軟就放棄研發。亨斯邁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Peter Huntsman表示,無論下半年的經濟不確定性如何,亨斯邁將繼續控制成本、保證利潤、平衡資本配置,並戰略性提升下游的投資組合。

部分化工巨頭二季度業績

科萊恩在上半財年銷售額增長了4%

瑞士特種化學公司科萊恩宣佈,2019上半年的銷售額共計22.29億瑞士法郎,高於2018上半年的22.24億瑞士法郎。得益於量價雙升,以當地貨幣計算,有機銷售額增長了4%。2019上半財年銷售業績的提高得益於催化劑和自然資源業務的增長,兩大業務領域都有強勁的發展。

巴斯夫下調全年營收和利潤預期

巴斯夫集團表示,2019年二季度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前收益顯著低於預期,以及主要由貿易衝突所導致的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和工業生產放緩,下調2019全年營收和利潤預期。2019年第二季度的銷售額下降4%,降至152億歐元(2018年第二季度:158億歐元)。第二季度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前收益預計為10億歐元,同比2018年二季度降低47%(2018年第二季度:20億歐元)。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前收益下降主要是由於材料、化學品和農業解決方案業務領域的收益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贏創二季度銷售額和收益低於去年同期

贏創2019年第二季度銷售額同比下降3%,至33.1億歐元。贏創表示,雖然由於經濟疲軟導致銷量下降,但贏創仍能保持其產品價格基本穩定。調整後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下降8%,至5.66億歐元。與第一季度相比,三大業務板塊均實現收益增長。預計2019財年,公司持續運營業務的銷售額和調整後EBITDA將至少與去年持平。

杜邦預計今年全年銷售額將下降

杜邦公司預計今年銷售額將下滑,這是包括汽車和電子產品在內,最新一家預警工業市場疲軟的公司。該公司二季度不包括匯率變動和收購在內的銷售額在二季度下滑3%,銷量下滑抵消了價格上漲的影響。杜邦二季度的淨銷售額為54.7億美元,下降6.6%。杜邦第二季度淨虧損5.71億美元,上年同期盈利17.7億美元。

朗盛二季度銷售額同比小幅下降1%

德國特種化學品公司朗盛公佈的財報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集團銷售額達到18.10億歐元,比去年的18.29億歐元下降1.0%。淨收入從9700萬歐元增加到1億歐元,增長了3.1%。由於平均流通股數量較低,每股收益的增長更為強勁,從1.05歐元增加了8.6%至1.14歐元。

拜耳淨利減少近五成

德國製藥化學巨頭拜耳公司財務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拜耳實現淨利潤4.04億歐元,比去年同期減少49.1%。當季,銷售額為114.85億歐元,同比增長21.1%。

阿克蘇諾貝爾業績喜人

阿克蘇諾貝爾(AN)發佈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調整後的營業收入上升36%,達3.05億歐元;不包含未分攤成本的銷售回報率上升至13.7%。通過穩步推進轉型計劃,節約成本4300萬歐元,通過收購法國航空塗料製造商Mapaero,進一步增強公司航空塗料業務。

殼牌利潤大幅降低

殼牌石油公佈第二季度生產、經營情況,該公司第二季度產量同比增長4%,但由於石油和天然氣價格下跌,煉油利潤率下降,同期利潤大幅度下降,較去年同期下降26%。

結語

化工業是世界上最為重要的行業之一,每年創造的價值超過3.6萬億美元。太多改善生活的創新背後都有化工的影子。隨著化學工業的快速發展,其改造自然、服務社會的同時,也面臨著一定的壓力。今年二季度,化工巨頭業績紛紛遇冷,這在以往是不常見的。那麼,叫好不叫座是否意味著發展瓶頸到來,又是否會虛弱消費市場信心、打擊行業積極性?筆者認為,還沒有到那麼悲觀的時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