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一、保定市:大慈閣。大慈閣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2006年05月25日,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一、保定市:大慈閣。大慈閣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2006年05月25日,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定州市:開元寺塔(定州塔)。定州塔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城內,原名開元寺塔,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塔,有“中華第一塔”之稱。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一、保定市:大慈閣。大慈閣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2006年05月25日,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定州市:開元寺塔(定州塔)。定州塔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城內,原名開元寺塔,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塔,有“中華第一塔”之稱。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三、涿州市:雙塔。2001年06月25日,涿州雙塔作為遼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一、保定市:大慈閣。大慈閣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2006年05月25日,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定州市:開元寺塔(定州塔)。定州塔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城內,原名開元寺塔,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塔,有“中華第一塔”之稱。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三、涿州市:雙塔。2001年06月25日,涿州雙塔作為遼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四、安國市:安國藥王廟。坐落於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藥王廟。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北宋又拓址新建。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一、保定市:大慈閣。大慈閣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2006年05月25日,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定州市:開元寺塔(定州塔)。定州塔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城內,原名開元寺塔,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塔,有“中華第一塔”之稱。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三、涿州市:雙塔。2001年06月25日,涿州雙塔作為遼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四、安國市:安國藥王廟。坐落於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藥王廟。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北宋又拓址新建。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五、高碑店市:開善寺。始建於唐代,原建築多已被毀,現僅存建於遼代的大殿和後代修繕的天王殿、金剛殿。為目前僅存世的八大遼代建築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一直被作為當地的糧倉佔用。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一、保定市:大慈閣。大慈閣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2006年05月25日,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定州市:開元寺塔(定州塔)。定州塔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城內,原名開元寺塔,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塔,有“中華第一塔”之稱。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三、涿州市:雙塔。2001年06月25日,涿州雙塔作為遼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四、安國市:安國藥王廟。坐落於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藥王廟。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北宋又拓址新建。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五、高碑店市:開善寺。始建於唐代,原建築多已被毀,現僅存建於遼代的大殿和後代修繕的天王殿、金剛殿。為目前僅存世的八大遼代建築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一直被作為當地的糧倉佔用。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六、清苑區。東閭中華聖母堂。位於清苑區東閭村(在保定市東南20公里)的大型哥特式天主教堂。始建於光緒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間(1901—1903年)。1924年中國第一次主教團會議確定東閭聖母為中華聖母,故名聖母堂。是在中國經過天主教教宗批准的兩處聖母朝聖地之一(另一處是上海市松江區的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

"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一、保定市:大慈閣。大慈閣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2006年05月25日,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定州市:開元寺塔(定州塔)。定州塔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城內,原名開元寺塔,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塔,有“中華第一塔”之稱。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三、涿州市:雙塔。2001年06月25日,涿州雙塔作為遼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四、安國市:安國藥王廟。坐落於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藥王廟。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北宋又拓址新建。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五、高碑店市:開善寺。始建於唐代,原建築多已被毀,現僅存建於遼代的大殿和後代修繕的天王殿、金剛殿。為目前僅存世的八大遼代建築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一直被作為當地的糧倉佔用。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六、清苑區。東閭中華聖母堂。位於清苑區東閭村(在保定市東南20公里)的大型哥特式天主教堂。始建於光緒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間(1901—1903年)。1924年中國第一次主教團會議確定東閭聖母為中華聖母,故名聖母堂。是在中國經過天主教教宗批准的兩處聖母朝聖地之一(另一處是上海市松江區的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七、滿城區:方順橋。位於滿城區方順橋村,建於宋明間。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一、保定市:大慈閣。大慈閣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2006年05月25日,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定州市:開元寺塔(定州塔)。定州塔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城內,原名開元寺塔,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塔,有“中華第一塔”之稱。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三、涿州市:雙塔。2001年06月25日,涿州雙塔作為遼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四、安國市:安國藥王廟。坐落於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藥王廟。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北宋又拓址新建。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五、高碑店市:開善寺。始建於唐代,原建築多已被毀,現僅存建於遼代的大殿和後代修繕的天王殿、金剛殿。為目前僅存世的八大遼代建築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一直被作為當地的糧倉佔用。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六、清苑區。東閭中華聖母堂。位於清苑區東閭村(在保定市東南20公里)的大型哥特式天主教堂。始建於光緒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間(1901—1903年)。1924年中國第一次主教團會議確定東閭聖母為中華聖母,故名聖母堂。是在中國經過天主教教宗批准的兩處聖母朝聖地之一(另一處是上海市松江區的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七、滿城區:方順橋。位於滿城區方順橋村,建於宋明間。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八、唐縣:倒馬關。為長城重要關口,位於唐縣西北60公里的倒馬關鄉倒馬關村。戰國時置,稱鴻之塞;漢代稱常山關;北魏叫鐵關,亦名鴻山關;明代以後通稱倒馬關。現存倒馬關城始建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後於成化元年(1465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維修。1982年7月,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一、保定市:大慈閣。大慈閣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2006年05月25日,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定州市:開元寺塔(定州塔)。定州塔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城內,原名開元寺塔,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塔,有“中華第一塔”之稱。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三、涿州市:雙塔。2001年06月25日,涿州雙塔作為遼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四、安國市:安國藥王廟。坐落於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藥王廟。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北宋又拓址新建。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五、高碑店市:開善寺。始建於唐代,原建築多已被毀,現僅存建於遼代的大殿和後代修繕的天王殿、金剛殿。為目前僅存世的八大遼代建築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一直被作為當地的糧倉佔用。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六、清苑區。東閭中華聖母堂。位於清苑區東閭村(在保定市東南20公里)的大型哥特式天主教堂。始建於光緒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間(1901—1903年)。1924年中國第一次主教團會議確定東閭聖母為中華聖母,故名聖母堂。是在中國經過天主教教宗批准的兩處聖母朝聖地之一(另一處是上海市松江區的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七、滿城區:方順橋。位於滿城區方順橋村,建於宋明間。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八、唐縣:倒馬關。為長城重要關口,位於唐縣西北60公里的倒馬關鄉倒馬關村。戰國時置,稱鴻之塞;漢代稱常山關;北魏叫鐵關,亦名鴻山關;明代以後通稱倒馬關。現存倒馬關城始建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後於成化元年(1465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維修。1982年7月,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九、易縣:紫荊關。是長城重要關隘,位於居庸關和倒馬關之間,為“內三關”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時代,秦、西漢稱“上谷關”,東漢“五阮關”。又有“蒲陰徑”“子莊關”之稱,屬“太行八陘”之第七陘。遼宋時改稱“金坡關”。後因嶺上紫荊盛開,得名紫荊關。地勢險要,自古即為華北平原重要門戶之一,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1996年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一、保定市:大慈閣。大慈閣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2006年05月25日,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定州市:開元寺塔(定州塔)。定州塔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城內,原名開元寺塔,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塔,有“中華第一塔”之稱。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三、涿州市:雙塔。2001年06月25日,涿州雙塔作為遼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四、安國市:安國藥王廟。坐落於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藥王廟。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北宋又拓址新建。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五、高碑店市:開善寺。始建於唐代,原建築多已被毀,現僅存建於遼代的大殿和後代修繕的天王殿、金剛殿。為目前僅存世的八大遼代建築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一直被作為當地的糧倉佔用。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六、清苑區。東閭中華聖母堂。位於清苑區東閭村(在保定市東南20公里)的大型哥特式天主教堂。始建於光緒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間(1901—1903年)。1924年中國第一次主教團會議確定東閭聖母為中華聖母,故名聖母堂。是在中國經過天主教教宗批准的兩處聖母朝聖地之一(另一處是上海市松江區的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七、滿城區:方順橋。位於滿城區方順橋村,建於宋明間。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八、唐縣:倒馬關。為長城重要關口,位於唐縣西北60公里的倒馬關鄉倒馬關村。戰國時置,稱鴻之塞;漢代稱常山關;北魏叫鐵關,亦名鴻山關;明代以後通稱倒馬關。現存倒馬關城始建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後於成化元年(1465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維修。1982年7月,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九、易縣:紫荊關。是長城重要關隘,位於居庸關和倒馬關之間,為“內三關”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時代,秦、西漢稱“上谷關”,東漢“五阮關”。又有“蒲陰徑”“子莊關”之稱,屬“太行八陘”之第七陘。遼宋時改稱“金坡關”。後因嶺上紫荊盛開,得名紫荊關。地勢險要,自古即為華北平原重要門戶之一,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1996年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徐水區:劉伶墓,位於中國河北省保定市張華村,類型為古墓葬。1982年7月23日公佈時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一、保定市:大慈閣。大慈閣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2006年05月25日,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定州市:開元寺塔(定州塔)。定州塔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城內,原名開元寺塔,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塔,有“中華第一塔”之稱。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三、涿州市:雙塔。2001年06月25日,涿州雙塔作為遼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四、安國市:安國藥王廟。坐落於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藥王廟。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北宋又拓址新建。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五、高碑店市:開善寺。始建於唐代,原建築多已被毀,現僅存建於遼代的大殿和後代修繕的天王殿、金剛殿。為目前僅存世的八大遼代建築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一直被作為當地的糧倉佔用。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六、清苑區。東閭中華聖母堂。位於清苑區東閭村(在保定市東南20公里)的大型哥特式天主教堂。始建於光緒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間(1901—1903年)。1924年中國第一次主教團會議確定東閭聖母為中華聖母,故名聖母堂。是在中國經過天主教教宗批准的兩處聖母朝聖地之一(另一處是上海市松江區的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七、滿城區:方順橋。位於滿城區方順橋村,建於宋明間。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八、唐縣:倒馬關。為長城重要關口,位於唐縣西北60公里的倒馬關鄉倒馬關村。戰國時置,稱鴻之塞;漢代稱常山關;北魏叫鐵關,亦名鴻山關;明代以後通稱倒馬關。現存倒馬關城始建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後於成化元年(1465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維修。1982年7月,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九、易縣:紫荊關。是長城重要關隘,位於居庸關和倒馬關之間,為“內三關”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時代,秦、西漢稱“上谷關”,東漢“五阮關”。又有“蒲陰徑”“子莊關”之稱,屬“太行八陘”之第七陘。遼宋時改稱“金坡關”。後因嶺上紫荊盛開,得名紫荊關。地勢險要,自古即為華北平原重要門戶之一,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1996年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徐水區:劉伶墓,位於中國河北省保定市張華村,類型為古墓葬。1982年7月23日公佈時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一、淶源縣:烏龍溝長城。建於明萬曆年間,是內長城的一部分。西接山西省平型關南的下關,東北入淶水縣,淶源境內全長150公里,經12個鄉鎮,保存相當完整。2001年6月,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一、保定市:大慈閣。大慈閣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2006年05月25日,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定州市:開元寺塔(定州塔)。定州塔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城內,原名開元寺塔,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塔,有“中華第一塔”之稱。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三、涿州市:雙塔。2001年06月25日,涿州雙塔作為遼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四、安國市:安國藥王廟。坐落於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藥王廟。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北宋又拓址新建。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五、高碑店市:開善寺。始建於唐代,原建築多已被毀,現僅存建於遼代的大殿和後代修繕的天王殿、金剛殿。為目前僅存世的八大遼代建築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一直被作為當地的糧倉佔用。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六、清苑區。東閭中華聖母堂。位於清苑區東閭村(在保定市東南20公里)的大型哥特式天主教堂。始建於光緒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間(1901—1903年)。1924年中國第一次主教團會議確定東閭聖母為中華聖母,故名聖母堂。是在中國經過天主教教宗批准的兩處聖母朝聖地之一(另一處是上海市松江區的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七、滿城區:方順橋。位於滿城區方順橋村,建於宋明間。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八、唐縣:倒馬關。為長城重要關口,位於唐縣西北60公里的倒馬關鄉倒馬關村。戰國時置,稱鴻之塞;漢代稱常山關;北魏叫鐵關,亦名鴻山關;明代以後通稱倒馬關。現存倒馬關城始建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後於成化元年(1465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維修。1982年7月,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九、易縣:紫荊關。是長城重要關隘,位於居庸關和倒馬關之間,為“內三關”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時代,秦、西漢稱“上谷關”,東漢“五阮關”。又有“蒲陰徑”“子莊關”之稱,屬“太行八陘”之第七陘。遼宋時改稱“金坡關”。後因嶺上紫荊盛開,得名紫荊關。地勢險要,自古即為華北平原重要門戶之一,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1996年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徐水區:劉伶墓,位於中國河北省保定市張華村,類型為古墓葬。1982年7月23日公佈時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一、淶源縣:烏龍溝長城。建於明萬曆年間,是內長城的一部分。西接山西省平型關南的下關,東北入淶水縣,淶源境內全長150公里,經12個鄉鎮,保存相當完整。2001年6月,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二、定興縣:慈雲閣。又名大悲閣,因閣內塑有大悲佛像而得名。位於定興縣城內中心。建於元大德十年(1306年),明萬曆年間重加修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迭次修葺。1996年12月,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一、保定市:大慈閣。大慈閣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2006年05月25日,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定州市:開元寺塔(定州塔)。定州塔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城內,原名開元寺塔,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塔,有“中華第一塔”之稱。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三、涿州市:雙塔。2001年06月25日,涿州雙塔作為遼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四、安國市:安國藥王廟。坐落於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藥王廟。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北宋又拓址新建。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五、高碑店市:開善寺。始建於唐代,原建築多已被毀,現僅存建於遼代的大殿和後代修繕的天王殿、金剛殿。為目前僅存世的八大遼代建築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一直被作為當地的糧倉佔用。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六、清苑區。東閭中華聖母堂。位於清苑區東閭村(在保定市東南20公里)的大型哥特式天主教堂。始建於光緒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間(1901—1903年)。1924年中國第一次主教團會議確定東閭聖母為中華聖母,故名聖母堂。是在中國經過天主教教宗批准的兩處聖母朝聖地之一(另一處是上海市松江區的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七、滿城區:方順橋。位於滿城區方順橋村,建於宋明間。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八、唐縣:倒馬關。為長城重要關口,位於唐縣西北60公里的倒馬關鄉倒馬關村。戰國時置,稱鴻之塞;漢代稱常山關;北魏叫鐵關,亦名鴻山關;明代以後通稱倒馬關。現存倒馬關城始建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後於成化元年(1465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維修。1982年7月,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九、易縣:紫荊關。是長城重要關隘,位於居庸關和倒馬關之間,為“內三關”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時代,秦、西漢稱“上谷關”,東漢“五阮關”。又有“蒲陰徑”“子莊關”之稱,屬“太行八陘”之第七陘。遼宋時改稱“金坡關”。後因嶺上紫荊盛開,得名紫荊關。地勢險要,自古即為華北平原重要門戶之一,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1996年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徐水區:劉伶墓,位於中國河北省保定市張華村,類型為古墓葬。1982年7月23日公佈時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一、淶源縣:烏龍溝長城。建於明萬曆年間,是內長城的一部分。西接山西省平型關南的下關,東北入淶水縣,淶源境內全長150公里,經12個鄉鎮,保存相當完整。2001年6月,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二、定興縣:慈雲閣。又名大悲閣,因閣內塑有大悲佛像而得名。位於定興縣城內中心。建於元大德十年(1306年),明萬曆年間重加修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迭次修葺。1996年12月,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三、順平縣:腰山王氏莊園。位於順平縣腰山鎮南腰山村。莊園佔地面積18.6萬平方米,建有成套院落50餘套,各類房屋500餘間,由北園、中園、南園、場院構成,是一處城堡式建築,為華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末清初民居。2001年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一、保定市:大慈閣。大慈閣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2006年05月25日,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定州市:開元寺塔(定州塔)。定州塔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城內,原名開元寺塔,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塔,有“中華第一塔”之稱。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三、涿州市:雙塔。2001年06月25日,涿州雙塔作為遼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四、安國市:安國藥王廟。坐落於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藥王廟。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北宋又拓址新建。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五、高碑店市:開善寺。始建於唐代,原建築多已被毀,現僅存建於遼代的大殿和後代修繕的天王殿、金剛殿。為目前僅存世的八大遼代建築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一直被作為當地的糧倉佔用。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六、清苑區。東閭中華聖母堂。位於清苑區東閭村(在保定市東南20公里)的大型哥特式天主教堂。始建於光緒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間(1901—1903年)。1924年中國第一次主教團會議確定東閭聖母為中華聖母,故名聖母堂。是在中國經過天主教教宗批准的兩處聖母朝聖地之一(另一處是上海市松江區的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七、滿城區:方順橋。位於滿城區方順橋村,建於宋明間。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八、唐縣:倒馬關。為長城重要關口,位於唐縣西北60公里的倒馬關鄉倒馬關村。戰國時置,稱鴻之塞;漢代稱常山關;北魏叫鐵關,亦名鴻山關;明代以後通稱倒馬關。現存倒馬關城始建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後於成化元年(1465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維修。1982年7月,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九、易縣:紫荊關。是長城重要關隘,位於居庸關和倒馬關之間,為“內三關”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時代,秦、西漢稱“上谷關”,東漢“五阮關”。又有“蒲陰徑”“子莊關”之稱,屬“太行八陘”之第七陘。遼宋時改稱“金坡關”。後因嶺上紫荊盛開,得名紫荊關。地勢險要,自古即為華北平原重要門戶之一,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1996年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徐水區:劉伶墓,位於中國河北省保定市張華村,類型為古墓葬。1982年7月23日公佈時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一、淶源縣:烏龍溝長城。建於明萬曆年間,是內長城的一部分。西接山西省平型關南的下關,東北入淶水縣,淶源境內全長150公里,經12個鄉鎮,保存相當完整。2001年6月,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二、定興縣:慈雲閣。又名大悲閣,因閣內塑有大悲佛像而得名。位於定興縣城內中心。建於元大德十年(1306年),明萬曆年間重加修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迭次修葺。1996年12月,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三、順平縣:腰山王氏莊園。位於順平縣腰山鎮南腰山村。莊園佔地面積18.6萬平方米,建有成套院落50餘套,各類房屋500餘間,由北園、中園、南園、場院構成,是一處城堡式建築,為華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末清初民居。2001年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四、望都縣:堯母陵。位於望都城內東南角,原有堯母祠堯母陵,雞鳴井等建築,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乾隆五十年(1786年,光緒十三年(1887年)多次重修。1985年1月,望都縣人民政府公佈為望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一、保定市:大慈閣。大慈閣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2006年05月25日,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定州市:開元寺塔(定州塔)。定州塔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城內,原名開元寺塔,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塔,有“中華第一塔”之稱。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三、涿州市:雙塔。2001年06月25日,涿州雙塔作為遼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四、安國市:安國藥王廟。坐落於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藥王廟。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北宋又拓址新建。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五、高碑店市:開善寺。始建於唐代,原建築多已被毀,現僅存建於遼代的大殿和後代修繕的天王殿、金剛殿。為目前僅存世的八大遼代建築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一直被作為當地的糧倉佔用。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六、清苑區。東閭中華聖母堂。位於清苑區東閭村(在保定市東南20公里)的大型哥特式天主教堂。始建於光緒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間(1901—1903年)。1924年中國第一次主教團會議確定東閭聖母為中華聖母,故名聖母堂。是在中國經過天主教教宗批准的兩處聖母朝聖地之一(另一處是上海市松江區的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七、滿城區:方順橋。位於滿城區方順橋村,建於宋明間。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八、唐縣:倒馬關。為長城重要關口,位於唐縣西北60公里的倒馬關鄉倒馬關村。戰國時置,稱鴻之塞;漢代稱常山關;北魏叫鐵關,亦名鴻山關;明代以後通稱倒馬關。現存倒馬關城始建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後於成化元年(1465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維修。1982年7月,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九、易縣:紫荊關。是長城重要關隘,位於居庸關和倒馬關之間,為“內三關”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時代,秦、西漢稱“上谷關”,東漢“五阮關”。又有“蒲陰徑”“子莊關”之稱,屬“太行八陘”之第七陘。遼宋時改稱“金坡關”。後因嶺上紫荊盛開,得名紫荊關。地勢險要,自古即為華北平原重要門戶之一,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1996年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徐水區:劉伶墓,位於中國河北省保定市張華村,類型為古墓葬。1982年7月23日公佈時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一、淶源縣:烏龍溝長城。建於明萬曆年間,是內長城的一部分。西接山西省平型關南的下關,東北入淶水縣,淶源境內全長150公里,經12個鄉鎮,保存相當完整。2001年6月,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二、定興縣:慈雲閣。又名大悲閣,因閣內塑有大悲佛像而得名。位於定興縣城內中心。建於元大德十年(1306年),明萬曆年間重加修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迭次修葺。1996年12月,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三、順平縣:腰山王氏莊園。位於順平縣腰山鎮南腰山村。莊園佔地面積18.6萬平方米,建有成套院落50餘套,各類房屋500餘間,由北園、中園、南園、場院構成,是一處城堡式建築,為華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末清初民居。2001年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四、望都縣:堯母陵。位於望都城內東南角,原有堯母祠堯母陵,雞鳴井等建築,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乾隆五十年(1786年,光緒十三年(1887年)多次重修。1985年1月,望都縣人民政府公佈為望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五、淶水區:西崗塔。位於淶水區城西約一公里的西崗上,原名不詳,後人因地名而稱西崗塔。塔平面呈八角形,為十三層密簷樓閣式磚塔,通高 36 米,須彌座式基座,下面有八角形磚砌臺基。2006年5月,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一、保定市:大慈閣。大慈閣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2006年05月25日,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定州市:開元寺塔(定州塔)。定州塔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城內,原名開元寺塔,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塔,有“中華第一塔”之稱。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三、涿州市:雙塔。2001年06月25日,涿州雙塔作為遼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四、安國市:安國藥王廟。坐落於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藥王廟。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北宋又拓址新建。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五、高碑店市:開善寺。始建於唐代,原建築多已被毀,現僅存建於遼代的大殿和後代修繕的天王殿、金剛殿。為目前僅存世的八大遼代建築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一直被作為當地的糧倉佔用。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六、清苑區。東閭中華聖母堂。位於清苑區東閭村(在保定市東南20公里)的大型哥特式天主教堂。始建於光緒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間(1901—1903年)。1924年中國第一次主教團會議確定東閭聖母為中華聖母,故名聖母堂。是在中國經過天主教教宗批准的兩處聖母朝聖地之一(另一處是上海市松江區的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七、滿城區:方順橋。位於滿城區方順橋村,建於宋明間。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八、唐縣:倒馬關。為長城重要關口,位於唐縣西北60公里的倒馬關鄉倒馬關村。戰國時置,稱鴻之塞;漢代稱常山關;北魏叫鐵關,亦名鴻山關;明代以後通稱倒馬關。現存倒馬關城始建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後於成化元年(1465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維修。1982年7月,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九、易縣:紫荊關。是長城重要關隘,位於居庸關和倒馬關之間,為“內三關”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時代,秦、西漢稱“上谷關”,東漢“五阮關”。又有“蒲陰徑”“子莊關”之稱,屬“太行八陘”之第七陘。遼宋時改稱“金坡關”。後因嶺上紫荊盛開,得名紫荊關。地勢險要,自古即為華北平原重要門戶之一,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1996年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徐水區:劉伶墓,位於中國河北省保定市張華村,類型為古墓葬。1982年7月23日公佈時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一、淶源縣:烏龍溝長城。建於明萬曆年間,是內長城的一部分。西接山西省平型關南的下關,東北入淶水縣,淶源境內全長150公里,經12個鄉鎮,保存相當完整。2001年6月,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二、定興縣:慈雲閣。又名大悲閣,因閣內塑有大悲佛像而得名。位於定興縣城內中心。建於元大德十年(1306年),明萬曆年間重加修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迭次修葺。1996年12月,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三、順平縣:腰山王氏莊園。位於順平縣腰山鎮南腰山村。莊園佔地面積18.6萬平方米,建有成套院落50餘套,各類房屋500餘間,由北園、中園、南園、場院構成,是一處城堡式建築,為華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末清初民居。2001年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四、望都縣:堯母陵。位於望都城內東南角,原有堯母祠堯母陵,雞鳴井等建築,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乾隆五十年(1786年,光緒十三年(1887年)多次重修。1985年1月,望都縣人民政府公佈為望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五、淶水區:西崗塔。位於淶水區城西約一公里的西崗上,原名不詳,後人因地名而稱西崗塔。塔平面呈八角形,為十三層密簷樓閣式磚塔,通高 36 米,須彌座式基座,下面有八角形磚砌臺基。2006年5月,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六、高陽縣:李鴻藻舊居座落在高陽縣城內東街29號。李鴻藻(1820—1897年),清末直隸高陽人,咸豐進士,近代歷史名人李石曾之父。該舊居建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前後,原是座北朝南兩進庭院,中間是穿堂大殿,後院北面是正房,東西穿堂大殿兩邊是廂房,前院臨街是門樓。整個建築佔地面積1750平方米。1947年以後,正房和廂房相繼改建為民宅,今只存穿堂大殿,正房三間改原來的尖頂為現在的平頂,四面牆壁仍保持原貌。1987年7月,該建築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一、保定市:大慈閣。大慈閣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2006年05月25日,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定州市:開元寺塔(定州塔)。定州塔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城內,原名開元寺塔,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塔,有“中華第一塔”之稱。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三、涿州市:雙塔。2001年06月25日,涿州雙塔作為遼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四、安國市:安國藥王廟。坐落於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藥王廟。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北宋又拓址新建。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五、高碑店市:開善寺。始建於唐代,原建築多已被毀,現僅存建於遼代的大殿和後代修繕的天王殿、金剛殿。為目前僅存世的八大遼代建築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一直被作為當地的糧倉佔用。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六、清苑區。東閭中華聖母堂。位於清苑區東閭村(在保定市東南20公里)的大型哥特式天主教堂。始建於光緒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間(1901—1903年)。1924年中國第一次主教團會議確定東閭聖母為中華聖母,故名聖母堂。是在中國經過天主教教宗批准的兩處聖母朝聖地之一(另一處是上海市松江區的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七、滿城區:方順橋。位於滿城區方順橋村,建於宋明間。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八、唐縣:倒馬關。為長城重要關口,位於唐縣西北60公里的倒馬關鄉倒馬關村。戰國時置,稱鴻之塞;漢代稱常山關;北魏叫鐵關,亦名鴻山關;明代以後通稱倒馬關。現存倒馬關城始建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後於成化元年(1465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維修。1982年7月,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九、易縣:紫荊關。是長城重要關隘,位於居庸關和倒馬關之間,為“內三關”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時代,秦、西漢稱“上谷關”,東漢“五阮關”。又有“蒲陰徑”“子莊關”之稱,屬“太行八陘”之第七陘。遼宋時改稱“金坡關”。後因嶺上紫荊盛開,得名紫荊關。地勢險要,自古即為華北平原重要門戶之一,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1996年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徐水區:劉伶墓,位於中國河北省保定市張華村,類型為古墓葬。1982年7月23日公佈時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一、淶源縣:烏龍溝長城。建於明萬曆年間,是內長城的一部分。西接山西省平型關南的下關,東北入淶水縣,淶源境內全長150公里,經12個鄉鎮,保存相當完整。2001年6月,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二、定興縣:慈雲閣。又名大悲閣,因閣內塑有大悲佛像而得名。位於定興縣城內中心。建於元大德十年(1306年),明萬曆年間重加修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迭次修葺。1996年12月,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三、順平縣:腰山王氏莊園。位於順平縣腰山鎮南腰山村。莊園佔地面積18.6萬平方米,建有成套院落50餘套,各類房屋500餘間,由北園、中園、南園、場院構成,是一處城堡式建築,為華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末清初民居。2001年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四、望都縣:堯母陵。位於望都城內東南角,原有堯母祠堯母陵,雞鳴井等建築,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乾隆五十年(1786年,光緒十三年(1887年)多次重修。1985年1月,望都縣人民政府公佈為望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五、淶水區:西崗塔。位於淶水區城西約一公里的西崗上,原名不詳,後人因地名而稱西崗塔。塔平面呈八角形,為十三層密簷樓閣式磚塔,通高 36 米,須彌座式基座,下面有八角形磚砌臺基。2006年5月,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六、高陽縣:李鴻藻舊居座落在高陽縣城內東街29號。李鴻藻(1820—1897年),清末直隸高陽人,咸豐進士,近代歷史名人李石曾之父。該舊居建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前後,原是座北朝南兩進庭院,中間是穿堂大殿,後院北面是正房,東西穿堂大殿兩邊是廂房,前院臨街是門樓。整個建築佔地面積1750平方米。1947年以後,正房和廂房相繼改建為民宅,今只存穿堂大殿,正房三間改原來的尖頂為現在的平頂,四面牆壁仍保持原貌。1987年7月,該建築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七、安新縣:山西村明塔。位於安新縣城西三臺鎮山西村西北部,在一製鞋廠院內。塔始建於明洪武初年(1368),明萬曆二十四(1594)和康熙十九(1710)兩次重修。古塔八角七層閣樓式空心,塔高15米,底周長12.8米。塔身是以青磚、石灰砌成,塔正面上額磚雕“五印浮圖”四字,在塔頂層突出部位刻有“三臺文筆”四字。塔頂、塔角皆已破損。塔內壁畫三層,上層龍體盤繞,中層佛像,下層菩薩像。迎門神廚內是觀世音像。壁畫大都被石灰水抹刷,殘存極少。第二層可以登臨,最下層八面用石碑環繞,並刻有碑文,記錄了古塔的來歷及作用,以及當年重修的年代和贊助人員的姓名,還有當時的官員及文人墨客所題詩文等。1988年4月,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一、保定市:大慈閣。大慈閣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2006年05月25日,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定州市:開元寺塔(定州塔)。定州塔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城內,原名開元寺塔,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塔,有“中華第一塔”之稱。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三、涿州市:雙塔。2001年06月25日,涿州雙塔作為遼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四、安國市:安國藥王廟。坐落於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藥王廟。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北宋又拓址新建。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五、高碑店市:開善寺。始建於唐代,原建築多已被毀,現僅存建於遼代的大殿和後代修繕的天王殿、金剛殿。為目前僅存世的八大遼代建築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一直被作為當地的糧倉佔用。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六、清苑區。東閭中華聖母堂。位於清苑區東閭村(在保定市東南20公里)的大型哥特式天主教堂。始建於光緒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間(1901—1903年)。1924年中國第一次主教團會議確定東閭聖母為中華聖母,故名聖母堂。是在中國經過天主教教宗批准的兩處聖母朝聖地之一(另一處是上海市松江區的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七、滿城區:方順橋。位於滿城區方順橋村,建於宋明間。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八、唐縣:倒馬關。為長城重要關口,位於唐縣西北60公里的倒馬關鄉倒馬關村。戰國時置,稱鴻之塞;漢代稱常山關;北魏叫鐵關,亦名鴻山關;明代以後通稱倒馬關。現存倒馬關城始建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後於成化元年(1465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維修。1982年7月,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九、易縣:紫荊關。是長城重要關隘,位於居庸關和倒馬關之間,為“內三關”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時代,秦、西漢稱“上谷關”,東漢“五阮關”。又有“蒲陰徑”“子莊關”之稱,屬“太行八陘”之第七陘。遼宋時改稱“金坡關”。後因嶺上紫荊盛開,得名紫荊關。地勢險要,自古即為華北平原重要門戶之一,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1996年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徐水區:劉伶墓,位於中國河北省保定市張華村,類型為古墓葬。1982年7月23日公佈時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一、淶源縣:烏龍溝長城。建於明萬曆年間,是內長城的一部分。西接山西省平型關南的下關,東北入淶水縣,淶源境內全長150公里,經12個鄉鎮,保存相當完整。2001年6月,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二、定興縣:慈雲閣。又名大悲閣,因閣內塑有大悲佛像而得名。位於定興縣城內中心。建於元大德十年(1306年),明萬曆年間重加修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迭次修葺。1996年12月,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三、順平縣:腰山王氏莊園。位於順平縣腰山鎮南腰山村。莊園佔地面積18.6萬平方米,建有成套院落50餘套,各類房屋500餘間,由北園、中園、南園、場院構成,是一處城堡式建築,為華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末清初民居。2001年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四、望都縣:堯母陵。位於望都城內東南角,原有堯母祠堯母陵,雞鳴井等建築,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乾隆五十年(1786年,光緒十三年(1887年)多次重修。1985年1月,望都縣人民政府公佈為望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五、淶水區:西崗塔。位於淶水區城西約一公里的西崗上,原名不詳,後人因地名而稱西崗塔。塔平面呈八角形,為十三層密簷樓閣式磚塔,通高 36 米,須彌座式基座,下面有八角形磚砌臺基。2006年5月,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六、高陽縣:李鴻藻舊居座落在高陽縣城內東街29號。李鴻藻(1820—1897年),清末直隸高陽人,咸豐進士,近代歷史名人李石曾之父。該舊居建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前後,原是座北朝南兩進庭院,中間是穿堂大殿,後院北面是正房,東西穿堂大殿兩邊是廂房,前院臨街是門樓。整個建築佔地面積1750平方米。1947年以後,正房和廂房相繼改建為民宅,今只存穿堂大殿,正房三間改原來的尖頂為現在的平頂,四面牆壁仍保持原貌。1987年7月,該建築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七、安新縣:山西村明塔。位於安新縣城西三臺鎮山西村西北部,在一製鞋廠院內。塔始建於明洪武初年(1368),明萬曆二十四(1594)和康熙十九(1710)兩次重修。古塔八角七層閣樓式空心,塔高15米,底周長12.8米。塔身是以青磚、石灰砌成,塔正面上額磚雕“五印浮圖”四字,在塔頂層突出部位刻有“三臺文筆”四字。塔頂、塔角皆已破損。塔內壁畫三層,上層龍體盤繞,中層佛像,下層菩薩像。迎門神廚內是觀世音像。壁畫大都被石灰水抹刷,殘存極少。第二層可以登臨,最下層八面用石碑環繞,並刻有碑文,記錄了古塔的來歷及作用,以及當年重修的年代和贊助人員的姓名,還有當時的官員及文人墨客所題詩文等。1988年4月,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八、雄縣:宋遼邊關地道是宋代古建築,1964年當地打井時發現。此地道分兩部分,祁崗地道位於雄縣雙堂鄉祁崗村中心;邢村大臺地道位於雄縣小步村鄉邢村南200米處。地道為青磚結構卷頂,由甬道和洞室兩大部分構成,內部結構複雜。最大的洞室長8米,寬3米,高3米,甬道最低處僅0.6米。地道內有翻板、翻眼、通氣孔等。1993年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一、保定市:大慈閣。大慈閣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2006年05月25日,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定州市:開元寺塔(定州塔)。定州塔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城內,原名開元寺塔,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塔,有“中華第一塔”之稱。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三、涿州市:雙塔。2001年06月25日,涿州雙塔作為遼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四、安國市:安國藥王廟。坐落於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藥王廟。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北宋又拓址新建。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五、高碑店市:開善寺。始建於唐代,原建築多已被毀,現僅存建於遼代的大殿和後代修繕的天王殿、金剛殿。為目前僅存世的八大遼代建築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一直被作為當地的糧倉佔用。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六、清苑區。東閭中華聖母堂。位於清苑區東閭村(在保定市東南20公里)的大型哥特式天主教堂。始建於光緒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間(1901—1903年)。1924年中國第一次主教團會議確定東閭聖母為中華聖母,故名聖母堂。是在中國經過天主教教宗批准的兩處聖母朝聖地之一(另一處是上海市松江區的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七、滿城區:方順橋。位於滿城區方順橋村,建於宋明間。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八、唐縣:倒馬關。為長城重要關口,位於唐縣西北60公里的倒馬關鄉倒馬關村。戰國時置,稱鴻之塞;漢代稱常山關;北魏叫鐵關,亦名鴻山關;明代以後通稱倒馬關。現存倒馬關城始建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後於成化元年(1465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維修。1982年7月,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九、易縣:紫荊關。是長城重要關隘,位於居庸關和倒馬關之間,為“內三關”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時代,秦、西漢稱“上谷關”,東漢“五阮關”。又有“蒲陰徑”“子莊關”之稱,屬“太行八陘”之第七陘。遼宋時改稱“金坡關”。後因嶺上紫荊盛開,得名紫荊關。地勢險要,自古即為華北平原重要門戶之一,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1996年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徐水區:劉伶墓,位於中國河北省保定市張華村,類型為古墓葬。1982年7月23日公佈時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一、淶源縣:烏龍溝長城。建於明萬曆年間,是內長城的一部分。西接山西省平型關南的下關,東北入淶水縣,淶源境內全長150公里,經12個鄉鎮,保存相當完整。2001年6月,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二、定興縣:慈雲閣。又名大悲閣,因閣內塑有大悲佛像而得名。位於定興縣城內中心。建於元大德十年(1306年),明萬曆年間重加修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迭次修葺。1996年12月,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三、順平縣:腰山王氏莊園。位於順平縣腰山鎮南腰山村。莊園佔地面積18.6萬平方米,建有成套院落50餘套,各類房屋500餘間,由北園、中園、南園、場院構成,是一處城堡式建築,為華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末清初民居。2001年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四、望都縣:堯母陵。位於望都城內東南角,原有堯母祠堯母陵,雞鳴井等建築,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乾隆五十年(1786年,光緒十三年(1887年)多次重修。1985年1月,望都縣人民政府公佈為望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五、淶水區:西崗塔。位於淶水區城西約一公里的西崗上,原名不詳,後人因地名而稱西崗塔。塔平面呈八角形,為十三層密簷樓閣式磚塔,通高 36 米,須彌座式基座,下面有八角形磚砌臺基。2006年5月,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六、高陽縣:李鴻藻舊居座落在高陽縣城內東街29號。李鴻藻(1820—1897年),清末直隸高陽人,咸豐進士,近代歷史名人李石曾之父。該舊居建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前後,原是座北朝南兩進庭院,中間是穿堂大殿,後院北面是正房,東西穿堂大殿兩邊是廂房,前院臨街是門樓。整個建築佔地面積1750平方米。1947年以後,正房和廂房相繼改建為民宅,今只存穿堂大殿,正房三間改原來的尖頂為現在的平頂,四面牆壁仍保持原貌。1987年7月,該建築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七、安新縣:山西村明塔。位於安新縣城西三臺鎮山西村西北部,在一製鞋廠院內。塔始建於明洪武初年(1368),明萬曆二十四(1594)和康熙十九(1710)兩次重修。古塔八角七層閣樓式空心,塔高15米,底周長12.8米。塔身是以青磚、石灰砌成,塔正面上額磚雕“五印浮圖”四字,在塔頂層突出部位刻有“三臺文筆”四字。塔頂、塔角皆已破損。塔內壁畫三層,上層龍體盤繞,中層佛像,下層菩薩像。迎門神廚內是觀世音像。壁畫大都被石灰水抹刷,殘存極少。第二層可以登臨,最下層八面用石碑環繞,並刻有碑文,記錄了古塔的來歷及作用,以及當年重修的年代和贊助人員的姓名,還有當時的官員及文人墨客所題詩文等。1988年4月,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八、雄縣:宋遼邊關地道是宋代古建築,1964年當地打井時發現。此地道分兩部分,祁崗地道位於雄縣雙堂鄉祁崗村中心;邢村大臺地道位於雄縣小步村鄉邢村南200米處。地道為青磚結構卷頂,由甬道和洞室兩大部分構成,內部結構複雜。最大的洞室長8米,寬3米,高3米,甬道最低處僅0.6米。地道內有翻板、翻眼、通氣孔等。1993年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九、容城縣:黑龍口燕長城。位於縣城西南13公里的黑龍口村東200米處。該長城殘長200餘米,高0.5—2米。夯土築成,每層厚約17釐米,頂寬4米,底寬6米。1984年7月,容城縣文保所在文物普查時發現此段長城。1987年8月,該處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一、保定市:大慈閣。大慈閣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2006年05月25日,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定州市:開元寺塔(定州塔)。定州塔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城內,原名開元寺塔,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塔,有“中華第一塔”之稱。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三、涿州市:雙塔。2001年06月25日,涿州雙塔作為遼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四、安國市:安國藥王廟。坐落於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藥王廟。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北宋又拓址新建。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五、高碑店市:開善寺。始建於唐代,原建築多已被毀,現僅存建於遼代的大殿和後代修繕的天王殿、金剛殿。為目前僅存世的八大遼代建築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一直被作為當地的糧倉佔用。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六、清苑區。東閭中華聖母堂。位於清苑區東閭村(在保定市東南20公里)的大型哥特式天主教堂。始建於光緒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間(1901—1903年)。1924年中國第一次主教團會議確定東閭聖母為中華聖母,故名聖母堂。是在中國經過天主教教宗批准的兩處聖母朝聖地之一(另一處是上海市松江區的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七、滿城區:方順橋。位於滿城區方順橋村,建於宋明間。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八、唐縣:倒馬關。為長城重要關口,位於唐縣西北60公里的倒馬關鄉倒馬關村。戰國時置,稱鴻之塞;漢代稱常山關;北魏叫鐵關,亦名鴻山關;明代以後通稱倒馬關。現存倒馬關城始建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後於成化元年(1465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維修。1982年7月,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九、易縣:紫荊關。是長城重要關隘,位於居庸關和倒馬關之間,為“內三關”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時代,秦、西漢稱“上谷關”,東漢“五阮關”。又有“蒲陰徑”“子莊關”之稱,屬“太行八陘”之第七陘。遼宋時改稱“金坡關”。後因嶺上紫荊盛開,得名紫荊關。地勢險要,自古即為華北平原重要門戶之一,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1996年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徐水區:劉伶墓,位於中國河北省保定市張華村,類型為古墓葬。1982年7月23日公佈時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一、淶源縣:烏龍溝長城。建於明萬曆年間,是內長城的一部分。西接山西省平型關南的下關,東北入淶水縣,淶源境內全長150公里,經12個鄉鎮,保存相當完整。2001年6月,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二、定興縣:慈雲閣。又名大悲閣,因閣內塑有大悲佛像而得名。位於定興縣城內中心。建於元大德十年(1306年),明萬曆年間重加修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迭次修葺。1996年12月,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三、順平縣:腰山王氏莊園。位於順平縣腰山鎮南腰山村。莊園佔地面積18.6萬平方米,建有成套院落50餘套,各類房屋500餘間,由北園、中園、南園、場院構成,是一處城堡式建築,為華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末清初民居。2001年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四、望都縣:堯母陵。位於望都城內東南角,原有堯母祠堯母陵,雞鳴井等建築,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乾隆五十年(1786年,光緒十三年(1887年)多次重修。1985年1月,望都縣人民政府公佈為望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五、淶水區:西崗塔。位於淶水區城西約一公里的西崗上,原名不詳,後人因地名而稱西崗塔。塔平面呈八角形,為十三層密簷樓閣式磚塔,通高 36 米,須彌座式基座,下面有八角形磚砌臺基。2006年5月,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六、高陽縣:李鴻藻舊居座落在高陽縣城內東街29號。李鴻藻(1820—1897年),清末直隸高陽人,咸豐進士,近代歷史名人李石曾之父。該舊居建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前後,原是座北朝南兩進庭院,中間是穿堂大殿,後院北面是正房,東西穿堂大殿兩邊是廂房,前院臨街是門樓。整個建築佔地面積1750平方米。1947年以後,正房和廂房相繼改建為民宅,今只存穿堂大殿,正房三間改原來的尖頂為現在的平頂,四面牆壁仍保持原貌。1987年7月,該建築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七、安新縣:山西村明塔。位於安新縣城西三臺鎮山西村西北部,在一製鞋廠院內。塔始建於明洪武初年(1368),明萬曆二十四(1594)和康熙十九(1710)兩次重修。古塔八角七層閣樓式空心,塔高15米,底周長12.8米。塔身是以青磚、石灰砌成,塔正面上額磚雕“五印浮圖”四字,在塔頂層突出部位刻有“三臺文筆”四字。塔頂、塔角皆已破損。塔內壁畫三層,上層龍體盤繞,中層佛像,下層菩薩像。迎門神廚內是觀世音像。壁畫大都被石灰水抹刷,殘存極少。第二層可以登臨,最下層八面用石碑環繞,並刻有碑文,記錄了古塔的來歷及作用,以及當年重修的年代和贊助人員的姓名,還有當時的官員及文人墨客所題詩文等。1988年4月,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八、雄縣:宋遼邊關地道是宋代古建築,1964年當地打井時發現。此地道分兩部分,祁崗地道位於雄縣雙堂鄉祁崗村中心;邢村大臺地道位於雄縣小步村鄉邢村南200米處。地道為青磚結構卷頂,由甬道和洞室兩大部分構成,內部結構複雜。最大的洞室長8米,寬3米,高3米,甬道最低處僅0.6米。地道內有翻板、翻眼、通氣孔等。1993年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九、容城縣:黑龍口燕長城。位於縣城西南13公里的黑龍口村東200米處。該長城殘長200餘米,高0.5—2米。夯土築成,每層厚約17釐米,頂寬4米,底寬6米。1984年7月,容城縣文保所在文物普查時發現此段長城。1987年8月,該處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十、曲陽縣:北嶽廟。位於曲陽縣城內西側,始建於北魏宣武帝年間(500—512),是帝王為祭祀“北嶽恆山之神”而建立的,故名“北嶽廟”。而後,唐、宋、元、明、清諸代屢加修葺。北嶽廟佔地長542米,東西寬321米,總面積為17.4萬平方米。其建築格局,採用的是以中軸線為主,西廂對稱的與古典建築形式。廟內主體建築“德寧之殿”在中軸線北端,往南依次建有飛石殿、三山門、凌霄門、御香亭、朝嶽門、午門等。正殿兩側為東、西昭福門。還有碑樓等其它建築8座,散建在中軸線兩廂。1982年2月,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一、保定市:大慈閣。大慈閣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2006年05月25日,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定州市:開元寺塔(定州塔)。定州塔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城內,原名開元寺塔,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塔,有“中華第一塔”之稱。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三、涿州市:雙塔。2001年06月25日,涿州雙塔作為遼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四、安國市:安國藥王廟。坐落於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藥王廟。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北宋又拓址新建。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五、高碑店市:開善寺。始建於唐代,原建築多已被毀,現僅存建於遼代的大殿和後代修繕的天王殿、金剛殿。為目前僅存世的八大遼代建築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一直被作為當地的糧倉佔用。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六、清苑區。東閭中華聖母堂。位於清苑區東閭村(在保定市東南20公里)的大型哥特式天主教堂。始建於光緒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間(1901—1903年)。1924年中國第一次主教團會議確定東閭聖母為中華聖母,故名聖母堂。是在中國經過天主教教宗批准的兩處聖母朝聖地之一(另一處是上海市松江區的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七、滿城區:方順橋。位於滿城區方順橋村,建於宋明間。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八、唐縣:倒馬關。為長城重要關口,位於唐縣西北60公里的倒馬關鄉倒馬關村。戰國時置,稱鴻之塞;漢代稱常山關;北魏叫鐵關,亦名鴻山關;明代以後通稱倒馬關。現存倒馬關城始建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後於成化元年(1465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維修。1982年7月,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九、易縣:紫荊關。是長城重要關隘,位於居庸關和倒馬關之間,為“內三關”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時代,秦、西漢稱“上谷關”,東漢“五阮關”。又有“蒲陰徑”“子莊關”之稱,屬“太行八陘”之第七陘。遼宋時改稱“金坡關”。後因嶺上紫荊盛開,得名紫荊關。地勢險要,自古即為華北平原重要門戶之一,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1996年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徐水區:劉伶墓,位於中國河北省保定市張華村,類型為古墓葬。1982年7月23日公佈時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一、淶源縣:烏龍溝長城。建於明萬曆年間,是內長城的一部分。西接山西省平型關南的下關,東北入淶水縣,淶源境內全長150公里,經12個鄉鎮,保存相當完整。2001年6月,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二、定興縣:慈雲閣。又名大悲閣,因閣內塑有大悲佛像而得名。位於定興縣城內中心。建於元大德十年(1306年),明萬曆年間重加修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迭次修葺。1996年12月,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三、順平縣:腰山王氏莊園。位於順平縣腰山鎮南腰山村。莊園佔地面積18.6萬平方米,建有成套院落50餘套,各類房屋500餘間,由北園、中園、南園、場院構成,是一處城堡式建築,為華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末清初民居。2001年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四、望都縣:堯母陵。位於望都城內東南角,原有堯母祠堯母陵,雞鳴井等建築,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乾隆五十年(1786年,光緒十三年(1887年)多次重修。1985年1月,望都縣人民政府公佈為望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五、淶水區:西崗塔。位於淶水區城西約一公里的西崗上,原名不詳,後人因地名而稱西崗塔。塔平面呈八角形,為十三層密簷樓閣式磚塔,通高 36 米,須彌座式基座,下面有八角形磚砌臺基。2006年5月,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六、高陽縣:李鴻藻舊居座落在高陽縣城內東街29號。李鴻藻(1820—1897年),清末直隸高陽人,咸豐進士,近代歷史名人李石曾之父。該舊居建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前後,原是座北朝南兩進庭院,中間是穿堂大殿,後院北面是正房,東西穿堂大殿兩邊是廂房,前院臨街是門樓。整個建築佔地面積1750平方米。1947年以後,正房和廂房相繼改建為民宅,今只存穿堂大殿,正房三間改原來的尖頂為現在的平頂,四面牆壁仍保持原貌。1987年7月,該建築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七、安新縣:山西村明塔。位於安新縣城西三臺鎮山西村西北部,在一製鞋廠院內。塔始建於明洪武初年(1368),明萬曆二十四(1594)和康熙十九(1710)兩次重修。古塔八角七層閣樓式空心,塔高15米,底周長12.8米。塔身是以青磚、石灰砌成,塔正面上額磚雕“五印浮圖”四字,在塔頂層突出部位刻有“三臺文筆”四字。塔頂、塔角皆已破損。塔內壁畫三層,上層龍體盤繞,中層佛像,下層菩薩像。迎門神廚內是觀世音像。壁畫大都被石灰水抹刷,殘存極少。第二層可以登臨,最下層八面用石碑環繞,並刻有碑文,記錄了古塔的來歷及作用,以及當年重修的年代和贊助人員的姓名,還有當時的官員及文人墨客所題詩文等。1988年4月,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八、雄縣:宋遼邊關地道是宋代古建築,1964年當地打井時發現。此地道分兩部分,祁崗地道位於雄縣雙堂鄉祁崗村中心;邢村大臺地道位於雄縣小步村鄉邢村南200米處。地道為青磚結構卷頂,由甬道和洞室兩大部分構成,內部結構複雜。最大的洞室長8米,寬3米,高3米,甬道最低處僅0.6米。地道內有翻板、翻眼、通氣孔等。1993年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九、容城縣:黑龍口燕長城。位於縣城西南13公里的黑龍口村東200米處。該長城殘長200餘米,高0.5—2米。夯土築成,每層厚約17釐米,頂寬4米,底寬6米。1984年7月,容城縣文保所在文物普查時發現此段長城。1987年8月,該處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十、曲陽縣:北嶽廟。位於曲陽縣城內西側,始建於北魏宣武帝年間(500—512),是帝王為祭祀“北嶽恆山之神”而建立的,故名“北嶽廟”。而後,唐、宋、元、明、清諸代屢加修葺。北嶽廟佔地長542米,東西寬321米,總面積為17.4萬平方米。其建築格局,採用的是以中軸線為主,西廂對稱的與古典建築形式。廟內主體建築“德寧之殿”在中軸線北端,往南依次建有飛石殿、三山門、凌霄門、御香亭、朝嶽門、午門等。正殿兩側為東、西昭福門。還有碑樓等其它建築8座,散建在中軸線兩廂。1982年2月,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十一、阜平縣:吳王口地處長城晉冀交界,該口西北約40裡的晉界內是茨溝營,駐紮有官軍負責周邊防務。吳王口屬茨溝營管轄,其所有敵樓編號為:茨字××號臺。該地有一條大溝,進入溝口2裡許,轉彎處有一座被當地人稱其為“下臺樓”的明代敵樓,該樓編號為“茨字十六號臺”;口內一里的敵樓編號為“茨字十五號臺”,當地人稱之為“上臺樓”。兩座敵樓均為空心磚砌,條石砌基,前後錯落,互為犄角。 “茨字十六號臺”南立面下部基礎條石上,刻有記事文:明崇禎甲戌,奴酋內犯,寇茨溝。我兵奮勇,殲奴殆盡。奴拼死奪竹帛口而出。誠哉,我崗!我陵!我泉!我池矣!仲秋九日,井陘兵備道,闕里孔聞詩識,吳王口管總楊天受造。備選龍泉關,為萬里長城上一個重要關隘。在五臺山東南六十里,有上下兩關,相距二十里。下關為明英宗正統二年(1437年)建,明景帝景泰二年(1451年)又於其西北建上關。其西為長城嶺。關之南北,沿山曲折,各數百里,有隘口60餘處。

"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一、保定市:大慈閣。大慈閣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2006年05月25日,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定州市:開元寺塔(定州塔)。定州塔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城內,原名開元寺塔,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塔,有“中華第一塔”之稱。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三、涿州市:雙塔。2001年06月25日,涿州雙塔作為遼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四、安國市:安國藥王廟。坐落於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藥王廟。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北宋又拓址新建。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五、高碑店市:開善寺。始建於唐代,原建築多已被毀,現僅存建於遼代的大殿和後代修繕的天王殿、金剛殿。為目前僅存世的八大遼代建築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一直被作為當地的糧倉佔用。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六、清苑區。東閭中華聖母堂。位於清苑區東閭村(在保定市東南20公里)的大型哥特式天主教堂。始建於光緒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間(1901—1903年)。1924年中國第一次主教團會議確定東閭聖母為中華聖母,故名聖母堂。是在中國經過天主教教宗批准的兩處聖母朝聖地之一(另一處是上海市松江區的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七、滿城區:方順橋。位於滿城區方順橋村,建於宋明間。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八、唐縣:倒馬關。為長城重要關口,位於唐縣西北60公里的倒馬關鄉倒馬關村。戰國時置,稱鴻之塞;漢代稱常山關;北魏叫鐵關,亦名鴻山關;明代以後通稱倒馬關。現存倒馬關城始建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後於成化元年(1465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維修。1982年7月,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九、易縣:紫荊關。是長城重要關隘,位於居庸關和倒馬關之間,為“內三關”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時代,秦、西漢稱“上谷關”,東漢“五阮關”。又有“蒲陰徑”“子莊關”之稱,屬“太行八陘”之第七陘。遼宋時改稱“金坡關”。後因嶺上紫荊盛開,得名紫荊關。地勢險要,自古即為華北平原重要門戶之一,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1996年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徐水區:劉伶墓,位於中國河北省保定市張華村,類型為古墓葬。1982年7月23日公佈時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一、淶源縣:烏龍溝長城。建於明萬曆年間,是內長城的一部分。西接山西省平型關南的下關,東北入淶水縣,淶源境內全長150公里,經12個鄉鎮,保存相當完整。2001年6月,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二、定興縣:慈雲閣。又名大悲閣,因閣內塑有大悲佛像而得名。位於定興縣城內中心。建於元大德十年(1306年),明萬曆年間重加修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迭次修葺。1996年12月,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三、順平縣:腰山王氏莊園。位於順平縣腰山鎮南腰山村。莊園佔地面積18.6萬平方米,建有成套院落50餘套,各類房屋500餘間,由北園、中園、南園、場院構成,是一處城堡式建築,為華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末清初民居。2001年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四、望都縣:堯母陵。位於望都城內東南角,原有堯母祠堯母陵,雞鳴井等建築,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乾隆五十年(1786年,光緒十三年(1887年)多次重修。1985年1月,望都縣人民政府公佈為望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五、淶水區:西崗塔。位於淶水區城西約一公里的西崗上,原名不詳,後人因地名而稱西崗塔。塔平面呈八角形,為十三層密簷樓閣式磚塔,通高 36 米,須彌座式基座,下面有八角形磚砌臺基。2006年5月,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六、高陽縣:李鴻藻舊居座落在高陽縣城內東街29號。李鴻藻(1820—1897年),清末直隸高陽人,咸豐進士,近代歷史名人李石曾之父。該舊居建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前後,原是座北朝南兩進庭院,中間是穿堂大殿,後院北面是正房,東西穿堂大殿兩邊是廂房,前院臨街是門樓。整個建築佔地面積1750平方米。1947年以後,正房和廂房相繼改建為民宅,今只存穿堂大殿,正房三間改原來的尖頂為現在的平頂,四面牆壁仍保持原貌。1987年7月,該建築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七、安新縣:山西村明塔。位於安新縣城西三臺鎮山西村西北部,在一製鞋廠院內。塔始建於明洪武初年(1368),明萬曆二十四(1594)和康熙十九(1710)兩次重修。古塔八角七層閣樓式空心,塔高15米,底周長12.8米。塔身是以青磚、石灰砌成,塔正面上額磚雕“五印浮圖”四字,在塔頂層突出部位刻有“三臺文筆”四字。塔頂、塔角皆已破損。塔內壁畫三層,上層龍體盤繞,中層佛像,下層菩薩像。迎門神廚內是觀世音像。壁畫大都被石灰水抹刷,殘存極少。第二層可以登臨,最下層八面用石碑環繞,並刻有碑文,記錄了古塔的來歷及作用,以及當年重修的年代和贊助人員的姓名,還有當時的官員及文人墨客所題詩文等。1988年4月,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八、雄縣:宋遼邊關地道是宋代古建築,1964年當地打井時發現。此地道分兩部分,祁崗地道位於雄縣雙堂鄉祁崗村中心;邢村大臺地道位於雄縣小步村鄉邢村南200米處。地道為青磚結構卷頂,由甬道和洞室兩大部分構成,內部結構複雜。最大的洞室長8米,寬3米,高3米,甬道最低處僅0.6米。地道內有翻板、翻眼、通氣孔等。1993年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九、容城縣:黑龍口燕長城。位於縣城西南13公里的黑龍口村東200米處。該長城殘長200餘米,高0.5—2米。夯土築成,每層厚約17釐米,頂寬4米,底寬6米。1984年7月,容城縣文保所在文物普查時發現此段長城。1987年8月,該處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十、曲陽縣:北嶽廟。位於曲陽縣城內西側,始建於北魏宣武帝年間(500—512),是帝王為祭祀“北嶽恆山之神”而建立的,故名“北嶽廟”。而後,唐、宋、元、明、清諸代屢加修葺。北嶽廟佔地長542米,東西寬321米,總面積為17.4萬平方米。其建築格局,採用的是以中軸線為主,西廂對稱的與古典建築形式。廟內主體建築“德寧之殿”在中軸線北端,往南依次建有飛石殿、三山門、凌霄門、御香亭、朝嶽門、午門等。正殿兩側為東、西昭福門。還有碑樓等其它建築8座,散建在中軸線兩廂。1982年2月,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十一、阜平縣:吳王口地處長城晉冀交界,該口西北約40裡的晉界內是茨溝營,駐紮有官軍負責周邊防務。吳王口屬茨溝營管轄,其所有敵樓編號為:茨字××號臺。該地有一條大溝,進入溝口2裡許,轉彎處有一座被當地人稱其為“下臺樓”的明代敵樓,該樓編號為“茨字十六號臺”;口內一里的敵樓編號為“茨字十五號臺”,當地人稱之為“上臺樓”。兩座敵樓均為空心磚砌,條石砌基,前後錯落,互為犄角。 “茨字十六號臺”南立面下部基礎條石上,刻有記事文:明崇禎甲戌,奴酋內犯,寇茨溝。我兵奮勇,殲奴殆盡。奴拼死奪竹帛口而出。誠哉,我崗!我陵!我泉!我池矣!仲秋九日,井陘兵備道,闕里孔聞詩識,吳王口管總楊天受造。備選龍泉關,為萬里長城上一個重要關隘。在五臺山東南六十里,有上下兩關,相距二十里。下關為明英宗正統二年(1437年)建,明景帝景泰二年(1451年)又於其西北建上關。其西為長城嶺。關之南北,沿山曲折,各數百里,有隘口60餘處。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十二、博野縣:興國寺石塔。創建於唐景龍四年(710年),位於博野縣程委鄉解村小學校院內。此塔原為興國寺內之建 築,寺己毀,僅存此塔。石塔為四方形15層密簷式實心石塔,通高7.51米,全用白玉石料雕成,做工精細考究。1993年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備選顏元祠堂。顏習齋祠堂是顏氏後代為紀念顏習齋而建。顏習齋祠堂建於清雍正年間,原來整個建築平面呈長方形,正殿座北朝南,開一大門,五級臺階,為硬山式頂,門額懸有徐世昌題字“北學之宗”。大門東西兩側各有一間門房,門房朝南各開一方櫺木窗。進大門後就是前院,前院東西兩側各有一室。二門是四柱亭式歇山頂門樓,門額懸齊書楷題字“道冠群儒”匾,門柱對聯是“著論能補心性空,抱道不辭筋力苦”,為徐世昌所書。1993年7月河北省政府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一、保定市:大慈閣。大慈閣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2006年05月25日,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定州市:開元寺塔(定州塔)。定州塔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城內,原名開元寺塔,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塔,有“中華第一塔”之稱。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三、涿州市:雙塔。2001年06月25日,涿州雙塔作為遼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四、安國市:安國藥王廟。坐落於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藥王廟。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北宋又拓址新建。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五、高碑店市:開善寺。始建於唐代,原建築多已被毀,現僅存建於遼代的大殿和後代修繕的天王殿、金剛殿。為目前僅存世的八大遼代建築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一直被作為當地的糧倉佔用。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六、清苑區。東閭中華聖母堂。位於清苑區東閭村(在保定市東南20公里)的大型哥特式天主教堂。始建於光緒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間(1901—1903年)。1924年中國第一次主教團會議確定東閭聖母為中華聖母,故名聖母堂。是在中國經過天主教教宗批准的兩處聖母朝聖地之一(另一處是上海市松江區的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七、滿城區:方順橋。位於滿城區方順橋村,建於宋明間。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八、唐縣:倒馬關。為長城重要關口,位於唐縣西北60公里的倒馬關鄉倒馬關村。戰國時置,稱鴻之塞;漢代稱常山關;北魏叫鐵關,亦名鴻山關;明代以後通稱倒馬關。現存倒馬關城始建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後於成化元年(1465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維修。1982年7月,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九、易縣:紫荊關。是長城重要關隘,位於居庸關和倒馬關之間,為“內三關”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時代,秦、西漢稱“上谷關”,東漢“五阮關”。又有“蒲陰徑”“子莊關”之稱,屬“太行八陘”之第七陘。遼宋時改稱“金坡關”。後因嶺上紫荊盛開,得名紫荊關。地勢險要,自古即為華北平原重要門戶之一,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1996年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徐水區:劉伶墓,位於中國河北省保定市張華村,類型為古墓葬。1982年7月23日公佈時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一、淶源縣:烏龍溝長城。建於明萬曆年間,是內長城的一部分。西接山西省平型關南的下關,東北入淶水縣,淶源境內全長150公里,經12個鄉鎮,保存相當完整。2001年6月,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二、定興縣:慈雲閣。又名大悲閣,因閣內塑有大悲佛像而得名。位於定興縣城內中心。建於元大德十年(1306年),明萬曆年間重加修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迭次修葺。1996年12月,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三、順平縣:腰山王氏莊園。位於順平縣腰山鎮南腰山村。莊園佔地面積18.6萬平方米,建有成套院落50餘套,各類房屋500餘間,由北園、中園、南園、場院構成,是一處城堡式建築,為華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末清初民居。2001年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四、望都縣:堯母陵。位於望都城內東南角,原有堯母祠堯母陵,雞鳴井等建築,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乾隆五十年(1786年,光緒十三年(1887年)多次重修。1985年1月,望都縣人民政府公佈為望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五、淶水區:西崗塔。位於淶水區城西約一公里的西崗上,原名不詳,後人因地名而稱西崗塔。塔平面呈八角形,為十三層密簷樓閣式磚塔,通高 36 米,須彌座式基座,下面有八角形磚砌臺基。2006年5月,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六、高陽縣:李鴻藻舊居座落在高陽縣城內東街29號。李鴻藻(1820—1897年),清末直隸高陽人,咸豐進士,近代歷史名人李石曾之父。該舊居建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前後,原是座北朝南兩進庭院,中間是穿堂大殿,後院北面是正房,東西穿堂大殿兩邊是廂房,前院臨街是門樓。整個建築佔地面積1750平方米。1947年以後,正房和廂房相繼改建為民宅,今只存穿堂大殿,正房三間改原來的尖頂為現在的平頂,四面牆壁仍保持原貌。1987年7月,該建築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七、安新縣:山西村明塔。位於安新縣城西三臺鎮山西村西北部,在一製鞋廠院內。塔始建於明洪武初年(1368),明萬曆二十四(1594)和康熙十九(1710)兩次重修。古塔八角七層閣樓式空心,塔高15米,底周長12.8米。塔身是以青磚、石灰砌成,塔正面上額磚雕“五印浮圖”四字,在塔頂層突出部位刻有“三臺文筆”四字。塔頂、塔角皆已破損。塔內壁畫三層,上層龍體盤繞,中層佛像,下層菩薩像。迎門神廚內是觀世音像。壁畫大都被石灰水抹刷,殘存極少。第二層可以登臨,最下層八面用石碑環繞,並刻有碑文,記錄了古塔的來歷及作用,以及當年重修的年代和贊助人員的姓名,還有當時的官員及文人墨客所題詩文等。1988年4月,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八、雄縣:宋遼邊關地道是宋代古建築,1964年當地打井時發現。此地道分兩部分,祁崗地道位於雄縣雙堂鄉祁崗村中心;邢村大臺地道位於雄縣小步村鄉邢村南200米處。地道為青磚結構卷頂,由甬道和洞室兩大部分構成,內部結構複雜。最大的洞室長8米,寬3米,高3米,甬道最低處僅0.6米。地道內有翻板、翻眼、通氣孔等。1993年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十九、容城縣:黑龍口燕長城。位於縣城西南13公里的黑龍口村東200米處。該長城殘長200餘米,高0.5—2米。夯土築成,每層厚約17釐米,頂寬4米,底寬6米。1984年7月,容城縣文保所在文物普查時發現此段長城。1987年8月,該處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十、曲陽縣:北嶽廟。位於曲陽縣城內西側,始建於北魏宣武帝年間(500—512),是帝王為祭祀“北嶽恆山之神”而建立的,故名“北嶽廟”。而後,唐、宋、元、明、清諸代屢加修葺。北嶽廟佔地長542米,東西寬321米,總面積為17.4萬平方米。其建築格局,採用的是以中軸線為主,西廂對稱的與古典建築形式。廟內主體建築“德寧之殿”在中軸線北端,往南依次建有飛石殿、三山門、凌霄門、御香亭、朝嶽門、午門等。正殿兩側為東、西昭福門。還有碑樓等其它建築8座,散建在中軸線兩廂。1982年2月,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十一、阜平縣:吳王口地處長城晉冀交界,該口西北約40裡的晉界內是茨溝營,駐紮有官軍負責周邊防務。吳王口屬茨溝營管轄,其所有敵樓編號為:茨字××號臺。該地有一條大溝,進入溝口2裡許,轉彎處有一座被當地人稱其為“下臺樓”的明代敵樓,該樓編號為“茨字十六號臺”;口內一里的敵樓編號為“茨字十五號臺”,當地人稱之為“上臺樓”。兩座敵樓均為空心磚砌,條石砌基,前後錯落,互為犄角。 “茨字十六號臺”南立面下部基礎條石上,刻有記事文:明崇禎甲戌,奴酋內犯,寇茨溝。我兵奮勇,殲奴殆盡。奴拼死奪竹帛口而出。誠哉,我崗!我陵!我泉!我池矣!仲秋九日,井陘兵備道,闕里孔聞詩識,吳王口管總楊天受造。備選龍泉關,為萬里長城上一個重要關隘。在五臺山東南六十里,有上下兩關,相距二十里。下關為明英宗正統二年(1437年)建,明景帝景泰二年(1451年)又於其西北建上關。其西為長城嶺。關之南北,沿山曲折,各數百里,有隘口60餘處。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十二、博野縣:興國寺石塔。創建於唐景龍四年(710年),位於博野縣程委鄉解村小學校院內。此塔原為興國寺內之建 築,寺己毀,僅存此塔。石塔為四方形15層密簷式實心石塔,通高7.51米,全用白玉石料雕成,做工精細考究。1993年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備選顏元祠堂。顏習齋祠堂是顏氏後代為紀念顏習齋而建。顏習齋祠堂建於清雍正年間,原來整個建築平面呈長方形,正殿座北朝南,開一大門,五級臺階,為硬山式頂,門額懸有徐世昌題字“北學之宗”。大門東西兩側各有一間門房,門房朝南各開一方櫺木窗。進大門後就是前院,前院東西兩側各有一室。二門是四柱亭式歇山頂門樓,門額懸齊書楷題字“道冠群儒”匾,門柱對聯是“著論能補心性空,抱道不辭筋力苦”,為徐世昌所書。1993年7月河北省政府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北省保定市古建築地標

二十三、蠡縣:齊氏家祠又稱齊公祠,位於蠡縣大麴堤村南。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道光十年(1860年)重修,民國25年(1936年)再修。北方典型四合院建築風格。大門上方有乾隆四十八年官府賜金匾一幅,上書“漢賢齊公祠”五個大字。大門外兩側有雕刻精美石獅一對(已被盜,現僅存底座)。庭院有正殿五間,歇山瓦頂。正門上方有民國大總統徐世昌題的匾額“齊氏家祠”描金大字,左右另有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題字:“澤流東海”,國民政府司法院長居正題字:“莊嚴肅穆”。正殿內塑有齊公坐像一尊,牆壁懸有清光緒年賜同進士出身、欽點翰林院編修、兩廣鹽運使邑人蔣式芬撰聯一副:“漢代衣冠今廟貌,世家門第舊侯封”。“文革”後,曲堤大隊將該祠堂做為織布廠,屋內所有器物被毀。1990年,其家族又捐資整修。2001年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齊公,名蓋,字副世,西漢平帝封北平大將軍、險瀆侯,又封關內侯,兼知河北道事,平帝以為社稷之臣,賜字:“漢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