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明清時的白銀,印象最深的要算《馬關條約》中2億兩與《辛丑條約》中4.5億兩的戰爭賠款。當時皇帝為何不用黃金,而要改用白銀?中國非產銀大國,哪來那麼多的白銀?

中國使用白銀的歷史悠久流長,根據《史記》的記載:虞夏時代的貨幣之一“白金”,很可能就是白銀,但秦朝“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可見,漢朝之前,白銀可能被用作貨幣,但不像黃金一樣是人們心目理所當然的貨幣。又據加藤繁在《唐宋時代金銀之研究》中考證:漢武帝時曾一度流通“白金”(白銀),但由於盜鑄、冶煉技術的不足,“白金”純度不夠,市價跌落,最後退出。武帝之後,白銀一般被用來儲藏、賞賜之物,與貨幣範疇還有一段距離。

“紙幣帝國”

自隋唐以降,由於國家的統一,商業的發展,錢幣的使用已非常發達。宋代商業之繁榮在《清明上河圖》中得到了最為直觀的展現,汴京的繁華在當時舉世無雙。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曾做過精細的估計:1021年北宋的國家收入總數合計相當於1500萬~1800萬盎司黃金——如此龐大的財貨流通,在當時世界上亦是絕無僅有。

近代中國為什麼是“白銀帝國”?

北宋真宗時期,錢幣使用的盛況空前,但鐵錢“小錢每十貫重六十五斤,折大錢重十二斤,街市買賣,至三五貫文,即難於以攜持。”《宋朝事實類苑》。於是,川蜀地區出現了世界歷史上的首枚紙幣--交子。據《文獻通考錢幣考》載:“初,蜀人以鐵錢重,私為券,謂之交子,以便貿易。”說明最初交子是由民間商戶自主發行的,即“私交子”。由於發行交子獲利快且多,發行者多“廣置邸店、屋宇、園田、寶貨”《宋朝事實類苑》,致使交子信譽斷崖式下降並引起擠兌風潮,面臨著嚴重的信譽危機。

在這種情況下,交子就轉為經濟實力較強、信譽較好的“富人十六戶”(《文獻通考錢幣考》)主持發行。據《宋朝事實類苑》載:“益州豪民十餘戶,連保作交子,諸豪以時聚首,同用一色紙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鋪戶押字,各自隱密題號,朱墨間錯,以為私記。書填貫,不限多少,收入人戶見錢,便給交子。”

因交子體輕、價廉、攜帶方便,迅速獲得商人的認可,它既能流通,又可與鐵錢兌換,極大地促進了商品的交流。但後來富商大戶私產衰落後,交子無法兌現,時時引起爭訟,又無力調解,當時北宋政府看到經營交子有利可圖,於是趁機將“私交子”改為“官交子”。

據費著《楮幣譜》載:(交子)“表裡印記,隱祕題號,朱墨間錯,私自參驗書緡錢之數。”可見,交子採用同一種紅、黑兩色紙張印刷,為雙面印刷;其紋飾為屋、木、人物;上面還有發行者的私押和隱密題號,作為防偽勘驗之用;不過沒有印面值,而是根據收入人戶見(現)錢多少而臨時填寫。後為增加交子的信譽,在上面加蓋了益州官印。

不過,儘管兩宋市面上流通的主要貨幣還是銅錢,但是鐵錢、白銀、交子等也都能在市場上流通,由於當時無“銀監會”與“央行”的機構監督和調控,很容易造成價格衝突,爆發嚴重的通貨膨脹,致使經濟繁榮的宋朝,終被“冗官冗兵冗費”“拖垮”。

金代所發行的交鈔,最早是在海陵王貞元二年印製。據《金史·食貨志》載:(金貞元二年(1154年),海陵王遷都後)“戶部尚書蔡鬆年復引鈔法,遂制交鈔,與錢並用。”可見,交鈔“襲沿”北宋的交子。又《金史·食貨志》載:“交鈔之制,外為闌,作花紋,其上衡書貫例,左曰某字料,右曰某字號。料號外,篆書曰偽造交鈔者斬,告捕者賞錢三百貫。料號衡闌下曰中都交鈔庫、準尚書戶部符,承都堂付,戶部覆點勘,令史姓名押字。”說明鈔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為金額,其右為字料,其左為字號;下部為發行機關地區,年月日以及各級負責人的押印。

近代中國為什麼是“白銀帝國”?

元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紙幣最為盛行的時期,甚至得到馬可·波羅的特別稱道:“大漢國中商人所到之處,用這種紙幣來給賞賜,購買貨物,接受買貨方的付款,居然和純金沒有什麼區別。”但與宋金相比,元朝更好戰,財政發行紙幣更甚,通貨膨脹也更劇烈。財政虧空嚴重就專靠增發寶鈔來彌補,從1265年至1289年短短二十四年間,頻繁的戰爭使貨幣發行量增加了近70倍。當1310年政府發行一種新幣(至大鈔)時,貨幣總量相比第二套紙幣(至元鈔)發行時幾乎增加了900%。(Tullock,G.,“紙幣:國泰的週期”,《經濟歷史評論》)

實際上,從兩宋到明朝,白銀作為一種“調控”貨幣來使用。當紙幣因發行過多而通貨膨脹時,為穩定紙幣價值,朝廷禁止白銀流通,強制民眾使用紙幣。當然,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白銀將自然而然的成為中國各地流通的主要貨幣,且購買力有逐漸增強的趨勢。

“白銀帝國”

朱元璋建立明朝前後,民間商品交易多用金銀。洪武八年(1375年)發行寶鈔後,政府屢次下令禁止民間以金銀為交易貨幣,違者治罪。但政府發鈔鑄錢還是以銀價為基準。這樣一來,銀鈔之間、銀錢之間就有一定比價:同年定價,銀一兩換錢一千文,當鈔一貫。致使由於紙幣貶值快,銀錢成為民間交易的主要貨幣。儘管政府強行使用寶鈔,但隨著紙幣的貶值,會必然逐漸退出流通。

1436年,明英宗取消用銀禁令,可見當時民間將白銀作為流通貨幣化的程度化較高,自此開始,中國以銀為主要貨幣。成化之後,在田賦、商稅、鹽鈔、匠役以及官俸等項收支裡,均為折銀的範圍,即銀兩成為主要的支付手段。當然,雖然銀兩和銅錢並用,但銅錢的價值太小,發行量又不大,無法適應大宗交易的需要。

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朝廷下詔“準販東西二洋”,一時間,東南沿海的海上貿易蓬勃發展。貿易中,外國對中國商品的渴望遠超中國對外國物品的需求,外方只能用白銀換取中國商品。有專家根據相關史料估計,隆慶四年(1570年)的市場交易中,九成以上用銀支付,用錢不過一成,銀在政府的財政收支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而萬曆九年(1581年),太倉銀庫歲入銀3704281兩,錢21765400文,按錢一千文折銀一兩換算,此項錢僅合銀21765兩,不及銀數1%。

原來,就在萬曆九年(1581年),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規定所有的朝廷賦稅一律以白銀結算,白銀從此正式成為官方結算貨幣。

近代中國為什麼是“白銀帝國”?

根據弗蘭克在《白銀資本》中估算:自從張居正實施“一條鞭法”之後的一百年間,由歐亞貿易流入中國的白銀有7000噸到1萬噸,約佔當時世界白銀總產量的1/3。據東印度公司統計,從清康熙三十九年到道光十年(1700~1830年),流入中國至少有5億元白銀;這些外國銀元價值合1億英鎊。

當時中國人所不知道的是,這些白銀幾乎全部來自美洲,且多數是通過歐洲人販奴貿易所取得。

十六世紀中期,南美洲發現了藏量極為豐富的銀礦。祕魯、墨西哥等國都開採出數量驚人的白銀。十六世紀初,世界白銀年均生產約1510000萬盎斯,到了十六世紀中期,即明嘉靖二、三十年間,年均產量已提高到10000000盎斯。此後直到十八世紀中葉,即清乾隆年間,世界銀產量保持在9000000至1700000盎斯之間。南美洲十六至十八世紀期間的白銀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約80%。

實際上,在美洲白銀流入中國之前,日本早在16世紀40年代就已經開始向中國大量的輸入白銀。對於被歐洲人譽為“銀島”的日本,十七世紀前,白銀產量約佔世界的20%。而中國物產豐富,單缺白銀,中日貿易,白銀流入。李德霞在《日本德川幕府與明朝的貿易關係論》中認為:“16、17世紀的日本,手工業尚不如中國發達,許多生活必需品,均需仰賴中國供給。”至於入中國的白銀總量,錢江在《十六—十八世紀國際間白銀流動及其輸入中國之考察》中提到:“據日本幕府官方的調查,從1601年到1764年的一百六十餘年間,從日本共輸出白銀四百二十一萬兩千二百九十五公斤,其中絕大部分是流入了中國。”

至於美洲白銀流入中國的途徑,基本以貿易順差形式。

葡萄牙。正德十一年(1516年),葡萄牙人RafaelPerestrello駕船來到中國,中葡貿易開始。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葡萄牙攝取澳門作為定居點,並以此為基地廣通貿易,每年僅交納明朝官府的船課稅就有20000餘兩白銀。神宗萬曆六年(1578年),明朝官府準葡萄牙一年兩次進入廣州直接貿易。主要以槍炮、玻璃等物品換取中國的瓷器、絲綢、綿、手工藝品、農副產品,但大部份以白銀來補足。

近代中國為什麼是“白銀帝國”?

西班牙。萬曆四年(1576年),西班牙完全控制菲律賓,發現該島的自然資源不足以滿足日常所需,就支持菲律賓與中國擴大貿易,中菲間的貿易因之迅速發展。為了支付中國貨款,西班牙人只能從殖民地墨西哥調運白銀來交換。根據相關史料估算,1570年至1760年間,在殖民地時期經菲律賓輸入的白銀至少約為2億比索,按每比索為白銀36克算,這一時期輸入中國的白銀總計約為7200噸。

鉅額美洲白銀的輸入,明清時中國的社會經濟受到影響,商品經濟與貨幣經濟迅速發展,銀荒危機得到緩解,國家貴金屬的儲備量得到增加,但是也引起了物價的上漲。

荷蘭。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七月,荷蘭佔據澎湖為定居之地,要求與明通商,但未獲成功。後佔中國臺灣的雞籠、淡水等地,與廣東、浙江、福建商人進行走私貿易。中荷貿易早期,荷蘭控制的南洋諸國盛產中國所需的熱帶產品,如胡椒、錫、香料等,交易方式多為以貨易貨,輸入的白銀微乎其微。十八世紀初期,胡椒、香料等產品在歐洲供不應求,但歐洲對中國茶葉的需求又急劇膨脹,荷蘭只能調運白銀來交換茶葉。1728~1734年,九艘荷蘭商船從歐洲駛往廣州,總貨值達2530000萬荷盾,其中白銀佔96%。

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儘管節儉勤政,卻是個守財奴,連年用兵,卻堅決不肯動用國庫銀子,橫徵暴斂,激起民變,最後兵敗自戕。李自成進京後,發現國庫裡積壓的銀子竟有37000000錠之多。

據學者樑方仲估算:“由萬曆元年至崇禎十七年的七十二年間,合計各國輸入中國的銀元由於貿易關係的至少遠超過一萬萬元以上”。明帝國積累了鉅額財富,成為延長壽命的資本。

近代中國為什麼是“白銀帝國”?

美國。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美國的“中國皇后號”首航中國。船上滿載人蔘、毛皮、羽紗、胡椒、棉花、鉛等物品,換取了中國的茶葉、瓷器、土布、絲綢、肉桂。此次航行的利潤有25%。此後,美國貨船經常出現在廣東沿海港口。1784-1789年間來華美國商船達到十五艘。1792年,美國在廣州口岸的貿易額已超過了荷蘭、法國、丹麥,僅居英國之後。

英國。康熙後期,英國正式與中國進行貿易。雍正初,英國到廣東“互市”,不斷擴大規模。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國使節馬噶爾尼來華“表請派人駐京,及通市浙江寧波、珠山、天津、廣東等地”,與清政府建立全面貿易關係。雙方交易前期,英國用“黑鉛、番錢、羽緞、哆羅、嗶嘰諸物”、棉花、錫等換取中國的絲、綢、瓷等。出現的鉅額出入差,則以白銀補足。

除了上述這些大銀元之外,在廣東、福建等沿海地區還流入了一些外國銀質的輔幣。郝延平在《中國近代商業革命》中寫道:“其種類複雜,數量很難估計。有人認為,合大銀元能達到1.8億元,顯然太多。”

大量的白銀湧入中國,逐漸形成了“銀本位”的貨幣制度,使中國貨幣體系得以完善。

中英貿易後期,為扭轉白銀大量流入中國的局面,英國以鴉片作為白銀的替代品,使中國從白銀進口國淪為白銀出口國。

鴉片戰爭前後,白銀流失非常嚴重: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清政府國庫儲備的白銀是7000萬兩,到了1820年,也就是嘉慶駕崩、道光即位的時候,國庫儲備只有1000萬兩。19世紀第一個10年,英國向中國出口983噸白銀;戰爭後的第一個10年,中國反而向英國出口了366噸白銀。

曾參加鴉片戰爭的英國海軍軍官艾略特·賓漢在《遠征中國紀實》中描述道:“實際上,鴉片戰爭真正的原因可能是‘中華白銀外流’。”

近代中國為什麼是“白銀帝國”?

白銀又大量流失,中國整個貨幣體系面臨崩潰的危險,不僅動搖了整個經濟體系,也嚴重危及清王朝的統治。

1931年,深陷金融危機的美國出臺《白銀法案》,國際銀價隨之成倍上漲,引發中國“白銀風潮”,銀元體系瀕臨崩潰。《中美白銀協定》簽署後,國民政府宣佈於1935年推行法幣改革,中國通用貨幣--白銀,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