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手中已經無兵權,又是一老人了,秦王為何還要殺害他

白起 范雎 史記 王凌 蒙恬 歷史 邯鄲 張生全精彩歷史 2019-05-07

白起被賜死時,年紀究竟有多大,歷史上並沒有準確的記載。不過,白起第一次被史書所記載,是在公元前294年,那時候他擔任左庶長。“左庶長”在秦軍中是一種中高級軍官,比後來代替白起指揮圍攻邯鄲的王凌的“五大夫”還要高一個級別。因此,那時候的白起,少說也有30歲。白起被賜死的時候是公元前257年,相隔了近40年。因此,說白起那時候已經是70多歲的老人,其實也差不了多少。

白起不但是個老人,在長平之戰後,由於白起想一鼓作氣攻下邯鄲,秦王和宰相范雎不同意,解除了白起的兵權。也就是說,那時候白起其實對秦王是構不成威脅的。

當時因為王凌在邯鄲之戰中失敗,秦王命令白起前往接替指揮作戰。白起認為這場大戰,秦國肯定打不贏,不想去。秦王還是堅持讓白起去。白起以自己生病推脫。但秦王不聽,一定要白起上路。白起上路不久,秦王卻又賜死了他。

白起手中已經無兵權,又是一老人了,秦王為何還要殺害他

(白起劇照)

我們知道。古代都很忌諱戰前斬殺大將。秦王這樣做,不就是戰前斬殺大將嗎?

那麼,秦王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史記》認為,白起之所以被秦王賜死,有這麼幾個原因。

一是白起鬧情緒。長平之戰後,秦王不聽白起的建議,放棄攻打邯鄲。現在秦王卻在趙國緩過勁來後,再前往攻打。並且因為打不贏,又才啟用白起。因此白起推脫不去。根本的原因,還是他鬧情緒。

二是白起說風涼話。秦王讓白起接替王凌,白起不去,同時認為不是進攻趙國的好時機。後來秦軍果然打敗,於是白起便說,秦王不聽我的話,非要出兵,結果如何呢?這話讓秦王很生氣。後來,秦王強行讓白起前往的時候,白起在路上,還在嘰嘰咕咕說風涼話。這讓秦王更加不爽,因此乾脆把白起給殺了。

三是范雎想害白起。范雎想害白起,是在白起打勝長平之戰,威名遠揚後開始的。由於害怕白起的風頭蓋過他,因此攛掇秦王放棄繼續進攻。後來秦王要殺白起,也是范雎的讒言。他告訴秦王,白起這樣說風涼話,肯定對軍隊不利,最好及時殺掉,免除後患。

四是白起得到報應。這是《史記》一貫的“春秋筆法”。就是當某個大將無辜被殺後,都會給他尋找天意。蒙恬被無辜賜死,死前他就嘆息說,是因為他修長城挖斷了地脈,才遭到了報應。白起死前,也嘆息說,是因為他坑殺了趙國40萬降卒,因此才遭到了報應。《史記》想通過這個,批評蒙恬和白起的殘忍罪錯。

白起手中已經無兵權,又是一老人了,秦王為何還要殺害他

(范雎劇照)

《史記》所講的這些理由,當然是不錯的。不過,我認為,《史記》忽略了(或者說“弱寫了”)白起被賜死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秦王忌憚他,想要他死。

事實上,秦王對白起一直就是一種“見不得又離不得”的感覺。由於白起在戰場上太過突出,幾乎百戰百勝(白起在史書上剛出場,就已經憑藉軍功擔任了左庶長,由此可以證明,白起有多麼傑出)。因此,秦王在使用白起的時候,經常非常猶豫。很多戰爭都不會派他去,因為他打的仗越多,戰功就會越多。按照秦朝的“軍功獎勵制度”,有了軍功就必須獎賞。秦王害怕最後自己實在沒什麼拿來獎賞白起的,說不定最後只有把自己的王位“獎”給他了,因此很早就開始對白起實行打壓。

白起手中已經無兵權,又是一老人了,秦王為何還要殺害他

(秦王劇照)

​比如長平之戰,最早也不是派白起去打仗。後來秦王知道到了生死決戰的最後關頭,因此才又換成了白起。

長平之戰以後,秦王也是因為害怕白起功高,擔心他打下邯鄲後,就不回來了。因此不讓白起接著打。

後來一定要讓白起去,也是因為實在只有白起才能轉危為安。

但是當白起上路後,他又實在擔心,本來就對他有意見的白起,去指揮打仗的時候,或許更加有圖謀不軌的想法,因此,秦王害怕把軍隊交到他手裡。再加上范雎在旁邊一說,為了防患未然,所以在白起還沒有掌兵權的時候,秦王就找白起抱怨這事,把白起給殺掉。

(參考資料:《史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