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是先秦時期,規模最大,也是對中國歷史走向最具決定性意義的一場戰略決戰。

眾所周知,秦國慘勝,而趙國完敗。秦王嬴政之所以能用短短十年時間掃滅東方六國,建立華夏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追根溯源,那是其祖輩秦昭王為孫子奠定了基礎,掃清了趙國這個強敵。

戰國末期,秦國綜合國力最強大,而趙國經過胡服騎射,逐漸成為東方六國唯一能與秦國匹敵的軍事大國。秦趙幾次交手,秦國敗多勝少。

我們假設一下,如果長平之戰中,白起成了趙國人,成為趙軍統帥,趙國會贏得長平之戰的勝利嗎? 歷史會改寫嗎?

本期今日頭條《百家談兵》就來與親們探討一下。

白起成為趙軍統帥,幾乎不可能

秦、趙本同根同源,民風都十分彪悍,建國曆史上都曾內亂不斷。

但秦孝公時,迫於生存壓力,任用商鞅進行變法,壯士斷腕,奮發圖強,秦國完成了蛻變。整個國家遵從法制,遏制貴族勢力,大膽任用賢才,注重各項制度建設,國力、軍力蒸蒸日上。

而趙國,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只是從軍事層面進行了改革,對整個國家體制並沒有什麼觸動。趙武靈王自己都死於“沙丘之謀”,一代雄主最好竟被活活餓死。

換白起來指揮趙軍,長平之戰中趙國會贏嗎?

戰國七雄中,秦、趙出名將,而魏國多出戰略型人才。戰國四大名將中,白起、王翦為秦人,廉頗、李牧為趙人。商鞅、張儀、範睢、尉繚子、信陵君為魏人。

但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多。在戰國時期,世家大族,貴族功勳往往把持、甚至決定了人才選用。魏國,人才濟濟,但一人不用。趙國,內、外分的太清,外人用,但不重用,重用的都是趙王本家親戚,趙奢、趙勝、趙括都是趙王親戚,典型的用人唯親。

而唯獨只有秦國,用人以制度和才能為根據。白起、王翦都是一步步從小卒以軍功而逐步升遷,最終靠自己卓越才能而成為秦軍主帥。

長平之戰中,放在秦國,趙括只憑紙上談兵,要當上秦軍主帥,那是壓根不可能。沒有軍功,沒有爵位,趙括只能在那空談。

世人都知趙國名相藺相如,但藺相如的出頭,不是走正規人才選拔路徑,而是走的偏門。

而白起如果是趙人,白起要靠出頭,只能一樣依附於某個權貴,等待舉薦。不然

幾乎不可能成為趙軍統帥。一無背景,二無靠山,加上白起的臭脾氣,憑什麼要提拔你?

就是白起能成為趙軍統帥,那下場也早已註定

即便白起在機緣耦合情況下,成了趙軍統帥,是否就一定能扭轉趙國戰局?答案是:很難,甚至不可能。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軍事的勝負,往往在於廟堂之謀算。

如果趙國有白起這樣的名將,秦國君王與謀臣,一定會想盡辦法事先加以解決掉,不會讓白起成為秦軍畔腳石。

在趙國用人為親的國策下,只要稍微有一下反間計,謠言四起,風言風語一傳,加上白起典型的剛直性格,趙國統治者不得不有所顧忌,即便不殺了白起,起碼也會到處掣肘。

被譽為趙國武安君的李牧,最後的下場,大家有目共睹。

在秦國完善的軍功爵體制下,秦軍即便沒有白起,也會出現另一個頭李起、張起,即便沒有白起的天賦,那軍事指揮才能也差不了多少。

在統帥素質相差無幾條件下,就是綜合國力較量了。

白起任統帥,依舊只能選擇廉頗的方式

立志統一華夏,舉全國之力與趙國進行一場生死決戰,是秦國既定國策。而趙國則沒有意識到這點。

加之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國長期以來注重積蓄國力,農業非常發達,後勤有很好保障。而趙人好經商,不重視農業,也沒有像巴蜀之地那樣的天府之國,很難長期維持戰爭。

換成白起,面對這樣的不利局面,他也只能選擇像廉頗的戰法。趙軍雖然戰力強大,但與秦軍相比,戰力還是稍差一截。

白起最拿手的是運動戰,但與秦軍正面對敵,趙軍未必佔得了便宜。

堅守要道和要塞,讓秦軍主動退卻,待秦軍退卻時,再尋求機會殲敵。這是被迫的必然。

長平之戰打了三年,趙軍累計出兵40萬,秦國累計出兵60多萬,這對糧食的消耗是不可估量的。打到最後,趙國的糧食都空了,而秦國還有一定儲備的糧食。趙國被迫四處求援,四處借糧。

在綜合國力差距較大的局面下,秦國軍隊還沒有被餓死,趙國軍隊連同趙國人就要被全部餓死了。

所以,要麼主動出戰,要麼白起被換,向秦軍進攻,是趙國必然選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