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世界,互聯網分析師,筆名:獨孤依風

今天百度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對外公佈,搜索及信息流帶來的商業營收持續增長、人工智能終端設備出貨量、語音交互量等數據也是持續暴漲。如此豔麗的成績之下,百度卻突然宣佈搜索總裁向海龍辭職,由沈抖繼任,一時間,各路傳言四起。最鮮明的且最直接的一條則是由於百度該第一季度營收不夠理想,所以導致向海龍的下課。

為什麼說百度向海龍辭職在意料之中?

其實,客觀來看,向海龍從百度廣告的代理商到成為百度搜索總裁,且在百度待了14年,單從其市場貢獻及業務經驗來看,並不會因為一季度的營收有所下降就會被立馬辭職,這個不符合傳統的企業運營邏輯,更不符合正處於關鍵轉型期的百度所做的事情。所以向海龍辭職從我的理解來看,應該是百度經過深思熟慮的,且是以企業向前持續發展為基調所做的正確決定。

首先,全球搜索引擎廣告收入增速放緩 急需尋找新的增長點 向海龍辭職意料之內

在前幾天,谷歌母公司Alphabet也對外發布了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谷歌的廣告分部在第一季取得收益30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266億美元增加15%。然而,2018年第一季廣告分部收益較同期增幅為26%。本季增幅為自2018年第四季度以來谷歌的廣告業務連續第二次低於20%。由此可見谷歌廣告分部開始出現增長放緩跡象。

作為全球第一大搜索引擎,廣告收入的增速放緩,說明了谷歌在流量獲取、用戶存活時長等方面也存在著不穩定因素。這個從谷歌一系列廣告協議合作的細節中或許能看得出來。

據英國《獨立報》披露,谷歌在與其他企業簽訂合同為其提供搜索功能時還在合同中硬性規定企業的網站中須附帶谷歌的AdSense廣告功能,且不得在頁面上附帶其他競爭對手的搜索廣告。除此之外,谷歌甚至要求企業在網頁上為自己的廣告留出“黃金位置”。為此,谷歌還遭遇歐盟因廣告壟斷而開具的天價罰單。

由此可見,以谷歌為代表的傳統搜索引擎,目前正在遭遇流量增長困境,雖然其旗下擁有諸如YouTube等巨大流量入口,但面對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APP甚至小程序對流量的分化作用、競爭對手的流量蠶食等等,使得谷歌這個巨無霸也不得不想辦法進行業務拓展。

而根據新聞報道,谷歌正在考慮進行多端的信息流產品佈局,這是自2018年穀歌效仿百度面向大眾推出信息流產品之後,又進行的一次基於自身產品端下面的商業變現實驗。為什麼這麼說呢?我感覺主要是因為國外對虛假信息打擊的比較嚴格,使得谷歌在信息流內容資源方面比較匱乏。從而選擇進行多端的信息流佈局,以此來增加商戶的品牌曝光度和覆蓋度,從而提升自身的商業變現能力,增加商戶的持續投放廣告可能性。比如谷歌正在考慮將在其全球智能手機應用程序的主頁上投放廣告,以及在Google Shopping主頁上顯示個性化內容,畢竟目前其在大多數國家只提供搜索框。

谷歌的流量困境說明了傳統的搜索引擎模式已經不能適應這個急劇變化的互聯網市場環境。尋找新的增長點或者是改變原來的商業模式成為了搜索引擎公司需要面對的現實所在。

那這個跟向海龍有啥關係呢?眾所周知,向海龍作為百度搜索事業群的老兵兼管理人員,其起家於銷售,經歷了14年的市場淬鍊,幫助百度實現了搜索引擎商業收入的穩步增長。但在面臨風雲變化的移動互聯網環境,其銷售的基因凸顯了自己並不能跟隨互聯網商業市場的變化而變化,尤其是在技術驅動的今天。在面對諸如今日頭條這種後起之秀的圍追堵截之下,所以百度不僅需要商業架構上的優化,更需要從組織上進行改變。

由此出現了李彥宏藉助百度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之際,對外宣佈組織變革的事情。即搜索公司戰略轉型為移動生態事業群組,沈抖晉升為高級副總裁,接任向海龍的工作,全面負責移動生態事業群組。

沈抖是什麼來歷,為什麼能夠接任向海龍的工作呢?

仔細查了下,作為向海龍的接任者,沈抖並不是以銷售擅長,而是擅長大數據挖掘與廣告系統研發。據介紹,其從2012年至2017年,幫助百度聯盟、網頁搜索部、金融服務等事業群進行了不同階段的系統升級或者系統方面的多端融合,不僅提升了百度內部的運營效率和商業變現能力,而且也為其奠定了後來基於百度移動內容生態發力的基礎。

為什麼說百度向海龍辭職在意料之中?

到了2017年,沈抖全面負責百度APP&信息流業務體系,這是一個外表看似光鮮但壓力很大的項目。畢竟信息流業務帶來的商業營收能力決定著百度的市場輿論走向以及股價走向。然而憑藉在大數據、廣告方面的專業優勢,沈抖帶領團隊創造了各種亮眼戰績。

從2107年截至現在,百家號內容創作者從之前的100萬達到了210萬;百度 App 日活用戶從由2018年的1.61億增加到1.74億;好看視頻日活用戶從2107年的100萬增漲到現在的2200萬!智能小程序月活用戶從2018年的1.47猛漲到現在的2億!

日活用戶的持續增長,內容創業者的持續加入,等於為百度信息流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生產力,也將助力百度核心業務信息流廣告商業變現持續增長。技術驅動帶來的持續增長,可以看做是互聯網公司開拓創新的最直接證明。

正如李彥宏在致百度人的內部信中所說“面對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和瞬息萬變的市場格局,我們不能等、不能靠、不能怕,要敢於說真話、敢於試錯、敢於創新。”身處互聯網環境中,一個公司沒有創新基本上宣判了死刑;亞馬遜之所以能夠被各大互聯網公司效仿跟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其創始人貝索斯的影響公司內部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創新文化。

綜上來看,向海龍的辭職只是百度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並沒有什麼所謂的陰謀論。而且依我的猜測來看,如果向海龍創業的話,其後續或許會跟百度有進一步的深度合作,畢竟,長達14年的協同共振,必將帶來1+1大於2的商業效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