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子”國王與叛逆皇后(一)

有這麼一位國王,年紀輕輕就繼承王位,崇尚科學、藝術、詩歌,與世界著名的作曲家瓦格納是摯友。終其一生從未結婚卻與自己的表姑保持著熱烈而真摯的友誼,不善理政卻被民眾譽為最受歡迎的國王,被國會宣佈為精神病而廢黜,王位卻被授予了他那真正患有精神病的親弟弟,窮其一生耗盡國庫建設的精美絕倫的城堡與宮殿,自己沒能住上,現在卻成了他那逝去的王國旅遊業重要的收入來源。

這位傳奇而不平凡的國王,就是巴伐利亞王國的第四任國王,路德維希二世。

“瘋子”國王與叛逆皇后(一)

“瘋王”:路德維希·奧托·弗里德里希·威廉。

說起這位傳奇國王,巴伐利亞人已經送了不少綽號了:“童話國王”、“天鵝國王”、“瘋王路德維希”,不過要是用咱中國人的話說,這位國王的一生兩個字就可以概括:“悲催”。

這位國王身上濃厚的藝術細胞其實是有遺傳的。從他爺爺路德維希一世那兒開始,就對雕塑藝術和建築學喜歡的不行不行的。現在的慕尼黑王宮以及慕尼黑老城區很多有名的建築就是在他爺爺親自主持下建成的。到了他爹馬克西米利安二世這輩,雖然年紀輕輕就被安排進了國會,但是他爹的志向卻是希望當個大學教授。同樣在興趣愛好的驅動下,他爹還在當王儲的時候就以優異的藝術品位組織重建了新天鵝堡對面的那座舊天鵝堡。由於路德維希二世小時候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去舊天鵝堡(真正的名稱是高地天鵝堡),因此說他執意要建成新天鵝堡受他爹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說悲催其實是因為這父子倆繼承王位都屬於天外飛仙的那種。他爹三十多歲的時候,他爺爺因為看著歐洲人民風起雲湧的革命運動來氣,又沒別的法子。巴伐利亞很早就實行了君主立憲制政體,國王一個人的話也沒啥大用,乾脆我不幹了還不成嗎?就這樣把王位扔給兒子,自己當了甩手大掌櫃,這大掌櫃還不在自己家待著,老頭退位以後跑到法國的尼斯去養老了,直到81歲壽終正寢。

天上掉下來一塊大餡餅,直接砸在了路德維希二世他爹馬克西米利安二世腦袋上了(外國這幫王公貴胄的封號重名的特別多,光是馬克西米利安二世就有好幾個,真不如我天朝當年帝號那麼易於區別)。他爹稀裡糊塗就繼位了。過了沒多久,他爹就發現了砸到自己腦袋上的不是餡餅,是鐵餅。

當時的巴伐利亞已經是君主立憲體制,真正的權力掌握在議會兩院手裡。外部環境上,巴伐利亞周圍兩大強國普魯士和奧地利一天到晚的虎視眈眈,這倆國家不但自己對著掐,還要拉著周邊的小兄弟一起跟對方掐。巴伐利亞夾在中間,得罪那邊都難受。國內也不省心,國王一天到晚還得跟自己的政府鬥心眼。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是一位非常有親和力和文化素養的國王,喜愛藝術和歷史,與學者和藝術家關係密切,對國民採取寬鬆的統治政策,也受到國民的愛戴。然而這位國王體弱多病,在繁重的國事中耗了個燈枯油盡,1864年突然在慕尼黑去世了,年僅53歲。

好了,天上的那個鐵餅又掉了下來,這回,砸在了路德維希二世的腦袋上。那一年,他才18歲,大學還沒有畢業呢。

跟他老爹剛即位那會兒相比,路德維希二世最大的短板是毫無政治經驗。由於他還年輕而他爹也沒意識到自己這麼快就撒手人寰,對他政治能力的培養幾乎為零。如果說他爹即位的時候還是懵懂,到他即位那就已經是懵圈了。

這位身高1米93的長腿帥哥就這樣被架上了歷史舞臺。好在雖然沒有任何治國的經驗,但是國王是位顏值爆表的小鮮肉,僅僅憑這一條也使他受到國內外民眾的歡迎。

然而好景不長,繼位剛兩年,路德維希二世就迎來了第一次危機。 1866年,普魯士與奧地利之間為爭奪德意志邦聯的控制權爆發戰爭。巴伐利亞站到了奧地利這一邊,結果站錯了隊。戰爭以奧地利失敗並且退出德意志邦聯而告終,而從此失去了強援的巴伐利亞不得不面對日益強大的普魯士的巨大壓力,轉而加入了以普魯士為首的新的德意志同盟。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巴伐利亞作為普魯士的同盟者參加了這次旨在重新確立歐洲大陸霸主的戰爭。雖然贏得了戰爭,然而巴伐利亞卻沒有得到多少實惠,反而年輕的國王在普魯士鐵血首相俾斯麥的授意下,主動向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上書,請求其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

1871年,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而巴伐利亞王國的獨立地位卻消失了。

打從18歲即位,路德維希二世當國王的頭五年什麼都沒幹,淨打仗了。打來打去有輸有贏卻把一個好端端的王國給打沒了。你說這不是悲催嗎!

原本就討厭宮廷的繁文縟節和爾虞我詐的路德維希二世,自此更是倦怠國政,他的心思和注意力開始轉向他理想中的童話之國,通過建造精美的宮殿和城堡來實現。

悲劇就此開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