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魯科爾沁草原上的遊牧遷徙

阿魯科爾沁草原上的遊牧遷徙

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歷史悠久,文化厚重。阿魯科爾沁旗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有文字記載和文物佐證的歷史就有5000多年,是北方遊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其中尤以蒙元文化和遼文化最具代表性。

阿魯科爾沁草原上的遊牧遷徙

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位於大興安嶺西南餘脈,是科爾沁草原和錫林郭勒草原的交接帶,是一片歷史悠久的天然牧場。核心區位於阿魯科爾沁旗巴彥溫都爾蘇木,面積4141平方公里,自古以來就是遊牧民族狩獵和遊牧活動的棲息地。蒙古族牧民熟知當地山川河流、草場分佈和季節變化,根據雨水豐歉和草場長勢決定一年四季的遊牧線路,以及春、夏、秋、冬四季牧場的放牧時間。

阿魯科爾沁草原上的遊牧遷徙

牧民—牲畜—草原(河流)之間形成了天然的依存關係。這種“三角關係”延續至今,不斷孕育和發展著蒙古族人民所獨有的生產方式、生活習俗、文化特質和宗教信仰,時刻體現著深藏在蒙古族人民血脈之中的崇尚天意、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

阿魯科爾沁草原上的遊牧遷徙

2014年,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被列入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每年6月,季節性禁牧期結束,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巴彥溫都爾蘇木(鄉鎮)裡至少有上千戶牧民駕駛摩托車、農用卡車,帶上生活用品,趕著數十萬頭只牛羊,轉場遷徙到依河傍水、草木繁茂的100多萬畝集體草場,安營紮寨,牧馬放羊,遊牧的隊伍有時綿延數十公里。這樣的場景在內蒙古其他牧區已經很難見到了。

阿魯科爾沁草原上的遊牧遷徙

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長期演化的歷史過程和現實存在,向人們闡釋了一個取物有時的道理。在農耕化浪潮和現代農牧業技術出現之前,對於生活在科爾沁草原上的歷代遊牧民來說,“逐水草而居”是唯一可行的生產生活方式。它充分利用大自然恩賜的資源和環境來延續遊牧人的生存技能,人和牲畜不斷地遷徙和流動,既能夠保證牧群不斷獲得充足的飼草,又能夠避免長期滯留帶來的草地資源退化。

阿魯科爾沁草原上的遊牧遷徙

來源:綜合新華社、人民網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