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成好習慣

小蒲 2017-06-14

人是習慣的產物,95%的行為由習慣決定,只有5%是通過大腦的決策做出。我們認可好習慣能帶來好的結果,嘗試後卻發現養成好習慣真的好難,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養成好習慣該怎麼破?

養成好習慣的前提,是我們要明確“養成” 的概念。好習慣是指一種概率,並不是每天都按照好習慣做才是養成了好習慣,只要好習慣出現的概率高於以前的概率,就是養成了好習慣。我們始終的目標都是追求更高的好習慣概率。所以養成好習慣是一個持續變得更好地過程,而不是一個只有“養成”或“沒養成”的時點。

既然養成好習慣是個提高概率的過程,我們就可以通過一些步驟來提高概率。

好習慣養成的第一步是知道自己的現狀和想達到的目標,並制定出從起點到目標的地圖。我們很容易犯得一個錯誤就是高估自己的現狀,低估目標的難度,因此就會制定出幾乎不能實現的計劃。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習慣的養成總是有平臺期甚至倒退期,這並不是沒有養成好習慣,而是養成習慣的必經過程。在制定計劃時,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先思考,把總目標分解為多個階段性目標,每次都只關注最近的階段性目標,在執行前先在腦中模擬整個實施過程,這樣在執行中就可以知道哪些部分可能出現問題。

好習慣養成的第二步是利用“程序”來培養習慣,而不是靠意志力。在行動前,仔細思考養成這個習慣需要經過哪些過程,越詳細越好。接下來,就可以根據這個過程,制定行動的程序,按照程序去做,拒絕大腦的思考。例如,想養成鬧鐘一響就起床的習慣,可以設定2個鬧鐘,第一個鬧鐘聲音柔和在身邊,第二個鬧鐘聲音刺耳必須起床才能關閉,中間間隔3分鐘,這樣為避免第二個鬧鐘響起,就必須下床。然後把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比如刷牙洗臉和起床聯動起來,可以把第二個鬧鐘放在洗漱間,這樣關閉鬧鐘後就可以馬上洗漱,避免自己回到床上。如果還有可能回到床上,就聯動第三個動作,諸如此類。一旦形成程序性執行,就很容易堅持和達成目標。

好習慣養成的第三步是給予正面的鼓勵。這種鼓勵最好是明顯的,可視的,具有衝擊力,提供正面激勵作用。例如在某寶購買100天打卡的日程表,貼在特別醒目的地方。每天打卡記錄,如果做到了,就在上面打個鉤;如果沒有做到,就留空白,千萬不要打叉,看看自己每10天是否打鉤的概率在增加。對於特別重要的里程碑,一定要做特別標註,並給自己一個獎勵的儀式,鼓勵自己繼續堅持。

好習慣的養成最重要的是練習正確的步驟,利用習慣幫助自己“養成好習慣”。

最後推薦一本好書:習慣的力量。

如何養成好習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