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中國 辛亥革命前後的影像資料
百年前的中國 辛亥革命前後的影像資料
百年前的中國 辛亥革命前後的影像資料
百年前的中國 辛亥革命前後的影像資料
百年前的中國 辛亥革命前後的影像資料
百年前的中國 辛亥革命前後的影像資料
百年前的中國 辛亥革命前後的影像資料
百年前的中國 辛亥革命前後的影像資料
百年前的中國 辛亥革命前後的影像資料
百年前的中國 辛亥革命前後的影像資料
百年前的中國 辛亥革命前後的影像資料
舊影閣
1/10 本組圖片拍攝於1909年至1915年間,拍攝者為斯塔福德·弗朗西斯;攝影師未標註具體拍攝地,原圖片的標題為《中國的革命》。
2/10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曆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文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
3/10 廣義上辛亥革命指自19世紀末(一般從1894年興中會成立開始,但也有學者認為從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
4/10 武昌起義是指1911年10月10日(農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發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武昌起義軍事總指揮為蔣翊武,參謀長為孫武,總理為劉公。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響應辛亥革命。
5/10 1911年10月14日,武昌起義後第四天,清廷下詔起復袁世凱 。皇族內閣總理大臣奕劻,派袁世凱的親信阮忠樞持詔前往洹上勸駕。當晚, 洹上經過一場激辯之後,袁世凱決定奉詔出山。
6/10 1911年12月20日,孫中山經香港歸國,胡漢民、廖仲愷等乘兵艦到港迎接。胡漢民勸孫中山留廣東,整訓軍隊,舉兵北伐。然後“實力廓清強敵,乃真成南北統一之局”。孫中山堅持前往滬、寧,主持內外大計。12月25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
7/10 1912年2月2日,清廷舉行御前會議,會上決定退位,以取得革命黨人的優待條件。2月3日,隆裕授予袁世凱全權,與南京臨時政府商定清朝皇帝退位條件。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攜六歲皇帝在養心殿舉行最後一次朝見儀式,頒發遜位詔書。
8/10 1912年2月13日,孫中山提出辭呈,向臨時參議院推薦袁世凱接任。4月2日,臨時參議院議決臨時政府遷往北京,4月4日臨時參議院議決該院遷往北京。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
9/10 1913年2月,中國首次根據《臨時約法》的規定,進行國會選舉。國民黨所得議席最多,預備由宋教仁出任內閣總理。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遇弒身亡。1913年7月,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武力討伐袁世凱,但被袁擊敗。1913年10月6日,袁世凱經國會選舉,正式當選中華民國總統。
10/10 袁世凱1915年廢共和稱帝,遭到反對,引發護國戰爭,旋即宣佈取消帝制。中國進入軍閥割據的時期。1916年6月6日袁世凱病死,黎元洪繼任大總統。孫中山則在廣州多次組織護法政府(即“三次革命”),中國出現南北分治局面。
2017-10-13

更多精彩

推薦中...